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湖北茶砖

找到约15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湖北青砖茶熬煮的奶茶,大草原告诉你多重要:一日不可无

提到内蒙古,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广袤的草原、无边的森林和雪原、浩瀚的沙漠、众多的湖泊河流、边境线的延绵、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人文历史。

一眼望不到边的翠绿原野,仿佛整个大地都披上了一袭蒙古族的绿袍。悠闲的云朵漂浮或随风翻滚,蜿蜒的河流如同腰带,羊群如珍珠,灵动而活跃。

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进入蒙古包,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会将一碗香气浓郁的奶茶递到你面前。细细品味,暖流在体内流淌,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奶茶作为一代名饮,滋养着马背民族钢筋铁骨般的伟岸身躯,创造了一代又一代马背民族历史的辉煌。

图丨奶茶哺育出草原人民的伟岸身躯

奶茶是草原上最温柔的表达,与蒙古汉子的刚猛彪悍形成了一种有效的调剂。强壮和肌肉是为了适应草原的生存法则,但奶茶所赋予的温柔是灵魂的栖息地。

在蒙古文献中记载,当年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就带着茶。茶,是这支劲旅的军备物资,士兵和指挥官靠喝奶茶解乏,煮完的茶叶渣还可以用来喂马。

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在无形之中也成了茶文化、茶生活的传播者。

图丨内蒙古牧民参加赛马活动

草原儿女的一生

泡在青砖茶熬煮的奶茶中

蒙古族制作奶茶所使用的茶叶,在青砖茶尚未传入蒙古草原之前,一般都是野生植物,没有专门栽培茶树,制茶过程也比较原始。经过长期的品鉴筛选,形成了几种比较流行的品种,如苏顿茶、玛瑙茶、乌日勒茶、曾登茶、柴日茶等。然而,口感均不如青砖茶。

因此,如今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大多以青砖茶作为主要原料制作奶茶,甚至自己制作的茶叶也多用青砖茶掺和而成。青砖茶在蒙古草原上已经成为奶茶的主要原料,占据着统治地位。

图丨内蒙古风光

毫不夸张地说,草原儿女的一生,都浸泡在由青砖茶熬煮的奶茶里。

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新出生的婴儿在未满周岁之前不能剔胎发。需在周岁宴上,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辈来给孩子剔胎发,同时会给这位长辈献“德吉”(“德吉”就是最尊贵的礼物,排在所有礼物的第一位),用的就是茶。这时候,前来祝贺的亲友也会带上青砖茶作为祝福的礼物,在剃发仪式结束之后,长辈就会给这个孩子尝奶茶。

从那一刻开始,有关奶茶的味觉记忆就已经深深烙在了草原儿女的心底。

图丨奶茶哺育草原人成长

草原姑娘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阿妈学着熬奶茶,那是成长之路上的一项必备技能。

在出嫁前,娘家人知道以后她很难再喝到娘家的奶茶,于是会招呼亲朋好友到毡房里再隆重的熬煮一次奶茶。用这种充满生活化的仪式来向大家宣告,姑娘要出嫁了。因此,很多人把这一场邀约叫做“请吃姑娘茶”。

图丨草原上的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喝茶

草原上的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喝茶,他们把早上的第一碗奶茶洒向蒙古包周围,表达对大地神灵的敬意;与蒙古人交朋友,聊到深情处,总会听到他们感叹有点想念谁谁谁煮的奶茶了……

青砖茶与草原奶的相互交融,把贯穿蒙古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做到令人称赞,也藏着要如亲人一样一生相伴的美好期许。

饮用奶茶的礼俗

渗透在草原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丨草原人民的茶器多用金属材质

草原上的游牧生活需要时常挪动毡房,因此草原上的茶具很少用那种易碎的材质。且因草原上风大,金属或者木质的大茶壶装满水放在毡房外面,不容易被风吹倒。

可见,在饮茶的器物选择与安排上,草原人民都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没有太多世故拘泥。

图丨在隆重的场合,蒙古奶茶的制作更为讲究

蒙古族熬奶茶的工序一般是先将茶叶取出放在一个大碗内,如果用青砖茶还要用砍刀将茶劈下放在石臼内反复砸碎,再放入碗中用清水浸泡。

同时在蒙古包中央灶上起火,燃料以干牛粪为主,熬奶茶用的水必须是刚打上来的新水,否则口感不好。

熬奶茶需用两口锅,一口锅专门烧开水,待水烧开后将开水倒入另一锅中,随即放入青砖茶用文火熬3分钟,再放入几勺鲜奶和少量食盐,开锅后即用勺舀入各个茶碗中上桌饮用。

在各种节日和比较隆重的场合,奶茶的制作则更为讲究,需要添加小米、牛奶、奶皮子、黄油渣、稀奶油、黄油、羊尾油等多种配料和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图丨熬制奶茶的茶砖需使用工具取用

蒙古族饮奶茶习俗十分重视礼节,如果家中来了尊贵的客人,首先要请到蒙古包内的正首入座,在客人面前摆上木桌。桌中央先端上一大盘炒米,在炒米盘外四周放上糕点、奶豆腐、黄油、红糖、奶皮子等食品。

待奶茶熬好后,由长儿媳躬身双手托举镶有银边托的杏木碗举过头顶,献给客人,客人起身双手接过银碗,并在嘴边咂一下,以示回敬。

奶茶在碗中不能超过八分。献奶茶时,不能一手托碗;在茶碗放在桌上时,不能嗑出响声,这些作法都被视为对客人的不敬待。客人落坐后,宾主便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将桌上的各种佐料随意调配饮用。

图丨蒙古包内,桌上丰富的餐食,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

奶茶和各种奶制品是蒙古族招待客人的必备程序。如果到蒙古族同胞家中作客,桌上不摆放饮茶用的奶食品和奶茶,将视为对客人的最大不敬。主人会“脸发红,心难受”感到失礼而自责;而客人如看到没有奶茶和奶食品,会感到“茶没有茶,脸没有脸”,受到了主人的冷遇,可拂袖而去。

在自家中平时饮茶,也有一定的规矩。一般奶茶熬好出锅在桌上摆放后,儿媳妇先将第一碗奶茶双手捧送给家中的最长者,然后按照辈份、年龄依次饮用,反映了蒙古族“崇老尚德”的良好道德规范。

图丨内蒙古风光

茶于蒙古族人之重

曾被历朝政府作“稳定边疆”工具

在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一种消费品像茶叶这样影响中国边疆历史。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进程中,以青砖茶为主要流通物的边茶贸易,作为中原王朝用汉地茶叶换取北方草原和青藏高原游牧民族马匹或其他商品的一种商业活动,贯穿了宋以来中国历史的每个阶段。

图丨内蒙古风光

蒙古民族世代居住在蒙古高原上,由于高寒低温和游牧生活的限制,使人长期吃不到水果和蔬菜,人体所必须的各种维生素得不到补充,导致各种因缺乏营养所造成的各种疾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正常健康发展。

但茶叶中所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其他物质却有效地填补了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良症,使人所摄取的营养成份趋于平衡。同时,茶叶的助消化功能还有效地帮助人体消化器官吸收大量不易消化的肉类和炒米等食品。

茶与奶的结合,造就了蒙古族强健的体魄,为蒙古民族的世代繁衍和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蒙古族人“一日可无食,但不可无茶”。

图丨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正是因为茶在蒙古等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茶叶被历朝中央政府视为“稳定边疆”的工具,“视番情之向背,分别通禁”, 即通过调节茶叶的数量多寡来控制“不可一日无茶”的边疆民族,认为茶叶对制西番控北狄的作用胜过“数万甲兵”。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表达过茶叶对维系中央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重要性的看法:“朕岂为(茶)利哉!制驭夷狄不得不然也。” 这就使得茶叶不仅仅具有经济上的商品属性,还被赋予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对历代中央政府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边茶的政治属性远大于商品属性,对维系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之间的联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丨湖北长盛川茶业

湖北地区、湖南安化和陕西泾阳等都出现过专产边茶的茶庄。所产的茶被紧压成坚固的块状,成为名正言顺的西北官茶。

这些茶商运茶的商道,便是著名的茶马古道,而茶马古道的“茶”,正是砖茶。

其中,湖北所产的青砖茶深受蒙古族民众的喜爱,甚至在历史上有了“蒙古茶”的称号。历史最悠久的是“三玉川”茶庄,所产茶砖上都印有一个大大的川字,由于这种茶砖在蒙古族牧民之间极为盛行,后来的巨盛川、大盛川、长裕川、长盛川、长顺川、生甡川、聚兴顺……大多以“川”字为记,出品的茶叶销往内蒙、新疆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声名远播。

图丨青砖茶上的“川”字,声名远播

至今,很多牧民们辨别砖茶是否正宗、质量是否上乘的方式,依然延续着用手抚摸茶砖中间的“川”字印记。

去年11月29日,湖北省的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和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丨内蒙古乌拉盖草原

现在,内蒙古等地仍是湖北青砖茶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2018年起,湖北省推出了“湖北名优茶·健康边疆行”活动,至今已举办五年,先后走进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宣传推介和拓展市场,让湖北的青砖茶走进边销茶的主场,打破区域销售的藩篱,重振昔日“万里茶道”辉煌。

图丨内蒙古牧区,四季三餐都离不开奶茶

在内蒙古牧区,一般都以奶茶、泡炒米、奶豆腐和黄油当作早点;夏季午餐则以奶茶泡酸奶块、干肉条冲着吃;秋冬时节则将炒米泡在奶茶里,伴以大块手抓肉吃;晚餐除了奶茶泡炒米外,还要加上牛羊油块一起冲着吃……总之,四季三餐都离不开奶茶。蒙古族和奶茶的这种依赖关系,也是世界上其它民族所无法比拟的。

毫不讳言地说,青砖茶哺育了一个民族,亦促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或许便是中华民族灿若星河的茶文化的真谛。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北赤壁青砖茶迎来“第二春”

悠悠古道,缕缕茶香,赤壁青砖茶曾沿着万里茶道走向世界,风靡欧亚。然而,市场波谲云诡,赤壁青砖茶在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中,一度无所适从,面临困境。

痛定思痛,老字号赤壁青砖茶重新找准品牌定位,深耕茶文化,创新茶产品,在“变”与“不变”之间,在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中,力争重焕昔日荣光。

正值春茶采摘时节,来自羊楼洞的赤壁青砖茶如一匹黑马跃出,惊艳了所有人。老字号企业赤壁赵李桥茶厂的出口订单,今年一季度已追平去年全年订单量,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面对陌生的市场,老字号茶企重新叩门

一块块长方形模具,装满蒸煮过的茶叶,随着偌大的圆形生产线流动,经过工人熟练地加工后,印着巨大“川”字的青砖茶便制作完成。

赵李桥茶厂现代化厂房里,这条古老的半自动制茶生产线已经运转半个多世纪,从未停歇。

3月15日,赵李桥砖茶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陈军海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生产线24小时连续作业,一分钟可出产8片茶砖,迄今已源源不断输送了42万吨边销茶。

浑厚有力的制茶声中,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的繁盛。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源自唐,兴于宋,盛于清,清同治、光绪年间,不足4平方公里的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聚集近两百家茶庄、4万多人,是国内外著名的茶叶贸易集散中心。

20世纪初,因战乱和印度等国家茶叶出口份额提高等原因,砖茶贸易之路受阻,羊楼洞砖茶渐显落寞。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青砖茶作为振兴产业被重点扶持,赵李桥茶厂应运而生,选址羊楼洞,开始独家使用“川”字商标。国家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需要,对青砖茶统购统销。

“只管生产,销售不用愁,效益好得很。”陈军海回忆,那时工人收入高、生活条件好,厂区里有理发室、面包房,是当地最令人羡慕的企业。

然而,市场经济潮起,当了多年“特保儿”的赵李桥茶厂等砖茶老字号一时无所适从,错失市场良机。到2006年,赤壁市茶园面积由最高峰16万亩缩减至6万亩,多数企业步履维艰,茶产业跌至谷底。

青砖茶一直是赤壁的骄傲,千年茶史百年茶香的延续不能断,赤壁适时提出“擦亮千年品牌,打造百亿茶业”的发展战略。

然而,当老牌企业重敲市场大门时,发现“变了天”。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金莉说:“欧盟标准更加严格,出口贸易规则更加复杂;更重要的是茶产业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原有合作伙伴采购重心已从中国转向斯里兰卡等国家。”

再回头审视自己:多年无序发展,赤壁青砖茶的品牌种类繁多,品质良莠不齐,除“川”字牌、羊楼洞等少数品牌外,几乎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面对陌生的市场、不一样的世界,赤壁青砖茶一度陷入迷茫。

讲好故事、守好遗存,让文化内核一脉相承

重新找回市场,突破口在哪里?

“千年凝聚起来的文化价值,是赤壁青砖茶独一无二的财富,需要继续坚守和传承。”陈军海说。

3月15日,细雨霏霏,我们走进赤壁羊楼洞古街,但见古街狭窄幽长,地上的青石板上一道道深深的凹槽,就是当年运输青砖茶的独轮“鸡公车”留下的车痕,厘金局、邮局、羊楼书院保存完好,两旁明清建筑透着古风陈韵。

90后讲解员饶洁每天都为前来游玩的客人热情地讲述羊楼洞发生的故事。街道转角处,一家名为“雷家老铺子”的茶店已经营百余年,店主雷祖元是一位七旬老人,见到记者,她连忙招呼坐下,泡上一杯茶,如数家珍般给我们讲起了古街的前世今生。因为故事讲得精彩,去年,中央电视台还专程邀请老人参加录制一档文化节目。

在赤壁市赵李桥茶厂博物馆,挂在门口的一张大型万里茶道牛皮地图十分醒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是赵李桥茶厂成立70周年时,内蒙古一家合作企业精心制作的赠礼。每每谈到茶的故事,厂里人都会从这张牛皮地图开始讲起。

岁月荏苒,时光流转。那街、那巷、那人,那楼、那馆、那物,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茶香。

赤壁青砖茶的故事,当地人口口相传。青砖茶已不单是一个商品,而是一种情怀,融进了日常生活中。在交通路口、广场商铺,“赤壁青砖茶”的广告牌随处可见,奉茶斟茶成为重要的待客之礼。赤壁市每年列支300万元进行品牌宣传,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对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并取得省级、国家级荣誉的企业,给予2万至20万元的奖励。

酒好也怕巷子深。当地找准一切机会推介青砖茶,讲好茶故事。在2018年外交部举办的湖北全球推介活动上,赤壁青砖茶闪耀蓝色大厅,惊艳世界;在哈萨克斯坦,“赤壁青砖茶”以厚重的历史、独特的风味征服了阿拉木图民众;在马来西亚推介会上,马来西亚拿督吴国强称赞“川”字青砖茶“入口醇厚,感觉很爽”。

踏准“一带一路”建设的节拍,企业纷纷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00余个“赤壁青砖茶”体验窗口;参与发起了中俄万里茶道申遗活动,形成了《赤壁宣言》等纲领性文件,赴俄罗斯、法国、瑞典等国开展公共品牌推介活动,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

瞄准轻便化、文艺范,老字号也可以很新潮

去年底,3万只“暖羊羊”抵达湖北,传递着蒙古国对中国人民的浓浓情意。湖北人也给予了真情实意的回礼:2万份“川”字青砖茶。

老字号还是那个老字号,里面包着的青砖却已变成了“轻砖”。常规茶砖一块重1.7千克,而这种形似巧克力的茶砖,一包里面有两片,一片重250克,由于形状有凹有凸,用手就可以轻松掰成小块。

2020年,顺应快节奏的消费潮流,赵李桥茶厂推出这款新产品。

因新颖、轻便的特点,在选择回赠礼物时,这款“巧克力”青砖茶一眼被相中。用金莉的话说,就像是“瞌睡遇到了枕头”,“重量减轻了,价值却提升了,吨价是原来的三到五倍。”

青砖变“轻砖”,看似工艺的更新,实则是思路的巨变。老字号在文化传承上要延续,但在营销模式和技术研发上却要学会“变”。

2017年,当赵李桥茶厂的子弟、企业家肖亚松回到家乡赤壁时,发现过了这么多年,赤壁青砖茶还在“一块砖包打天下”。

“快节奏的生活中,谁有工夫拿着茶锥慢慢敲呢?”经过调研,肖亚松发现,赤壁青砖茶虽然有文化、有工艺、有产能,但缺乏市场意识。

从小在赵李桥茶厂长大,肖亚松比谁都了解青砖茶的功效,“特别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路子,没有道理不火。”

“闺蜜的茶”“男人的茶”“女人的茶”“路上的茶”……肖亚松将茶砖做成了茶粒,并把年轻化的语言文案融入传统青砖茶。6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时尚“轻”砖茶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新款巧克力茶年销700万元,占公司七成的销售份额。”

大茶砖变成小茶块,绝不只是物理形态上的改变。传统茶砖,粗叶长梗居多,但变小变薄后,裁剪就有讲究了。“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确保叶与梗的配比是最科学的,以保证最原始的口感。”

大德和公司还耗时1年半研发了大容量青砖茶自动煮茶机,只用放入水和茶包,一键即可冲泡一杯地道的青砖茶。消费者可通过扫描煮茶机上的二维码下单买茶,价格比线上还优惠。

思路打开了,世界就敞开了。

从面向牧民到面向市民,赵李桥茶厂的客户变多了,市场变大了。2019年,公司国内销量首次超越边销量。大德和公司的“文艺范”打动了年轻人,消费群体的平均年龄由以前40岁以上减低了15岁。

去年,赤壁青砖茶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茶园总面积达16.2万亩,销售额超过1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47亿元,带动从业人员3.5万人和5000多户茶农增收脱贫。

百亿产业渐成长,百年品牌正青春

赤壁青砖茶的新市场开启,健康消费的风口已至,如何让千年醇香更加悠远?

“川”字牌和“羊楼洞”这两个最有代表性的青砖茶品牌,有了更深的谋划与思考。

“要想与国际标准接轨,青砖茶也必须走绿色有机的路子,而我们才刚刚起步。”“羊楼洞”品牌的代表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何国平说。该集团子公司羊楼洞果茶股份有限公司有700亩茶园,2019年,开始尝试种植有机茶,经过3年努力,290亩茶园获得了有机认证。“有标”后,仅老青茶的价格,就比普通青砖茶叶每斤高出三四元。

“与此同时,相互压价的现象并不鲜见,市场鱼龙混杂,影响了品牌的美誉度。”随着出口订单的增长,金莉则有另一份忧心。

丰盈内涵强品质,老字号扬长补短――

政府来引导。赤壁市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茶叶协会,出台了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奖补政策,每年财政列支2000多万元用于产业奖补。今年开始,每年设立2000万元茶产业发展奖补基金。

企业强龙头。该市将12家重点茶企集中在羊楼洞茶文化博物园和赵李桥砖茶产业园,重点培育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洞庄茶业有限公司等成为龙头企业。2020年,国资控股、民资参与的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成立,整合多家茶企抱团发展。去年底,该集团“淘茶网”上线,短短4个月,月销售额从100多万元飙升至4000多万元。今年,该集团计划开发6个运营中心,直营店计划突破300个。

行业齐自律。围绕茶产业全链条,茶叶协会制定一系列标准。达不到标准,就不能使用“赤壁青砖茶”这个公用品牌。

全市一条心,青砖茶种植、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系统等产业链上的各项标准正逐步建立,原料品质、卫生水平、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变与不变,看似迥异,实则殊途同归。挖掘千年茶史,打造百亿产业,赤壁青砖茶正青春。

注:内容来源国家农业部网站,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北首家标准“储茶间”让茶砖变活钱 3.5万块青砖茶获贷500万元

企业把存货放在指定仓库里,由仓储企业开具仓单,即可获得贷款。不久前,湖北羊楼洞果茶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存放在“洞茶木仓”里的茶砖,获得了银行500万元贷款。这一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动产质押融资难问题。


茶砖“保管仓”破解动产融资难题

占地1820亩、集“种茶、制茶、品茶、赏茶、买茶”为一体的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内,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格外引人瞩目。这就是今年刚刚建成的湖北首家青砖茶标准化仓储空间“洞茶木仓”。

走进“洞茶木仓”,只见内部空间被分割成一间间木屋。透过木门上的玻璃,可见木屋内堆码整齐的一箱箱青砖茶成品。木屋内,保持适宜青砖茶存储的恒温恒湿环境。一个木屋就是一个仓,“洞茶木仓”一共48个仓,每个仓可存放20吨青砖茶。

这不是一般的茶仓库,而是青砖茶“保管仓”。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畅销欧亚,被誉为“可以喝的文物”。青砖茶年份越久价值越高,目前每年增值10%以上。

“客户把青砖茶存放在这里,可以远程监视仓储,需要开仓取茶时必须有客户的授权。”“洞茶木仓”仓储运营方赤壁市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因银行对存货等动产仓储和监管较不便,动产质押融资难以大范围推广,而“洞茶木仓”恰好破解了青砖茶仓储和监管的难题。为尝试青砖茶质押贷款,人民银行赤壁市支行和赤壁农商银行为“洞茶木仓”授牌“青砖茶存货质押仓”,与赤壁市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联手推出“青砖茶仓储贷”。融资方把存货放在指定仓库里,由仓储企业开具仓单,即可获得贷款。

银储合作把存货变“活钱”

羊楼洞果茶公司是一家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茶产品开发及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间接辐射带动周边茶农3000余户增产增收。为进一步提升生产工艺,该公司先后投入700余万元新建清洁标准化茶叶加工车间、全日光晒场,引进老青茶连续生产线。

不久前,公司获得一笔1600多万青砖毛茶原材料采购合同。可是,面对着采购大单,500万元的流动资金缺口却让企业一时犯了愁。

公司名下没有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押物,最值钱的就是茶砖存货。根据该公司实际情况,赤壁农商银行及时推荐了青砖茶存货为质押的银储合作贷款。

9月初,羊楼洞果茶公司凭借在“洞茶木仓”存放的3.5万块价值约1000万元的青砖茶,获得了500万元“青砖茶仓储贷”。银储合作帮助中小微茶企把手中存货变成“活钱”,解决了资金燃眉之急。

“第三方仓储让货物看得见、摸得着、管得牢。”赤壁农商银行行长陈翔说,为帮助中小微企业破解资金难题,将在成功尝试的基础上做大青砖茶质押仓储贷款规模,助力做强湖北青砖茶产业链。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阳春通讯员曾曼江亚丽,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