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魏水华
头图 | 谁最中国
公元十六世纪末的某个春天,广西布政使许应元的公子、杭州富二代圈子里著名的文艺人许次纾,在他的新书《茶疏》里,对绿茶采茶时节写下了这样的描述:“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这种节令选择,与今天老茶客们所青睐的好茶一模一样:明前味道太淡,谷雨前后,才是绿茶最好的采摘时节。
若干年后,许公子因为这本《茶疏》名声大噪,成为继茶圣陆羽之后,最受人们尊重的茶学理论大师之一。
但奇怪的是,他提出的“清明太早”,却被后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晚从十八世纪起,茶必明前、越早越贵的风气弥漫在这个国家。淡薄无味的明前茶成了送礼佳品,而爱茶人自己喝的却是谷雨茶。
究竟是谁,把明前茶捧上了德不配位的神坛。
No.1 壹
在烟、酒、茶、咖啡四大嗜好品中,茶的滋味,是相对单纯的。
解构茶叶的滋味,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植物氨基酸带来鲜味、多酚类物质带来苦涩味、咖啡因和茶碱带来“上头”的兴奋和愉悦感。
其中,咖啡因和茶碱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茶叶发酵度的深浅,以及茶水萃取方式,与节令相关度不大。真正与季节高度相关的是茶多酚和氨基酸。
氨基酸主要来源于茶叶在越冬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积累。植物的生长主要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部分,营养生长在前,是植物从空气、土壤、水中汲取各类养分,并将之变成自身可利用的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而生殖生长在后,在适宜的环境下,植物利用将营养生长的物质,完成发芽、成长、繁殖等植物生命的一系列变化。
一般说来,茶树会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冬季,优先完成营养生长过程,大量氨基酸被积累在叶片中;而到了天气暖和之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会齐头并进,叶片生长速度快,纤维多叶片薄,养分积淀不足,此外还有一部分营养被花果吸收,氨基酸含量当然不如开春时丰富。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与生长周期长,籽粒在冬天充分灌浆的冬小麦,一定比生长快速的春小麦好吃,是一样的道理。
而多酚类物质恰恰相反,是茶树生殖生长的副产品。人们常说没有杀青的茶“有青草味”,这种青草味,正是茶多酚带来的。而绿茶的清新香味,乌龙茶、红茶等发酵茶里馥郁的香味,都来自于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分解和挥发。
所以,茶叶滋味的高低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茶氨酸和茶多酚的平衡——前者提供鲜甜的滋味,后者提供一部分的苦涩味和独特的香味。
但一个悖论是,氨基酸丰富的茶,是越冬之后越早越好;而多酚类物质的多寡,则取决于开春之时茶树的生长状况,是随时间增多的风味物质。
茶叶采摘的季节时机,实质上是茶氨酸和茶多酚此消彼长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妥协,它隐喻了中国士大夫尊崇的中庸之道。
这是中国成为茶叶诞生和流行地的关键性逻辑自洽。
图源 | @谁最中国
No.2 贰
事实上,历代的中国茶客,一直在这种妥协里寻觅最佳的滋味。
陆羽在《茶经》里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换算成阳历,大约3-5月之间,都是值得采茶的季节。
从四川蒙顶、到浙江紫笋、再到江苏阳羡,不同海拔的茶区、不同的茶叶品种,有着不同的生长周期。陆羽提出的三个月理论,事实上是给各地茶叶出芽和熟成程度不同,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余地。
到了明朝,许次纾所说的“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事实上是站在江浙产茶区的角度,对《茶经》采摘时间的进一步精进和细化。这与明代茶叶的种植和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关,也与炒青绿茶技术的成熟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宋以前有一种比明前茶更早的“社前茶”,社指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会在当天祭祀土地爷。顾名思义,这种社前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于祭祀的。
唐朝李郢的《茶山贡焙歌》中“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极清明宴”说的就是祭祀用的茶,要赶在清明节前送到京城;欧阳修的茶诗里多次描述茶农“喊山”求早茶;《宋史》里则记载了宋徽宗要求各地进贡社前茶的轶事。实质上,这是身为农耕政权掌舵者的皇权和士大夫,为一年农事讨个彩头、求个吉利,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茶事为农事之肇始,农事为国事之根本。
自从淮南丐类朱重八登基,诏罢形式大于内容的龙团凤饼之后,以茶祭祀的习俗也渐渐消失。它与今天的明前茶,没有任何联系。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中国绿茶的采摘时间,将会越来越因地制宜、因种制宜,形成类似于中国各类酒饮酿制的细分。但1644年,多重巧合之下的山海关一役,打断了文明的进程,也改变了从此之后中国绿茶的命运。
No.3 叁
1751年农历2月,乾隆帝来到杭州,在看到乡民采茶后,写下了一首打油诗《观采茶作歌》:“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一试观其道。”
作为中国历史上个人修养最高的帝王之一,乾隆帝精通汉、满、蒙、藏、维五种不同语系的语言。这首打油诗,他援引了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里的句子“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火前”,指的就是禁火的清明寒食节令之前。
虽然乾隆熟读唐诗,但汉语本不是他的母语。他对白居易原诗的理解,出了两个差错:诗人写的是四川茶,而不是江浙茶,两地的海拔气候和茶种都有区别;诗人感谢的是朋友千里寄鹅毛之意,而不是咏赞明前茶多么好喝。
对于习惯喝茶加奶的满人贵族来说,汉文化清饮茶叶背后的玄机,确实没有那么容易洞察。
图源 | @谁最中国
最讽刺的是,在乾隆年间内务府造办处的进贡档案里,龙井茶的进贡时间其实都不在清明早春,而是农历6月-8月左右,经过较晚采收和灰缸储存熟成的茶叶。
尔后,皇帝本人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他第二、第三次南巡中,分别写了两首采茶诗:“雨前价贵雨后贱” “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这等于弥补修正他之前对杭州龙井茶不熟悉的错误,但“惟有骑火品最好”的句子,已经在这十几年里广泛传播并保留下来。因为明前茶本身产量不高,奇货可居,有了皇帝金口玉言的认可,无数茶商将错就错,跟进炒作。
于是,茶市里弥漫着对“茶贵春早”的攀比和焦虑,在后来的两百多年里,价格越来越离谱。
一个颇具对照价值的细节是,在乾隆同时代的日本,一本名为《茶经详说》的风物志里记载了江户时代日本人对绿茶种植的改良:每年3月茶树开始萌芽后,为了控制茶芽生长的速度,茶农开始用稻草或者寒冷纱覆盖住茶树,让其生长速度缓慢一些,更多地吸收营养增加茶里的滋味浓度。
图源 | @谁最中国
这种被称为“覆阴法”种植出来的茶叶,最迟要到每年5月中旬才能完成。还要放在避光、避湿的库房中一个月以上,让茶叶褪去火气才能出售。
虽然承袭唐代蒸青茶之后的数百年里,日本制茶工艺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改良改进,没有如中国一样出现烘青、晒青、炒青的技术迭代。但对小小一片树叶发自滋味本源的精益求精,也许已经暗喻了后来甲午之胜的结局。
见微知著。
图源 | @张有钢
No.4 肆
清中后叶,一项改变茶叶育种技术开始大规模普及:扦插。
在此之前,所有的茶树繁育都要依靠异株授粉。打个比方,因为父母亲的基因匹配是不稳定的,所以授粉得到的下一代茶树就会发生不可控的变化。
但扦插完全不同,这实质上是同性生殖,某种程度上等于动物的克隆。通过扦插,能把茶树的某些个体特性稳定地继承下来。
这本是一种培育技术的突破,能够保存更好的茶叶基因。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前茶昂贵的价格,促使茶农、茶商借助扦插技术,反复筛选品种,把茶叶的采摘时间进一步提前。
一个典型的,被技术和经济异化了滋味的案例。
1965年,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借助扦插技术,培养出了一种产茶量比普通茶树高30%,出芽采收时间比普通茶树提前10天以上的龙井茶。因为是60年代培育出的第43代龙井,命名为6043。七十年代后,被简称为龙井43号。
1972年起,全浙江范围内的龙井产区开始全面推广龙井43号的种植。根据杭州市西湖街道龙井村的档案,龙井43号投产后,综合提早上市和产量增加两大利好,茶农每年的收益可以提高10倍。对农户来说,巨大的利益让他们纷纷拔掉了种植几十上百年的老茶树,改种龙井43号。
更可怕的是,仅仅几年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绿茶区全面跟进种植龙井43号。绿茶的种群多样性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到今天,不管商标打着西湖龙井、恩施玉露、黄山毛峰或者安吉白茶的绿茶,但凡能在早春第一批上市的,本质上都是载种于各地的龙井43号。
其实,明前茶的功能定位也决定了,很少有人会追求一杯茶中细腻内敛的美好滋味,而是送礼时的面子和价格。
-END-
在杭州西湖杨公堤畔的西湖国宾馆里,有一小片茶园,茶园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主席采茶处”。
这是1963年4月28日,毛主席下榻时,亲手采过茶的地方。当时接待过主席的杨忠芳回忆,主席曾对国宾馆茶园的管理员说:“现在的龙井茶是最好的,你们要管好,不要让它荒掉”。
可惜的是,如今似乎已经没人能记起主席采茶的日子;相反,一个异族封建帝王,因为文化差异产生的疏漏,却至今主导着这个国家茶产业的风潮。
这是一面折射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镜子,也是一幅讽喻滑稽世态的风俗画。
又到一年明前茶。
每到茶季就能经常听见“明前茶”,明前茶是什么?它有什么来历?为什么在茶行业受到如此推崇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01
“明前茶”是什么?
或许你会认为明前茶就是清明前采摘、制作的茶。
其实不然,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大红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一称。
我国产茶区域的分布,根据气候差异可分为:
西南茶区——贵州、云南、四川等
华南茶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
江北茶区——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
江南茶区——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
其中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一些中国传统名茶都产自这个区域。
根据茶叶产地对应的产区,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明前茶,明前茶主要产区是江南茶区。
而来自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区的春茶虽然是清明节前采制,也不能称之为明前茶。
因为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大部分区域地处中国南部,开春气温回升早,每年往往是在中国传统春节时就已经开始采茶,待到清明时,采摘茶叶已近两个月。
而江北茶区由于气候原因如河南、山东等地往往在清明节后才开始采制,因此也无所谓明前茶。
02
“明前茶”的来历
传说中饮茶是神农氏的发明,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中国人饮茶的历史从西汉开始,若从史家推测与考古学的成果来看,中国人约从周秦时期开始饮茶。
茶中最受推崇的明前茶,其历史大约始于魏晋时期。
自出现后,逐渐聚集了茶文化中多种符号,成为宗教、政治、经济、道德、养生、趣味休闲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从其出现开始,明前茶的消费就不是一个完全基于茶叶品质的消费,而是对于符号的消费。
汉晋至南北朝期间,茶刚刚被人们发现,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茶被人们赋予了养生、神异、风雅、养廉等符号。
唐代,明前茶的概念开始清晰,并且成为清明祭祀的供品,因此又有了敬神、尊上的符号。
清明宴后,皇帝以茶赏赐大臣。民间受此影响,文人雅士们在清明前的三月三修禊宴饮中,用茶代替了酒,使明前茶又增添了审美符号。
宋代,斗茶成为风气,而最高等级的进贡给皇家的龙凤团茶,使得明前茶又多了奢华的符号。
“明前茶”的提出《茶经》中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这三个月中,对于茶叶生产来说,有四个重要的节气———立春、春分、清明、谷雨。
不同用途、不同地区采茶的时间不一样。
唐代,人们普遍认为采制时间越早,茶的质量越好。
春雷发声当在二月仲春之时。
《旧唐书·文宗本纪》:“太和七年春正月......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上务恭俭,不欲逆其物性,诏所供新茶,宜于立春后造。”
正常情况下,吴蜀地区的茶树在春天时还没芽,但为了讨好皇帝,地方官通过园艺技术的改进,居然在正月里就把新茶放到了皇帝的面前,结果被唐文宗以逆物性的理由给否定了。
由于是皇帝说贡茶“宜于立春后造”,所以,立春就成为明前茶采制时间的上限,而下限当然就是三月三了。
但在这段时间里,立春后春分前采制的茶称为社前茶,春分至清明之间生产的才是真正的明前茶。
唐代与“明前茶”地位的上升明前茶在汉晋时期,只是有质量上的地位,但到了唐朝,明前茶的地位迅速上升。
明前茶地位的上升主要应是受祭祀的影响。茶用于祭祀的历史比较早,但对茶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的应是南齐武帝的那道诏书。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 “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荼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齐武帝是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他的本意不是出于对茶的推崇,但客观上提升了茶在生活中的地位。从此以后,茶就成为宗庙祭祀中不可缺少的祭品。
唐代清明贡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宜兴,从路程上看,立春后采茶、制茶,一路舟车送到长安,正好可以赶上清明的祭祀活动。
李郢的《茶山贡焙歌》: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极清明宴”,很明确地说春贡是为了赶上清明宴,而这清明宴与清明祭祀是直接相关的。
史书中,唐宋之际的春贡大多在清明之前就要送到京城。
在这样的氛围中,清明成为茶叶生产中一个带有特异功能的日子,因为祭祀与贡茶的关系,明前茶比普通的茶叶又多了一个奢华的符号。
而到了唐朝中后期,对于明前茶的崇尚更是全方位的。
03
“明前茶”的优点
外在优点: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发芽数量多、芽密且壮、嫩度好、叶张厚。
而且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
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尤其是明前采制的茶叶,更是名优茶中的极品。
内在优点:
赶在明前制成的茶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也高,尤其是叶绿素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片片竹叶,视觉观赏效果好。
而且,明前茶中氨基酸的含量相对于雨后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
04
“明前茶”怎么喝
喝春茶并不是越新越好,刚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马上喝。
新茶一般带有“火”味,如果马上冲泡,喝了过后嗓子会发干,而且味道也不鲜美,因此先放上一到两个星期,味道会更好。
另外,新炒制的茶叶中还残留水分,不利于保存。
经过适当的存放,不仅可以去掉“火”味,而且还可以降低干茶的水分。
明前茶不仅要求汤绿,味鲜,香气馥郁,而且还要求形美,龙井茶的干茶外形要扁、平、直,碧螺春干茶外形要“卷曲成螺”。
冲泡之后,茶的芽叶在玻璃杯中慢慢舒展开来,上下漂浮,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若担心水温不好控制,可以先把沸水倒进一个杯中,然后再倒进茶杯中冲泡,这样就可控制水温了。
而明前碧螺春茶,还应先冲水,再投茶。
05
理性面对“明前茶”
社会上对“明前茶”的推崇,其抽象概念大于实用价值,审美意义大于饮用价值,喝茶者的虚荣心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因为“明前茶”的数量少且珍贵,能够喝上往往是有身份、有品位的象征。
其实,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茶叶的开采时间是不一致的。
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南北开采时间相差3-4个月。
气温高的茶园可能在清明前就已经采过2-3次了。
但有些海拔较高,茶园靠北的地方,过了清明节,还一次都没有开采过。
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由于海拔高度和水肥管理的差异不同,采摘的时间也可能会相差5-20天。
所以说,买茶时不能单凭茶叶采摘的季节来判断茶叶的好坏。
06
“明前茶”上位史
公元十六世纪末的某个春天,广西布政使许应元的公子、杭州富二代圈子里著名的文艺人许次纾,在他的新书《茶疏》里,对绿茶采茶时节写下了这样的描述:“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这种节令选择,与今天老茶客们所青睐的好茶一模一样:明前味道太淡,谷雨前后,才是绿茶最好的采摘时节。
若干年后,许公子因为这本《茶疏》名声大噪,成为继茶圣陆羽之后,最受人们尊重的茶学理论大师之一。
但奇怪的是,他提出的“清明太早”,却被后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晚从十八世纪起,茶必明前、越早越贵的风气弥漫在这个国家。淡薄无味的明前茶成了送礼佳品,而爱茶人自己喝的却是谷雨茶。
一般说来,茶树会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冬季,优先完成营养生长过程,大量氨基酸被积累在叶片中;而到了天气暖和之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会齐头并进,叶片生长速度快,纤维多叶片薄,养分积淀不足,此外还有一部分营养被花果吸收,氨基酸含量当然不如开春时丰富。
而多酚类物质恰恰相反,是茶树生殖生长的副产品。人们常说没有杀青的茶“有青草味”,这种青草味,正是茶多酚带来的。而绿茶的清新香味,乌龙茶、红茶等发酵茶里馥郁的香味,都来自于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分解和挥发。
所以,茶叶滋味的高低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茶氨酸和茶多酚的平衡——前者提供鲜甜的滋味,后者提供一部分的苦涩味和独特的香味。
陆羽在《茶经》里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换算成阳历,大约3-5月之间,都是值得采茶的季节。
从四川蒙顶、到浙江紫笋、再到江苏阳羡,不同海拔的茶区、不同的茶叶品种,有着不同的生长周期。陆羽提出的三个月理论,事实上是给各地茶叶出芽和熟成程度不同,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余地。
到了明朝,许次纾所说的“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事实上是站在江浙产茶区的角度,对《茶经》采摘时间的进一步精进和细化。这与明代茶叶的种植和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关,也与炒青绿茶技术的成熟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宋以前有一种比明前茶更早的“社前茶”,社指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会在当天祭祀土地爷。顾名思义,这种社前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于祭祀的。
唐朝李郢的《茶山贡焙歌》中“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极清明宴”说的就是祭祀用的茶,要赶在清明节前送到京城;欧阳修的茶诗里多次描述茶农“喊山”求早茶;《宋史》里则记载了宋徽宗要求各地进贡社前茶的轶事。实质上,这是身为农耕政权掌舵者的皇权和士大夫,为一年农事讨个彩头、求个吉利,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751年农历2月,乾隆帝来到杭州,在看到乡民采茶后,写下了一首打油诗《观采茶作歌》:“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一试观其道。”
作为中国历史上个人修养最高的帝王之一,乾隆帝精通汉、满、蒙、藏、维五种不同语系的语言。这首打油诗,他援引了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里的句子“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火前”,指的就是禁火的清明寒食节令之前。
图源 | @谁最中国
最讽刺的是,在乾隆年间内务府造办处的进贡档案里,龙井茶的进贡时间其实都不在清明早春,而是农历6月-8月左右,经过较晚采收和灰缸储存熟成的茶叶。
在乾隆同时代的日本,一本名为《茶经详说》的风物志里记载了江户时代日本人对绿茶种植的改良:每年3月茶树开始萌芽后,为了控制茶芽生长的速度,茶农开始用稻草或者寒冷纱覆盖住茶树,让其生长速度缓慢一些,更多地吸收营养增加茶里的滋味浓度。
图源 | @谁最中国
这种被称为“覆阴法”种植出来的茶叶,最迟要到每年5月中旬才能完成。还要放在避光、避湿的库房中一个月以上,让茶叶褪去火气才能出售。
虽然承袭唐代蒸青茶之后的数百年里,日本制茶工艺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改良改进,没有如中国一样出现烘青、晒青、炒青的技术迭代。
清中后叶,一项改变茶叶育种技术开始大规模普及:扦插。
1965年,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借助扦插技术,培养出了一种产茶量比普通茶树高30%,出芽采收时间比普通茶树提前10天以上的龙井茶。因为是60年代培育出的第43代龙井,命名为6043。七十年代后,被简称为龙井43号。
1972年起,全浙江范围内的龙井产区开始全面推广龙井43号的种植。根据杭州市西湖街道龙井村的档案,龙井43号投产后,综合提早上市和产量增加两大利好,茶农每年的收益可以提高10倍。对农户来说,巨大的利益让他们纷纷拔掉了种植几十上百年的老茶树,改种龙井43号。
更可怕的是,仅仅几年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绿茶区全面跟进种植龙井43号。绿茶的种群多样性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到今天,不管商标打着西湖龙井、恩施玉露、黄山毛峰或者安吉白茶的绿茶,但凡能在早春第一批上市的,本质上都是载种于各地的龙井43号。
其实,明前茶的功能定位也决定了,很少有人会追求一杯茶中细腻内敛的美好滋味,而是送礼时的面子和价格。
来源: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每到春茶季就能经常听见“明前茶”,明前茶是什么?它有什么来历?为什么在茶行业受到如此推崇?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番!
01
“明前茶”是什么?
或许你会认为明前茶就是清明前采摘、制作的茶。
其实不然,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大红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一称。
我国产茶区域的分布,根据气候差异可分为:
西南茶区——贵州、云南、四川等
华南茶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
江北茶区——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
江南茶区——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
其中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一些中国传统名茶都产自这个区域。
根据茶叶产地对应的产区,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明前茶,明前茶主要产区是江南茶区。而来自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区的春茶虽然是清明节前采制,也不能称之为明前茶。
因为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大部分区域地处中国南部,开春气温回升早,每年往往是在中国传统春节时就已经开始采茶,待到清明时,采摘茶叶已近两个月。而江北茶区由于气候原因如河南、山东等地往往在清明节后才开始采制,因此也无所谓明前茶。
02
“明前茶”的来历
传说中饮茶是神农氏的发明,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中国人饮茶的历史从西汉开始,若从史家推测与考古学的成果来看,中国人约从周秦时期开始饮茶。
茶中最受推崇的明前茶,其历史大约始于魏晋时期。自出现后,逐渐聚集了茶文化中多种符号,成为宗教、政治、经济、道德、养生、趣味休闲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从其出现开始,明前茶的消费就不是一个完全基于茶叶品质的消费,而是对于符号的消费。
汉晋至南北朝期间,茶刚刚被人们发现,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茶被人们赋予了神异、风雅、养廉等符号。唐代,明前茶的概念开始清晰,并且成为清明祭祀的供品,因此又有了敬神、尊上的符号。
清明宴后,皇帝以茶赏赐大臣。民间受此影响,文人雅士们在清明前的三月三修禊宴饮中,用茶代替了酒,使明前茶又增添了审美符号。宋代,斗茶成为风气,而最高等级的进贡给皇家的龙凤团茶,使得明前茶又多了奢华的符号。
“明前茶”的提出:
《茶经》中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这三个月中,对于茶叶生产来说,有四个重要的节气———立春、春分、清明、谷雨。
不同用途、不同地区采茶的时间不一样。
唐代,人们普遍认为采制时间越早,茶的质量越好。春雷发声当在二月仲春之时。《旧唐书·文宗本纪》:“太和七年春正月......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上务恭俭,不欲逆其物性,诏所供新茶,宜于立春后造。”正常情况下,吴蜀地区的茶树在春天时还没芽,但为了讨好皇帝,地方官通过园艺技术的改进,居然在正月里就把新茶放到了皇帝的面前,结果被唐文宗以逆物性的理由给否定了。
由于是皇帝说贡茶“宜于立春后造”,所以,立春就成为明前茶采制时间的上限,而下限当然就是三月三了。但在这段时间里,立春后春分前采制的茶称为社前茶,春分至清明之间生产的才是真正的明前茶。唐代与“明前茶”地位的上升明前茶在汉晋时期,只是有质量上的地位,但到了唐朝,明前茶的地位迅速上升。
明前茶地位的上升主要应是受祭祀的影响。茶用于祭祀的历史比较早,但对茶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的应是南齐武帝的那道诏书。《南齐书·武帝本纪》载:“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荼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齐武帝是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他的本意不是出于对茶的推崇,但客观上提升了茶在生活中的地位。从此以后,茶就成为宗庙祭祀中不可缺少的祭品。
唐代清明贡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宜兴,从路程上看,立春后采茶、制茶,一路舟车送到长安,正好可以赶上清明的祭祀活动。李郢的《茶山贡焙歌》:“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极清明宴”,很明确地说春贡是为了赶上清明宴,而这清明宴与清明祭祀是直接相关的。
史书中,唐宋之际的春贡大多在清明之前就要送到京城。在这样的氛围中,清明成为茶叶生产中一个带有特异功能的日子,因为祭祀与贡茶的关系,明前茶比普通的茶叶又多了一个奢华的符号。而到了唐朝中后期,对于明前茶的崇尚更是全方位的。
03
“明前茶”的优点
外在优点: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发芽数量多、芽密且壮、嫩度好、叶张厚。
而且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没有过多的人为干涉,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尤其是明前采制的茶叶,更是名优茶中的极品。
内在优点:
赶在明前制成的茶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也高,尤其是叶绿素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片片竹叶,视觉观赏效果好。
而且,明前茶中氨基酸的含量相对于雨后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
04
“明前茶”怎么泡
喝春茶并不是越新越好,刚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马上喝。新茶一般带有“火”味,如果马上冲泡,喝了过后嗓子会发干,而且味道也不鲜美,因此先放上一到两个星期,味道会更好。
另外,新炒制的茶叶中还残留水分,不利于保存。经过适当的存放,不仅可以去掉“火”味,而且还可以降低干茶的水分。
冲泡明前茶的水不要用沸水,由于明前茶都比较细嫩,一般以80度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才能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中营养成分不易被破坏。
最好选用玻璃杯冲泡。明前茶不仅要求汤绿,味鲜,香气馥郁,而且还要求形美,龙井茶的干茶外形要扁、平、直,碧螺春干茶外形要“卷曲成螺”。
冲泡之后,茶的芽叶在玻璃杯中慢慢舒展开来,上下漂浮,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若担心水温不好控制,可以先把沸水倒进一个杯中,然后再倒进茶杯中冲泡,这样就可控制水温了。而明前碧螺春茶,还应先冲水,再投茶。
05
理性面对“明前茶”
社会上对“明前茶”的推崇,其抽象概念大于实用价值,审美意义大于饮用价值,喝茶者的虚荣心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明前茶”的数量少且珍贵,能够喝上往往是有身份、有品位的象征。
其实,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茶叶的开采时间是不一致的。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南北开采时间相差3-4个月。
气温高的茶园可能在清明前就已经采过2-3次了,但有些海拔较高,茶园靠北的地方,过了清明节,还一次都没有开采过。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由于海拔高度和水肥管理的差异不同,采摘的时间也可能会相差5-20天。
所以说,买茶时不能单凭茶叶采摘的季节来判断茶叶的好坏。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雨前茶”。与“明前茶”一样,“雨前茶”也是针对江南茶区的茶叶。
“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生长时气温较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非常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也有“明前茶耐看,雨前茶耐喝”一说。而且相较于“明前茶”昂贵的价格以及因稀缺易出现真假掺卖的情况,若只是单纯喜爱品茗,不妨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雨前茶”。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