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兰馨湄潭翠芽

找到约7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春天的约会, 贵州著名音乐人相约湄潭试新茶

4月1至2日,在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即将召开之际,著名作曲家柴永兴,青年理论评论家李晶,CCTV中国十大青年作曲家、中国民族风音乐代表人物张超,著名青年词作家玉镯儿,知名青年词作家石与刚,青年歌手、苗族歌王蝶当久,青年唱作歌手雨田,青年芦笙演奏家杨昌杰,荷塘月色音乐文化歌手付凯、潘安昕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演员杨西音子等贵州著名音乐人,相约来到湄潭,参加试新茶雅集。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

体验茶农生活

雅集首日上午,来湄潭参加雅集的音乐人首先登上优质茶叶出产地云贵山,登高望远,陶冶情操,感受云贵小江南的秀丽风光。春日的湄潭,百花齐放生机盎然。除了浪漫的春景,更胜一筹的还有那一片片的绿芽、一行行的茶树绘就的美丽茶园。

“1、2、3,这就是你的了,我们握个手,你是我的茶园主,我是你的茶管家。”当天,在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举行了“我有兰馨半亩茶”揭幕仪式。仪式上,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与一行音乐人共同揭幕。至此,音乐人们又有了一个独特身份——湄潭茶园主。随后,茶园主们走进各自的茶园,躬身采摘自家茶,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茶农生活。

“哈喽,大家好!我是音乐人张超,来了很多次湄潭,这是第一次在湄潭茶山采茶,感受到了采茶的艰辛、劳动的快乐,觉得咱们湄潭的茶是越品越有滋味。我在贵州等你,我在湄潭等你,不见不散。”CCTV中国十大青年作曲家、中国民族风音乐代表人物张超在现场为湄潭茶代言。

且将新火试新茶!

感受传统手工制茶的魅力一双手、一口锅、一炉火,以及新采摘的春茶芽头,传统手工炒茶便开始了。雅集首日下午,大家走进湄潭兰馨庄园,在制茶师傅的教授下学习炒茶。抓、翻、揉、搓,随着鲜嫩的茶青在锅中不断翻转,一颗颗芽头也渐渐发生蜕变。随后,新鲜出炉的湄潭翠芽,在茶艺师熟稔冲茶、倒茶、奉茶中呈现。一时间,满屋子茶香四溢。

“今天学到了湄潭翠芽的正确冲泡方式,就是先用热水,再用冷水,最后再用热水。这是湄潭翠芽的‘三生三世’,今天看到了也学到了。虽然10年前我写了《湄潭翠芽》这首歌,但是我觉得今天感受还是很深的。”著名青年词作家玉镯儿表示,来湄潭品鉴到了春天的味道,不虚此行。

在绿水青山间围炉试新茶“

日出划过江边,桃花开在江间,漫步在这江水边,却流入她心间......”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一曲《江水边》唱响,试新茶雅集正式拉开序幕。

贵州著名音乐人相继登台,演唱了《活着》《百合花儿》《酒歌唱起来》《茶香如你》《花一开就相爱》《酒好不怕醉》《湄潭翠芽》《贵州辣·闯天下》等歌曲。

音乐人们还带来了朗诵《定风波》、木叶演奏《木叶声声》、芦笙独奏《丰收的喜悦》等精彩节目。

雅集现场,大家围炉而坐,品茗聊天,尽情享受春日的惬意与美好。最后,雅集在歌曲《共祝家乡美》中落下帷幕。次日,音乐人们还先后走进湄潭兴隆镇接官坪小茶海、浥园、田家沟和七彩部落等地参观采风。

春茶飘香,茶乡如画。据了解,此次试新茶雅集由湄潭县文联、湄潭县融媒体中心主办,贵州兰馨茶业有限公司、湄潭县音乐家协会承办,旨在通过“茶+”的方式,让茶文化进一步活起来,也让来宾在采茶、制茶和品茗赏乐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湄潭茶,领略茶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春风、茶农、茶山;制茶、品茶、放歌。人间四月,春色向暖,湄潭与你相约。

来源:农业品牌研究院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鲁迅文学奖作家陈应松:湄潭吃茶

湄潭吃茶

◎ 陈应松

在天下第一壶建筑里吃茶,是一种什么感受?

吃了太多的茶,写过太多的茶文章,但这次吃茶要有勇气,要经过几十米高的两条玻璃长廊,要上四次电梯,有恐高症者,最好慎行。吃茶的那晚,我们在壶的最高层“贵州茶香”馆里吃茶、写字、下棋、聊天,外面是暴风骤雨,惊雷闪电。时任遵义市文联主席、作家肖勤那天的微信转过一个图,强烈的雷电正打在壶顶大楼上,枝形闪电撕破夜空,仿佛要把这尊世界最大的茶壶劈裂。还是因为建筑太高了,66米,而且建在火焰山山顶,近看,远看,都过于高大,而茶壶的造型更加增添了它的奇峭险峻,就像是一座神话中和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山,出现的建筑。往这里去吃茶,就像走入神话的宫殿,进入了现实与魔幻交叉的时空隧道。吃一杯茶,就是一次梦游。

在这迷宫里,我看到了一幅字:听茶。我更加恍惚,茶不是吃的,不是喝的,不是品的吗?如何去聆听茶?聆听茶水?茶的沸腾和缥缈?这不是一个禅悟,是一种特殊的参与、回忆和追溯。我们在大风大雨中,在一只几十米高的壶中,听茶,这茶壶中的风暴与激荡,历史掷回来的啸声,袅然升起在我们耳畔。

湄潭翠芽、遵义红、贵州针、湄江翠片、遵义毛峰、兰馨雀舌、古树茶、兰馨金尖、老鹰红茶老妖怪,还有一种叫“吃月亮”的奇茶银针白茶……都是名声显赫。黔红,中国红,遵义红……湄潭是中国红茶的重要出口基地,但湄潭的绿茶也有一连串的亮丽名字,特别是湄潭翠芽,与西湖龙井并称,品质超群,誉满神州——这两个茶的渊源深厚,其外形与西湖龙井近似,扁平光滑饱满,酷肖葵花籽,色泽翠碧,遇沸水,则栗香伴花香,山野之春的气息漫漶而来;湄潭翠芽是贵州四大名茶之一,形似瓜米,色如翡翠;遵义毛峰,秀外慧中,银光闪烁,嫩香持久;龙泉剑茗,茸毫披露,嫩绿似剑,嫩香柔和;贵州银芽,外形扁削,挺直似剑,汤色黄绿清澈;黔江银钩,美名美汤,形似鱼钩,自带花香。还有清江绿、湄潭银峰、湄潭翠芽、夜郎富硒茶……湄潭群峰山谷中的所有绿意,所有的鸟语花香,皆汇聚在一杯杯香茶之中。在湄潭吃茶,最难忘的是兰馨茶场的“老妖怪”茶,这不属于山茶科而属樟科的野树叶,它的粗暴的口感,妖冶的回味,古怪的刺激,可以放下吃茶者的矜持、雅趣和禅态,可以渴饮,可以饱餐,可以饕餮。湄潭小江南一般的情调突然变成了西南云贵高原上的风云,古树深林的魅影……

在湄潭吃茶,真是茶香萦脑,七窍生津,生气满满,诸神腾腾。我虽然去过云南的景迈茶山,去过翁基村,写过景迈茶山的万亩古茶园,去过西双版纳的南糯山等遮天蔽日的古树茶产地,却不知道在贵州有古茶树超过120万株,其中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15万株。同为遵义市的习水县,就有23万多棵百年以上的古茶树,而这些古茶树所产的茶叶均为全国顶级品质。

被称为中国茶海的“湄潭茶海”,更是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站在茶海中的望海楼上,看楼下四野碧绿的茶海,绿浪汹涌,蛟龙飞腾,潮声触山回,卷地白云倾。整齐的茶垄,蓊闪的茶园,一直淹没至山峦的尽头,与村烟和蓝天融化在一起。在这里,是真正听茶的地方,听茶,看茶,赏茶,品茶,咏茶、歌茶。清风满楼,云水望尽,雨洗青山,雾蒸芳野,茶香浩荡,心极无穷。一杯茶,吃出壮士豪情,家国情怀。真正是“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在观海楼顶,观海品茗时,突然听到一阵《六口茶》的歌声,熟悉的民歌竟然勾起我的乡愁。这首民歌出自湖北鄂西,在神农架每天都会唱起。后来才知道,遵义与川渝是有渊源的,而神农架也与重庆相邻,《六口茶》有渝东民歌的特点。我循着歌声望去,在一个长条桌上,一群退休的城市老人,分男女两边对座,然后边喝茶边对唱《六口茶》。面目单纯沉静的一排老爹唱道:“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那些穿得红红绿绿的老妈,也双手放在膝上,端正坐着唱道:“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已经八十八。”男方接唱:“喝你二口茶呀,问你二句话,你的那个哥嫂噻,在家不在家?”女方回唱道:“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哥嫂噻,已经分了家……”

我想起神农架婚宴时男女的对唱,也是桌子两边的男女,那些憨厚的小伙们,羞涩的女孩们,他们的对唱跟这一模一样。因为喝茶,不论年岁老小,心中朴实真诚的爱意,被这些老人家们演绎得那么诚挚感人,这是茶海中最美丽的风景!后来在晚上的一次吃茶间,遵义文联的孔红副主席,见我是湖北来的,要我与她对唱《六口茶》。这风趣幽默、朴素动情的民歌,在茶乡遵义,在茶海湄潭同样风靡,老少咸宜。吃茶不忘种茶人。在四万亩茶海中游弋听茶,听到了中国种茶史上一段峥嵘的岁月往事。以望海楼为中心的四万亩茶海,曾经是民国政府于1939年建立的中央实验茶场,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字号的茶叶科研生产机构。国家不幸茶叶幸,抗战的烽火,将浙江大学逼迁到了这个黔北小城。我们已无从知道当年浙江大学西迁时,竺可桢校长是否考虑到了这儿“小江南”、“黔北粮仓”的优越地理位置。1939年,当时国民政府农业部在湄潭县建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中央实验茶场)——从这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开始,湄潭注定了将与茶叶世代结缘。

我们在湄潭的文庙——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中,读懂了这段历史的脉络,1937年,县长严溥泉力邀浙江大学迁至湄潭,这是湄潭历史上的大事件。严溥泉作为曾经留学英国的江浙人,做过江阴县长。热情相邀浙江大学在湄潭自己的辖地办学,自然有思乡情愫在里面,更多的是为湄潭的文化与科技着想。不是因为可恶的日寇侵犯,浙江大学做梦也不会到一个黔北的县城来办学,那些顶尖的大师们,他们的出现就是湄潭历史的浓墨重彩,可以提升和改变湄潭文化、经济、科技的所有品质。果然,竺可桢校长的应允,竟然玉成了未来湄潭之茶的誉满世界。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央实验茶场的建立,国立浙江大学的迁入,让美丽的湄江河畔开启了中国现代茶工业伟大而艰难的步伐。就是这样,浙江来的国家级茶叶专家们,也把龙井的制作工艺带来了,这才有了湄潭翠芽的诞生。

中国茶工业博物馆,这是一个代表着我国茶工业发展历史进程的国字号博物馆,它在湄潭县城的郊区,曾经是湄潭茶场制茶工厂的旧址。所有的工厂面貌都未曾改动过,依然保持原貌,没有一件伪文物,仿佛这个工厂一声令下,又可以开始生产,仿佛工人刚刚下班离开。这是一个简陋的、陈旧的、但也是一个制茶设备齐全的、努力工作过的工厂,而且不是一般的工厂,是中国贵州红茶的出口基地。就在这些毫不起眼的平房里,他们制作的红茶,远销到巴西、北非等世界各地。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里庞大的生产线竟然全是木质的。从一个车间,到另一个车间,那些连绵不断的机器,全是木头所做:立式木质茶叶风选机、切茶机、双料抖筛机、围筛机、飘筛机、拣梗机、匀堆装箱机……天上地下,包括吸尘机器,机关重重,笨拙巨大,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它能将茶叶的杀青机、分选机、揉捻机、烘干机,巧妙地串联一起,全自动运转。虽然它噪音巨大,不能经久耐用,时常出现故障,但从来就没有中断生产,这又是一个奇迹。按专家的话说,它就是我们国家茶叶智能化生产的前身。就靠了它们,生产着世界闻名的红茶。据说在这个茶叶加工厂里,就有一百多位木工师傅,他们负责着这套设备的制造、运转和维修。还有一些钢铁机械,如浙江杭州茶叶机械厂1984年4月生产的三叶牌茶叶烘干机,还有衢州生产的杀青机、揉切机、锤切机……庞大、笨重、粗陋、占地方。这些机器——不论木质的还是钢铁的,都能看到我国工业现代化蹒跚起步的艰难旧影。触目惊心的木头机械,活生生地定格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稚嫩雏形,让我们心疼,让我们震惊,让我们感叹,让我们崇敬。保存它们吧,跟它们的主人一样,这些献出了生命的机器,拼命地、顽强地运转过,如今衰老不堪,疲惫异常,静静地踞蹲在这个亢奋和激情消退的角落,像历史的老人,沧桑满面地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拼搏和理想,它必须从荜路蓝缕、寝苫枕块、披荆斩棘、拓荒辟土开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湄潭吃茶,在湄江边,才知湄潭很媚。湄潭县因湄江而得名,为乌江支流。据《湄潭县志》说:“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原来说的湄潭之媚,在她的眉宇之美。但湄潭,因好水佳茗,真是风情万种,媚态千姿。湄潭,好生妩媚!(原载《北京文学》)

作者简介

陈应松,祖籍江西余干,1956年生于湖北公安县,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199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有长篇小说《天露湾》《森林沉默》《还魂记》《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陈应松作品精选》《白狐》《八里荒轶事》《神农架往事》《巨兽》《金鸡岩》《独摇草》《滚钩》《夜深沉》《陈应松中篇小说自选集》《无鼠之家》《一个人的遭遇》《陈应松小说》《呆头呆脑的春天》《暗杀者的后代》《太平狗》《松鸦为什么鸣叫》《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豹子最后的舞蹈》《大街上的水手》《星空下的火车》等,散文随笔集《朝向一朵花的盛开》《寻找自己的归途》《春夏的恍惚》《所谓故乡》《灵魂是囚不住的》《世纪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镇逝水录》等,诗集《雪,或者春雪》《梦游的歌手》《中国瓷器》《窗口》等,长篇非虚构《山水云南》《飞蝗物语》《走向梦想》,《陈应松文集》40卷本、10卷本、8卷本、6卷本,《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3卷本等共140余部。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选刊》小说奖、中国环境文学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梁斌文学奖、华文成就奖(加拿大)、2019中国好书奖、首届十月生态文学奖,2014年获省政府颁发的“湖北文化名家”称号。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曾8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作品翻译成英、俄、法、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日、韩等文字到国外。是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新世纪生态文学代表作家。曾任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北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国家一级作家。

来源:微美湄潭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西部茶海湄潭

湄潭,位于贵州省北部,全县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辖9镇6乡、118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社区)。其地域呈南北狭长地带,东西宽25.5公里,南北长96.5公里,平均海拔972.7米,森林覆盖率达56.5%。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无霜期284天,平均气温14.9℃,平均降雨量1141毫米。   

湄潭交通便利,县城距遵义市区70公里,距省会贵阳200余公里,326国道和204省道交汇县城,是黔北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县已形成“四横、二纵、二连线”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100%的乡镇和70%的村通了油(砼)路,县城到达最远的乡镇所在地仅需1.5小时。即将建设的杭瑞高速公路穿越县内黄家坝、湄江、鱼泉、永兴四镇,届时,湄潭将快速融入遵义半小时经济圈。15个乡镇数字电视已与市、县联网,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县。于1997年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    

湄潭历史悠久,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县,在历史长河里积淀了红军长征文化、浙大西迁文化、茶文化和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湄潭是红军长征和文军长征的交汇点,红军长征时期罗炳辉将军率红九军团进驻湄潭,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抗战期间竺可桢校长携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七年,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湄潭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区,1939年民国中央农林部在湄潭设立茶叶实验所,即现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和省湄潭茶场的前身。 

湄潭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内陆农业县,以盛产优质茶叶、大米、烤烟、油菜籽、玉米、小麦、蚕桑、中药材而闻名遐迩,素有“烟县、酒乡、茶城、粮仓”之称,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和“中国名茶之乡”。先后被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授予“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粮油高新科技示范区”、“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优质烤烟基地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等荣誉称号。    

湄潭是贵州最大的茶叶生产县,县人民政府2005年荣获“中国茶叶产业政府贡献奖”。境内茶园面积20.5万亩,年产值达4亿元,茶业综合收入达7亿元。所产“湄潭翠芽”、“湄江翠片”、“遵义毛峰”、“兰馨雀舌”等品牌茶叶畅销全国、香飘神州,“湄潭翠芽”曾先后28次荣获“中茶杯”、“中绿杯”等国家级名优茶评比金奖。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茶叶)定点交易市场——贵州·湄潭西南茶城位于县城城南,是黔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湄潭年产优质烟叶15万担左右,是上海烟草集团(中华烟)重要的原料生产基地。湄潭“茅贡”牌优质大米2003—2007年连续五年荣获全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国第一米”。高效“稻鱼共生系统”示范项目青田田鱼养殖面积2万余亩,畜牧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畜牧总产值约3亿元。  

湄潭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工业化,在全省率先建成了贵州遵义(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已有入园企业23家。茅贡米业、兰馨茶业、湄窖酒业、陆圣康源茶多酚、栗香茶业、南方嘉木茶籽油、仙龙药业、永隆粮油、天利达植物油等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有县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茅贡米业公司、兰馨茶业公司)、国家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1家(茯莹泡椒厂)。    

湄潭山川秀丽,佳境胜地众多,人文景观丰富,素有“黔北小江南”之美誉。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址”,省级风景名胜区“湄江山水画廊”,全国最大的连片茶园“中国西部茶海”,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天下第一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核桃坝—龙凤风情茶庄”,国内内容丰富的喀斯特博览园“百面水风景区”等旅游资源,乡村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科教之旅、红色之旅正蓬勃发展。      

近年来,在中共湄潭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全县人民开拓创新、携手奋进,着力突破茶叶产业,做大做强茅贡米业,巩固提升烤烟产业,加快发展畜牧产业,积极培育果蔬产业,打造特色辣椒示范基地,强力推进“黔北民居”建设,全力打造“中国茶海、休闲湄潭”旅游品牌,努力壮大县域经济,合力构建和谐社会。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8.59万吨,优质茶叶产量7660吨,收购烤烟16.23万担: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0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206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638元,财政总收入达2.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13亿元,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展望未来,湄潭人民更加坚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在未来3 — 5年内,将湄潭建设成为“山水田园城市、中国名茶之乡、优质农产品基地、黔北旅游新区”;在未来十年内,把湄潭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环境优越,和谐、富裕、文明的高原明珠!    

(来源:遵义市人民政府)

如涉及侵权请 联系删除

找到约7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