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泾县涌溪火青

找到约7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历史名茶涌溪火青今日开园

春回茶山,嫩芽满园。

4月8日,2023年涌溪火青发展论坛暨祭茶开园仪式在涌溪村举行。

开园仪式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张必桦,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束剑,泾县茶业协会会长李自红分别致辞;泾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宏武宣布开园。

图/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张必桦 致辞

张必桦认为,涌溪火青是历史名茶,涌溪村的村民和企业家应该用心用行,把茶做好。涌溪火青的未来,在传承保护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同时,要走创新化,机械化道路,因为只有机械化才能做到标准化,规模化,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让更多的消费者喝到涌溪火青。在发言中,他还提到,身为泾县人,将来会通过科技助力的方式,支持泾县的茶产业发展。

活动现场,茶人代表们怀虔诚之心,举行了祭祀仪式,感恩天地之馈赠。

同日,涌溪火青发展论坛在涌溪村村委会举行。与会领导和专家等人围绕茶园茶树管理、原山原貌保护、绿色防控、三化生产、制茶能手培养、市场营销、茶旅融合等方面出谋划策,共同推动涌溪火青产业发展。

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毅、秘书长高超君,泾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剑,泾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胡永春,泾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狄智权,榔桥镇党委书记徐进,茶叶研究员董永泓等领导专家出席活动。

涌溪火青,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创制成功,入贡皇家,享誉天下。因外形腰圆,紧结重实,人称“落水沉”,在我国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冲泡后,形似兰花舒展,汤色杏黄明亮,清香馥郁,味浓甘爽。

1982年,泾县涌溪火青获商业部部优产品称号;1987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2011年9月,农业部批准对“涌溪火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0年“涌溪火青”制作技艺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徽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涌溪火青:一部茶叶传奇

涌溪火青,作为绿茶中的代表作之一,承载了中国茶文化的丰厚底蕴。自建国初期赠送外国总统以来,涌溪火青便以其独特的特色和韵味闻名于世。

这种珠茶产自安徽省泾县城东70千米处的涌溪山脉,生长在枫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它以“头泡香、二泡甜、三泡浓、四泡五泡不减味”而著称。

曾有传闻,建国初期周总理将此茶赠予外国总统,当被问及其名称时,周总理以“落水沉”作为回答。这足以说明涌溪火青的独特特点。


涌溪火青选用两叶一心的鲜叶制作,颗粒沉重,落杯有声,入水即沉。通过重揉捻的工艺,使得茶叶滋味浓郁醇厚。沉水后,茶叶吸水舒展,仿佛美人漫舞,充满了趣味。

据《泾县志》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年),“由磨盘山南起至涌溪,广阔三十余里,多产美茶并杉木。”这表明了三百多年前,涌溪茶就已相当有名。其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年,曾为历朝之贡茶。

在清代,与涌溪毗邻的黄田村出现了巨商朱氏家族。为了方便外出行商携带,茶农在引鉴徽州炒青制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茶叶揉炒、挤压成紧结的腰圆形,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涌溪火青。当地人口音将“烩”字念作“火”,再加上地名,便得到了“涌溪火青”这个名称。

涌溪火青的生长环境十分优越,山高林密,谷深溪涌,云雾缭绕,花草丛生。土壤富含有机质,pH值适宜茶树的生长。这种优越的生态条件是制作优质茶叶的先决条件。

一般来说,涌溪火青的采摘时间在清明至谷雨之间,要求两叶一心、身大八分,枝枝齐整、朵朵匀净。茶叶必须无病虫叶、阔叶、老叶、破碎叶等,以保证其品质。

涌溪火青的传统制作工艺依然采用手工操作,技术复杂。鲜叶经过拣剔摊放后,应当在6小时内制作完成,以确保茶叶的新鲜度。制作过程包括杀青、揉捻、炒头坯、复揉、炒二坯、摊放、掰老锅、分筛等工序,全程需20至22小时左右。这些工序赋予了涌溪火青独特的火青香气特征。

涌溪火青的外形卷曲如发髻,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隐约可见茶毫。茶汤带有兰花清香且持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嫩绿微黄,匀齐成朵。

涌溪火青,作为中国茶叶中的珍品,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一种精湛的制作工艺和饮用享受。它的独特风格和浓郁香气,将茶文化的魅力传承至今,成为茶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源:宗谱链,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老张说茶】涌溪火青

 

老张说茶,第二十七讲,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产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榔桥镇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下,起源于明朝,产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公里涌溪山的枫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选用涌溪柳叶种等地方良种茶树和从中选育繁殖的无性系良种茶树的芽叶,经特有的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腰圆紧、色泽绿润”的品质特征的绿茶。

生态环境

涌溪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风力小,一年四季温度调匀,茶树生长平稳。全境群山环抱,茶园海拔多在500m左右,也有在800m以上。

茶区成土母岩为黄绿色、暗绿色砂岩、页岩和花岗闪长岩。土壤主要为山地黄壤,土层深厚,疏松,结构良好,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pH值5.5左右,十分宜茶。

涌溪属泾县东部低山丘陵茶区,年降水量1500mm左右,并且大于100mm的有8个月。相对湿度81,最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需要。

 

加工工艺

鲜叶-杀青-揉捻-抖头坯-复揉-炒二坯-摊放-掰老锅-分筛

杀青

选用50型系青理条机,每次投鲜叶1kg,筒温先高后低,开始为130℃,最后降至100℃,时间4~5分钟。

揉捻

使用木质20型揉捻机,每桶投系青叶0.85kg,采用无压揉10分钟。

抖头坯

炒头坯用桶锅,锅温100—110℃,投叶量为0.8公斤左右揉捻叶,快速抖炒,散失水分,炒到茶不粘手即可。出锅复揉。

炒二坯

锅温80—85℃,每锅投入复揉叶1—1.5公斤,慢慢炒烚做形,多炒少抖,至茶叶弯卷,形成虾形,即可出锅。摊凉3—5小时左右,即可掰老锅。

掰老锅

涌溪火青制作之精华在于低温炭火烚(音xia)干,在涌溪火青的加工工序中称之为“掰老锅”,其锅温之低,动作之轻,时间之长(十二~十四小时)是任何炒青绿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这是最关键的工序。开始时锅温55℃左右,随后慢慢下降到40℃左右。为保证供热稳定,要求用木炭作燃料。投叶量开始每锅4—5公斤,中间进行二次并锅,以利做到紧外形。

全程时间约10—12小时。全凭双手操作,使茶叶在锅内压、挤、推、滚、翻、转、烚炒动作宜轻,防止茸毛脱落,烚炒次数宜少,开始每分钟10余次,随后减少到每分钟5—6次。烚炒温度之低、时间之长、投叶之多、速度之慢、动作之轻,均为炒青类绿茶之最,可谓名符其实的“低温长烚”。烚炒到含水率7%,颗粒成形,表面光滑,色泽绿润,即可出锅。而并锅后一锅茶叶量都在10公斤以上,达10—20公斤,需鲜叶40公斤以上。出锅前半小时适当提高锅温,以发展香气。

分筛

成茶用手筛“撩头挫脚”后,即为正品火青。

品质特征

外形腰圆紧结重实,绿润隐毫,匀整,净。内质香气清花香、高爽持久,滋味鲜醇爽、回甘,汤色嫩绿鲜亮,叶底嫩绿肥厚、匀整成朵。

找到约7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