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安县

找到约52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普安县江西坡镇 茶产业带动农户增收

近日,走进普安县江西坡镇高潮村,入眼处尽是茶山。

“一个茶园挨着一个茶园、一片茶山连着一片茶山,这里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茶园。”村民杨国礼说。


今年39岁的杨国礼,以前一直在广东务工,2022年回到家乡种植茶叶,目前已经拥有12亩茶园。“这几年,我们普安茶产业发展好,在家种茶比出去务工挣钱。”杨国礼说,2023年,他的部分茶叶可以采摘,获得了3万多元的收入。“今年能采摘的更多,收入肯定更高。”

据介绍,普安县江西坡镇、茶源街道一带是全国优质早茶核心产区。近年来,普安县把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该县茶园面积已达18.3万亩,人均超过0.5亩,普安县也连续9年(2015年—2023年)荣膺“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

在发展中,普安县坚持以茶为媒,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纵深推进茶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集生产、加工、消费、体验、文化传播一体发展的茶叶产业发展综合体。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园景色。刘朝富摄

同时,该县凝聚形成普安县高质量发展“亮点在茶叶”的共识,倾力打造“普安红”品牌,先后获得“普安红茶”“普安四球茶”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普安县获得“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等称号,生产的“普安红”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充分利用“中国古茶树之乡”等4块国字号招牌和“中国红茶联盟”在普安成立机遇,集中打造“普安红”品牌,着力提升“普安红”知名度。

如今,随着“普安红”品牌声名鹊起,其品牌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正在不断溢出,茶产业早已成为普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为全民参与、共同致富、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的人民致富产业。2023年,普安县干茶产量9500吨,产值达12.95亿元,实现综合产值17.59亿元,带动农户1.8万户7万余人,户均增收1.7万元。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 记者 李允凤,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杨永英:整合资源把茶产业打造成为助力普安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8月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永英率队赴乡村振兴联系点普安县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和茶产业发展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精准发力,发展优势产业,整合资源把茶产业打造成为助力普安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省人大农委主任委员张美钧、专职副主任委员任永胜,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省茶叶专班副班长王丽军以及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兴吉、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淞,州政协副主席、普安县委书记龙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立,县领导李国奉、潘晓阳参加调研或座谈。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普夷堂茶叶科技有限公司四球古茶科技产业园、惠黔东西部协作共建茶业现代农业产业园、茶源街道普安红集团(公司)展示厅调研发展茶产业、电商物流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情况。杨永英指出,普安县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过去茶产业是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也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要推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地落实,积极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期间,杨永英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普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杨永英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茶籽化石、茶马古道等文化资源优势,以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做强产业为引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主推、企业主体、茶农主力,高质量发展茶产业,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整合资源把茶产业打造成为助力普安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


杨永英指出,普安县要积极搭台,促进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茶学院与普安县有关企业合作发展,推动优质科研成果在普安县落地转化,探索共建全域绿色防控示范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训基地、产业研究院。要制定完善有机茶、生态茶、干净茶标准体系,积极申报、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要全县域推进绿色防控,保障茶叶品质,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杨永英强调,要利用好多彩贵州网产业平台,推动茶叶价格卖得更好,产品卖得更远。要按照“人均一亩茶,亩均一万元”的目标,选好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让群众共享产业振兴成果,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省、州、县相关同志以及县内部分茶企负责人参加调研或座谈。

通讯员 刘坤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安县“白叶一号” 感恩茶园开园采摘啦!

3月12日,普安县“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开园采摘仪式在地瓜镇屯上村举行,2000亩感恩茶园达到各项采摘指标,正式实现首采。

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黄杜村种植白茶致富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茶苗——“白叶一号”,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于是,在浙江省宁波市帮扶队的积极协调下,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捐赠方浙江省安吉县组织了有关领导及专家深入普安县实地调研考察,确定向该县捐赠2000亩“白叶一号”茶苗,该县成为此次获捐“白叶一号”扶贫茶苗最多的县份。

同年10月,6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带着安吉人民的帮扶真情,到普安县“安家”并茁壮成长。其中,地瓜镇获捐1500亩、白沙乡获捐500亩,项目总覆盖10个村(社区)贫困户862户2577人。为了表达对总书记以及黄杜村的感激之情,普安县把这2000亩茶园取名为“感恩茶园”。

“白叶一号”落户普安以后,普安县干部群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茶园管好,结合黄杜村已有的管护方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制定了“白叶一号”“两建三看四要”的管护体系,为茶园的后续管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管护方案针对性强、可操性高,效果非常明显,茶树成活率在90%以上。

由于措施得当,管护有力,“白叶一号”感恩茶园于2020年3月5日以“打顶采摘、以采代养”的方式采摘鲜叶937斤,制作干茶201.7斤,最高零售价每斤达2000元。

“白叶一号”管得好,农户增收少不了。自“白叶一号”落户普安县之初,该县就制定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按照“3655”的方式进行利益分配,龙头企业共享30%、贫困户共享60%、合作社共享5%、土地流转共享5%。基地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亩每年管护用工12个,2000亩每年用工量在24000个,仅此一项,群众劳务收入就达240万元。现在,茶园正式实现首采,群众的收入将进一步增加。

为实现“白叶一号”效益的最大化,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普安县还积极与浙茶集团协商,充分发挥2000亩“白叶一号”感恩茶园扶贫属性,茶青收购价格较市场价适当上浮,让每斤茶的收入都与群众息息相关,以此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群众致富信心,让“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梦想加快实现。

来源:黔西南日报 记者 肖雄,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2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