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哪一种茶是夏茶

找到约148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刀哥访谈】杨行吉:不是只有勐海才能发酵出好熟茶


时间2021年1月15日上午

地点昆明云普茶厂

访者新茶媒、企业外脑、晓德书号

访谈对象杨行吉


 


杨行吉简介




杨行吉,祖籍安徽,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3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云南临沧茶区,任茶叶技术员,调查茶叶生产情况,帮助茶区规划茶园发展,用自己所学的茶叶知识理论,教茶农科学种茶、制茶、提高茶叶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六十年代大多数茶区农民只会简单地做晒青毛茶,红茶很少做,炒青、烘青更不会做,为此,他每到一处都教茶农做红茶、炒青茶和烘青茶,在全区逐步地推开了红、绿茶制作。

1980年杨行吉被任命为临沧地区茶科所所长,在一座荒山坡地上,带领了几位同志创办了临沧地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建盖茶叶初、精制车间400平方米,茶叶生化室一间,150平方米,四层职工宿舍一幢。还租用附近生产队荒地100亩,作为茶叶栽培试验基地,边建所、边生产、边科研,仅用了两年时间,很快在租用的土地上,栽种了茶叶良种,三年后初见成效,亩产达百斤。同时还在茶科所附近生产队几十年的老茶园里,进行老茶园改造试验、台刈修剪试验,仅用两三年,使几十年的老茶树变成了青青茶园,亩产达百斤以上。之后,他以点带面,把试验成果在全区推广使用,对改变临沧茶园面貌,增加产量,增加茶农收入,起了重要作用。 

1981年,杨行吉开始新的试验课题,大胆革新红碎茶,取消单独萎凋工序,进行“红碎茶初制新工艺及新机具”试验项目。经过三年多批次不断试验,1983年经全国有关茶叶专家、学者等20余人现场鉴定,得到了高度认可,在同行内属全国首创。新工艺彻底改变了原经萎凋老工艺的茶叶品质,新工艺制出来的红碎茶品质,突出浓、强、鲜,经生化测试结果,茶黄素、茶红素、水浸出物、氨基酸等均比老工艺制出的红碎茶多,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老工艺必须经过8—10小时萎凋,才能揉切、发酵,而新工艺现采下的鲜叶及时就可以制造,既省时又省工。 

1983年“红碎茶初制工艺及新机具”试验成果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他被评为高级农艺师;1989年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杨行吉调临沧地区外贸局任副局长,主管全区茶叶产、供、销工作。在任期间,多数时间仍到全区各个初、精制茶厂指导工作。为了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搞活经济,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除完成省茶叶公司调拨任务外,他还组织全区各茶厂和其他茶厂的部分工夫红茶、红碎茶直调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使各个茶厂增产增收,多创外汇,加速了全区的经济发展。 

1985年他调临沧地区茶叶局任副局长,在地委、行署直接领导支持下,在一块空地上盖起了办公室、宿舍、试验车间,同时还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20亩茶地上进行茶树快速高产试验。三年成园投产,亩产达200公斤,成为全区的样板茶园。他还在茶叶局下成立了临沧地区茶叶公司,成为产、供、销一条龙实体单位,专门为全区各个茶厂服务。同时还帮助公司茶叶技术人员和工人,在试验车间里,进行各类茶叶试验,其中普洱茶继茶科所为重点试验,经过多批生产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并在全区推广生产普洱茶。 

1989年他调到云南省农业厅下属单位省农工商实业公司任经理。1990年省农业厅准备自己办茶厂,他被抽调筹办,在农业厅生产基地大普吉,建立简易厂房400平方米,购置了茶叶机械设备,在一年内筹备基本就绪。1991年茶厂正式成立,他被任命为厂长,主要研究加工普洱茶系列产品,直至1998年退休。 



2000年他与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合作,进一步深化普洱茶研究,从事生物化学变化与普洱茶的品质的关系研究,该厂成为云南农大的普洱茶研究教学基地,茶厂提供生产工艺研究,农大对普洱茶工艺中微生物参与进行分析试验研究,经过多批次反复试验研究,普洱茶加工工艺得到了很大提升,为生产高品质普洱茶奠定了基础。



2021年1月15日上午,新茶媒丶企业外脑联合晓德书号一行,到昆明几十公里郊外的昆明云普茶厂采访老茶人杨行吉。
杨老师师承茶界黄埔军校——安徽农学院,陈椽前辈嫡系,60年代建临沧茶科所,70年代自发研究发酵熟茶,80年代筹建花园茶厂,德高望重,成绩斐然。

采访中任你茶界敏感疑问尖锐话题,杨老师毫无忌讳,有问必答,他说:"所谓专家,除了理论学问做得好,最重要的是能用专长帮助企业发展。"
向心怀坦荡正直无私的老茶人致敬!

83岁高龄的杨行吉老师

以下是访谈内容:



新茶媒刀哥采访杨行吉

【问】:我们了解到杨老师是六十年代到的云南临沧,请问那个时候临沧当地做的是什么茶?【杨】:晒青茶,也有少量的红茶。但制茶工艺极其不规范,一家一户做的茶,工艺基础整体较差。 

【问】:那时,当地喝的是什么茶呢?

【杨】:也是晒青茶。但是我对现在一昧强调的老式做法(传统工艺)有些看法,当年外面的人很不接受云南茶,当然有云南茶浓强度过高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云南粗放式的制茶工艺。那个时期的云南茶区普遍现象是: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经常见到农户背着娃娃上山采茶,回来后搭一个三脚架煮完饭就开始用这口锅杀青了,杀青完后开始揉茶,不是用手揉,直接用脚搓啊!搓完后放到簸箕里,有太阳的时候就拿出去晒了!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做出好茶呢! 

【问】:那其它茶区比如版纳、思茅的情形又怎么样?

【杨】:都差不多啦,普遍都比较落后。 

【问】:六十年代在云南有没有普洱茶的概念?

【杨】:有了,当时勐海茶厂也想做,因为香港澳门那边有需求。当时做绿茶的多,雨水天的夏茶,毛茶积压在简陋的临时仓库里拉不回来,经常被雨淋,到了秋季拉回来颜色都变了,检验一下也是可以卖到港澳一带的。但这种茶只能算是自然发酵,也不叫普洱茶,压成饼的话叫青饼,泡出来的汤色也显红。当时勐海茶厂的厂长是唐庆阳,老家和我挨得很近,口音也相似。我试了一下这种茶,发现霉味很重,我说这茶怎么能喝呢?唐厂长答:小伙子,要学一下!我们要把这种人工发酵的普洱茶研究出来,意义很大呢!但当时我很不感兴趣,就一直没在意。

 

新茶媒刀哥采访杨行吉

【问】:当年的茶区大树茶多不多?

【杨】:很多啊!不过那个时期砍树现象就很严重了,就像勐库的小户赛,有上寨、中寨和下寨,茶树的气候、土壤和品种都一样,为什么现在中寨的茶价最高?中寨的拉祜族跟我说:以前他们寨子的汉族人想增加产量,把树砍了发的就多,我们不想赚那么多钱,就没砍,结果现在我们的茶比他们的值钱了! 

【问】:说到大茶树,想请教下杨老师,树龄大的茶树和树龄小的茶树,哪一种茶的口感会好一些?

【杨】:我认为,在同一块地方,树龄大的茶树口感上要比树龄小的好。还要注意,茶树周围有没有水果树,比如2002年有茶农给我推荐一棵很大的茶树,我买了他的鲜叶,但是做出来的茶并不好吃,后来才发现这棵大茶树周围有很多核桃树,核桃树对茶树影响很大,这种环境下的古树茶,甚至不如台地茶好喝!此外,还要看茶树的朝向,像冰岛,周围也有很多大茶树,为什么就老寨的最好?除了朝向,还有茶树不密集,土壤能提供充足的营养。

企业外脑方一知采访杨行吉


【问】:当时临沧有没有做紧压茶的?

【杨】:当地就是做成散的自己吃,如果茶厂要调货,比如下关茶厂要货,就必须用马帮驮,散的体积太大,就洒一些水压在箩筐里驮运。那个时候马走的慢,天气又热,驮到茶厂要十多天,茶汤的颜色都开始变红了。当时下关茶厂的原料用量,临沧茶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如果要1万担,临沧这边起码要供应六千担。下关主要是做边销茶,所以临沧供应的料也是以老叶子为主。下关做的紧压茶,苦涩味下降了很多,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后来临沧这边觉得原料成本太高,和下关茶厂讨价还价,谈不拢,就决定自己生产。茶做出来后送到迪庆,结果人家不接受,原因是——苦涩味重!我们这才知道,下关做的紧压茶,是经过发酵的,此外还掺了一部分的烘青料。 

【问】:请杨老师介绍一下1980年筹建临沧茶科所的情况?

【杨】:当时是为了研究红碎茶,一开始是省茶叶公司提议,在风庆茶厂搞,几次试验下来没有成功。临沧地委决定自己搞,我们就建了临沧茶科所自己研究。茶科所有了成果之后,省茶叶公司和外贸局又出面了,说是得打省里的牌子,这才投了科研经费。 

【问】:89年筹建的茶厂是哪一个茶厂,是省茶叶公司的吗?

【杨】:那个是花园茶厂,是农业厅下属的一个茶厂,我之前在临沧茶叶局,因为我和外贸部的出口公司比较熟,方便办理出口许可证,所以89年调我到农业厅在昆明大普吉筹建花园茶厂,主要是生产普洱茶,也就是现在的熟茶。 

【问】:熟茶工艺中,原料的老和嫩对发酵出来的熟茶有什么影响?

【杨】:原料嫩的话,发酵出来的茶滋味比较单一,老的料一般都是成熟的叶子,发酵的熟茶滋味丰富一些。一般较嫩的料如单芽做的熟茶比较好看,但用量少。比如这个土司砖,用的原料就比较粗老,很受广东一带茶友的欢迎。


【问】:在昆明发酵熟茶用的时间有多少天?

【杨】:在哪里发酵时间都差不多,主要还是看原料的状况,一般在昆明发我们用70多天,有的原料也会到80多天。 

【问】:用古树茶为原料发的熟茶和用一般料做的熟茶口感区别大不大?

【杨】:区别还是很大的,一般懂茶的都能喝得出来的,主要是成本高,价格也贵些。 

【问】:云南有很多茶区,临沧就有勐库、永德、凤庆等,哪一个片区的原料制作熟茶品质上有优势?

【杨】:我们考察原料,主要是看它的浓淡,不管哪个茶区,如果发酵出来的熟茶浓强度高,我们就认可它。 

【问】:杨老师对普洱茶的前景怎么看?

【杨】:今年茶行业市场很不好,但我们的熟茶还是供不应求的。熟茶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养胃,这个保健功能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非常看好熟茶的前景! 


企业外脑方一知采访杨行吉


【问】:杨老师研发熟茶有多少年了?

【杨】:我在60年代也就开始研究,但都是私下里小规模的尝试,真正大规模做熟茶,还是从花园茶厂开始的。

【问】:杨老师对熟茶的“堆味”怎么看待?

【杨】:我没做过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所以堆味怎么产生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怎样避免堆味,在发酵过程中从技术上就可以解决,我们可以做到刚出厂的熟茶就没有堆味!熟茶发酵的规律,至今没有人成功做过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 

【问】:杨老师对现在的“小堆发酵”、“木框发酵”怎样看?

【杨】:这是做样子,做宣传样子!我试过了,效果不好!

【问】:熟茶的樟香味是原料的因素,还是工艺的因素?

【杨】:是仓储的因素,主要是湿度!

【问】:普洱茶在云南哪几个地方存放适合一些?

【杨】:临沧、勐海、思茅都挺好,此外蒙自也不错的。 

【问】:杨老师如何理解勐海味?

【杨】:勐海味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与原料无关,主要还是人和工艺的问题。不是只有在勐海才能发酵出好的熟茶!

 



【问】:杨老师做熟茶这么多年,能不能透露一下熟茶工艺最大的技术改进在哪方面?

【杨】:就是原料、温度、湿度、空气、水这些因素的合理调配!

【问】:当下普洱茶的制作比较混乱,特别是茶区的毛茶制作,有很多专家说法都不一致,有没有必要统一管理?

【杨】:现在我们很多地方的技术干部都是靠嘴皮子,只会讲空话,那些所谓的专家,连一款像样的茶都出不来!我认为作为专家,应该凭借自己的专业专长,帮助企业、茶农做出让大家都满意的产品,这才是专家!生茶和熟茶还是应该分开,统一叫普洱茶不合理,各有各的属性,大米和米饭毕竟不是同一种食品。 

【问】:晒青毛茶的手工杀青和机器杀青,杨老师怎么看?

【杨】:别人怎么看我不知道,但手工杀青的茶我是不会要的!


企业外脑、新茶媒团队和杨行吉老师合影

                                                                                                   晓德书号团队和杨行吉老师合影

                                                                                            全体采访人员和杨行吉老师合影

文:刀哥

图:王磊

资料提供:昆明云普茶厂、企业外脑、新茶媒团队、晓德书号团队



茶的哪一种成分,保健价值最高?

要说到茶中的成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茶多酚。

茶多酚含量高,保健价值也高,现已广泛运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

不过,杯小茶觉得,喝茶首先是因为好喝而喝。所以,对于茶叶的成分,杯小茶希望茶友们不要只看到保健功能,要更多地了解这种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这才对我们品茶有益。

那么,我们就按照一个个小标题的问题来认识茶多酚吧。

茶多酚是什么?

多酚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东西。而茶多酚呢,则是存在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总和。

在茶叶干物质中,茶多酚的含量约为18%-36%。茶多酚包括了儿茶素、黄酮、黄酮醇、花青素等等。这其中,只要知道含量最高的儿茶素就可以了,它占茶多酚类总量的70%。

在以前,有人把茶多酚叫做茶单宁、茶鞣酸、鞣质,其实,这几种东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有差异的,不能混为一谈。茶多酚是更正式和准确的叫法。

茶多酚与茶叶品质有什么联系?

◆与滋味的联系

苦涩是茶的本味,茶多酚正是决定茶汤苦涩味、刺激性、浓度的重要要素。如果茶中没有了茶多酚,便失去了茶味,但如果茶多酚的含量过高,茶又会因为过于苦涩而不好喝。

在专业术语中,还有一个词叫“酚氨比”,即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简单来说,茶多酚苦涩,氨基酸甜爽,当这两者含量都很丰富的情况下,酚氨比大则茶味苦,小则甜。

◆与汤色的联系

茶多酚对茶汤颜色的影响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起作用。

茶叶经过发酵,其中的多酚类被氧化,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因此随着茶叶发酵程度的升高,茶汤的颜色也会越来越深。

不同的茶的茶多酚含量有什么差异?

◆大叶种>小叶种

大叶种茶树制成的茶比小叶种滋味浓烈,刺激性强,正是因为多酚类物质含量高。

◆夏茶>秋茶>春茶

多酚类的形成主要与日照和气温有关,夏茶茶多酚含量高,制成绿茶口感不鲜甜,但茶多酚对红茶的品质有利,因此夏茶主要做成红茶。

茶多酚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上世纪五十年代,茶多酚的研究就开始了。它最大的作用是保护人体的遗传物质DNA在复制的过程中不被自由基破坏,即抗氧化,预防多种疾病、延缓衰老。

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6-7倍,是维生素C的5-10倍。化学合成的维生素,存在毒副作用,而天然的维生素,又怕光和高温,茶多酚弥补了这些缺点。

此外,茶多酚抗辐射、抗癌的作用也一直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长期喝茶对健康有利是事实,但喝茶的作用并不等同于茶叶中某种成分的作用,这是因为成分的纯度、浓度、以及其他物质都可能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所以不可迷信茶,生病还需及时就医。

茶叶成分的原理复杂,故杯小茶很多地方仅是一笔带过,希望初学者能够有个基本的概念,感兴趣的话再深入研究,并结合品茶的体验,细细感悟。

注:内容来源杯小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金骏眉市场乱象,你碰到过哪一种?

首先明确一定问题:正山小种是采用全发酵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正山,指的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山头。小种,指的是正山范围内的菜茶品种(也叫奇种)。


为什么叫菜茶?


茶树作为一种植物,也同样是会进化或者变异的,特别是种子育苗的方式培育出来的下一代,她必然或偶然会存在一定的变异。


正山+小种,两个因素同时具备才能叫正山小种。这个问题,屏幕面前的你,是否考虑过?


从国标的角度结合发源地的历史因素来说,正山小种的最先诞生地或是地标范围最核心的产区就在桐木村。


张天福先生为桐木村提字

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桐木村


桐木村境内,早先的培育方式都是种子育苗,这就为茶树的变异提供了一定的先天因素,细微的变异,很难界定差距,所以,当地为土茶品种采用种子培育出来的下一代茶树,统一称为奇种,俗称菜茶。


从现实情况的角度来说,桐木村境内的正山小种按照鲜叶原料等级依次分为:金骏眉、银骏眉、小赤甘、大赤甘。


单芽,用来制作金骏眉


一芽二叶用来制作小赤甘

一芽三叶用来制作大赤甘


由上可知,正山小种包含了:由菜茶品种采用全发酵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可分为金骏眉、银骏眉、铜骏眉、小赤甘、大赤甘。


以上内容,为大家明确了什么茶才能叫正山小种,正山小种包含了什么!文字即使拖沓了一点,为了说明具体含义,这是可以且必须有的。


说了这么多,一是为让大家更了解正山小种的真实含义;二是告诉大家:本文的标题应该为大家说抱歉,标准的应该叫:正山小种的市场乱象,如此,更为准确。


因为后面的内容不仅指的是金骏眉,更是含括了整个正山小种(包含……)品系。


当然,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说现象,我指举例“金骏眉”这个等级的茶,至于没有PA图出来的“银骏眉、小赤甘、大赤甘”其实也是一样的现象!


桐木村小赤甘


言归正传,进入主题。


知道了产区,品种、工艺,那么就容易知道乱象能乱在哪了。肯定是产区、品种、工艺,其他的没有可操作空间。


先来看一组图,正宗的桐木金骏眉、小赤甘:


正宗桐木村金骏眉


正宗桐木村小赤甘


有上可大体知道桐木村正山小种的外形与成色。


接来下,咱们某宝或者某度搜索关键词【金骏眉】VS【正山小种】,当然那个渠道搜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象:


这是一个广告链接,在图片搜索里面排名第一,从图片里,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并非菜茶原料制作而成的金骏眉,当然,产地更不可能是桐木村!


再看下图:

上图,在图片搜索里面排名第二,这个位置很容易引起浏览者点击。从图片里,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并非菜茶原料制作而成的金骏眉,当然,产地更不可能是桐木村!更重要的是,正常的原料通过正常的工艺制作的话,不会有这么“绚丽漂亮”的颜色,业内有一种心照不宣的秘密,那就是“色素”。


这个“秘密”其实并不是秘密,因为很多某宝的店铺,被职业打假人做过检测,事实证明,这是存在的且是大面积存在的,否则,不会有这么统一的金黄色。


也许我不应该说得这么直白与透彻。但是一想到,喝茶可以用来养生,那我就无法认同,哪怕茶对身体无益,那么也不应该被用来“损害”身体。



上图,任何渠道搜索都能看到的图片。如果深入产地亲历制作过程或是经过业内一线人士说明,那么很容易知道:这是经过抛光处理且添加食用糖制作而成的“金骏眉”。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为了“光滑好看有沉重感有甜味模仿天然桂圆香”呀。


我们都一直在说,茶叶含有很多有利身体的成份,喝茶可修身养生。


对于正常人来说,添加一点糖喝了没事,但是,对于有糖尿病的人来说,你说茶叶中的茶多酚能辅助降糖,但是你让他喝“糖水”降糖,这是屠刀,杀人于无形的屠刀!


人,应该有良知,不管是否有因果,且应善良。即使不做好事,那也不应该做坏事,这才是问心无愧的人生。


上图“茸毛满身”金骏眉


确实,如果不知道具体情况,没有喝过正山金骏眉的话,我也觉得这样的茶非常的好看,看起来也非常的便宜。


然而,你知道这是哪里产的吗?不管是否添加,是否好喝,她有可能是寿宁的,有可能是云南的,也有可能是广西的……她有可能是夏茶、有可能是低海拔的,有可能是福云六号、有可能是不知名的品种制作而成的?


如果说,我们喜欢喝金骏眉,但是不了解情况,把她当做金骏眉,一直认为这样的金骏眉是好的,正宗的,那给我们桐木村的金骏眉的时候,是否会一脚踢开,误认为真的是假的?


以上三大常见乱象,可谓是覆盖率极高……


桐木村大体信息如下(来自百度百科):



人口数量1600不到,面积31.5万亩,其中大部分是森林,目前已经被列为国家森林保护区,森林的覆盖率可想而知。


高森林覆盖率,直接减少了茶树的种植面积,据村民介绍,每年头春的金骏眉产量有限,每户少的就几斤多的十多斤。同时小赤甘、大赤甘的数量也是有限,完全可以大概得知。


中国,人口众多,13亿+人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体制的进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实现相对财务自由的人不在少数,更何况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茶生活深入人心,就桐木村这点正宗正山小种茶量来说,自然是供不应求,也因为如此,桐木村内的金骏眉、大小赤甘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供小于求+价格居高不下+产销信息不对称+……无数种因数的存在,市场乱象丛生。


作为一个喝茶的人,其实要求很简单,能消费得起就选择,就花钱,谁也不希望花钱买一些“不中用”的正山小种……


而这一切,源于什么?不只是信息不对称吧。


喝正山小种这么多年,也许你买过的金骏眉不在少数,不知道你碰到过什么样的“现象”,欢迎文末留言,以便“提醒”大家……

找到约14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