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到普洱住哪里好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古树熟普的谎言,害了多少人?

第一个其实是工艺上的差别

虽然说离地发酵、竹筐发酵、专利发酵都是一个概念,但是它起码保证了古树熟茶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干净。然后又有有机物的参与,像笔者讲的水冬瓜木这种木材本身就是一种有机质,上面的菌种决定了熟茶在发酵的过程当中,特色菌种的参与。

所以,它跟原来在这个水泥地上发酵的区别是有的。还要考虑水的干净程度。像原来的老勐海用皮管通水,新的皮管子有可能会有味道,所以在工艺上,可能我们会闻到一种像轮胎一样的味道或烧焦的味道,都是有可能的。



后来有精细化的要求之后,尤其是用这么贵的古树原料发酵,那么用水的时候就必须保证无味,甚至可能会用一些山泉水,这当然要考量成本问题了。笔者曾经喝过临沧一款棠梨山的原料的古树熟茶,当地茶厂把泉水引过来发酵,泉水之中带有特殊的微生物,在风味上就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熟茶了。


也有些茶厂会使用比较便宜的台地原料来养地,使生产的环境完全没有其他的杂味,再放上比较珍贵的古树原料渥堆,造就出古树熟茶相对来说比较优质的品质。



熟茶好坏怎么样来判断?


其实很多人会发现喝熟茶不像生茶那样相差非常悬殊,可能你买到的五十块钱的跟五百块钱的熟茶才有差距,这个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古树熟茶是一个伪概念的一个原因。因为做熟茶之后,古树原料本身有优势的一面可能消失了,但你这个花下去的这个价钱值不值得,作为商人来说,肯定要去考量的。


有人说,普洱熟茶是一个敲门砖,大家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所以人群很广,但是最后要精确区分出来熟茶的好坏的,往往是极少数用心的发烧友,很多的新手是很难去判断古树熟茶到底好在哪里的,换句话说,熟茶的生产过程是微生物参与的、反应程度较高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一个趋同的过程,最后的成品必然有较多的相似性,需要有相当的品饮经验才能辨别原料的差异。



下面我们来谈谈古树熟普的口感特征


优秀的或者说较合理的针对古树原料的熟茶工艺,必须能充分表达古树的优势。市场上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台地的原料会比古树原料做熟茶更合适,但我还是觉得古树熟茶在口感上有几个特点和优点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个是有活性


刚才也有朋友问到熟茶到底是喝什么?很多人知道好的熟茶喝起来香甜醇厚滑,但是它要像生茶那样有变化,不是单纯呆板的甜,有活力其实是最难的。古树本身的内涵物质均衡丰富,能够比较好的保留普洱茶当中的活性。


但有些山头的原料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不能避免的在发酵过程中随着各种分子的转化,很多的东西被分解掉了,没有办法保留下来,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早些年在实验阶段有很多报废掉的产品也因为这个原因。有些做熟茶的老发酵师,就觉得古树做熟茶第一没有前途,第二高成本、烧钱。



叶底保留相当活性。关于熟茶好与不好,你如果有足够的口腔经验积累,就会很清楚。不好的茶入喉“挂”,喝完之后身体感觉“燥”,还留有不愉悦的“苦”,这些是非常鲜明的。比如某某熟茶,它出的一款产品概念就是喝起来像老生茶一样的口感。老生茶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去除了比较明显的涩和苦,但是保留了普洱生茶比较好的活性,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特征吧,但本人没有喝过,也是很难评估这个老生茶的口感到底有多活。


好的熟茶其实不仅仅是古树的,只能说古树比较容易做到细腻、滑软。笔者刚才介绍了古树熟茶有活性。



另外一个是细腻


细腻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比如说你去摸粗麻布,会觉得很粗糙。但是你去摸丝绸会觉得很细腻。茶汤进入到我们的口腔然后咽下这个过程,我们感受到的就是这种细腻。为什么古树茶会相对比较火,也因为乔木型大树根很深,它吸收了整个土壤里边更多的物质,茶叶本身含有物质均衡,就会比较细腻。



应该说真正意义上的古树熟茶是拼配的,单纯纯料的拿到市场上是没有办法销售的。我刚才讲到确实有人拿倚邦的小叶种去做,这种古树熟茶确实有,但是它没法卖,为什么?因为量的原因。它推到市场上去肯定很贵。如果说十公斤的毛茶能压四公斤的生饼,但是十公斤的毛茶肯定做不了十公斤的熟茶。而且压货的周期起码得五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资金成本就会很高,所以价格肯定是非常高,推到市场上的这种可能性也会很低。所以作为成熟的市场产品的古树熟茶肯定是拼配的产品。


有人提到,说像用易武的原料去发酵熟茶,能够做出奶香或者类似于木糖醇一样的质感,这些笔者相信都有可能做到。其实古树熟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个性化的口感特征很明显,像用一个山头的原料去做的话那更加如此,他虽然说消解掉一部分山头特征,但是毕竟跟常规的大宗茶是很不同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并不是那么关心是不是古树、是不是纯料,他只追求这个东西好不好喝,是不是符合我的这种口感要求。所以,我们只有比较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口感诉求,才能够找到我们的喜欢的产品。



古树熟普的未来


有人说普洱茶各种概念都炒遍了,现在提出古树熟普,是一个新的热点,笔者倒不是这么负面的去看这个事情。有些人说古树这个原料本身就非常稀缺的,怎么可能拿去做熟茶?


笔者觉得,首先我们要对整个云南的古茶树资源有一个理解:其实云南古茶树的资源是相当丰富的,目前有统计:整个云南省100年以上的古茶园达到200多万亩(据版纳、普洱、临沧三个普洱主产区的对外宣传信息),如果说古树熟茶这种概念能被消费者接受,尤其是高端的这种高价位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立得住脚,那么未来更多产区的古树原料被用来做熟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样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只要相应的成本有回馈,古树熟茶不见得不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另外一点,我们刚才也说到古树茶从资源本身来说具备一些优势,条件是要做出符合消费者口感的产品,并不是说通过熟茶的发酵,把这个优势全部都给消灭掉,它反而有一些优势,这个也是它存在的一个必然基础。从古茶树占到整个云南普洱茶的总量来说,可能就是百分之一的比例,笔者想古树熟茶占到整个熟茶的市场应该要小于百分之一的比例。真正意义上的古树熟茶可能相比古树生茶占整个生茶的比例要少一些,但是总量却依然可观,具备长远发展的基础。

“向新而行”做大做强普洱茶品牌——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的愿景(4)

云南普洱。入夜,茶马古镇一间茶室灯火通明,一壶普洱茶浓淡相宜,满室陈香,市民杨军陪同外地慕名前来的朋友,沉醉其中。

福建福州。茶庄、茶楼、茶叶店鳞次栉比,陆长美的嫣茶养心阁茶客盈门,越来越多的杯盏之中,汤红味醇的普洱茶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两地虽相隔千里,但出于对这片叶子的钟爱,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共鸣。

全力打造普洱茶产业优势品牌。(本报记者王承吉摄)

普洱是世界茶树起源地的中心地带,是南方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源头。对普洱人来说,茶是流淌于血液中的文化因子,有更多茶人和茶企希望通过发掘茶和茶文化的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全面推动茶和茶文化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把这片小叶子做成大产业,推动普洱茶品牌“原力觉醒”。

走出去,名气越来越响

“在我的印象中,从第一次到北京参加茶叶展销到现在这样抱团‘走出去’参加各种展销活动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一名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在北京,我们带去的茶叶很快就销售一空,效果非常好。那时我们基本没有外出展销的经验,不过参展的见闻却让我们感触很多:我们带出去的茶叶非常受欢迎,让我们看到了茶叶市场的广阔前景。

墨江景星水之灵茶业庄园负责人李泓应告诉记者:“在这个平台,‘销’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要的是利用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产品,展示企业形象,认识更多的茶界新朋友,建立自己的市场资源库,提高普洱茶品牌影响力。”

走出去,找差距;走出去,占市场;走出去,兴品牌。

为擦亮普洱“金字招牌”,近年来,普洱市组织茶企分别组团参加了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等展会,并对宣传形象进行规范、统一,集中展示普洱茶的绿色与生态,让普洱茶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得满满收获。

如今,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到内蒙古、西安、成都、重庆,都留下了普洱市茶企参展的脚印,部分茶企直营店开遍全国各省会城市。2021年8月,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普洱市5000吨低氟普洱茶成功进藏,不仅为普洱市大众生态茶产品开辟了新的广阔市场,也全面拉开了普洱茶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序幕。

“在这个征程上,我们看到传统茶企业对产业生态建设的推进,也看到产业新军对标准化制定的引领。尤其在大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消费迭代下,普洱茶产业品牌建设的内驱力正在增强。”在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天梅看来,无论是消费基础,还是市场优势,普洱茶产业迎来了品牌向上的历史机遇。“下一步,普洱将以目标市场为着力点,结合低氟普洱茶进藏机遇,积极向内蒙古、新疆、青海等高原地区开拓市场,推出符合当地口味和习惯的多样化茶产品。向大众消费的领域群体推出以中端茶产品为主大众‘饮’的系列快销产品,满足于大众化、便捷化、多元化,以及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向普洱茶爱好者的高消费群体,推出以传统普洱茶砖、饼、沱产品为主‘品’的系列产品,满足于人们对茶艺、茶道和茶文化的追求和享受,形成‘名优茶、大众茶、原料茶’全方位、立体化综合发展格局。”

沉下去,品牌越做越强

说到普洱的有机茶产业,不得不提到“祖祥茶园”。

创办于2000年7月的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坐落于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管理、鲜叶收购、成品加工、销售服务、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为确保有机茶园的品质,保证欧盟的检测机构在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下的抽查都能达标,我们坚持不用任何农药化肥。为了消除虫害,我们按标准在茶园里配置了杀虫灯和粘虫板,还在茶园中养鸡,甚至按每抓到一条虫就支付五分钱的笨办法来灭虫。”公司董事长董祖祥介绍,自2010年起,祖祥基地、工厂、产品全部通过欧盟、美国、日本、中国有机认证,随后又逐年通过了多项国内外质量认证,建立了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生产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为推广名优绿茶,公司还到北京、上海、陕西、深圳、昆明等地开展市场调查,了解产品销售情况,收集消费者意见。同时,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参与茶节、展销会、茶事活动等,加大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引起社会关注。公司先后在北京、昆明、甘肃、湖南、陕西、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开设了有机茶销售点,初步形成了“无量翠环”“无量剑兰”名优高山绿茶,“无量尊红”名优红茶及“祖祥号”系列普洱茶等高品质高品位产品线,并通过自建连锁专卖店和授权渠道经销商两种销售模式,面向国内市场构建销售网络,拥有了稳定客户。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普洱各茶企纷纷将目光瞄准品牌化战略,通过优质工艺打造优质品牌,叩开市场的“大门”。

连续四年获评云南省“10大名茶”的澜沧古茶是本土龙头企业中的佼佼者。得益于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就完成了股改,并不断发展壮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反复思考和探索,摒弃小而散、多而杂的传统发展模式,从茶园管理、原料初制、茶品精制、仓储到市场,总结出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整合澜沧县现有的普洱茶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绿色有机、环保生态、科学可持续的区域品牌,推进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勇说:“作为龙头企业,公司有责任做好示范引领,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把基地做好,把原料做好,把发展好茶产业的信心树牢,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的普洱茶产品。”

不难看出,在政策和消费环境的大背景下,普洱更多的茶企正在努力做强自己的品牌。但突破和创新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正在提速前行的茶产业,仍需要面对诸多困难挑战。从原材料选择,到加工工艺和品质管控,再到品牌和服务,整个产业链条涉及诸多环节,这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改造和完善,需要付出的艰辛远比想象的要多。

“截至2021年,普洱市茶叶商标的申请数量共1443个,有龙生、普秀、帝泊洱3个中国驰名商标,澜沧古茶、祖祥、龙生茶叶、帝泊洱产品先后上榜‘云南十大名茶’,其中,澜沧古茶、祖祥连续四年上榜云南省‘十大名茶’。全市共有15个茶企入选2021年云南省‘绿色品牌’品牌目录,占全市入选24个企业目录的62.4%。”采访中,张天梅给了一组这样的数据,她说:“尽管我们的区域公共品牌已经有所长进,但是企业品牌还难以支撑区域公共品牌。品牌的价值要靠市场来说话,茶不光要‘墙里开花墙外香’,只有分享至世界,其品牌价值才能得到真正地体现。”

那么,作为普洱茶主产区的普洱,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把品牌做大做强?

“要用好用活《普洱市茶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扶持培育澜沧古茶、天士力帝泊洱、祖祥等一批优势企业成为茶行业领军企业,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进行市级、县(区)级龙头企业分级培育,把过去小、散、弱的企业整合到一起,把全产业链、全要素整合在一起,加大整体品牌宣传,科普普洱茶为健康饮料,让普洱茶产业深度融入消费升级中来。同时,按照让全国人民都喝上普洱茶这样一个愿景,坚持需求导向,发扬工匠精神,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茶产业名优品牌。以千家寨、景迈山品牌为引领,全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申请古茶山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用好低氟普洱茶进藏所带来的‘营销红利’,有序开拓藏区市场,打造低氟普洱茶品牌。”张天梅坦言,只有坚定不移地将产业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品牌、运营、渠道、服务等体系,把好每一个关口,从根本上保证普洱茶的品质,才能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拥趸。

壮起来,产业越做越大

俯瞰普洱大地,漫山遍野的现代茶园,生机盎然的古茶林,独具特色的茶景、茶街、茶庄园,已成为普洱自然底色、大地本色。经过几代人的耕耘,普洱市茶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茶园面积300多万亩,其中现代茶园16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12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18万亩。茶产业覆盖全市10个县区,有茶农130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多。

为加快普洱茶产业发展,普洱市制定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等一系列措施,包括实施标准化茶园建设、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等。同时,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普洱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和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一样,在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普洱越来越多的茶企业在绿色生态有机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普洱市银生茶业有限公司以稳定的茶叶品质打造响亮的“银生茶叶”品牌,公司生产的“银生牌”系列产品,如银生古茶、银生意境、冷水泡等,由于品质独特,在市场上树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质量的稳定是产品推广的根本保障,一杯绿色健康的好茶,必须从茶农、茶园的源头抓起。只有严守质量安全底线,才能赢得市场的充分信任。”公司董事长侯建荣如是说。

而正是这些茶企的脚步,告诉更多人,未来的目标和方向在哪里。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在追求高品质产品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品牌内涵。品牌内涵如何与消费感知最大程度匹配,这需要茶叶企业在背后持续地投入。”业内专家建议,企业要强化现代化发展思维,培育好产业链生态,将自身品牌做大做强,让消费者对茶叶品牌有更深认识,提升品牌的附加值。只有这样,行业才能书写出更精彩的故事。

在此背景下,如何培育更多的茶品牌,带动并引领产业向更高标准迈进,成为当下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品牌化是未来茶行业发展的趋势,我们要提前把该做的事做好了。”在普洱茶品牌建设进程中,普洱市加快基地建设,按“八有三档”标准,巩固提升现有茶园基地建设,规范有机投入品管理使用,加快推进茶叶初制所提升改造,完善普洱市茶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价值。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的方式,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普洱茶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市场占有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茶叶龙头企业,让普洱茶品牌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形成“名优茶、大众茶、原料茶”全方位、立体化综合发展新格局,让全国人民都喝上普洱茶。

“没有品牌,普洱的茶叶企业就如同在狭窄的乡村公路上行驶。”谈及茶产业当前的主要问题,侯建荣说品牌营销是关键,要围绕“这片叶子”讲故事,加强普洱茶品牌店建设,鼓励支持企业走向一线消费市场,运用丰富的形式宣传展示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在生产端、消费端加速品牌建设,真正让普洱茶卖得出、卖得好。

从一片鲜叶到一杯茶汤,普洱茶经历杀青、揉捻、烘干、筛分、晾置、仓储等繁琐精细的过程,在时间的沉淀中,茶色、茶香、茶味缓慢变化,魅力渐显,而悠久的传统、科技的力量还将继续合力改变普洱茶产业。

(记者 陈景锋 马洁 徐瑞)

来源:云南网-普洱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你心目中的好熟茶是什么样的?|“哇塞”瞬间的回忆


10月23日晚,茶叶进化论如期举办了第二场熟茶沙龙,主题为:聊一聊你心目中的熟茶。

 

参与沙龙的茶友们讲述了自己对于熟茶的审美标准,也听到了许多行业内人士与熟茶多年的故事。从第一次接触熟茶,到熟茶让茶友们“哇塞”的惊艳瞬间,我们为什么爱熟茶?我想这篇迟来的沙龙回顾文能让我们找到答案。


以下是沙龙的重点回顾。

(为了保持开放性,本文没有做总结性描述。)


  1. 你心目中的好熟茶是什么样的?

  2. 茶叶进化论的熟茶审美框架

  3. 把熟茶做一个类比,你觉得像什么?

  4. 熟茶给你的“哇塞”惊艳瞬间



1

你心目中的好熟茶是什么样的?



中琦:我们的主题其实就是想聊聊熟茶审美。你心目中的好熟茶是什么样?你喝熟茶喝的是什么?

 

李珊珊:我觉得好的熟茶有高级感,成团感更明显,能让我联想到很高级的食物,比如鹅肝,鱼子酱,好的汤熬出来的过桥米线等。我不能很具体化的描述,更多的我是用感性选择,给我画面感很强。理性也有,理性判断可能就是价格了。


我更关注的可能是当下触到我的点,我们去评价熟茶也许会从香气、汤色、甜色入手,调动系统思考,但我觉得这更适合审评,我更喜欢茶给到我的整体感受。喜欢熟茶的温和,像年纪大的温和老者,来的慢但是来的深。

 

李珊珊


石云春:我觉得喝熟茶是不分时间没有限制的,你起床空腹也可以喝,饭前饭后也可以喝,睡前也可以喝,男女老少都可以喝。熟茶通过发酵,其实很多物质对我们身体和肠胃的刺激感已经减弱了。

 

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前几年做名山纯料的时候,真的是不要命的喝(生茶),当时脸色都是那种铁灰色。别人都会说我这是要钱不要命。但我当时想着,这毕竟是我的事业和工作,觉得喝的多是无上的光荣。以前会很骄傲自己一天喝二十几种毛料,自己在店里是卖家,但在山上是买家,觉得花了钱反正就自己也要喝回来。但现在也是因为健康关系,对熟茶是很依赖的,成为我的口粮茶了。

 

对待好熟茶的标准我也是比较感性的。可能香的、醇厚的、茶汤漂亮的、滑的、润的、细腻的,回甘比较明显的。可能很感性的需要一个唯美的茶,我也曾经喝过,03年的开第二个店的时候有朋友曾经送我92年的一公斤的勐海茶厂的五级茶,那是我喝过最好喝的熟茶,又滑又细又软又绵就像一团米汤。


我现在也知道,一杯熟茶要具备所有完美的优点是很难的,即便你用很好的原料去发酵,也很难满足所有人对熟茶的幻想。我现在对好熟茶的标准就是干净,健康,相反现在不怎么挑了,以前一根筋的就想要老的、贵的、有名气的,现在就觉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挑适合自己口感的就好。

 

左:李建会   右:石云春

李扬:虽然史姐讲她不挑什么的,但一讲起熟茶什么好,关键的都有,什么回甘、厚、滑、黏等,这些都是一些好熟茶的要点。而且史姐讲到自己喝的最完美的茶是92年的勐海茶厂的五级茶,这是很有历史依据的,因为92年是勐海茶厂的一个坎儿,92年之前的茶都非常好。


这是因为在87年的时候邹炳良号召茶厂工人去开辟万亩茶园,开始到92年之后产量就出来了。本来92年之前茶厂附近这些坝区的茶园,比较标准的茶园,这些茶园因为是好茶就会拿去做红茶和绿茶,而山上这些茶农的料就拿来做普洱茶,用我们今天的标准看,那些茶不就是古树茶。所以92年之前的茶就比较好。

 

 李扬

金乔:我想分享一下我刚接触熟茶的感受。我当时喝茶的时候我是觉得熟茶在几大茶类里是很不一样的。我一直觉得茶就是水水的,但是熟茶我觉得它是汤,是能让我喝饱的东西,不论是在颜色还是质地上都是很有存在感的。那个时候最喜欢什么样的熟茶呢,首先一定是长久喝的,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其次是没有口厌感,不能说喝几口我就腻了;再者就是我不能被约束,想喝的时候就喝。

 

孙涛;第一次发现熟茶好是在勐海,喝了一个陈了十年以上的,水路细、滋润、有米汤感,有一次喝到比较好的是熟茶有奶香味,觉得这个滋味很神奇,熟茶是有无限可能和空间可以发展的。可能客户喜欢的熟茶点在于减肥,很多女性客户更关注减肥,经常会问什么茶减肥。

 

孙涛

中琦:

现在我是在做茶,曾经有段时间我对熟茶是没有审美的。


我第一次买熟茶是大三。那会爱喝滇红,买的时候顺带下单了一个普洱熟茶,那是第一次喝熟茶,我现在不记得什么味道了,但是霉味特别重,很难喝。但是我没有把它丢掉,为什么?我平时特别喜欢喝牛奶,奶制品,我的胃胀气特别严重,但一喝完那个熟茶我的胃胀气就好了,所以每一次发现肠胃不好就喝。就当做健胃消食片来喝,比健胃消食片还来的灵敏一点。


毕业后做茶,每天喝很多。学口感、挑毛病,但是到底什么好喝?很多人做茶也会有这么一个阶段,你不会单纯去欣赏它哪里好喝。你会把茶分解成很多个点,缺点多少、优点多少,但整体系统的框架是什么、好不好喝,已经没有感觉了。


第三个阶段,我开始跟李扬老师学习的时候,学会系统喝茶,能够知道一个茶整天怎样、现状怎样。但是有段时间我会陷入一种很无聊的阶段,就是你知道这个茶会达到什么样子,只要时间到了就行,你的好奇心就会没那么强了,然后我就进入一个反叛期。


前几个月我就觉得我天天喝熟茶好烦啊,我的身体每天要灌进多少茶水,我就觉得我要断一下,不想喝茶了。


我们为什么要喝茶?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喝熟茶?开始尝试不喝茶以后,每天忍不住要点喜茶喝奶茶,都要吃辣。很多人的嘴巴其实是有瘾的,比如男生抽烟女生吃零食,没事干的时候必须嘴巴上有个东西,而我喝茶的时候其实就把那个瘾满足了,但是没有茶的时候你就会找零食、喝奶茶。


但喝几天奶茶以后肠胃胃胀气又来了——我以为我的肠胃已经好了,但是那段时间开始不喝熟茶以后我的胃胀气就开始犯了。最后我认命了:


我对熟茶是有瘾的。心里的瘾有替代,但肠胃的瘾没有。


 主持人中琦


2茶叶进化论的熟茶审美框架



中琦:

刚刚石姐说的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她现在已经没有偏好了”,我在平时接触客人的时候我发现大多数人是有偏好的,比如说你喜欢勐库种的香、清爽的茶,你给他喝勐海大叶种他觉得香气不够。喜欢喝勐海大叶种的人,你给他喝勐库大叶种他觉得不够厚重。

 

很多人是有偏好的,大多数人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之前都有自己的感觉。比如说我看到一个杯子,看到一个人,看到一款茶,每个人都有一个比较在意的点,他可能被这个点带领着就会有情感偏向。

 

我们茶叶进化论讲的是什么?

 

我们首先讲的是一个好茶的标准是什么,标准上面再讲偏好。我们会怎么说?

 

这个茶的活性怎么样?水平在哪?然后再说风格怎样,最后再说喜不喜欢?这么一条路来的,这个是因为喝了太多之后你要摒弃一些东西,谈到喜好是永远是没有高下的。你喜欢吃辣,他喜欢吃甜,你看关于甜粽子和咸粽子哪个更好吃都存在长久的争论。对应到茶方面,他喜欢喝香甜、润的熟茶,他喜欢喝又苦又浓的,这也是没有高下的。

 

我们讲什么样的熟茶是好熟茶,实际上说到好坏他必定要有一个标准,世界上任何一个东西没有标准的时候是没有好坏的。比如我拿出一个老班章熟茶和台地熟茶,这两个对比好坏,其实它是不存在好坏的,除非你有一个标准。比如你以贵为标准,那就是哪个贵哪个好,或者你以干净为标准等等。我们茶叶进化论他会有一条线,这条线有没有活性,能不能越陈越香,这条线有了以后我们再谈风格和喜好。

 


李扬:

我们喝茶喝一个什么?刚刚我们也听了很多茶友的观点,比如喝健康、喝喜好等。我说一个我个人的一些分享。


就像刚刚孙涛说的这个,你的喜好会有一些特征性,有一个问题就是他这个标准的客观性何在?包括在沙龙开始之前,我们也在讨论,两个茶你要比一个高下的话,孰高孰下,或者哪个好?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就是什么是好,好的标准是什么?当你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陷入一个非常大的悖论,你会发现实际上没有一个客观的好,所有的好都是主观的。所以说没有任何两个茶我们能够在不加任何前提的条件下说出哪个比哪个好,我们只能在一套规则下进行讨论。那我实际上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思索我要做什么茶。

 

我自己在看一些历史,包括我们根据普洱茶和其他茶类的比较当中,你会发现普洱茶有一些特殊性。而这个特殊性,就是一个落脚点,你只要找到这个落脚点就能立住自己的观点。


白灵

那我找来找去发现普洱茶最撑得住的落脚点就是越陈越香。基于这个越陈越香的基础我们再来看,越沉越香同它的口感表现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下,我又继而推出了糖苷物质,也就是活性物质导致的它越陈越香,在口感上就体现出回甘生津清凉感。

 

对于这一点我就延伸出了什么样的茶是好茶?什么样的茶是能够越陈越香的茶?什么样的工艺能够保证他有更多的糖苷类?我们的熟茶应该用怎么样的工艺去做?这一系列推论,实际上我就是这么得出来的。完全基于一个没有任何个人偏好在其中的,是纯粹的一个理性思考导出的一个结论。

 

经常有人问我喜欢喝什么样的茶?你看我喜欢喝的这些茶,实际我真的没有任何偏好,但是我只喝一两个茶,为什么?那两个茶绝对是活性物质最高的两个茶。我的审美和我要讲的理论,是完全契合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就不会出现中琦说的什么反叛期或者茫然期。因为我喝到一个茶,就能感受到它的活性,能感受到它将来越陈越香的这种潜力。这个东西我就觉得它很好,我就不会想其他更多的复杂的延展东西,我就想这一点。

 

所以我做的茶也非常简单,就是基于这一点去做,所有的茶都朝着这个目标去做,这也是为什么不管什么时候任何一款茶我们一喝,哎这个就是茶叶进化论的茶。这个茶的目标和审美就有一个统一性。





3把熟茶做一个类比,你觉得像什么?

中琦:如果你把熟茶作一个类比,你会觉得它像喝什么,比如有些人比喻,生茶就像牛奶,而熟茶就像酸奶,也有人比喻豆腐和臭豆腐等等。就是如果你打个比喻,你觉得熟茶是什么?

 

李建会:我觉得熟茶像一碗汤,每天都会想喝的一碗汤。就不管你煲的鸡汤也好,什么汤也好,反正你就是想喝那么一碗汤。饭后半小时,必须要喝个熟茶,就像饭后一碗汤。特别像我们做了很多年茶的人,肠胃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喝生茶已经不行了,特别树龄小一点的,浓一点的,胃真的一点也不舒服。现在知道只要喝熟茶就会好很多,去哪都会带着一些。

 


孙涛:我觉得喝生茶就像是刺激一点的极限运动,可能年轻人蹦迪,或者篮球啊这些运动,而喝熟茶就更像打太极这样的比较舒缓养生的运动。

 

李建会:我觉得喝茶更多的还是年龄段的划分会比较明显,基本上就是35岁或者40岁以后的人他们喝熟茶或者老生茶会比较多一些,年轻一代20几岁的,他们就爱喝红茶、绿茶这些比较适口的。然后30来岁的人就比较喜欢喝生普,喜欢有饱满度有冲击力的,到了40岁左右的话,大家基本都磨的差不多了,就还是想找点这种温和的,其次你的胃也需要保养。

 

小魏:如果生熟茶去比较的话,生茶可能喝起来更有特点,就像吃东西,香的辣的就有明确的口味,但我一般吃饭的习惯就必须要有蔬菜,我觉得熟茶就是蔬菜,相比之下可能特点没有那么鲜明,但是一种你需要长时间吃缺不了的东西。

 

苏奎

中琦:我觉得生茶和熟茶就像吃鲜肉和火腿,其实都是吃鲜,但是是两种鲜。就我看过一个美食家讲肉类的话,日本最厉害的是牛肉,他能把牛肉的风味发挥到极致。我们中国把肉类发挥到极致的,其实就是火腿,我们可能觉得火腿咸,但火腿在中国各大菜系里被看重的是鲜,厨师都会用火腿放到汤里,提高汤的鲜味。就我们看那种做出来好几年的火腿,而且是在那种比较冷的地方做出来的,它不仅不咸还有奶香味。


说到这个鲜,生茶是茶氨酸的鲜,熟茶是发酵过后带来的更复杂的鲜。我们的喉韵是需要鲜的,只是不是茶氨酸的鲜,需要更复杂的鲜才有喉韵。要不然,为什么龙井没有喉韵?




4

熟茶给你的“哇塞”惊艳瞬间

金乔:你经历了什么事让你对熟茶的看法产生改变?

 

苏奎:就是那种“哇塞”的瞬间吗?


我是一开始用盖碗泡,用紫砂壶泡,很普通的熟茶,没有感受到那种“哇塞”的瞬间。后面喝到用保温杯闷的熟茶,一下子就好惊讶,竟然还有这种存在。

 

李建会:我也跟你一样觉得“哇塞,闷出来的熟茶怎么那么好喝”,泡的话就感觉出不了那种滋味。

 

孙涛:我小时候刚喝熟茶时,感觉那个时候的熟茶都有股仓位或者堆味,后面自己开始做茶,喝到那种没有味道的,就会觉得这个“哇,很干净”

 

李建会:其实我最开始来你们这里上课,抱有的是一种学习理论上的知识,看能不能结合我们实际的操作。然后我记得那时候上课,天气有点冷,然后你们就有给每个人倒杯保温杯闷的熟茶喝,当时喝的时候真的被惊艳到了。“哇塞,真的很不错。”


我当时就一下子对那么好喝的熟茶产生了兴趣,包括它的原料工艺什么的。后面我做熟茶也一直是以这个标准来找感觉,原料上肯定有所差异,但我觉得能找到那种感觉在我这里就是过关了。我给别人喝你们的熟茶,也被称赞这个茶好甜啊,怎么能够那么甜。

 

李建会



中琦:

根据我自己与熟茶的经历,我也总结出我对熟茶的“哇塞”瞬间了。


第一个“哇塞”瞬间,“哇塞,熟茶怎么这么难喝,对肠胃这么有效,简直是健胃消食片加强版。”


第二个“哇塞”瞬间,当时刚毕业喝熟茶的时候,其实也没什么感觉,我有个同事当时给我了一泡茶,说这个茶差不多一万多,后面我自己偶然间喝了,就感觉嘴巴里有一种丝滑感,像一片丝绸一样。有一点像德芙巧克力的广告一样,让我很有画面感。我现在也不觉得那个熟茶有多好喝了,但是当时给到我的惊艳是真实的。


第三个“哇塞”瞬间,我当时天天在勐海山上,天天去泡茶,然后自己去买,都没什么感觉。那会儿我喝李扬老师的熟茶,滋味比较清爽比较甜,我觉得挺好喝的,但我又不知道好在哪,他大致说了一下,可又不是像现在教学一样说的那么明显。


那时候我就天天喝,突然有一天我就懂了。原来一个茶除了风格以外,还有回甘生津清凉感,而且感觉很强,口腔里不断地滋润不断地凉,一下子我就打通了,原来喝茶就是要喝活性。


第四个“哇塞”瞬间,我度过关于熟茶的那个叛逆期后,就发现自己不喝熟茶真的就不舒服,不喝就会一直想吃零食,我已经对熟茶成瘾了。


编辑|高雯、小魏




|茶叶进化论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向客服申请并获得授权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