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关于红茶的描写

找到约37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茶叶的功效 :为什么说不可一日无茶?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茶叶的功效。



茶,在《本草纲目》里也是一种中药,属于果部茗章(茗就是茶)。

《本草纲目》里讲茶:

苦、甘,微寒,无毒。

……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明代及以前的茶,以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为主,所以《本草纲目》里对茶的疗效的介绍,也以这两种绿茶为认知本体。



另外我们了解到,中药的炮制,以减毒增效为目的,可以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等五大类。


讲这些是要联系到茶的制作。

茶的制作,六大茶类各不相同,绝大多数都可以归类到火制中去。

比如做茶最后的一道工序都是焙火(干燥)。

然而,单纯套用中药的火制之法,不能完全囊括茶的制作。

像绿茶的杀青、干燥,比较符合火制之法,但红茶的发酵、白茶的萎凋、乌龙茶的做青等等,就不止是那么回事儿了。

所以,茶依然是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制作系统而存在的。



因此,今天我们就把茶从中药中独立出来,聊一聊。

中医和中药不是我的专长,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聊一聊茶叶的功效,则是我的本分。

 

现在我们进入主题——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茶叶的功效。

接下来,我会借助几张ppt和大家分享,便于去理解。

首先,第一个ppt,我们一起看看茶叶的内质成分都有什么。


 


从这张图里边可以看到茶叶的一些有效成分,像茶多酚类,茶多糖,茶氨酸,茶叶的香气,咖啡碱,元素,氟元素,硒元素,维生素,茶皂素等等还是蛮丰富的。

我用红色标注的,像茶多酚类,茶多糖,茶氨酸等这些是属于茶叶独有的成份,其他的植物是不含有这些成份的。

因此,这也是茶叶成为我们中国全民性饮料的基础。

所谓茶为国饮,就是在于此。


现在,大家对于饮料的需求越来越多了,但是在古代的话我们中国人就是以茶一直当做基本的日常饮料。《红楼梦》里边讲述茶的地方就有很多。

有一个统计的数字可以跟大家分享,在整部《红楼梦》中,“茶”这个字一共出现了784次。

《红楼梦》中有一幕是秦可卿风光大葬,王熙凤代管宁国府,书中清清楚楚的讲述了王熙凤如何把全府上上下下打理的条条有理。

其中,有一段关于茶的描写非常值得我们去注意:

王熙凤安排两府上下135个下人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有84人都在做与茶相关的事,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在操办这么大的一个白事的过程中呢,会有不同阶层的人参加。

那么茶作为一种招待性的饮料会因为人群的分类而不同:

皇亲国戚喝的茶自然和大臣们喝的茶一样,高官和低等的官员喝的茶也自然是不一样,各个府邸的亲朋喝的茶和普通的亲朋,还有一些穷亲戚,像刘姥姥也算在内,还有一些宾客中的下人、打下手的、帮忙的,戏班子、殡仪队……各种各样的人都会汇集在这一场盛大的白事中来,茶就会用到每一处。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日常喝茶已经渗透到了整个的荣、宁国府的每一个角落,在古代,茶的普及性是相当的大。


 

接着下来我们回到正题,看看茶叶的有效成分都有什么样的功效。

 

第一,茶多酚。


 

这是茶多酚功效的一个罗列,从上面我们看到它有很多的功效。这些基本上是从实验中、从临床中、从各种实际经验中来的。

首先第一个功效就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这是很多女性比较喜欢的一个功效,可以抗衰老,可以美容养颜。

同样,茶多酚对清理血管,不管是对降血压、降血脂,还是降血糖,甚至对疏通血栓这些都是有很好的疗效。

在抗癌方面它主要的功能是抑制肿瘤的增生和转化,抗癌性能是普遍性的。

平时多喝茶,就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过敏,杀毒,解毒,让我们免于小病小灾。

关于抗辐射和抗核辐射,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日本福岛核辐射地区,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当地受到核辐射危害的人很容易癌变去世,但是还有一类人的病发率就相对很低,经过了解,发现这一类人日常经常会喝茶。这个例子给到我们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就是茶多酚对抗辐射是很有效的。

 

第二,茶多糖。




茶多糖也是可以降血糖,抗辐射,降血压的。在这几个方面它跟茶多酚是协同去作用的。

 

第三,茶氨酸。


 


关于茶氨酸,大家来看,它有一个地方比较有意思,就是它可以对抗咖啡碱的兴奋作用,可以舒缓我们的脑电波,消除疲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茶氨酸可以让我们更放松,这也是茶为什么会让我们身体舒缓下来的一个原因。另外,它还可以解酒和护肝。

 

第四,茶叶香气。


 

茶叶里边有700多种香气,这个香气的成份成为一种统合,所以我们经常会喝到一些很香的茶。不管是从喝起来茶汤里的香,还是它的杯底香、盖香、飘香等都会特别香。那么香气本身是可以使人放松和舒缓的,对于睡眠还有身体免疫系统,消化系统都是有很大助益的。我们去闻的时候清肺的作用也是蛮重要的。

 

第五,咖啡碱。


 

接着,我们聊到了咖啡碱,它有另一个名字叫咖啡因。

就是说茶里边所含的这一类物质和咖啡里边所含的那个物质是一模一样的,能让大家睡不着觉的物质,咖啡里是什么,茶里就是什么。

然而咖啡碱的不只是让人睡不着,有提神的作用,其实它对强心,松弛平滑肌,对治疗一些心脏病还是有很好疗效的。

 

第六、第七,氟元素和硒元素。




这两种元素,都是茶很容易去富集的,是茶叶中相对含量比较高的。那么氟元素和硒元素也有各自的功能。像氟元素可以预防龋齿,防止老年骨质疏松,硒元素对于抗衰老和防止老年痴呆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第八,维生素。


 

大多数植物都含有维生素,茶也不例外。茶叶中维生素里我只提一个,叫维生素B12,它是人体不可合成,但是必须摄取的。B12能对抗肿瘤,抗癌这方面也是做的很好的。

 

第九,茶皂素。


 

茶皂素也是茶里边独有的一个存在。它可以消炎,抑制酒精的吸收,保护肠胃的。我们在冲泡茶的时候,总会看到茶叶起一些泡泡,有人说这是茶叶里脏的东西,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茶皂素在起泡。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茶的功效的一个简单的介绍,茶为国饮,男女老少都不可一日无茶。

 

我们可以纵览一下上面这些关于茶的一些功效的介绍,其实还是蛮强大的,特别是像茶多酚,还有茶氨酸类的。那么这种强大的功效就会促使大家都非常喜欢喝茶,让自己的身体更舒服,更健康,更长寿。

当然了,也有人去夸大茶的一些功效。

在这里,我们不吹,不夸,也不黑,对于茶的功效以科学的方式,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去聊它的功效,会更客观的展现茶的本来面貌。

 

最后,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是关于药王孙思邈曾经在《千金要方》里边讲过的一句话:


 

“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这个德,就是我们个人的道德和品德,自然的禀性。

如果是不充实和充分的话,你即使是吃到了金丹玉液,吃到了更好的药,也不能让自己延年益寿。

我们知道药王孙思邈是一位很长寿的老人,有人说他活了120岁,有人说他活了130岁,有人甚至说他活了200多岁。

这位对药材最了解的长寿老人,充分了解天底下几乎所有的药对人体的好处,但是他依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这是在提醒我们:

假如说我们不去修身养性的话,不去让我们的心更加的平和、让我们的性情更加的符合自然、让我们的心性更好地去跟天地和谐,那么即使有极好的东西,你依然是不会长命百岁的。

所以茶道的根本是要讲修身养性的。

虽然茶叶有那么大的功效,我们依然要从心出发,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想要修行的人最根本的一个出发点。


 

好的,我们从开头的引子,再收回来。

刚才在前面引子时,说到了茶通过不同的制作方式,分成了六大茶类,因此也促成了不同的茶类具有不同的茶性,六大茶类对我们上边讲的茶叶的功效当然也各有侧重。

这里要划重点,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说的是,六大茶类,茶叶的生化功效都是共同具备的,都是大同小异、各有侧重的,所以说,你喝哪一类茶,红茶、绿茶、黑茶、白茶、乌龙、黄茶,都一样有益于身体健康,都一样的各种功效。

同时,也正是这种大同小异,才有了茶性的不同,才有了不同体质的人喝不同的茶的选择。


 

在最后,也是跟大家一起期望。

我懂得那么点茶性,中医懂得人的体质和自然规律,所以很期待能和有缘的中医一起聊聊这些事,共创一下对不同体质的人的喝茶建议。

天南地北的茶食,哪一种最好味?

小时候看电视剧,看不懂剧情,但放在桌上的精美茶食倒是吊足了胃口。再大一些看《红楼梦》,总会被精美的茶点心馋的垂涎三尺。

如今茶桌上的茶食,也是一个体现主人用心周到的小细节,如果对方准备了颜值高又好吃的茶点,那心里便十分感激。作为配角的茶食,虽不能抢了茶的风头,但能让喝茶变得更加有趣又养眼。喝茶饿得快,有食物相伴,就能从容喝上几个小时了。

春天已至,新茶将出。

喝茶时来上一份精致茶食,美滋滋!

《红楼梦》里的茶点刘姥姥都不舍得吃

吃这方面,还得向古人学。

在漫长的茶文化中,茶点不仅讲究色、香、味等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而且注重茶点的文化内涵。像松子鹅油卷、山药糕等都是有来历的。

《红楼梦》剧照

比如松子鹅油卷,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写到贾母叫大家“随便吃些罢”的点心是:“缀锦阁欢宴毕,丫头们捧上两盒点心来,一盒内二样蒸的,即为松子鹅油卷与藕粉桂花糕……”

在《红楼梦》第十一回:“(秦可卿)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凤姐儿说道:“明日再给你送来。我到你婆婆那里瞧瞧,就要赶着回去回老太太的话去。”

再如:《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南方一向有炒栗子做糕的习惯,桂花糕是汉族著名糕点之一,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描写贾府的糕类点心,用一种特制的银模具,将米粉压制成菊花、梅花、菱角等四十余种花形,而且每一形体只豆子大小。

《红楼梦》剧照

无怪乎刘姥姥在进餐时,看到一个个小果子(点心)玲珑剔透,想吃,又舍不得吃,特意挑了个牡丹花形的,说带回去给乡下妇女做花样子。

茶席之间,除了香气四溢的好茶,设计古典的茶具,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小盘精制可爱的茶点了。茶点的美丽能够让人在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既想吃又舍不得吃。

茶点精细美观,口味多样,形小、量少、质优,品种丰富,成为茶席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茶点在茶席中存在了几百年,好看好吃,可它不仅仅是一个摆设哟!

茶食简史:古人的下午茶

“茶食”二字在典籍里最早出现是在《大金国志·婚姻》中,“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茶米油盐酱醋茶,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曾经生活的标配。但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喝茶还没有这么雅,人们“煮茶为食”。就是一壶茶什么调味品都往里放,感觉有点像是肉骨茶,和茶的关系不大。

宋人洪皓《松漠纪闻》曾有关于茶食的记录

而在宋朝之后,喝茶就变成了一件讲究的事:茶几铺上织锦桌旗,渐次摆开茶具,一桌子琳琅满目,挑选茶叶、水源,才得了一壶好茶来品。

从生煮羹饮到茶宴,茶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茶果、茶膳、茶点等多个称谓。

宋代茶肆众多,供应的佐茶点心也非常丰富,面点食品也开始成为了茶食的主要组成部分。宋时期还出现了点心与茶食的区分概念,“点心”本指点茶时杯中放置的食品,后来才逐渐混同。

南唐“夜宴茶”

唐宋时期,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饮料,佐茶的食物也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点心”一词就出自唐代,茶食就此成型。

唐代盛行茶道,杜甫就曾领着客人入深林喝茶,带着茶瓜和凉席等物: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少年天子》是历史小说,里面写过董鄂妃给太后拜寿时奉上的茶果点心,其中有几样,便是:葡萄、荔枝、长生果等地道水果,水果佐茶,在现代也依旧流行。

佐茶点心则可以从日本饮食文化中去追溯,有“环饼”、“油饼”、“八种唐果子”等。

清明上河图中的茶肆

苏轼写过一首《寒具诗》描述了另一种美味茶点: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玉黄深。夜来春睡雾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苏轼笔下的撒子,也是宋代比较流行的茶果点心,配以清茶,清脆,鲜香,十分流行。

当时位于浙江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宴”,因其兼具山林野趣和禅林高韵而闻名于世。

但是在市面上茶食的出现还应该再晚一点儿,大概是在明朝中晚期的时候。在当时的一些风俗画中,已经有了干净体面的茶食铺子,门口挑起一袭幌子,上面写着“官礼茶食,嘉湖细点”八个大字。

元明清是茶食发展的成熟阶段,在元代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一书中,载有各种茶食茶品约20种。

明代茶馆供应各种茶点、茶果,且其茶点因季因时不同,品种繁多。《竹屿山房杂部》中提到面食制、粉食制、蓼花制、白糖制、糖缠制等茶点,也以佐茶食品为主。

宝玉、黛玉等人联诗片段,桌上放着各式茶食

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则收录了更多精美的点心,如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煮之。尖小,如初生菱角”。萧美人点心:“仪真南门外,萧美人善制点心,凡馒头、糕、饺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发展到后来,如今字典里关于茶食的描述其实不太标准,而在人们心中,茶食的概念很宽泛,它既指掺茶作食作饮,又指用于佐茶的一切供馔食品,还可以指不用于佐茶,而是用茶制作的其他糕点和糖果类。

图/周昂

天南地北的茶食,哪一种最好味?

了解了古人的茶食,现在的我们又有哪些精致的茶点可食呢?

茶食有哪些?

茶食既为果腹,更为呈味载体。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花样不同的茶点类型与风格各异的茶点品种。

说到茶食,其实我们容易想到日本的和果子,这个好看的点心,只有搭配茶的时候味道才不太腻歪。日本的煎茶道一般泡两次,第一杯的味道鲜香甘爽,第二杯的味道甜中带涩,所以在第一杯喝第二杯之间吃一些茶点心。

茶叶微苦,因此日本搭配的茶点非常的甜。喝完茶后,人的味觉会很敏锐,和果子很好看,给人很好的感官体验,而入口和茶的味道形成很大的反差。

当中国唐代的使者将饮茶习惯带到日本后,也将茶道文化、和果子带来。当时日本贵族爱不释手,于是给和果子起了许多风雅的名字。像“朝露”、“月玲子”、“锦玉羹”等,就是由日本的皇戚贵族从和歌中取材命名的。

现在,日本茶食的花样越来越多,连馒头都是茶点的一种。里面都是有馅的,一般是豆沙。

图/王迎新

茶食的特点是小而香,耐吃,同时吃起来不嫌费事耗时,只要味道好就行。

而当茶食到了英国之后,其实就变成了下午茶文化。普鲁斯特在他整整七本的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里,就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泡了茶的蛋糕如何在他的主人公心田留下悠远的甜美记忆。

在中国,其实茶食的种类繁多,并且因茶叶的种类,个人的喜好而有所差别。以甜的茶食配绿茶;酸甘类的茶食配红茶;咸碱类的茶食配乌龙茶,这是一个大原则。所谓“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图/南方花艺空间

茶食大约可分为四大类:瓜果类,瓜子、花生、枣子、栗子、梅子、山楂、橄榄、菱角等等。糕饼类,雪片糕、马蹄糕、赤豆糕、核桃酥、凤梨酥等等。糖果类,贡糖、花生糖、芝麻糖、软糖等等。点心类,包子、粽子、饺子、豆腐干、肉干、卤品等等。

其实喝茶吃茶食的场景,最常出现在日常待客,回忆一下,家里有客人来,我们会泡一杯清茶,抓一把瓜子、花生、香榧之类的炒货。

以前的老茶馆,花生瓜子最受欢迎,无处不在。一边喝茶,一边还能看戏听故事。现在很多人在家也习惯没事嗑瓜子喝点茶。

图/黄怡

如今的茶馆里,茶食也更新,品种多了,核桃、栗子、松子、香蕉片、菠萝干,应有尽有,还有美国杏仁、开心果与腰果,一叠叠整体地放在桌上。

而像岭南人在茶楼所谓的'一盅两件',那一盅不必说是茶。

而两件,则可能是两样糕点,也可能是肉食,如蒸凤爪,还会是小吃如肠粉、牛河、烧麦、叉烧包。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喝茶只是搭配简单的糕点。如今看到发现各地这样有烟火气的茶食茶点,大多接地气儿,与我们平日追求的简约禅意似乎相反。

而正是这些充满人间风味的茶食,才使喝茶变得更加有人情味,看似不重要,却是点睛之笔,显得茶桌更加有趣。

那么,你们家乡有什么好吃的茶食?

原标题:在春天的阳光里,被茶食撩了心

来源:茶道传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有真香》:从《茶经》开始的茶之认知

中国茶千年更迭,正值复兴。为了记录当代茶人的深耕细节、茶事审美的革新,美食作家王恺历经十余年,寻访各大茶产地、茶人、茶空间,拿到一手珍贵资料,写就《茶有真香》。那么,中国茶的历史应该从何谈起?在千年的时间里,茶又经历了哪些发展呢?


《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王恺著,中信出版社2023年1月版。

说到茶之典籍,大众经常提起的,就是唐宋茶书的几本名著,陆羽所著的《茶经》、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外加明代初年朱元璋之子朱权所编撰的《茶谱》,事实上,中国古代典籍中与茶有关的书籍并不算少,这几本只是名重一时。唐之前,关于茶之专著并不多,唐代陆羽的《茶经》一出,是茶叶相关著述中的大事,它肯定了茶饮生活的知识性地位,不仅包括了大量的茶事经验,还奠定了茶道规矩。之后,无论宋、明,还是清,与茶相关的著作虽不至于浩如烟海,但还是车载斗量。

这些典籍本来散布于四处,但后来被有心人集中编选出来。几年前,我在南京见到当时已经八十多岁的朱自振老先生,才知道20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的万国鼎先生开始搜集中国农业史材料,其中包含大量的茶学典籍;20世纪50年代,金陵大学农学院并入南京农学院,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万国鼎先生为主任,朱自振毕业被分配到此地,他在万先生指导下,开始对中国各地的茶叶史材料感兴趣。当时分配工作,万先生派遣他和他的同事们去全国各地,搜集上千种古书及方志中的农业资料,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了“文革”。现在南京农大的图书馆资料库里还有他们当时认真抄来的各地资料,以至于“文革”后很多地方方志已毁,寻找资料还需重回此地。

21世纪初,这些资料由朱自振先生和郑培凯主编为《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此书是现存茶书总汇中收录最丰富的,各个茶书的版本都经过了校勘,各大图书馆所收集的善本都予以了寻访,是目前关于中国历史上茶叶种植、采造、储存和饮用等茶事最详尽、最权威的汇编本。正是在这些方志和搜集回来的各图书馆所存的茶书的基础上,这本茶书汇编出版了。相比起以往的汇编,这次的编撰一是搜集更加广博,二是利用了大量现代学术观点。

后来和朱先生一起汇校此书的香港城市大学郑培凯教授总结过,以往中国古代士大夫对茶书的态度很轻视,比如《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的谱录中的另册才搜集茶书,而且很多书只存目不收录,还是因为古人认为茶是小道。但是他们觉得,在物质文明发展史上,陆羽的《茶经》也是一件大事。

之后的饮茶脉络,基本上没有脱离陆羽的法门,走向了精致品茗的道路,从茶书的整理中特别能看出这点。与两位研究者闲聊,我们要讨论的是唐为何成为分水岭,唐以前的茶世界以及唐以后的饮茶风尚的变化,到了元明清大量资料出现,可以由此细观中国人的饮茶习俗。

唐是中国茶世界的分水岭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出现,但是最早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提出了“茶性俭”的核心观念,后这一观念直陈为“茶有真香”。

饮茶在中国起源甚早,但究竟有没有准确的记载?以及非常明晰的诞生时间和地点?很遗憾,这个信息迄今还没被准确地挖掘,因此也没有详细的论断。

文嘉,惠山图卷(《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郑培凯先生说,根据今天的研究,我们没有办法确定饮茶起源于何时何地,陆羽说起源于神农,其实这不能确定历史时期;前段时期有河姆渡文化考古说发现了茶树的图画,也非常不准确;还有人说云南的古猿有原始茶饮,更是不负责任。在开始茶饮之前,有可能出现过将茶做药或者把茶叶入汤羹的做法,但是和真正的饮茶都相去甚远。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西汉马王堆的挖掘中,发现的竹木简中都有茶的别名出现,《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荼陵”,现在叫茶陵,也表明了茶树在汉代的时候已经在长江中下游地带种植了。不过汉代时四川还是茶的主产区,当时的饮用方式还不够清晰,应该是原始的煮汤饮用,也有加盐和姜同煮的,基本上还属于药用,茶在漫长岁月里,一直属于药食同源的产物。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群也扩大了,茶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茶饼,粗枝大叶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现在的古装影视剧里,尤其是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特别喜欢加上饮茶的场面,当时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标准?之后的魏晋喝茶方式是什么样子呢?

按照茶书的记载,研究者们分析,很多人提及魏晋饮茶,是因为文人的诗赋中经常提到茶,但是当时饮茶的资料其实很少,我们只是知道,当时的茶不仅用来待客,还用来祭祀。北方游牧民族不喝茶,他们会觉得茶是南方人的饮料,《茶经》里面就记载了“茗为酪奴”的故事,北人对南人的饮用茶多加讽刺。他们占领了大部分地区后,南北交融,饮用习惯才慢慢传开。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饮用茶已经很普及了,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了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普遍化不说,还成为精致的饮品,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确实很多人说唐是中国饮茶的分水岭,之前是草味羹饮时期,之后是精致时期,这个和唐是统一性国家有关系吗?还是令人好奇。

郑培凯的观点是,其实这个和历史积累有关系,也和当时的交通发展有关系。按照严耕望的研究,当时内陆交通已经可以把茶运输到塞外、到吐蕃,这些区域都养成了饮用茶的习惯。唐代政府开始建立茶政,也开始征收茶税,茶贸易成为唐时经济贸易的重要环节。

茶之流行,肯定不是单一原因,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资料里面有反映,北方泰山寺庙里的僧侣参禅“务于不寐”,可以喝茶。与此同时,陆羽提倡的茶道方式和创新的饮用规矩一时风行,他后来也成为茶神,人们买来巩县窑的小瓷像,往上面浇茶水,有点浴佛的意思。

也有学者据此说,中国人对陆羽丝毫不尊敬,举例也是将茶水往瓷像上浇灌,说等于惩罚,这种说法和“浴佛”说法一样,都缺乏详细的解释系统,因为需要更多的民间仪轨之类的资料来作为佐证。但毫无疑问,陆羽是茶领域的权威,当茶仪式化、尊贵化,他的地位也随之提升,当困难时代,大家讲究不了茶的复杂度,陆羽也随之消隐。

唐时的名茶有巴蜀的“蒙顶茶”,还有江南的“顾渚紫笋”,名称不少,但是很少有流传至今的,是不是工艺失传的缘故?现在这些地区还在产茶,但这些茶和唐代的茶应该关系不大。

研究者说,唐时的茶叶生产已经精益求精,有的地区强调精致,有的地区强调产量。比如我们知道的浮梁的茶叶,就是大宗贸易,主要靠产量取胜,每年茶税惊人;蒙顶、顾渚都是精品产区,蒙顶茶分若干种,石花、小方、散芽,是天下第一等,但是蜀道难,上贡不方便,所以江南的产区就也成为贡茶区域。除了蒙顶,湖州的顾渚紫笋、寿州的霍山黄芽、蕲州的团黄,都是名茶;《唐国史补》中还提到,当时的吐蕃也受中土影响,唐使节去了那里,赞普会拿各种名茶展示。这也可以为“茶道大行”的说法做一补充。

陆羽其人及其影响

陆羽生逢其时,冠在他名下的著作有几本,有的显然不真实,比如关于陆羽评水的著作,就应该是后人伪托。但是他的自述,关于他的弃婴的身世以及后来被庙里的僧侣收养的经历,包括他对易经、佛典和儒家典籍的熟悉,都应该是真实的。而且他和当时的名流如颜真卿、皎然等人互相唱和的诗歌也都有记录。

食养(《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当时科举制度初兴,一些身份低微的人有了晋升之道,士人的地位有所上升,陆羽结交的很多人属于这一系统,他自己也属于把民间文化融入上流社会的人物。陆羽的《茶经》并不仅是总结当时的喝茶方式,而是制定了一些新的他觉得重要的准则,提出了自己清晰的品饮之道,包括整个学科的科学体系也初步建立了。这个准则,事实上一直影响到后世,别看唐茶的喝法与现在差别很大,但国人饮茶的内在精神路径完全是他那时候就定下的。比如《茶经》里有茶器一卷,表面是列举烹茶器物,实际上是根据他自己的原则确立饮茶的规矩。他的茶道仪式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也非常流行,通过这种规矩的确立他构建了饮茶的氛围,提供了心灵超升的领域。可以说,后世所有的茶的规矩,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从他这里面来,他是这个学科的开创者。

所以,这个世纪回看《茶经》,会觉得特别有意思。他的规范很全面,其中个体的审美起了很大作用。比如说到碗,他喜欢越州青瓷,然后是鼎州、婺州、岳州等;他不赞成邢州和越州并列第一的观点,觉得越州瓷像玉、像冰,尤其是青瓷适合与茶合配,可以衬托茶的颜色。邢州白瓷将茶衬托得过于红,寿州黄瓷把茶衬托得过于紫,都不太适合茶。他是以自己对瓷色的观察和瓷碗质地的研究来决定的,让饮茶者体会到美感。这里面就开始建立了整体的心灵感受,有了茶道整体的艺术感标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那套茶具,说明了陆羽的规范影响深远,不仅于民间,宫室也遵守他定的规则,器具完备讲究,进而奢侈,也说明当时饮茶的礼仪极其重要,甚至有繁文缛节的倾向。

茶经里面还提到了择水的重要性、火候的重要性,包括俭素之美,尤其重要是表达出了“茶有真香”的观念,不赞成以往流行过的添加各种姜、盐、枣、橘皮、薄荷等物质,觉得那等于“沟渠弃水”。

郑培凯在编选历代茶书的过程中,发现“茶有真香”的准则制定基本也是从陆羽开始的,他喜欢“茶性俭”,这个影响特别大,之后历代茶事都奉行了这一原则,尤其是中国,如果是混合香料做成的茶,大家就会觉得劣质。陆羽的观念影响到了后世,包括蔡襄、宋徽宗等饮茶大家都提出茶有真香,不应该添加龙脑香等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民间还是有添加各种果实花朵的习惯,造成了加香系统的绵延不绝,北方的花茶事实上也算得上源远流长了。添加有添加的道理:北方的水土问题造成了北方普遍水质硬,掩盖茶的真香。外加古时候交通不便利,新鲜的茶运到北方可能已经没有了香味,所以靠别的香味提神。包括自唐以来,北方受游牧民族影响深,一直有往茶里加奶的习惯,这些都是影响深远的理由,也造成北地现在的民间百姓喜饮花茶的习惯。但是士大夫阶层还是奉行茶有真香的道理,基本不添加任何物质。

陆羽对水的品鉴相对简单,但也是开创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就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还对山水做了分析,要捡取“乳泉,石池漫流者上”,不要涌流的瀑布的水,也不要山谷里浸满不泻的水,江水则取离人远者,井水则是选择人们汲取多的,其实都强调的是“活水”概念。

传说陆羽撰有《水品》一书,但是我们翻检阅读发现已经散失了,现在翻刻的很多是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中记载陆羽的品题,不足为依据。关于他品尝水传说的神乎其技,比如一桶水能分别出来哪个是江中间打的,哪个是岸边打来的,这是违反物理常识的。后来这故事又附会到了苏东坡身上,其实这都是人们在想象空间里的创造,也说明国人在追求品茶艺术方面的追求。

宋人的茶世界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从蔡襄到宋徽宗,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细腻讲究也无可比拟。也许就因为此,走向了盛极而衰的道路,但是从这些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创造了一个复杂瑰丽的茶世界。

宋代最著名的茶书,我们普遍知道的有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整个宫廷品茗已经成为风尚,这两本书记载非常清晰。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普遍,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在蔡襄的书籍里记载得很清楚,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表面的沫饽就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可以清楚地比较好坏。点茶法已经与唐大不相同,延续的是使用末茶,要使末茶产生大量的泡沫。这可能和道教的思想有关,认为这些沫是精华,也和唐代胡人喜欢喝奶的习惯有关。

茶味(《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因为有了新的名茶标准,为了达到茶汤的最佳表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劣,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有仪式才有审美,所以现在有人说日本茶道重仪式,中国不看重,并非如此简单。

瓷器发展也被茶所影响,早期使用的瓷器和宋末年推崇的瓷器完全不同,唐朝的秘色瓷,其实也是和茶色配合的,茶色丹,用秘色的碧来衬托。北宋时候,使用了大量的青白瓷,那时候还不像后来那么推崇建盏。

当时的击拂动作书籍中也有很多记载,那些动作以及使用的器物,现在的日本抹茶道中保留了部分,但是又不太一样。宋人早期的宫廷中使用的是黄金和白银制作的击拂工具,蔡襄称之为“茶匙”,他觉得金和银的最好,竹子的太轻,所以不好,因为需要有力量地击拂才能形成表面的沫饽,像乳花一样。比蔡襄早半个世纪的宋初的《荈茗录》里面写道,有的人运用茶盏能够做出各种图画,也包括“茶百戏”,可见这个茶匙运用的复杂程度。

茶筅是后来发明的,也就和现在日本存留的很像了,有点类似西洋打蛋器,但是细密,和现在日本的轻巧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当时是用竹根制作,器物重,器端有力,整体粗壮,因为这样才好掌握,操作起来也便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才能出一碗美好的茶汤。宋徽宗写了很多不正确的击拂方法,然后写了详细的击拂法,如何才能击拂出“乳雾汹涌”的好茶,因为茶色贵白,建安的黑盏也就开始变得贵重起来,又厚又保温,保温是因为击拂时间需要很长。过去被视为上品的青白瓷在徽宗那里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茶的饮用方式还改变了瓷器的系统标准。比如宋流行的天目碗,到了明代就基本不见了,全部都出口日本了,因为我们的饮用规则改变了。

宋徽宗在茶学上有很多专业性的追求和结论,不过他这种走极端的品饮方式在当时并不普遍。当时他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为了生产出最好的团茶,有几万人上山采茶,穷奢极欲。但是了解这样的生活方式,重审当年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是件美好的事情,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茶曾经痴迷到何种程度。

宋人写福建一带贡茶的书籍特别多,是因为上行下效。贡茶地点由江浙搬到了福建,这里成为新的最好的茶叶基地。因为天气变化,北宋期间的天气开始变寒冷,本来放在太湖地区的贡茶园不能在清明前广泛发芽,没有那么多贡品了,于是搬家到了福建建安,保证清明前有大量的贡茶,欧阳修等人都描绘过,当时有20多本书详细描绘福建贡茶园的情况,非常详尽。

上层社会的饮茶方式如此繁杂,但是很难影响到民间。宋徽宗的讲究基本已经无可比拟了,当时他的茶叶极品也不可能那么普及,包括他那套复杂的饮用体系也难以推广,所以民间很难达到宫廷的饮用方式,而是沿着自己的下里巴人的道路发展:一是在茶中加各种料,二是宋时候,散茶实际上已经开始饮用。虽然记录不多,但是各地草茶,就是散茶存在的证明。

加各种料的饮茶行为自古是习俗,陆羽很不喜欢,他觉得这就像是沟渠间的废水一样,蔡襄文章也提出,有人喜欢在团饼中添加龙脑香,夹杂珍果香草,都不对,但是当时民间还是添加着喝。梅尧臣批评北方人喝茶“只解白土和芝麻”,说明当时北方用白色土碗往里面添加芝麻;当时北方还有添加姜、盐、牛奶的,还是受到游牧民族的习惯影响。不过,这种习惯不局限于北方,南方也有很多加料茶。南宋临安的茶馆有多种花果茶,还有“七宝擂茶”,就是各种盐、花椒、酥油饼混合的茶汤,其实里面的茶只是有一点茶意而已,现在湖南等地区的擂茶习惯还顽固存留着,其实也是古风。北方喝茉莉花茶的风尚,其实也是渊源有自。其中比较脱俗的是莲花茶,就是在夜晚半绽放的莲花的花心放茶,然后扎紧花瓣,次晨取出茶叶,之后焙干使用,染上了花香也很清美。

宋到元的阶段,散茶的饮用渐渐推广,当时王祯的《农书》就说,南方已经普遍饮用散装芽茶,不一定碾成末再饮用。也是因为团茶的制作过于烦琐,南宋后的散茶就大规模出现了,晒青、炒青都有出现。所以,并不是像传统说法,到了明太祖时候突然废团改散,以江南为代表的民间早就饮用散茶了,并非突然性的改革。

明朝的茶道复兴

明代算是中国茶道复兴的时期。从茶书上看,整个明清茶书有上百种,占到茶书总量的72%,但是很多抄自唐宋,有些疏忽错漏,以往学者并不重视。但是,明清茶书有以往唐宋不具备的地方,关于茶树种植管理、茶叶制作技术、饮茶的文人趣味,有颇多新见。晚清茶书更是开近代科学茶学科的先河。

唐宋的繁杂到明清的简单,是一个越来越简单化、日常化的过程,复兴体现的方面也更不一样了。宋到元之后,蒸青炒青所制作的散茶已经逐步在民间流行,到了明初,明太祖废饼茶改散茶,一是觉得团饼奢侈浪费,二是因势利导。这时候,不仅是饮茶方式变革了,关键是茶叶的制作技术也变化了,这对于中国茶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炒青的制作和烘焙方面,制茶者开始依照茶叶的特征掌握炒青的火候,研制出了各种有特色的名茶。我们现在所喝的不少名茶都是明代出现的,比如龙井。

万历年间有罗廪所著的《茶解》,里面提到唐宋贡茶的制作方式奢侈,已经丧失了茶的本真,不如明代炒青制茶,可以保证茶叶的本来香味,书里还记载了详尽的采茶制茶法,现代通用的观念当时都已经出现了,比如不采雨胚,那样的茶不香;晴天的茶胚,必须当时采当时炒制,这样才可以保证色、香、味的系统平衡。茶叶制作环节的炒青工艺在书籍中描述得相当精准,还解释了茶炒熟后必须揉捻的原因,因为要让茶中的脂膏方便溶解,冲泡时就可以散发出来香气和内含物质。书里甚至对各种炒制工具都有规定,比如炒茶用的铁镗要用熟铁,不要用生铁。


岩茶闽,南平-武夷山-九龙窠的山场,岩茶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的岩缝中,以岩骨花香的岩韵而著称(《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因为不同经济业态发展的缘故,新的名茶体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首先诞生了。唐宋时代奉行的是设监制作的贡茶体系,最优质的茶根本不会流入民间。但是明代中叶后,江南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整个长江中下游区域以及沿大运河一带都发展起来了,普通人的生活也讲究精致和享受,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品茗就是其中一项。在他们推动下,新的名茶体系诞生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

先说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代有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不对茶器物有所追求。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当时有本相当重要的茶书——许次纾所著的《茶疏》,说到了茶具的陈设摆放以及品茗过程,考虑的不仅是仪式,而是味觉和嗅觉的综合享受,以及五官的舒适,对人格清高有所培养和提升,着眼于人间修养。他还罗列了许多适合喝茶的时间、场合、器物,充满了明代的文人意趣,比如夜深共语、鼓琴看书之时,茂林修竹、名泉怪石之地等等,还写了他认为不宜喝茶的场合:大雨雪、长宴大席、人事忙迫、观剧等等,包括不宜用的恶器、敝器、铜匙、铜铫、各种果实香药等。

当时有很多文人会详尽描写喝茶场合和禁忌,比如冯可宾的《岕茶笺》里也提到了宜茶场合,另外一些比较著名的文人书籍,如《遵生八笺》《陶庵梦忆》《长物志》中都有类似的描绘。明人追求茶饮的器物和环境,主要是要求有明朗的感觉,周围的环境以清静澄澈为主,但不是日本式的追求宗教的清寂。

为什么追求这种品饮情趣?是因为当时文人的口味也变化了,强调茶叶的真香,都是以轻扬芬芳空灵为主,不再像以往宋代福建的贡茶那样浓郁厚重。所以新的名茶体系也诞生了。比如《遵生八笺》里提到,苏州的虎丘茶和天池茶,都是不可多得的妙品,杭州的龙井超越了天池,因为炒法更精妙。从南京礼部尚书位置上退下来的冯梦祯对当时著名的天池、虎丘、龙井、罗岕茶也多有品评,结论是虎丘最好。不过有意思的是,因为贡茶体系已经与宋不一样了,茶叶精品并不一定送入皇宫,而是待价而沽,所以出现了真假难辨的情形,当时的龙井茶已经有大量假茶,就是茶叶名家也不一定能轻易区分。

袁宏道的评价和冯梦祯相似,他也觉得这几种茶很好,不过他觉得现在已经不在的罗岕茶为天下第一,有金石气,非龙井的草气、天池的豆气和虎丘的花香气可比。各种名茶的提出有个人口味的主观成分,不过文人欣赏趣味基本还是一致的。他们追求茶的芳香,但是也要求不能光有芳香,还需要深味,而且芳香也是清雅型,以兰花香为主。

崇尚清香的同时,混合茶不再那么流行,只是大众选择未必和文人们相同。明代的文人普遍反对在茶里添加果实花朵或者香草,追求茶的清饮,这也是陆羽追求的茶道“茶有真香”的体现。但是大众选择未必与名士相同。高阳描绘清代生活的小说里,名妓也拿各种花熏过的茶待客。尤其是江南以外的地区,承载了过去加料加果实的习惯,还有添加各种佐料的,所以各地都留存有加料茶的记载。包括很多强调茶有真香的茶书有时也妥协,比如明初朱权的《茶谱》,反对茶夹杂诸香,但与此同时也写了茶叶的熏香法,甚至可以用各种花香渗透其中,所谓“百花熏香”,也不反对加龙脑香。可能是朱权那时候饼茶的风气还在,对添加香料的习惯还比较接受。

不过,后期的部分文人也没有完全放弃这一习惯。就拿倪云林来说,他发明了“清泉白石茶”,往茶叶里面添加核桃松子肉,还为有高士不解他的茶而大发雷霆。民间的各种果子茶则更多,往里面添加各种吃食,这些行为都被罗廪《茶解》视为“茶厄”,也说明民间与雅士提倡的风尚还是有距离的。这时候,福建的贡茶开始走向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体系。因为宋元的贡茶体系废除,福建的一些茶开始转型,本来是皇家包办,现在要考虑商品市场的销售,而且传统的福建茶偏浓厚、偏甘醇、偏浓郁,必须要发展出一条不同于江南轻灵的新道路,这也是后来发展出乌龙茶和红茶的历史背景。包括轻灵的白茶,都和江南的绿茶不尽相同。其实绿茶体系也是缤纷多彩的,如果任其发展,也会多样化。明末的士大夫普遍提到了罗岕茶为茶中精品,这也算是当时的流行口味,晚明的茶书中,关于此茶的论著就有好几本。比如熊名遇的《罗岕茶记》、周高起的《洞山岕茶系》、冒襄的《岕茶汇抄》。根据这些书籍,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茶属于蒸青,而明朝大量的茶都已经属于炒青了。这种茶叶大梗多,外形不好看,也有很多不熟悉它的人闹笑话,把别人送的精致的大叶茶当次品赏给下人喝了,因为当时芽茶的风尚已经很流行了,所以人们会觉得大叶茶粗。

人与茶(《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页插图)

许次纾所著的《茶疏》写道,岕茶不能早采,基本要立夏后再采,否则会伤害到树本,韵味清远,滋味甘香,是仙品。根据这些描绘,我觉得岕茶可能和今天的太平猴魁有点相似,叶大,味道醇清俱备。但是明末的风尚并未流传到清,因为战乱,江南士大夫阶层的品鉴系统标准整体崩溃,所以这种茶没有流传下来,否则,说不定明朝的茶风还会变化,不再奉行单一推崇芽茶的系统也有可能。

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尤其是1890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再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清代所出现的新茶书,基本是关于茶树种植和茶叶制作的,还有大量关于茶叶销售的地方志记载,不过朱、郑两位觉得那是茶叶经济史或者说农业史的范畴,所以在历代茶书汇编里没有多提及。清代最有价值的茶书肯定是关于科技的,比如《红茶制法说略》《印锡种茶制茶考察报告》《种茶良法》等,也有很多是关于紫砂的书籍问世了,比如《阳羡名陶录》《阳羡名陶录摘抄》《阳羡名陶续录》等。还有《龙井访茶记》,与今天的茶叶产地的情况对照观看,可以得到许多有趣新鲜的结论。

本文节选自《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作者/王恺

摘编/何也

来源:新京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