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进口咖啡茶饮

找到约10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盘点全球茶文化

东亚

 

中国

中国是茶的故乡,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直到现在,中国汉人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除了讲究茶叶收成季节、出产地,如雨前龙井,中国茶艺也注重水源、水温以及茶具的选择,如紫砂壶等。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 

 

中国各地由于气候、地理、人文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喝茶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

 

香港

 

在英国殖民统治香港期间,香港人将英国人的奶茶大为改良,以滤网冲泡出很浓的红茶,再拌以淡奶,由于染了茶色后的滤网看似丝袜,因此被称为丝袜奶茶。这类茶一般要混合多种茶叶泡制,这是因为餐厅难以倚赖一种茶叶,在短时间内冲出色、香、味俱备的茶水。香港人除了改良奶茶,还很爱直接把柠檬片放入茶中变成柠茶,这种制法与西方主流把柠檬汁混进茶中的做法略有不同。这些饮料一般在街头巷尾的茶餐厅出售,是香港人的日常饮料。

 

到茶楼饮茶亦是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代表文化,较常饮用的有普洱、水仙、菊花、香片、铁观音、乌龙。

 

台湾

 

 

台湾饮茶的历史甚早,早在公元17世纪以前台湾原住民便已有采野生山茶制茶饮用的习惯。[来源请求]但茶在台湾真正的兴盛,主要是18、19世纪间,由柯朝、林凤池、张迺妙与张迺干兄弟等从福建一带逐步引进茶苗与技术,于台湾北部瑞芳、石碇、坪林、木栅与中部鹿谷冻顶山一带辟园植茶、制茶;之后,19世纪中叶,来自英国的茶商约翰杜德的宝顺洋行首度将台湾乌龙茶引介至海外并获得成功与口碑后,正式展开了台湾百余年以外销为主的制茶史。1970~19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于是各地“茶艺馆”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很重要的品茗空间。

 

现今知名度最高的台湾十大名茶是:冻顶乌龙茶、阿里山乌龙茶、东方美人茶、日月潭红玉红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龙泉茶和日月潭阿萨姆红茶,以及目前崛起的宜兰蜜香红茶。

 

座落于坪林的茶业博物馆是一座闽南安溪风格的四合院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座茶业博物馆。主要馆藏有茶事、茶史、茶艺等,涵盖茶叶的成分、茶树的品种、茶叶的分类、茶叶的产销、台湾茶园的分布、唐宋制茶器具、各代制茶法、现代制茶的过程等知识。

 

莺歌为现今台湾茶具制造的重镇,其辖区内的陶瓷博物馆则是全台湾唯一一座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甚具特色。

 

台湾在1980年代发明了珍珠奶茶,不仅风行台湾大街小巷,也在香港、中国大陆、北美,甚至欧洲流行,使得茶饮在各种包装饮料与连锁咖啡馆夹击的现代仍能广受不分年龄层的欢迎。

 

云南

 

在云南,白族有请来访宾客喝三道茶的习俗。

 

西藏

 

西藏游牧地区喜欢喝砖茶(藏文:ཇ་དཀྲུགས་མ་ja-dkrugs-ma或བསྲུབས་ཇ་bsrubs-ja)。首先要把砖茶砸开,放到水壶中,加清水用火煮,煮沸几分钟后,加入食盐及牛奶、羊奶或酥油,制成酥油茶;有些地区也放核桃碎。奶茶可以帮助消化,因此牧民有一日三餐茶,一顿饭的习惯,每日清晨,家庭主妇都要准备好奶茶。

 

 

日本

 

 

茶文化在公元9世纪时跟随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以传承及发展。日本文化亦对泡茶非常讲究,喝茶之道成为日本传统中的重要礼仪。

 

日本制茶方式来源于中国唐代,和现在中国的制茶方式不同,将采摘的茶叶蒸气杀青,然后干制碾碎,制成绿茶末抹茶饮用。由于茶末表面积大,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容易在水面漂浮,因此泡制时必须用竹子特制的茶帚搅拌,使其沉入水中,然后用竹舀将茶液舀出饮用。由于泡制茶叶的手续比较复杂,逐渐演化出一整套仪式,形成日本茶道的各个流派。

 

日本人喝的茶,除了绿茶为主的煎茶,还有混入炒香了的玄米与绿茶配搭而成的玄米茶,以及混和了小麦的麦茶。

 

朝鲜

 

除了中国以外,朝鲜喝茶也有一定的历史,有自己的茶道传统和饮茶用具。

 

 

南亚

 

印度

 

 

印度有一种茶品,一般人称为“Masala Chai”,就是印度香料茶或称为印度奶茶、“印度茶那提”。在红茶中加入牛奶或鲜乳、糖、姜、胡椒和各种香料,如豆蔻、桂皮、丁香等,这种茶已经由印度裔人传入美国,乃至于世界各地。

 

马来西亚

 

而英国红茶的另一旁支是马来半岛印度裔人的拉茶,当地的印度裔人把红茶和奶混合后,不断抛来抛去,就像拉出来一般,因此称作拉茶。而拉茶也是马来半岛一种表演方式。

 

横跨欧亚

 

蒙古

 

蒙古人喜欢喝砖茶。首先要把砖茶砸开,放到水壶中,加清水用火煮,煮沸几分钟,并进行搅拌,直至茶汤发亮,再加入食盐及牛奶,制成奶茶。上桌时,要搭配奶皮、奶豆腐以及各种茶点。奶茶是寒冷的牧区保暖的重要方式,因此牧民有一日三餐茶,一顿饭的习惯,每日清晨,家庭主妇都要准备好奶茶。

 

土耳其

 

 

土耳其人喝茶很普遍,土耳其茶(土耳其语:çay)属于红茶的一种。土耳其人最早喝咖啡,但是20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垮台之后,原来属于土耳其的可以种植咖啡的阿拉伯地区脱离土耳其,土耳其不得不进口咖啡。而在土耳其本土的黑海东南岸地区可以种植茶树,于是土耳其人逐渐开始喝本国出产的红茶。

 

土耳其人的好客热情,请喝茶更是他们的一种传统的习俗。主人往往热情的提供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苹果茶。土耳其茶喝起来较苦,虽然茶味浓浓,却不是那么讨喜;土耳其咖啡香郁扑鼻,然而浓的化不开的感觉并不是每个初饮者都可以接受的。只有土耳其盛产的苹果茶,可以说是老少咸宜,男女皆爱。酸酸甜甜的苹果茶,浓浓的苹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著清寒的秋日,喝起来格外的舒爽。而土耳其街上最多的不是咖啡厅,而是茶馆,土耳其人还十分喜欢到茶馆喝茶并聊天。

 

 

欧美

俄罗斯

 

 

在西方,最早从中国传入茶叶的是俄罗斯,从中国经过蒙古草原到俄罗斯,曾有一条“茶叶之路”。俄罗斯人发明了煮茶的“茶炊”,类似一个小锅炉,一般用铜制,中间生炭火,上面有一个煮茶的茶壶,下面有一个龙头,煮好的浓茶用龙头中的水冲稀,加糖和柠檬汁饮用,即柠檬茶。随时可以提供热茶水,是寒冷的俄罗斯气候下,家庭必备的设施。现在一般用电加热,也有用不锈钢制造的。由于非常普及,所以可以设计制造成各种装饰花样,是俄罗斯家庭比较显眼的家具。

 

英国

 

 

英国人从1660年代开始进口茶叶。当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布拉甘萨(Catherine of Braganza)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她把喝茶的爱好带进英国宫廷。开始英国人从荷兰进口茶叶,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直接从中国厦门进口茶叶运回伦敦。到1750年代,茶叶已经变成英国人的全民饮料。由于英国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而中国从英国进口货物很少,两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英国一方面从中国引进茶树到其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种植,另一方面在印度殖民地种植罂粟,制造鸦片出口中国,最终引起鸦片战争。

 

在英国和爱尔兰,“茶”(tea)不仅指这种饮料的名称,而是有下午便餐的意思,即英式下午茶。英国人多喝红茶,茶种包括英国早餐茶(English Breakfast Tea)和格雷伯爵茶(Earl Grey),由中国传入的茉莉茶,以及日本传入的绿茶,也成了英国茶的标准部分。

 

英国人喝茶,颇成痴好,也十分隆重。早上一醒来,清晨6点,空着肚子就要喝“床茶”,上午11点再喝一次“晨茶”,午饭后又喝一次“下午茶”,晚饭后还要喝一次“晚茶”。就是说,正规的,一天起码4顿。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丢弃。家庭饮用时,由于茶叶很碎,通常茶壶里还有个过滤杯,用开水冲下去,过滤而出,再加入糖及牛奶或柠檬而喝。

 

美国

 

 波士顿倾茶事件画作

 

欧洲饮茶也有很长的历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国后,习惯也带了过来。可以说美国的独立是由茶叶引起的。1773年,英国公布一项法令,规定只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在北美殖民地垄断经营进口茶叶。波士顿从事走私茶叶的商人们于当年12月16日,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货船上的茶叶倾倒在海水中,用来抗击垄断-他们被称为茶叶党。这个事件引起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高压制裁,最终导致美国独立革命发生。

 

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因此,喜欢喝速溶茶,这与喝咖啡的原理几乎一样。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

 

除源自于欧洲的西方茶文化外,美国市场上的东方茶(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柠檬红茶)。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香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另外除了预装茶外,美国很多餐厅也以茶作为主要饮料,而美国人有在任何茶(包括东方茶)加上糖之习惯。

 

德国

 

 

1657年茶叶出现在德国的药店,但是除了东弗里西亚(今下萨克森)一带地区之外,没有赢得德国人太多的兴趣。现在德国人也喜欢饮茶。比如,德国也产花茶,但不是用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窨制过的茶叶,而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中国花茶讲究花味之香远;德国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实。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涩酸味。德国人也买中国茶叶,但居家饮茶是用沸水将放在细密的金属筛子上的茶叶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通过安装于筛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壶内,之后再将茶叶倒掉。与东方茶相较,德国茶味道较为清淡。

 

拉丁美洲

 

阿根廷

 

 

马黛茶是一种常绿灌木叶子,生长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阿根廷温润潮湿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很适于这种树木生长,加之当地人有爱喝这种茶的传统,使之成为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

 

阿根廷及其他拉丁美洲人爱喝马黛茶,马黛茶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当地人传统的喝茶方式很特别。一家人或是一堆朋友围坐在一起,一把泡有马黛茶叶的茶壶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个挨一个地传着吸茶,边吸边聊。壶里的水快吸干的时候,再续上热开水接着吸,一直吸到聚会散了为止。

 

 

非洲

 

 

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都喜欢绿茶,但饮用时总要在茶叶里加入少量的糖块,有的则喜欢加入薄荷叶或薄荷汁,称为“薄荷茶”。这种茶清香甜凉,喝起来有凉心润肺之感。由于北非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不许饮酒,却可饮茶。因此,饮茶成了待客佳品,客人来访时,见面“三杯茶”,按礼节,客人应当看主人的面,一饮而尽,否则视为失礼。

 

埃及人喜欢甜茶。他们招待客人,常在茶里放许多白糖,同时送来一杯供稀释茶水用的生冷水。这种浓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里就会感到黏黏糊糊的。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茶饮百年变革:7万茶企有哪些新消费机会?

新茶饮和中式茶,正在走向交叉路口。

7月中国茶叶股份、普洱澜沧古茶递交招股说明书。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相继传来计划上市的传闻。

不同赛道的茶企都在动作。小罐茶不仅携手童谣推年轻产品线,也在布局袋泡、新式茶。云南普洱大益茶拥抱电商,跻身双11“亿元俱乐部”。茶包巨头立顿开始卖冲泡奶茶和散装茶叶了。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也纷纷推出茶包。

新茶饮和中式茶终将交汇,本质是人的变化带来了喝茶体验的变化。茶叶没有变,就像咖啡豆不变,但速溶咖啡、现磨、现制、胶囊、冻干咖啡改变了喝咖啡的体验。

当更多的人群在喝不同形态的茶,不同的茶企服务于不同需求。这个时间点,我们需要重新理解饮茶这件事:人们想要什么样的喝茶体验?茶企如何占领下一个战略高地?

01、体验革新:百年饮茶,茶叶进化

抛开中国茶的立场回望历史,茶的演进主要发生了两次体验变革:茶包和新式茶饮,并极大地拓展了饮茶的场景,这带给当下的启示是:

喝茶这件事,重要的不是茶叶,而是喝茶的人、场景和体验。人的需求变化,可能让茶变得“不像茶”。回归人的视,而不是一味站在茶行业立场上,才能理解真实的“喝茶”。

转折一:体验革命,茶包巨头立顿诞生

“七万茶企比不上一家立顿”,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是在工业时代解决了喝茶的痛点。立顿创立的1890年,茶对于欧洲人是舶来品、贵族茶。英法、荷兰借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通商口岸,学习当时中国垄断的种茶、制茶全流程,并复制到殖地印度、锡兰(斯里兰卡)和东印度(印度尼亚)。

彼时,途运输散装茶极易受潮变味,立顿创始人将茶叶标准化包装,分1英镑、0.5英镑等规格。易保存也方便零售店员售卖。于是快速发展,买下了直供的锡兰茶园。

立顿没有发明茶包,但把茶包带到了全世界,让喝茶便捷化、个性化。1972年,快消巨头联合利华收购立顿,用全球销售网络扩张。一句广告“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印成20多种语言,走进全球各地大众的生活。

对于中国人,这句广告是失效的,因为茶叶一直保持自给自足、地域垂直。老少皆引以为傲“中国茶文化”,其实古老而封闭,分散且不透明。

想怎么喝就怎么喝,立顿茶包快速普及。全类别、标品化,但对于每个人,加奶、加糖、加柠檬,冲泡或煮茶都可以......立顿成为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第三大饮料,也是二十年前中国城市白领们的心头好。

然而,中国消费者在急速变化。立顿依赖的红茶在中国增速放缓,所以近年不断推新品,包括散装茶。而茶包新品牌快速崛起,茶里ChaLi创立三年,成为国内茶包第一品牌。国内袋泡茶线上销量从2017年到2019年翻了两倍,而同期茶叶线上销售增速在放缓。

喝茶体验持续变化,茶包还在快速增,新式茶饮就起了。

转变二:场景革命,新式、中式茶饮

奶茶成为潮,在于打破了饮茶场景。脱胎于英式、港式的红茶奶茶,新式茶饮用人工手摇和杯装,打破了饮茶原有的场景。茶叶、袋泡茶都是自己在家、上班时泡着喝。奶茶逛街、社交、自饮、外卖,都可以无障碍切换。

不同场景下,茶跟咖啡、罐装饮料等等形成体验替代,但也具有独有的泡茶、缓释、回甘、文化、社交的体验。茶多酚和咖啡因上瘾,会相互替代、此消彼。但也存在因生理原因不喝咖啡、或不喝牛奶的人群,茶能有效补位。所以,星巴克卖茶,茶颜悦色、喜茶卖茶包,天福茗茶也开始卖奶茶,竞争事实上在加剧。

茶企的竞争对手不是彼此,而是能替代饮茶体验的任何产品。可能装在盒子、袋子、瓶子、杯子里......茶始终围绕人群“喝茶”的体验演进。曾经“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的香飘飘、周杰伦的“你是我的优乐美”,听不到声音了。而农夫山泉、统一的茶叶供应商中国茶叶股份正冲击IPO。新式茶饮的兴盛也带动了中国的红茶进口,成为国产红茶的新机会。

奶茶是茶吗?对于大多数,奶茶是茶味饮料,就像咖啡是咖啡味饮料。产品形态的演进背后是人需求之变,而新技术实现了需求,新媒介触达了人群。新场景下的新体验开拓新赛道。

事实上咖啡和茶经历了类似的体验演进,大赛道跑出了大公司。工业时代的速溶咖啡造就了雀巢,消费时代的第三空间现磨咖啡成就了星巴克,都是千亿美金规模。而欧洲、东亚等都各自拥有国咖啡,中国还在孕育新模式。

茶饮是否会走上类似的道路?在不同场景下,人们蓬勃产生了新需求。茶是水(解渴),方便的水(出行、旅行、工作间隙),是饮料(好喝的水),功能饮料(提神,醒脑,安神,解油,缓释,健康养生等),礼品(文化、情感和社交货币属性),是兴趣爱好。

茶饮独有的冲泡、口感、成分、意味、体验,将在这些场景下如何演化,用新技术让人感知,正是茶企们在探索的。

当下茶饮品牌的产品服务,未必就是其五年、十年、百年后不变的形态。重要的是将自身优势资源,与人们变化的需求结合,拥抱变化,撬动核心人群。

02、人群新变:茶饮的无限场景

谁是变化最快、最可能主导这一波茶饮新变的人群?随着中国新中产崛起,生活方式相关品牌,正在出现新机会、新变局。

据肯锡《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目前超3亿,预计2025年将超过5亿,泛中产和新中产增量大,消费力变动大,且消费观念变化快,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和消费的走向。

把握新中产人群对于茶饮的变化需求,对于茶品牌面临的竞争变局至关重要。我们筛选并访谈了80、85、90、95后的高频饮茶新中产,总结出如下核心饮茶人群的画像。

谁是影响大盘的先锋人群?

以上八类核心人群中,对于老牌茶叶企业,存在更先锋的一些人群。他们对茶饮的需求变化更快,给品牌带来新的转机和启发。

首先,先锋人群更乐于尝新,更易成为品牌的第一波用户。

其次,他们影响了大众人群,是品牌口碑、媒介传播的关键节点。

那么,茶饮的先锋人群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品牌有哪些启示?

1.接触点新变:

品牌触点分散化,品牌需整体布局,填补空白

传统茶品牌线性的产销模式已经变了,传统渠道面临老化和失灵的危机。除了零售店、电商等渠道的不断升级,新兴的短视频、直播,线下、快闪店,都成为分散的触点,能够触达新人群。

正如《体验思维》所写,人与品牌的连接方式从本质上改变了,渠道已经触点化、甚至粉尘化。

年轻喝茶人群,一般会在618、双11等时间点囤茶,但同样会在平时的不同场景买茶。很多传统茶企有供应链,有好产品,但缺乏适应全触点、打通新媒介的组织人才。所以在品牌体验上不流畅、不连贯。

2.赏味新变:

用户口味多样化、动态变化,品牌既要触达和教育市场,也需丰富产品线。

新式茶饮和茶包教育了市场,也丰富了消费者对于“茶”的传统认知。花果等调味茶极大丰富了传统茶口感香味。拼配茶、调味茶层出不穷,也出现一些经久不衰的爆品。比如蜜桃乌。

对于调味茶饮,就像每年饮料推陈出新一样,市场总是喜新厌旧。关键是在爆款触达之后,能有较完整的品牌体系去承接。

高频饮茶人群,赏味能力呈现阶梯性、成性。一些进阶的用户需要更成熟的产品体系去承接。在访谈中,一些喝过如碧潭飘雪或八花茶的用户,再去尝试喜茶新推的花茶,就不满足其口感和品质。

传统茶品牌中,如大益茶主攻云南普洱的品类,竹叶是单一绿茶品类,拥有不同品级,能满足不同赏味能力的用户。但目前在市场教育上,没有让用户明显地感受到价值的区别。

仅有入级的产品和工艺,只能赢得一时。曾经江小白用接地气的营销、亲和的口感和价格,触达白酒缺位的年轻人市场。但用户过渡之后,反而容易转移到其他传统品牌的产品。茶叶亦如此。

理解用户的赏味阶段,老牌茶企需要耐心和细心,引导和触达,陪伴式成。

03、国潮汹涌,大有可为

老牌茶企的竞争对手,绝不仅是卖茶叶的。站在人的度,人们可能需要喝茶,但未必需要茶叶。跟咖啡、饮料等等具有体验可替代性。

用户总是喜新厌旧。真正品牌的竞争,不是一个爆款的竞争。要定位和营销,要拉新和留存,还需要产品、服务、零售、空间、沟通的整体体验。

我们看到国潮在很多品类兴起:花子、茶颜悦色、飞跃和李宁。国人对于茶,拥有天然的接触和共同的记忆。但是否能潮起来,还在于能否唤起年轻一代的共鸣。

中国人对于茶的文化记忆,一直都在。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梦,被乌镇唤醒了;城市人八十年代的复古梦,被文和友复活了;女孩们都有古装梦,所以花子崛起......

共同的文化记忆,需要新体验去唤醒。新中式茶的篇章,可能序幕刚刚拉开。

文丨体验思维XTHINKING,作者丨严煦,编辑丨冯曦寒

注:内容转自钛媒体APP,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新式茶饮,卷完水果还能卷什么?

导读:

新茶饮已成为青年人的悦己消费,随着茶饮竞争走入下半场,各大品牌出新款的节奏越来越快,虽然很多品牌都能保持上新频率,但是新品引发的关注度正在减弱。

茶饮品牌推新速度也侧面反映出同质化竞争下的焦虑,相比去年油柑、生椰,今夏的新茶饮市场似乎缺少了爆品。

与传统茶饮相比,新式茶饮以不同的萃取方式提取的浓缩液为原料,并加以鲜奶、鲜果、进口奶油等原辅食材,进行多样化搭配,配料的丰富多样,让人感叹“万物皆可茶饮”。

小众水果的出圈成为新茶饮品牌打造爆品的密码,去年的油柑成为“顶流”后,今年新茶饮品牌继续围绕小众水果做文章,选择了芭乐、桑葚、刺梨等水果,期望能成为消费者手中的“宝藏茶”。

前段时间蜜雪冰城的logo白色雪王变黑,相关的词条也冲上热搜,是为了新品做推广,茶百道也将桑葚新品命名为“乌漆嘛黑”。同时,今年大容量的饮品又开始流行起来。推出大桶装的包括奈雪的茶、CoCo、沪上阿姨、茶百道、7分甜等品牌,但显然今年推出的新品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对新茶饮企业来说,更多小众水果意味着挑战。稳定的水果供应链需要大量资金,目前只有少量头部品牌搭建起来稳定的鲜果供应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水果易腐烂,采购半径受限,季节影响大,另一方面,市场集中度较低,采购多种水果品类难度较大。

在新茶饮还在为水果供应苦恼的情况下,供应商们却偷偷发着财。譬如田野股份主要做原料果汁的供应,它的客户包括奈雪的茶、沪上阿姨、茶百道等新茶饮品牌,近期已递表北交所。

为保证全年的水果供应,得到市场认可的原料从而获得竞争优势,部分品牌已经选择与产地果园合作或自建果园。喜茶在贵州梵净山脉拥有自建茶园,奈雪的茶打造专属草莓园搞数字化无土栽培;茶颜悦色成立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农产品研发和初级农产品收购业务;古茗早在2016年就选择云南西双版纳种植香水柠檬,参与柠檬、芒果、草莓、乳制品等方面的溯源活动,还自建了仓储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以保证稳定的供应品质和价格;蜜雪冰城也成立了农业公司……

除了小众水果,头部品牌也卷起了奶源品质。《喜茶品质真奶标准》,涵盖真奶原料从奶源地牧场到门店使用的各个重要节点,包括真奶奶源地、真奶加工、真奶仓储运输、真奶门店使用四个环节。也就是在呼吁全行业使用鲜奶,这一举动也被外界解读为在卷对手,向中低端使用奶精的茶品牌开炮。

尽管新式茶饮品牌在产业链上加大了投入,似乎仍然难以建立护城河,行业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激烈的茶饮竞争中,头部品牌采取了极快的上新速度,迎合热爱尝新的年轻人。据奈雪的茶发布《2021年大数据报告》,奈雪的茶2021年推出105款新品,平均3.5天上新一次。新茶饮的推新速度甚至被网友调侃,按照这个推新速度,世界上的水果都不够了。

2022年,新茶饮赛道增速明显放缓了。据《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未来2-3年内,新茶饮增速阶段性放缓,调整为10%-15%。今年,包括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在内的多个品牌,选择了降价,第一波降价刚刚过去,又于近日开展了第二波降价。新茶饮们通过降价的方式,扩宽消费人群,刺激复购率提升,将目光对准中腰部市场,期待打开二三线中低端市场,提升盈利能力。

在融资金额上,去年茶饮过亿元的融资发生了13次,今年上半年披露的过亿元融资仅有书亦烧仙草、柠季、T COMMA三个品牌。不少新茶饮品牌已完成从被投资到主动投资这一身份的转换,选择投资则可以更快实现扩大市场份额,拓宽业务版图,增强品类协同,挖掘更大的市场潜力,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构造品牌的多边矩阵,实现多边作战,增强品牌护城河。

多数爆品难以持续但又手持大量现金的茶饮品牌选择了对外投资,喜茶、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茶颜悦色等都在扩大自己的投资版图,采取“多品牌战略”,以喜茶为例,投资以饮品为主线,包括咖啡品牌Seesaw、少数派咖啡、燕麦奶品牌野生植物YePlant、茶饮品牌和気桃桃、预调酒饮品牌WAT鸡尾酒、果汁品牌野萃山。此外,还以旗下品牌喜小茶的名义并购王柠柠檬茶70%的股权,跨越咖啡、植物蛋白、预调酒等多个赛道的品牌。

书亦烧仙草、柠季、奈雪的茶等品牌也都有所动作。蜜雪冰城投资了广东茶饮品牌汇茶,还对炸鸡品类进行投资,奈雪的茶投资茶饮品牌茶乙己,书亦烧仙草投了咖啡品牌DOC,柠季全资控股咖啡品牌RUU……

除了投资咖啡是一大趋势,投资同区域品牌是另一大趋势。茶颜悦色高调宣布,把自己的第一笔投资给了同为长沙本土品牌的果呀呀,虽然果呀呀的知名度远不如茶颜悦色,但二者存在一种CP关系,不仅被视作到长沙必喝的两大新茶饮品牌,双方创始人之间的互动也是颇多。

投资也可以助力企业覆盖更广阔的的消费市场,实现互补的效果,采取更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使企业构成更完整的品类生态,还可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通过投资为品牌赋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茶饮市场当中增添砝码。

茶饮的门槛不高,创新受限。原料的创新信息更加透明,压低着产品竞争的围墙,入局者剧增,以致竞争激烈。头部品牌在全品类发力的同时,而一些中腰部则专注于做某些细分品类。如王柠、柠檬森等品牌专注做柠檬茶,书亦烧仙草、悸动烧仙草主要做烧仙草。

在加料上一度被调侃成“八宝粥”的新茶饮也开始和酒精、咖啡等原料组合。除了喜茶推出的微醺茶,茶百道也和泸州老窖推出了联名款奶茶“醉步上道”,在奶茶中加入了白酒,伏见桃山推出了京都小酒馆系列,更不必说众多品牌推出的酒酿奶茶。

陷入深度内卷,品牌进入多元化、多维度的竞争的背景下,不少茶饮品牌开始寻找企业新的增长曲线以及未来更多可能性,考虑启用品牌延伸策略,在茶饮产品之外,推出新产品项目,比如休闲零食、茶包礼盒、气泡水等零售周边产品。在奈雪2021年财报中,包括气泡水、茶礼盒、伴手礼这些在内的“其他产品”营收1.7亿元,营收占比3.9%。

瓶装茶方面,喜茶在推出气泡水、果汁后又推出了轻乳茶;奈雪的茶也以0脂、0卡切入,上新了瓶装气泡水;蜜雪冰城也推出了瓶装饮料,注册了“雪王爱喝水”的商标。疫情影响门店流量的状况下,失去线下自然流量的茶饮品牌们越来越看中线上新零售这个未来品牌增量。

茶包礼盒方面,喜茶一周茶礼盒,奈雪的茶礼盒、包括饮茶品、茶袋、预包装甜点等产品,扩展产品线,茶颜悦色的茶粉、方罐茶、习惯茶等,单包价格不超10元。

茶+欧包、茶+鸡蛋仔等都是茶饮店的常见组合,不仅丰富了茶饮店的功能,同时也突出了休闲性。而如gaga鲜语等突出茶饮+轻食的品牌,则可能被消费者视为轻食店。

星巴克在第三空间上的成功先例,显然对新茶饮品牌们诱惑十足,部分门店突破了十几平米的小店,拓展到了几十平,甚至上百平,在门店的空间设计上也制造环境的新鲜感。譬如喜茶,黑金店、PINK店、DP店、GO店、古风主题店、宠物友好主题店与环保主题店等不同主题的门店店型;茶颜悦色曾与精品咖啡品牌三顿半联名打造线下店,在2020年推出“游园会”概念店,提供包含茶叶、茶具、零食、日用品、文具等文化生活产品;蜜雪冰城的旗舰店除了提供常规的茶饮和冰淇淋之外,也设有咖啡烘焙区、炸串区以及文创周边区等。

品类多样、无限延伸的第三空间能为其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就当下的市场反馈来看,新茶饮品牌们在空间上的探索并不如想象中乐观。

当茶中融入了咖啡、酒精,茶饮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由于行业门槛低、技术壁垒不高等特征,新茶饮产品很有可能会呈现出一种不断“内卷”的情况。只是,品牌是否能拥有供应链优势,打造经典单品,目前来看还要打个问号?

来源:消费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