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论如何品茶

找到约34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品茶、论茶、祭茶、斗茶、寻茶,打造一场国际贡茶盛宴!


2019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于5月2日—4日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内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共勐腊县委员会、勐腊县人民政府、云南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主办。



2019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是一个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共兴茶业的盛会,本届贡茶文化节以“茶源勐腊,世界贡享”为主题,以勐腊县为主会场,易武镇、象明乡为两大分会场,通过论茶、品茶、祭茶、斗茶、寻茶这五大板块,打造一场国际贡茶盛宴!


本次贡茶文化节旨在弘扬贡茶文化、振兴贡茶产业;打造勐腊茶产业公共品牌;重现勐腊贡茶之乡的辉煌;并把“勐腊+贡茶”这张城市名片推向全国。




震撼开幕


5月2日上午,开幕式以《茶马古道》为开场舞,向在场的来宾展现茶马古道的辉煌历史,正式拉开了2019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的帷幕!


中共勐腊县委副书记、勐腊县人民政府县长、试验区、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岩拉先生向远道而来的海内外嘉宾、茶人、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深圳华巨臣集团总裁杨文标发表致辞,并预祝2019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圆满成功。


颁发“2018年勐腊十佳品牌茶企”牌匾



颁发“大会指定服务商”牌匾


恰逢开幕之际,中共勐腊县委常委、勐腊县宣传部部长刘林华向远道而来的海内外嘉宾介绍“澜湄国界、纯翠勐腊”。


最后,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副州长刘俊杰,中共勐腊县委书记、试验区、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崔云青,中共勐腊县委副书记、勐腊县人民政府县长、试验区、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岩拉,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深圳市华巨臣集团总裁杨文标,国际茶人代表Lydia Gautier ep.Kaba,英国国际茶叶行会董事Marc Rilety,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何青元一起触摸启动球,为2019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启幕!


嘉宾参观贡茶溯源文化展


开幕式后,位于勐腊县政府报告厅前的茶源勐腊·贡茶溯源文化展迎来了众多嘉宾,云南普洱茶研究学者、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凯先生向嘉宾们介绍六大古茶山、茶马古道、百年老茶号的辉煌的历史。



下午,追溯茶马古道发源地—百年老茶号复兴论坛现场座无虚席,特邀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首席专家王敏正,前西澳大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席格伦,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宝建,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杨凯等专家学者,就“普洱茶与云南特色经济、贡茶与清朝宫廷饮茶、勐腊贡茶的复兴之路、老字号的传承与发展(贡茶)、如何运用大数据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国际视野下的勐腊贡茶”等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现场嘉宾、观众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晚上,贡茶之夜·时光雅集也于勐腊县政府雨林广场如期举行!嘉宾与观众们在轻柔的音乐中,细细聆听老师们的对话,品味老茶沉淀后的滋味,感悟历史的沧桑、岁月的流长,并点亮莲灯,献灯祈福。


5月3日-4日,象明乡、易武镇分会场的精彩活动也一同起航,带来精彩纷呈的茶事活动:



己亥年勐腊茶祖孔明祭茶大典

5月3日 8:00-12:00


茶祖孔明在勐腊各民族茶农心中有着至高神圣的地位,在象明山举行祭茶大典能让人们牢记历史,企望未来,让六大古茶山再次站在中国茶行业的舞台中央。


彝家长街宴——牛滚塘古街

5月3日 12:30-14:00


长街宴作为民资习俗,是一场祈福宴席,代表着人们最衷心的祝福,让海内外更多茶人了解并关注我国的民族特色习俗,弘扬我国传统优秀习俗。


贡茶交易展销会

5月3日-4日 9:00-17:30


在象明分会场与易武分会场分别举行贡茶交易展销会,以六大古茶山的贡茶为展销品,推广勐腊贡茶,让更多人了解贡茶、品味贡茶。

百年老茶号茶会雅集

5月3日 19:00-21:00

在茶马古道的起点—易武镇公家大园内举行百年老茶号茶会雅集,品味老茶滋味,感受茶马古道留下的历史印记。

第十届易武斗茶大会

5月4日 8:30-21:00

来自33个村寨的“贡茶”已经准备就绪,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六大古茶山贡茶原料比拼;拥有SC认证的茶企将角逐勐腊贡茶成品茶(生茶饼)茶王奖;易武镇内的茶农们也纷纷报名,争夺贡茶采摘能手以及贡茶炒制能手称号。大会上还设有全民品鉴体验——大众盲品,以及六大古茶山贡茶原料现场拍卖、易武斗茶大会颁奖晚会。

编排_初空

茶业与旅游业如何融合发展?

一、茶旅生态游

茶旅生态游或成未来趋势

近年来,茶旅融合理念不断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新型产业模式。茶园不止是一个旅游景点,具有美的特点,供游人欣赏,它也能让游客,特别是学生群体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学习茶知识、了解茶文化,习得茶礼仪,所以茶旅游比其他农家乐、踏春游更富有内涵。

茶旅融合不是两个产业的简单结合,而是以茶为主题、以茶基地为载体、以旅游为内容、以市场为动力,将茶园建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实现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茶旅产品一体化。

何谓茶旅一体化?

茶旅一体化是茶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是围绕茶主题、依托茶资源,以茶基地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体验为核心内容,将旅游体验茶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茶旅经济链,最终实现“茶业在旅游体验中增值,旅游通过茶产业添彩”的一体化发展目标。

实施茶旅一体化发展是丰富旅游新业态,助推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带动茶乡人民全面小康的有效手段。以“茶旅”的思维创新茶旅游产品是有效推进茶乡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茶产业中蕴含的茶景观、茶文化、茶加工、茶产品既是天然的旅游要素,又是茶旅融合发展的优质领域,可以全面实施茶旅一体化发展。

发展丰富旅游形态

1、美化茶园环境开展生态旅游。在不影响茶叶生长的前提下,通过景观改造和花木补植,适当美化茶园的景观,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注重保护茶园及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适当开展生态旅游。

2、延伸茶俗茶事开展节事旅游。通过茶文化旅游节事节会,使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会展节庆活动的连动效应。

3、创新茶艺表演开展休闲旅游。在开发中应注重泡茶、赏茶、茶艺表演的休闲旅游价值,通过适当创新,引领论茶、品茶新风尚,让品茶成为一种体验,成为特色休闲旅游产品。

4、整合茶业加工开展工业旅游。在发展茶加工旅游时,要引导茶叶加工企业把发展茶加工旅游作为公司或企业的发展战略,开发茶特色工业旅游产品。

5、挖掘茶叶功效开展旅游。登览名山,参观茶园,体味品茶情趣,并在茶区清新空气、优美的景致中修身养性,是目前旅游市场的追求。

6、利用茶学科普推动研学旅游。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利用茶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开展研学旅游产品。

7、结合宗教文化开发修行旅游。利用现有茶与宗教文化资源举办一些国际或国内的禅茶文化节,以其独特的佛、道茶文化内涵吸引众多的爱茶之人,开发禅修旅游产品。


二、案例:峨眉绿茶

【茶之源】3000余年历史 蕴育出世界佳茗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的原产地和发源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处于成都平原西南的峨眉山,人文与自然资源交相辉映,有着3000余年的悠久茶文化历史。早在2009年,“峨眉山茶”便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保护范围所在的乐山市,又申请建立了全省首个茶叶产业“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峨眉山茶”的区域品牌下,企业品牌也逐渐叫响。作为峨眉山茶叶企业中的佼佼者,竹叶青、论道、峨眉雪芽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茶之路】线上线下拓展 年综合产值35亿

峨眉山市大西南茶叶协会、峨眉山榜上有名茶文化传播中心与蒙顶山茶叶交易所联手,成功打造了“线上大西南”茶叶大宗贸易模式。该模式通过智慧贸易、集采集卖、统一仓储物流产品标准,彻底打通了全国范围的线上线下流通渠道,实现了茶产品线上交易的快速倍增。

市场的成功拓展,带动了峨眉山茶产业的整体兴旺。2016年,按照“一稳、二升、三扶、四化”的发展思路,峨眉山市现代茶产业已逐步形成。同时,形成了竹叶青茶叶生态园、仙芝竹尖茶叶生态园等一批以茶为主题的乡村综合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上亿元,茶旅融合不断走向深入。

【茶之梦】迈向百亿产值 叫响“绿茶之都”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峨眉山市将紧紧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川茶”品牌发展战略,全面实施 “1234”工程,即一个规划、两个保障、三个提升、四个融合。

一个规划:

坚持国际视野,立足产业基础,挖掘文化内涵,高起点规划“峨眉山茶”。

两个保障:

一是强有力的质量安全保障,强化源头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可追溯;

二是强有力的创新驱动保障,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茶产业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新创意设计,打造产业创新平台。

三个提升:

一是主动融入“川茶”品牌,走“峨眉山茶+企业品牌”之路,实现品牌塑造强势提升;

二是利用“互联网+茶”新模式,开辟电商新市场,实现营销拓展强势提升;

三是稳定茶叶面积21万亩,改良茶叶品种80%以上,茶叶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

四个融合:

一是茶产业与文化旅游高度融合;

二是茶产业与新型城市化高度融合;

三是茶产业与新型工业化高度融合;

四是茶产业与扶贫攻坚高度融合。

(资料来源:乡村规划设计,转载自:茶业周刊)

“假茶”泛滥的原产地!论茶叶真产地的重要性?

这是个好问题,触及到如今茶行业本质的东西。

如今茶花开两表,一枝商品茶,一枝没名字,我们姑且叫小众茶(其实私房茶也不准确,还是大众称呼)。

商品茶,是不讲产地,或者即便讲产地也多是噱头。

这得从建国前说起,建国前姑且分三类茶:百姓茶、文人茶(士大夫茶)、贡茶,后两种有交叉,贡茶未必就比文人茶好(这个跟本题关系不大不展开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发展经济,作为茶独一无二大国的,当然首要发展,而且是可以打破封锁的发展。

但当时茶行业百废待兴,年产量低到历史低点。

多低呢?我举岩茶的例子。

武夷山在光绪年间,仅核心产区天心村一地,就能产150吨。而到1949年,武夷山全市也就58吨。

怎么办?这得感谢当年福建、广东、安徽、浙江的大佬们,没错,就是现在大多仙逝,你们耳熟能详的那一波。

他们先是极力恢复种植、采制、精加工等工艺,而后又想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工业化路子,开始大规模无性繁殖、工业化生产等,这大概是明朱元璋废团兴散的又一次大跨越。

这么发展到了改革开放初,武夷山可以达到350多吨。

这些都是为了质量换产量,否则经济如何发展,茶叶大国如何重起,茶农怎么生存呢?

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核心产地就那么一丢丢大,1989年核心产地也就1000来吨,做商品哪够?于是只能拼配。母树不够就无性,内山不够就洲茶。

与之而来的,就是很多产地的原生种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长得快、卖相好、滋味讨喜的品种,很多产区也开始了茶树种群交流。

产地概念,对于商品来讲就模糊多了。因为绝大部分人喝不出来拼配,年份拼、树龄拼,不同产地的同树种拼,哪怕是一批洲茶加丢丢坑涧,那也是坑涧气息。

就好比,现在很多人觉得锡兰红茶好喝,立顿红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味道,人家拼配牛,我们其实也不差。

简而言之,就是现在的岩茶商品茶,更多代表一种工艺,甚至为了赶时间…不往下说了…

如果看客们喜欢看舌尖中国、美食中国之类,就明白中国传统美食讲究一个慢工出细活。其实西方也一样。

好的美食,工序极为繁杂,食材要求苛刻,等待时间长。

茶也如此。普洱讲原料,岩茶讲工艺。现代公认的两个到极致的茶,都是时间堆出来的。

普洱是靠原料的生长时间,喝的是原生态,制茶工艺相对简单。而岩茶的工艺复杂,所以家家卖弄“隔年陈”,指得是工序做完得2-3年。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产地都是XXX,比如普洱都是班章冰岛,而且动不动千年古树。

可能嘛??现在公认的三大古树王,也就是勐海南糯的800多年栽培型茶树王,勐海巴达树龄1700多年,别说古树了,你能喝到勐海县而不是其他滇毛青的就不错了。

滋味不够,不是正常嘛?同样出价格,人家真爱茶的或者内部贸易的,几十万包一颗树,从采摘到炒制全过程,数班倒吃喝拉撒寸步不离,就怕抓一把出去或者掺其他毛茶进去,老百姓喝个几百上千或者几万就是原产区了?

所以这个没办法,不理解我们看清人张潮写的《中泠泉记》,喝真正天下第一名泉的路子。

中泠泉,当时在镇江金山寺附近,名气太大很多人趋之若鹜。张潮写道:摩肩连袵,不下数万人,茶坊满不纳客。凡三往,得伺便饮数瓯。细啜之,味与江水无异。

像不像我们“双十一”?

于是他奇怪,说天下第一名泉不过如此,后来碰到一道人,带他跋山涉水,到郭璞墓附近的真泉眼取水,喝完感受是:就道人瘿瓢微吸之,但觉清香一片,从齿颊间沁入心胃。二三盏后,則薰风满两腋,顿觉尘襟涤净。

喟然曰:“水哉水哉!古人诚不我欺也!嗟乎,天地之灵秀,有所聚必有所藏,乃至拔而为山,穴而为泉,山不徒山,而峙于江心;泉不徒泉,而巽乎江水层叠之下。而顾令屠狗卖浆、菜佣伧父,皆得领兹山、味兹泉,则人人皆有仙气矣!今古以来,真才埋没,赝鼎争传,独中泠泉也乎哉?

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众喝的就是大众喝的,要是人人都喝到精华的东西,那人人都有仙气了。

产地也是如此,所谓真才埋没,赝鼎争传,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只是日常喝茶,别太较真,一分价钱一分货,滋味喜欢就好。

你以为你喝到的,或者曾经喝到的,就一定是原产地的?你以为在原产地喝到的,甚至在山上喝到的,就一定是产自山上的茶青?

不好举茶,我举个别的例子。

新疆出和田玉,但是现在很多高级造假用俄料,真正的和田玉早就流往一线城市私人藏品了。

林芝松茸比香格里拉长白山品质还好,但当地市场卖的,大多数是从四川甘孜连夜大卡车送过去的。

怎么分辨?当地熟人带你采,林芝的松茸药香浓郁、有土腥味。

其实,往往原产地才是假货最泛滥的啊。

最后,产地太重要了,但商品茶别纠结产地,当然绿茶红茶会好很多,但也多数不是原生种了。

倒也不是橘生北为枳一言能尽的。

其实还有些别的感慨,总而言之一句话,探头往茶门里看,很多路早就有牛人走完了。

玩剩下的,没人带也够琢磨一辈子。大佬们只是把低端体系拿出来建个成龙配套,供世人耍玩而已。


找到约32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