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日照市茶叶机械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我国茶叶机械研究进展与展望

早在唐代,陆羽就在《茶经》中系统地介绍过19种饼茶采制工具,建立了茶叶机械的雏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茶叶机械发展已有70余年的历史。随着国家对茶叶机械行业重视度的提升,我国茶叶加工现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茶园作业机械也在快速发展。

为总结我国在茶叶机械领域取得的成就,促进茶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从茶叶机械发展、茶机能源使用及茶机技术应用等方面介绍我国茶叶机械的发展状况,就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对茶叶机械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01我国茶叶机械概况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茶国,拥有20多个产茶省、1000多个产茶县。在茶叶加工连续化的产业背景和提质增效的产业需求下,茶叶机械化生产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生产企业有400多家,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四川和福建等省份。

按照生产环节,可将茶叶机械分为茶园作业机械和茶叶加工机械两类。

茶叶加工机械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以绿茶、红茶加工机械为主。到21世纪,大宗绿茶、红茶和大部分名优茶类的加工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就六大茶类而言,绿茶、红茶的关键加工机械已较为成熟,乌龙茶、黑茶的关键加工机械相对成熟,白茶、黄茶的关键加工机械也在发展完善中。

相比之下,茶园作业机械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出茶园耕作机等基本作业机械,后续逐步研制了修剪机、采茶机等其他作业机械,由于大部分茶园机械化生产管理粗放,茶园管理机械研发和创新力度不足,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02茶叶机械发展状况

1、茶园作业机械

茶园作业机械分为垦殖机械、耕作机械、植保机械、修剪和采茶机械等类型。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茶园作业机械经历了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和现今的初步发展阶段。期间,茶机研发人员逐步研制了符合实际需求的茶园耕作机、茶树修剪机等作业机械,尤其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为代表开发了“一机多用”的多功能茶园管理装备,使茶园作业机械有了新的发展。

目前,已有部分地区达到了茶园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如山东日照市、浙江武义县等。

但总体而言,在机械研发方面,作业机械的机型质量和性能方面尚需进一步改进,总体水平与日本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推广使用方面,使用率及普及度都不高,90%以上的采茶机和修剪机仍为日本机型,一些山区的茶园管理依旧以人力为主。

2、茶叶加工机械

我国茶叶加工机械发展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 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之前

此时的茶叶加工停留于手工作业阶段,但唐宋时期创造的众多制茶工具为茶叶机械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快速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

由手工作业转为半手工半机械作业,期间研发了众多茶叶加工的基本单机设备,使得绿茶、红茶,特别是名优茶加工实现机械化。

· 加速发展期:21世纪~至今

由小型单机设备加工模式过渡到高产能、低能耗、清洁化、连续化的生产线模式,逐步实现“机械换人”。

茶叶加工单机设备分为初制机械和精制机械两类。我国茶叶初制机械(杀青机、揉捻机、干燥机等)发展速度较快,大多数茶叶机械已能实现参数化作业,甚至具备控温控湿功能,但在茶叶加工品质、自动化程度、节能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相比而言,我国精制机械(筛分机、风选机等)发展较慢,但随着加工精细化程度的提高,该类机械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茶叶单机设备的发展为茶叶加工连续化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生产线的研建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研发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初加工生产线已达3000多条。2016年,精制筛分生产线也被应用于绿茶、红茶、黑茶的精制加工。此外,生产线的使用范围及加工对象方面的研究也更加精细化,如2020年针对中高档扁形绿茶研建了标准化生产线,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扁形茶生产线存在的茶条不紧直、质量不稳定等品质问题。

有些茶叶单机本身还不具备连续化作业功能(如包揉机)或作业性能不够成熟(如黄茶闷黄机),一定程度阻碍了生产线的自动化发展。此外,虽然目前已有低含水量的在线检测设备,但由于成本过高还未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茶叶在制品的品质仍需要依赖人工经验的判定。因此,目前茶叶加工生产线的应用基本能实现自动化,但尚未实现真正的智能化。

03茶机能源使用

茶叶机械的正常使用离不开能源的供给。茶叶机械能源分为传统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两类,其中清洁能源包括电、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生物质燃料等。

在热能燃料清洁化、节能化的发展趋势下,用锯末、森林枝条、稻草、麦秆等加工而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被业界重视,又因其生产成本较低、来源广开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茶叶加工中。

总体而言,电力燃气等热源使用更加安全、简便,无需其他辅助设备,是实现茶叶机械化加工、流水线作业的主流能源。

虽然薪柴加热和炭火烘焙的能源使用比较低效,也不够环保,但却能满足人们对茶叶独特色香味的追求,因此目前仍有应用。

近年来,基于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发展理念,茶叶机械的能源回收利用方面取得巨大进展。

如6CH型系列链板式烘干机,利用管壳式热交换器进行废气余热回收,可将空气初始温度提高20~25℃,创造性地解决了能源消耗大的问题;过热蒸汽混合杀青机,利用杀青机出叶口处的回收装置将常压饱和水蒸汽回收,并再次辅助加热形成过热饱和水蒸汽和高温热风,导回到杀青机进叶口处循环利用热能,能节约能源20%左右,还可保证茶叶品质效果。

04茶机技术创新

茶叶机械的使用不仅能直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间接稳定甚至提升茶叶品质。技术创新往往能带来茶叶机械功能和效率的双向提升,其研发思路主要有两方面。

① 基于机械原理,创新性地改进茶机的基本结构,使其性能大大提升。如在红茶加工方面,对发酵结构、翻动装置和加热部件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研发了一体化全自动发酵机、可视化富氧发酵机,解决了发酵温湿度不稳定、翻拌难、缺氧、发酵不均匀等问题。

② 将计算机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检测技术、芯片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茶机制造,使其操作可控、可视,逐步实现茶叶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实践证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能完善茶机功能,提升茶叶品质,推动茶产业迅速发展。

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使茶叶机械的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可能。

目前,计算机的图像技术、控制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已被成功应用于茶机制造,并取得较佳效果。

利用图像采集、数据处理技术可对茶叶的实际形态、颜色以及重量等要素进行量化分析和等级划分;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可使新型热辐射茶叶杀青机实现杀青叶表面温度、箱体内部环境湿度等各项参数的多路实时在线检测,降低对人工经验的依赖;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PLC),再通过电源照射,光纤探聚集发酵信息,发酵仪转换成数字信号,微处理器处理、计算和分析,能使渥堆装置完成对待测黑茶样品渥堆程度的预测;利用自动化控制和人机交互技术可使TC-6CR-50数控揉捻机智能调控压力、转速和时间,实现制茶工艺参数化;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技术,可使茶叶连续理条机组按需调控锅槽温度,保证锅槽内的茶叶受热均匀、品质一致。

2、现代仪器分析检测技术

茶叶机械自动化的实现有赖于计算机技术,而茶叶加工过程的状态、参数监测则需要借助现代仪器的分析检测技术。通过检测仪器的多源传感信息融合,可实现对茶叶色、香、味、形等品质因子的综合数字化评判,实现茶叶产业真正意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目前,该项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茶机研发,使茶叶加工过程实现在线检测、判别,茶叶品质更加可控。比如,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计算机视觉系统建立的红茶“发酵”程度综合评价方法,可在1分钟内完成判别,有利于红茶加工关键技术点的控制;利用电子鼻技术对杀青过程中的香气连续抽样监测,再基于费舍尔判别法可构建茶叶杀青状态判别模型,实现绿茶品质的在线监测与控制;利用远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再结合非线性建模方法可为绿茶的智能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仪器检测分析技术同其他技术的联用,也被应用于茶叶深加工机械领域。比如,安徽捷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一种云智能茶叶色选机,该色选机利用光谱分析技术联用鹰眼技术、云技术相机、云图像采集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可深度识别普通色选机不能识别的微小杂质,并且能对茶叶的条形大小、长短、粗细及嫩度等精细分级。这种智能色选机不仅应用于茶叶领域,还可用于粮食、种子、矿物等的精选,提高批量物料的整体质量和外观。

3、其他技术

除计算机技术、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外,物联网技术、AI技术、芯片技术等多项技术也被融合应用于茶园管理、茶叶加工、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使茶机研发及茶行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茶园管理作业环节,传感器、无线网络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茶园的实时监测,使茶园作业过程更加智能、高效。如前端传感器(叶面温度传感器、茎秆生长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可自动将茶园土壤及气候条件等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PC端通过手机APP可随时随地进行监管、精准灌溉与施肥,实现茶园智慧管理。利用无人机大面积遥感图像与地面不间断视频监测技术,可对机采茶树的生长信息进行大数据采集,再借助分析、建模便可预测每轮次的适采时期、产量及机采品质,从而提高茶叶机械化采摘的质量和效率。

在茶叶加工生产环节,应用AI技术建立自动除杂生产线,通过最先进的认知视觉检测可识别茶叶中的各类杂质,同时自动化地完成上料、输送、拍照、分析、挑拣、复检、收集等各个程序,实现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在物流仓储环节,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可实现阅读器与产品标签之间的数据通信,追溯茶叶生产信息以优化供应链管理。

由此,在茶叶的种植栽培、生产加工、保管运输等方面,各项技术共同促进了茶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05我国茶叶机械发展中的问题、对策与展望

我国茶叶机械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食品工业的机械化程度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应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来加快茶产业的升级转型。

1、存在问题

虽然人们机械化管理茶园、机械化加工茶叶的意识不断增强,部分茶区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机械化水平,但就整体研究力度和发展状况而言,仍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茶机装备总体水平偏低,自动化生产线尚未完全实现智能化。

(2)茶机的研究发展不平衡,大部分精制机械创新程度不高。

(3)茶机整体技术含量不高,能源使用效率低。

(4)大多茶机缺乏高新技术的应用,且与农艺融合度不高。

(5)设备新旧混用,存在安全隐患,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2、原因及对策

从文献研究及茶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原因,主要是:

(1)茶机行业本身处于落后地位,国家对行业扶持力度仍有待加强。

(2)茶机市场竞争无序,茶机标准化建设滞后。

(3)茶园分布零散,作业机械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

(4)茶机制造企业规模小,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5)缺乏茶机专业从业人员,无法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功能。

针对上述原因应尽快健全农机补贴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茶机标准建设,加大企业技术服务力度;建设标准茶园基地,奠定机械化生产基础;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组建更多创新科研团队;加强技术培训交流,提高茶机技术服务。

3、展望

目前,我国茶叶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单机设备趋向于高效节能、连续化发展,生产线向着连续化、自动化、清洁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茶园作业机械的发展也在不断推进。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逐步被应用于茶叶加工的各个环节,并取得巨大进步。随着国家对茶叶产业的重视,茶机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以及茶机科研人员队伍的壮大,未来的茶叶机械将实现真正意义的智能化发展,“机器换人”的时代指日可待!

作者简介:

张铭铭

硕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工艺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团队成员,茶叶加工与机械团队科技特派员,中茶装备公众号编辑,主要从事茶叶机械加工与品质调控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4项,浙江省青年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级项目4项,地方性技术服务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等科技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产融示范园拓展农业新格局

以茶业为主导产业,示范园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的格局,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融发展。

以绿茶有机种植、有机加工及休闲旅游为基础,山东日照碧波茶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的生产模式,该企业带动当地3500余农户走上致富道路。在带动群众致富的同时,该企业还不断致力于提升企业外部形象。过去几年间,该公司曾先后代表日照市优秀茶企参加澳洲博览会、哈萨克斯坦世博会、北京世园会。

作为岚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示范项目,山东日照碧波茶业有限公司的发展是该示范园发展的一个缩影。

地处鲁东南沿海鲁苏两省交界处,日照市岚山区拥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港口型)、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茶叶百强县等多张城市名片。今年5月,该区又成功获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位于岚山区北部,岚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域面积219.8平方公里。园区涵盖90个村庄、2.33万户、7.9万口人。以茶业为主导产业,示范园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的格局,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融发展。

△日照岚山区,明媚春日采茶忙。

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新建标准化现代茶园面积300余亩,日照圣谷山茶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及茶文化体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现代化茶企。为改变传统绿茶、红茶加工工艺和市场流通现状,该企业打造了“日照新工艺绿茶生产基地+订单中心+物流中心+消费者”“日照新工艺红茶+线上直播平台+消费者”两条新型茶类产品供应链。结合“互联网+”,该企业打造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智慧茶园标准化云平台、物联网基地等市场流通平台,可减少茶类产品库存率10%左右。自1966年“南茶北引”成功后,岚山区现拥有茶园16.2万亩,是江北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中国茶业百强县。示范园内茶产业年产值30.5亿元,占所在区域总产值62.7%,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首位。示范园的建设,带动了巨峰镇小城镇建设,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一家茶产业链整合服务企业,日照茶仓以岚山区巨峰镇为核心生产区打造具备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日照茶供需对接交易平台,致力于推广科学化的茶园种植管理、茶叶生产加工,以及日照茶文化的推广。实施茶园托管模式,日照茶仓以“企业+省农高区+村办合作社+茶农”的模式,整合原产地茶园资源,严格控制优质茶叶的来源,既实现了惠农经济,促进茶农增收,也为茶叶的加工生产提供了天然绿色、健康安全的高品质原料。

让“一片叶子”释放更大能量

目前,岚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园区内茶叶种植面积16万亩,占全市的57%。如何让“一片叶子”释放出更大能量,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过去的几年间,该地转变理念,优化一产。通过推动茶叶品种结构改良,岚山区持续扩大无性系茶园面积,大力推广林下野山茶。在此基础上,该地探索产业多样化发展路径:带动发展板栗、明日叶、铁皮石斛等现代高效农业,引进高端盆景花卉,打造盆景艺术观光产业示范园。目前,园区内25座茶叶加工厂房的钢结构建设已完成,设备已安装到位,现有18家茶叶加工企业入驻园区。该项目将辐射周边3个区县9个乡镇,年干茶加工能力100万斤。为提升特色农业产值,岚山区通过深化二产实现生产方式转变。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大茶叶机械及黑茶、紫茶、抹茶种植加工技术研发,圣谷山茶场的黑茶研究院及黑茶生产线实现全省领先。在优化一产、转变二产的基础上,园区还在做强三产方面寻求突破。通过深入挖掘片区历史文化,该园区投资1500万元建设800平方米的南茶北引展览馆,追溯茶的起源,传承日照茶文化。依托茶产业,示范园加快小茶山文旅民宿综合体、圣谷山1966茶博园、有机绿茶“双新”融合基地等项目建设,不断丰富茶产业内涵。随着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岚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总产值稳步增长,2021年总产值48.6亿元。其中,作为园区主导产业的茶产业产值达到30.5亿元,占园区总产值63%。

辐射带动群众增收

得益于岚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带动,浔河峪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均年客流量可达5万人次。位于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浔河峪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采摘园区232.7亩、茶园300亩。除景区道路、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外,该园如今已建成民俗居住中心、浔河峪酒店及休闲观光设施、水上乐园等。类似这样的项目,在岚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并不少见。由日照市玉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玉村现代产业园项目基地占地面积300亩,已打造成集农业观光、果蔬采摘及加工、水上娱乐、生态餐饮服务、会议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项目。据介绍,该项目现已建成浔河峪四季水果采摘园、玉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还打造了古村窑里。无论是文旅综合还是多元经营,均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在甲子山区域,现有板栗11000亩、生姜600亩、地瓜600亩、苗木600亩、茶叶400亩。通过谋划产业,区域内的南陈家沟村党组织根据实际土地种植经营情况成立了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陈家沟夷兴板栗合作社。通过多元化经营土地资源,该村实现了合作社和社员增收增效。如今,该村的有机板栗年产量3000吨。多元化经营改革后,每位村民平均每年可增收3万元。

来源:民生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非凡十年 ¦¦ 岚山茶叶高质量发展的蝶变

“南茶北引”,岚山人民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用汗水造就了一个绿茶产业,岚山区发展成为山东省“南茶北引”的先行区和茶产业核心区。“非凡十年”,岚山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把茶产业打造成为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实现茶产业“一叶”到“多业”的华丽蝶变。


一片叶子,成就富民产业,带动区域经济

日照市岚山区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加上富硒和富锌的独特土壤,经历了“南茶北引”一个甲子的风风雨雨,在绿水青山间孕育出了以“日照绿茶”为特色的岚山茶产业。

回首十年,岚山区始终将茶产业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十年间,岚山区通过政府推动、龙头拉动、大户带动、农户主动、效益驱动等发展模式,着力推进科技研发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品牌培育创新,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有效推动岚山茶产业在生态建设、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质量安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岚山区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坚持完善综合配套,统筹搭建全产业发展基础。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设立5000万元的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对良种建园、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科技研发、数字赋能、茶旅融合等方面进行奖励扶持。

十年来,岚山茶产业一路高歌猛进,2022年全区茶园总面积16.2万亩,年干茶产量1.1万吨,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8.8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49%,63%,153%。


一种精神,创造发展动能,实现发展跨越

岚山区在茶产业发展中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品质不变,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实现茶产业稳步发展。

加快茶树良种选育,建设茶树种质资源圃。岚山区先后建成5处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基地。圣谷山茶场与山东农大合作建立北方茶树基因库,培育抗寒新品系4个。碧波茶业与市农科院合作开发的鲁茶系列品种通过了国家鉴定并实现了社会化生产。御园春公司引进茶树无性系良种48个,研发的“多根无性茶苗扦插快繁技术”将茶树育苗时间缩短至60天,实现无性系品种快速建园。岚山区也被确定为第二批山东省区域性良种(茶树)繁育基地,成为全省认定的唯一一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进茶叶综合利用。在绿茶、红茶技术提升基础上,推进多品类茶叶开发。圣谷山茶场与湖南农大合作,取得“一种山东金花茯茶砖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日照茶仓与广西横县合作,开发出北方茉莉花绿茶;康谷饮料发挥日照绿茶的优良品质,研发的茶饮料走进了老舍茶馆;经世生物鉴于日照绿茶茶氨酸含量高的特点,开发食品、化妆品、抹茶等衍生产品。目前岚山已经形成了绿、红、黑、青、白、黄、花等全系列茶叶产品,茶叶多品类开发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为提升茶叶产品附加值、拓展茶叶市场空间,打造“七彩茶乡”闯出了新路。


山东经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日照市首张抹茶生产许可证  岚山区拟出台《关于支持抹茶产业发展推动茶业“二次创业”的意见》

强化茶叶装备研发,加快实现机器换人。岚山区启动了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机器人项目,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博士工作站,结合名优茶采摘场景,采用AI智能识别采摘、无人行走、自动换行等技术实现茶叶智能化采摘。盛华茶叶机械在借鉴日本和南方技术基础上,对茶叶清洁化、自动化加工机械进行改进,开发了混合热能杀青机、数控自动化连续加工机械等,实现茶叶加工技术数字化。


岚山区智能采摘团队的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机器人项目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高端装备领域初创组小组第一名

推进茶叶数字化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智慧化、数字化赋能茶产业发展,借助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AI视频监控、语音警示等物联网设施,全程在线规范茶园管理和作业程序,实现茶园种植、鲜叶采收的全过程智能化、可视化监管,目前岚山区已投资1000万元,视频监控覆盖茶园4万亩。同时探索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创新搭建茶园语音广播系统,针对不同生产时期播放茶园管护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将茶园管理技术直接送到田间地头。


岚山茶叶大数据平台部分功能展示

建设茶叶科创中心,构建产业技术核心区。岚山区融投资2.5亿元,聚力打造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集茶树育苗、生产示范、产品研发、检验检测、电商销售、创业孵化、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建设露天生态茶园、智慧化联栋温室、茶叶科创中心。通过“科技+生态”的新产业模式打造“江北领先、国内一流”的茶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农业科创核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智慧茶旅休闲区。


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智慧化联栋温室主体施工(现场图)

一颗初心,坚守绿色理念,打造过硬品质

岚山始终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质量安全为底线的茶叶发展思路。

全面实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把茶树病虫害防控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全区连续6年投入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实施全域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以“一统三停一严管”为措施,实现茶园化学农药减量过半和茶叶质量检验合格率提升10倍。岚山区成为全国首批十个、山东唯一一个成功争创首批全国农作物(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岚山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飞防现场图


岚山区荣获全国首批十个、山东唯一一个成功争创首批全国农作物(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建立健全茶产业质量追溯体系。岚山区在全面采集区域内茶农及茶园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茶叶生产档案,并借助“惠农码”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茶叶大数据平台,在巨峰薄家口鲜叶交易市场等率先实施了“溯源秤+惠农卡”模式的茶叶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在此基础上,创新引入第三方检测公司开启“鲜叶户户检+干茶批批检”模式,开展鲜叶农残快检,干茶全面检验,实现检验结果双向追溯,确保全区茶叶质量建设成果。


第三方检测工作人员到农户茶园现场抽检

积极推进茶叶标准建设管理。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茶仓+标准化”的营销模式,用品牌领航,以鲜叶原料检测、干茶成品检验和产品质量品评综合检验模式,强化种植、加工、营销环节的质量管控,茶农每亩年实现增收1000元,推动以茶产业的组织化、产业化发展快速提升标准化水平,实现茶叶品质提升和质量保障。同时,岚山区聘请专业团队制定了日照绿茶、日照红茶8项团体标准,率先在国内建立茶叶全产业链的团体标准。


巨峰镇张家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茶园灌溉

一个品牌,引领创新发展,开拓全新征程

岚山区始终坚持以“日照绿茶”品牌为引领,锻造了一批过硬的茶叶企业,把茶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探索“行业交流、茶事互动、新品体验”经营新模式。岚山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推进品牌建设。积极组织重点茶企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20余次,承办茶产业高峰论坛、产业发展峰会,举办“中国海岸绿茶春季开园节”等活动,并通过“日照绿茶齐鲁行”、“日照绿茶北京推介会”等活动,并把日照绿茶推送到中央电视台的等主流媒体。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级茗茶评比活动,先后有80多支茶获得“中茶杯”、“中绿杯”等国家级评比大奖。


岚山将日照绿茶送上中央电视台

构筑“产品展示、网络营销、合作共赢”销售新体系。岚山区立足打造省内营销体系、拓展国内市场空间的思路,积极推进茶叶市场建设,企业先后在省内外建设500余家茶叶品牌专卖店和合作经营店。适应新发展理念,探索“线下体验、线上推介、综合营销”的经营模式,先后建立200余家线上经营店,百满等企业与京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施强强联合,祥路碧海、茂园等企业与八马茶业等国内茶业营销龙头合作,实现了日照绿茶品牌推介与产品营销的双赢。

赋予“产业提升、品牌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深挖“海、茶、山”三大特色资源,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之路,高标准建设集茶叶育种、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建设和茶旅融合发展为一体区的白云朝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高水平打造“百里绿茶产业带”和“盐茶古道”旅游路线,高标准建设江北规模最大、史料最全的“南茶北引”展览馆,多点布局圣谷山1966文化创意产业园、百满特色旅游茶园等茶旅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到茶间采风游玩,领略茶乡美景,感受茶文化魅力。岚山先后获评“全国茶旅融合特色县域”、“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等荣誉称号。


岚山区建设的“南茶北引”纪念馆

一份付出,成就一份收获,赓续产业发展

十年集聚实现了茶产业规模质量双提升。这背后不仅是企业的发展,更是人才的振兴,产业的蝶变。

岚山区涉茶企业达到30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9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社12家;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发展到13个,100多个茶叶产品获得三品认证;碧波、御园春等企业先后入选“中国茶叶百强企业”。

从这个产业中也走出了一批卓越的茶叶优秀人才。杨现明、高建华分别被授予第二批、第七批“中国制茶大师”,袁从波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杨现明、袁奇军等茶叶技师多次在省以上茶叶技能大赛中获得冠军,彰显了岚山茶产业发展的的人才底蕴。

辛勤耕耘换来累累硕果。岚山区自2009年连续十三年被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是首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第二批“中国名茶之乡”,先后被授予“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全国(十大)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茶业品牌建设十强县”等荣誉。在2008年被授予国家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后,先后被授予山东省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山东省高效特色农业先进单位、“国家茶产业体系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全国茶叶科技示范县”等称号。


来源:岚山农业农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