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云岭

找到约1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云岭最美科技人肖时英:茶树人生化为桥

5月27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共同主办的2022年“云岭最美科技人”选树活动,最终选树出10位2022年“云岭最美科技人”。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干事创业,书写出了彩云之南科技创新一幅幅最美篇章。

云岭最美科技人: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研究员肖时英

【千万里跋涉,为一片树叶;七十载守望,初心誓不移。深山中倾听,穿越千年茶话;探索中追寻,大叶茶的蝶变与升华。大国茶匠,你采撷历史的积淀;茶味人生,你沁出云茶甘醇。】

肖时英:茶树人生化为桥

“云南的茶叶有巴掌大!”读书时的肖时英看着老师手中的茶叶标本,眼里满是惊讶,这也让肖时英与云南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抱着“选育茶叶的优良品种”这一目标,从昆明到普洱再到勐海,肖时英一路坐公交、蹭工程车、跟马帮……辗转12天才到勐海茶试场,从此把根扎在了云南,一晃就是60多年。

当时,云南还没有大面积开发新的茶园,基本都是过去留下来的老茶树。肖时英及其团队先后尝试了茶籽育苗、茶树扦插、茶树高位压条等多种方法解决育苗问题。云南大叶茶扦插不易发根,成活率低,历经多次试验,探索出“以苗育苗”的扦插新方法,使云南大叶茶的扦插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为后来肖时英团队开展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打下坚实基础,掀开了云南大叶茶选种史上新的一页。

肖时英:茶树人生化为桥

肖时英选育了云瑰、云梅、矮丰、雪芽100号、短节白毫、云抗10号、云桃等无性系良种,前三个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桃、短节白毫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研究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和良种名优茶研制,获省良种推广一等奖。2019年经过多年选育,选育出具有突出的早生、高产和适制名优茶天然品质的无性系茶树新良种—紫香早,为云南良种又添新兵。

云南没有现代茶园,肖时英就自费租地近150亩,实施5000亩现代茶园示范工程,建成具有立体修剪、大叶种茶和小叶种茶配植、免耕死覆盖和施有机复混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等特点的立体生态茶园。立体生态茶园被列为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通过提升工程,立体生态茶园又被列为第九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立体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成为普洱市地方标准投入推广。

外省的修剪和种养方法在云南不适用,肖时英就边探索试验、边实践总结,小苗移栽,茶子直播,茶树系统修剪,合理密植等一套适合云南大叶茶生长特点的现代茶园技术应运而生,并向全省推广,大大促进了云南现代茶园的发展。

肖时英:茶树人生化为桥

慕名而来学习请教的有茶学专家、学生新人,还有茶商、从业者。肖时英有教无类,他认为育茶苗和育人是一样的,都要赤诚相待,所以他一身茶技,倾囊相授,把对茶的认识和热爱传递到了更远的地方。

退休后,肖时英依然守着山间茶园,以生命不息,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茶叶科研和成果推广工作,为云南茶产业的新发展奋斗不止。

“选育茶树良种是我向往的事业。”肖时英说,“回顾这一辈子,在党的关怀下,坚持学茶、研茶,坚持选育良种,深感自己的茶人生,是有收获、丰富和幸福的。”

来源:云南网--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供稿,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云视角:云岭深山观云海、品名茶

古老族群,万千生灵

东方树叶,上古神木

孕育,诞生于此


这里是云之彼端

这里是国之南境

这里就是云南

云茶香飘,芬芳世界。赵家琦摄鲍子仟设计

构成云南的

高山、河谷、雨林之间

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火塘

有歌声的地方就有美食

有人的地方就有茶叶

在景迈茶山,这里的各族群众世世代代以茶为生。赵家琦摄

大益、澜沧古茶、中茶

陈升号、勐库、高黎贡山

下关沱茶、六大茶山、八角亭

……

2021云南“10大名茶”畅销全国

2021年云南“十大名茶”受热捧赵家琦摄

易武、南糯、贺开

勐宋、景迈、布朗

茶山之名世人皆知

……

布朗茶山一隅赵家琦摄

这里的茶山至少两百余座

这里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

以及最早的茶文化发祥地之一

易武茶山资料图

生长于此的茶树

用漫长的演化历史

告诉了世人一个简单的道理

万物之生、源自和谐

千年的东方树叶之下

是茶树生物群落

是世居于此的民族

以及源远流长的故事

正在茶树下忙碌的茶农赵家琦摄

蜀汉时期

诸葛亮“和抚”平定南中“教夷种茶”

唐宋元明

云茶在茶马古道上嗒嗒作响

“茶马互市”商贸繁荣

明末清初

云岭大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这片来自云南的“东方树叶”

促成了茶马古道

交通线与商业集市的形成

远销域外的“云茶”品牌

至今备受热捧

新摘下的茶叶赵家琦摄

据统计

2021年云南

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有机认证茶园面积

产品认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古茶树数量居世界前列

(↓横屏观看↓)

布朗山万亩生态茶基地赵家琦摄

“云茶”驰名海内外

不仅是云南生物多样性的集中体现

也彰显了

云南人“诗和远方”的生活方式

如今更是云南打造

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引擎

     

人间草木,绿水青山

“茶”字拆开

便是一人一草一木

人在草木间方显茗香氤氲


景迈山古茶树林 赵家琦 摄

“茶树下面会长些特殊的草株,牛和马会来啃食补充一些身体需要的元素;寄生在茶树上的这些是‘螃蟹脚’,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芒景古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南康正带领着记者走在澜沧县景迈山古茶树林中。

正在林间觅食的松鼠 赵家琦 摄


当地居民正在为茶树枝干“洗澡” 赵家琦 摄


生长在古茶树上“螃蟹脚” 赵家琦 摄

穿行在5月初夏的景迈山草木之间,牛铃和鸟鸣在古茶树林中回响,古老的枝丫上长出了新芽。南康是当地人,更是茶山的守护者。他所说的,是景迈山世居村民的传统文化,也是云南各族群众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如云南山川河流般流淌在骨子里的信仰。

带着雨滴的新叶 赵家琦 摄

云南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从雪山到河谷

横断山脉间夹藏了

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等水系

大大小小的茶山茶园也氤氲之中

牛铃和鸟鸣在古茶树林中回响 赵家琦 摄

普洱邦崴1000年的过渡型茶王树,镇沅千家寨超2500年的野生茶王树,凤庆香竹箐的大茶树等,这些“年迈”的茶树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云岭大地。野生型、过渡型(或称中间型)、栽培型古茶树的存在完整地记录了茶树的进化史。星罗棋布的茶树群也形成了古茶生物群落,各色植物、生物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系统。

(↓横屏观看↓)

云雾间的茶山里散落着许多古茶树 赵家琦 摄

在大益集团勐海茶厂我们看到,目前已建成涵盖云南省境内所有茶叶品种(31个种、2个变种)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总共3898个样品资源库。绿水青山造就了云南丰富多样的茶资源,得天独厚的环境使云茶广受世界热捧,品牌价值全国前列。

云茶产品已为云南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赵家琦 摄

摘下“金叶子”

鼓起钱袋子

2021年云南省茶园面积发展到740万亩

产量49万吨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澜沧景迈山正在晒茶的农妇 赵家琦 摄

2021年茶产业综合产值1071.10亿元

同比增6.69%

“10大名茶”企业缴纳税收

占总额的60%以上

勐海贺开茶园里采茶归来的茶农  赵家琦 摄

从保山昌宁光山茶园到

西双版纳勐海南糯山

茶农来自茶产业的收入增长20.6%

绿春县苦么山茶园采茶忙资料图

小小一片茶叶

为云南的精准脱贫

实实在在作出了重大贡献

自茶马古道以来

茶再一次成为了

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南涧茶园间采茶忙资料图

茶是人间草木

茶是绿水青山

茶是金山银山

新旧相拥,握手言和

半坡上的茶园里不仅有茶树 赵家琦 摄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村委会半坡老寨茶园新村,茶园里夏威夷果、桃子、茶树相互掩映,刚刚采茶回来的茶农热情地为客人们斟上一杯传统竹茶。在当地推行的茶园“稀植留养”模式的勐海巴河茗典茶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李永文告诉我们:“合作社秉承绿色生态有机发展理念,已辐射带动周边4000多亩茶园,提高了茶叶品质。”

当地竹茶茶器赵家琦摄

打破传统提高经济价值的同时

也给云茶带来了更多的新意

精美的传统茶器 赵家琦 摄

乘中老铁路自昆明向西双版纳进发,高铁驶过之处皆可见现代茶园。再经景打高速来到勐海茶厂大益茶庭体验中心,在参观传统茶器之前,眼眶里装满的还有冰滴球、茶粉机等一系列现代化茶饮设备。

吧台上的“新”茶器 赵家琦 摄

吧台上的“新”茶器 赵家琦 摄

时间回到20世纪50年代,现代工业模式进入云茶工艺的赛道,复垦老茶园,发展新茶园。如果说对于从零开始的地区是茶产业的复制和增产,那对于拥有千年茶文化的云南而言,既需要增产和利润,也要面对传统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继承。

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云茶 赵家琦 摄

在秉承敬畏自然的

传统云茶生产衣钵中

云南摸索出了

一条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

新鲜的茶叶正在晾晒 赵家琦 摄

在勐海七彩云南茶园,生态种养的紫鹃依水而现;在思茅龙生茶园,“坡地改台地”种养模式下,虫鸣鸟叫是茶园的伴奏;在云南中茶茶业,6种中茶普洱茶“昆明干仓核心航天菌株”搭乘神舟十二号返回,赋能茶饮研发……

布朗族乡班章村委会区域一片紫鹃茶依水而现 赵家琦 摄

茶中有林

茶在林中

远看青山绿水

近看心旷神怡

拍下茶叶的近景赵家琦摄

经过70多年建设发展

茶叶在云南实现了

传统与创新的握手言和

一跃成为千亿绿色产业

茶叶分拣加工 赵家琦 摄

  

制作茶砖 赵家琦 摄

在勐海炎热的夏日里

端上一杯冰滴普洱

云茶独特的高原香气、风味依旧

且多了几分清冽、凉爽

以及新意

清爽的冰滴普洱茶充满“新”意 赵家琦 摄

清爽的冰滴普洱茶充满“新”意 赵家琦 摄

茶之于云南

曾经是传承和文化

如今是发展和创新

云茶的故事未完待续

来源:云南网 记者:赵家琦

部分资料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18年普洱交出成绩斐然的产业成绩,茶叶综合产值255亿元,普洱茶仍是重中之重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


时间:2018年1月25日;地点:云南昆明海埂会堂;蓝图:打好“三张牌”,让“绿色”成为云南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



一年前,当“三张牌”在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中惊艳亮相之时,全省上下为之振奋,在热议和讨论的后面,是人们对云南发展新思路的翘首以盼。


一年来,全省以“三张牌”为引领,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钉钉子”的精神,在云岭大地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画卷。


一年后,“三张牌”之音萦绕云岭大地,各地区纷纷交出了写满答案、成绩斐然的考卷。


在戮力行军的队伍中,作为全国首个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始终坚持走绿色崛起之路,一年来紧紧围绕绿色这一自然本色、生命底色、发展特色,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带来强劲“绿色动力”,为云南打好“三张牌”做出了普洱的生动实践,也用行动恪守了初心:力争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上走在全省前列。


其中,在“绿色食品”这条“赛道”上,普洱市坚持闯出一条有机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发展之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助力云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践中,普洱市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思路,围绕省级打造8大重点产业的总体目标,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选择了茶叶、咖啡、生物药、肉牛、果业5大产业进行打造,着力在创品牌、育龙头、抓有机、建平台、占市场、解难题6个方面狠抓落实。


绿色茶山是金山

 

“想那个地方,炊烟绕夕阳,茶的摇篮,云的故乡……”依山而种的茶园,如同一条条、一行行的绿色水彩,装扮了普洱市的青山,也装点了当地居民的致富梦。


普洱以茶立市,因茶兴市,普洱茶以普洱命名,普洱以普洱茶为本。


近年来,普洱市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普洱发展定位和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部署要求,坚持抓品牌、抓标准、抓“互联网+”、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全力做强做大做优普洱茶产业。



2018年,全市茶叶面积164.8万亩,采摘面积154.5万亩,毛茶产量11.65万吨,综合产值255亿元。产值、产量均位居全省首位。


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局长卢寒介绍,普洱市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意见》以及《普洱市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措施,除重大专项外,每年再整合0.5亿元财政资金支持普洱茶产业发展。


同时,积极引进华侨城、工银投资公司设立总额8亿元(省、市财政各1亿元,华侨城2亿元,工银投资公司4亿元)的茶产业发展基金滚动发展。


普洱市还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开展有机茶园转换,完成全市165万亩现代茶园生态改造,取得有机认证和进入有机转换期茶园31万亩。


现代化加工。沈浩  摄


同样令人瞩目的是,普洱在全省率先发起成立了企业诚信联盟,构筑诚信联盟、产品标准、标志使用监控、产品检验“四条防线”,明确特定的企业、特定的产区、特定的原料、特定的工艺、特定的标志“五个特定”,使每一片诚信联盟普洱茶都能做到“四有四可”,即: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先后成立了景迈山、普洱山、凤凰山、无量山、景谷山、千家寨、江城号普洱茶品牌和思茅有机茶产业联盟。抱团发力走绿色品牌发展之路。抱团发力走绿色品牌发展之路。


通过筹办《普洱》杂志,举办中国普洱茶节、普洱茶交易博览会等重大节庆活动,提升普洱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茶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规模化、可追溯、品牌化进程,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云南省最高科技奖——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探索融合发展方面,普洱市抓住国家打造特色小镇和省级支持普洱建设茶产业链融合示范区的机遇,争取到全省唯一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普洱并首批获得国家认定,思茅区普洱茶小镇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级普洱茶特色小镇获批建设。



为达到真正形成世界级的普洱茶及普洱品牌目标,普洱市当地一批龙头企业目标笃定,蹄疾步稳。


例如,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在有机发展之路上不断探索,完成了公司茶叶产业从“1.0时代”向“4.0时代”的转型升级。


该公司总经理桓靖透露,一开始,祖祥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管理模式,“1.0时代”模式成型。此后,通过实践创新,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的生产管理模式,进入“2.0时代”。

 

“2.0时代”模式运作多年后,也突显出同一区域内不同品牌茶叶销售恶性竞争等问题,为此,在当地政府推动下,“普洱市思茅区有机茶产业联盟”成立,实现“同一品牌、同一品质、同一价格”,进入“公司+合作社+农户+联盟”的“3.0时代”,完成了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的产业链组合。


为把有机茶生产病虫害防治和土壤营养技术标准统一起来,降低和排除有机普洱茶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产生的认证和产品质量风险,普洱祖祥有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孕育而生。


有机茶园成规模。沈浩  摄


据了解,通过技术服务中心对其他茶叶企业的技术输出,不仅可省去有机普洱茶种植企业在生产中验证投入品安全性的工作,同时也减少了由于不科学合理使用投入品造成的病虫害爆发、茶叶减产、农残超标等风险,通过科学、严谨、有效的防治手段,保障有机茶的生产。


因此,有机茶产业发展“4.0时代”也随之到来,即“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叶企业)+农户+有机茶产业联盟+有机技术服务中心”的五位一体的综合管控模式,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保障措施更加全面。


面向未来,普洱市茶产业已锁定目标:到2020年,实现稳定茶园面积160万亩,茶叶产量12万吨,实现综合产值309亿元。


酸涩咖啡豆的甜蜜


最冷的时节已经过去,当冬日暖阳打在成片铺展开来的咖啡豆上时,咖农的笑容也被照亮了。在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当生长在普洱土地上的一颗颗咖啡豆收获时,“绿色食品”牌的实践也在火热践行着。


近年来,普洱市采取了建设生态咖啡园改造、引导建设有机咖园,规范提升初加工厂、举办咖啡赛事活动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建立健全了推进咖啡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夯实了咖啡产业基础,咖啡产业已发展成为普洱市高原特色农业和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重要支撑产业,“中国咖啡之都”的打造正酣。


目前,全市种植面积发展到79.5万亩,产量6万吨,综合产值24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普洱市现有咖农7.5万余户30余万人,咖啡专业合作社182个,咖啡企业386家,咖啡鲜果初加工厂540家,精深加工企业6家,出口企业14家,咖啡机械制造企业两家。雀巢、星巴克、沃尔等国际知名咖啡企业长期入驻普洱开展经营合作,本土涌现出爱伲、北归、漫崖、艾哲等咖啡产业群体。


现在,普洱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交易集散中心,并带动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种植咖啡30万亩。


为推动咖啡产业转型升级,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普洱市引进了成功运营斗南花卉的锦苑花卉公司筹建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的里程碑自此奠基。


经过近四年发展,咖交中心完成了各项硬件建设,启动云南精品咖啡园区建设,在普洱闯出了“以实物交易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为支撑,连接咖农、承接市场、衔接销售、对接国际”的发展路径,作为云南咖啡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的引导作用逐步凸显。


咖交中心总经理舒洋告诉记者,目前,咖交中心已完成交易量3万吨,交易额10亿元,收储量6万吨;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和全球化的咖啡专业培训体系,制定了针对云南不同产区的《种植标准手册》《加工标准手册》。


通过公平、公正、专业、高效的服务体系,咖交中心改变原有咖啡初级农产品销售模式,逐步闯出了一条连接咖农、承接市场、衔接销售、对接国际的发展路径,也成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咖交中心还在国内25个重点城市布局销售网络,发展了来自国内外烘焙商、贸易商、连锁企业、咖啡馆等类型会员超过2000家;与多类金融机构创新开展了仓单质押融资、货押融资、设备融资租赁、价格指数保险、农业再担保政策补贴担保等系列金融服务。


近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普洱分院已开工建设,将重点支持普洱咖啡产业发展,普洱有望成为以交易中心为引领的集科研、产业、交易于一体的咖啡产业中心。


未来,普洱市将针对普洱咖啡市场占有率低、销售以出口原料为主、价格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品牌培育度低等问题,依托普洱咖啡产业原产地和区位资源优势,继续发挥咖交中心的带动辐射作用,实现对东南亚、南亚区域的延伸和覆盖,提升云南咖啡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体现,扩大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为此,普洱市将持续提升咖啡品质,推动咖啡价格指数中心建设,发挥交易中心作用,加快推进云南精品咖啡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原题:高分交卷!2018这一年,普洱打造“绿色食品”牌的成绩值得“晒一晒”!)

(来源:云南网)

找到约1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