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库茶区
在2008年普洱茶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之前,民间流传有一个云南茶区的划分,以北回归线和东经100°为坐标,全省划分为四大茶区,东北即普洱茶区,味苦;西北为勐库茶区,味涩;东南即勐腊茶区,味甜;西南为勐海茶区,味烈。虽然这只是一个粗线条的轮廓,但已大致勾勒出各个茶区的范围和风味特点,而这些年普洱茶形成的经济聚落,整体上没有脱离这个主要是自然成型的体系之内。
冰岛经济地标的确立
云柯庄园创始人柯锋认为,勐库经济圈的确立,建立在勐库大叶种种质资源优势上。澜沧江、小黑江双江交汇,典型的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造就了原生的勐库大叶种茶,这一茶树品种是我国首批认定的三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素有“大叶英豪”之誉。
勐库茶圈在茶树资源的核心区域,产生了一系列的茶产业经济聚集效应。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该是2008~2010年,这一时期的特征可总结为集聚效应,这期间,茶和趣、钧翔号、世昌兴相继把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冰岛茶,几年间,在企业的经营和政府的重视下,冰岛茶被发掘推广。在传统意义上,昔归一直是临沧茶的典型代表,一度是政府接待专用茶品,素有“县委茶”的称号,而2012年,却被冰岛茶以一骑绝尘的态势赶超,由此使得临沧茶区的茶山聚焦点由凤庆、邦东地区向双江勐库转移。
第二阶段,柯锋把它称为价值外溢。勐库茶区在冰岛这匹黑马的带动助跑之下,在2014、2015年以后,其余四寨南迫、坝歪、地界、糯伍在市场上的价格被助推带动,相继而起,连同冰岛老寨,在勐库茶圈形成了“一环”的概念。而以勐库西半山的大户赛、小户赛、懂过等名寨起而形成了二环的态势;东半山正气塘、那蕉、坝糯闭合为三环。至此,勐库十八寨已经初步形成为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价值的普洱茶经济圈。这个相对闭环的圈层,在茶人之间广泛流传并被普遍认同,早年分散的山头现象最终被廓为一体。
至2018年后,整个勐库茶区发展到第三阶段,即以冰岛为核心,西半山小户赛和东半山坝糯形成两个副中心整体协同发展。整个勐库经济聚落以冰岛作为一个经济地标确立起来了。
勐库整个茶产业的基本要素,是分布在各个茶区的茶农,这可说是产业发展的基石,而它的支柱就是以戎氏、勐傣、丰华、津乔普洱、俸字号为代表的勐库茶企。勐库下属规上企业共有7户(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通过SC认证企业46户,含初制所3840家。这些企业各自的起点先后有别,以戎氏为代表的7户规上企业是本土的骨干力量,这和勐海的大产业体系有着显然的区别,并深受当地营商环境和政策导向所左右。虽然外来资本在勐库茶区并没有形成大气候,却也为本土茶企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平和的环境。
品牌企业顺势而起
2009年后,也就是冰岛茶开始知名,价格逐年水涨船高之时,勐库当地开始不断涌现出品牌化普洱茶企业,戎氏、津乔、勐傣几家本土企业迎来发展良机。两三年间,古树茶价格走高,山头渐成风潮。在企业的鼎力打造和整个市场盘活的大环境下,勐库经济圈一时东、西半山并起,大户赛、小户赛、公弄、懂过、磨烈、霸气山、那赛正气塘,那蕉、坝糯、丙山、邦骂等名寨,紧继冰岛五寨,开始破圈而出,“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的名头在2011~2012年间,在其他茶区、甚至更大的范围内不胫而走,流传开来。
勐库整个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茶区配套建设逐年完善起来。目前茶叶人均面积达5亩以上,人均年产值在7000元以上。经济的发展带来茶文化、民族文化共融发展,工夫茶艺开始在民间广泛普及。特别是双江自2018年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打造了邦改栈道、神龙祠、那焦、坝糯藤条茶园、大户赛山神庙、大雪山古茶树群落等茶旅游景观,以茶促旅,反过来旅游业又促进茶业发展。茶产业振兴留住了大量乡村青年建设人才,勐傣茶厂的员工呈现年轻化趋势,企业近年来采用数字化管理,不仅生产规范,在市场营销手段上与整个大市场接轨,拓展了直播等线上模式,为整个双江地区的经济贡献了15%以上的税收。茶叶成为勐库镇支柱产业,2014年,农业总产值4.2亿,2021年飞跃至10亿,茶叶面积从7万亩发展到13.2万亩,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000元达到了2021年的12945元。
全区域纵观临沧茶区的发展,实际上正形成为勐库、邦东、云县和永德三位一体的小区域发展模式。就整个西部片区而言,以冰岛为核心产区的五寨引领,整个勐库经济圈当前较为活跃,2021年全省普洱茶产量16万吨,临沧达7万吨以上,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冰岛、昔归口感辨识度明显,这两个地区东西合璧,成为整个临沧茶业的整体支柱。2012年以来,在智德鸿昌等优秀茶企的打造下,邦东地区推出了石生茶区域品牌,显现以昔归为领头羊,娜罕、曼岗价值外溢的发展态势,此外,云县、永德(忙肺、班龙山、梅子箐)开始优势上涨。勐库茶区近年来开始涌现河边寨、豆腐寨、大忠山等小产区茶,以其独特性和量少价高的优势,成为新的价值洼地,这在市场远景上透露了一些良好的信息。在未来的临沧茶产业,勐库经济聚落应是整个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将有力带动其余两个区域齐头并进。
本文节选自
《站在勐库茶的高地》
作者丨三胡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2年5月刊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冰岛、公弄、磨烈、懂过…...很多人知道勐库,多因为这些名村名寨,这些村寨分别隶属于布、拉、傣、汉这四个民族。不同民族的迁入史与他们对当地茶树的栽培利用史是对应一致的,不同民族对茶树的栽培利用方式又各有其特点。因此,我们不妨从民族特性的辨识来了解勐库茶。
认识勐库茶区,心中必然要有一山一河作地理坐标轴。一山即是勐库大雪山,勐库所有名山名寨都在大雪山东面及其以东。一河是南动河,这条发源于临沧南美乡的河流,一路南下,在勐库境内名为勐库大河。河以西是西半山,以冰岛为首的名寨就夹在大雪山与南勐河之间。河以东是东半山,不少村寨以出产藤条茶闻名。
除了一山一河,还可以凭民族去认识勐库,理清那些形形色色的产茶寨子。一来,勐库不同民族的迁入史与他们对当地茶树的栽培利用史是对应一致的;二来,不同民族对茶树的栽培利用方式又是各有其特点的。布拉傣汉,四个不同信仰的民族,在这个边陲小镇和谐地一同做茶、一同赶集、一同喝酒…...
布朗族植茶最早公弄村家家会制红茶
布朗族被认为是最早生活在勐库栽培利用茶树的民族。不止在勐库,对普洱、版纳等地的茶树栽培史进行考据,都认为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而濮人又被公认为是最早栽培利用茶树的族群。向几个熟悉勐库的朋友征求关于行程路线的安排,并没有人说公弄必去或公弄首选,但似乎了解勐库茶就应该从这个布朗族的古老村寨开始,没有刻意的设计便首先到达了公弄布朗族寨。无论是汉人出于风水考虑,还是少数民族类似萨满信仰的神树崇拜,古人建寨总要特意种一棵树,或者择一棵特别的树毗邻而居,所以滇南地区村寨的寨心树或他们所崇拜的童树树龄可以反映一个寨子历史的久远程度。公弄的寨心树主干几乎有一间屋子的面积,足见公弄寨子的历史之久远。树下是斗鸡们喜欢的地方,它们也同人一样,习惯了世世代代围在这棵大树下,受其庇护,个个都放下了战斗状态,松弛栖息。一进公弄,公鸡图案就高高立在太阳能路灯的顶端,立在每一户人家的屋顶。公鸡是双江布朗族的图腾。在勐库但凡近年盖了新房的,看房中央三角顶的图案,就可以辨识这家人是什么民族。葫芦的是拉祜族,公鸡的是布朗族,牛头的是佤族,孔雀的是傣族,而一个福字的则是汉族。
勐库大叶种是目前临沧分布最广泛的茶树品种,几乎无一处没有它扎根,云南省内外也引种了不少,而公弄正是近代动库大叶种茶种、茶苗的重要输出地。整个动库在产普洱茶之前都制作红茶,这里有些人家还留有过去制作红茶的设备,烘干机、发酵箱、旧式揉捻机、竹烘笼等总会冷不丁出现在没人注意的角落。公弄以前是产红茶最早、规模最大的村寨早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就建有勐库首批初制所。至今,虽都转向晒青的制作,但红茶的手艺家家都没丢。“五朵茶花”家就保留有过去的红茶设备,一直有人打主意想买,老太太表示出多少钱都不卖。老太太跟家族的人还留了些绝活。看她家老发酵箱时,问是否也是“水冬瓜”木做的,立马被否决了,一副藏有“藏宝图”的样子,神秘地说是一种专门的木材,发酵出的茶会带一种特殊的香。至于何种木材,就是她家的秘方了。
作者:杨钰鸾
来源:今日临沧 →临沧文化和旅游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寻味冰岛:名山古树茶的味与源》正式销售,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精装版,定价98元,销售价88元(包邮)。
广州芳村的朋友可以到茶博园大观店、古桥茶街双盈茶行、珀雅水岸梵曌茶文化咨询。
说到茶叶,勐库几乎可以代表临沧,从冰岛、勐库到双江、临沧,由点及面,所以这样说好像也没什么不对。而写这本书所遭遇的一些事情,我往往又会与版纳相比,这几乎是一种本能,想知道两地的区别与差距,想知道为什么。
在版纳的绝大多数小微产区,如果当地的茶农得知我们是要写当地的茶文化图书,会积极帮助我们完成采访,甚至会主动提供很多采访之外的便利,不管年长还是年轻的茶农都如此。相比之下,冰岛的茶农要保守很多,我自己感受比较明显的是“八零后”为一个分界点,往前的非常保守,往后的,即年轻一代茶农要开朗很多。
他们的保守表现为不善沟通、不善交流,我听到最多的答复是“不会说”。朋友提醒我说是真的不会说,而不是不愿意说,哪怕是对他们自己亲历过的往事也会几句话“高度概括”。这让我一度抓狂,因为有些宝贵的素材只有亲历者才知晓,而年轻一代茶农没有经历过,是不可能讲述的。
当然,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为至少目前的冰岛茶农还不太会“讲故事”,多数还处于淳朴的阶段,这也是好事,不圆滑嘛。或许将来的某天,现在的淳朴会消逝得无影无踪,那个时候又特别怀念今天的不善表达了。我也曾遇到直接的拒绝,尽管我是通过中间人介绍才联系到对方,且两次到他家里,结果还是在电话里得到了一句“市场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我五味杂陈,但后来也释然了,写冰岛的书是我的工作,不是对方的工作,他没有任何义务配合我,也不能去责怪他。
对于勐库的茶企,可能我才开始接触,所以还不知道真正的情况,部分茶企对于外来采访是非常谨慎的,我希望他们最好是主动出击、主动融入外界,而不是被动接受,以更积极的心态、更灵活的方式来推荐冰岛茶、勐库茶、临沧茶,因为与外界打交道、应对各路人马,将会是一种常态,也是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一。
一直在思考,坐拥丰富茶树资源的临沧缺什么?想来想去,我觉得临沧缺一个告庄,版纳告庄的茶庄很多很密集,且各有风格,都成为告庄不可或缺的风景了,而逛告庄的茶庄的的确确是一种享受;面对来自天南海北的大量游客,茶企或许可以不用在意茶叶的销量,但无法忽略的是茶叶品牌的传播及其体验所带来的认知与好感,甚至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茶企单独组织茶会活动所无法比拟的。但告庄,显然不是速成的,而是源自市场与民间的推动,源自商业的力量,在较长的时间里所积淀出的口碑与品牌。
从临沧机场前往勐库的路上,我也看到了当地茶企的户外广告牌,但很少,少到屈指可数,与从景洪前往勐海的路上所看到的密集的茶企户外广告牌相比,其差距之大,还是让我很震撼的,也应引起临沧当地的思考。
感兴趣的朋友可向以下机构咨询:
云章茶厂
昆明大商汇茶城100幢10—11号
勐傣茶厂营销中心
昆明雄达茶城班章路16号
拉佤布傣
昆明康乐茶城36栋8号
霸茶
昆明雄达茶城思茅路26号
云南茗片
昆明雄达茶城思茅路24号
世昌兴
昆明雄达茶城班章路9号
南茗佳人
昆明康乐茶城57栋20号
茶窝网(网上商城)
51普洱网(网上商城)
《普洱》杂志(微店,淘宝店)
陈财制茶
昆明市盘龙区云南茶叶批发市场一期二栋305
作者简介
杨春(竹里馆馆主),云南江川人,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由撰稿人,专注云南地方史15年,出版著作多部,现在研究方向为茶叶、非遗、传统建筑等云南特色文化,专注口述史、地方文化发展史,著《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主创)等。
李兴泽,云南双江人,云章茶厂第二代茶人,出生于勐库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勐库,在茶香的熏陶中成长,以茶为礼,以茶为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