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贵州湄潭翠芽

找到约562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凝聚四位大师匠心的贵州名茶礼盒,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绿茶、红宝石红茶隆重上市





10月18日, 2019梵净山抹茶大会在铜仁盛大举办。除围绕“梵净抹茶·香溢天下”主题的活动精彩纷呈外,由贵茶集团打造的一盒荟萃贵州四大名茶的贵州大师作品——“贵州大师茶”特级礼盒也在大会首次亮相,这是贵州名茶首次汇于一盒,极具贵州特色的产品引发了现场极大好奇。


(自左往右 张子全 刘建辉 牟春林 蒙祖德)


提到名茶,大家一般都会自动搜罗福建、云南、浙江……贵州却好像一直在茶圈默默无闻。十大名茶中只有都匀毛尖占一席,但提到它也有人半天反应不过来这是贵州茶。


其实贵州是中国茶里的“隐形大咖”,贵州连续6年茶园面积都排在全国第一,贵州的名茶、好茶近年来才开始掀起盖头。


黔地出好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黔山秀水育佳茗


黔茶历史之悠久,在陆羽所著的《茶经》中便有记载:“(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昔得之,其味极佳。”这里的思州、播州、费州、夷州,便是如今的贵州沿河、遵义、德江一带,至今仍是贵州茶的主产区。



贵州是中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且全境高原的茶区。充足的降水量、富含微量元素的酸性土壤、云雾缭绕的环境,尤其适宜茶树生长。贵州境内茶树品种非常多,尤其是野生乔木大茶树和灌木古茶树保存数量多。



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与土壤,悠久的茶历史、固有的茶树品种以及现代茶业的蓬勃发展使得黔茶具备了越来越强的后发优势。同时,贵州茶起点非常高,自2012年以来,贵州茶叶在国家农业农村部质量安全情况检测中连续8年合格,居全国前列。


四位大师联袂出品

贵州大师茶特级礼盒隆重发布


除了天然的地理优势外,贵州茶的发展离不开茶人们的匠心工艺。无数的茶人为茶倾尽一生,钻研、改良、承袭制茶技艺,为的就是做出一款好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子全大师,用刚刚萌出的独芽茶青做原料,杀青揉捻,快速炒制,火中取宝,打造贵州名茶——都匀毛尖。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弯曲;色泽绿润、披毫,透着无尽春意的绒毛。茶汤黄绿透亮,香清高、栗香显,味醇厚鲜浓,叶底黄绿匀整明亮。



中国制茶大师、“湄潭翠芽”茶非遗传承人刘建辉也为贵州茶代言!从事茶叶种植、加工20余年的制茶大师刘建辉,多年沉浸于扁形绿茶的加工技术之中。湄潭翠芽茶,外形扁平光滑匀整,形似葵花籽;细细一品,茶汤色泽黄绿翠润,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味甘甜,汤色嫩绿明亮,叶底黄绿明亮、匀整。



“绿宝石”由从事茶叶工作六十多年的贵州著名茶专家牟应书先生指导、牟春林先生花费三年时间精心研制出品。绿宝石绿茶,贵州十大名茶之一,精选贵州高原早春采摘的优雅嫩叶精制而成,茶形呈盘花颗粒状,美似珍珠,绿润匀整且带毫;汤色黄绿明亮,纯如宝石;香气浓郁带栗香;滋味醇厚,叶底绿亮柔软。抿茶入口,神秘的栗香沁人心脾,春天鲜爽气息溢满口腔。



“红宝石”传承牟式制茶技术——由贵州著名制茶专家、中国制茶大师牟春林先生成功研制。作为贵州红茶的杰出代表之作,红宝石红茶精选持嫩度较好的一芽二、三叶茶青为原料,采用现代全自动化生产线,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还原大师手工做茶技术,精制而成的红宝石茶形呈现盘花颗粒状,匀整重实,乌润带毫,美似珍珠;茶色红亮,纯如宝石;香气甜香浓郁持久,滋味醇滑饱满,鲜甜温润;叶底红明完整。



四位贵州大师倾力打造贵州名茶代表之作——“贵州大师茶”特级礼盒,这在贵州茶界乃至业界都尚属首次,其意义和价值非同凡响。


(自左往右 张子全 刘建辉 牟春林 蒙祖德)


当天参会的嘉宾都很兴奋,认为随着贵州湄潭翠芽、都匀毛尖、绿宝石、红宝石等系列贵州名茶进军市场打响品牌营销,黔茶的“隐形”存在即被打破,贵州茶的潜力无限。


贵茶集团副总经理蒙祖德表示:我们发现很多消费者对贵州茶产品都非常有兴趣,这说明贵州茶已经名声在外,这次贵茶集合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红宝石等制茶大师联袂推出一款极具贵州特色的大师产品,一则满足了消费者对贵州茶的喜爱,二则进一步提升贵茶名优茶的市场影响。

贵州十佳茶旅融合基地:湄潭翠芽27°景区

视频展播丨贵州十佳茶旅融合基地:湄潭翠芽27°景区

五十三度茶为你揭密(上):来源于浙大和西湖龙井的湄潭翠芽

很多人都知道湄潭翠芽有个旧称叫湄江翠片,却不知道湄潭翠芽竟然跟大名鼎鼎的西湖龙井和浙江大学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湄潭翠芽的创制雏形即为浙江西湖龙井。这背后有什么渊源?五十三度茶为你揭密。

湄潭翠芽

从湄潭龙井到湄潭翠芽

湄潭产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西汉的《方言》一书:“蜀西南人,谓茶为蔎。”汉代的“蜀”,包括今四川及云南和贵州的部分地区。

唐朝时期的各州分布

更具体的记载,可见于唐宋。唐陆羽《茶经》中说:“茶者,南方嘉木也……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北宋·乐史《太平寰宇》中也有“夷州土产茶……”的记载——湄潭,即位于世界茶树原产地核心地区之一的大娄山山脉地区和古夷州境地。

湄潭生态茶园

而湄潭茶在中国茶史上真正有明确姓名,见于民国三十九年(1948年)的《贵州通志·风土志》:“石阡、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这里面的功劳,不得不提中央实验茶厂(亦称湄潭茶场,今湄潭茶工业博物馆)和浙江大学。

从湄潭龙井到湄潭翠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传统的东部沿海出口城市皆被封锁,出口产品如茶叶、陶瓷、丝绸等严重受阻,出口外汇跌至历史新低。转移至西南地区的大后方建设主力,亟须打开新的国际贸易通道,出口茶叶创汇以实现救国救市目标。

1939年,在中农所课长王淘的带领下,经张天福、李联标、朱源林、叶知水等茶叶技术人员经过多方考察,最终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科研、生产机构——经济部中央农业试验所落户湄潭,湄潭实验茶场至此成立,开启了中国近现代茶工业发展的第一步。

湄潭茶场旧址

1940年5月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开始了长达7年的办学历程;1941年中央实验茶厂和浙江大学将“湄潭苔茶”原料采摘、以浙江西湖龙井的加工工艺炒制,合作研发新品“湄潭龙井”,并于1943年正式发布。

据《贵州湄潭茶场志》记载:1953年5月,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周林到场参观,建议将场生产“龙井茶”改名“湄江茶”。 1984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世界农业科技名人陈椽建议,将“湄江茶”更名“湄江翠片”,并编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

湄潭浙江大学西迁旧址

至于湄江翠片为什么变成了今天的湄潭翠芽?业内较为客观的考据为1992年湄潭制茶工厂老厂长吴贤才先生退休,转而创建湄潭第一家茶叶私营企业,“湄江茶”与“湄江翠片”均为国营茶场的品牌和注册商标,私企无法使用,吴老只得另起名号“湄潭翠芽”。

改革开放后,湄潭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至1998年,时任湄潭县委书记黄天俊先生找到吴贤才老先生,希望他能把“湄潭翠芽”的企业品牌拿出来,作为湄潭县的公共品牌。吴老欣然赠之,成就佳话的同时,至此湄潭翠芽成为湄潭闪亮的地方名片,并于2011年获批中国驰名商标、2017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乡村镇兴下的享茶自由——认养一亩茶园,收获万分惊喜



在那激情岁月的特殊时代,先辈们为国事、家事与茶事付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国营时代下的茶场统一经营已经成为历史,新时代、新农村、新茶业百花齐放,贵州茶业也一派欣欣向荣。

在乡村镇兴的政策利好及湄潭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五十三度茶作为以茶园流转、茶叶生产品牌运作、特色民宿为一体的茶产业生态平台,通过“我在湄潭有一亩茶园”的认养形式,搭建的“线上”+“线下”+“社群”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带动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民间技艺等产业进展传承,形成生产基地、农旅融合、休闲康养等相互支撑的产业链条。

认养茶园成功,你可实现喝茶自由、茶旅自由、有机茶园流转自由,从国营时代的中央实验茶厂到如今的“我在湄潭有亩茶园”变迁,恭喜你进入无忧享茶自由大时代,乡村镇兴公益扶贫在行动。

来源:五十三度茶文化传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5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