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父戚国伟先生一生致力于西湖龙井茶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60余年,终生爱茶、事茶、护茶。不仅做好公司的经营,还对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发展和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西湖龙井茶重要的守护者、守望者和传承者。
【关键词】西湖龙井茶;戚国伟;品牌传承
龙井村戚氏相传由明朝戚继光将军因抗倭而来往于山东浙江,其后有分支到了杭州,扎根龙井村。据《戚氏宗谱》记载,戚舜畴在清康熙年间迁来龙井村,其后戚衮荣在附近山岭种茶数百株,每年春二三月间用指甲采下茶叶,制成茶称为雀舌、旗枪;他善制茶和品茶,茶制好后妥善包装和贮藏,有客来便取出煮水泡饮,备受赞颂[1]。戚氏家族至清末已发展成当地经营龙井茶的大族,据1935年《东方杂志》载《西湖龙井茶业概况》中所列16家茶行(类似于现在的茶叶公司)中,龙井村戚姓经营者有戚龙章和鼎丰2家,其中戚龙章茶行开设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目前戚姓在龙井茶原产地的村落中基本仅分布在龙井村,约占龙井村人口的五分之一。
先父戚国伟先生生于1947年,卒于2022年。从小受西湖龙井茶熏陶,7岁就开始问茶,12岁便开始学炒茶,并逐渐练就了一整套西湖龙井茶的制作绝技。1960年就读于龙井村小学,1961-1964年就读于梅家坞的茶叶中学(后停办),1965-1973年在龙井村务农(原西湖公社龙井大队),并担任生产队长和团支书。1973-1984年在西湖乡(西湖公社)企办工作,1984年筹办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1984-1998年任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经理。1999-2015年任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生从事西湖龙井茶事业60余年,对西湖龙井茶充满着感情和热爱。(图1)
图1父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炒制西湖龙井茶
一 因总理的一句话与西湖龙井茶产业结下深缘
1962年,父亲15岁,周总理陪同外宾到梅家坞视察,父亲代表学校师生向总理献花,与总理有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图2)。过后,周总理又到学校大礼堂看望师生。当得知他们是半工半读,在学习龙井茶的栽培、管理、采摘、炒制等技术时,周总理摸着父亲的头叮嘱说:要好好学习,你们这一代要把龙井茶做得更好。“因为总理的一句话,我搞了五十多年的龙井茶。”父亲回忆起往事,经常提及,从此一生都没离开过西湖龙井茶产业。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参加劳动,并担任生产队长和团支书,再后来到了西湖公社(现西湖街道)工作。1984年,受命组建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在6位村老支书的帮助下,贷款3万元,将公司办了起来。市政府在风景区给了五个销售点:龙井、灵隐、虎跑、六和塔、九溪。父亲用贷款剩下来的钱,购置了三辆三轮车。每天下午,父亲和公司员工挨家挨户去收购茶叶,晚上加工包装。第二天一早,大家踩着三轮车去销售点卖茶叶。伴随着茶叶市场放开,在全体公司的员工共同努力下,龙井茶的销售局面逐渐打开,半年之后,公司销售了20多万元的茶叶,员工也增加到20多人。
图2周恩来总理关心小学生学习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全力以赴闯荡市场,不断打开西湖龙井茶的销路。凭着父亲的韧劲和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公司在省会城市和较大的旅游城市,开辟了近100个销售网点和7家专卖店。同时,父亲很早就注重知识产权保护,1983年3月1日,我国实施商标法,父亲的思路很清晰,维护西湖龙井茶的品牌,企业自己要有作为,就是要用自己的品牌。1985年6月,当时集体企业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开始注册“贡”牌商标,并于1986年5月28日开始使用“贡”字牌商标,从此西湖龙井茶有了有注册商标[2]。经过近40年的发展,“贡”牌西湖龙井茶,成为西湖龙井茶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曾连续 6次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5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农业名牌产品”。2006年,“贡”牌西湖龙井茶获得农业部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成了西湖龙井茶中唯一的中国名牌[3]。2010年“贡”牌西湖龙井茶又入围“中国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2011年“贡”牌西湖龙井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得到大量社会赞誉(图3、图4)。
图3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为公司题词
图4 金庸先生为公司题词
二 坚持守望西湖龙井茶品牌声誉
在经营管理公司的同时,父亲不忘本色,对西湖龙井茶的品牌保护始终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1980年,湘湖旗枪更名为浙江龙井后,浙江省内的其他地区相继效仿萧山的做法,纷纷将自己本地的茶改制成扁形茶,称“龙井茶”或某某龙井,统称“浙江龙井”。从“浙江龙井”逐步扩展到“云南龙井”、“贵州龙井”甚至海外龙井,更有以龙井炒青、龙井花茶等“傍龙井”的品目,龙井逐渐成了扁形茶的一个代名词,消费者识别较为困难,市场秩序一度较为混乱。为此,父亲多次向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呼吁,要求对西湖龙井茶实行原产地域保护,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写提案,提建议,并以唯一茶叶专家的身份参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的赴法国考察干邑地区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经验[4](图5)。1999年参与中国标准化协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工作,是《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龙井茶》主要起草人之一。经过各方的努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1年11月批准了对龙井茶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从而使龙井茶的保护和发展有了保护依据。
图 5中法原产地命名和地域标志制度研讨会
199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22号公布《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1995年3月1日起实行。父亲与丁安甫等人即建议以法律形式保护原产地和龙井茶的声誉,实行龙井茶注册证明商标来规范龙井茶的产销[5]。杭州市政府随即启动了“龙井茶”证明商标的注册申报工作,但当时因考虑到“龙井茶”的商标可以促进浙江省其他产茶区的茶农增收和受益,时浙江省政府并未支持杭州市政府的申报工作,此事随后即搁置10余年。2008年,“龙井茶”商标由省级有关部门进行注册,浙江省内18个区县市均可使用,2011年,杭州市牵头完成了“西湖龙井”的注册。
父亲非常重视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技艺传承工作,曾长期对炒茶人员的培养问题存在担忧,他认为“手工炒制技术是保护西湖龙井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湖龙井茶位于十大名茶之首,立于不败之地,永葆名气的关键”[6]。在他的提议下,公司创建了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中心,成立了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培育年轻人的炒制技术传承人(图6)。而他本人炒制的西湖龙井茶被专家认定为西湖龙井茶的正宗炒法,炒制的茶叶被浙江省农业厅收藏作为特级龙井茶标准样。
图6戚英杰传承戚国伟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
在担任政协委员的期间,父亲相继提出了《西湖龙井茶应立法保护》、《建议“西湖乡”恢复历史名乡“龙井乡”》、《关于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征用西湖龙井茶基地的建议》、《要求西湖龙井茶区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建议》、《关于尽快研究修订茶叶铅含量标准的建议》、《关于成立区龙井茶商会》的提案、建议和意见,其后多被采纳和肯定[7](图7)。同时,也较早地提出对龙井茶的包装装、保质和保鲜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8]。为维护和保护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者和经销者,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杭州市总商会的指导下,经过多方面的筹备,2002年12月1日,西湖龙井茶乡生产者、经营者自己的组织“西湖龙井茶商会”正式成立,成为西湖龙井茶产区的第一个团体组织,父亲戚国伟被选为杭州市总商会西湖龙井茶商会第一届商会会长(2015年更名为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商会的成立主动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企业的微观经营及茶农的生产销售之间起好纽带和桥梁作用,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尽管平时的日常事务十分繁忙,但只要一听是有关西湖龙井茶的事宜,他立即能全身心的投入,主动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企业的微观经营及茶农的生产销售之间起好纽带和桥梁作用,受到主管部门和茶农及茶商的一致好评。
图7 戚国伟参加政协会议照片
三 承办国家礼品茶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龙井茶和茅台酒、中华烟同被列为国家外事礼品,在中美建交、首脑会务、中国领导人出访等国家重大外事活动中都扮演了独特角色,成为重要外交文化使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浙江省警卫处在经过考察后,确定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为具体承办国家礼品茶单位,并要求全部是谷雨前采摘炒制的特级龙井茶[9]。父亲从1986年起承担此项重要政治任务,在这期间,让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天,负责这项任务的人来找他,拿出几包不同村子出产的龙井茶,让他辨认。这些茶叶在普通人眼里“外相差不多”,他却能从茶叶形态、色泽、香味这些细微差异上,说出了每一种茶叶属于哪个村、哪个山头,这让考察者敬佩不已[10]。1986年10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用龙井茶作为招待用茶接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还作为礼物进行赠送。2016年9月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湖国宾馆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会后两人在西湖国宾馆的凉亭喝茶,习近平主席向奥巴马介绍中提到“龙井茶,绿茶。龙井就是这里的地名,就在这半山上,那个地方叫龙井村,那里出的茶就是龙井茶”,西湖龙井茶作为国家礼品茶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1986年至今一直由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进行承办(图8),每年以龙井、翁家山、满觉陇、杨梅岭等重点村为核心产地进行收购。秉承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西湖龙井茶质量的高要求,近40年来一直很好地保质保量完成,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肯定。
图8 国家礼品茶指定承办单位
以茶为业的父亲一生有众多荣誉,如2005获“浙江省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同年在首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当选为“中国茶叶行业年度十大经济人物”,201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选的“中国制茶大师”称号,2020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推选的“杰出中华茶人”称号等等。但比起西湖龙井茶事业来,这些对他来讲还不是最重要,他总是说这一生中有三件事忘不了:一是周总理叮嘱他要把西湖龙井茶搞好;二是从毛主席、周总理到如今的许多中央首长,大家都喜欢西湖龙井茶,我们一定要珍惜把西湖龙井茶品质做好;三是做人不能忘本,龙井茶乡的茶农日子越来越好过,更要想一想龙井茶,做人要像西湖龙井茶一样,内有质量,外有品相,茶以载道。
现在可以让父亲欣慰的是,如今西从事湖龙井茶的年轻传承人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图9),2022年以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西湖龙井茶,已不仅仅是国家礼品茶,是中外闻名的名茶;是与西湖相伴相生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9 2023“贡牌杯”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
作者:戚英杰,现任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1] 庄晚芳.从葛岭谈到西湖龙井[J].中国茶叶加,1994,(02):41-42.
[2] 余文奇.西湖龙井茶有了注册商标[N].杭州日报,1986-07-26(02).
[3] 赵宏权,赵培诚.西湖龙井茶的传人: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国伟[J].茶博览,2011,(第2期).
[4] 鲍哲健.西湖龙井的守望者——访西湖龙井茶商会会长戚国伟[J].茶叶信息,2003,(第21期).
[5] 丁安甫 ,戚国伟 ,陈宗新.实行龙井茶注册证明商标是规范龙井茶产销的重要手段[J].中国茶叶加工,1995,(第4期).
[6] 李婉玲.传递龙井茶本真之味 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问记[J].茶博览,2015,(第9期).
[7] 唐建瑛.西湖龙井的守望者——记西湖政协委员、西湖龙井茶叶公司总经理戚国伟[J].茶叶信息,2004,(第10期).
[8] 丁安甫,戚国伟.龙井茶包装,保质,保鲜技术的开发[J].中国茶叶加工,1993,(第3期).
[9] 政协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 龙井问茶-西湖龙井茶事录[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104-105.
[10] 郑瑶瑶.戚国伟:西湖龙井的守护使者[J].茶博览,2015,(第5期).
来源:茗边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摘要】先父戚国伟先生一生致力于西湖龙井茶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60余年,终生爱茶、事茶、护茶。不仅做好公司的经营,还对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发展和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西湖龙井茶重要的守护者、守望者和传承者。
【关键词】西湖龙井茶;戚国伟;品牌传承
龙井村戚氏相传由明朝戚继光将军因抗倭而来往于山东浙江,其后有分支到了杭州,扎根龙井村。据《戚氏宗谱》记载,戚舜畴在清康熙年间迁来龙井村,其后戚衮荣在附近山岭种茶数百株,每年春二三月间用指甲采下茶叶,制成茶称为雀舌、旗枪;他善制茶和品茶,茶制好后妥善包装和贮藏,有客来便取出煮水泡饮,备受赞颂[1]。戚氏家族至清末已发展成当地经营龙井茶的大族,据1935年《东方杂志》载《西湖龙井茶业概况》中所列16家茶行(类似于现在的茶叶公司)中,龙井村戚姓经营者有戚龙章和鼎丰2家,其中戚龙章茶行开设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目前戚姓在龙井茶原产地的村落中基本仅分布在龙井村,约占龙井村人口的五分之一。
先父戚国伟先生生于1947年,卒于2022年。从小受西湖龙井茶熏陶,7岁就开始问茶,12岁便开始学炒茶,并逐渐练就了一整套西湖龙井茶的制作绝技。1960年就读于龙井村小学,1961-1964年就读于梅家坞的茶叶中学(后停办),1965-1973年在龙井村务农(原西湖公社龙井大队),并担任生产队长和团支书。1973-1984年在西湖乡(西湖公社)企办工作,1984年筹办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1984-1998年任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经理。1999-2015年任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生从事西湖龙井茶事业60余年,对西湖龙井茶充满着感情和热爱。(图1)
图1父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炒制西湖龙井茶
一 因总理的一句话与西湖龙井茶产业结下深缘
1962年,父亲15岁,周总理陪同外宾到梅家坞视察,父亲代表学校师生向总理献花,与总理有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图2)。过后,周总理又到学校大礼堂看望师生。当得知他们是半工半读,在学习龙井茶的栽培、管理、采摘、炒制等技术时,周总理摸着父亲的头叮嘱说:要好好学习,你们这一代要把龙井茶做得更好。“因为总理的一句话,我搞了五十多年的龙井茶。”父亲回忆起往事,经常提及,从此一生都没离开过西湖龙井茶产业。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参加劳动,并担任生产队长和团支书,再后来到了西湖公社(现西湖街道)工作。1984年,受命组建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在6位村老支书的帮助下,贷款3万元,将公司办了起来。市政府在风景区给了五个销售点:龙井、灵隐、虎跑、六和塔、九溪。父亲用贷款剩下来的钱,购置了三辆三轮车。每天下午,父亲和公司员工挨家挨户去收购茶叶,晚上加工包装。第二天一早,大家踩着三轮车去销售点卖茶叶。伴随着茶叶市场放开,在全体公司的员工共同努力下,龙井茶的销售局面逐渐打开,半年之后,公司销售了20多万元的茶叶,员工也增加到20多人。
图2周恩来总理关心小学生学习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全力以赴闯荡市场,不断打开西湖龙井茶的销路。凭着父亲的韧劲和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公司在省会城市和较大的旅游城市,开辟了近100个销售网点和7家专卖店。同时,父亲很早就注重知识产权保护,1983年3月1日,我国实施商标法,父亲的思路很清晰,维护西湖龙井茶的品牌,企业自己要有作为,就是要用自己的品牌。1985年6月,当时集体企业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开始注册“贡”牌商标,并于1986年5月28日开始使用“贡”字牌商标,从此西湖龙井茶有了有注册商标[2]。经过近40年的发展,“贡”牌西湖龙井茶,成为西湖龙井茶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曾连续 6次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5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农业名牌产品”。2006年,“贡”牌西湖龙井茶获得农业部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成了西湖龙井茶中唯一的中国名牌[3]。2010年“贡”牌西湖龙井茶又入围“中国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2011年“贡”牌西湖龙井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得到大量社会赞誉(图3、图4)。
图3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为公司题词
图4 金庸先生为公司题词
二 坚持守望西湖龙井茶品牌声誉
在经营管理公司的同时,父亲不忘本色,对西湖龙井茶的品牌保护始终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1980年,湘湖旗枪更名为浙江龙井后,浙江省内的其他地区相继效仿萧山的做法,纷纷将自己本地的茶改制成扁形茶,称“龙井茶”或某某龙井,统称“浙江龙井”。从“浙江龙井”逐步扩展到“云南龙井”、“贵州龙井”甚至海外龙井,更有以龙井炒青、龙井花茶等“傍龙井”的品目,龙井逐渐成了扁形茶的一个代名词,消费者识别较为困难,市场秩序一度较为混乱。为此,父亲多次向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呼吁,要求对西湖龙井茶实行原产地域保护,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写提案,提建议,并以唯一茶叶专家的身份参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的赴法国考察干邑地区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经验[4](图5)。1999年参与中国标准化协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工作,是《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龙井茶》主要起草人之一。经过各方的努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1年11月批准了对龙井茶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从而使龙井茶的保护和发展有了保护依据。
图 5中法原产地命名和地域标志制度研讨会
199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22号公布《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1995年3月1日起实行。父亲与丁安甫等人即建议以法律形式保护原产地和龙井茶的声誉,实行龙井茶注册证明商标来规范龙井茶的产销[5]。杭州市政府随即启动了“龙井茶”证明商标的注册申报工作,但当时因考虑到“龙井茶”的商标可以促进浙江省其他产茶区的茶农增收和受益,时浙江省政府并未支持杭州市政府的申报工作,此事随后即搁置10余年。2008年,“龙井茶”商标由省级有关部门进行注册,浙江省内18个区县市均可使用,2011年,杭州市牵头完成了“西湖龙井”的注册。
父亲非常重视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技艺传承工作,曾长期对炒茶人员的培养问题存在担忧,他认为“手工炒制技术是保护西湖龙井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湖龙井茶位于十大名茶之首,立于不败之地,永葆名气的关键”[6]。在他的提议下,公司创建了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中心,成立了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培育年轻人的炒制技术传承人(图6)。而他本人炒制的西湖龙井茶被专家认定为西湖龙井茶的正宗炒法,炒制的茶叶被浙江省农业厅收藏作为特级龙井茶标准样。
图6戚英杰传承戚国伟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
在担任政协委员的期间,父亲相继提出了《西湖龙井茶应立法保护》、《建议“西湖乡”恢复历史名乡“龙井乡”》、《关于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征用西湖龙井茶基地的建议》、《要求西湖龙井茶区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建议》、《关于尽快研究修订茶叶铅含量标准的建议》、《关于成立区龙井茶商会》的提案、建议和意见,其后多被采纳和肯定[7](图7)。同时,也较早地提出对龙井茶的包装装、保质和保鲜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8]。为维护和保护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者和经销者,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杭州市总商会的指导下,经过多方面的筹备,2002年12月1日,西湖龙井茶乡生产者、经营者自己的组织“西湖龙井茶商会”正式成立,成为西湖龙井茶产区的第一个团体组织,父亲戚国伟被选为杭州市总商会西湖龙井茶商会第一届商会会长(2015年更名为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商会的成立主动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企业的微观经营及茶农的生产销售之间起好纽带和桥梁作用,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尽管平时的日常事务十分繁忙,但只要一听是有关西湖龙井茶的事宜,他立即能全身心的投入,主动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企业的微观经营及茶农的生产销售之间起好纽带和桥梁作用,受到主管部门和茶农及茶商的一致好评。
图7 戚国伟参加政协会议照片
三 承办国家礼品茶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龙井茶和茅台酒、中华烟同被列为国家外事礼品,在中美建交、首脑会务、中国领导人出访等国家重大外事活动中都扮演了独特角色,成为重要外交文化使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浙江省警卫处在经过考察后,确定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为具体承办国家礼品茶单位,并要求全部是谷雨前采摘炒制的特级龙井茶[9]。父亲从1986年起承担此项重要政治任务,在这期间,让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天,负责这项任务的人来找他,拿出几包不同村子出产的龙井茶,让他辨认。这些茶叶在普通人眼里“外相差不多”,他却能从茶叶形态、色泽、香味这些细微差异上,说出了每一种茶叶属于哪个村、哪个山头,这让考察者敬佩不已[10]。1986年10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用龙井茶作为招待用茶接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还作为礼物进行赠送。2016年9月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湖国宾馆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会后两人在西湖国宾馆的凉亭喝茶,习近平主席向奥巴马介绍中提到“龙井茶,绿茶。龙井就是这里的地名,就在这半山上,那个地方叫龙井村,那里出的茶就是龙井茶”,西湖龙井茶作为国家礼品茶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1986年至今一直由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进行承办(图8),每年以龙井、翁家山、满觉陇、杨梅岭等重点村为核心产地进行收购。秉承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西湖龙井茶质量的高要求,近40年来一直很好地保质保量完成,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肯定。
图8 国家礼品茶指定承办单位
以茶为业的父亲一生有众多荣誉,如2005获“浙江省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同年在首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当选为“中国茶叶行业年度十大经济人物”,201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选的“中国制茶大师”称号,2020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推选的“杰出中华茶人”称号等等。但比起西湖龙井茶事业来,这些对他来讲还不是最重要,他总是说这一生中有三件事忘不了:一是周总理叮嘱他要把西湖龙井茶搞好;二是从毛主席、周总理到如今的许多中央首长,大家都喜欢西湖龙井茶,我们一定要珍惜把西湖龙井茶品质做好;三是做人不能忘本,龙井茶乡的茶农日子越来越好过,更要想一想龙井茶,做人要像西湖龙井茶一样,内有质量,外有品相,茶以载道。
现在可以让父亲欣慰的是,如今西从事湖龙井茶的年轻传承人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图9),2022年以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西湖龙井茶,已不仅仅是国家礼品茶,是中外闻名的名茶;是与西湖相伴相生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9 2023“贡牌杯”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
作者:戚英杰,现任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1] 庄晚芳.从葛岭谈到西湖龙井[J].中国茶叶加,1994,(02):41-42.
[2] 余文奇.西湖龙井茶有了注册商标[N].杭州日报,1986-07-26(02).
[3] 赵宏权,赵培诚.西湖龙井茶的传人: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国伟[J].茶博览,2011,(第2期).
[4] 鲍哲健.西湖龙井的守望者——访西湖龙井茶商会会长戚国伟[J].茶叶信息,2003,(第21期).
[5] 丁安甫 ,戚国伟 ,陈宗新.实行龙井茶注册证明商标是规范龙井茶产销的重要手段[J].中国茶叶加工,1995,(第4期).
[6] 李婉玲.传递龙井茶本真之味 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问记[J].茶博览,2015,(第9期).
[7] 唐建瑛.西湖龙井的守望者——记西湖政协委员、西湖龙井茶叶公司总经理戚国伟[J].茶叶信息,2004,(第10期).
[8] 丁安甫,戚国伟.龙井茶包装,保质,保鲜技术的开发[J].中国茶叶加工,1993,(第3期).
[9] 政协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 龙井问茶-西湖龙井茶事录[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104-105.
[10] 郑瑶瑶.戚国伟:西湖龙井的守护使者[J].茶博览,2015,(第5期).
来源:茗边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戚国伟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杭州龙井路15号,是一座掩映在群山翠色之中白墙黛瓦的小楼。许是因主人嗜茶,院内常年氤氲着沁人的茶香,院落一角栽着一棵枝叶繁茂的龙井茶树——这是毛主席在1963年亲手采摘过茶叶的茶树。
踩着木楼梯“吱呀吱呀”缓步向上,一位笑容可亲的老者迎了上来。他便是这间雅苑的主人——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国伟,也是龙井茶界的宗师级人物。
“茶,香味,嫩芽。慕诗客,爱僧家。”取3克茶叶,将虎跑活泉煮沸,注入杯中至三分之一。待闻香之后,再将沸水注入杯中至八成,“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西湖龙井便在眼前了。
12岁开始学习古法炒茶,38岁创立“贡牌”西湖龙井茶,今年72岁的戚国伟,地道的龙井村人,将生命的苦辣酸甜都融进了碧色的茶汤里。
茶缘
“总理一句话,让我做了一辈子的龙井茶”
戚姓是龙井村的大姓,相传戚氏家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朝戚继光将军,为抗倭寇从山东来到浙江。《戚氏宗谱》中有这样的记载:戚舜畴在康熙年间迁来龙井村,他的后代戚衮荣在附近山岭种茶数百株,每年二三月间用指甲采下茶叶,制成茶称为雀舌、旗枪。但儿时的戚国伟只知道,自家是龙井村的世代茶农,靠山吃山,以茶谋生。
“龙井茶和龙井村人的生活是融在一起的,大家一起采茶、炒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在漫山遍野的茶园里,戚国伟从小就知道如何种茶,12岁就学会了炒茶,连上学也是在西湖茶叶中学,日日与茶相伴。
1962年的一个春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到梅家坞视察。学校挑选了戚国伟与另一位女生代表茶农向周总理献花。“周总理拍拍我肩膀,摸摸我的头,问我学校平时教些什么,我说上午念书,下午学茶。他说这很好,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茶叶技术,‘这个茶叶中学要好好办下去,你要好好做龙井茶’。”戚国伟说,正是因为这句话,他坚定地做了一辈子的龙井茶。
一年后,西湖茶叶中学就因为经济困难解散了,戚国伟只能回家务农。在生产大队里,十六七岁的戚国伟头脑灵活,技术也过硬,每天能赚10个工分。工分值多少钱得看生产队当年的集体收入,比如1966年收成好,一个工分值0.18元。他换算了一下,当时0.18元能买一斤大米,从梅家坞坐车到湖滨是0.15元,去城里看一部电影,也是0.15元。
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分茶地到户政策,一改原来统购统销的模式;采茶的得自己炒茶,炒茶的也得自己采茶,整体效率与产量大大降低。更让茶农们头疼的是,生产出来的茶叶失去了固定的销售渠道,怎么卖茶成了一个难题。1984年,为解决茶农出路,西湖乡牵头成立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由6位退休的老书记参与其中,戚国伟担任第一任总经理。
他带着十多个员工每天踩着三轮车,挨家挨户去收茶叶,一辆车能拉两百斤左右。晚上进行再加工,第二天就拉上茶叶出去卖,设五个茶叶专卖点——灵隐、龙井、虎跑、六和塔、九溪。作为西湖乡第一家茶农自己经营的民营茶叶公司,戚国伟充分发挥公司灵活的体制优势,将职工业绩与个人利益挂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再加上核心产区的优势,销路马上就打开了。
戚国伟在创立公司之初,就有超前的品牌意识。公司于1985年申报“贡”牌商标,1986年正式注册登记,1987年评为杭州市著名商标,1988年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11年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严格质量管理与口碑相传,消费者对“贡”牌的信任与日俱增。
茶魔 “西湖龙井茶的声誉,不容破坏”
戚国伟在老朋友中间有个雅号,叫作“茶魔”,皆因他开口闭口都是龙井茶,所思所想也是龙井茶,简直就像着了魔一般地恋着龙井茶。跟他一起共事几十年的公司元老也说,“国伟平时随和得很,对吃穿用全都没有要求,但一碰上龙井茶,就像变了一个人,极度严苛。”
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的茶叶铺天盖地都叫成了龙井,到了“无茶不龙井”的地步,茶叶市场陷入无序与混乱。看到市场上那些冒牌龙井的劣质茶,戚国伟火冒三丈,痛心它们砸了西湖龙井这块牌子。“消费者不懂,怕买到假的龙井茶,望而生畏;对于我们茶企而言,也左右为难。真正的龙井茶无论是原料还是制作工艺,都是很讲究的,而冒牌龙井茶的销售价比我们的收购价还便宜,参与低价竞争对我们来说完全是赔本买卖。”
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之后,作为国际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欧盟国家签订了原产地保护公约。法国特派葡萄酒专家到中国来调研,选择了对标产品龙井茶,希望通过标准的制定,推动欧盟特色产品的原产地保护,戚国伟是唯一参与制定原产地保护条例的茶企代表。他集结各方力量八方呼号,奔走于全国各地的茶叶市场,深度调研龙井茶市场的乱象,向国家原产地保护办公室作汇报。最终,国家将龙井茶原产地划定为三个产区——龙井茶西湖产区、龙井茶钱塘产区与龙井茶越州产区,龙井村则被划定为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西湖龙井茶有了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家”,有了法律意义上的“身份证”。
有人说,这一把法律“保护伞”实际上是让“贡”牌独享其荣。但熟悉戚国伟的人都知道,他所关注的不只在于“贡”牌,更在于西湖龙井茶的声誉。他日日忧思的,是如何在当下传承和发扬西湖龙井茶。
“龙井茶有一千多年历史,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贝。我这一代是承前启后,处在历史的衔接点。”戚国伟说,他近期最为挂心的就是如何打造一个西湖龙井茶博物馆。虽然龙井茶核心产区内已经有中国茶叶博物馆,但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龙井茶始终没有属于自己的博物馆,是戚国伟人生的一大憾事。
在采访当天,戚国伟正在与龙井村的老茶人激烈地讨论西湖龙井茶博物馆的选址问题。他嘱意将博物馆落户到西湖区投资50亿打造的龙坞茶产业小镇。为什么不在龙井村,而要去龙坞茶镇建博物馆?戚国伟显然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龙坞茶镇改造完成之后,全国各地的知名茶企与茶品牌都会落户到那里,形成一条茶体验街区,到时全世界的游客都会去那里参观,更有利于西湖龙井茶文化的传播。”
有不少村民对此持反对意见,担心西湖龙井茶的名声从此归了龙坞茶镇,但戚国伟认为这种观点太过狭隘,“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到真正的西湖龙井茶、品尝到最正宗的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的名声才是经久不衰的。”
茶礼 “做国家礼品茶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湖龙井茶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载体。1970年代初,尼克松秘密访华,周恩来用西湖龙井茶招待他;1980年代,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在上海豫园湖心亭陪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尝西湖龙井;2005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应邀出席第五届互联网业“西湖论剑”,马云把西湖龙井赠给他;2012年10月7日,正值俄罗斯总统普京60岁生日,西湖龙井被作为寿礼送予他。
自1986年至今,“贡”牌一直承担着国家礼品茶的收购任务,戚国伟每年都要将西湖龙井茶按时保质地送达北京中南海。这对于他来说,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为何独独选中“贡”牌作为国礼?戚国伟回忆说,浙江省警卫局当年在龙井村多方了解和考察,拿出几包产于不同村子的龙井茶,让他说出个所以然来。“我一看茶叶,就从茶叶形态、色泽、香味的细微差异上,说出了哪一种茶叶是哪个村、哪个山头的。”在一般人眼里,茶叶看上去都差不多,戚国伟的“明察秋毫”令考察者信服与敬佩。
就这样,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成了承办国家礼品茶西湖龙井的唯一指定单位,礼品茶都由公司的“贡”牌西湖龙井茶承担,并指定在翁家山、龙井、满觉陇、杨梅岭4个产地收购。每年采摘前,戚国伟都要向分担礼品茶的茶村干部一一打招呼,交待如何确保礼品茶的安全、质量、时间和卫生。他跑茶园,爬山头,事事亲力亲为,对茶况做到心中有数。
采茶是个辛苦活儿,“4斤青叶炒一斤茶,一般要两到三个人采一天”。采摘青芽后摊放,将水分挥发。摊放的时间因茶而异。水茶即受朝露之茶,摊放时间长,反之午茶摊放时间则短;新茶树叶厚,摊放时间长;老茶树叶薄,摊放时间则短。摊放时间由手感论定。
戚国伟是西湖当地远近闻名的“炒茶王”,他坐在炒茶锅前,撸起衣袖,在近300℃高温的锅里翻飞舞动,通过“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这十大技艺,将翠绿绿的新叶炒制出专属于西湖龙井的香气与滋味。而他的双手则从红肿、发黑、起泡、蜕皮,直至结成厚厚的老茧。
炒茶在戚国伟那一辈,不过是人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但现在已经少有年轻人受得了苦,炒得了茶。2013年,戚国伟带头成立了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希望将自己多年的手艺传授给有志于传承手工炒制技艺的年轻人。如今戚国伟的大师工作室已经带出了20多个徒弟,有不少都成了龙井村手工炒茶的骨干。
但戚国伟并不认为,只有手工才能炒制出正宗的西湖龙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炒茶的水平不断提升,机器炒茶终将成为未来趋势。目前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基本也都用上了机械设备,而且设备还在持续更新换代。生产效率的提升,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戚国伟说,近五年来企业不仅尝试入驻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打通线上销售渠道,还与网红品牌“小罐茶”合作,追赶消费升级的浪潮。下一步,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还将在新生代茶人的带领下,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开拓国际市场,探索传统茶企的上市之路。
(来源: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