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安茶叶

找到约63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我有普安一片茶”2023年“普安红”经销商大会举行

9月20日,“我有普安一片茶”2023年“普安红”经销商大会举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立,县领导刘金出席。

罗立在致辞时说,自古佳茗出深山,好山好水出好茶。普安的茶以“古、早、净、香”的鲜明特质在黔茶中独占鳌头、独具芳香。品普安茶,让您感受古茶浓厚的历史韵味、万亩茶山的人勤春早、大地最纯正的芬芳、清甜淡雅的沁人芳香。帮扶之情不敢忘,真抓实干促振兴。今日普安红发展向上向好的态势,得益于公安部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白叶一号”落户普安,为普安发展茶产业送来了“战略补给”。2023年普安茶叶综合产值预计达16.16亿元,一片叶子真正富了一方百姓。茶产业已成为普安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我们将全面提高普安茶的品牌溢价力,让普安的茶成为市场“点赞”的热销品,成为各位经销商朋友手中的“爆款”。热忱欢迎广大茶人到普安品茶赏茶、投资兴业、共赢未来。我们承诺:说到做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保证各位企业家朋友在普安投资放心、事业顺心、生活舒心。

与会茶企负责同志、经销商代表发言,进行产品发布、品鉴、门店经营管理讲解。还举行了颁奖仪式、茶艺表演和订货签约。共有70余家经销商签署了订货协议,预购总签约金额5000万元。

来自北京、新加坡、广州等32个大中城市的100余家经销商参加大会。

来源: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匡维明 孟颖 杨翠 贺周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安:古茶树之乡奏响富民协奏曲

千百年来,每一年的腊月,在普安唤醒人们的是一片带着芳香的茶青。依山而建的茶园里,一垄垄茶树青葱翠绿,采茶人穿梭其间,沟壑之间,清冽的空气与欢愉的人们相互映衬出此处吾安心的烟火气。


普安红茶普安县委宣传部

在山下的品茶室,宾客满座,茶香氤氲,呷一口好茶,瞬间让人心情平静,感受到人间值得的惬意。

普安,凭着普安红茶著称于世,因为茶产业发展成效突出,先后获“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美誉,盛产的普安红茶被誉为“中华文化名茶”,茶衍生成独特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

好茶贵天然好茶是大自然滋润的灵物

穿行在普安江西坡万亩高山茶园间,峰峦叠翠,云雾缭绕,一望无际的始终是绿意盎然,郁郁葱葱,这里是普安红茶主产区。


普安茶场唐可摄

一座茶山满屏绿,茶在云中长,云在茶中飘。地处北纬25度的普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青山壁上,或云雾缭绕,或细雨蒙蒙,极利于茶树吐翠,为喜阴的茶树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

优越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让普安春茶开采比江浙等地普遍早10至20天,有“茶中第一春”美誉,是产茶最早的区域,且有茶多酚含量高、富含锌硒,茶物质比其他茶叶丰富,有独特的品质。

普安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古”“早”“净”“香”。

“古”。1980年在普安与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发现的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一颗四球古茶籽化石,距今已有200万年以上。县境内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球古茶树2万多株,最大树龄达4800年,10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株,此类茶种为世界唯一、普安独有。由此证明,普安就是茶的家园,是世界茶源地,普安茶也被誉为“可以喝的活化石”。境内还有兴盛于秦汉时期的白沙茶马古道,保存完好,成为茶界溯源探秘的地方。

“早”。普安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是真正“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茶区。贵州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认定普安县茶叶生长气候等级为“特优”,加上普安地热资源丰富,土壤多为有机腐殖土,乌牛早、龙井43等小叶种春茶发芽早,在腊月就可采摘新茶,而春节前后即可大量上市,核心产茶区的春茶比全国其他地区早20天左右,成为全国春茶开采最早的茶区之一,2021年被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授予“黔茶第一春”。

“净”。2017年,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要求严格,茶叶种植前先行开展土壤检测,符合条件方可种植,茶园管理过程中坚决不使用水溶性农药,制作过程中工序规范,叶不落地,茶叶干净茶味纯净,泡茶时不用洗茶即可饮用。

“香”。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的综合作用,普安茶叶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味道好且非常耐泡,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锌硒元素丰富,呈栗香、自然兰花香。《夜郎风物志》记载:“其茶香异于常,烹煮时香风溢野,饮之使人熏然欲醉如梦至南柯耳。”

四球古茶树普安县外宣中心

正是有了这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优势,普安县因地制宜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打造,通过茶园扩容、品牌塑造、品质提升、市场拓展等办法,在政策支持、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下功夫,将“普安红”打造成为区域性核心品牌。

截至2022年,该县茶园总规模达18.3万亩,投产面积12.5万亩,综合产值17亿余元,带动农户7万余人,年均增收1.7万元,时下的普安,茶海碧连天,横成浪,纵成波。看得见的是茶,看不见的还是茶。

夯实基础铸就区域性知名品牌

为在全国茶叶竞争中突围,近年来,普安通过不断强化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主体培育、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持之以恒抓基地、抓主体、抓市场、抓品牌、抓销售,使普安红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普安红茶在全国茶产业强势崛起。

普安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茶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把茶叶作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叶”,扶持市场主体把产业做大做强。

采茶忙普安县茶办

在茶园扩容中,对茶户和茶业给予支持,种茶每亩补助1800元,农户连片种植50亩以上奖励2000元,企业或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2000亩以上奖励1万元,全面激发群众种茶积极性。

在品牌塑造中,支持企业、合作社统一规范红茶生产标准,打造“普安红”公共品牌。同时,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引进四百年红茶鼻祖——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和全国最大的茶叶经营企业——浙茶集团等,共同发力打造高端“普安红”品牌,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品质提升中,严格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积极支持涉茶企业升级改造,通过举办采茶制茶大赛、开展茶叶培训班、引进知名品牌企业示范等方式,促进普安制茶工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在市场拓展中,制定政策鼓励开设营销网点,吸引有成熟渠道的企业入驻带动,不断拓宽“普安红”市场。

一盏茗品润泽身心健康,一片红茶融来众多产业。上世纪八十年代,普安县就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建起了江西坡万亩茶场,并成为贵州两大红茶出口基地之一。

在江西坡万亩茶海核心区,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的宏鑫茶业公司238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里,有一条世界上目前最先进、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CTC红碎茶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也是国内目前单条最大产能的生产线,年产量达1500吨,茶叶从鲜叶到成品仅需1小时23分钟,产品质量已经通过欧盟481项检测。

目前,宏鑫茶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集茶业栽培管理、初制生产、精制加工、销售、科研、农工商一体化的龙头茶企,取得15项国家专利技术,产品远销越南、意大利、俄罗斯、英国等地。

截止到2022年,普安县已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州级龙头企业15家、全国500强合作社示范社1家。建成省内外“普安红”专卖店、专柜185家,在北京、广州、哈尔滨、呼和浩特、俄罗斯、新加坡等建立“普安红”运营中心10个。

促融合茶园变茶景

普安红被中国茶文化研究专家誉为令“三千粉黛无颜色”的“茶中杨贵妃”,其品质源于百年积淀,将茶文化转化为真金白银,不负这方山水,这在普安早有谋划。普安依托古茶资源和数万亩茶海,抓紧贵州发展大山地旅游的历史机遇,打造世界茶源谷景区,建设75公里的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露营基地、婚纱摄影基地、茶文化体验基地、温泉康养基地等,依托已投用世界茶源谷广场,打造茶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的布依茶源小镇,在江西坡打造“茶农旅康养”一体化的国际山地旅游综合体,做大做足茶文章。


普安万亩茶场一瞥普安外宣中心

以茶为媒,兴旅游之业。普安县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送以观园养眼、采茶娱乐、饮茶悟道的茶文化旅游体验游,实现茶文化与茶产业的结合,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旅互动新格局。

做大产业园区、做优茶叶品牌、做深千年茶文化、做好配套扶持……在普安茶人眼里,依托普安红这块金字招牌,将区域性品牌做成世界品牌,让这片饱吸日月精华的树叶在满足味蕾的同时,带着这方茶人的深情厚谊馈赠给世界一缕茶香。

马蹄轻踏、铃声阵阵,兴盛于秦汉时期的普安白沙茶马古道保存完好,栈道上,稀朗残存的马蹄印,见证着茶源普安的风采,更见证着这方民众由贫积富的奋斗历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凭着惊艳舌尖的那一抹轻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普安红茶必将在茶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坚实足迹。

通讯员 彭高琴

来源:天眼新w,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山“观茶”系列报道①·普安篇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贵黔山水,钟灵毓秀,藏珍蕴奇。坡头山岭上,更有700多万亩茶园,成为百姓的“绿色取款机”。茶,是东方的“古老神树”,是贵州的“绿色宝贝”。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具有发展茶产业的优良的生态条件,是全国唯一一个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

贵州种茶历史悠久,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全国产茶大省,同时优化营销流通环境,努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不断收获茶产业“接二连三”的可喜成果,而且“产业兴”带来了“百姓富、生态美”,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共荣,有力地打牢乡村振兴的根基。

“长得矮矮丫,开得白白花,绿了千千岭,富了万万家。”正值东风拂面、春茶飘香时节,让我们走进贵山“观茶”,追寻兴茶富民的“山字经”,分享茶叶全产业链上飘荡的欢笑声。

普安茶园风光美,“小茶树”变“摇钱树”。黔西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普安有点“奇”:元旦前后,其它地方雨雪霏霏,这里却雨雾艳阳交替,无声细雨和温暖阳光催开了茶山上的“乌牛早”茶树抽出新芽,引来上千省外茶商前来“抢茶”。

普安有点“怪”:正月初二,就有茶农奔赴茶山采茶。记者问为何新春佳节都闲不下来,有茶农这样感言:“早采是个宝,晚采是片草。春茶冒芽后要及时采,等不得,懒不得。就像自家茶园里‘长出钱’,不及时‘取款’就会过期,心急坐不住。”

于是,当人们陶醉在央视春晚“上春山”歌声中之时,普安县的“春山”早在一个月前,就别开生面地铺开“画卷”,热闹非凡。围绕春茶采收炒制,茶农、茶企、茶师、茶商从白天到晚上依次繁忙,周而复始,就连新春佳节也忙碌依旧。

盯住茶叶这个“土特产”,普安县上下联动、内外合力、久久为功,不断滚大“茶产业雪球”,不仅提早迎来春茶“开门红”,而且实现着增收“日日红”“月月红”,打响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普安红”。

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普安县茶园面积达18.3万亩,投产13.1万亩,实现干茶产量9500吨,干茶产值12.95亿元,综合产值17.59亿元,惠及带动农户1.8万户7万余人,户均增收1.7万余元。

是什么力量敲开“财富之门”,让普安茶叶挑起农民增收“金扁担”,“种”出全县1/4人口的“茶饭碗”?春节前后,记者两赴“世界茶源地”黔西南州普安县探秘。

茶商“抢茶”吵醒春天

春风未至客先到。普安茶园春来早,是被茶商“抢茶”吵醒的春天。

2月1日至3日,记者来到普安县江西坡镇和茶源街道,茶山上,“点缀”着妇女、老人和孩子采茶的忙碌身影;黄昏时分,一个个交通要道口车堵人挤,茶青交易火热进行。记者一路留意,外省牌照车辆不少,收茶人掺杂方言的“普通话”让人忍俊不禁。同行人员介绍,时下正是“抢茶”高峰期,普安县活跃着来自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重庆等10多个省市的上千茶商。

2月22日,普安茶山上,“点缀”着妇女、老人和孩子采茶的忙碌身影。

“普安的茶园是一年当中全国茶叶最早开始采摘的地方,普安茶神谷是‘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这要归功于天赋异禀。”普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匡忠朝介绍,每年隆冬时节,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东南信风在普安相遇,形成时而细雨濛濛、时而艳阳高照的“云贵准静止锋”,加上天生的地热资源和优良的茶叶品种,造就了普安春茶早采的独特优势。

“普安茶古、早、净、香。”匡忠朝自豪地说,“古,是最独特的魅力,普安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茶树,也是目前范围最大的野生四球古茶树居群;早,是最突出的优势,普安县环境独特,从浙江引进的‘乌牛早’品种要比全国其他产区早20天左右,每年12月下旬就陆续进入采摘期;净,是最鲜明的特征,贵州有最严的茶叶种植管理条例;香,践行‘两山’理念,厚植生态优势,绿水青山孕育出贵州好茶。”

物以稀为贵,水暖鸭先知。普安名副其实的早茶成为外省茶商淘金的“猎物”,僧多粥少,大家都想分一杯羹,“抢茶”就成了常态。

在茶源街道细寨村,来自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茶商刘国兴1月中旬就租住一处农家小院“安营扎寨”。去年,刘国兴独闯普安“抢茶”,他不仅尝到了甜头,还摸清了普安茶制成名优茶俏销的“诀窍”,他今年就带上两名制茶师傅和40台机器,提前进驻普安县。“普安的‘乌牛早’春茶能赶在春节前上市,刚好成为春节期间的‘礼品茶’,好卖得很。”冲着收购“乌牛早”的“诱惑”,刘国兴把春节选在普安过。春节之后,他还要接着收购龙井43号、福鼎大白茶等品种的茶青炒制名优茶,让带来的机器“赚来更多的票子”。

2月22日,普安县茶源街道茶神谷万亩茶园基地绿浪涌动。

从“行商”变成“坐贾”,相比较30年前就先期光临的那些老茶商,刘国兴只能算“小字辈”。

地处乌蒙山区的普安县,种茶历史悠久,现存2万多株四球古茶树,被誉为“中国古茶树之乡”。20世纪50年代,普安县入选贵州省20个重点产茶县。1985年,普安县整合资源创立国有茶场,打造万亩红茶基地,一跃成为贵州省两大红茶出口基地之一。

然而,酒好也怕巷子深。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囿于交通闭塞、技术落后、品牌支撑力不足等短板,普安原有的红茶产业逐渐低迷。转机出现在1996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与普安县建立对口帮扶结对关系,普安有好茶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为“东茶西进”带来了机遇,不少外地茶商寻茶而来,普安逐渐成为名优茶的“原料地”。

最先进入普安的就是浙商。在江西坡镇政府的会议室里,记者采访了扎根普安近30年的浙商黄金初。多年的打拼,他早已在江西坡镇安居乐业,成了有头有脸的“上门女婿”。如今,他在普安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小型加工厂,发展茶叶种植200多亩。去年,合作社加工销售名优茶3万斤,产值500余万元。

回忆当初来普安的那些年月,黄金初说,开始是做服装生意,后来发现普安茶叶质好价廉,是加工名优茶的上好原料,于是就做起茶生意。“当时,在普安收购干茶是50元1斤,运到浙江市场价就翻一倍以上。”利润空间大的甜头,让黄金初做茶生意更加上心,成为种茶、采茶、炒茶、卖茶样样都会的“全能人才”。

花香自有蜂蝶绕。继浙商进入普安县之后,从福建、山东、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市也涌来了“抢茶大军”,他们用普安茶作原料,按照各种名优茶的先进工艺加工品牌茶,改变了过去普安只能制造传统手工红茶的状况,拉动普安茶青和干茶价格一路飙升。

2月22日,航拍普安县茶源街道春茶采摘。

市场需求导引基地建设。进入决胜脱贫攻坚时期,充足的产业扶贫项目和资金,普安县迎来规模化种茶大好时机,普安县决策层经过充分研判,决定用好用足政策,壮大茶产业,致富千万家。由此,普安茶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时代”,承载着共同富裕的责任和期盼,公安部定点帮扶万亩茶园、浙江省安吉县捐赠茶苗建起的“白叶一号”基地先后落地。

眼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普安县打造感恩茶、文化茶、生态茶、品牌茶和富民茶,“乌牛早”、龙井43号、白叶一号、福鼎大白茶等生长采摘期不同的茶树品种,按照产业带就业的长远规划,在适宜种茶区域铺下“绿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共荣。

茶农兴茶染绿“金山”

依靠“市场牵引”和“政府推手”,普安县唱响了茶叶“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交响曲。

早春二月的江西坡镇茶山,薄雾挂山坡,茶树吐新芽,茶园里茶香弥漫。每天晨曦之中,奔向茶山的小汽车、摩托车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唤醒一个个小山村的清晨。绿绿茶园里,采茶工穿梭在一垄垄茶树间,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摘嫩取鲜”采摘春茶。

“昨天3个人一共采了4斤茶青,150元1斤,卖了600块。”2月1日早上,在江西坡镇高潮村的茶园里,茶农龙启娇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她们带着饭菜和水瓶,中午准备不回家。

龙启娇一家种有10余亩茶,其中4亩进入盛产期。为了实现早春茶及时采摘卖好价,她家进行了劳务分工,由开货车的丈夫和刚刚参加工作的儿子、大女儿备年货,自己和公婆、小女儿上山采茶。依靠种茶采茶带来的稳定收入,这一家供出来3个大学生。

与龙启娇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不同的是,茶农舒滕星抢采早春茶是“孤军奋战”。他告诉记者,自家有茶园10多亩,一年收入至少有五六万元。“我种的‘乌牛早’品种较少,这些天能下树的茶芽不多,一个人足够应付。春节过后气温升高,茶树出芽率高,采茶最忙,妻子回家过年后就留下来参与采春茶。”舒滕星透露,为了多增加家庭收入,妻子下半年继续外出务工,自己留在家里管护茶园和照看孩子读书。

2月1日,江西坡镇茶农舒藤新在茶山上采茶。

茶青采摘在白天,茶叶加工靠晚上。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记者再次来到普安县,临近傍晚,茶青交易已近尾声,位于茶源街道细寨村的响贡茶叶加工园里,8家小型加工厂灯火明亮。其中,普安县顺江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顺江的工厂,人气颇旺。天色渐暗,茶农们依然手提竹篓如约而至,当日采摘的茶青上秤后,换回一沓沓现金。

2月22日上午,位于普安县茶源街道的早茶交易中心,人潮涌动,普安春茶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送来多少,我收多少!”陈顺江送别茶农,转过头,一脸疲惫告诉记者,“农历正月初三开始连夜加班制茶,今天收购的茶青要连夜炒好,明早我二女儿送到交易市场,送去多少干茶都能卖光。我都一连3天没有睡一个饱觉了。”

次日一大早,记者直奔陈顺江口中的交易市场,位于茶源街道的中国早茶交易中心。据工作人员介绍,从头年12月底开始到次年3月中下旬,是普安春茶交易的狂欢季,每天上市的干茶供不应求,各省茶商都会上演“抢茶”大战。

2月22日,中国早茶交易中心内,各地茶商正在挑选抢购新鲜出炉的春茶干茶。

“欢迎明天来厂里拿货,早到早得。”记者搜索一番,终于在人群中发现陈顺江的二女儿陈倩,此时,她带来的160多斤干茶已卖完,售价是320多元1斤,而她此刻正在和新接头的茶商互留联系方式。

凭着在茶叶行业的多年打拼和摸索,陈顺江已经蝶变为茶叶加工专业户,儿子和女儿成为帮手,一家人从农户手中购茶青,加工成名优茶原料销售,从中赚取利润。

“茶老板”陈顺江在茶叶加工厂忙碌。

“绿色银行”富茶农,茶农兴茶逐浪高。普安县种植的“乌牛早”、龙井43号等特早生品种仅春茶一季,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稳步释放富民效应。

在普安县,越来越多群众端稳茶饭碗。“茶叶种植示范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建设茶叶加工车间,还带动农户通过茶园管护、采摘、工厂务工等就业创收。”细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官星泡上几杯绿茶招待记者,他指着窗外往来的茶农说,布依风情浓郁的细寨村茶旅融合步伐加快,特色民宿引来不少游客住在茶园里,既喝茶又采茶,尽享田园风光。

高山云雾出好茶,好茶铺出富民路。浙江等省外茶商前来“抢茶”,不断为普安县培养了一批茶产业经纪人和采茶制茶技工,推动普安茶产业做大做强。目前,普安县的“普安红茶技工”劳务品牌旗下的90多支劳务队,涉及采茶技工5万多人。其中,茶源街道冉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冉桂琴,还摘取过2022年贵州双手采茶技能竞赛“金手指”奖第一名,她已成长为黔西南州采茶技术专业人才。

如今,高速通衢、万桥飞架的“高速平原”贵州,打破了山河阻隔,拉近了客商入黔的时空距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省外茶企前来投资兴业。普安县在县内培育涉茶主体(合作社)20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国500强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

“东茶西进”的共赢之路

这是“东茶西进”的双向奔赴,也是内外合力的共赢之路。

茶产业是普安县举全县之力发展的支柱产业、首位产业,在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时代背景下,“东茶西进”双向奔赴之旅早已开启,普安县发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让政府致力于当好茶农、茶企和茶商的“贴心保姆”,引来兴茶人,培养新茶人,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在普安,做茶生意基本不操心,服务很到位,我们这些企业有困难,茶源街道负责人随叫随到。”普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维洒对普安县的“店小二”服务印象十分深刻。这位来自浙江的制茶大师坦言,普安茶叶的先天优势吸引茶企,后天营商环境更是留住茶企。

普安茶神谷是“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

这是外来茶企的心声,政府服务企业不分内外。细寨村的陈顺江一个人带头,动员其他亲友同行7家小微企业,共同入驻当地响贡茶叶加工园的故事,在当地茶叶行业传为佳话。

“工厂赶在今年农历正月初三前顺利开工,要感谢我们街道的冯主任,他们大半夜带着技术员上门帮我们修机器呢。”陈顺江逢人便夸,“喊他们帮忙,马上就到,想请他们吃个便饭,次次回绝。”

陈顺江口中的冯主任,是茶源街道办主任冯斌,这位皮肤黝黑的基层干部常年和茶山、茶农打交道。

聊起了今年火爆的茶叶行情,冯斌表示,茶源街道是普安县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样板。茶产业良性发展,离不开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茶商、茶企投资兴业。

茶源街道的实践,是普安县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2月1日,江西坡镇高潮村的37岁“茶二代”肖军回望高潮村茶产业发展历程,不禁眉飞色舞,“镇上对我们搞茶叶加工很关心,现在我家的手工茶叶作坊‘鸟枪换大炮’,升级成机械化制茶的加工厂。去年我参与政府组织的团队,到浙江考察学习了一个多月,有信心将学到的本领用起来,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

“政府用力、企业用心、群众自发,是茶产业不断壮大的基础。”接过话茬,江西坡镇副镇长王秀云说。

王秀云是在基层沃土成长起来的干部,201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2014年通过人才引进,成为产茶大镇江西坡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工作之初,她的主责主业就是发展茶产业。结缘普安10年,经过长期锤炼,她更懂“茶经”,茶农们远远望见,都是笑脸相迎。

2月1日,江西坡镇副镇长王秀云(左)与茶农龙启娇(右)交流今年春茶采摘情况。

客观来说,普安县茶叶还处于原料供应端,每年所产干茶卖给经销商和茶企,再由对方贴牌销售,普安县本土品牌销售仅占1成。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缺陷在于,没有自主品牌,附加值不高。

辩证来看,普安茶经过技术加工和贴牌,摇身变成名优茶,成为市场抢手货,这种“借船出海”的路径让茶产业有了市场通道,导引产业根基不断加强,产业链更加紧密,推动了茶产业发展、实现茶农增收、带动农民就业,这无疑是积极的正向效应。

茶产业迎来闯进市场的关键一步,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普安县进一步借力东部茶企,优化营销流通环境,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强化品牌意识,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这些年,为了破解普安茶没有自己“拳头”品牌的短板,顺应全省茶产业品牌化浪潮,在上级有关方面倾力支持下,普安县重点打造“普安红”区域公共品牌。

2016年,普安县联手国内红茶标杆企业福建正山堂,让普安优质茶资源与一流加工工艺联姻;2017年,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普安制茶工艺大幅度提升;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牵线搭桥,全球最大绿茶出口企业浙茶集团落户普安;2023年,广东省龙门县协作助力,“太姥山?普安白茶”项目上马生产;2023年,“普安红”专卖店或专柜达343家(线下284家、线上59家),“普安红”运营中心10个……昂起“普安红”品牌龙头,普安茶正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界又一张闪光名片。

穿透厚重的岁月,四球古茶树的味道延续至今,正是普安县荣膺“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和茶产品红、绿、白齐飞的坚实底气。

“东茶西进”,黔茶飘香。有了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有了市场和基地的良性互动,有了茶企茶商茶农的携手共赢,普安县茶产业的春天将会更加生机勃发、点绿成金。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 客户端

记者:刘莹 陈俎宇 向淳 袁鹏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3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