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全国首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找到约243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王绍礼:30年的茶叶人生

1965年出生的王绍礼,是贵州省黎平县中潮镇廖湾村人,现任黎平县茗侗天下茶叶市场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平县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平县茶叶协会会长,是远近闻名的茶界名人。他三十年如一日,精心经营茶产业,用一片丹心,万分执着,在母土上演绎着新时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奉献了蓬勃青春,造福了一方百姓,谱写着茶业人生新篇章。

30年前,王绍礼只是中潮镇廖湾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中兄弟姐妹多,过着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日子。为改变生计,他浪过社会、进过工厂、搬过砖头,脏活、苦活、累活干了个遍,却一直未能改变贫困的状态。

黎平县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人大代表王绍礼

穷则思变。1990年,王绍礼瞄准了当地传统制茶业,他想靠茶叶来实现他的致富梦,让当地村民能够摆脱贫困的帽子。

创业之初,缺资金、缺技术等现实难题摆在面前,成了他创业的“拦路虎”。最初那几年,王绍礼到处碰壁,要么生产的茶叶成色不好,要么市场萧条销路不畅......

望着茶农们那一双双困惑而又充满期盼的眼睛,王绍礼更加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斗志,坚定了带头致富的决心。带头做好茶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了他坚定的奋斗目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绍礼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和毅力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积累了宝贵经验,夯实了发展基础。

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在投入了所有积蓄的情况下,王绍礼于2007年贷款创立了黎平县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同年大胆引进生产加工线2条,茶叶年加工量高达60吨,其中精加工高档茶叶10吨,茶叶的产值得到大幅提升。

“做茶如做人,人品正,茶则正”,这是王绍礼一以贯之的做人原则。为了做好茶产业,他始终坚持人工除草,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他凭借自己三十多年与农民“打交道”的经验,积极推动企业与农民联动,“以心换心”互助共赢,在地方吸纳人才、发展产业、活跃经济、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等工作方面尽心尽力,带动作用明显。

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王绍礼觉得,农民淳朴、踏实、勤劳,但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是相对的弱势群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致富要从根子上帮,而不是从面子上帮,简单的送油米面不如激发农户干事创业积极性。

三十年来,在王绍礼的带领下,村民也加强了自我“造血功能”,陆续改种茶叶,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结合当地群众实际,给群众提供了学习机会,让种植户学技术,进一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在王绍礼的带领下,黎平县中潮镇廖湾村成为了黎平县首批茶产业示范村,如今该村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示范社,拥有社员210户,现有茶园1400余亩,其中标准化有机茶园352亩,觖决了26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为茶农人均创收近4000元。

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一向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王绍礼,不忘记回馈社会。截至2020年,他捐资助学、开展各项公益事业善款达50余万元。

他初心不改,始终以一颗朴实、热忱、奉献的心,用自己掌握的农业产业经验技术去帮助、带动农民种茶致富,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主心骨”。

2020年,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辐射带动周边乡镇17个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茶园10000余亩。他的茶产业通过了SC生产许可认证、无公害茶园认证和有机茶认证,并先后荣获“贵州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贵州省电子商务百家特色网店”、“黔东南州电子商务优秀企业”、“黔东南十佳电商网店”等称号。

2009年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以侗乡福品牌成功入驻淘宝网,率先开启了“合作社+公司+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模式,并相继进入天猫网、京东网、那家网、微信微店、阿里巴巴等平台,现稳居贵州茶叶电子商务销售前茅。

目前,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生产有“黎平香茶”、“黎平雀舌”、“黎平白茶”、“黎平红”等10个系列品牌,其中侗乡福牌“黎平毛尖”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荣获“金奖”。

2019年9月在黎平县茶叶专班的号召下,在县茶协的组织下,王绍礼又带头成立了由61家茶叶企业和茶叶大户联合组建的黎平县茗侗天下茶叶公司,报团取暖,开启了黎平茶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在公司的带领下,黎平茶统一了质量标准,统一了加工,统一了品牌,统一了包装销售,打响了“黎平茶”公共品牌。

王绍礼在担任茶叶协会会长期间,经常带领茶叶协会会员“走出去,请进来”推广销售黎平名优茶、研发大众茶,考察全国各客源地,结交四方茶经销商,并成功达成产销合作协议8.1亿元。

担任茗侗天下运营公司董事长以来,他积极肯干,办法多、思路清、点子好,开展了北拓甘南,南联湖南的黎平茶主题推介展销活动,2020年10月又在湖南长沙建立了黎平茶的销售窗口,为两地客商成功合作牵线搭桥。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黎平县茶叶产业协会会长,王绍礼积极组织茶企向武汉灾区捐款捐物,共计筹措驰援资金19.6万元。同年9月,黎平县秋收季遭遇30多天连续降雨,农民抢收稻谷无法归仓,王绍礼积极响应黎平县茶叶专班的号召,迅速组织所有茶企利用茶叶烘干机、茶叶炒干机为农户烘干稻谷3000余吨。

多年来,王绍礼为民奔波、勇闯新路、反哺社会,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着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希望,先后被评为“贵州十大种茶能手”、“贵州省制茶能手”、“黎平县脱贫攻坚优秀人大代表”,这是他多年经营茶叶的结晶,也是他用三十年汗水浇灌的脱贫致富成果。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脱贫攻坚这场特殊的战场上,王绍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凝聚广大群众的力量,扮好自己的角色,唱响新时代人大代表声音,造福了黎平一方百姓,谱写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编辑:晓林

来源于:北京茶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紫金茶产业异军突起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

开栏语:近两三年来,紫金蝉茶和紫金茶产业异军突起,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大、越来越高,紫金蝉茶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

不久前,紫金4款绿茶、3款红茶、1款黄茶共8款茶样被评为2020年广东十大好春茶,这是紫金连续三年在全省参评各县区排名第一。2020年,紫金县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

为便于读者深入认识紫金蝉茶和紫金茶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走街串巷、穿山入林采写、拍摄了一组“紫金蝉茶 蜜香万家”系列文图视频,首篇全媒体报道今天发布,接续报道陆续推出。敬请垂注。

“紫金蝉茶 蜜香万家”
紫金茶产业异军突起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

近年来,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凭借区位优势、气候资源和茶产业基础,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契机,推动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成为本地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该县茶叶种植面积由2015年的1.8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5.03万亩,产值由2015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06亿元。2020年,紫金县入围“全国茶业百强县”,紫金蝉茶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名录,同时被评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公共品牌。

紫金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茶罐子”,科技兴茶、质量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工作走在河源市前列。

政府制定出台政策引导茶产业健康发展

紫金拥有逾600年的种茶历史,出产的黄花崖婆咀茶是明清时期东江三大名茶之一,但受地理、交通、经济等条件影响,过去以分散种植、初级加工为主,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占有率不高。


近年来,为推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紫金特别设立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制定《紫金县加快茶产业发展促进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8年)》、《紫金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推动茶企学优、争优、创优、超优,引导茶产业良性发展。

五年来,在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深圳市龙华区、河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紫金茶产业共整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近3亿元(其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投入资金2.15亿元)拉动紫金茶产业做强做大,形成“一县一业”(茶叶)特色产业布局。

全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5.03万亩,其中千亩以上茶叶基地5个、百亩以上的茶叶种植基地63个,丰产面积3.6万亩,有中国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广东省生态茶园8个、茶叶省级专业镇2个、欧盟认证茶企1家、美国FDA认证茶企2家、无公害认证茶企19家、有机认证茶企家27家。

紫金是广东省内实现无公害、有机生产率比较高的产茶县区,目前正积极创建省级生态茶园(县域)。

预计到2025年底,紫金县茶叶种植面积可达8万亩,总产量达5000吨,综合产值超15亿元。

科技支撑茶产业创出众多粤字号精品

紫金高度重视科技支撑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茶叶科技支撑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暨南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生物工程研究所、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等5家单位进行了科技支撑合作,在智慧茶园、产业学院、蝉茶创新、茶营养与健康等方面开展全产业链产学研合作。


紫金县南方绿茶产业研究所、茶叶产业学院、茶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合作机构诞生、成长、壮大。2018年以来,紫金新增茶叶类专家工作站1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专利27项,团体标准1项,全国茶叶技能竞赛广东赛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省级园区2个(茶叶产业园、茶叶科技园),开展评定茶员、茶艺师等技能人才1130多人次,蝉茶产业发展实现有标可依,为把紫金蝉茶打造成粤字号精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紫金县有广东十大名茶2个、广东十大好春茶获奖茶样20个、茶叶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23个,分别占河源市的100%、76.9%、69.69%。

大力推广团体标准,不断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紫金大力推广“紫金蝉茶”团体标准(河源市首个团体标准),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蝉茶产品。通过紫金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辐射带动,紫金茶叶质量和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茶产业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大幅提高。

2020年,紫金在省级以上媒体报道茶产业的新闻达80篇,投放大型户外广告、期刊广告23篇(幅);8款茶样获得“广东十大好春茶”称号,连续三年在全省参评县区排名第一;“紫金蝉茶”荣获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品牌;紫金茶荣获“中茶杯”特等金奖、一等奖等各种荣誉超过30个(次)。

通过众多国内主流媒体开展大量的“紫金蝉茶”专题报道,邀请前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担任“紫金蝉茶”代言人,举办“紫金蝉茶”云上开采节、斗茶赛,组织各大茶企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广东十大好春茶”评选、深圳绿博会和深圳茶博会等活动,“紫金蝉茶”的品牌影响力得以迅速提升。

如今,“紫金蝉茶 蜜香万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2019年紫金茶区域品牌价值达34.8亿元。

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好,联农带农成效明显

紫金积极鼓励茶企尝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现有紫金客茶谷、龙王绿茶旅基地、金丰号客家茶庄园、黄花庄园、金山美人农业公园、且珍壹佰生态园、金山庄园等大型(500亩以上)茶旅综合体8个。

近一年来,紫金有效克服疫情影响,茶山游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近5亿元。紫金客茶谷获评广东省森林旅游品牌地。随着汕湛、河惠莞高速的开通,以紫金客茶谷为代表的茶旅融合发展基地正为紫金盘活农村资源提供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统计,紫金现有茶业从业人员23650人、茶业经营主体1365家。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县20家茶叶龙头企业(其中省级5家),133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7家),23家代加工能力较强的企业带动97个行政村(省定贫困村18个)、4505户农户,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8915人,户均年增收11000元。茶企吸收产业扶贫资金9078.2 万元,分红900多万元,5791贫困人口享受茶产业发展红利。

这些年来,紫金大力发展茶产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茶农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提升,紫金茶产业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未来将扩大经营、壮大队伍、制定地方标准、打造公用品牌

今后,紫金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机制,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紫金还将优化茶叶生产区域布局,以生产优质蝉茶为重点,进一步支持企业扩大经营,增加茶叶种植面积,积极建设高标准茶叶加工基地,配套发展现代化加工装备,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加工,确保紫金茶做大、做精、做强。

同时,积极整合乡村资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增值。

加强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管理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水平,建立智能化的茶叶检测体系。

持续实施紫金蝉茶标准,尽快将团体标准升级成地方标准,进一步挖掘蝉茶生产潜力,巩固和提高蝉茶市场占有率。

突出紫金蝉茶特色,大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养生养老深度融合,展示紫金蝉茶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发展直供直销、个性定制、加工体验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紫金县争取到2025年,把“紫金蝉茶”打造成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粤字号精品。

【策划/统筹】蒋才虎 黄从高

【撰文/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蒋才虎 黄敏立 熊祥鑫

实习生 钟文俊 通讯员 黄从高

【作者】 蒋才虎;黄敏立;熊祥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原标题】“紫金蝉茶 蜜香万家” 紫金茶产业异军突起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

注: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提品质打品牌 促进祁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祁红产业“五大提升工程”,全力做好祁红文章,做大做强祁红品牌,产业效益稳步提升,为加快推进祁红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县紧紧围绕黄山市创建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目标,牢固树立绿色防控理念,遵循绿色生态的发展路径,全县拥有茶园面积19万亩,其中省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10.2万亩,绿色、有机茶园认证面积1.58万亩,建成国家级“祁门红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祁红绿色高效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现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加快推进茶叶生产清洁化、标准化、智能化,有效提升祁红品质。

良好的茶叶品质为祁红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县目前有茶叶初、精加工企业400多家,其中,中国茶叶百强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3家,绿色、有机茶园认证企业12家,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8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190余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52家;茶叶产业化联合体9家,其中省级联合体2家。

“近年来,我们祁门县相继发布《祁门工夫红茶》行业标准、《祁门红茶茶艺规范》省级地方标准、《祁门红茶》团体标准。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成功开发出了连续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线7条,祁门红茶自动化加工走在了全国前列。”祁红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吴晓阳说。

近年来,我县不仅在祁红品质提升上不断夯实根基,在品牌战略上也是持续发力。创建了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级著名商标18件、安徽名牌产品5个、安徽老字号2个。引导企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支持企业发展“直播带货”“直播营销”等新业态、建设省市外实体店,提升祁门红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县正着力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面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业体系,促进祁红产业做优做实做活做强,真正使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作者丨汪时林 李羊羊

来源:微祁门,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42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