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玩的久了,必然会出现专属于自己的专业术语,可能很多非玩家或者新手就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经常玩的人是了解的,今天,为大家整理出了紫砂中的36个专业术语,图片多很详细,建议先收藏在慢慢看!
1、推墙刮底
壶坯成型过程中,为使壶内壁光滑平整,使用专门的工具对紫砂壶内壁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
2、太阳线
由于推墙刮底的工艺,在紫砂壶底部形成的一种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状,如同太阳光芒的线痕。
3、截盖
制作壶胚时,截取壶身上端口盖部位做成壶盖,切口做成壶口,使整个壶型线条过渡自然流畅,外形完整,浑然一体。
4、克盖
又称“压盖”,是将壶盖直接覆压在壶口上,使之口盖严密。
有缩克盖和椨克盖之分,而壶盖稍大于壶口外径的克盖也俗称“天压地”。
5、嵌盖
是壶盖嵌于壶口内,并与壶身融为一体。
有平嵌和虚嵌之分,平嵌盖的盖口与壶口呈同一平面;虚嵌盖与壶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状。
6、壶钮
又称“的子”,变化多样,为方便掀开壶盖而设置。
常见有球形钮、桥形钮、瓜柄钮、动物钮、花式钮等。
7、圈足
制作壶坯时,在底片上面加上一层足片,将足片中间刳去,形成一道圆图埂作为壶足
8、一捺底
常见于圆形壶,壶底为按捺而成,呈凹陷式弧形延展,周边凸起的部分作为壶足,简洁明了,干净利落。
9、乳鼎足
常见于圆形壶,壶底采用三足鼎力壶身,稳而不滞,因其形似“玉乳"而得名。
10、香炉足
底部三足呈外撇状,稳重大气,笃实俊朗,多用于圆形器,如盆,笔洗、香炉、茶壶等。
11、平底足
自明清延续至今,最朴素的以底代足,自然平封的一块泥片,使得壶身至壶底一览无遗,形制拙朴,简单明了。
12、宫廷器足
“宫廷”一词,特指皇室御用,宫廷器足便特指那些做工考究复杂,装饰雍荣华丽的紫砂足器。
13、拱形足
壶嘴一侧和壶把一侧呈拱状,垂延至底,左右支撑成足,中间为空,虚实之间,气势十足。
14、直管嘴
形似管状,出水稳定,俗称“钢管嘴”。
有锥形管,直筒管壶嘴之分。
15、一弯嘴
出水流畅,形似鸟喙,又称“一啄嘴”。
16、二弯嘴
从壶身到壶嘴有个二弯处,出水畅快。
17、三弯嘴
从壶身到壶嘴有三个弧度,呈反“S”型,也叫“三弯嘴”。
18、壶把
为方便握持而设置,具体可以分为提梁把、端把和横把。
横把,安装在壶体与壶流成90度的柄,多为粗管状手柄,常见于唐羽壶。
端把,置于壶肩至壶腹部位,以两支点作为支撑,形似人耳的环状把手,也叫“圈把”,有正耳式端把、倒把、垂耳、飞把之分。
提梁把,一般放置在壶肩或壶壁之上,与水平面垂直,有绞提、单提、双提、叉提、活络提之分。
19、铺砂
紫砂坯体在制作过程中,把不同泥色的砂粒采用铺、点撒在坯体上,再借用工具将砂粒按压平整嵌入表层,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经过铺砂的紫砂壶若隐若闪,非常好看。
20、球孔
壶内壁与壶嘴衔接处,黏上的半球形小孔,这样的设计能增加更多的出水量,使出水更加爽利。
21、独孔
壶内壁通向壶嘴处的出水孔为一个洞孔。
22、光货
又称“光素器”,多为几何形体,分圆器和方器两种,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有简洁明快的线条。
23、花货
取自然万物作为形,与紫砂壶相结合,运用浮雕半浮雕的手法,以求达到自然仿真的效果。
24、筋瓢货
又称“筋纹器”,提取自然界的瓜果、花瓣、云水纹路制作而成,凹凸有致,规范整齐,上下纹路要求严密,贯气合一,极具节奏感。
25、抽角
主要用于方器成型的两面相交处,进行抽槽去角的处理,使壶体藏锋匿角,像用凸面刀切除掉合角,壶身块面扩大,产生凹进的弧面,转角更加含蓄稳重。
有上下等宽的“直抽角”和上窄下宽的“斜抽角”之别。
26、阳刻
我国传统刻字的基本刻制之一,是指将需要刻绘的对象凸出来的刻法,更具立体感。
27、阴刻
我国传统刻字的基本刻制之一,是指把需要刻绘的对象挖空,使其呈现凹陷感的刻法。
28、印款
特指作者的署名,印款有阳文、阴文,形状也各不相同。是紫砂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制壶人用在壶底、把、盖的钤印。
29、选形
紫砂壶壶型繁多,素有“方非一式,圆无一相”的美誉,方器、圆器、花器、提梁,由于审美和见解的不同,每个人的眼中都有自己最中意的那把壶,或方或圆或花或扁或提梁等等,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喜好和习惯,去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紫砂壶。
30、品相
品相是一把壶的精、气、神,摆在你面前使你为之一亮的感觉。
结构搭配要合理,壶嘴、口、盖、钮、把之间要比例协调,线条和线条、壶面与壶面之间舒展流畅干净利落。
31、口盖严密
在抓牢壶把的前提下,用手旋转壶盖,通转顺畅无阻,壶内装满茶水后,倾倒过程中按压气孔,即压即停滴水不漏。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只有机车床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能保证百分百的严丝无缝,手工制壶无法保证百分百的无间隙。
32、出水流畅
是指从壶嘴流出的茶水要畅快爽利,出水有力!
33、包浆
指茶汤浸润紫砂壶,再经气孔慢慢溢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的擦拭,层层积淀,逐渐增厚,最终形成温润如玉.透明发亮的包浆。而透过这层包浆仍可清晰看见遍布于壶体的砂粒。
包浆是茶油从壶体中慢慢渗透而形成的光泽,可视作紫砂壶的再生艺术。
包浆是有光泽的,但有光泽不一定有包浆。包浆的好坏,取决于泥质的优劣,劣质泥料只有光泽,永远不会产生包浆。
34、茶锈
也叫“茶山”。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由于长期存放茶水不清理,淤积在茶具内壁的垢污。
35、开壶
刚买回来的紫砂壶,第一次开始使用,准备彻茶前所做的步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去除表面砂屑和土味。
36、养壶
指紫砂壶在日常饮用中的养壶,即按照正确的方法,透过泡养摩挲等步骤,使壶型表面日渐温润,逐渐产生包浆的过程。
通过以上的讲解,壶友们对这些专业术语,应该一定有所了解了!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留言!
来源:紫砂壶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很多爱茶人来说,蒙顶甘露一直都是心中魂牵梦绕般的存在。蒙顶甘露,既好看又好喝,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沁人心脾的感觉。正所谓“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品茶、论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则堪称中国茶文化史上影响力最大,大到几乎家喻户晓的茶广告来,那就是“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时至今日,只要是爱茶之人,都对“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句茶联朗朗上口、念念不忘,却不知与之同出一辙的“一瓯甘露更驰名”,其实早就为蒙顶山茶代表品牌蒙顶甘露作了更为深刻、独到的诠释。
“一瓯甘露更驰名”的出处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和“一瓯甘露更驰名”,均源自元代诗人李德载的元曲《中吕·阳春曲·赠茶肆》。这组小令,共十首,都是夸赞茶好和茶博士手巧的,语言通俗,押韵顺口,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其中,“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出自第三首小曲,即:“蒙山顶上春光早,扬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学士更风骚。应笑倒,金帐饮羊羔。”此令称道茶叶是上好的蒙顶春茶,水是上好的烹茶用的江心水,而且品茗比起喝酒来,是更上品的风尚。
“一瓯甘露更驰名” 出自第六首小曲,即:“木瓜香带干林杏,金桔寒生万壑冰,一瓯甘露更驰名。恰二更,梦断酒初醒。”此令主要赞美品茶使人清醒之功效。
后来,明代大诗人陈绛在其《辨物小志》中写道:“世传: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表明这联名句已从李德载的小曲中脱胎出来,演变成了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又被世人用为茶联,有口皆碑。殊不知,“一瓯甘露更驰名”其实早已一语双关地对蒙顶甘露作了很好的宣传,成为一句绝佳的广告词。
02
蒙顶甘露为何“更驰名”
蒙顶甘露,作为驰名中外的历史名茶,在茶界享有崇高声誉,为消费者所情有独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01
名字很文雅
蕴含了多层深意名正言顺的“名茶先驱”
古往今来,但凡名茶都有一个文雅贴切的名称。而这个名称,又往往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种名茶的特色,既展示了其文化内涵,也使茶叶本身的魅力倍增,使人听此名,想此茶,饮此茶,恋此茶,既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茶文化增添了几多情趣和色彩。比如龙井、铁观音、大红袍、竹叶青等茶名都很文雅,富有意趣,其背后都少不了美妙动人的传说和典故,引人入胜。
蒙顶甘露是蒙顶山名茶诸多明珠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甘露”作为茶名,相信很多初闻其茶名的人都会觉得特别雅致,顿时就会萌发一种冲动的品饮欲望。
▲ 一瓢甘露
甘露(梵文Amrti)音译阿密哩多、阿蜜栗多,意译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北京北海公园琼岛半山上有一座铜人承露盘,据说是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的,目的是用来承接“甘露”的。那“甘露”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古人认为,甘露是上天赐给人类的高级食品,它是在三更半夜由北斗星降下来的,把它同美玉屑混调后喝到肚里,便会长生不老,变成神仙。因此,“甘露”这个名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甘露井
“甘露”的四种意思
其一,是指甜美的露水,或者甘美的雨露。古诗云:“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汉书·宣帝纪》云:“元康元年(公元前65)……甘露降未央宫。”
其二,是指芭蕉花苞中的水液。清朝物学家、博物学家吴其濬在其所著的《植物名实图考》卷十四云:“甘蕉生岭北者,开花,花苞有露,极甘,通呼甘露。”因此也作为芭蕉的别称。明代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医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部四》说:“甘露即芭蕉也”。
其三,是外来词,印度古吠陀指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也。
其四,是佛教中的一个比喻,用甘露比喻佛法之妙味可长养众生之身心,以消苦业,以增善根,超脱轮回,究竟解脱。或者以甘露比喻佛法为无上醍醐,大悲妙药,消人业障,成人福慧,得至菩提。
蒙顶山茶称“甘露”的三个来源
一是,甘露一词,既有道家崇尚自然的风韵。在梵语中又有“念祖”之意,是为纪念茶祖“甘露大师”吴理真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首开人工种茶历史先河,揭开了世界茶经济、茶文化发展的帷幕。“甘露”的命名,既是为了纪念植茶始祖,也表明了此茶的初创时间,同时还恰如其分地体现其品质特性,蕴含着世人对茶祖吴理真的敬仰之情。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敕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淳熙戌申(1188年)又敕赐其“甘露普慧妙济菩萨”封号,并把他手植七株茶树的地方御封为“皇茶园”。因此,吴理真也被称作“甘露大师”“甘露祖师”。
▲ 植茶始祖吴理真雕塑
二是,因其茶香馥郁、茶汤鲜爽、味如甘露,遂以“甘露”命名。
三是,佛教以甘露喻佛法之法味,融物质与精神于不二。北宋时期,在蒙顶山,道教势弱,佛教兴盛占据上风,因此,蒙顶山茶称“甘露”与之密切相关。
02
历史很悠久
曾经名扬天下闻名遐迩的“千年贡茶”
“甘露”作为茶名,最早见于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地理学家王象之编撰的地理学名著《舆地纪胜》,其中“雅州·蒙山”条目记载:“上清峰有甘露茶,山上常有瑞相影现”。这是目前作者查询到的关于甘露茶的最早记录,距今近900年。之后,嘉熙三年(1239年),诗人祝穆在其编撰的《方舆胜览》“雅州·蒙山”条目记载:“上清岸产甘露茶,常有瑞云及现相影现。”明世宗嘉靖20年(1541年)编修的《四川总志》,其中“雅州·蒙山”条目记载:“上清峰产甘露”,与《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一脉相承。
据考证,蒙顶甘露实际上是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创制的蒙顶山名茶“万春银叶”和宣和四年(1122年)创制的“玉叶长春”两种贡茶炒制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成的,质量超过唐、宋时期号为天下第一茶的 “蒙顶石花”。
《四川总志》雅州·蒙山,山川条目记载:“蒙山,县西十里许,顶作五峰,其中峰曰上清峰,最高俯视峨眉诸山,产甘露,瑞云上有天盖智矩等寺,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抱,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尚书》'蔡蒙旅平'即此蒙山,多产茶,在极顶者贵,以受阳多。”
《四川总志》雅州·蒙山,物产条目记载:“仙茶,产蒙顶上清峰,甘露井侧,叶厚而圆,色紫味略苦,春末夏初始发,苔藓庇护,阴云覆焉,相传甘露祖师自岭表携灵茗植五顶,至今上清仅八小株,七株高仅四五寸,一株高仅尺二三寸,每岁摘叶止二三十片,常用栅栏封镇,其山顶土止寸许,故茶自汉到今不长不灭。”
明朝以前,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明初,各地进贡茶叶都沿袭宋代做法,制成大小不同的团状,即所谓龙团凤饼。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废团茶,兴散茶”,加之纪念“甘露祖师”吴理真的缘故, 甘露茶越加兴盛。自此,蒙顶山茶贡品改为散茶,品名有甘露、黄芽、石花、雀舌、芽白等,其中甘露名列第一。
初时散茶以蒸青制法为主,但出现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等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明代后期黄龙德在其撰写的《茶说》中这样描述蒙顶甘露制作工艺:“先将釜烧热,每芽四两,做一次下釜,炒去青气。以手急拨不停,睹其将熟,就釜内轻手揉卷,取起铺于箕上,用扇扇冷。俟炒至十余釜,总复炒之。旋炒旋冷,如此五次。其茶碧绿,形如蚕钩,斯成佳品”,这与现代蒙顶甘露的“三炒、三揉、三烘”工艺如出一辙。
“医圣”李时珍在其撰写的《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茶叶”中这样评价蒙顶山茶:“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疾”,道出了蒙顶山茶的茶性是温性的,这与蒙顶甘露、蒙顶黄芽等为代表的蒙顶山茶独特的加工工艺有着极大的关系。
蒙顶山茶历来以贡茶著称。贡茶是中国古代专门进贡皇室供帝王将相享用的茶叶。将茶叶当作贡品进献天子,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据东晋史学家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联合四川各民族共同伐纣之后,巴蜀地区所产之茶,就被列为贡品,于是诸民族首领就带着茶叶去进贡。那时的茶叶并非作为茗饮,而是用于祭祀、药用或食用,吃法跟煮菜汤差不多。这是最早有关贡茶的文字记载。
真正的饮茶之风,由唐代肇始。由于唐代“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出自唐朝文学家李肇《唐国史补》),再加上宫廷中也大量饮茶,茶宴、茶道层出不穷,各地名茶渐渐从普通茶叶中分离出来,成了皇室及贵族阶层的高档消费品,从而催生了贡茶制度。
唐代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顶峰时代,也是茶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
唐代贡茶制度的两种形式
一是,朝廷选择出产茶叶且品质优异的地方“定点”纳贡。
二是,选择茶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产量集中、交通便利的重点地区及其产品,由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专业制作贡茶,浙江湖州吴兴的顾渚贡茶园即是。
而蒙顶贡茶,则属于第一种“定点”纳贡。
唐朝皇帝大多爱饮茶,尤其是唐玄宗之后,纵无此嗜好,出于发展经济考量也十分热衷茶事。古语道:“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嗜茶,臣子也要懂茶,以便在茶宴上陪王伴驾、谈茶饮茶。皇帝赐茶成为一种弥足珍贵的嘉奖,且有一定仪制,往往臣子在获得赐茶后会写文章以谢皇恩。之所以唐诗宋词中,专门写蒙顶山茶的茶诗词较多,就是因为当时当大官的大诗人、大文豪较多,他们有机会得到皇帝恩赐的蒙顶山茶,继而写下众多吟赞蒙顶山茶的诗、词、歌、赋、散文、佳句,至今广为流传。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蒙顶山茶列为贡品,开始入贡皇室,一直延续到清末,绵延不断,长达1169年。如此受“待见”的贡茶在中国茶史上着实少见。蒙顶山茶能年年岁岁皆为贡品,清朝时还被专用于皇帝祀天祭祖,这是蒙顶山茶品质好、珍奇名贵的铁证。唐代《唐国史补》,宋代《新唐书》《宣和北苑贡茶录》《锦绣万花谷集》,明代《西吴里语》,清代《四川通志》等,都有蒙顶贡茶的记载。
清代贡茶制度最为完备,集历代大成,无论是贡茶区域、品种、数量,还是贡茶运输、交接、验收,均有严格规定,由礼部执掌。紫禁城内专设茶库,隶属内务府;另有御茶房、清茶房、奶茶房、皇太后茶房、皇后茶房、皇子茶房、皇孙茶房及各宫殿茶房等宫廷饮茶场所。除供皇族日常品饮外,贡茶亦用于祭祀、医药、宴会、赏赐诸事。
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清代贡茶研究》记载:按照清宫进单,清代主要的进贡茶叶省份有13个。四川省进贡的茶叶有“仙茶、陪茶、菱角湾茶、蒙顶山茶、灌县细茶、名山茶、观音茶、青城芽茶、春茗茶、锅焙茶”等10种, 其中 “仙茶”“陪茶 ”“菱角湾茶”“蒙顶山茶 ”“名山茶”5种即出自蒙顶山。
蒙顶山茶在当时所有贡茶中地位独一无二,得到文人墨客的大书特书。晚清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何绍基写有一首《名山蒙顶贡茶赋示陈新盘明府》诗,以歌颂蒙顶贡茶为主题,对蒙顶山茶的贡茶地位、县衙重视以及采摘标准、制作工艺、进贡品类、护送过程均进行了详细描述。全诗为:“蜀茶蒙顶最珍重,三百六十瓣充贡。银瓶价领布政司,礼事虔将郊庙用。旗枪初报谷雨前,县官洁祀当春仲。正茶七株副者三,旋摘轻烘速驰送。仙人手植东京前,后来化身入蒙泉。古风古雨饱嘘吮,高三尺寿二千年。朱阑环之锁纽贯,县官来时一开看。我于茶品太疏略,喜陟高山到天半。夹江昨读酒官碑,名山令谒甘露师。敢云饮啜事琐琐,民生国典相纲纬。榷酤源流有通塞,当官桑孔要深思。”
曾两次担任雅州知府的晚清著名经学家、散文家、书画家黄云鹄在其《蒙顶留题》一诗中这样盛赞蒙顶甘露:“解渴咽仙茶,涤烦沃甘露”。
清光绪版《名山县志》录有知县赵懿《蒙顶茶说》,该文详细记载了当时贡茶采制、运送过程:“每岁采贡三百六十叶,天子郊天及祀太庙用之。……岁以四月之吉祷采,命僧会司领摘茶僧十二人入园,官亲督而摘之。尽摘其嫩芽,笼归山半智矩寺,乃剪裁细及虫蚀,每芽只拣取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燃猛火,以纸裹叶熨釜中,候半蔫,出而揉之。诸僧围坐一案,复一一开所揉,匀摊纸上,胉于釜口 烘令干,又精拣其青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 …皆盛以木箱,黄缣丹印封之。临发,县官卜吉,朝服叩阙。选吏解赴布政使司投贡房。经过州县谨护送之”,其庄重与隆重可见一斑。
03
地位很显赫
曾经贵为“仙茶”名重一时的“茶中故旧”
蒙顶甘露是蒙顶山茶五大传统名茶(甘露、黄芽、石花、玉叶长春、万春银叶)中最耀眼和璀璨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人间甘露”,被尊为“茶中故旧”。
仔细盘点一下中国主要名茶真正的创始时间,尤其是有代表性的绿茶诞生的年份,蒙顶甘露不可撼动的地位便一目了然。
绿茶诞生年份
蒙顶甘露:1227年
碧螺春:1699年
西湖龙井,1751年
六安瓜片:1856年
太平猴魁:1859年
竹叶青:1964年
……
蒙顶山上清峰的七株茶树并非凡种,而是“仙茶”。“仙茶”传奇肇始于五代前蜀后蜀时期词人毛文锡《茶谱》载:“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尝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尝以春分时分,多构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顶筑室以侯,及期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病瘥。时至城市,人见其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发绿色。其后入青城访道,不知所终。”
大意是:相传,很久以前,有位老和尚生了重病,久治不愈。有一次,和尚遇到一位老翁,老翁告诉他,蒙山中顶有茶树,在春分前后,你早日候于一旁,一旦春雷初发,马上并手采摘,只能采三天,三天过后便无效了。三日之中,如果采到一两,用本地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若服二两,一辈子消灾去疾;服三两,可以脱胎换骨;四两,就地成仙了。老和尚听了此言,便到中顶造了间屋,虔诚地等候时机,结果采到了一两多,煎成茶汤。没想到才喝一半,病就痊愈了。过些日子,和尚到城里办事,熟人看了他,无不惊呆,老和尚居然返老还童,看上去像三十来岁的人,眉发乌青。后来,他到青城山访道,不知所终。蒙顶山中的“仙茶”,即由此而来。后来,这上清峰“皇茶园”的七株“仙茶”被钦定为正贡茶,“每茶时叶生,智矩寺僧报,有司往视,籍记叶之多少采制……贡京师仅一钱有奇”。明代名山知县张朝普说“蒙山为仙茶之所,每岁必贡职”。
据考,皇家祭祀向来以稀有之物,昭示敬天法祖之心。清代的祭祀活动分大祭、中祭与群祭。乾隆皇帝时重新规定了大祭范围:祭人、祭地、祭太庙,一直延续至清末。明清两代贡茶遍及十三省,约六十余种,其中以银器盛纳的贡茶,仅有四川贡茶六种:仙茶、陪茶、菱角湾茶、春茗茶、观音茶、名山茶,足见珍贵。六种茶品,以“仙茶”为首,其余五种专补“仙茶”之不足,因此包装形同“仙茶”。据清朝大臣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四川总督年贡仙茶二银瓶、陪茶二银瓶、菱角湾茶二银瓶、春茗茶二银瓶、观音茶二银瓶、名山茶二银瓶、青城芽茶十锡瓶、砖茶一百块。”时至今日,故宫博物院尚存有清代“仙茶”、砖茶实物。
而有关以“仙茶”为首的蒙顶山五茶品(即仙茶、陪茶、菱角湾茶、观音茶、名山茶)祭天、祭太庙的记载,可从前面赵懿撰写的《蒙顶茶说》一文中管窥一豹。文中还记述“相传仙茶,民间不可瀹饮,一蠢吏窃饮之。被震雷击死。私往撷者,山有白虎巡逻,以故樵牧不敢擅入。官采时,虽亢阳亦必云雨。懿验之,果然。此山之灵异与,抑亦天家玉食之重也”,足见蒙顶“仙茶”之神韵。
清代,蒙顶山茶被誉为“仙茶”,自乾隆四年(1739年)始至清代结束(1911年),专供祭天祀祖,是唯一用银瓶装的贡茶,更是皇帝的日用茶。蒙顶山“仙茶”祭天、祭太庙的用途,只在晚清时期才有,标志着蒙顶山茶的使用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蒙顶山茶自唐代“号为第一”以来又一次达到了皇家贡茶的高峰。
蒙顶山茶何以称为“仙茶”呢?赵懿在《蒙顶茶说》中解释道:“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意,谓曰仙茶”。这与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范镇《东斋记事》提到的:蒙山茶生长时,“雾覆其上,若有神物护持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蒙顶山茶在云中生,云在茶中行:出产此茶的时节,时常有祥云出现,以“云”派生出“神”,而神庇护着茶,“仙”的寓意涵盖其中。蒙顶山神秘的“麒麟武士图”怪象无形之中赋予了蒙顶山茶神秘、深远的文化内涵。因此,“仙茶”历经数朝而最终定名,更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优异的品质息息相关。
乾隆皇帝曾作《烹雪叠口旧作韵》:“通红兽炭室酿春,积素龙墀云遗屑。石铛聊复煮蒙山,清兴未与当年别”,对蒙山“仙茶”给予了圣赞。有学者提出:乾隆皇帝信佛,而其父雍正晚年崇信道教,以茶祀祖,尤其讲究,而蒙顶山茶是“佛门仙茶”,于佛道可两全,也成为唯一选择。
04
名气很逼人
拥有众多殊荣且久负盛名的“知名品牌”
蒙顶甘露既是蒙顶山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历史文化名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卷曲形名优绿茶,还是中国十大名茶。
也许是因为过去雅安地处中西部地区,交通、信息欠发达,虽然蒙顶甘露底子厚实,贵为“贡茶”“仙茶”,却一直比较低调,没有过度渲染她逝去的辉煌历史,一直稳健地在发展,表面上看没有像龙井、碧螺春那样赫赫有名、名噪一时。其实,现实中的蒙顶甘露一直久负盛名、名声在外。现如今,蒙顶甘露作为单品,每年的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可见其在市场的认知度和消费者的认可度。
追溯民国以来的百年风云就会发现,蒙顶甘露其实一直在中国茶坛闪耀着熠熠光芒。民国建立,虽然蒙顶山茶停贡,但在初年,名山县知事初年仍照旧制采制,作为重大祭祀之用,或作馈赠上司的礼品。建国后,蒙顶名茶被列为国家礼茶。1959年,蒙顶甘露参加外贸部组织的全国名茶评选,获得“中国十大名茶”称号。而后,蒙顶甘露一直保持着国家级、部级、省级优质产品称号。1992年6月,在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蒙顶甘露”独步天下,夺得金牌奖。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蒙顶甘露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17年,包括蒙顶甘露在内的“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参加了原农业部组织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评审,当之无愧、昂首挺胸走进了“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前列,荣登全国第四。同年,以蒙顶甘露为主要内涵的蒙顶山茶文化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1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上榜,在943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足见蒙顶甘露在茶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 世界超模向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向世全学做手工蒙顶甘露
05
市场很广阔
独具安全保障和健康属性最终将成为名满天下的“明星产品”
蒙顶甘露有安全作为保障
2021年4月29日,在第十届四川国际茶博会蒙顶山茶推介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教授在以《我心中的蒙顶山茶》为题推介蒙顶山茶时讲道:茶,作为食品、饮料,安全是最至关重要的一点。蒙顶甘露出自最佳的生态环境。众所周知,熊猫是国宝,熊猫生活的地方自然是最美最好的地方。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野生茶树,开辟了世界人工植茶的新纪元,由此开创了承古烁今、冠绝天下的蒙顶山茶文化和历史。茶祖吴理真寻遍了千山万水,选择蒙顶山就是前人高远、精准的选择,尽管当时的科学没有这么发达,他凭着经验选择了这个位置。最佳的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蒙顶甘露必定是安全的,品质卓越的。中国茶界的第一个院士陈宗懋是世界农药残留的首席专家,将绿色防控技术在全国全面推广。陈宗懋院士选择雅安,选择蒙顶山,把他的以绿色防控为重点的院士工作站试验点放在这里,给了蒙顶甘露茶安全的保障。
蒙顶甘露有健康属性作为支撑
同样,刘仲华院士在讲到蒙顶山茶的健康属性时这样说:今天,我们喝茶不是因为生津止渴作为第一需求,而是为了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蒙顶甘露的健康来源于她的物质基础,她有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三大元素的黄金配比。绿茶,尤其是作为顶级绿茶、早春绿茶,最大的魅力就是适宜的含量赋予她的健康属性。六大茶类,随着原料不同、工艺不同,品质成分、功能成分有所差异,但是,作为蒙顶甘露这款极品绿茶,她最大的魅力是能够有效地去除自由基,能够带来很强的抗养化的活性,延缓衰老。绿茶相对于其他所有茶类,尤其是高档绿茶,像蒙顶甘露这样的高档绿茶,你坚持喝,让你的容颜永远保持在年轻态,让你青春常驻,衰老来得慢一点,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梦想。他同时指出,作为蒙顶甘露这一款极品绿茶,她的延缓衰老、清除自由基、降脂降压、提高免疫力都是绿茶非常优越的健康属性。
综上所述,具备了安全保障和健康属性的蒙顶甘露,她的客户需求将不可忽视,无形价值将不容忽视,增长趋势将不可忽视。
目前,蒙顶甘露犹如出生高贵的皇家格格,尚待字闺中,高调的身份,低调的存在,她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其娟秀的外形、精湛的制艺、独特的品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等待着有识之士前来品味她甘露般鲜美、犹如“鸡汤”的美味。
不久的将来,中国茶叶的金字招牌“蒙顶山茶”品牌一定会被擦亮,重新焕发光彩,作为中国历史名茶的蒙顶甘露必将大器晚成、万众瞩目、一“茗”惊人,从历史名茶走向现实名茶并驰名天下!
来源:茶旅世界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我的内容普遍很长,本文篇幅4500字,需要花点时间。
想看短小精悍茶内容的,我推荐:大师时代、涂涂说茶、八克茶资讯、大益行情网、东和茶叶服务号、芳村老茶骨、大益论坛、大益报价网、中国茶友会、茶友网、普洱杂志、找找茶,甚至是星茶汇。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优质的原创内容写手。也是我在搜集资料时重点拜读的渠道。
但想看沉下心来看点长内容,作为下饭文字。并且还能第一时间回复您留言和评论的,甚至心血来潮帮你查配货价的,可能只有我了。
十二年很长。
可以让一个纯洁的小处男,为人他父,被唤一声爸爸。
可以让郑爽,接连丢掉12个孩子。打都打不掉,™d烦死了!
可以让所有人重新经历一番寒窗苦读,再做一次北大清华梦。
2021年1月1日早上10点,大益牛年生肖纪念茶正式发布,为生肖系列画下了句号。回顾这个系列,很充实,却不见得圆满。
看完牛饼所谓的发布会,你有什么感受?没还看?那我给你准备好了——
已关注本人账号的朋友,可以在今天推送的第二篇内容中查看。没有关注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在公众号聊天窗口回复「牛年发布会」,便可收到相关的内容,茶不多先生贴心的为你准备了原视频与纯文字版,方便你的不同观看场景。
这下默认你看完了,来,有什么感受?
依稀记得2019年12月27日,大益茶公众号发布预告,大概内容是朋友们坐稳咯,4天后鼠年生肖茶发布,大益之夜陪你跨年。一场盛大的发布会,最好是在晚上,还需要提前几日公布时间,让大家做好充足的准备,买好瓜子,摆好小板凳,第一时间守在屏幕前与主创一同倒计时。为了不辜负大家的等待,主办方也需要在发布会填充足够多的内容,时不时抛出一点小恩小惠,吸引人们持续关注,直到最后的重磅揭晓,人们欢呼雀跃,朋友圈奔走相告。以上,算是一场发布会的常规流程。
最终,鼠饼的发布会数据也异常好看,450万人次收看,点赞216万,70万进店,5000提鼠饼秒空。
然后我们再看看牛饼,「发布会」的通知时间是12月31日早上11点。当发布时间定在1月1日早上10点的时候,我不由感觉菊花一紧,隐约有种不祥的预感。为什么不像去年那样提前几天做好宣传,即使本人元旦没有外出的计划,也打算睡到自然醒犒劳自己一年的辛苦。但联想到去年鼠饼的5000提抢购,算了算了,就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抢到了也算为今年开了个好头。
然后我如约打开手机看完整场“直播”,竟然只是17分钟的录播视频。而关于牛饼的信息,所占篇幅加起来不超过三分钟,没有价格,没有规格,没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慰藉。我不停刷新着直播间,以为是信号丢失。当我确认「发布会」已经结束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早起的鸟儿怕不是傻子?你们的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今年1月1号大清早,我感觉被喂了一坨奥利给一样的难受。嗯,好好干,大益不会亏待我的。
图片描述
最终,这场发布会的数据官方没好意思说,但我在淘宝找到了,累计观看人数为3.6万人,总计点赞数为29.44万,看来大家身体还是很诚实的。你以为这就是大益生肖系列交出的压轴答卷吗?不,你错了。大益以身作则,告诉了各位,什么叫“压轴”。
· 一个崭新的知识点
「发布会」简单提及了牛饼的用料,并且在最后几秒才将外观释出,来,让我们一起品一品。金牛的形象非常具有力量感,壮实的身躯,傲娇的表情,加上背景的浮石与急流,在圣光映衬下,宛如奔腾于天地之间。本来这是一个颇为得体的设计,即使不算出彩,也不至于不好看。然而力开天地四个字的呈现形式直接让我想起了20年前的国产电视剧。这种立体字的设计,是与时代严重脱节的,甚至可以说是坏掉一锅汤的老鼠屎。前段时间有人说产品的名字化作大地,是点睛之笔。笑笑,有被谢到,我认为这是一笔点瞎的操作。
我不能确定大益方面的美术是谁在负责审核,但我能确认的是每次的负责人应该都不一样,如果说猪狗两款产品的版面可以称得上生肖界的「卧龙凤雏」,那牛饼的设计师凭借最后的点睛之笔,成功晋级到「宝才」的水平,大益产品部捡到鬼了。
回看整整一个周期的生肖产品,大益设计出来的诸多版面都很难说出彩。甚至一度让我怀疑主美是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大益并非没有优秀的设计师,回顾其他的产品,我们不难发现诸多优秀的设计,唯独生肖这条系列,就好像后妈生的一样,时常翻车。而品牌文案也没有配合好美工去讲生肖故事,去凸显官方可能存在的一点点小巧思。
这时候有人说了,茶是用来喝的,版面无所谓,那tm炒茶的时候咋就忘了茶是用来喝的?一个好的版面,才能承载好的故事,更能吸引高端藏家下单,收藏。举个简单的栗子,大家都是去洗脚,谁不想技师好看点呢?
这样的团队配置,简直是在糟蹋生肖系列的定位,我说的。
如果生肖有第二轮。希望大益能够做出一组不难看,风格趋同的版面设计,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独特到即使没有自己的logo,市场都能一眼辨认出来,这就是大益生肖茶。当生肖第二轮结束时,如今的消费主力70、80都将老去(我尼玛,80后都开始“老去”了),他们是一群尚能用文化打动的人。但12年后,大益面对的将是冉冉升起的90、00后,一味的讲着牛头不对马嘴的故事,很难继续打动人了。但如果能保持12年的风格传承,做出自己的风格化,那么第二轮的生肖,无论是摆在家里还是店里,都宛如一支整齐的方阵一样,即使不作品饮,都是极具品位与档次的装饰,逼格直接拉满。
虽然发布会是敷衍的,后续公布的价格却一点都不敷衍,30000元一提,如果按照鼠饼的规格,一提可以跑到18万配货价,这样的「牛腱子」砸下来,开盘直奔30万绝不是天方夜谭。这是一个可以拳打千羽鸟,脚踢轩辕号的开盘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suprise motherfuck!
牛饼的用料精选布朗山名寨古树茶为原料,毕竟古树用了这么多年,以后应该也不会用大树了,算是常规操作。口感方面,因为还没喝过,这里直接上官方的描述,我们一起来云体验一下。
茶汤金黄莹亮,明澈如蜜,熠熠生辉;滋味浓烈饱满,入口强劲浓酽直达喉底,犹如山瀑冲石,直击灵魂深处,两颊生津涌动,舌底鸣泉激荡,回甘不绝,甜与香久久回旋于齿间,清爽舒畅之感席卷而来,喉韵深远。
干茶散发着醉人的果香与淡淡的甜香,嗅探之,香气涌动不断;初始高扬的清香、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而后伴随着氤氲的蜜香消散,粉甜香清润流淌,似涓涓流过心间,更加悠扬,自然舒爽。
结合现在的价格来看,你敢说不好喝吗?
这时候在回想一下鼠饼的发布,不免看出来,鼠饼有多隆重,牛饼就有多敷衍。
千言万语,可以汇成一句话:对韭当割,人生几何,不割白不割,割了也白割。
好了,现在再让我们回顾一下2020年的茶市,疫情是所有人都绕不开的一个元素,而关于疫情的诸多回忆,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而疫情对中国经济,对普洱行业的影响,不少大V小V都摆事实讲道理,拉数据唠家常的讲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单单聊聊疫情对大益的菊部,不是,局部影响。
2020是大益的80周年,距离大益成为百年企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一件值得歌功颂德的事情。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大益必然还有诸多布局与计划, 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或多或少选择了延后或者取消。
最终,2020年我们印象深刻的产品,大概是绿豆饼,金沧海,群峰之上,春秋大义,永恒之味(虽然没发布),查询大益去年的著作权申请,我们可以看到诸多尚未上市的产品,如峰座、南海壹号、国宝贡等(完整著作权表格可回复「著作权」查看)。这些产品也许会静静躺在大益的仓库中,伺机而动,也可能直接被砍掉,成为一段坊间传说。
不仅仅是产品的发布,诸多动作因为疫情的原因受到了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80周年喜悦中,被砍掉的不仅仅是产品,应该还有一系列动作。远了不说,至少发布会应该是被砍掉了一大头。打死我都不信一家80周年的老企业敢将一段17分钟的视频称为直播,这不是侮辱茶人的智商吗?
被砍掉的操作越多,那么留下来的就越珍贵,1月14日,赶在疫情爆发之前,勐海茶厂721名退休职工齐聚一堂,追忆80年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历程,分享80年发展壮大辉煌成就,共襄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大计,憧憬祖国强盛美好愿景。诸多爷爷奶奶辈的人物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故事,那颗80年前种下的大树,那一片曾经的砖瓦房,80年的风雨,数万人乃至十余万人共同奋斗过的峥嵘岁月,如今已不再是个人的回忆,而是整个茶厂的一段历史。
6月23日,大益与云南俊发达成战略合作,同为滇商代表,此举可以看做是大益向地产的一次学习与探索。俊发+大益,将作为一个新的中国文化+文旅康养IP,肩负与城市共荣共生的使命,为云南贡献一张辐射西南、影响全国、走向世界的旅游新名片,打造中国文化生态旅游与城市共生发展的时代样本。合作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1.共同打造大益普洱茶体验馆;
2.定制俊发业主专属的茶品、茶具;
3.合作研发普洱茶衍生产品;
4.共同推出纪念收藏茶;
5.合作开发普洱茶特色文旅IP;
6.联合开展茶艺品茶斗茶等传播活动;
7.联合出版普洱茶相关书籍;
8.共建“大益爱心茶室”;
9.共同打造普洱茶博物馆;
10.合作开发大益茶庭品牌店。
以上内容不难看出,无论是体验馆,还是品牌店,都是大益进一步的完善自身线下布局,至于俊发会因此获得什么,他老板也没跟我说,所以我也不清楚。
9月,大益牵手CBA广东宏远,对于我而言,这次签约最大的作用,是把我带到了大益的圈子,成为一名内容生产者。其他的内容因篇幅受限 ,这里不赘述了,挂上一个图片,想说的还是那些。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关注之后点击专题内容阅读:
签约仪式结束,吴老板没有第一时间回云南,而是留在了东莞,宣布将在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设立大益集团湾区总部,建设大益生物发酵智造中心。未来,必将有更多有益人类健康的茶叶科研成果实现产业转化,让广大消费者受益。虽然有些话不好听,但是疫情的出现,人们越发在乎健康,也为益原素的突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连带的大益茶庭,也将在未来高举健康的大旗,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位。
早在2019年12月31日,,大益便预告了80年致敬微电影《永恒之味》将在2020年7月首映,当时并没有翻起多大的声浪。
直到今年11月,大益通过推文宣布《永恒之味》不仅仅是微电影的名字,更是一款茶品的名字,以此纪念勐海茶厂的80周年。不少人看了标题直接炸毛,身体又再一次的诚实了起来,永恒之味直接成为当天的市场热搜。不过很快,细心的朋友看到了推文的最后一句话:「永恒之味」数量稀缺,仅供品饮,不作公开销售。666,标题说好大益人共饮一杯「永恒之味」呢?
· 搜遍全网,连高清图都么有的概念产品
你看,相比猪饼来说,永恒之味是不是更像轩辕号呢?其实看到这个版面大家就可以释然了,我不认为短时间内还有轩辕号2.0。依稀记得电影《十二生肖》有个片段,有人竞拍买下了四张价值不菲的邮票,随即当众撕掉其中三张,拿着最后一张嚣张的说:现在是唯一的一张。轩辕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茶王,一个就好。如果轩辕号出到2.0,按照当下的趋势,开盘价破新高的同时,换成散提发售也不奇怪,加上一代的口碑,人们蜂拥而至,这个剧情是不是很眼熟?但我不认为,3年内,甚至是5年内,会有轩辕号2.0。至于那些像轩辕号的……再说一次,我像彭于晏。
· 搜遍全网,连高清图都么有的概念产品
你看,相比猪饼来说,永恒之味是不是更像轩辕号呢?其实看到这个版面大家就可以释然了,我不认为短时间内还有轩辕号2.0。依稀记得电影《十二生肖》有个片段,有人竞拍买下了四张价值不菲的邮票,随即当众撕掉其中三张,拿着最后一张嚣张的说:现在是唯一的一张。轩辕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茶王,一个就好。如果轩辕号出到2.0,按照当下的趋势,开盘价破新高的同时,换成散提发售也不奇怪,加上一代的口碑,人们蜂拥而至,这个剧情是不是很眼熟?但我不认为,3年内,甚至是5年内,会有轩辕号2.0。至于那些像轩辕号的……再说一次,我像彭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