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勐海县南糯半坡寨古茶厂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南糯山:云南最大的混生古树茶园,与最早的茶园基地

地理位置优越的南糯,很多时候都是茶友玩家们的的第一站。她隶属于勐海县格朗和乡,坐落在澜沧江下游的西岸,与隔流沙河和勐宋茶山对望,因为离214国道很近,开车从景洪到南糯山需要30分钟,从南糯山到勐海县城,只要15分钟。

这篇专题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南糯的茶园与历史。


超大型混生古树茶园

南糯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软糯细腻,事实也确实如此,南糯茶香气高扬,口感清甜,茶汤滑口,甘韵十足。不过在傣语命名中,“南”的意思是“酱”,“糯”的意思是“笋”,南糯山一词极为盛产笋酱的竹山,在普洱茶尚未兴起之前,南糯山也确实是以笋酱而闻名的。

相传很久以前,南糯山没有名字,爱伲人在此居住,妇女们于竹林之间,挖笋制菜肴,多余部分制成“笋酱”。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招待宴上的笋酱大受其喜爱,顺势提出每年进贡笋酱,村民至今仍有制笋酱的传统,从此茶和笋酱,皆为岁贡,后来傣族就把这山叫作“南糯山”,爱伲人也就跟着这么叫开了。

南糯的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南诏时期(公元745年左右),古濮人就在南糯山上种植了大量茶树,900多年前,布朗族先民受战乱迁移,爱伲人(即哈尼族雅尼支系)从墨江经景洪,渡澜沧江到达南糯山时,山上己有布朗族抛荒的茶园。数千年来,僾伲人对这些茶树加以保护、利用,并不断新植、改造,南糯山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至清代,已经形成了近千公顷的超大型混生古树茶园。

除了古茶树众多外,南糯山还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因为靠近交通要道,一百多年前的南糯山,还曾是云南机械制茶近代化的摇篮。

民国南糯茶叶实验场

1938年,回族巨贾白孟愚受到云南省财政厅邀请,在南糯山上召集人手,建成了云南第一座思普茶叶实验厂,该厂就是大名鼎鼎的云南省农科院茶研所前身。由于资金充裕,当时的思普茶叶厂几乎集结了国内最顶尖的茶叶人才和设备,为了高规格的起步,白孟愚还不远万里地把英国产的制茶机搬回了南糯山。

南糯山上的茶树资源当然也没有浪费,新设立的种茶场面积达1100余亩,一期种植茶树三十万株,最终存活近二十万株,在当时称得上是规模空前。得益于设备先进和品质优秀,南糯制茶厂的机制红茶和绿茶曾远销香港、缅甸、印度等多个国家,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而现代化制,对当地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尤其是创始人白孟愚,对茶农们非常亲切,教导时也尽心尽力,被当地尊称为“孔明老爹在世”。

1948年底,由于国内时局动荡,白孟愚被迫离开了他一手创办的南糯山茶厂,但茶厂的底子还在,树龄近百年的大茶树也还在,南糯山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950年,国家在南糯山茶叶实验场的旧址上,成立了云南省茶叶科研所,科研所附近随处可见直径在0.3米以上,树高3米至5米的大茶树,是科研人员们最好的研究对象;1951年,科研人员周鹏举在当地猎户的引领下深入南糯山原始森林,首次发现了一棵株高5.5米,直径1.38米的千年古茶树。

1954年,中国植物界大牛蔡希陶到南糯山考察时,才意识到茶树王的科研价值,之后有数波专家团抵达此地,共同进行考察认定。在多轮认定后,专家团得出保守结论,这棵茶树王的树龄在800年左右,属于栽培型茶树中的翘楚。

也正是因为这颗宝贵的茶树王,南糯山才再次进入了科研界的视野,随着慕名而来的专业学者数量增多,这所坐落在大山中的茶研所,一直没有中断与外界的交流。1954年,南糯山茶研所从山上的优质古茶树种选出南糯大叶54-20抗寒后代,这个品种就是鼎鼎有名的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

南糯山的名寨与名茶

在名茶山环布的云南,南糯山也算是资历最老的那一批了,不仅保持了从古代传承下来的良好生态,而且交通十分便利,每年游客都络绎不绝。不过成名最早,不代表发展最好,南糯山的茶叶虽然品质一流,但在过去一直是优质供应商的身份,没有地域品牌知名度,算是为别人白白做嫁衣。

不过近些年来,普洱茶市场的迅猛发展,成为了南糯山新时代下的发展机遇,特别是08年后名山古树时代的到来,更是让南糯山的地位水涨船高。据统计,勐海县拥有原生态古茶园4.6万余亩,其中南糯山1.2万亩,占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由于古茶园的分布较广,不同片区的南糯茶,口感滋味有一定区别。

南糯山村委会,下辖30个自然村,有9个自然村都有古茶树分布,如有1500亩古茶园的姑娘寨,有1200亩古茶园的竹林寨,其中半坡寨以3700亩的古茶园稳居第一,也是南糯最受追捧的名寨之一。

半坡寨是一个有着100余人口的哈尼族寨子,位于南糯山半山腰,平均海拔1400米,离景洪坝子很近,天气好时还能看到勐宋古茶山,这里有着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和平均800年树龄,上下连片的栽培型古茶园,此外还有一棵被称为“老博博玛”的800年树龄茶王树,是西双版纳州乃至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古茶区之一。

半坡寨不仅古茶树多,茶叶滋味也是一流,尤其是香气上,初嗅干茶,有股的淡雅的荷香;待茶芽苏醒后,再嗅湿茶,梅子香显现;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从鼻腔中缓慢出气,能充分感受到香含于水,果香、兰花香竞相显露,久久不散。

从茶叶内质理化指标来看,半坡寨古树茶的水浸出物为49.73%,相当不错,茶汤滋味醇厚,饱满厚实;咖啡碱含量为3.76%,明显偏高,形成了苦底;而酯型儿茶素含量为5.77%,带来涩感;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07%,鲜爽不足。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半坡寨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等的含量都不错,很适合茶叶生长,不过速效磷的含量很低,仅有1.21mg/kg,为了保证茶树类黄酮物质的形成,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建议针对型施加速效磷。

从默默无闻的土特产山头,到专家齐聚的科研圣地,再到络绎不绝的普洱名山,在近百年的沧海桑田中,南糯山彻底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蜕变。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南糯山速写

南糯山

南糯山的面积很大,不仅古茶园面积位居勐海整个茶区的首位,现代茶园也毫不逊色,可谓是无限风光在南糯。

认知中的南糯山是一座山系,作为茶乡,可以被看作隶属于格朗和乡的一整个大茶村。

南糯山历史悠久,早在 1938 年 4 月南糯山制茶厂就建成投产,厂长白孟愚当年从印度引进机器,并从沪、杭选聘 10 余名高级茶师,机制红、绿茶,年加工茶叶约 1200市担,产品畅销东南亚地区。

如今南糯山茶厂的遗址还在南糯山石头老寨里。

除此之外,还有星火山茶厂,曾经的茶科所所长张顺高老先生曾经在这里深耕 3 年之久。

茶山沉浸式体验范本

南糯山这个大村中的每个寨子都有古茶园,这里路通的最早,交通最为便利,所以山上寨子的哈尼族是最早接触到了外界花花世界,也是受到汉族文化影响最大的茶山。

然而,大部分去茶山的朋友们都只是匆匆路过,直接往远处的布朗山、贺开进军。

今逸堂品牌创始人熊传涛在最初做茶时也是这个心态,但似乎只有拨开层层迷雾,走进森林的秘境,采撷到手的灵草才更加珍贵。

从事茶叶生涯十多年,从 2015 年起,熊传涛正式决定深耕南糯山。

在他看来,南糯山位置很好,整个茶山生态也保留的很好。

曾经他会带客户去名气最大的老班章体验茶山,直到他彻头彻尾研究了南糯山的历史和生态环境后,才后悔不迭,为何当初没有选择这个神仙地方,舍近求远呢?

事实证明,南糯山确实能够成为云南普洱茶山沉浸式体验的绝佳范本。

村寨之间距离很近,如今修了路,更加好走。竹林寨、半坡老寨、丫口寨三个大茶村各距 5 公里,古茶园首尾相连,以前有土路从茶园中间穿过,是非常优美的茶山旅游路线。

丫口寨上边是多依寨,顺次下去是石头老寨、石头新寨、南糯山茶厂、姑娘寨、永存寨、尔滇寨、向阳寨,寨寨都有茶园,驾着车随处走随处都是古茶园和古茶村的风景,怎样都看不完。

这万亩古茶园曾经是哈尼人用 800 多年时间建成的乐园,到了今天,成为了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半坡老寨 最兴旺的日子

在南糯山半山坡有个非常出名的半坡老寨,是一个被古茶园拥抱的寨子。

寨子在朝虾角脚(山名)东面,面对景洪坝子,还可看到大勐宋古茶山,半坡因古茶园多,还有800 年树龄的茶王树在此而闻名。

熊传涛做茶就重点选择了半坡老寨的古树茶作为核心原料,半坡寨子所处地海拔很高,视线开阔,冬季到这里观赏云海最为美妙。

来到半坡老寨的支部书记、小组长批珠家,他的门口正在盖木头制的哈尼族风格的社屋,旁边就展示着半坡老寨的乡规民约。

仔细阅读,上面都是关于村纪村容的条款,还有很多关于保护古茶园的内容。

“我们半坡老寨现在人数最少,只有 27 户,131 人,以前村里人比现在要多很多,都是日子过得太苦了,好多人都搬到山下去了。”批珠一边泡茶一边说。

“ 我们小时候啥都做,种地,种包谷,养猪啊,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时的茶叶卖不起价格,好多树都被砍掉了。”

以前半坡老寨有 120 多户人,由于山地不好耕种,大家日子都过得举步维艰。

1995 年,半坡老寨很多年轻力壮,敢于冲闯的村民都离开了寨子,留下了最集中的古茶园。

如今的半坡老寨,周围有近 2000多亩古茶树,通往茶王树的那段山路,云雾缭绕,仙气飘飘,在雨天甚有绿野仙踪之感。

这片茶园管理得很好,茶树对比南糯山其他寨子会显得更有沧桑感,围径超过 1 米的随处可见,大部分古树茶采摘时需搭木梯或架桩。

“ 这片茶园的主人是门加,也是他最好的茶地之一。

他是过去哈尼族头人的后代,现在半坡大部分的茶园都归他所有。”熊传涛一边说,一边开车驶向门加家方向。

门加比其他村民更有头脑和远见,在曾经村民们因为贫穷大规模迁移出寨的时候,他就一直坚定想法,守在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上,用山下的田地来换取村民们的茶园。

就这样不停地换地,买茶地,门加就拥有了整个半坡老寨位置最好,长势也最好的茶园。

“ 通往茶王树的必经之路就是门加的茶园,站在茶园里就能够遥望整个景洪,风景非常好。”熊传涛说。

进到门加家里,不见他踪影,二十几岁的小儿子加二在茶室招待客人,问询后得知老爷子昨晚喝酒到深夜,直到现在还没起床。

门加新盖的水泥房子和以前的老木屋紧紧挨着,这个哈尼风格的老房子如今是他家的厨房。

虽然日子好过了,生活现代化起来,但门加这一代老哈尼族男人,依然还是习惯睡在木屋里的火塘边。

推门进去,屋内很黑暗,右手边就是永不熄灭的哈尼族火塘,一台上个世纪才会用的小彩电正在播放着节目,门加在一个旧沙发上抽烟,一边看着电视。

看到我们,笑呵呵地起身,用茶水招待我们。

谈话间,他拿出了自己祖上做头人的照片。

那是一张放大了的很模糊的黑白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目光炯炯,还梳着清代的辫子。

“ 头人的后代也没用,没留下什么值钱的,日子过得很苦。

这些年好了。每年春茶季就在家里等着老板上门来收茶,其他时间都没事做。

以前的烦恼是没钱,现在的烦恼是不辛苦了,反而闲着不知道做什么了。”

告别门加一家,不仅感叹,这坚守下来的 20 多户哈尼人在这些年终于迎来了半坡寨最兴旺的日子。

作为南糯山普洱茶的代表,半坡的茶价早已攀升,半坡古茶树市面上更是不易买到真品。

村民们依靠着这片叶子,也迎来了人生物质上的巅峰。

来山顶度假

从山脚开车一路向上全是南糯山的古村寨,向阳寨、姑娘寨、石头寨、丫口和半坡老寨。

多依寨属南糯山最高峰,海拔很高,这里茶树都长在很远的原始森林中。

从寨子往茶园走,山间到处都是高大的古乔木大树,溪流倾泻,带来无上清凉的爽快。

茶树都在这些遮天蔽日的大树下生长,茶树分枝繁茂,能够将两边的茶树连接在一起。

如今丫口老寨和丫口新寨都是从多依寨分出来的,搬迁的根本原因是水源的问题。

丫口新寨也于 1993 年再次搬迁,亦跟水源条件有关。

多依寨虽然在山顶,寨子里的哈尼族们却表现得更加开明。

今年,南糯山有两个寨子获得了“ 民族进步奖 ”,一个是半坡老寨,一个就是多依寨。

走进多依寨支部书记朗大家,他早已经和村里的其他人做好了非常丰盛的一桌美味佳肴等着我们。

1975 年生的朗大已经做了多依寨 20 年的村子领头羊,成为每次换届都换不掉的支部书记小组长。

可见他在村民们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1992 年,朗大成为了寨子里的会计。“ 我当时刚小学毕业,年纪小胆子很大,当时我还冲到州长办公室,为村子要到了 5 万元的补贴。

我们做了村干部之后,就没有人再搬出去了”酒过三巡,每个人的话都多了起来。

朗大认为老班章这个布朗山哈尼族村寨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寨子,从村干部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汉族的文化更加值得学习,这也是哈尼族为何接受外界世界那么快的原因。

“ 多依寨虽然在山顶,我们却是第一个同意修路的,谁若是来寨子收茶,都会把所有亲戚朋友叫来。”

回顾过去的二十年,朗大由衷感谢政府修路,政府颁布的各项茶叶惠民政策。

郎大家旁边有一座正在修建的高大建筑,是一个湖南人投资建造的南糯山未来最大的客栈,2022 年应该就能够正式营业了。

在他看来,路通了,南糯山坐拥如此优越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将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到南糯山旅游、康养和休闲。

加上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完善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得益于“ 普洱茶七子饼路线 ”的建设。

多依寨成为了交通枢纽,水泥路四通八达,将南糯山、贺开、老班章等知名普洱茶山串连成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普洱茶山环线。

在初制所门口,树立着普洱茶七子饼路线图、路标,建了旅游厕所,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过往行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全世界能记住的南糯山

言谈之间,朗大频繁提到一个名字“ 勒阳 ”。

在朗大等人的眼中,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哈尼族女人。

“ 我们只是管理一个寨子,而她作为一个女孩子,管理整个南糯山几十个寨子,真的非常不容易。”

早些年勒阳被选为村官,2014 年 12 月担任格朗和乡南糯山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是勐海县目前最年轻的女党总支书记。

作风果断,笑起来非常豪爽的勒阳不仅有男人的果决,还兼具女性的细腻。

她知道南糯山缺什么,需要什么。

“ 很多人认为有那么多男人,为何要选女人来做。我生长在这里,我热爱我的家乡,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早期南糯山茶农们做茶的意识比较缺乏。

尤其是在茶叶价格涨起来的这些年,很多村民只为这片叶子卖掉就好,而忽略了很多人的普洱茶味蕾拼图中。

对于南糯山这一块甚至会比较模糊。勒阳家1992 年做茶到如今也有三十年了,属于第一批在茶叶上收益的人。

勒阳带领大家改造生态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和口感。

之后,她又提出南糯山的“ 三园式”建设,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菜园、果园、茶园 ”。

茶园就是生态茶园改造和古茶树保护,原来我们遍地都是菜园,还有很多野果,哪里会去花钱买。

现在我又加了一个园——花园,希望以后是四园式的发展。”

多年来,勒阳为了这一目标一直在不懈努力。

如今来到南糯山,沿路全是鲜花迎送,茶农家里的卫生环境也非常好,年轻人醉酒现象少了,如此种种都是勒阳的功劳。

除此之外,勒阳也鼓励茶农的子女提高文化素养,但凡考上大学的茶农子女,她都会专门颁发荣誉和奖金以资鼓励。

工作繁琐,需要耐心和智慧来带领村民,勒阳也并不觉得辛苦。

“ 老百姓是我这辈子最好的老师。南糯山 26 个村民小组,每天去 1 个寨子,30 天就这么过去了,全村 1000 多户,每家去一天,3 年就过去了。

我所希望的南糯山不仅仅是西双版纳的南糯山,我希望的南糯山,是想让全世界人民都记住的这个南糯山”。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1年12月刊

文 | 水苍玉 图 | 朱力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问茶南糯山

2019年盛夏八月,带着项目调研任务,在提前咨询了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前所长汪云刚研究员之后,我们一行从昆明经景洪向勐海县南糯山进发。

南糯山茶叶甘、甜、润,在老班章崛起之前南糯山茶叶是勐海县的头牌。南糯山最早的茶农是布朗族,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种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诏时期,布朗族的先民还在此种茶。

后来布朗族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山被哈尼族继承。根据当地哈尼人的父子连名制可推算出他们已经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约已经历1100多年的时间了。

南糯山属于勐海县格朗和乡,距县城26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是西双版纳州著名的茶叶产地。我们在当地茶人的电话指挥下,从214国道的一处天桥转弯开始上山。

韩总是一家租车公司的老总,因为爱茶,听说我要租车上茶山,自告奋勇要求亲自为我开车。山路越走越迷糊,只好不断停车问路,一路经过向阳寨、石头寨、姑娘寨、丫口老寨,最后到达半坡老寨,总算在茶王树前与相向而来的黄兆伟相遇。

车子只能停在丫口老寨,想膜拜茶王树必须步行。沿路两边山坡上都是茶树,有的看起来大概是有三五百年了,有些则很小,看起来像新补种的茶苗。

为了方便参观的游客,还专门修了步道。步道由青石板铺成,随着山路的起伏曲折而上。青石板上还有很多苔藓,走起来还要当心滑倒。顺着一直走,我们走进了南糯山苍莽的深处。

南糯山森林里,茶树与其他林木混生,满山遍野都是动人的绿色。黄兆伟告诉我们,南糯山的茶林里都必然有一种树,就是多依树。

多依树是野生果树之一,也是观察是否适宜种茶的消息树,当地的茶农们都知道,有多依树生长的地方一定是一块好茶地。

走着走着,路边出现了一股清澈的山泉,被村民们用竹子当作管道引出,方便路人饮用。泉水清澈无比,忍不住喝上一口,好甜。经验告诉我们,好茶山一般都有好山泉。

一路行走,发现不经意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些景区行为提示,这里已经规划为景区,景区道路都已经建成方便行走的青石板路,只是还没有收门票。大约走了20多分钟,路边又出现了一个水碓,这里应该是村民当年利用水流来舂碓粮食的地方。

水碓旁边还有一个亭子,亭子里面是水井。哈尼人民一般会在茶园的水源处挖水井,既能储存泉水,又能泡茶饮用。水碓、水井和亭子,顿时让静谧的大山生动起来,这大山深处仍有人类的文明与生活气息。

再往前不远,就是茶王树的所在地了。南糯山问茶,相比云南其他茶山寻茶,条件是非常好了,有景区步道指引茶王树所在之处。而云南许多古茶园隐藏于深山之中,没人带路就连茶园位置都是难以找到的,因为导航在这些地方是不管用的。

这棵半坡老寨的南糯山茶王树生长在斜坡上,被绿色的网状围栏与参观者相隔开来,这是新的南糯山茶王树。老茶树王已经死去,是1951年在向阳寨由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周鹏举发现的一棵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

它高5.5米,基部围粗1.38米。据《勐海县茶志》介绍:“1954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到南糯山考察,与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一起,对茶树王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论证,最终认定茶树王树龄达800多年。”

可惜在这之后因为引起了世界各地爱茶人士的关注,向阳寨茶农就在茶王树旁建造了茶王亭,并为茶王树砌了堡坎,这导致茶王树根系吸收养分受阻,在20世纪90年代初枯死了。枯死的枝干其中一截今天保留在勐海茶厂的陈列室。

据省茶叶研究所张顺高老所长给我介绍,这棵老茶树王树龄鉴定是有科学根据的。1954年苏联专家到勐海南糯山考察,看见茶树王非常稀奇,就要求锯了一棵差不多粗的回到苏联列宁博物馆点数树的年轮。

新茶王树是2002年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张俊和县茶叶生产办公室主任曾云荣等人,在南糯山半坡老寨发现的。据《勐海县茶志》记载:“其树高5.3米,树冠直径9.35米,主干基部直径0.76米,胸径0.4米,为大叶柳芽茶种,树龄估计也是800年左右。”

很可惜,没有记录新茶王树的围粗。新茶王树吸取了老茶王死去的经验教训,只是简单用铁丝网围住,为了防止偷采,还有家人轮流值守。但是根据老茶叶专家何仕华先生的观点,铁丝围住也不是科学方法,容易使古茶树遭雷击。

在新茶王树前仰望了片刻,因无法靠近仔细研究,我们返回丫口老寨。半路突然遇见了手捧一个装满了鸡枞的帽子的茶农。一问才知原来他带着两位来自广西前往南糯山调研的老师在一棵古茶树下发现了一窝鸡枞。古茶树下的鸡枞,让人垂涎欲滴,可惜是别人的。

告别三位,黄兆伟带我们前去熟人顾永林家品茶。他拿出今年的拔玛普洱茶给我们品尝。

他告诉我们,这个茶的制作从采摘到杀青,压饼等都是他亲自监管完成。拔玛茶是南糯山头牌,果然名不虚传,汤色黄明透亮,入口清香润泽甘甜,非常合适女士品饮。

可惜顾老板说,这是目前留下来的唯一一饼春茶了,还是给他的订货老板申请后留下来自己喝的。看来想要喝到南糯山最好的拔玛春茶,只有等到明年了。留点遗憾,留点念想,明年春天再来一回。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