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陪领导喝茶细节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新工艺白茶创制人王奕森:九旬茶人的三个关键年份

少年子弟江湖老,一入茶乡七十年。

福州裁缝“依森哥”,估计也想不到自己会东去五百里,扎根中国著名茶乡福鼎市,不再回到故乡。

故道茫茫处,白云苍狗时。一双裁剪布绸的剪刀手,开始揉起了茶叶,伴随新中国发展的激荡脉搏,王奕森也在中国白茶界树碑立传,被誉为中国白茶“活字典”、新工艺白茶创始人。


91岁王奕森

在点头镇马冠村宅子中,听力并不太好的王奕森在儿子王光雄的协助下,接受了海峡网茶叶频道的专访。或许是乡音慰怀,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王老翻腾出记忆深处诸多宝贵的细节,更是拿出上世纪80年代在自建的白茶审评室里的留影,按他的话说是“第一次亮相”。


上世纪80年代的王奕森

九旬人生,七十载茶路,诸多经历与阅历。谨此记录王老的三个关键年份,窥一斑而见全貌,让大家感受老一辈茶人的崇高情怀。

一九五二

支援山区建设的少年裁缝

91岁的王奕森清矍身材,衣裳打理得整整洁洁。大儿子王光雄说,老人年轻时是裁缝,做西装在福州仓山区乡下一带很出名,裁缝是个细致活,由此也养成了静气、细致的性格,做事爱慢慢琢磨。

说起裁缝往事,老人兴致开始燃起:“1948年之前,都在乡下做衣服,做得很漂亮!当时住宅的后门山上,有家茉莉花茶厂,母亲和兄弟都在那做工,那也是我对茶叶的最初认识。1949年回城里,解放后,在中亭街百货公司楼上的居委会上班,负责开路,每天三斤大米,天亮上班,八九点才下班。当时还有去当兵的机会,但母亲不愿意,就此罢了。”

也许注定是要与茶结缘,世间少了一位军人,却多了一位茶叶大师!

来到福鼎县(1995年撤县建市),也是因缘巧合。1951年夏季,福州市劳动局招收工人,20岁的王奕森报名了,培训8个月后,面临分配去向——要到闽东与浙江交壤处支援山区建设!这便是如今的福鼎市了。

上午报名,下午领通知单,第二天到南门兜集合,紧接着就是出发。在1952年的春天,福鼎迎来了一位未来的茶业大师。

王奕森一开始并没有从事茶业工作,但生活中还是时时接触到茶叶,第一次看到妇女在剥茶针,他很好奇,爱琢磨的性子让他认真了解:原来剥下的单芽叫银针,是白茶精品,行销海外,价格很高昂的!

对茶叶的兴趣领导看在眼里,1953年,王奕森被调到福鼎茶厂白琳初制厂工作,开始了专业事茶的历程。

白琳工夫,世界闻名,一度是大国苏联的礼宾茶。很快就成长为副厂长的王奕森,主抓生产,多次前往杭州、安徽祁门交流先进制茶技艺,并与福鼎当地的茶青现状结合,进一步的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而在这多年的丰富实践中,王奕森逐步积淀了属于自己的实战经验和理论,为此后创制新工艺白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九六八

新工艺白茶横空出世

白茶生产,是在“红改绿”之后,与苏联关系破裂,红茶外销停滞。转向港澳,与台湾竞争白茶市场,是当时的一大工作。

白琳茶厂作为省外贸公司白茶的定点加工厂,也承担了很大的生产任务。但当时白茶只是民间略有生产,看天吃饭,产量也不能保证。王奕森说,只能是执行“三边政策”,也就是边试验、边生产、边研究。

解决制作大批量白茶的质量稳定性,是第一个课题,有了多年的积累,室内萎凋工艺应运而生,按王老的话说:“工艺都在肚子里,心里很清楚,知道该如何去处理!”

但随之而来的,是又一大难题,按传统工艺生产出的白茶,成本太高,这如何到港澳市场与人“斗争”呢?省茶叶公司指示,必须生产出一批质量好、价格低的白茶,打退台湾茶商占领的市场。

低成本茶,是好制作的,那一年,王奕森拎着一箱用寿眉原料做的白茶,前往省公司鉴定,想不到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低价茶也不能是这么不好喝的茶!”

回到福鼎的王奕森又开始琢磨:成本低只能是靠低档原料,口味要好那只能在加工工艺上下功夫了!茶叶的口感与工艺密切相关,可是,打破传统的束缚,又何其之难!

茶青粗老,是不是可以轻揉?王奕森试验了无数次,终于有了心得,“茶的好坏一喝就知道,充分体现在水(茶汤)里。结合几个茶类在萎凋干燥工艺过程中的体现,综合运用到白茶上,由此制作出的白茶,条索细长、色泽乌润、香融于水,扬长避短,不比传统工艺白茶差。”

1968年,白琳茶厂批量生产出的300担“仿白白茶”,在香港很快脱销,白茶的行销,找到了一个新出路。

至此,白琳茶厂成为省外贸茶叶公司独家产制“轻揉捻白茶”的加工厂。由于销区对轻揉捻的名称不理解,给供销人员解答增添麻烦,为此,又改名为新工艺白茶,也称新白茶,直至今天。

王奕森手书白茶特点

茶界专家庄任在《中国茶经》中这样描述王老的白茶:“茶汤味似绿茶无鲜感,似红茶而无醇感,浓醇清甘是其特色。”王光雄说,新工艺白茶是老爷子一种精神的体现。至今,王老每早起床,都要“喝茶、磨合、体会,再去实践,”“在水里面去体会泡茶,”而白茶萎凋与氧化的关系之研究,老人至今还在探索之中。

1968年,新工艺白茶的创制,开拓了福鼎白茶发展的新路径,可以说,也为如今福鼎白茶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一九八二

传帮带培养众多人才

1982年,是一个充满希望、朝气蓬勃的年代。改革开放已经四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也蒸蒸日上。

这一年,王奕森的大儿子王光雄从闽东技工学校毕业,同一批从茶叶加工和茶叶审评两个专业毕业的还有林飞应、吴健、陈宝振、罗成、施丽君、李存海、梅玲等如今福鼎白茶的中坚力量。

这批新鲜血液分配到白琳茶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年过知天命的王奕森,也开始思考薪火传承的问题。

王奕森与儿子王光雄在审评

传帮带的过程中,王老显得有些严厉,学生带茶样过来品鉴,经常受到毫不保留的批评:“不是这个味,水里没什么东西!”

这个味指的是“醇、纯、清、甘”,白茶,必须要干净,“质”为第一要素,其次看“香”,水溶物有内质,再则要耐泡,几冲之后需不薄不淡,可令人反复咀嚼。

薪火传承数十年,王奕森收徒30余名,他像是一座燃烧的能量场,始终为福鼎白茶的发展输送着养分。

王光雄(中)和弟子们在马冠尖茶园

儿子王光雄也算是弟子,近些年来都陪在老人身边。“还是在学做茶的过程中,每天早上,老爷子起床都要喝我做的茶,一不对,就要给出意见!”父亲的钻研与探索精神在王光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科班毕业,又在北京茶界闯荡多年,再加上王老的悉心指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了王光雄充足的底气。

王光雄说,“一生只做一事”是他和父亲的理念,白茶,将是溶于血液中的传承基因,做出值得收藏、值得品鉴的好茶,是自己奋斗的目标,为此,他还注册并运营“光雄家藏”这一品牌。

(黄转转)

来源:海峡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