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关于绿茶的论文

找到约110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绿茶不伤胃?浙大博导,你好像普及了一个假“常识”

前段时间,一篇关于“绿茶会伤胃吗”的文章,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绿茶刺激胃”是一个常识。

然而常识,常常让我们忽略了它存在的合理性。

于是,怀着学习的目的,打开了这篇阅读量上万的文章——

一年四季都喝绿茶会伤胃吗?听听浙大茶学教授、博导怎么说

 

 

 

如上图,文章聚焦了两个常见说法,王岳飞教授、博导在咨询中对这两个说法分别做了回答。

 

然而,王岳飞教授所表达的一二观点,与笔者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难免无知者无畏,在此与王教授一起交流探讨。

 

划重点:

 

 

首先,上图划线部分的表达,难免让人联想到“甩锅”这个网络流行语。

再者,素以科学的严谨精神为己任的茶叶界“学院派”,讲出如此“江湖风格”(仅相对于科学的严谨而言,“江湖”一词本义非褒非贬)的话,也恰恰缺失了科学的精神

 

文中以对话的形式展现,多口语化表达,后又经访问者转化为文字,也许离最初的表达已有所偏差。在讨论中我们不必斟酌每一句话在文法上的严谨性,因此这个表达不做继续讨论。

 

随后,王教授用较长的篇幅,“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产生“绿茶伤胃”这个现象的原因:咖啡碱。

 

 

延续前文风格,王教授的观点是:咖啡碱刺激了胃不好的人的胃,而不会伤健康的胃。

 

我们依然不讨论这种“江湖风格”表达的臧否。

在“现代科学”的层面上讨论,会更容易些。

很明显,王岳飞教授认为,在现代科学层面,咖啡碱”和“刺激胃”这两件事有较大的关联性。

 

 

 

 

 

【百科】

咖啡碱,亦称咖啡因,普遍存在于在茶叶、咖啡、可可等饮料中,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

 

茶叶和咖啡含有相同的物质,咖啡碱

 

科学家们一度关注了“咖啡刺激胃”的现象。

来自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在“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胃食管反流病)”的论文中,引用了《美国胃肠病杂志》一篇“咖啡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的论文。

论文指出,

无论是酸性还是中性咖啡,无论是对于健康人还是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无论他们是空腹还是非空腹喝咖啡,都会造成括约肌压力降低,从而造成反流性食管炎。

总结,咖啡也许会使得下食道括约肌压力降低,从而造成胃酸反流或恶化胃灼热。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002705?dopt=Abstract 论文链接)

 

是的,咖啡刺激胃。

 

那么,咖啡中什么物质在刺激胃?是咖啡因吗?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的一篇名为“Gastric Acid Secretion and Lower-Esophageal-Sphincter Pressure in Response to Coffee and Caffeine(咖啡和咖啡因对胃酸分泌和下食道括约肌压力降低的影响)”,做了一个很有针对性的实验:

选取未患胃病的人员,比较:咖啡因、普通咖啡、去咖啡因的咖啡,这三者对于胃酸分泌和括约肌压力的剂量反映。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177987 论文链接)

 

实验中观察喝下一杯咖啡后的胃酸反应:

咖啡因组人体反应数值最小,普通咖啡和去咖啡因的咖啡相似,人体胃酸反应值更大。

其次,下食道括约肌压力的反应:

咖啡因对括约肌压力变化影响最小,普通咖啡和去咖啡因的咖啡,对括约肌压力变化影响明显。

 

总结:即使脱了咖啡因,咖啡依然刺激胃。咖啡刺激胃,与咖啡因关联性很小,咖啡本身还包含其它刺激因素。

 

综上所述,“咖啡碱”和“刺激胃”这两件事并没有很大的关联性。

 

值得注意的是,两篇文论均关注到了健康的胃在实验中的反应,健康的胃在胃酸分泌和下食道括约肌压力两方面都受到明显的影响,即被刺激到。

 

所以,王教授,您好像普及了一个假的“科学常识”。

 

 

 

 

 

到底是什么物质在刺激胃呢?

咖啡依然是茶叶的突破口。

 

以下是推理与猜想(因暂未查询到关联性强的文献资料)——

 

有一种物质,共同存在于咖啡、茶叶、红酒中,那就是单宁(单宁酸)。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我们更熟悉:多酚类→→茶多酚

 

咖啡内质成分图

(单宁酸含量是咖啡因的4倍)

 

茶叶内质成分图

(茶多酚的含量是咖啡碱的10-20倍)

 

 

葡萄酒内质成分图

(酚类/单宁含量较多)

 

 

此外,还有柿子、酸枣、山楂、白薯等水果。

关于单宁/单宁酸/鞣质/酚类/多酚类/茶多酚(是的,它们是同类)的生理活性,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单宁与胃粘膜蛋白发生作用产生沉淀,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反映出刺激胃的现象。(关于单宁的论文研究有很多,各大科普网站均可下载查阅)

绿茶中的多酚类以单宁前体(儿茶素)和低聚缩合单宁为主,它们是刺激胃的。过量饮用和不适宜季节饮用,是会伤害胃的。

 

更通俗的说法是,绿茶是具有寒性的。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绿茶刺激胃,红茶就不会刺激胃了?

 

简而言之,这是单宁前体、低聚缩合单宁和高聚缩合单宁的差别。红茶中含有更多的高聚缩合单宁(茶红素),以大分子的形式与蛋白质结合较强而产生覆膜,保护胃壁免受胃酸分泌过多的伤害。(篇幅所限,不再继续展开)

 

 

以上仅是我对这个问题浅显的认知,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原谅。

随着科学的进步,期待茶叶胃生理反应研究的深入,让我们对这个常识了解的更为清晰。能够更加科学的饮茶,享受喝茶的美好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

 

 

文字原创,喜欢请转发!

图片来自网络或朋友圈。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们还写过:

 

从茶性到茶叶养生

央视:洗茶可以洗掉茶叶上的农药残留吗?

一杯有机茶的距离:脆弱而珍贵

流水向东去,诗茶趁年华

一两春茶一两金?春茶为什么这么好?

文人壶的巅峰:曼生十八式铭文详解

年轻的茶科学

 

欲知更多,敬请关注:

 【茶人茶话】

爱茶人的圈子

茶人们的话语平台

科学与趣味性兼备

帮您解决茶的问题

长按二维码,关注“茶人茶话”

欢迎投稿

mandziq@126.com

文化历史:以乾隆竹炉加工针型绿茶的方法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为恢复各地传统名优绿茶工艺而不断努力摸索。针型绿茶是名优绿茶的代表,因手制加工产率低而弥足珍贵,其历史悠久,享誉海外的代表茶品有信阳毛尖、开化龙顶、雨花茶等。目前随着现代加工机械技术提升,针型绿茶产量逐年提高,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对于传统工艺的关注度也逐步增加。近来关于针型绿茶传统工艺的体系研究以河南信阳毛尖较为丰富,其中实操工具有茶把圆帚、生锅、熟锅等,但是对于其他针型绿茶传统工艺器具历史成因的研究,相比较卷曲型绿茶、扁平型绿茶非常欠缺。文章则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试图从较为广阔的背景中通过对乾隆竹炉的构造研究,对针型绿茶传统工艺配套器具存在的多样性以及提升品质作出一种新的审视。

背景1:

文章探讨的技术时代背景为清朝乾隆时期

(1)茶叶外贸从明清时期开始保持持久增长期,清朝时期的皇室,非常重视茶业生产,特设立漕运茶公所专门管理和研究制产办法,全面推动茶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全民上下对于茶叶加工品质精细化管理的技术和意识相较于前朝历代得到全面的提升;

(2)针型绿茶因加工难度大,成品率低,生产者甚少,其工艺的发展受到乾隆时期“精于加工,型质名优”制茶理念的影响而有所发展;

(3)展现针型茶最佳的品饮冲泡方式为冲瀹撮泡形式(“瀹”,浸渍的方式),受明代茶叶加工技术革新影响,开始广泛应用,于清朝时期兴盛,风靡南北。

背景2:

文章探讨的技术地域背景为太湖流域地区

一方面,江浙一带兴盛的各类“茶会”“文会”,清代文士相比前朝,热情多是投入到钻研新茶道、切磋造茶技艺,前后有十余位文士分别对“唐宋元明”四朝的茶业专著进行汇编整理,最甚者收录多达上万字,对于历朝历代专著记载的技法进行试验、探索、传播的过程,有利于引领名优绿茶茶品审美,以及促进名优绿茶精细化“试茶”的需求;

另一方面,明朝时期开始,随着社会发展,交通枢纽的不断开拓,市井乡里也开始涌现茶馆、茶楼、茶社,清代更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的盛世发展,促进了“商会茶馆”新业态的形成,如江苏、浙江一带,一小城因为行业商会的发达,茶馆茶社多达百余家。

背景3:

文章探讨的技术器具,选择清朝乾隆时期的乾隆竹炉为研究对象(图1)

(1)乾隆竹炉由多个部件多种材质构成,设计精妙,是惠山竹炉的代表。乾隆竹炉为上下分体式,下为方形火灶并开长方形风口,上为一配有铜制铸纹铫座的圆形配件,接口处均有红铜护圈,边框以竹作架,并以宽细竹丝编织六角篾纹包裹,做工细巧精致,也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流传于世的竹炉实物样,具备研究参考价值;

(2)乾隆竹炉大量的诗句书画和文史资料,为当代研究古代惠山竹炉类的“火灶”器具,提供丰富的人文依据。

01

乾隆竹炉诞生的背景

乾隆皇帝极好茶事,对惠山茶会十分向往,特别认同竹炉文会文化,对惠山历代竹炉的研究可谓是达到痴迷的程度。自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第一次南巡驻跸无锡古刹惠山寺,特地请人精心制作两具竹炉携回北京,之后乾隆对竹炉的热情从未停止,使用于各处茶舍和宫室之中,更是在北京玉泉旁仿制竹炉山房一座,留下数十首竹炉诗歌和三十五首竹炉山房诗歌。乾隆竹炉的诞生主要和以下三个背景有关。

▲ 清乾隆十六年 / 竹炉底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刻有乾隆十六年御制诗《仿惠山听松庵制竹炉成诗以咏之》一首

1、“惠山茶会”的孕育

惠山从唐宋时期开始,就成了引领文化潮流的不二圣地。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撰《游惠山记》中诉说着对惠山文化“流连阁中,信宿始去”的眷恋,宋代诗人苏轼曾两次游无锡惠山,留下了“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吟唱,惠泉试新茶的故事和斗茶谈心得的笔录在历史长河中如璀璨星光,如数家珍。

▲ 今日的惠山泉泉井

元明时期开始,文人吟诗结社的现象远胜于前朝,曾记录着众多名人之松风明月心、衣被苍生情的惠山则成为广众文士高怀山谷、寓情于茶的首选之地。无锡的惠山又名九龙山,处于太湖茶区和吴门文化圈内,因其泉石清幽,数百年的茶会持续,使得惠山的茶会传统更得进一步发展,形成以“泉”“茶”“炉”为主要特色主题,吸引着无数高人逸士前来悠游隐居、茗茶论文,给后人留下无数的人文瑰宝,直接提升了太湖茶区在全国的影响力。

▲ 明 文征明 《惠山茶会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竹炉文会”的兴盛

竹炉文会的渊源始于洪武年间,惠山听松庵主人性海真人及明初文人王绂(1362~1416)等人不仅有深厚的友情,而且还共同创制竹炉,同时也是惠山竹炉文会及竹炉图卷的原创人。前有无锡籍画家王绂、中医潘克诚借炉抒情为缘,后有僧人性海邀约大学士王达所作《竹炉记》,表达创制竹炉的理念及意旨,充分赞扬了竹炉品高质素。随之性海遍征惠山竹炉题咏为始,竹炉文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有秦夔访炉征咏,盛颙制炉引咏,唐寅与祝枝山的围炉文咏,顾贞观寻炉新咏,宋荦搜集题咏诗画刊刻,以及乾隆帝持续数十年的竹炉题咏等,“竹炉题咏”则成为明清之际涉及众多文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会事件,直接启发了无锡当地其他文会及诗社(如碧山吟社)的兴起。

▲ 明 沈贞《竹炉山房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该图描绘惠山寺竹炉山房中性海和尚、王绂、潘克诚三人竹炉煮茶的场景

▲ 明 王问《煮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斑竹茶炉,炉侧附有一小出烟口,主人端坐蒲团于炉前调火

3、古代江南地区“试茶活动”的蓬勃发展

自唐宋起,“试茶”便是造茶活动和饮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文士们对于茶叶品质的重视程度,多少笔墨连绵不绝;对试造加工的兴趣程度,也可谓是有增不减。北宋蔡襄在《茶录》中表达:“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南宋陆游也特作三首《试茶》诗流传于世;明代陈继儒也留下“绮阴攒盖,灵草试奇;竹炉幽讨,松火怒飞;水交以淡,茗战而肥;绿香满路,永日忘归”的试茶感受。

清朝时期,随着各地设立“茶公所”“改良场”,茶叶品质变化多样性,在官家机构更为系统的“试茶活动”中得以发现,茶叶加工工艺的多样化发展,茶叶贸易需求的不断扩大,痴茶的乾隆皇帝更是全面带动了社会各层对“试茶”的热情。清朝马曰璐特诗《汧江太史斋中品泉盛青嵝同作》:“清晨同过太史家,不比试茶閒自啜”;清朝张岱在《陶庵梦忆·禊泉》总结:“试茶,茶香发,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更有著写饮食经典《随园食单》的袁枚用二十四句的长篇诗文感叹试茶体验。

02

乾隆竹炉特色设计的启发

根据后人论证,惠山竹炉经历多次波折和复制,仅明清时期五次的“竹炉文会”,文士们所创作数以百计的诗文和书画,皆饱含着对于竹炉的喜爱之情。后人可以在众多古画作品中看到相似度很高的竹炉身影,乾隆竹炉的形态非常特别,参照前人的竹炉基础上又有了一定改进,通过对所增设的“黄铜灶眼”“特制配件”“便携手提”的功能推敲,发现乾隆竹炉不仅能满足烧水,更是具备了小型“火灶器”的基本功能,可以满足一定程度“茶叶试制加工”“茶叶精制加工”的需求,对现代小型“火灶器”的研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黄铜灶眼盖配件设计——有助于火功的稳控性操作

人的燃料,有芦、竹、柴、木、炭,这些燃料因含有水分在燃烧过程中常会出现火力不足且不稳定。烧开沸腾一铫壶水,需要大量燃料提供热量,然而燃料在狭小空间的堆放燃烧,极有讲究,特别是火苗极易突猛,一下子可窜高五六十厘米。故控制火力,哪怕只是一铫壶水(古代一种金属制的出远门可以随身携带的小锅),若缺乏专注和技巧,也非易事。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古籍在制焙茶叶或烧水烹茶的篇章中,多次强调必须安排专人专项负责“火功”;为什么那么多古画中多数炉子的炉身多呈现出“高腰”品相。

乾隆竹炉的特制灶眼盖(图2),黄铜质地,21个小眼,配合“矮方无腰”的改良尺寸,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控火苗、稳定火力、加强热能,还具备一定的燃料节能效果和“网布”“盖灰”“围炉烘烤”的兼用功能。受该灶眼盖的设计启发,若是实际加工情况在工位设计、器具布局方面受场地约束,可设计采用小型火炉,搭配增设灶眼盖,可实现“一灶多用”的效果,可应用于不同茶类所需工序,提升制茶师对小批量的把控,同时达到节约燃料成本用尽温度。比如“炒制杀青”操作适合采用“炉中明火+圆底锅”的方式;“赶条紧条”操作适合采用“炉中明火+平底锅+茶把圆帚”的方式;“加温加湿”操作适合“炉中覆厚灰+灶眼盖+网布”的方式;“初烘开焙”操作适合采用“炉中覆薄灰+灶眼盖+网布”的方式;“复焙提香”操作适合采用“炉中明火+灶眼盖+盖灰”的方式;“围炉烘烤”操作适合放置一切可以烘烤的食物,如红薯、玉米作为茶点补充。

▲ 当今的灶眼“盖灰技法”操作

2、特制筒型配件设计——有助于茶叶试制的多层面需求

乾隆竹炉的上部分是一个呈圆筒形的配件(图3),内壁陶土质地,外壁竹编,上下两端口均有红铜护圈,其中一款还加配铜制的炉座,铸有纹饰。目前,这个配件的用途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如果是借鉴古画的描绘,多数是表达了搁置烧水壶的功能层面,但若进行仔细推敲,无论是经过茶船或茶马运输而来的成品干湿茶、初制毛茶(未加工完全的茶)干湿茶,或是就近的原料鲜叶,其成品茶的品质修复、毛茶的后加工、精加工、再加工以及受到历朝历代文士茶会喜爱的名优原料现场加工,都逐步成为重要的工艺技术课题。若是从茶叶加工思维以及对茶品的实用需求角度去看待这个配件,会发现有别于单层面品饮思维带来的解读,不难发现,该配件的筒身高度与黄铜灶眼盖的搭配使用,可以达到对于火力温度更精准的控制,美观且不烫手,小巧且功能多,不仅满足不同容器烹泉煮茶的需要,匹配“筛、匾、箩、瓦、铛、锅、板、壶、碗”等器皿,完全可以集“萎、蒸、熏、炒、焙”功能为一体,满足多样性的试茶需求的“火灶器”。

该配件可搭配黄铜灶眼盖,可实现蒸笼作用(图4)。首先在黄铜灶眼盖上搁置一个陶制碗具,碗具中盛放一定水量,然后将该配件罩住碗具,则炉座就具有聚拢水蒸气之效果,且炉座口精妙的平面设计,可以放置平面竹筛,配上蒸布,从而实现“气蒸”效果。明代王绂所作《题真上人竹茶炉》所录:“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其中的“气蒸”二字,推测古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形式多样,不免有借竹炉燃烧所产生的热气来促进茶叶内质发生变化的可能。

该配件可单独搭配炉身作火笼,使用可实现火笼作用(图5)。烘焙茶有很多讲究,烘焙时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都会对茶叶的口感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当配件发挥火笼作用时,搭配瓦片、陶罐、瓷盘,结合焙火时间的长短,可以产生轻火、中火、足火三种不同程度的试茶火候。

该配件符合美学需求。自明朝开始,文士们的审美,相较于前朝大有不同,提倡保持茶叶之真味,因时而异,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清代的茶事更注重至精至美的茶“道”之境,“道”本就存在于事物之中。论制茶技术和饮茶方式发展,一定是与人之真实需求相结合的,自明朝朱权自创了“茶灶”一具,在《茶谱》中有了“古无此制,予于林下置之,烧成瓦器如灶样”的记载后,启发了很多文人对于“火性”器具的研究和创制。明朝张源在其《茶录》一书中就率先提及“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的观点,并成为影响后人试茶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从保留下来的这个乾隆竹炉套件实物(图6),可以体会到乾隆皇帝对于茶事之用心,以及对“精、燥、洁”茶道审美之追求,对于当今茶艺环境、家庭环境、产品研发环境的火灶器具开发提供了指导方向,以满足未来更多样更丰富的茶人需求。

3、便携手提茶篮配件设计——有助于火灶类器具的携带

自茶圣陆羽在所作茶具二十四篇章中提出“以都篮贮之”,而后流传于世的古籍记载均尚未对茶具的收纳器具进行详细的描述。搭配乾隆竹炉的手提茶篮配件实物样形式(图7),展示的不仅是茶盘、茶具、茶壶的收纳功能,更是实现了火灶类器具便于携带,可加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茶叶试制的可能。

鉴于以上对乾隆竹炉特色茶篮配件的探讨,乾隆皇帝对竹炉的喜爱,逢茶事必用,很大可能是竹炉配件之间的灵活搭配,更让茶品得以多样性展现,在每次的茶事活动中增添令人期待的不确定性,让茶叶的品饮多了风味好风趣。若参照乾隆竹炉手提配件功能进行设计,对诸多茶叶传统工艺的演示传播、教学试制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减少场地空间的约束,一改“鲜叶必须跟着器具跑”等瓶颈,不仅增加了名优绿茶加工技艺现场演绎的可能性,还大大方便技法传授的便携性和实操性,有利于名优绿茶传统工艺文化的发展,值得我们后人进一步研究探讨。

03

乾隆竹炉加工针型绿茶的操作探索

本技术旨在研究恢复一种适合文人雅集的场景为前提,对鲜嫩芽叶进行现采、现炒焙、现品饮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利用乾隆竹炉的独特造型,匹配独特的炒杀方式和揉焙紧条环节,向宾客现场展示明前茶从鲜叶到干茶,以及冲泡后紧实成朵、乳香馥郁、醇和持久的风味,助力感官全方位体验,感受江南明代才子祝枝山所记录的“露芽数朵和甘泉,雅称筠炉漫火煎”的竹炉春芽功夫茶的美妙。

1、鲜叶原料要求

采用无锡地域生长的茶树鲜叶,优先惠山山脉环境的茶树鲜叶,嫩度限为一芽一叶初展状态,长度为一拇指宽的鲜叶,不采露水叶、雨水叶、病虫叶、不含蒂头和鱼叶。

2、重要传统工序

林间薄摊微凉(摊凉):利用惠山松林间的阴凉架设篾席竹架进行薄摊微晾,厚度不超过3 cm,叶表温度控制不超过20 ℃,随时协调好鲜叶进行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所需的良好环境,鲜叶失水率达到30%~40%,以鲜叶质柔软、韧性为佳,时间约6 h以上。

竹炉筅帚炒杀(杀青):黄铜灶眼盖上,附上圆形薄片铁板,提升炉炭温度约140~180 ℃时,早春鲜叶进料约60~80 g,可筅帚对鲜叶进行翻炒杀青,保持叶面温度约90 ℃左右,杀青后叶面含水率为55%左右。

温炉柔焙紧条(做形):将杀青后的青叶迅速抖散,助力叶面降温,适当配合指掌的揉搓力,有利于茶叶的叶型挺秀,以及特色香气与滋味的形成。与此同时,竹炉不再加炭开始控温,撤去黄铜灶眼盖,上架筒身配件,搭配圆形薄片铁板。待火力调整适当,投入凉透的杀青叶,对茶叶进行边紧条、边烘焙的翻动。这个环节过程中,叶面温度保持在50 ℃左右,炉炭温度在70 ℃之内逐步降温,若降温快,可适当调节炉口风门或适当加炭进行控温调节。

添炭盖灰提香(干燥):当茶叶含水率在20%~30%之间,进入烘焙提香操作。炉膛添加炭火,配用黄铜灶眼盖,盖上适当堆盖薄灰,再架上筒身配件,将茶叶摊放在桑树皮纸上,连纸放置于筒身配件上,文火烘至足干。(桑树皮纸的燃点高于普通纸张130~180 ℃的燃点。)

围炉入器瀹泡:茶叶收纳于桑树皮纸上,置于一侧降温。此时可撤去筒身配件,黄铜灶眼盖以及薄灰,直接将水壶置于灶眼上,加炭煮水进入瀹泡品饮阶段。(现代可采用玻璃壶,更利于针型绿茶的形态展示。)

3、 造茶物具

燃料:松木炭、果木炭、果壳炭。

筅帚:总长约25~28 cm,柄长约12~15 cm,帚面扇面直径约10~15 cm。筅帚翻炒技法的要领:“点推、顿抖、回勾、腹翻”,有助于避免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粘锅”和“贴面”现象,也可以助于灵活调整对茶叶所产生的揉压力量,同时更好地保障受热均匀,使内质可以得到充分反应、而茶色和茶毫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且均匀。

炉具:目前技术实验操作所用的竹炉器具,外形尺寸依据乾隆竹炉的大小,进行了1∶1.5的仿制,其结构增加了耐火材料的空间,整体材质款式均效仿乾隆竹炉,其炉膛和铜件分别于宜兴和南京厂家进行定制,基本功能均能达标实现,仍有部分铸铜配件(炉座、红铜护圈)还有待工艺提升。

铁板:所配用的铁板为铸铁无涂层工艺,直径36 cm,设有两耳一沿口,板底特定制环形纹路,纹圈凸起处相应加厚,手触可感受纹圈有起伏,且光滑,此设计不仅有助于茶叶“针型”的聚拢挺秀形态,同时有助于提升温度的稳定性。

04

结论与展望

重视与惠山竹炉茶会文化重塑工作的呼应,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审视延续百年的古茶书和古画,走近古人的内心世界和实际情况,体会一定限定条件下的文字表达和绘画记录,帮助我们能在理论的高度开展研究,这样在应用研究结果时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将最小的干预理念贯穿研究的全过程,发现“竹炉”文化所具有的更深意蕴,期望对当前茶艺器具和生产器具的研发有所启发和指导。

在研究工作中,详尽的文字材料十分重要。完备明清时期古文中关于制茶技术方面的注释,做好“一字多意”的补充扩充工作有利于日后资料的查询,以及进一步详细技术复兴研究方案,为后续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文章所述的技术方案探讨仅是对曾经实验操作过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竹炉”制贮茶叶工艺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复兴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欢迎研究技术人员对工艺的技术方案作出变型和改进。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于白茶的起源和由来

“蝴蝶话白茶”——

以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白茶经营史录》为蓝本,向广大爱茶之人更全面地介绍福建白茶的发源与发展、品种及分类、保健及收藏价值等,让白茶成为您的生活方式,让您领略到真正的白茶的风采。

白茶名字的由来


白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属轻微发酵茶它的传统制作工艺几近自然,不炒不揉(新工艺白茶除外),其形态自然、外表满披白毫呈银白色(主要见于叶背)而得名。

2白茶的起源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由于白茶为六大茶类中的 “小门派”且仅产于福建福鼎、建阳、政和、松溪等县(市),尚未引起业界的太多关注。但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及产地政府和业界对白茶的重视,白茶的发源说也不断的被“挖掘”、 被“发现”、被“发展”,于是有了今天的古代说、唐代说、宋代说、明清说与现代说。

为了能真实、客观、公正并尊重历史,我公司也认真系统地查阅了大量资料、茶书和论文等,并结合我公司几十年的具体工作实践,比较认同张天福先生1963年所作《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一文,且如陈宗懋院士主编的庄任先生编写的《中国茶经》(1992年出版)中所说:即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福鼎茶农以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了银针白毫(现也称白毫银针),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点头镇柏柳村选育繁殖成功。由于菜茶的芽头太小,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的肥壮单芽为原料制作银针白毫(又称白毫银针)。


3白茶的传播路径


白茶的传播路径为福鼎-水吉(水吉县始建于1940年。原是建瓯县的第一大镇水吉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水吉县继续维持。1956年7月9日,经中国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4次会议通过,撤销水吉县,将水吉县所属的辖区分别划归建阳县、建瓯县、浦城县。1956年9月25日,水吉县撤销实施。)-政和-松溪(1960年政和和松溪合并为松政县,1962年恢复设置。1970年再次合并为松政县,1974年又析出置县)


4白茶制茶种类的先后


以制茶种类说,先有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再有新工艺白茶;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政和县于1880年发现政和大白茶,1889年开始制作银针白毫,白牡丹则于1922年前创制于水吉。政和于1922年后才开始生产白牡丹。水仙白则稍迟于白牡丹,原产于建阳水吉,由福建水仙品种原料制作而成。贡眉、寿眉最早产地建阳县漳墩乡。新工艺白茶于1964年由我公司在福鼎白琳茶厂开始研制,1968年产品定型并得到香港客户确认,于1969年成功出口到香港市场。



蝴蝶

问答

提问:古代说、唐代说、宋代说、明清说及许多诗书、一些历史名人的书中描述所提到的白茶,是现代制茶茶类分类学中所说的白茶吗?

回答:二者是有所不同的:其一,古人的记载只是原始的概念,并无成系统的工艺分类概念。古人的“采之、晒之、用之”只是知道其有药用功效、提神功效等,并未认识与提升到加工工艺的概念,更不用说到分类的概念。其二,不同年代的书中记载“白茶”也多以叶芽黄化的茶树或白化的茶树称之为白茶,而并非用白茶工艺制作的白茶,如安吉白茶,其鲜叶原料为白化的茶树品种——白叶1号,按绿茶的加工工艺制作,实为绿茶,并非现今六大茶类分类中的白茶。其三,从茶叶加工学上说,在明代以前均无提到白茶的关键工序萎凋的制作描述与记载。因此,白茶的创制时间应为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


茶叶专业知识指导专家:危赛明

危赛明简介: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国家高级评茶师、商务部对外援助物资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福建农林大学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客座教授

找到约10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