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国内权威茶期刊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亚太展讯:云鼎全生晒柑普茶科研成果发布会在广州召开

       5月27日晚,“砥砺前行·至臻至善”云鼎全生晒柑普茶科研成果发布会在广州琶洲威斯汀酒店隆重举行。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151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339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医学和中医流体学创始人、知名西医和中医专家李朝龙,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李勇刚,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医药发展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理事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贺振泉,华南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茶学专家黄亚辉,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药学博士,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讲师张旭,广州市云鼎柑普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惠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代表、媒体等近150名嘉宾出席大会。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430广州市云鼎柑普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赖惠清 致欢迎词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556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547

  全生晒柑普茶品牌创领者

  据介绍,广州市云鼎柑普茶业有限公司,是在国内首家倡导全生晒工艺和首家规模推出系列全生晒柑普生茶的专业企业,以“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做一款提升民族体魄的柑普茶”为公司使命,坚持“阳光晒足20天,天然古法全生晒工艺”产品核心理念,严选云南百年以上古树普洱茶与新会核心区柑皮,在北纬23°黄金纬度线的广宁县山区建设天然晒场,规模化生产具有品饮、养生、收藏和社会价值的柑普茶臻品。目前,云鼎在国内设立了多个运营中心,经销商覆盖20余个省份,产品进驻南航和白云国际机场机场十几个贵宾厅和头等舱公务舱休息室,以及学习强国等主流平台,更是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交流茶礼,传播分享给5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304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608

  好柑普,不凭口传,以知名专家和实验数据论证

  作为全生晒柑普茶的倡导者,云鼎柑普专注工艺研发与创新,并在全生晒柑普茶科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几年的沉淀,云鼎全生晒柑普茶的研究,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成果不断呈现。其中,由云鼎柑普、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联合制订的《全生晒柑普茶生产技术规程》被列为省级推荐性制订的地方标准在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立项;由云鼎柑普联合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黄亚辉教授科研团队完成了业内首例全生晒柑普茶系统分析报告,并形成3篇科技论文分别在国际知名科学平台《营养学前沿》和国内权威期刊《现代食品科技》发表。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541

黄亚辉教授作了《全生晒工艺对柑普茶品质风味的影响》科研成果报告

  会上,黄亚辉教授作了《全生晒工艺对柑普茶品质风味的影响》科研成果报告。“通过采用GC-MS-MS技术对柑普茶叶的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经过鉴定,云鼎全生晒柑普茶香气成分总数为116个,从香气成分的丰富程度上柑普茶明显高于普洱生茶和柑皮。”黄亚辉表示,全生晒自然陈化过程不仅有利于柑皮风味和外形的完好保存,更能使普洱生茶与柑皮的香气成分得以缓慢融合和转变,最终形成了柑普茶独特的香气特征,它们不仅为柑普茶提供独特的香味品质,同时也为柑普茶的药理作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微信图片_20210528171339张旭博士后在会上作了《全生晒柑普茶抗肿瘤活性及抗抑郁作用研究》科研成果报告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饮用全生晒柑普茶,会对肝癌与胃癌有一定防治作用。”张旭博士后在会上作了《全生晒柑普茶抗肿瘤活性及抗抑郁作用研究》科研成果报告。张旭表示,通过细胞实验研究发现,柑普茶特殊加工工艺有利于其风味改善,也有利于活性物质积累,使得其在抑制HepG2与SGC-7901肿瘤细胞增殖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活性。而通过应用UPLC-Q-TOF和UPLC-MS技术以及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研究表明,柑普茶的多种化合物可能提供了抗抑郁类药物的协同特性。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608

  全生晒柑普茶发展前景可期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806

微信图片_20210528171815

  “云鼎柑普茶确实有清补运的作用,清就是清盈毒,补就是补精神,运就是运气血。”在云鼎全生晒柑普茶发展论坛环节,李朝龙教授结合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从华医学清补运养生角度出发,论证了全生晒柑普茶的养生价值。李朝龙表示,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已经成为众多人的爱好而使茶叶市场长盛不衰。随着新时代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各种养生茶应运而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生晒柑普茶若作为养生保健的日常饮品,前景十分可期。

微信图片_20210528172029

  “云鼎柑普茶不是一款普通的茶,更是一款大健康的茶。”贺振泉教授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在国家推动中医药大健康发展趋势下,加上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日益高涨,具有大健康属性的云鼎柑普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微信图片_20210528171822

  李勇刚会长则认为,采用全生晒工艺的云鼎柑普茶,创新了柑普茶的一个品类,对茶的养生,以及对茶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和示范榜样。从整个茶行业发展来看,全生晒柑普茶仍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一轮全生晒柑普茶科研启动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820

  会上,进行了研究基地的授牌仪式,“国际华医学院清补运茶研究基地”和“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柑普茶研究院”正式落户云鼎柑普公司总部。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841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847

  随后,在现场媒体和嘉宾的见证下,云鼎芸茶(广州)科技研究院正式启动。云鼎芸茶(广州)科技研究院,将在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团队、国际华医学院、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以及中西医、茶学、茶疗养生、食品健康等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支持下,以“技术研发、创新驱动、成果转化、市场导向”为目标,全力推动全生晒柑普茶的科研工作。

  云鼎芸茶(广州)科技研究院的启动以及上述2个研究基地的落户,标志着新一轮全生晒柑普茶科研正式启动。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921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928

微信图片_20210528165958

微信图片_20210528164821

  做一款提升民族体魄的柑普茶

  “从全生晒(纯日晒)工艺的探索、全生晒理念的推行,到全生晒柑普茶的科研,再柑普茶价值体系的打造,这系列探索和研究的背后,是云鼎追求极致产品的决心,更是立愿“做一款提升民族体魄的柑普茶”的使命所在。”云鼎柑普董事长赖惠清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行全生晒理念,着力发展自身品牌建设,推动全生晒柑普茶产业化发展。赖惠清对于云鼎品牌未来发展方面信心十足,相信云鼎柑普茶凭藉其独特的品饮、养生、收藏和社会四大价值,或许有机会成为万千大众喜爱的健康茶品。

科研进展: 陈年六堡茶健康功效研究取得新进展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团队成员吴文亮博士后在陈年六堡茶健康功效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继在国内茶叶学术权威期刊《茶叶科学》发表“陈年六堡茶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调脂护肝作用研究”研究论文后,吴文亮博士后近期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RSC advances》上发表相关论文“Untargeted Metabolomic and Lipid Metabolism-related Gene Expression Analyses of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Aged Liupao Tea Treatment in HFD-Induced Obese Mice”

近年来,肥胖和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问题,而高脂肪和高糖饮食是主要原因。因此,预防肥胖和改善脂质代谢是迫切的事情。六堡茶是一种后发酵的中国黑茶。以前的研究表明,六堡茶可以显著缓解高脂血症引起的肥胖和高脂血症相关症状。然而,陈年六堡茶(不同储存年份)对肥胖的缓解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有报道称,茶叶中的水提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溶性糖和其他成分的含量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有证据表明,不同储存年份的陈年乌龙茶、陈年客家炒货茶和陈年青砖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肥胖效应。因此,有理由推断,陈年六堡茶的生物活性强度应该随着储存时间发生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陈年六堡茶对肥胖的影响和机制,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研究了不同年份(1年和10年)的六堡茶对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小鼠的影响。我们对与肥胖有关的参数进行了生化和组织学分析,包括血清、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的血清代谢组学和肝脏的相关基因表达模式。本研究为陈年六堡茶诱导的抗肥胖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吴文亮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来源: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浙江大学农学院屠幼英教授团队在茶黄素研究领域发文量居全球第二

根据周宇飞等在我国一级学报《茶叶科学》2022第1期发表的“基于CiteSpace 的茶黄素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一文,浙江大学农学院屠幼英教授团队在茶黄素研究领域发文量居全球第二。

该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64-2021 年被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725 篇和被CNKI数据库收录的391篇茶黄素(Theaflavin/Theaflavins,TF/TFs)文献进行分析,客观反映不同国家、作者、研究机构以及期刊在该领域的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报道茶黄素最多的国家依次为中国、印度、美国和日本;日本长崎大学的Tanaka 和浙江大学屠幼英教授研究最为深入;与茶黄素类相关的儿茶素氧化产物研究报道最多。对所有茶黄素英文文章统计分析后可知,有关茶黄素英文文献核心作者共有75 位,共发文547 篇,占总发文量的74.143%。发文量前10 位的作者依次为Tanaka Takashi、Youying Tu(屠幼英)、Isao Kouno、Yosuke Matsuo、Toshiro Matsui、Chitang Ho、Mendel Friedman、Zhonghua Liu(刘仲华)、Yi Zhang(张翼)、Ying Gao(高颖,屠幼英教授的博士生),对应发文量依次为:29、20、16、16、15、13、12、11、11、10 篇。

该文进一步对所选国内388 篇中文文献进行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按照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可知:M≈4.37,即发文量大于4 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核心作者的统计结果表明,茶黄素中文文献的核心作者共29 人,排名前10 的核心作者分别为刘仲华、黄建安、江和源、张建勇、王坤波、涂云飞、孔俊豪、屠幼英、程启坤、崔宏春,对应的发文量依次为34、28、26、19、16、12、11、10、9、8 篇。我国刘仲华院士、屠幼英教授、江和源研究员是国内茶黄素研究的引领者;《茶叶科学》和《Food ScienceTechnology》是茶黄素发文量最高的期刊;关键词分析显示中文文献研究侧重于茶黄素的制备分离和其对红茶品质的影响,英文文献侧重于茶黄素的药理研究,且茶黄素的制备分离及其药理功效仍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茶黄素研究的中文、英文文章作者合作图谱

Author cooperation map of theaflavin research in English, Chineseliteratures

来源: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