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绿腾生态茶园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生态茶城的崛起之路

日前,记者走进陕西省商南县,一眼望去,山山岭岭间,茶在林中,林在茶中,一条条弧形的绿色“腰带”,将起伏的山头缠绕得严严实实。当地村民感叹:几十年来,荒山变茶山,茶叶富群众!

六十年探索,六十年坚持,茶叶在商南县生根发芽,衍生出了中国西部最北端的“茶叶之乡”。

山上种茶,农闲务工,既解决粮经争地矛盾,又增加了农民多重收益。这是一条创新路、生态路,更是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崛起之路。

减荒增绿——一片叶子富裕一座城

说起商南县的茶叶,总是绕不开一个人——张淑珍。

“一生只做一件事。”接任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的刘保柱,对86岁的张淑珍竖起大拇指,“有她一生的奉献,才有了商南今天的茶叶。”

196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张淑珍,毅然放弃去省城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前往最困难的地方。商南林业站,成了她离开大城市,开启农村生活的第一站。

如何发展经济作物,带领农民增收致富?1962年,张淑珍开始种茶试验。7次移种,6次失败,爬起来跌倒,跌倒了再爬起来,青春与一次又一次挫折碰撞。

经过8年的反复试验,张淑珍收获了3斤8两茶叶。这小小的成功让倔强的张淑珍增添了信心。直到1976年,商南县茶园面积达到了2.7万亩。年复一年,商南县的荒山减退,绿意递增。

减荒增绿,茶林共植,一片叶子富裕一座城。六十年发展历史,由一粒籽,一棵苗,到满山茶,推动生态文明在商南县得到生动实践。

兴茶植绿,促农增收,种植规模是基础,科学技术是关键,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是重中之重。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商南县现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90个,茶叶初制加工厂200余个,茶叶种植大户6200户,遍布全县10个镇办108个行政村12个社区,实现了“人均一亩茶”,茶农人均增收5000元,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商南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农业首位产业来抓,按照规模、品质、品牌“三提升”,旅游、康养、加工“三延伸”的发展思路,持续加强商南茶生产、营销、科研、文化等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亩均效益,精心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推进茶旅融合,推动全县茶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质量安全更加巩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业态功能更加丰富、融合发展更加紧密,建设形成区域闻名的“生态茶城”。

“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产业脱贫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让‘小小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重要力量。”商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田培训说。

腾笼换鸟——科技赋能量质双提升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变化,商南茶叶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让商南茶走在了全省前列。

腾笼换鸟,淘汰有性系茶籽点种,推广无性系良种插枝育苗,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茶叶品种、产量、质量同步提升。

“在苗木培育上,我们建成了全省最大、最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穴盘育苗基地。”商南县沁园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告诉记者,“公司持续引进新品种进行实验,在已有的30多个品种中优选龙井、黄茶、白茶等良种,实现苗木本地化,供应全县甚至全市。”

品种更新换代,茶农受益颇多:无性系良种茶叶抗病虫害性能强,成活率高,发芽时间统一,叶片大小一致,品质和产量都高于传统茶叶,每亩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

据了解,截至目前,商南县共建茶园25.5万亩,其中丰产茶园16万亩、可采摘茶园2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6万亩、有机认证茶园3.2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12亿元。

科技赋能,茶产业升级换代。商南县全面加强与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研究所的战略合作,建立完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注重提升技术骨干的技能,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保障。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商南县推进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设立“商南茶叶实验室”,研发生产茶饮料、保健茶、茶食品、茶多酚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

“如果民营企业缺乏创新,就没有市场竞争力。我们在不断研发新产业,持续提升茶叶加工新工艺,让产品质量更高更好。”商洛市科技特派员、商南县决咨委委员的王超说。

好生态种出好茶叶。商南县实施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强化茶园生产管理,加强“两品一标”认证,打造了一批有机生态、休闲观光的智慧茶园。在提高质量上,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茶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从茶园到茶杯”全程溯源。

“商南茶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经久耐泡、有益物质丰富,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商南县茶叶发展中心主任陈耀说。

据了解,商南现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茯砖茶、工艺白茶五大类二十多种茶产品,以“商南泉茗”“商南仙茗”“秦园黄茶”“商南白茶”“商南龙井43”等为代表的绿茶和以“双山”“秦园春”“秦岭红”为代表的红茶,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国饮杯”“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一等奖,品牌价值为4.44亿元。

融合发展——生态茶城走出特色路

商南因茶而名,茶叶叠加在文旅康养元素中魅力无穷,张力无限。

在富水观看《闯王寨传奇》离不开茶;游试马现代农业园区,坐在亭台俯视清泉流水,仰望蓝天白云,一缕飘着茶香的热气与雾霭冉冉升空……

近年来,商南县积极培育链主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和线上线下共融共享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度挖掘“秦汉积淀”“明清古迹”“茶马古道”和“革命老区”等文化资源,以张淑珍“南茶北移”先进事迹为索引,创作“商南茶歌”,传承茶叶创业及养生文化剧目,进行传唱和展演,讲好商南茶叶故事。

以文化人,以茶兴业,以旅强基。商南县紧扣打造“康养慢城”目标,在城关、富水、试马、金丝峡等地建设康养度假区。并将茶产业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有机结合,以金丝峡AAAAA级景区为中心,打造多条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研学实践等多功能旅游线路,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

在政策扶持上,商南县高度重视生态茶城建设,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县政府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茶叶产业3000万元等,用于扶持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电商营销、生态茶园、精深加工、茶旅融合等方面,并吸收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

“一片茶园一片林,绿色生态屏障在茶林互补中相得益彰,增加了空气湿度,形成了适宜植物生长的‘小气候’。”刘保柱说,“如今,商南许多茶园,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了餐饮、民宿、娱乐等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观光休闲。”

融合发展,生态茶城走出特色路。商南县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走绿色、健康、高效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灵秀商南展新颜。通过“茶产业链主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把群众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条上,引导从业者参与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等茶产业链各个环节,全县有5万余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营销,人均增收5000元,茶产业富民增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了企业盈利、农户增收、社会发展的多赢局面。

“酒香也怕巷子深。商南县虽然是茶叶优生区,但目前品牌繁杂,形不成‘拳头’效应,我们正在申请一个区域公用品牌,以茶为媒,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提升商南茶的市场占有率。”陈耀表示。

编辑:晓林

来源:农民日报、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陕西商南:生态茶城的崛起之路

日前,农民日报记者走进陕西省商南县,一眼望去,山山岭岭间,茶在林中,林在茶中,一条条弧形的绿色“腰带”,将起伏的山头缠绕得严严实实。当地村民感叹:几十年来,荒山变茶山,茶叶富群众!

六十年探索,六十年坚持,茶叶在商南县生根发芽,衍生出了中国西部最北端的“茶叶之乡”。

山上种茶,农闲务工,既解决粮经争地矛盾,又增加了农民多重收益。这是一条创新路、生态路,更是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崛起之路。

减荒增绿——

一片叶子富裕一座城

说起商南县的茶叶,总是绕不开一个人——张淑珍。

“一生只做一件事。”接任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的刘保柱,对86岁的张淑珍竖起大拇指,“有她一生的奉献,才有了商南今天的茶叶。”

196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张淑珍,毅然放弃去省城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前往最困难的地方。商南林业站,成了她离开大城市,开启农村生活的第一站。

如何发展经济作物,带领农民增收致富?1962年,张淑珍开始种茶试验。7次移种,6次失败,爬起来跌倒,跌倒了再爬起来,青春与一次又一次挫折碰撞。

经过8年的反复试验,张淑珍收获了3斤8两茶叶。这小小的成功让倔强的张淑珍增添了信心。直到1976年,商南县茶园面积达到了2.7万亩。年复一年,商南县的荒山减退,绿意递增。

减荒增绿,茶林共植,一片叶子富裕一座城。六十年发展历史,由一粒籽,一棵苗,到满山茶,推动生态文明在商南县得到生动实践。

兴茶植绿,促农增收,种植规模是基础,科学技术是关键,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是重中之重。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商南县现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90个,茶叶初制加工厂200余个,茶叶种植大户6200户,遍布全县10个镇办108个行政村12个社区,实现了“人均一亩茶”,茶农人均增收5000元,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商南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农业首位产业来抓,按照规模、品质、品牌“三提升”,旅游、康养、加工“三延伸”的发展思路,持续加强商南茶生产、营销、科研、文化等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亩均效益,精心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推进茶旅融合,推动全县茶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质量安全更加巩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业态功能更加丰富、融合发展更加紧密,建设形成区域闻名的“生态茶城”。

“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产业脱贫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让‘小小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重要力量。”商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田培训说。

腾笼换鸟——

科技赋能量质双提升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变化,商南茶叶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让商南茶走在了全省前列。

腾笼换鸟,淘汰有性系茶籽点种,推广无性系良种插枝育苗,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茶叶品种、产量、质量同步提升。

“在苗木培育上,我们建成了全省最大、最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穴盘育苗基地。”商南县沁园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告诉记者,“公司持续引进新品种进行实验,在已有的30多个品种中优选龙井、黄茶、白茶等良种,实现苗木本地化,供应全县甚至全市。”

品种更新换代,茶农受益颇多:无性系良种茶叶抗病虫害性能强,成活率高,发芽时间统一,叶片大小一致,品质和产量都高于传统茶叶,每亩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

据了解,截至目前,商南县共建茶园25.5万亩,其中丰产茶园16万亩、可采摘茶园2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6万亩、有机认证茶园3.2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12亿元。

科技赋能,茶产业升级换代。商南县全面加强与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研究所的战略合作,建立完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注重提升技术骨干的技能,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保障。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商南县推进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设立“商南茶叶实验室”,研发生产茶饮料、保健茶、茶食品、茶多酚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

“如果民营企业缺乏创新,就没有市场竞争力。我们在不断研发新产业,持续提升茶叶加工新工艺,让产品质量更高更好。”商洛市科技特派员、商南县决咨委委员的王超说。

好生态种出好茶叶。商南县实施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强化茶园生产管理,加强“两品一标”认证,打造了一批有机生态、休闲观光的智慧茶园。在提高质量上,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茶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从茶园到茶杯”全程溯源。

“商南茶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经久耐泡、有益物质丰富,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商南县茶叶发展中心主任陈耀说。

据了解,商南现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茯砖茶、工艺白茶五大类二十多种茶产品,以“商南泉茗”“商南仙茗”“秦园黄茶”“商南白茶”“商南龙井43”等为代表的绿茶和以“双山”“秦园春”“秦岭红”为代表的红茶,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国饮杯”“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一等奖,品牌价值为4.44亿元。

融合发展——

生态茶城走出特色路

商南因茶而名,茶叶叠加在文旅康养元素中魅力无穷,张力无限。

在富水观看《闯王寨传奇》离不开茶;游试马现代农业园区,坐在亭台俯视清泉流水,仰望蓝天白云,一缕飘着茶香的热气与雾霭冉冉升空……

近年来,商南县积极培育链主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和线上线下共融共享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度挖掘“秦汉积淀”“明清古迹”“茶马古道”和“革命老区”等文化资源,以张淑珍“南茶北移”先进事迹为索引,创作“商南茶歌”,传承茶叶创业及养生文化剧目,进行传唱和展演,讲好商南茶叶故事。

以文化人,以茶兴业,以旅强基。商南县紧扣打造“康养慢城”目标,在城关、富水、试马、金丝峡等地建设康养度假区。并将茶产业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有机结合,以金丝峡AAAAA级景区为中心,打造多条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研学实践等多功能旅游线路,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

在政策扶持上,商南县高度重视生态茶城建设,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县政府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茶叶产业3000万元等,用于扶持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电商营销、生态茶园、精深加工、茶旅融合等方面,并吸收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

“一片茶园一片林,绿色生态屏障在茶林互补中相得益彰,增加了空气湿度,形成了适宜植物生长的‘小气候’。”刘保柱说,“如今,商南许多茶园,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了餐饮、民宿、娱乐等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观光休闲。”

融合发展,生态茶城走出特色路。商南县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走绿色、健康、高效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灵秀商南展新颜。通过“茶产业链主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把群众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条上,引导从业者参与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等茶产业链各个环节,全县有5万余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营销,人均增收5000元,茶产业富民增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了企业盈利、农户增收、社会发展的多赢局面。

“酒香也怕巷子深。商南县虽然是茶叶优生区,但目前品牌繁杂,形不成‘拳头’效应,我们正在申请一个区域公用品牌,以茶为媒,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提升商南茶的市场占有率。”陈耀表示。

来源:农民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黔滇闽浙皖5省党报联动报道,点绿成金 一叶茶促一业旺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字拆分开来,就是人在草木间。一片绿叶,带来馥郁芬芳,彰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承载着满足健康消费、稳定扩大就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聚焦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贵州日报、云南日报、福建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共同发起“点绿成金·一叶茶促一业旺”党媒联动报道,展现各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并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为茶产业发展建言。

“我们水城‘早茶’开园时间,比全国其他地区的‘早’茶提早20天左右,是全国开采最早的茶区之一。在茶叶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占得主动,我们需要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杨恩兰说道。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贵州春季大规模开园时间平均比江浙地区提早半个月,普安、水城一带“早”茶开园时间更早,目前,贵州以黔西南州普安、晴隆,六盘水市水城以及黔南州平塘、罗甸为核心的茶区,打造出了“早”茶产业板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摄影

杨恩兰认为,在发展“早”茶产业的过程中,要按照精而强、精而美、精而特的思路,坚持绿色生态,注重茶叶的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形成优势单品,不断积累形成“早”茶新市场。

“我们拥有‘早’的优势,还要保障‘好’的品质。”杨恩兰说,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区,赋予了贵州绿茶“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特品质,这为贵州生产高品质绿茶打下了基础。

“绿色,是贵州茶叶的底色,也是茶园的基本色。我们从源头就要坚守好茶叶质量安全‘生命线’。”杨恩兰十分坚定。

水城县腾鹏种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威林坪茶叶基地。聂康 摄(贵州图片库发)

去年,杨恩兰“揭榜挂帅”茶叶植保团服务队多次到水城区茶叶基地开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基础性示范技术服务,茶园效益进一步提高。杨恩兰告诉记者:“我们要不断通过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加快茶园生态系统恢复,从根本上提高茶园自我调控能力,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从而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技术先行、示范引领、效率优先,形成技术指导与商品化科技成果一体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技术服务覆盖面,切实打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茶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杨恩兰说。

“普洱市近一半人口从事茶叶生产,茶产业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支柱产业。”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普洱市市长王刚说,普洱市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茶园面积达209万亩,综合产值达392亿元。

回顾这几年普洱茶产业的发展,王刚总结了两个关键词:一是“生态有机”,二是“茶旅融合”。

普洱市坚持把第一车间建在茶园,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茶园改造,按照“普洱茶十项标准”构建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有机管理体系,“普洱有机茶”声名远播。目前,全市获有机认证企业、面积和证书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一。通过让茶园变茶林,绿色变有机,全面提升了普洱茶品质,也获得了“茶山茶林裹茶城”的生态效益,普洱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

普洱市宁洱县一座茶山上,身着民族服装的茶农正在采摘茶叶(黄兴能 / 摄)

“景迈山万亩古茶林是‘茶树自然博物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并完成了国际专家组现场评估。”这个好消息折射出普洱市在茶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

近年来,普洱市以景迈山申遗为引爆点,在茶源寻根、茶俗体验、庄园度假、养生旅游等领域探索创新,打造了一批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推出高品质的深度游、体验游,让“世界茶源”“茶马古道”等文化IP 赋能旅游产业。

普洱市思茅区茶农采摘立体生态茶园的茶叶(黄兴能 / 摄)

今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实施了《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为普洱茶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王刚说,普洱市将在持续擦亮“生态有机”名片的同时,以“茶文化”和“茶科技”为“茶产业”赋能。一方面,以国务院支持云南建设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契机,挖掘茶马古道文化传承价值与历史内涵,围绕“产业+文化”“产业+旅游”讲好中国茶文化故事。另一方面,开展普洱茶基因编辑、遗传育种、品种选育及品种适制性等研究,建设茶树种质资源库,并加快全产业科技创新,实施智慧茶园工程,建立茶园物联网应用基地,提升现代茶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片神奇的叶子,铺就乡村振兴路。福建是世界乌龙茶、红茶、白茶和花茶等茶类的创始地。经过多年发展,茶产业已成为福建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全省茶叶单产、总产、茶树良种覆盖率、毛茶产值、全产业链产值、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出口金额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这片神奇的叶子迸发出新的活力?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江元勋认为,关键在于做好“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

2023年2月15日,福建省福安市甘棠镇农户在进行茶苗育苗。近年来,甘棠镇已发展成为全国民间最大的茶苗无性系繁殖基地。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李郁 / 摄)

“福建茶业基础深厚,但依然存在着机械装备不够先进、茶叶深加工有待开发、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茶文化内涵挖掘尚不充分、茶科技成果转换应用偏低等问题。”江元勋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这为推动福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元勋认为,茶文化是茶产业的精神内涵和道路引领;茶产业是茶文化的物质呈现和民生寄托;茶科技是茶产业高质量和创新发展的科学保障。这三者承古开今,互为融通,是茶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统筹兼顾,互相滋养,和谐发展。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屏山乡面积约3000亩的大仙峰美人茶生态种植基地。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郑宗栖(苏晋锻 / 摄)

眼下,江元勋所在的南平市正致力于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他建议,参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关政策,在茶文化遗存保护、茶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绿色生态茶园建设、生态茶庄园打造、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茶科技创新突破以及茶加工智能化转型升级等方面予以支持,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推进“三茶”统筹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示范典型,发挥带动作用,营造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良好氛围。

春暖花开的三月,正是杭州西湖龙井萌发的时节。

以往这个时候,樊生华正在为炒春茶做准备。而这两天,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已到达北京参加全国两会,还带上了满满一背包西湖龙井。

“主要带了几款我们自己炒制的茶叶,请大家一起品尝一下。”樊生华说,在驻地,代表们围坐在一起,边喝茶边听他讲西湖龙井的“致富经”。

“大家都对西湖龙井的品牌保护、制作技艺很有兴趣。”樊生华说,代表们还交流了不少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助力农民增收的话题。

采茶。应天祥 摄(浙江省文旅厅 图)

13岁开始学习炒茶,近50年的制茶经验,如今樊生华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传承人。多年来,樊生华见证着杭州的茶产业一步步发展。“我们杭州给茶农发放有机肥,用无人机喷洒、数字化技术等做好茶园的病虫害防治,甚至我们每一把西湖龙井茶,都可以做到溯源。”樊生华说,2021年,杭州还通过立法,对西湖龙井的保护、管理、传承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进一步促进西湖龙井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樊生华不仅炒茶,还将一手炒茶绝活教给更多的茶农。每当看到他帮助过的村子茶叶卖出好价钱,他都觉得这一趟趟没有白跑。“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炒茶人,有责任把这批人带动起来,和我们一起共同致富。”樊生华介绍,多年以来,浙江一直在倡导“以茶共富”,将西湖龙井的制茶技术、品牌推广与销售经验带向广西、湖南、山东、江苏等更多地方。

茶园小径。许要武 摄(浙江省文旅厅 图)

对于西湖龙井茶产业发展,樊生华也有自己的想法。“一千多年来,西湖龙井一直是手工炒制为主,现在西湖龙井炒制技艺也纳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要继续将这份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提升龙井茶品质,茶产业就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余静,同时也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大湾村位于大别山腹地,是“六安瓜片”的主产区。

六安瓜片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余静和村两委商量后,决定在大湾村发展茶产业,发动群众对1000亩老茶园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标准化茶叶基地1000亩,并积极引进市级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在茶叶深加工上做文章,还提供了茶园管理、炒制加工等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大湾村创建培育“大湾村”农产品品牌,努力让“流量”变“产品”,拓展售卖渠道,带动农户增收。余静说:“茶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关注茶叶品质,推进老旧茶园和低产茶园的改造,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高质量的绿色无公害有机茶园。此外,在改造老茶园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并且优化品质和加工工艺,推动特色产业链式发展。”

六安市金寨县麻埠镇响洪甸村村民采摘瓜片鲜茶(陈力 / 摄)

大湾村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红色文化资源,依托茶叶及资源优势,大湾村大力发展茶旅产业。以正在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依托天马自然保护区秀美景观,融入茶文化元素,打造“基地+休闲”型景点,推进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如今,大湾村走上了一条“红绿结合”、茶旅融合的发展道路,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余静建议:“要把茶叶变成村民致富的‘金叶’,把茶农培育成拥有技能的茶师,把茶园打造成游客喜欢的茶园,游客参与茶叶采摘、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茶厂,沉浸式体验茶文化项目,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带动村民增收。”

来源:黔茶资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