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勐海佛源茶厂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从《一源井记》看大益茶人之精神内涵

  ▌编者按:

  《一源井记》是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所创作的一篇散文。文字不多,却情感真挚,优美动人,而意境高远,寓意深刻,确是一篇值得茶人细细品味的佳作。该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口井的历史追溯,很好地诠释了大益茶人的精神内涵。

  本文将以对原文逐段解读的形式,与各位共品《一源井记》。
  原文阅读

  一源井记

  作者:吴远之

  天降好水,普润大地,其高洁者栖于雪山之巅,千年守候,有感而化,入澜沧江,出热带雨林,汇于佛海。

  有忠臣之后,慨神州蒙难,河山风雨飘摇之际,邀精良,携娇小,万里南奔,聚义佛海。

  夙兴夜寐,垦荒建厂,唯瘴暑毒疠之虐难当,遂掘井得水,清冽甘醇,饮之,人畜平安,堪称大幸。

  至癸丑年春,时值茶厂群英,研制普茶发酵新技,百般尝试,不得其法,或曰厂内水井近日涌腾异常,似有为焉,遂引水入堆,三月,大技乃成。

  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好茶得此水则有灵。可饮、可养、可品、可艺、可入道;益己、益人、益家、益国、益天下。此井可谓大益之源泉,故名『一源』。

  泉涌不止,嘉木不亡,凤凰清啼,茶者归心。
  分段品读

  壹

  “天降好水,普润大地,其高洁者栖于雪山之巅,千年守候,有感而化,入澜沧江,出热带雨林,汇于佛海。”
  自古好茶不离好水。好水者,莫过于天降甘霖。佛说,一雨普润,大爱无疆。“雪山”应为喜马拉雅山;雪山之巅,应为世界第一高峰珠峰也。高山之巅,数千年冰雪覆盖,其冰雪之水,为至高至洁、至纯至净之物。但那千年守候的雪山,地位高贵充满灵性,缘何会有感而化?此处留下伏笔。雪山之水,奔腾而来,从澜沧江,经热带雨林,汇于佛海。寥寥数笔,言简意赅,点明好水之本源。

  贰

  “有忠臣之后,慨神州蒙难,河山风雨飘摇之际,邀精良,携娇小,万里南奔,聚义佛海。夙兴夜寐,垦荒建厂,唯瘴暑毒疠之虐难当,遂掘井得水,清冽甘醇,饮之,人畜平安,堪称大幸。”
  忠臣者,一代名儒范仲淹也,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后世,亦是爱茶之人。忠臣之后者,当指范仲淹第二十七代孙,勐海茶厂创始人范和钧也。他在抗战期间,国家蒙难、民族危亡之际,携妻带儿,率领各地技术人员,在蛮荒之地建设茶厂换取外汇,以茶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他们身处荒山野岭,面对瘴暑毒疠,其艰辛困苦,可想而知。却夙兴夜寐,披荆斩棘,可谓群情激昂,意气风发。幸有清冽甘醇之井水,令人畜平安。此段述明茶厂初创之艰难也。

  叁

  “至癸丑年春,时值茶厂群英,研制普茶发酵新技,百般尝试,不得其法,或曰厂内水井近日涌腾异常,似有为焉,遂引水入堆,三月,大技乃成。”
  岁月流逝,转眼间,已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茶厂技术团队,正在钻研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百般尝试,都未成功,但他们仍坚持不懈。终于,在一片赤诚之心的感化下,有人发现,神奇的井水竟涌腾异常,似有作为。众人遂以其发酵,终获成功。所产普洱,味甘醇厚,且陈香迷人,宣告了熟茶新时代的到来。可见技术创新并不容易,乃前辈殷殷心血付出所得,而此井亦功不可没。

  肆

  “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好茶得此水则有灵。可饮、可养、可品、可艺、可入道;益己、益人、益家、益国、益天下。此井可谓大益之源泉,故名『一源』。”
  《道德经》云,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一者,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循道而行,则天地清朗安宁,人间美好和谐。上善若水,至善如茶。大益普洱得此水,如同得道。以茶入道,则生活、生意、生命,三生有幸;滋味、品味、真味,三味一体。人有五心,茶有五益。五益者,饮、养、品、艺、道也。五益汇集,而成大益。大益者,益己、益人、益家、益国、益天下。大益天下,天下大益,乃大益茶人的美好愿景。吴远之先生由此阐释“一源”的来由。他曾心怀感恩地说:“她是造普洱茶最好的水,也是勐海茶厂的命脉。”一源,是普洱茶的源头,是茶道的源头,也是大益茶人的精神之源。一源井,不仅是提供优质水源的井,更是大益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象征。
  伍

  “泉涌不止,嘉木不亡,凤凰清啼,茶者归心。”



  顺应天道,重德守义,故泉涌不止;惜茶爱人,精神长存,故嘉木不亡。至此,大益茶人之精神,可解读为:勇担责任的担当精神、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先苦后甜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等等。凤凰,乃大益茶道之图腾。她是吉祥和谐的象征,是代表幸福安康的东方神鸟。“凤凰见则天下和。”凤凰与茶有着太多的机缘巧合,也有着太多的精神默契。“洁、静、正、雅、守、真、益、和”在凤凰身上都有体现。凤凰清啼,茶者归心,似乎昭示着人们:大益茶人愿做一只求茶的凤凰,永远翱翔在天际,为人间衔来天堂的茶籽,种下生命的茶树,让爱与美伴随着茶香飘满五洲!

  背景回顾

  关于“一源井”

  自古佳酿离不开好水。制茶过程中,优质茶叶和优质水源,更是缺一不可。

  1973年,为了解决渥堆用水,勐海茶厂开凿了一口10米深的水井,这口水井就是今天的“一源井”。让当时的茶人没想到的是,经这口井水发酵的普洱茶,有一股非常独特的香气,人们也尝试过用别的水制茶,但事实证明,只有这口井水制出来的茶最醇、最香。

  这口井不仅是造普洱茶最好的水,也成为勐海茶厂的命脉。2005年10月25日,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将其命名为“一源”,即“唯一的水源”。

  因为有一源,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勐海味”,才有了大益茶业的腾达与辉煌。“一源井”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普洱第一泉”。
  撰稿/徐习之

泰顺县多个茶叶品牌获奖!第七届亚太茶茗大奖赛获奖名单公布

近日第七届亚太茶茗大奖赛获奖名单公布泰顺县多家茶企选送的,7个茶叶品牌分别获得特别金奖、金奖、银奖等奖项

“亚太茶茗大奖”“亚太茶茗大奖”是世界范围内主要产茶国和销售国的茶叶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参与评审的一项国际性评比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被业界誉为“亚太地区茶叶界顶级赛事”,已经有来自国内外的千余种茶叶参与评选。

本次大赛共收到526个茶样,经初筛,共有378个茶叶样品进入专家感官审评环节。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专家分组密码评审后,最终有227个茶品成功入选获奖名单。

其中,泰顺县牛顶峰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红茶、泰顺县水之言家庭农场选送的泰白银针获评特别金奖,泰顺县山和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寅春三杯香获评金奖,泰顺县牛顶峰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三杯香绿茶、浙江雅中芽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泰顺三杯香、泰顺县山和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寅春红茶和泰顺县心博家庭农场选送的泰顺青茶获评银奖。

泰顺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也是著名《采茶舞曲》的诞生地,2021年泰顺县荣获“中国区域特色美丽茶乡”称号。

▲泰顺“三杯香”茶业基地

截至2021年,泰顺县茶园面积8.8万亩,其中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基地认证的茶园达3.2万亩,全县茶树良种覆盖率达75%。全县茶叶年总产量4043吨,产值5.5亿元,综合产值19亿元,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已成为泰顺生态农业支柱产业之首,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泰顺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集中在抓基地、上项目、强加工、塑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全县茶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下步,泰顺将继续把握市场定位,做强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让泰顺茶叶走向更大市场,推动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获奖名单

特别金奖


金奖

单位名称茶样名称
陕西省汉阴县凤凰山富硒茶业有限公司金凤茗芽
墨江景星水之灵茶业庄园水之灵普洱茶生茶紧压茶
夷陵区太平溪镇园林茶叶专业合作社峡州早(宜昌毛尖)
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绿茶
泰顺县山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寅春三杯香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湄潭翠芽
湖南天下康茶叶食品有限公司石门银峰
景宁六江源茶业有限公司金奖惠明茶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彝岭苗山雪芽
岚皋县秦巴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南宫银针
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梵净山翠峰茶
岳西睿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岳西翠兰
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翡冷翠
安康市汉滨区正义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银针
广元市龙门山生态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川白茶(白叶1号)
紫阳县关南春茶叶产业有限公司紫阳毛尖
常宁市天堂山云雾茶开发有限公司绿茶
西乡县胡师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胡师傅牌汉中仙毫
秀山县嘉茗茶业有限公司秀山毛尖
湖南省常宁市塔山农贸有限责任公司常宁塔山茶
利川市临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绿毫(贡芽)
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石高山茶
紫金县萱梓绿农业有限公司萱梓绿
紫阳县向阳茶厂紫阳毛尖
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汀溪兰香绿茶
白河县茅坪镇佛洞山茶厂佛洞山野生条形茶
黟县金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黄山毛峰
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顿山绿茶
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平阳黄汤(黄茶)
景宁六江源茶业有限公司金奖惠明 红茶
紫金县中坝镇智鑫家庭农场紫金红茶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遵义红
始兴县八两红茶叶有限公司八两红牌有机红茶
平利县长安一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安康富硒红茶
都匀市团山新甜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都匀红茶
景德镇市金桂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孚钉牌浮梁工夫红茶
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盛川宜昌宜红
安康市绿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秦萃精品红茶
紫阳秦硒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紫阳秦禧春红茶
紫阳县鼎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紫阳红茶
正安县朝阳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朝阳有机红茶(九道红)
安康市汉滨区碧湖云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山野红茶
广元市龙门山生态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龙门红蕊.青川龙门山工夫红茶
紫金县敬梓客家皇茶场映桃红茶
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石高山茶
广东万绿印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万绿印象红茶
利川市临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临江牌利川红
紫金县广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茶
福安市怀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儒乡韵®️之秀水兰馨
紫金县猪牯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红茶
福建省福黎峰茶业有限公司诏安单丛
诏安县海平茶叶加工厂诏安八仙茶
桃江县罗溪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罗溪高山野生富硒黑茶
诏安县福高铭茶叶有限公司诏安八仙茶
漳平市华鲜茶业农场漳平水仙
福建井岭茶业有限公司诏安八仙茶
株洲龟龙窝观光生态茶园有限责任公司龟龙窝牌高山乌龙
安康市绿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秦萃白毫银针
江西省本无尘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婺源白茶
昌宁县温泉镇茶缘茶坊古树茶厂秘境瑞雪白茶饼
双江勐勐茶叶商贸有限公司古树晒红
普洱市银嘉茶业有限公司银嘉普洱熟茶
墨江景星水之灵茶业庄园水之灵普洱茶熟茶散茶
普洱康提茶业暨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普洱茶(熟茶)卡朵迷你金饼
南宁天醇商贸有限公司2017年观山六堡茶、2005年不倚六堡茶
贵州泰和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风味茶
张家界神州界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家界莓茶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帝泊洱茶珍-甘醇普洱(普洱速溶茶)

银奖

单位名称茶样名称
江西华农绿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绿欢缘庐山云雾茶(绿茶)
都匀市都匀市剑江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都匀毛尖
贵州省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脚尧精神
安康市汉滨区德润天然富硒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硒绿雪芽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龙园号“易武正山”普洱茶紧压茶生茶
秀山县尖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秀山毛尖
陕西汉阴凤凰山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茗芽特级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采花毛尖
泰顺县牛顶峰茶叶专业合作社三杯香绿茶
湖南湘西吉首市一两金茶业有限公司黄金绿茶
黄山晨猴茶业有限公司太平猴魁
浙江雅中芽茶业有限公司泰顺三杯香
安康市天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臻僔马泥银针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高山福”福禄茶
紫阳县宏威富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紫阳毛尖
云南省凤庆茶厂有限公司滇绿茶
双江勐勐茶叶商贸有限公司古树绿茶
陕西硒韵茗茶叶有限公司翠峰
四川蒙山红茶业有限公司一叶蒙山·玉露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硒湖茶业有限公司绿茶——“五碗香”(翠芽)
陕西省紫阳县益品源茶业有限公司紫阳富硒绿茶
紫阳康硒天茗茶业有限公司康硒雾毫
紫阳县鼎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紫阳毛尖
秭归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丝绵茶
岚皋县金碧雲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巴山翠峰
广东万绿印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万绿印象绿茶
紫阳康硒天茗茶业有限公司紫阳翠峰
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太湖禅茶
秀山县民蕊农业有限公司秀山毛尖
江西玖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遂川狗牯脑茶
湘西自治州牛角山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初心古丈毛尖
浙江国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天姥云雾茶
江西省本无尘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婺源绿茶
安康市天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臻僔马泥毛尖
紫阳县茗坝茶厂紫阳翠峰
正安县朝阳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朝阳有机红茶(九道翠)
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盛川宜昌毛尖
湖北三峡世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丝绵茶
岳西县羊角尖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岳西翠兰
陕西省紫阳县龙潭茶业有限公司紫阳毛尖
勐海七子饼茶厂冰岛 普洱茶(生茶)
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女娲银峰
平利县号房茶业有限公司平利县女娲茶(八仙毛尖)
四川省蒙顶山皇茗园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皇茗园牌“蒙顶黄芽”
秀山县源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边城壹号古树绿茶
英德市英茶王茶业有限公司英德绿茶
安康市汉滨区星庐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极品贡芽
平阳县天润茶叶有限公司平阳黄汤(黄芽茶)
平阳县雪韵茶业有限公司平阳黄汤
安康市汉滨区汉岚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有机红茶
湖北猫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川红
庐山市东林雨露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东林雨露红茶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高山福”鸿福茶
墨江景星水之灵茶业庄园水之灵红茶散茶
陕西安康山川秀美农业有限公司龙雀春红茶
紫金县高坑龙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红茶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彝岭苗山红茶
紫金县琴江源茶业有限公司琴江源蝉韵红茶
紫金县红区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红茶
广东农联惠农业有限公司紫金红茶
紫金县龙窝镇架草排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架草排红茶
广东金山美人茶业有限公司红美人
祁门县红醉茶业有限公司祁门红茶
黟县金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祁门红茶
利川施楠茶业有限公司利川红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紫金红茶
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安沟有机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红茶
四川森林茶业有限公司森林雪--大国红运
紫金县志青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红茶
紫金县中坝镇明联惠家庭农场紫金红茶
泰顺县山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寅春红茶
江西华农绿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七都红红茶
黄山祁门门门红茶业有限公司祁门红茶•祁红毛峰
秀山县源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边城工夫古树红茶
福建习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钥匙古枞红茶
紫金县萱梓绿农业有限公司红茶
贵州省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脚尧红
秀山县民蕊农业有限公司秀山红茶
黄山市西顶茶业有限公司祁门红茶
安康市汉滨区周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硒山牌红茶
重庆边城韵茶业有限公司秀山红茶
紫金县天元农民专业合作社鹰峰山有机红茶
福建省光泽县先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干坑红茶
秀山凯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凯堡红茶(红茶)
紫阳县关南春茶叶产业有限公司紫阳红茶
四川蒙山红茶业有限公司一叶蒙山·老枞
广东茗粹茶业有限公司英红九号
诏安县百顺家庭农场诏安单丛茶
武夷山市闽景茶业有限公司肉桂
漳平市南山家庭农场南洋韵水仙(漳平水仙)
福建习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钥匙老树岩茶
诏安县秀峰茶业有限公司诏安八仙茶
诏安县骏发茶叶加工厂诏安单丛茶
福建辰志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诏安八仙茶
福建省犁头岽休闲农业有限公司诏安八仙茶
紫金县考雅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蝉茶(东方美人茶)
诏安县胡津香茶叶加工厂诏安八仙茶
福建乌山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八仙茶
绿春县大水沟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白茶
广东农联惠农业有限公司紫金白茶
KANCHANJANGHA  TEA ESTATE.NEPAL ORGANIC WHITE TEA
NEPAL ORGANIC BLACK TEA
广西武鸣大明山感仙茶厂白茶
紫金县中坝镇明联惠家庭农场紫金白茶
紫金县猪牯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白茶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金蟾白”白茶
雅安雅雨茶业有限公司馆藏壹号金砖
陕西泾阳鼎盛祥茯茶有限公司鼎芝盛茯茶
桂林漓江茶厂有限公司古树六堡茶砖
湖南安化黑茶村长茶业安化黑茶,茯茶
广东老曼峨茶业有限公司2021老班章(熟茶)
福建省仙茶美科技有限公司八仙金花茯茶
泰顺县心博家庭农场泰顺青茶
张家界鑫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家界莓茶
永顺县金顺植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莓茶(藤茶)


来源:泰顺发布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马古道及其对茶文化传播的交互影响探析

[摘 要] 梳理了茶文化在茶马古道上的传播,尤其是生长于云南银生诸山的普洱茶,因其独特的地域性使得茶马古道必须翻山越岭长途远征以获取它。同时,西域回鹘民族的“恃茶”习惯使得丝绸之路逐渐向茶马古道转型,伴随着更多民族全民饮茶习惯的扩散,茶马古道也在不断扩展,向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延伸,最终成为一条横跨世界屋脊、连接东西方不同大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播纽带。进一步深入研究茶马古道,将拓宽山地研究与“一带一路”战略关系的视野,激活历史的血脉,促进与西亚、南亚、东南亚及世界的协调创新和开放共享。认为山地文明的交流传播与道路的开通关系甚大。藏民“恃茶”的习惯催生了茶马古道的兴起,古道网络的形成和繁荣又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关键词] 山地;茶马古道;茶文化传播

一、前言

自古以来,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文明的交流传播总是与道路的开辟延伸紧密相连。山地文明更是如此,因为山地道路的开辟极其艰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若无道路在山地间的连接,那真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巍峨雄奇、蜿蜒起伏的群山之间,在横断山脉层峦叠嶂的高山峡谷及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山地之中,盘旋绵延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古道的石板上至今仍嵌着二寸许深的马蹄印,欲说风尘;道旁的石壁上刻着许多佛教箴言和崖画,几经沧桑。据说,有些连接古道的铁索桥,便是由马帮们的买路钱架成的。深山的洞穴中、陡崖下,时时可见森森的白骨。——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行程最险峻的文明传播古道:茶马古道(木霁弘,陈保亚,李旭,等,1992)。茶,这一生长于山地的树叶,作为中国文化独特的承载者,在这条古道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生长于中国南部许多山地: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福建……“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宋徽宗赵佶),更因“茶性俭,忌膻鼎腥瓯、膏薪庖炭”(陆羽),被赋予“中澹间洁,韵高致静”(赵佶)的品格,备受中国文人学士的雅爱。据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的功用是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的基础,这种功用源于人的需要。而茶叶一旦成为必需品,那茶就会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渐而渗透熏染,成为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中国文献古籍中常有关于茶之功用的记载,《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广雅》:“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枕中方》:“疗积年瘘,苦荼、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干草汤洗,以敷之〔唐陆羽,2011〕。”

有如此奇妙之功用,难怪“茶”一旦传入藏蒙高原,立即融进其血脉,成为每日不可或缺之饮。

二、茶叶入藏与茶马古道的兴起

茶叶何时流传入藏,其端始早已堙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文献有所记载之时,饮茶之习在藏区已悄然成风。“起码在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也就是公元7世纪上半叶,吐蕃人已经像离不开盐、帛、刀、玉一样离不开茶叶”,以致“汉地茶商”在吐蕃已形成阶层。根据藏族著名文献《弟吴脚法源流》和《贤者喜宴》的记载,“汉地茶商”的政治身份是主奴,地位等同于“小王”,可以享受奴隶、再奴、贱奴当差的待遇 (王明达,2012:33~34)。

《西藏政教史鉴》载:“茶叶亦自文成公主输入藏土”,而文成公主入藏是公元641年。可见,有史料记录的吐蕃饮茶习俗是从唐代开始的。茶大规模进藏也大约在唐代,藏语中“茶”这个词的读音形式和汉语唐代语音一致,是一个重要的旁证。不过,茶从民间进入藏区应该有悠久的历史,那些年代久远的马帮古道应该很早就伴随着茶的运输(陈保亚,2005,2010)。

1.恃茶与取茶

“茶”一旦传入藏区,立即融进其生活与文化,日久积习,不可或缺。“最为使人感到茶之力量的是这样一句藏族古谚语:‘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用汉语来说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木霁弘,2003)!”

大约始自于晚唐,茶逐渐成为每个藏族人每天饮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史料记载,唐开元十九年(731),在河西及青海日月山一带已经开始出现茶马互市,茶叶大量运往藏区,藏民全民饮茶,现代藏族人几乎都饮酥油茶。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藏人游牧,多食牛羊腥膻,“乳酪滞膈,而茶性通利,能荡涤之”(王圻《续文献通考》),“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张廷玉《明史·食货志》卷八0),“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之,以其腥内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王廷相《严茶议》)。因此,藏族有这样的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饭可一天不吃,茶却不能一顿不喝”。

如上所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藏民族如此恃茶,他们需要茶就像需要水、空气、盐、粮食一样,藏区却不出产茶叶。这就引发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到产茶的地方取茶!

产茶的地方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诸多省份,然“可以认定云南和四川南部都是茶的原生地和原产地[唐·陆羽,2011]”。《茶经·茶事》中涉及茶的源头或茶的盛产地时,大都是在横断山东麓一带。陆羽还引孙楚《歌》曰:“姜桂茶荈出巴蜀。”顾炎武《日知录》也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可见,先秦时巴蜀之地的饮茶风俗传至中原,历经汉魏六朝,种茶饮茶盛行于东南各地,到唐宋代蔚然成风,并一直延续至今。

或许是因为云南地处偏远,其时与内地的交流通道又大多要经过四川,早期文献记载中鲜有提及云南是茶的原生地。但是,“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并不需要去争夺人类茶树发源地初始权和最早栽培茶树的初始权,他们知道茶马古道伸向的主要茶山一定是最古老的茶山,一定有茶源。在两条最为古老的原生茶马古道中,滇藏茶马古道伸向云南普洱一带,川藏茶马古道伸向四川雅安一带,都没有伸向印度或世界其他地方的茶山(陈保亚、彭玉娟,2012)。”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路,是道路,把“恃茶”与“取茶”之间相隔着的万水千山连接起来了;同时,也把两个内聚力最强的文化集团——藏文化集团与汉文化集团——连接起来了。茶在古道上的传播,这一独特的文化事件,竟然催生了一个人类行走文化的奇迹,形成了一条横跨世界屋脊、连接东西方不同大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播纽带——茶马古道。

2.茶马古道的兴起及繁荣

“茶马古道”是以人赶马驮(少数为牛、骡)运茶为主要特征,并伴随马、骡、皮毛、药材、盐、酒等商品交换的文化传播纽带。其分布最初是以滇川藏三角地带为中心,外围可延伸到广西、贵州、湖南等省。而国外则直接到达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及泰国等(木霁弘,2003;陈保亚,2010)。通过马帮贩运茶叶维持古道的生命与繁荣,是茶马古道独立于世界上其他古道的特征。

当然,有茶马古道之前,古道早已存在。可以说,古道的起源就是人类的起源,因为说到古道就要说到走古道的人,古道的形成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起源和迁徙。据学者研究,茶马古道的原始形态是直立人古道、早期智人古道、晚期智人古道、民族古道、盐运古道和马帮古道。其间,盐运古道和马帮古道的出现为茶马古道的兴起预备好了一般的必要条件。

在茶马古道兴起以前,以滇藏川横断山为中心的马帮古道已经非常著名,历史记载的代表性马帮古道有从大理到成都的五尺道和灵关道,从大理到印度的博南道。

五尺道从成都顺岷江南下,再沿着金沙江经过宜宾、昭通、昆明到大理。灵关道从成都经雅安、汉源过大渡河到西昌,再顺安宁、雅砻江到攀枝花,顺金沙江进入云南楚雄,最后从大姚到大理。博南道从大理出发跨越澜沧江、怒江,取道保山、腾冲等地,分几条支线进入缅甸印度。

另一方面,茶马古道以前还有些马帮古道尽管历史记录很少,但也已经相当发达。代表性的有怒江马帮古道、澜沧江马帮古道、金沙江马帮古道、元江红河马帮古道、雅砻江马帮古道、南盘江马帮古道。马帮古道迅速缩短了物质和文化因子的传递时间,缩短了村落的空间距离,扩展了文明传播的容量,带来了村落的繁荣。由于马帮的远征能力,可以说马帮的兴起使古道真正进入了纽带时期。

使得横断山深处的马帮古道如此发达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盐。对大多数村落来说,和水、食物不同,盐必须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获取,于是从盐井到各个村落的古道网络开始出现,盐运古道是获取食盐的必要条件。由于盐是来自于他乡的常年生活必用品,有人栖居的村落必须要有盐,也必须要有盐运古道连接,这就是依赖性。粮食可以自己采集、生产,牲畜可以自己养,衣服可以自己做,水可以自己找打井取,盐却不是每个村寨都有能力自己采的。

当马帮和盐两个因素汇集在一起时,形成了盐运马帮古道,这是一种生命力非常强的古道,马帮古道和盐运古道的性质同时体现在盐运马帮古道上:一方面是崇山峻岭中需要古道网络来运输盐,另一方面是马帮克服艰难险阻的能力使盐运古道网络得以运行。

然而,藏族对茶的全民依赖这一特殊的必要条件彻底改变了这些古道的性质,使得一般的盐运马帮古道发展成茶马古道。因为藏族地区一般不产茶,耗茶区要穿越横断山向产茶区进行远征,这就使得“局域网”似的盐运古道转型成了“互联网”似的茶马古道。同时,茶比盐更难保存,远征还需要常年进行。马帮的生活开始职业化,形成了马帮的商业规则和专用术语,马帮古道开始固定化、季节化,远征的马帮队伍就成了生活的一种形式。

说到底,茶马古道源于藏族对茶的依赖,藏族出没的地方就是茶马古道延伸的地方。随着藏族恃茶行为向横断山腹地的扩展,绕过横断山腹地的任何古道都不能满足横断山腹地恃茶民族的需求,茶马古道必须深入横断山腹地的崇山峻岭。

横断山脉是世界屋脊上最险峻的极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云南、四川两省西部和西藏东部南北走向山脉的总称。与这片土地上许多东西走向的山脉不同,横断山脉是南北走向,其高山峡谷、激流险滩隔断了东西交通,山势回转,江河扭曲,其险峻艰难可想而知。然而,正是对茶的深深依赖,促使着人类最伟大的一个行为:翻越横断山腹地,对世界屋脊进行终极的征服。

自东而西翻越这些纵贯南北的著名山川,要依次征服岷山、岷江、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指北段,也称宁静山,南段为云岭)、澜沧江、他年他翁山(南段为怒山),怒江和伯舒拉岭(南段为高黎贡山)。至少在明代,茶马古道已经翻越了横断山腹地。《明史·食货志》有载:“(洪武四年)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天权)、黎(汉源)、雅(雅安)、抵朵甘(康藏和安多藏)、乌思藏(卫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山后归德(贵德)诸州,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

茶马古道还连接着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深处及周边国家的各个民族,这些民族也在茶马古道上进行各种物质和文化的交换。饮茶习俗也随着道路的延伸和传播,流传到了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大西南的茶叶源源不断地在深山峡谷,雪域高原中艰难跋涉,走进这些不同民族的生活,融入风姿各异的文明。

茶马古道覆盖了早期的各种局域马帮古道,使一些曾经中断的著名古道得以复兴,如连接滇蜀到印度的“蜀身毒道”、经滇南红河至越南交趾的“滇越麋泠道”等,并迅速激活周边的大量局域古道,转型成为远征的茶马古道,交织成跨越世界屋脊的文化传播纽带(陈保亚,2005,2010)。

茶马古道是世界高地上的庞大网络,主干道有滇藏线、川藏线和川青藏线。滇藏线以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今普洱)、临沧的勐腊、勐海、澜沧(亦即澜沧江流域)等为中心来扩张,线路向西北行走,经过景谷、镇沅、景东、南涧、巍山、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左贡、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宗、工布江达、拉萨,可从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川藏线从现今的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拉萨等地,抵达尼泊尔、印度。川青藏线从横断山东麓产茶地往北出发,一条取道现今的罗江白马关,顺嘉陵江北行,翻越大巴山、秦岭,进入陕西,再西去甘肃、青海入藏,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地。另一条从绵竹翻越岷山南部的九顶山南部进入茂县,或者从灌县或北川绕过九顶山进入茂县,然后顺岷山西侧的岷江北行,经过松潘、若尔盖,翻越西倾山进入茶马互市要冲临夏(古河州),再西去青海、西藏。

在这些主干道之间和周围,各种支线盘根错节,伸向高山峡谷的村落和牧场,使得恃茶行为得以维系;同时,恃茶行为又使得茶马古道得以繁荣昌盛。可以说,茶与古道相依相存,又相得益彰。

三、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延伸

1.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的转型

除了藏族全民恃茶,另一个重要的恃茶民族是回鹘。《新唐书·陆羽传》记载:“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唐代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亦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恃茶而归,亦足怪焉。”这说明回鹘在西迁以前就已经有了饮茶习俗。

在丝绸之路的发展史上,由于伊斯兰教的兴起及其和佛教的冲突,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曾经一度处于萧条状态,很多商品开始走海路。唐武宗元年(840),发生了一个历史事件:回纥西迁(《旧唐书·回纥传》)。贞观二十一年(647),回鹘酋长吐迷度在独逻河(今蒙古国土拉河)自称可汗,正式建立回鹘汗国。因其与唐朝一起消灭薛延陀汗国有功,吐迷度被唐朝封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回鹘与唐朝一直友善,曾经三次向唐朝和亲。彼时唐朝饮茶之风盛行,受其影响,故每“回鹘入朝,大驱名马,恃茶而归”。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之统治无道,内讧不断,840年回鹘分三路西迁:一迁吐鲁番盆地;一迁帕米尔高原西部至楚河一带;一迁河西走廊。

伴着回鹘的西迁及其向丝绸之路的移动,丝绸之路开始复兴;同时,回鹘也把饮茶的习俗带到了丝路上。由于回鹘恃茶行为的形成,茶的需求剧增。这在宋明以来记录西部的文献中均能找到茶马互市的佐证。其时,丝绸之路上以茶为主的运输活动非常繁忙,必要的运输品已悄然转变为“茶”,而不再是丝绸了;茶成了丝绸之路赖以延续的更主要的因素。从古道支撑商品的角度看,从唐宋开始,丝绸之路已经转型为茶马古道了。因为通过人赶马驮长途运茶,这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特征,不过,有些沙漠地区不是用马而是用骆驼。和丝绸不同,茶不仅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商品,而且是沿途回鹘等民族必需的商品,这使转型后的丝绸之路不允许再中断。随着道路网路的连接与延伸,全民喝茶的习俗也在蒙古族及其他民族中形成。同时,由于全民饮茶习惯的扩散,茶马古道也在不断扩展(陈保亚,2005,2010)。

2.茶马古道完整形态的最终形成

随着现代交通的扩展,世界上很多古道都被公路或铁路取代了。昔日的马道要么被公路铁路叠置,要么在漫长的日晒雨淋下消失在草莽中。丝绸之路由于分布在比较平缓的地带,容易被公路铁路覆盖。公路的兴起就是这些古道生命的结束。我们现在走在丝绸之路上并不等于走在原来的古道上,原始的运载工具和方式已经难以再现。古道的消失不仅只是古道本身的消失,伴随着的是古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语言文化的消失。这对人类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尽管茶马古道的主干也正不断被公路替代,然由于茶马古道以运茶为主,而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深处的村民们总是愿意把家园建在高山云雾或峡谷深处,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茶叶,需要茶马古道来连接那里的村落,满足村民对茶的依赖。那些村落是公路不易完全覆盖的地方,特别是滇川藏三省边缘地带。因为横断山一带地形复杂,这里的地势结构多为堆积层,地质变化复杂,常有大的泥石流、大滑坡发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把海拔几千米的高原切割成许多山峰峡谷,使得江河纵横,浪涛汹涌,人们主要靠皮筏或溜索横渡。

可以说,没有哪一条古道像茶马古道那样险要。同时,茶马古道很窄,一般只有两尺见宽或更窄。其上乱石叠嶂,路和雪水溪水常常不分,行动起来极其艰难。短期内这些地方筑起现代化的公路、铁路网络还不大可能。因此,茶马古道是大陆上至今仍在活着的一条古道。

茶马古道的可延续性是不同于其他文明古道的又一个区别性特征。可以说,全民饮茶和高山峡谷是茶马古道得以延续至今并将继续延续的两个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全民喝茶的习惯,便不需要马帮去远征运茶,如果只有全民喝茶但没有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深处复杂的地理环境,茶就可以通过公路来运输,而不必马帮来远征(木霁弘,2001;陈保亚,2005)。然而,令人痛心和担忧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商业旅游的开发,现代公路开山劈石,架桥穿洞,不断地在侵蚀和吞没着现存的茶马古道,这条绝无仅有的古代文明传播古道正在濒临灭绝的危险。

综上所述,茶马古道的完整形态应包括:古道远征线路的形成;古道在空间上的周遍性;古道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古道和马帮的专门化。远征线路的形成表现为茶马古道往往要跨越很长的距离,才能把耗茶区(比如藏区)和产茶区连接起来。周遍性是指只要有恃茶民族的村落和牧区,茶马古道就必须伸向那里。所以茶马古道本质上是以远征线路为主干并向各个耗茶村落和牧区延伸的古道网络。延续性是指高山峡谷中的民族依赖茶叶,每个村寨的茶不能中断,因此古道也不能在新的运输方式出现以前被中断。现代化交通手段至今不能完全替代茶马古道穿越横断山深处的高山峡谷,体现了茶马古道在时间上的延续性。专门化是指茶马古道线路、行走时间、行走方式、停留点的定型。以上这四个方面,如果和丝绸之路相比,只有远征性这一点颇为相似,其他都不同或有较大区别。由是观之,茶马古道的完整形态应为:茶马古道是指以马驮(包括牛、骡、驴、骆驼等托运)、人背为主要运输方式,以运茶为主要目的,并伴随酒、盐、马、骡、皮毛、药材等物质商品交换及佛教、基督教等精神交流的文化传播纽带。它以滇川藏为核心,向北可深入新疆、青海、甘肃和北方丝绸之路相汇合,向东可延伸到广西、贵州、湖北、湖南等产茶区,向西可抵达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向南和东南可延伸到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并波及南亚、西亚、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继续向西则和欧洲、非洲古文明通道连接(陈保亚,2005)。

四、茶马古道文化线路

在茶马古道上,马帮不断地游动,茶叶从一个商人手中转到另一个人手中,中国人、印度人、波斯人等等将这些茶叶一站转一站,送到世界的另一边。茶叶成了连接不同民族的纽带,并形成了一条条无穷无尽的文化传播道路。

同时,随着茶叶的传播,恃茶民族逐渐增多,以致小小的几片茶叶,却在宋明两朝政治经济外交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以茶驭番(邓前程,2005)。

自唐代茶叶传入吐蕃以后,至宋已然“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而宋代立国中原,缺马问题严重,于是,茶马互市便是两全其美之策。同时,产马之地的契丹、西夏政权为了自身利益,绝不轻易将马输入宋朝。因此,北宋政府专设茶马司,加强对茶马互市的控制,以便一方面从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的输出上制约对方;另一方面,借以取得足够数量的马匹加强抗击对方军事实力。(明)谢肇淛《五杂俎》评价茶马互市“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当然,宋王朝的关注点并不仅在于“利”,更多在于“羁縻远人”。“祖宗设互市之法,本以羁縻远人,初不借马之为用”(《宋会要·职官》卷四三)。

明朝以降,朝廷强力控制茶马互市,显然也绝不是为利,甚至缺马问题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正如明太祖所言:“夫物有至薄而用之则重者,茶是也。始于唐而盛于宋,至宋而利博矣。前代非以此专利,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强调“……巡禁私茶之出境者,朕岂为利哉,制驭夷狄,不得不然也。”明世宗亦言:“国家令番夷纳马,酬之以茶……非中国(即内地)果无良马,而欲市之番夷也。亦以番夷中国藩篱,故以是羁縻之耳。”(《明实录》太祖卷、世宗卷)历朝大臣也力挺“以茶驭番”之策,正德年间都御使杨一清言:“且金城以西,绵延数千里,以马为科差,以茶为酬价,使远夷(为)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则病且死,以是羁縻之,实贤于数万甲兵,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嘉靖十五年(1536年),巡茶御史刘良卿也说:“盖西边之藩篱,莫切于诸番;诸番之饮食,莫切于吾茶。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故严法禁之,易马以酬之。禁之而使彼有所畏,酬之而使彼有所幕。所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者也。其所系诚重且大,而非可以寻常之处也。”(陈子龙《明经世文编》)所以有明一朝,皆认为“茶马,国之要政”,“摘山之利而易充厩之良,戎人得茶不为我之害,中国得茶实为我利之大,非马政军需之资,而驾驭西番,不敢扰我边境矣”(《七修类稿·国事类·西番易马考》)。

“茶”,这生长在中国南方平凡普通的草木之叶,竟然在历史上担负着如此重大的责任,成为固国守边的和平之子,堪比万马千军。可谓天佑中华!

此外,茶马古道还兴起了无数的城镇,城镇成为独具特点的贸易文化中心。政治的使臣、做买卖的商人、和尚及民族部落……他们在这条古道上流动着,印度文明、西域文明、西亚文明、东非文明、西藏文明、滇蜀文明、中原文明等等诸多文明,通过茶马古道的连接,在各个领域内引发了大规模的互相交流。因此,茶马古道既是商品贸易大道,又是中外交流通道;既是民族迁徙走廊,又是佛教东渐之路;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形态最为复杂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木霁弘,2001)。

近年来,世界遗产保护领域出现一种新的类型——文化线路。根据马德里会议(1994年)判别文化线路的标准——强调文化线路使用所带来的文化上的反响和在文明传播上的贡献。据此看来,茶马古道堪称文化线路的典范。

文化线路“是一种陆地道路、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其形态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体的和历史的动态发展和功能演变;它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内部或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地得到体现”。作为一动态的强调文化的整体意义的理念,它更重视线路带来的各文化社区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由是观之,茶马古道因其“绵延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长度和空间上的多样性”“多功能的角色和目的”及“产生了巨大的跨文化影响”,成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一个典型案例。2009年8月,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宣布将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

与其他遗产类别不同,文化线路更为强调线路带来的各文化社区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这种影响通常是非直接的,不仅有物质的方面,更有非物质的方面,其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随着一些线路所发生的宗教、思想文化观念的传播,这些传播参与了对各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塑造,因而意义往往十分重大。总之,文化线路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对话和交流,是多维度的、有着除其主要方面之外多种发展与附加的功能和价值,如宗教的、商业的、管理的等等。因此,文化线路不仅只是一个申报和保护遗产的类型,更是一动态的强调文化整体意义的理念,要求人类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看待自身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重新看待文化的多样性。希望这一植根于人类古老的智慧及西方后现代近年来对工具理性的批判的新理念,能对山地研究及茶马古道的保护和利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茶马古道之精魂——得天独厚的银生诸山普洱茶

1.普洱茶——上苍的馈赠

《史记·西南夷传》太史公曰:“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行笔至此,司马迁不由得感叹:“楚之先岂有天禄哉?”

说到普洱茶,也令人有同样的慨叹:“滇之茶岂有天禄哉?”大凡茶叶皆有一难:不易保存,逾年则败。别的茶种皆贵在新,唯独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入口的古董”。

普洱茶是茶马古道的精魂,似乎天生为茶马古道而造就。它的制作原料为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独特的大叶种茶树,形成了茶多酚含量丰富、鞣酸含量高、利于化食,且茶味浓郁甘醇、耐煮耐泡的特点。是制作藏族酥油茶和蒙古族、维吾尔族奶茶的上好茶品,最能满足藏、蒙、维等民族的需要。普洱茶的制作工序颇为特殊,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成为生散茶后,还要进一步蒸压成普洱沱茶、普洱砖茶、七子饼茶、小饼茶等紧压茶,大小重量有一定规范,便于马帮装卸和长途跋涉。

因为茶马古道颠沛迢遥,极尽艰辛,马帮有时一年只能走一趟,茶叶的保存就显得至关重要。紧压茶密度大,防潮防晒性能好,便于运输和储藏,是远征的茶马古道对茶叶的基本要求。由于普洱茶在马背上长时间颠簸,沿途时而低谷盆地,时而高原雪峰,海拔由河谷地带的50米到高山险峰的5000多米变化不等,气候更是波诡云谲,一会儿风吹日晒,一会儿雨淋雪飘。在堆存放和运输过程中,普洱生茶在空气中水分及温度的作用下开始缓慢发酵,经过一定时间自然发酵后的普洱生茶转变成为普洱熟茶。这种自然发酵被称为“自然后发酵”。经过后发酵的茶,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且时间越长,质量越好,这和非后发酵的茶叶形成根本区别,也成为普洱茶独特的工艺标志。从此,远征马帮不再担心崇山峻岭中茶叶变质的问题。紧压与后发酵,这是普洱茶在茶马古道上翻山越岭的奥秘。

普洱茶特殊的制作原料——云南大叶种茶树,生长在现今云南普洱、临沧和西双版纳一带。唐朝咸通四年(863),樊绰《云南志》(卷七)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蒙舍蛮在巍山。银生城即今普洱景东,为南诏七节度之一银生节度治所。银生节度管辖南诏南部地区,包括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缅甸景栋、老挝北部、越南莱州等地,银生诸山即在这一片地区。这里独特的海拔、纬度和气候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茶叶生长环境,分布着中国最古老的茶树。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亦载:“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可见,银生诸山所产茶即银生茶。

到了明朝,开始出现“普茶”一词。谢肇淛(1567~1624)《滇畧》卷三载:“滇苦无茗,非其地不产也,土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瀹之节,犹无茗也。昆明之泰华,其雷声初动者,色香不下松萝,但揉不匀细耳?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亦不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明)李元阳(1497~1580)《万历云南通志》(卷一六“羁縻”之“贡象道路”)出现“普耳”一词,特别提到普耳产茶:“下路由景东历赭乐甸行一日至镇沅府,又行二日始达车里宣慰使司之界,行二日至车里之普耳。此处产茶,一山耸秀,名光山,有车里一头目居之。”

(明)方以智(1611~1671)《物理小识》崇祯癸未年(1643)首次提到普洱茶:“普洱茶蒸之成团,西番市之,最能化食。”

“普洱茶”最早指普洱县(今宁洱)一带的茶。由于银生诸山气候、海拔、土壤特殊条件,各茶山的普洱茶均为藏人所好,后来银生诸山的茶也汇集到普洱县制作。再其后,银生诸茶山也开始制作普洱茶。清雍正七年(1729),置普洱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普洱府辖普洱县、思茅厅、他郎厅、威远厅及车里宣慰司,辖境约今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老挝部分地区。一时茶业四起,一派繁荣。其时,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量矣。”

(清)阮福《普洱茶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至此,普洱茶已名遍天下,享有贡茶之誉。

据易武“车顺号”茶庄记载,清道光年间,车顺来精选春茶入贡,得道光帝赐“瑞贡天朝”匾,封其为“例贡进士”,并赞其贡茶曰:“汤清纯,味厚酽,回甘久,沁心脾,真乃茗中瑞品也(余少剑,2012:143)。”

后来,普洱茶的命运与国运的兴衰一起同沉共浮。鸦片战争之后,国势衰微,印锡茶叶兴起,占领国际市场,普洱茶一度萧条。日本侵华,战火蔓延至滇缅一带,云南茶叶市场全面萎缩,普洱茶自亦未能幸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洱茶渐渐得以复兴。1951年,建立了云南省茶叶科研机构。1973年以后,普洱茶人工后发酵的工艺已经相当成熟,生产地开始扩展到四川、广东、湖南等地。2003年3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2008年5月13日,普洱茶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2.银生诸茶山——滇藏茶马古道延伸的奥秘

普洱茶,这枝绽放在茶马古道上的奇葩,因其“为藏所好”,令“藏族古宗商人,跋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那么,吐蕃于何时开始饮用普洱茶?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认为“茶出银生诸山,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当代学者根据松赞干布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吞并过南诏,另一吐蕃王都松芒布杰亦于周武后长安三年(703)亲征南诏,并于次年(704)冬在洱海地区被杀等史料,认为“吐蕃人喝滇茶及滇茶文化在吐蕃的传播,不晚于7世纪” (王明达,2012)。

(清)谭方之《滇茶藏销》:“滇茶为藏所好,以积成习……是以紧茶一物,不仅为一种商品,可称为滇藏间经济上之重要联系,抑且有政治联系意义。概藏人之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上所必需,大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概。自拉萨而阿墩子,以致滇西北丽江转思茅,越重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

思茅即今普洱市府所在,所以滇茶主要指普洱一带的茶,源自银生府所管辖的主要茶山。银生诸山分布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年代最久远的古茶树林。

《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

(清雍正)鄂尔泰等《云南通志》卷三:“六茶山:曰攸乐,即今同知治所,其东北二百二十里。曰莽芝,二百六十里,曰革登,三百四十里,曰蛮砖,三百六十五里。曰倚邦,五百二十里。曰漫撒,山势连属,复岭层峦皆多茶树。”

不言而喻,滇藏茶马古道翻山越岭伸向了古人称之为银生茶山的地带,是因为上苍把独特的云南大叶茶种赐给了“银生城界诸山”,由此形成了始于银生诸山,北上普洱、景东、巍山、洱海再入吐蕃的滇藏茶马古道。

根据樊绰《蛮书》的记录和我们实地考察的结果,可概括出三条重要的古道过银生诸山后入东南亚。从洱海下关南下,银生城(今景东)成为三条古道的岔路口。

第一条线路可称为银生东路,过墨江、江城,主干沿着哀牢山西侧往南行走。唐代《蛮书》卷六《云南城镇》:“银生城(今景东)在扑赕之南,去龙尾城(今下关)十日程,东南有通镫川(今墨江),又直南通河普川(今江城),又正南通羌浪川(今越南莱州),却是边海无人之境也。”

墨江,唐代归南诏国银生府,位于北回归线上。墨江碧溪古镇青石板路至今犹存。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枢纽,普洱茶叶、磨黑盐巴为古镇大宗商品。碧溪古镇往西北可去茶马古道滇藏线银生道主路,经镇沅、景东到大理洱海,再往西北入吐蕃地区。碧溪古镇往东北经过元江、新平、峨山到昆明滇池。碧溪古镇往东可去石屏进入茶马古道重要支线步头道,再去越南,也可经石屏继续往东连接滇桂古道。碧溪古镇往南可直接进入普洱和西双版纳诸茶山取茶。

从墨江往南,渡泗南江后入江城。江城是连接滇老古道和滇越古道的重镇,有“一县连三国”之称。城里多有越南人、老挝人来做茶、盐等生意,大多会汉语云南方言。江城往老挝的勐康口岸所在通道曾经是连接中老边境的茶马古道支线,现已经升级为国家一级口岸,列为普洱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由于普洱茶运输的需要,近代开辟了一条从思茅往东南取道倚象镇到江城的路。一路有不少茶马古道遗迹。

第二条线路可称为银生西路,过临沧、澜沧再往东南亚。 唐代《蛮书》卷六《云南城镇》还提到:(银生城)东至送江川(今临沧),南至邛鹅川(今澜沧),又南至林记川,又东南至大银孔(今清迈),又南有婆罗门、波斯、阇婆(爪哇)、勃泥(加里曼丹)、昆仑(骠国南)数种外道交易之处,多诸珍宝,以黄金麝香为贵货。扑子、长鬃等数十种蛮。

著名的澜沧景迈山古茶园就在这条线上,景迈,傣语即新城。“景”指城,“迈”指新,定语在中心语后。从景迈山再往西有古道可去缅甸,景迈山大叶茶主要沿着几个方向传播:一条走银生古道进入普洱府,作为普洱茶的原料之一;一条顺南览河西侧过洛勐进入缅甸;一条经勐海、打洛进入缅甸。进入缅甸的茶都是绿茶形式,先到缅甸景栋集散地,再销往东南亚各国。

第三条线路可称为银生中路。这条道路经过普洱(今宁洱)、易武,为茶马古道银生道中最为繁荣的线路,是滇藏茶马古道银生道的主干道。唐代《蛮书》卷六《云南城镇》:“又开南城(今镇沅)在龙尾城南十一日程,管柳追和都督城,又威远城、奉逸城(今宁洱)、利润城(今易武),内有盐井一百来所。茫乃道(西双版纳)并黑齿(傣族)等类十部落皆属焉。陆路去永昌十日程,水路下弥臣国三十日程。南至南海,去昆仑三日程。中间又管模迦罗、干泥、礼强子等族类五部落。”

这条线路分布在银生诸山上的中部。据方国瑜考证,唐代南诏国的银生城在景东,奉逸城即元代的步日部,明代的普洱城,今为宁洱。《普洱音义考》从语音演变的角度作了补证。

磨黑古镇为银生中路重镇。古镇位于宁洱县东北,以把边江与墨江为邻,有“滇南盐都”之称,是滇南茶盐贸易的中心,至今保留着古老的盐井。马帮从磨黑往西南行一日到普洱古城(今宁洱)。普洱古城为整个银生茶马古道第一重镇。普洱有好茶山,更因为汇集银生诸山各路普洱茶而驰名中外。普洱古城有数段古茶马古道遗址保留至今。宁洱镇民主村茶庵圹“茶马古道遗址”保存最好,为山石古道,长约两公里。2007年成立普洱市级市,治所在思茅。

从普洱古城(宁洱)再往南即到思茅区(今普洱市治所)。思茅宋代称“思摩”,处在银生茶马古道的枢纽位置,是茶的聚集地,来自江城、西双版纳、澜沧的几路茶叶多汇集在思茅,然后北上进入普洱(宁洱)。思茅周围保留了较多的茶马古道遗迹。

从普洱古镇再在往南即到易武,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易武在唐代为南诏银生节度管辖下的利润城。易武茶山盛产大叶茶,近代因制作“七子饼茶”而驰名中外。清初,石屏人在易武扩展茶园,兴建茶庄茶号,茶叶贸易异常繁华。乾隆初年,易武石屏人又开始生产七子饼茶。七子饼茶是一种紧压圆茶,即将晒青毛茶经蒸压定型做成规格一致的饼状,七饼一筒,取多子多福之意,故名。易武石屏会馆关帝庙附近有立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的“茶案碑”,又称“断案碑”。记述了茶税争端的案子。石碑是易武茶业兴隆的重要见证。

易武有多条茶马古道去思茅、普洱(宁洱),其中两条最为著名。较古老的一条先西行,经基诺山,然后北上勐养、普文去思茅、普洱。清道光年间茶商又出资修建了直接北上的茶马古道,经倚邦(今属象明乡)去思茅、普洱。从易武往南经勐腊磨憨镇,有茶马古道去老挝、越南。1992年,磨憨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易武周边至今保留了多处青石板茶马古道遗迹。

易武往西即到西双版纳,为黑齿(傣族)聚集中心。在唐代为南诏国茫乃道,有水路通南海。贺开古茶山是西双版纳面积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茶山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勐混乡,怒江山脉南延余脉部,北连著名的南糯山茶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银生诸茶山是滇藏茶马古道的魂与源。滇藏茶马古道因为伸向银生诸茶山而有了巨大的生命力,银生诸茶山的马帮也从此络绎不绝,一派繁荣。银生诸山由此形成了三条银生古道,使滇藏茶马古道得以继续往东南亚延伸。银生茶也因为滇藏茶马古道的繁荣而发展成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滇藏茶马古道的繁荣也激活了云南周边的古道,特别重要的有云南去广西的滇桂古道、云南去老挝的滇老古道、云南去越南的步头道、云南去四川的五尺道、云南去贵州的滇黔道和云南去缅甸印度的博南道。这些被激活的古道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西南和东南亚的联系,对西南和东南亚交通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茶马古道滇藏道的繁荣推动了普洱茶的发展,普洱茶工艺日益成熟。普洱茶越陈越香,名声不胫而走,清代更是远销海内外,被朝廷列为贡茶,普洱茶往朝廷的茶马古道贡茶之路开始形成。贡茶之路从普洱往东北走,过墨江、元江、玉溪到滇池,从昆明分两路,一路继续北上过昭通盐津五尺道去京城,一路往东过曲靖、经贵州去京城。朝廷对贡茶之路的专门管理经营又推动了滇藏茶马古道的繁荣。

六、结语

茶与古道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茶马古道因茶而得以兴起和延续,茶又因古道而得以发展和传播,这不能不说是茶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茶马古道是一种古老而又具有延续性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一传播方式复杂而又立体:浅表的层次是商品贸易活动;较深的层次是建筑及生活习惯的互渗;更为深隐的层次是语言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影响。茶马古道这一植根于人性深处的古老传播方式,曾给它所经过的村落和城市带来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融与互渗。

此外,茶文化的传播还有向日本的东渐和向欧洲的西行。无一例外的是,茶在其所到之处都扮演了重要的文化角色。茶,这位中国文化特殊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就这样穿越了几千年的时间长河,翻越了最高的世界屋脊,漂洋过海,历尽艰辛,把茶文化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成为世界第一饮料。正如《茶史正源》(Victor H.Mair,Erling Hoh,2009)一书所言:“历千百年来,茶叶——或激发艺术的灵感,或增进禅佛的体悟,或扮演催生世界贸易的有功之臣,或触发改变人类进程的伟大事件。……自古以来,没有任何饮料像茶一样,如此深入地融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悄然改变着各方的习俗;其关涉的人员之广,影响的方式之多,前所未及。”

茶,这位沟通和连接人类心灵的和平使者,颠覆了那个古老而陈腐的格言:“东方是东方,西方还是西方;二者彼此隔绝,永不谋面(余少剑,2012)。”

生长于山地的几片茶叶,在连接着山地的古道上流动传播,千百年以降,竟然成为打通民族隔膜,连接东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重要文化传播纽带,这不能不说是文化传播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在今天一带一路新的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深入研究茶马古道,挖掘其深蕴的文化意义,激活历史的血脉,促进与西亚、南亚、东南亚,甚至与世界的协调创新和开放共享,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木霁弘,陈保亚,李旭,等.1992.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 (唐)陆羽.2011.茶经[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3] 木霁弘.2001.茶马古道考察纪实[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4] 木霁弘.2003.《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再版后记[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5] 王明达.2012.藏人喝滇茶溯源[A].王明达. 茶马古道论文选[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6] 陈保亚.2004.论茶马古道的起源[J]. 思想战线.(4).

[7] 陈保亚.2005.茶马古道:横跨世界屋脊的文化传播纽带[J].科学中国人. (12).

[8] 陈保亚.2010.茶马古道:世界屋脊的终极追求[J]. 科学中国人. (6).

[9] 陈保亚,彭玉娟, 等.2012.走进银生诸茶山:探索滇藏茶马古道延伸的奥秘[J].科学中国人.(12).

[10] 邓前程.2005.从自由互市到政府控驭:唐、宋、明时期汉藏茶马贸易的功能变异[J].思想战线.(3).

[11] 彭玉娟,尹雯.2012.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J].云南社会科学.(2).

[12] 余少剑.2012.茶马古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西双版纳为例[A].王明达.茶马古道论文选[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彭玉娟(1965~),女,云南威信人,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邱健(1986~),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昌邦(1986~),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勐海润昌茶厂。

原载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注: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