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黄山毛峰茶道人生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品茶·品味·品人生

(《吃茶去》杂志)平生好茶,闲来喜陋室静坐,手捧名著,耳听古乐,品评名茶,顿觉心旷神怡,让人想起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有茶相伴,人生足亦,别无所求也。

文人好茶,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乃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彼此密不可分。“茗爱佳花饮,诗看卷素载”。“煮茗对清花,弄琴好知音”。柴米油盐酱醋茶,系百姓生活开门七件事,茶乃生活必需品。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

茶是一种人生,不同的人品茶能品出不同的意。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饮茶是一种禅,道士品茶是一种道,而对文人来说则是一种文化。在文人眼中,茶是神圣的扬清激浊之物,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每到新茗飘香的时节,那美如碧玉的颜色,沁人心脾的清香,千姿百态茶形,使人赏心悦目,实在是一种艺术享受。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峰奇山秀湖丽茶香,充满诗情画意,优雅动听的茶名,使人未饮先醉。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赶时间喝不了好茶。从撬茶、煮水、准备茶具,冲茶前的每一步都是享受。品茶,品的是闲心和闲情,虽离不开上好的茶叶,绝佳的茶具和甘醇的泉水,但更重要的是有恬淡的心态。茶道者,讲究静心的过程,只有心静,才能尝到茶味。品茶需要好心情。品茶讲究心境,同样的茶叶,同样的水,只有在心无旁笃,别无杂念时,一冲一泡,那壶茶才是最好喝的。唐朝冯可宾的《茶笺》中为心境设立的条件中,无事居首。无事,是指品茶者心闲神怡,悠然自得。静夜独坐静思,清苦的茶汁幽香四溢,齿间留香,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清除烦虑,品味出茶外的许多人生韵味,心灵复归宁静。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温壶、烫杯、洗茶、泡茶、翻杯、敬茶、闻香、品茶,此为茶趣。品茶时先观茶形,趁热闻香,再尝其味,细细品饮,妙不可言。

古人讲究以茶会友,佳茗、良辰、美景、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寒夜客人茶当酒”,沏茶小憩,虽不如酒后意气风发,却能带来一片祥和,使主客双方曲尽情意,谈艺论道,不亦乐乎。友谊象茶,越品越浓。

俗话说,饮酒要过三巡,品茶要过五道。品茶有讲究,端起茶来,先闻茶香,再观茶色,小小尝上一口,顿觉苦中带甜,涩中携香,五脏六腹都被茶味熏得畅快淋漓。一杯茶须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毛峰的鲜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鲜甜,云雾的香馨醇厚,龙井的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

品茶需要好环境。饮茶是件淡泊雅事,饮茶的环境,也以简单清幽为上。夜深人静,一杯香茗,一本好书,一曲名乐,独享慢饮,超然境界,便能在平淡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有一份虚融淡泊的心境,此为品茶之乐也。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力军(广东深圳)】

茶缘

现在,我四十多岁了。屈指一算,我与茶结缘已有四十多年了。想起茶,情浓如茶。

与茶结缘,是从我还在妈妈肚子里开始。也许你会笑话我,请慢。我听妈妈说,她喜欢喝茶,怀上我时,对茶就情有独钟了。每天要喝三大碗茶,她说茶水可以排毒清火,能够让我健康成长。

我出生后,妈妈不改喝茶的习惯。她有时在街头巷尾对别的妇女开玩笑,说茶水有营养,可以催乳,增加奶水。我要吃奶时,妈妈会轻轻地说:宝宝来喝奶茶。也许我听多了,现在,我一听到“奶茶”字眼,就很敏感,就会想到茶汤。记得,我五岁时,家境贫穷,好些天吃不上猪肉,加上父母出工起早贪黑,回家后劳累不堪,吃冷饭冷菜是常有的事情。这时,热水壶里的浓茶,便是我的“好菜”,用热茶泡冷饭吃,吃得津津有味。

求学期间,我每次回到家里,妈妈都要炒“麦市油茶”,泡油茶水,填饱肚子。麦市油茶是家乡特产,原汁原味,香脆爽口,甘醇浓郁,妙不可言。参加工作后,我站在三尺讲台上,跟学生滔滔不绝地授课,讲到口渴,喉咙冒烟,茶成了我的润喉剂,止渴的玉液琼浆。每一节下课,到了教师办公室,坐下,撇开其他的事情,先拧开桌上的保温杯,闭眼,闻一闻茶香,睁眼,呷一口香茶,在嘴里回转几次,慢慢回味,慢慢吞下,润心润肺,畅快淋漓,来一次超级享受。

喜欢喝茶的人,总有故事,像我。工作初期,我在广东云浮从事教育工作。那时,广东人最喜欢喝茶,连家长节日送礼,也送茶叶。我耳熏目染,对茶有了深刻的感情。妻子爱家贤惠,喜欢泡茶“讨好”我。我熬夜,妻子不会跟我熬夜,而是冲泡一杯热茶,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十八平方米的房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比一般的香水更耐闻。那时,我喝一口茶,写一段文字,茶喝完,文章已经写就。有朋自远方来时,进家门一刻,用茶招待,与朋友品茶,谈心,茶浓,情浓。从此,茶,一直在我的生活中,充满着挚爱与真情。时间流逝,但时光不老,茶味依旧。

再后来,我接触到茶文化,对品茶有较深的认识。其实,二十年前,我是不会品茶的,是喝茶,且是粗鲁的喝。一小杯茶,有时一饮而尽,有时三五口下肚。朋友看我这样喝茶都怕,怕我呛到。他说,茶味不是用口快速喝出来的,而是用心慢慢品出来的。那时,我在报刊媒体,看过名人品茶,渐渐理解茶道,只有品茶,那才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我认为品茶,要具备“四好”条件,茶叶要好,泉水要好,器皿要好,环境要好。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明代陈眉公在《试茶》诗中的“泉从石出情更洌,茶自峰生味更圆”,认为茶与水源息息相关的。好茶需配好茶具,不同的茶叶需用不同的茶具,或用茶杯,或用瓷壶,或用紫砂壶。正如有人说:“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好茶好壶,犹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茶壶,有盖的,也有无盖的。要选哪一种,因茶因时确定。喝茶的环境也重要,向阳,靠窗,居室,街头,山庄,河畔,待客,会友,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形式,就有不同的心境。

泡茶时,先烧沸开水,再取一撮茶叶,放入玻璃杯中,然后缓缓加水,茶叶在水中沉浮,打转,展开,茶汤变黄,由浅变深,茶香飘出,从浓到淡,细心观察,也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过三五分钟,便可品茶。把热气腾腾的茶,斟在小杯里,端杯在鼻前,闻一闻,清香扑鼻,沁人心脾,然后,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啜饮,其乐无穷。

喝茶,也有讲究,有的茶要啜,有的茶要呷,有的茶要抿。轻轻的啜,轻轻的呷,轻轻的抿,开始一两口,有苦有涩,再来几口,茶味清纯,口感甘甜。有人说:品茶,就是品人生,需要回味。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与人生,总有着说不清、扯不断的密切关系。

品茶,需要时间,时间越充足,越能感受饮茶的真谛。假日,在家中,或在茶楼,或在饭店,在吃饭前,或者吃饭后,一家人,或几个知己一起,或独自一人,守一壶热茶,边斟边品,怡然自得。要是几个人在一起,沐浴晨辉中,或者面对夕阳,或者在月光下,一边聊天,一边喝茶,或回忆往事,或展望未来,兴致盎然。闲暇时间,我喜欢静坐家里,把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云南普洱等茶,轮换冲泡,细细品味,让心情随着茶香,回归自然。

与茶结缘,有半辈子了,下辈子我依旧痴爱。现在,我每天都离不开茶,把情感融入茶水中,萦绕在茶香里。每一天,几杯热茶,品一品,带着轻松的心情,行走,或劳作,或读书,或疾书,别无他求!

【摘自2016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曹会斌(湖南临武),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天赐乌龙

如果说,闽南语是安溪人的幸福与荣耀,那么,铁观音则是安溪人的灵魂与境界。安溪显山露水,天地人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去观赏,给人的感受都不相同。为了与她相识,我无数次憧憬。老天眷顾安溪,把千姿百态的、韵味无穷的茶文化赐与这方水土。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喝乌龙茶,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1998年以前,我喝茶有个特点,就是什么茶都喝,红茶、绿茶、黑茶、花茶,还有普洱、乌龙、西湖龙井,那时候觉得什么茶香就是什么茶好,曾经钟情于茉莉花茶的香气,醉心于西湖龙井的甘甜,因为从小生长在茶乡的缘故,因此也稀稀糊涂地接触到了不少好茶,武夷大红袍、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古丈毛尖,当时认知的标准就是包装盒子越高档、越精致,茶叶肯定就越好。识茶、知茶、品茶,以茶待客、以茶养性,茶道、茶艺,本身就是一件快意之事。虽然喝了不少好茶,但是让我说出得名堂来,那可是云里雾里,说不出来。那年,中国作家协会长乐文学创作生活基地在冰心文学馆揭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纪念冰心百年诞辰,会后,朋友陪我走读闽南,我有幸再次触摸安溪这座乌龙茶之乡的人文历史脉搏,得以在侨乡安溪小住几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第一次去了安溪县西坪镇,攀爬茶山、茶园,第一次逛了安溪的茶叶市场,第一次300块钱买了一斤铁观音,第一次知道颜色浅的茶比颜色深的茶档次高,芽头小的茶叶价格贵,有白毫的茶叶一定是顶级好茶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安溪的茶,有很多种,最出名的是乌龙茶铁观音。安溪的铁观音,茶色金黄,香味醇厚,是茶中的精品。相传在乾隆元年,安溪人王仕让带了自己制成的茶叶送给侍郎方望溪,侍郎一闻香气逼人是茶中极品不敢独占,就作为贡品献给乾隆。乾隆饮后大悦,把这种乌润结实,沉重似铁的茶赐名为“铁观音”。安溪曾经是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安溪这个地方,能成长出铁观音这种名茶,固然有着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有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因素,但是依我看来,更为难得的,能使安溪成为全国第一产茶大县,能把一个九十年代还是贫困县的安溪一夜之间变成全国百强县的,还是它的人文底蕴。安溪人卖茶的茶庄不论大小,都有一个泡茶的茶几,一套点着火淋着杯的茶具。无论买不买茶都可去喝一口功夫茶,聊一会天。如果你有心买茶呢,那就去挑,在大包大包的散装茶叶中挑,闻一闻,嚼一嚼,选中了,就现泡给你喝,品品味道,说说价钱,你认为值不值,中意不中意,不中意再挑再泡一壶,直到你满意为止。因为当场泡给你喝的茶,当场包装给你,不会有假,不会调包,放心。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茶文化始终是华夏儿女认同亲近的民族的精神特质,始终是中华民族自强前行的力量源泉。回家恶补铁观音的种种常识,第一要紧处,便是把那个嫩嫩的“红芽”整明白。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安溪茶叶早在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海外,风靡欧美。与安溪同纬度的都是中国的名茶区,如出产普洱茶的云南普洱,出产绿茶的广东英德,产高山茶的台湾阿里山地区,这也许就是安溪对外宣传乌龙茶时,可以津津乐道的资本。

吉人天相,茶中极品,天赐乌龙。都说茶有着其他饮料所没有的三大功能,即防癌、防心血管病和延缓衰老,所以,饮茶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喜爱和重视。从字面上看,因为产在安溪而得名铁观音,是地域和风物之间的关系。仔细探究,什么地方长什么东西,还真是有内在联系。茶是养生的,道家视养生为终极使命,铁观音的产地安溪距海边的厦门、漳州市大概100多公里,临近沿海雨量充沛,湿度大,海拔600米以上的山上多有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铁观音香味醇厚、甘醇浓郁的优良品质。我喝到过的铁观音,有自己买的,有朋友送给我的。味道鲜美的茶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铁观音恰恰是一应俱全,清香雅韵,馥郁芳华。我想,铁观音之所以名贵就是因为产茶量少,物以稀为贵。盛世盛举带动的安溪茶文化繁荣,正方兴未艾。可是安溪对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它的茶产业。做强茶叶产业,安溪人对茶无疑是上心的。安溪县是名闻遐迩的 中国茶都,农业部授予的中国乌龙茶之乡,在茶叶圈内,这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专业认可。近年来,安溪的茶山,虽然我去得少了,但一点儿也不陌生。它和我的家乡湘西的茶山,真的没有什么两样。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中。人若能经常与草木为伍,朝夕相处,那该多好哇!很早以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人生如茶”,一直以来,我都无法理解,直到今天,我才品出了“茶如人生”的滋味。茶尖上的眷念,无论如何,您真要是爱喝铁观音,还是要到侨乡安溪去啊!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俞林(湖南吉首)】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