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湄潭翠芽种类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国际茶日,湄潭诚邀天下人品湄潭茶

5月21日,2022年“5.21”国际茶日暨湄潭县首届全民饮茶活动在中国茶城启动,邀请广大市民同享湄潭茶香茶韵,共赴一场山水之约、人文之约、发展之约。

下午2:00,全民品茶活动开始。茶席前,广大市民和茶友品香茗、尝茶点,浓浓的茶香伴随着欢声笑语四处弥漫。

除了品香茗、尝茶点,市民朋友还可在活动中免费领取精美茶礼,并参与“我最喜爱的茶叶品牌”签名活动。

大家表示,参加全民饮茶活动很有意义,不但品尝到了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湄潭茶,还了解了悠久深厚的湄潭茶文化,受益匪浅。据了解,湄潭县首届全民饮茶活动主题为“全民饮茶·企业斗茶·大众评茶”,由县人民政府主办,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县茶文化研究会、县茶业协会联合承办,活动共设中国茶城、浙大广场两个品茗点,20家茶企积极参与,携带湄潭翠芽、遵义红及黑茶、白茶等茶产品参加活动,邀请广大市民免费品饮。

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田茂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大祥,县政协副主席徐才忠,县政府党组成员陈代强到活动现场巡展。(融媒体记者周欢 李晨晨)

来源:微美湄潭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贵州从茶产业大省迈向强省

2022年,贵州茶产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截至当年底,贵州省茶园面积700万亩,茶叶产量45.4万吨,茶叶产值606.2亿元,同比增6.18%。

4月15日,位于遵义市湄潭县的中国茶城里,茶香四溢,人头攒动,洋溢着丰收的喜庆氛围,以“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为主题的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在此开幕。


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琳琅满目的茶产品吸引嘉宾驻足,各个展区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制茶大师现场展示茶叶制作技艺,网红达人直播间热情互动……今年茶博会采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传播,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全面展示贵州茶全产业链。

当下,贵州正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等大文章,进一步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努力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黔茶出山、黔茶出海,着力把“小叶子”做成富民大产业。

茶产业大省迈向强省

随着普安、水城等地“早”茶“炒”醒春天,湄潭、都匀等47个茶叶主产县抢节气、抢时令,把开春好茶送进市场。

每年,“茶未上市客先到”的景象都在贵州各大茶叶产区上演。贵州春茶产量、品质连年提升。今年茶叶市场需求旺盛,大批外地客商涌入贵州茶山抢收新茶。“今年我们普安接待的外商超过千人,茶青市场价上涨,给茶农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普安县茶叶协会会长、普安红集团(公司)董事长黄仕洪高兴地说。

茶山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这是贵州茶叶乃至茶产业蝶变的生动注脚。700万亩茶园生机勃勃,5786家茶企(合作社)竞相而上,300万农民以茶为业。

一片小小茶叶,见证了贵州由茶产业大省迈向强省。

贵州是中国茶园最大的省份,作为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的茶产业,在2022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截至当年底,贵州省茶园面积700万亩,茶叶产量45.4万吨,茶叶产值606.2亿元,同比增6.18%。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茶产业发展,按照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贵州品牌的发展路径,以“贵州绿茶”品牌为引领,持续深耕东北、华北、西北“三北”目标市场,实施基地黔茶系列品种、茶叶专用肥、绿色防控推广“三大行动”,推动产业链基地生态化、加工标准化、企业集约化、市场品牌化“四化发展”,加速“茶+”融合。

如今,贵州作为中国茶叶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初步形成,进入中国茶产业第一方阵。湄潭、凤冈、石阡、都匀等10个茶叶主产地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湄潭连续三年位居“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


贵州茶投集团茶叶基地

322.4万人坚守贵州“干净茶”

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适宜种茶制茶条件的茶区,是国内业界公认的高品质绿茶重要产地。“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特品质为贵州生产高品质绿茶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是贵州茶叶的底色,更是贵州茶园的基本色。贵州把“干净黔茶·全球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到新时代茶文化内涵中,推行“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理念,推广以草治草、以虫治虫、免疫诱控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62.38%。

贵州在全国率先禁用水溶性农药及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茶园管控坚持“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物防控为辅”,从源头把控,同时,依托科技为产业赋能,不断夯实“干净茶”底蕴。贵州茶叶质量风险监测连续11年保持在100%。

让消费者喝上一杯干净茶、放心茶、安全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凸显了质量优势,积蓄了良好口碑。

瓮安黄红缨公司基地成为全国首批100个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示范基地。率先在茶园全面禁用水溶性农药和除草剂,禁限农药种类在全国62种基础上增加到128种,同时提出了28种出口茶园慎用农药。加工过程以茶青及制品不落地为前提,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开展茶叶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对违规使用草甘膦及违禁农药等情况零容忍,每年抽检茶样2500余个。

在茶叶生产期间,贵州农业农村部门常态化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指导。“让我们的茶农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这是我们做‘干净茶’的决心和信心。”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蔡兴洪说。

“茶山管护好,茶树长得好,就可以用双手采茶。”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介绍。

与单手采相比,双手采茶效率可提高30%以上,茶农收入进一步提高。如今,越来越多茶农愿意采茶、学习采茶、热爱采茶,采茶收入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之一,茶产业发展的红利真正惠及茶农。

这也不断倒逼各地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提升茶园管护水平;增加采摘频数,以采代防,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茶树鲜叶下树率,提高茶叶产量;优化以一芽多叶为主的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链条转型升级。


云雾中的牛角山茶海

贵州具有了绿色生态的安全优势。建立了林中有茶、茶在林中的生态茶园,气候冷凉,病虫害发生率较少。构建了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管控体系,严格茶园投入品监管、严格茶叶生产全过程监管、严格质量安全溯源。做贵州干净茶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安全已成为贵州茶核心竞争力。

弱酸性的土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种类的微量元素、充沛的降雨量、高含量的有机质使贵州成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贵州是世界茶树的基因库,保存4000份茶树种质资源,自主选育的国家级茶树优良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都匀市、湄潭县、石阡县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目前,贵州全省茶园面积700万亩,涉茶人口322.4万人。30万亩以上主产县3个、20万至30万亩7个、10万至20万亩19个,万亩乡镇236个、5000亩村613个。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黔中名优绿茶、黔东优质绿茶抹茶出口、黔北绿茶红茶出口、黔西北高山有机绿茶、黔西南古树茶早茶五大产业带。福鼎大白、黔茶(黔湄)系列、白化黄化、龙井系列品种等主栽品种占全省茶园面积80.7%,其中福鼎大白占51.6%。农户茶园、企业茶园分别占48%、52%。建设专属茶园205.1万亩。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170家48.67万亩,湄潭、都匀等成为省级茶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3家企业基地成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5786家茶企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贵州茶园规模大、集中度高、特色鲜明。以遵义、铜仁为核心的武陵山区成为中国绿茶新的金三角。茶加工企业集群效应正在加速,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全国第二,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龙头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合作社联动,初步形成初精制分离与拼配数据化的分工格局。形成以绿茶为主,六大茶类均能生产的工业化布局,培育出了凤冈毛峰、黎平香茶、颗粒形绿茶、贵州针等一批高性价比优势大单品。

目前,全省茶叶企业(合作社)578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位列全国第二,省级龙头企业230家,规上企业179家。中茶集团、联合利华、太古集团、露笑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贵州。培育了贵茶联盟、黔茶联盟、印江宏源等一批产业联合体,茶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2022年,贵州全年茶叶产量45.4万吨,其中绿茶、红茶产量分别为33.5万吨、9万吨,分别占全省茶叶产量73.8%、19.8%。制定《贵州绿茶》《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32项全产业链省级地方标准,以高水浸出物为代表,树立中国绿茶新标杆。建设1811条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精制加工中心69个。


茶厂工作人员摊晾茶青

茶叶作为公认的健康饮品,深度挖掘和多元化利用,已逐渐成为食品、工业等领域的研发热点。目前,贵州开发出茶保健品、茶护肤品、茶饮料、茶食品、花果茶、果味茶、速溶茶、冷泡茶、茶籽油、茶酒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出袋泡茶、冻干茶、茶浓缩汁等新茶饮产品,培育出了“宜北町”“译乐鲜茶”等新茶饮本土品牌,茶产业加工体系不断完善。

“贵州茶产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在助力贵州省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希望咱们茶产业也能像白酒产业一样要想办法‘贵’起来。”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说,贵州白酒产业有茅台引领,有旗舰、有舰队,“贵州绿茶”是省级地理标志,但是绿茶和它系列产品的开发如何才能形成像白酒一样的特色?让贵州茶产业形成一支像白酒产业一样有战斗力、影响力、引领能力,还能带动乡村振兴的一支队伍呢?

李汉宇说,市场的开拓,取决于能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让相关企业真正保持贵州干净茶、生态茶的生态品质,使它的品牌不断发扬光大。他提出,把龙头企业、销售企业通过更好的合作形式组织起来,更好地抱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他还提出,将贵州茶产业与贵商大会、天下贵州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协作起来,有组织地面向29个国家商会和70个城市的贵州商会宣传贵州茶产业,从而实现品牌共享、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14408个营销网点推动黔茶出山

“贵州绿茶”成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首个茶叶类省域农产品地标,位列2022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第21位。

近年来,贵州构建了“贵州绿茶”省重点品牌+“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梵净山茶”“凤冈锌硒茶”“瀑布毛峰”等主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体系。目前注册商标2245个,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企业1206家。“都匀毛尖”成为全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湄潭翠芽”成为全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分别以43.74亿元、35.29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22年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第8位和第17位。

同时,主流媒体+自媒体的宣传矩阵让贵州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百度引擎以“贵州绿茶”“贵州冲泡”为关键词,分别搜索到相关信息1780万条、1070万条。省内每年举办茶产业博览会、第一采、茶人会、抹茶节、斗茶赛、加工赛、采茶赛、冲泡赛、茶艺赛等活动;省外参加各类茶博会,举办推介会、新品发布会、品鉴会等产销对接活动。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对食品健康、安全的需求已逐渐成为新消费主流。这给贵州干净茶带来了发展机遇。贵州建立“省内产地销售+省外经销商+电商+出口”的营销体系,巩固省内市场,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市场,深耕“三北”市场,加快茶叶出口。

贵州省内建立了湄潭中国茶城、贵阳太升茶城、黎平侗乡茶城、都匀茶城等产地市场,销售网点9263个,进商超系统905个。省外发展茶叶经销商,开设“贵州绿茶”等品牌专卖店,建立营销网点14408个,进商超系统341个。全年茶叶销售40.53万吨,其中省内销售16.2万吨,省外销售24.25万吨。6个茶叶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互认产品清单。

成第一大出口农产品

本次茶博会上,设有中国茶城广场展区、中国茶城门店展区、遵义市九个市县专馆,共有400余家参展商。大会期间,各展区集中展示展销茶叶、茶器具、茶食品等茶相关产品。

“一上午就收获了五六百万元的订单。”贵州画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青青与不少前来参加茶博会的外地客商建立了联系。“之前参展,主要的目的是想批发更多茶叶出去。今年我们的方向不同,想通过我们的爆款产品接触到更多客户。”

茶叶已成为贵州第一大出口农产品。2019年,茶叶出口突破1亿美元,2020年突破2亿美元,2022年0.747亿美元,主要出口摩洛哥、美国、德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出口绿茶、红茶并重为主,涵盖颗粒红茶、抹茶、乌龙茶等国际市场的主要品类,形成了完整的茶叶出口产业链和供应链。在主要茶叶进口国不断增加技术性贸易壁垒背景下,贵州茶出口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茶商正在直播带货

“贵州茶产业发展迅速,要持续开拓国内外市场。出口茶的发展可以提高茶叶下树率,增加茶农收入,也可以让更多消费者喝到优质干净好茶。”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茶专委会执行主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蔡军对贵州茶的品质十分肯定。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需要不断探索。”与会专家建议,贵州要加大出口市场多元化开发,要加大出口品牌的培育,把出口原料转化为出口品牌,做大做强贵州茶产业。

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去年开始拓展出口贸易业务,全年完成出口额2842万美元。茶博会开幕式结束后,参会嘉宾前往该公司观摩。茶加工车间里,生产线开足马力,正赶制今年新茶。

“目前公司主要出口红茶、绿茶、袋泡茶、颗粒红茶等产品,主要出口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公司运营中心负责人罗锋介绍。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 记者 陈兴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幕!贵州馆等你来~

5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是唯一的国家级茶叶专业展会,是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叶盛会,本届国际茶博会为期五天。

贵州茶叶历史悠久,茶圣陆羽《茶经》记载:“茶者,南方嘉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里所说的思州,指务川、沿河一带;播州,即遵义、绥阳、桐梓一带;而夷州,则是湄潭、正安、凤冈一带。

整部《茶经》,“其味极佳”四字,唯对黔茶。陆羽还将播州、思州列为全国六大茶区之一。其他古籍,如《宋史·食货志》、明代《一统志》、清代康熙《贵州通志》等古文献都用了大量笔墨介绍黔茶。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在贵州游玩,曾作《阮郎归·茶词》,盛赞当地名茶都濡月兔。

遗憾的是,贵州地处偏远,能够游历到此的茶客,在交通极为落后的古代,是非常罕见的。

也正是贵州“山高路远”,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贵州的干净茶。今天,天堑变通途,让贵州茶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成为现实,贵州的好生态正在造福今天的贵州人民。

翻开贵州地图,北纬27度横贯东西。在这条世界公认的茶叶生长黄金带上,一片片茶园延绵起伏、无边无际。贵州茶叶如今凭借中国茶叶原料基地和初步形成的加工中心,进入中国茶产业第一方阵。

本届国际茶博会,贵州组团参展,贵州展团位于3B馆设置123平方米的综合宣传展示区,展团以“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为主题,充分融合了多彩贵州元素,展馆布局流畅。

本次贵州团组织铜仁贵茶集团、祥华公司,遵义仙人岭公司,黔南黄红缨公司、黔色国香公司,安顺瀑布茶业公司、关岭馥远公司、紫云新山茶业公司,毕节金沙贡茶公司,黔东南雷山云尖公司,黔西南布依福娘公司,六盘水凉都水城春公司等12家企业参展。此外,在全国茶业脱贫展区争取到两个标准展位为贵州茶展示推介,12家企业集中展示“贵州绿茶”“都匀毛尖”等茶品牌、茶企业、茶产品。展示现场通过视频图文、体验互动、现场品茗、现场直播等多种形式,展示发现于贵州的世界唯一迄今164万年的四球茶茶籽化石,展示贵州美丽茶山、茶叶加工企业,广邀贵州茶经销商和消费者互动体验。

“中茶杯”第十二届国国际鼎承茶王赛秋季赛颁奖典礼

本届赛事覆盖六大茶类、全国18个产茶区,全年共吸引全国各地超500家品牌茶企参赛,有效茶样达千余份;共评选得出“茶王奖、特别金奖、金奖、银奖”对应优质产品,有效扩大了茶企品牌知名度,促进产品质量标准化,推动茶产业良性发展。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习水县叶滋味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公司参赛茶样获得金奖(见下图)

贵州茶产业概况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茶产业发展,按照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贵州品牌的发展路径,以“贵州绿茶”品牌为引领,持续深耕东北、华北、西北“三北”目标市场,实施基地黔茶系列品种、茶叶专用肥、绿色防控推广“三大行动”,推动产业链基地生态化、加工标准化、企业集约化、市场品牌化“四化发展”,加速“茶+”融合。

如今,贵州作为中国茶叶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初步形成,进入中国茶产业第一方阵。湄潭、凤冈、石阡、都匀等10个茶叶主产地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湄潭连续三年位居“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

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适宜种茶制茶条件的茶区,是国内业界公认的高品质绿茶重要产地。“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特品质为贵州生产高品质绿茶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是贵州茶叶的底色,更是贵州茶园的基本色。从源头守牢“干净茶”底线,贵州茶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贵州推行“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理念,推广以草治草、以虫治虫、免疫诱控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62.38%。瓮安黄红缨公司基地成为全国首批100个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示范基地。率先在茶园全面禁用水溶性农药和除草剂,禁限农药种类在全国62种基础上增加到128种,同时提出了28种出口茶园慎用农药。加工过程以茶青及制品不落地为前提,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开展茶叶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对违规使用草甘膦及违禁农药等情况零容忍,每年抽检茶样2500余个。

贵州具有了绿色生态的安全优势。建立了林中有茶、茶在林中的生态茶园,气候冷凉,病虫害发生率较少。构建了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管控体系,严格茶园投入品监管、严格茶叶生产全过程监管、严格质量安全溯源。做贵州干净茶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安全已成为贵州茶核心竞争力。

弱酸性的土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种类的微量元素、充沛的降雨量、高含量的有机质使贵州成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贵州是世界茶树的基因库,保存4000份茶树种质资源,自主选育的国家级茶树优良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都匀市、湄潭县、石阡县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目前,贵州全省茶园面积700万亩,涉茶人口322.4万人。30万亩以上主产县3个、20万至30万亩7个、10万至20万亩19个,万亩乡镇236个、5000亩村613个。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黔中名优绿茶、黔东优质绿茶抹茶出口、黔北绿茶红茶出口、黔西北高山有机绿茶、黔西南古树茶早茶五大产业带。福鼎大白、黔茶(黔湄)系列、白化黄化、龙井系列品种等主栽品种占全省茶园面积80.7%,其中福鼎大白占51.6%。农户茶园、企业茶园分别占48%、52%。建设专属茶园205.1万亩。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170家48.67万亩,湄潭、都匀等成为省级茶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3家企业基地成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贵州茶园规模大、集中度高、特色鲜明。以遵义、铜仁为核心的武陵山区成为中国绿茶新的金三角。茶加工企业集群效应正在加速,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全国第二,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龙头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合作社联动,初步形成初精制分离与拼配数据化的分工格局。形成以绿茶为主,六大茶类均能生产的工业化布局,培育出了凤冈毛峰、黎平香茶、颗粒形绿茶、贵州针等一批高性价比优势大单品。

目前,全省茶叶企业(合作社)578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位列全国第二,省级龙头企业230家,规上企业179家。中茶集团、联合利华、太古集团、露笑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贵州。培育了贵茶联盟、黔茶联盟、印江宏源等一批产业联合体,茶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2022年,贵州全年茶叶产量45.4万吨,其中绿茶、红茶产量分别为33.5万吨、9万吨,分别占全省茶叶产量73.8%、19.8%。制定《贵州绿茶》《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32项全产业链省级地方标准,以高水浸出物为代表,树立中国绿茶新标杆。建设1811条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精制加工中心69个。

茶叶作为公认的健康饮品,深度挖掘和多元化利用,已逐渐成为食品、工业等领域的研发热点。目前,贵州开发出茶保健品、茶护肤品、茶饮料、茶食品、花果茶、果味茶、速溶茶、冷泡茶、茶籽油、茶酒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出袋泡茶、冻干茶、茶浓缩汁等新茶饮产品,培育出了“宜北町”“译乐鲜茶”等新茶饮本土品牌,茶产业加工体系不断完善。

“贵州绿茶”成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首个茶叶类省域农产品地标,位列2022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第21位。

这些年,贵州构建了“贵州绿茶”省重点品牌+“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梵净山茶”“凤冈锌硒茶”“瀑布毛峰”等主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体系。目前注册商标2245个,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企业1206家。“都匀毛尖”成为全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湄潭翠芽”成为全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分别以43.74亿元、35.29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22年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第8位和第17位。

同时,主流媒体+自媒体的宣传矩阵让贵州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百度引擎以“贵州绿茶”“贵州冲泡”为关键词,分别搜索到相关信息1780万条、1070万条。省内每年举办茶产业博览会、第一采、茶人会、抹茶节、斗茶赛、加工赛、采茶赛、冲泡赛、茶艺赛等活动;省外参加各类茶博会,举办推介会、新品发布会、品鉴会等产销对接活动。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对食品健康、安全的需求已逐渐成为新消费主流。这给贵州干净茶带来了发展机遇。贵州建立“省内产地销售+省外经销商+电商+出口”的营销体系,巩固省内市场,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市场,深耕“三北”市场,加快茶叶出口。

贵州省内建立了湄潭中国茶城、贵阳太升茶城、黎平侗乡茶城、都匀茶城等产地市场,销售网点9263个,进商超系统905个。省外发展茶叶经销商,开设“贵州绿茶”等品牌专卖店,建立营销网点14408个,进商超系统341个。全年茶叶销售40.53万吨,其中省内销售16.2万吨,省外销售24.25万吨。6个茶叶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互认产品清单。

2019年,茶叶出口突破1亿美元,成为贵州第一出口农产品,2020年突破2亿美元,2022年0.747亿美元,主要出口摩洛哥、美国、德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主要茶叶进口国不断增加技术性贸易壁垒背景下,贵州茶出口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贵州有着茶树原产地的资源优势、绿色生态的安全优势、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的规模优势。如今的贵州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贵州品牌的发展道路,书写了赓续有力的“贵州经验”。

坚定长远目标,要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高品质茶叶生产中心、世界最大的茶叶加工基地、全国最高标准的出口茶基地、全国茶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国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筑牢贵州在中国茶产业第一方阵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茶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产品;茶产业是特色优势产业、文化产业、民生产业、服务产业和健康产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必将为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契机。

今年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作为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的茶产业将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担当作为,奋力前行,落实“三茶”统筹理念,在助力贵州省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贵州茶产业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稳定面积、调优结构、降低成本、补齐短板、提高质量效益;以改革创新为根本路径,建立完善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融合驱动,培育新型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聚焦质量安全,以绿色防控为抓手,强化生产过程管理,严格监督,厚植核心竞争力;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求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动产业集群、提升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强化出口带动、建立健全营销网络,以“贵州绿茶”为引领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优质产品品牌,努力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茶农增收,推动贵州从茶产业大省迈向强省。

来源:黔茶资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