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关于普洱的段子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关于茶的美文:听《吃茶一水间》十八 红楼古卷女儿香

大雪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宜适度,养勿过偏。行香取平和之气,吃茶宜行温厚太和之道。


    大雪节令,滇中只是生冷,竟未落下半片雪花。书房里拖出那只古旧的提樑茶盒,看看喝点什么。茶盒里收着些在旁人看来稀奇古怪的茶,1991年的南糯山古茶私玩饼、1985年的凤云茶、红兰茶、1995年的日本煎茶,对了还有1988年的“黛玉茶”,很久没喝,就是它了。


    茶筒里白色纸袋里包裹着的熟散茶,除了熟茶历经时光后特有的陈香,还有了淡淡的药香味。轻轻抖动,茶芽颇多,颇似普洱茶中的“女儿茶”。而得名“黛玉”,正是取意于满纸茶香的《红楼梦》。


    曹雪芹是个茶中行家,一卷红楼里罗罗总总写了几十种茶,普洱茶、六安茶、老君眉、暹罗茶、枫露茶、龙井茶都一一芳名可见。而书中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关于普洱茶的名段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那日,林之孝家的查夜来到怡红院,正要和众姊妹们吃酒行令的宝玉赶快说:“今日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顽了一会子。”林之孝家的笑说:“该沏些个喝普洱茶来吃。”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沏了一缸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



    这里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中的上品,清张弘的《滇南新语·滇茶》载“滇茶有数种。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到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阮福也在《普洱茶说》中写道:“小而园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


   女儿茶采摘不易,制作也颇费心思。一芽一尖在小女子的指间拈来,小心翼翼,却又满怀喜悦。  怡红院中的宝公子不一定多懂茶,这消食化淤的普洱茶,是他身旁那些个伶俐、巧思的女儿们为他备下的,谁呢,晴雯?还是袭人?反正是一盏浸泡着女儿心意的体己茶。


   “黛玉茶”是1988年中国土产畜产总公司云南省茶叶公司成立50周年纪念礼品茶盒里的其中两听之一,这银色底的是“黛玉茶”,装的是宫庭普洱熟散茶;还有一听金色底的叫“皇后茶”,装的则是珍品云南工夫红茶,圆筒型的茶筒顶上印着“曼飞龙塔”商标。


    两听茶筒上的宝黛饮茶图和“曼飞龙塔”商标都是多年前还在读书时所画。“曼飞龙塔”取材于西双版纳曼飞龙塔。1986年画它的时候,我还没去过西双版纳,从画报上找了许多资料,一点一点在纸上勾勒出来,改了很多次才终于成稿。


    曼飞龙塔是景洪勐龙镇曼飞龙寨的后山上一座金刚宝座式的群塔,由一座主塔和八座小塔组合而成,独特而优美,看去宛同一丛春笋破土而出,傣家人又把它叫做“塔糯”(笋塔)。以它做云南普洱茶的商标,就是因为西双版纳盛产茶叶的缘故。商标设计好后省茶叶公司在1986年注册,一直使用了多年。


    “黛玉茶”和“皇后茶”茶筒上的图案是一样的,自小喜读红楼,于是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画了出来:



   夏日午后,宝公子小睡醒来,心里挂着林妹妹,起身径直就来到了潇湘馆。隔窗,闻得琴音澹澹,宝玉不忍进去扰了琴音,只立在窗下蕉叶旁静听,那琴声肖似“流水”又多了几分哀怨,宝玉听得暗自神伤,直至琴音末了才推门进去,黛玉正一手抚弦,一手托着香腮神思恍惚,见了宝玉面上一红,忙唤紫娟泡茶,紫娟端上来的便是这一壶女儿茶……


   落墨于纸,宝黛的闺阁情事便自此定格在了一袭二十年前的普洱茶香里。


    记得当时茶叶公司发了20元的稿费,那是我第一次领稿费,开心地跑去文具店买了一只中碗口大小、画着青绿山水的竹笔筒,还用毛笔在笔筒底上写上“画之所得购画之所需”的字样。后来搬了几次家,早忘了放哪了,再后来发现笔筒竟在父亲书房的案头上,一直用到现在。


    时光流转得出人意料地快,现在回头想想,那情景尤在眼前。“黛玉茶”和“皇后茶”的茶筒一直保留着,虽然画得笨拙,但因为是自己最早的作品,就有了份特殊的感情在里面,不过没想到茶筒里的茶,也在无意间也被保留下来了。


   书里遥远的爱恋在岁月陈期里俞远俞香,手边的爱情,却也许经不住琐碎的生活磨砺而早就面目全非。女儿心事,在无数的年代里总如茶之缄默,不弃不离,暗地芬芳。



   因为是独饮,我挑了只最小的盖碗,轻轻投3、4克茶进去,那份小心翼翼,像是爱书的人正翻开一册发黄的红楼古卷。


瀹茶记录:

用水: 珍茗山泉,经竹炭和麦饭石处理。

茶品: 1988年『黛玉茶』

瀹茶器:釉里红小盖碗

投茶量:4克

冲瀹法:下投

外形: 褐红、宫廷级别

汤色: 琥珀红、明亮

香气: 干荷香、药香

滋味: 甜醇润滑

叶底: 条索完整、有弹性

茶韵: 温婉、酣畅

 

 


本期朗读 \敬贤

    编辑 \ 沛山 久香 余萍

设计 \ 一水间视觉YISEE



《吃茶一水间》大陆版

2013年山东画报社出版社出版

《吃茶一水间》台湾版

2015年台湾龙图腾出版社出版

文 \ 王迎新《吃茶一水间》

摄影\王迎新



王迎新/著

王迎新 林宗辉 盛夏雨 刘洋/摄影

2017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各大网络平台及新华书店有售



红茶能存多久,会过期吗?

  红茶喜欢的人很多,哪怕是夏天也有很多人爱喝,但是红茶并不是加工出来就好喝,需要存储定的时间再喝,所以一般情况下上半年加工的春茶,需要等到下半年或者第二年来喝比较好。但是红茶要如何保存好,红茶到底能存多久,会不会过期,这些都是茶友们了解的基本茶知识。

  关于保质期,食品方面还是大家比较关注,记得有一个关于“保质期”的段子:话说有一个人,定时在晚上半夜11点50分要起来泡方便面,因为他知道,再过几分钟,这盒方便面就过了保质期,因为保质期就截止到今天。

  其实看似笑话,却是很多人对于保质期的一种敏感的表现。那么,茶叶也是如此,红茶呢?红茶能不能像白茶或者普洱、黑茶,或者陈年老铁那样,越存越好呢?如果过了保质期,还能不能喝呢?

  红茶能存多久,会过期吗?

  红茶的保质期为2~3年,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内质相对稳定,要比其他茶类更容易保存一些。但由于红茶质地细嫩的缘故,其保质期也并不是很长,最多只能放置3年时间。

  红茶在保存时,可以先准备一个干净的铝箔袋,再把要储存的红茶装入铝箔袋中,并对折包装好,随后把已经包装好的红茶放入干净无异味的冰箱里储存。

  红茶在保存时,也可以先把金属罐清理干净,再在金属罐中装入几袋生石灰,之后把要储存的红茶装入金属罐中,盖紧罐盖密封好,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茶,是用来喝的,也只有喝了才有其价值。

  纵然你的保存措施再好、再到位,茶叶不能、也没有必要永无止境的存放下去,只是茶友们最难把握的是每一款茶的最佳品饮期。

  即使品质良好、保存良好的红茶,尽管你也开始听说有不少茶友追老红茶。一般来说,我们也建议你三五年之内品饮完。喜欢的红茶购置、开封后,尽量按日常节奏饮用,不必刻意长期存放。


【品鉴专栏】痛饮普洱读离骚

  进入6月以后,天一天比一天热,万物生长茂盛、各类蚊虫开始活跃,紧接着,各大超市开始卖粽子、朋友圈开始晒白素贞痛饮雄黄酒的段子。你也猜到了吧,这些现象都预示着端午节即将到来。

  

  端午节又名重午、端五、重五、五月五、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许多说法,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爱国诗人”是屈原留给世人最强有力的符号标签,他的存在,佐证了楚国用人制度的巨大漏洞。从屈原开始,报国无门的形象延展数千年,历朝历代但凡有才气而不得志的人,都会凭吊他一番。从留下的诗词文章来看,除了把他引为知音外,也得在书写史上留下自己的陈述,或抱怨,或申诉,或辩解,或批判。

  

  端午节从战国时代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的传播和演变。在云南过端午,不见龙舟竞渡,只见门上的艾蒿、手上的五色线以及桌上的粽子。

  

  今年我们换了一种方式迎接端午,我们举办了两次“屈原饼”的品鉴会,这套茶是六大茶山2006年生产的茶品,2006年是屈原诞辰2345年,所以这款茶限量2345套。为什么要喝两次呢?为了更全面的跟踪昆明仓与广东仓的变化,第一次品鉴会结束后,我们特地从广东调回了屈原饼再次品鉴。这套茶外包装以黑、黄两色为主,设计经典、独到。除了专业的品鉴和记录,喝茶的间隙,”端午“和”屈原“是主要话题。

  

  文艺派小伙伴分享的是他对《离骚》的解读,讲屈原的香草美人喻。边喝茶边抒情背诵“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说完《离骚》聊《九歌》,聊完《九歌》说《天问》,茶会现场变成了古典文学课堂。

  

  在吃货小伙伴的眼里,所有的节日都以吃为核心。端午节,除了鸡蛋,就是粽子,在略带哲学意味的资深吃货看来,鸡蛋跟人类的动物驯化史有关,粽子就是给大米换个造型,捎带用叶子装饰,终极目标还是消费熟食。

  

  近日收到两枚文山特色粽子,形状如马脚,长条形,内有炸肉一条裹以豆沙,再用稻草灰拌糯米包于豆沙层外。这粽子的形制虽奇,但更奇于大云南这边陲之地,为何也有这样的传统?听昆明第一吃货佳哥谈滇菜,发现滇菜与湘菜有源流关系。这似乎与粽子又再次佐证了庄乔王滇。屈原投江了,但楚文化却随着粽子源远流长。滇楚文化的纠葛,实在太复杂。千丝万缕,乱,干脆,一压了事,一饼屈原饼,生生压成一团,且由它随着岁月越陈越香去了。吃货们认为,棕子吃多了,可以喝个“屈原饼”消消食。这个想法不错!全票通过。

  

  民俗学的小伙伴开始普及民俗学知识:在遥远的、缓慢的农耕时代,我们祖先的“五月观”是十分有意思的。他们以农耕为主,太阳的运行和昼夜的长短都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在他们的心目中,五月(农历)仲夏仲冬可说是危机重重,《吕氏春秋》记载“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以定宴阴之所成。”先民们认为,五月阳气始衰,这种趋势在古人看来是会带来很大恐慌的,于是他们用送瘟、打醮、佩符、浴草汤、喝苦水等仪式来缓解焦虑,被科技和互联网包围的我们无法理解这种恐慌,但你可以假设一个情景,从端午开始,你的手机流量开始每月仅限10M,用完为止。恐慌么?让你做一些仪式可以从心理上解除恐慌,你会抗拒么?

  

  “端午节的演变过程记录着中国人走过的历史脚印。端午节把一个原本普通的日子,装点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节日,使我们平淡的生活变得富于诗意。这是端午节最大的意义。”我很赞同陈连生先生的这个总结,我们做屈原饼的意义也在于此,做一款屈原纪念茶,首先是向先贤致敬,其次是装点这个平淡普通的日子,通过一杯茶,让日子变得诗意起来。今天,我们喝“屈原饼”,先是关注的是这款茶的文化象征意义,接着,在茶汤里品味茶汤的香甜回甘。痛饮的是普洱,回味的是离骚。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