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浮梁茶史

找到约8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景德镇浮梁:茶旅融合激发村庄新活力

正值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走进江西今年活动举办地——景德镇浮梁县,空气中,茶香扑鼻而来,这是位于该县臧湾乡寒溪村的史子园,绿色茶田,就这样漫无边际地在眼前铺开,依托“浮梁茶”品牌影响力,如今,许多史子园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史子园是一个纯移民小组,徐爱梅作为首批移民户,1966年跟随父母从浙江淳安县威萍镇搬迁落户至此。得益于浮梁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浮梁县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具有生产上乘品质茶叶的先天条件。从开荒种地到如今家家户户有茶地,徐爱梅真切感受到“家乡”因“乡村振兴”而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在我们还开了民宿,做了餐饮,一步一个脚印,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徐爱梅说道。


【图1:史子园村民徐爱梅正在晾晒采摘茶叶】

以“茶旅融合”为主线,史子园深入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等工程,全面提升村庄形象,融合移民文化和农垦文化建设了初心馆、村使馆等一系列景点,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而史子园的蜕变只是浮梁县推动“茶旅”产业融合的一个缩影。


【图2:史子园茶山】

近年来,浮梁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通过茶科技、茶文化、茶产业、茶政策、茶旅游“五茶”赋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以“浮红”为代表的浮梁茶已然成为浮梁县独具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名片”之一。截至2021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0万余亩,茶叶生产总产量在1.15万吨,综合产值17亿元。据统计,近年来浮梁县全县年接待游客数超1000万人次。

如今,浮梁县正通过开展“万里茶道”申遗工作,举办浮梁“茶宴”、史子园“艺术在浮梁”等活动,挖掘浮梁茶历史文化,打造精品茶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讲好浮梁故事。同时,浮梁县努力构建“茶旅”品牌融合,探索浮梁茶与浮梁旅游品牌结合发展路径,大力推出《大唐茶市奇妙夜》等实景演出,充分展示浮梁的茶文化和景区特色;举办最美茶艺师评选、天祥茶号开山节等节庆活动,有效推动产地、茶艺等元素更好向旅游市场转化。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郑艾伽 记者 华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浮梁茶”杯红茶文学作品征文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8月31日, “浮梁茶”杯红茶文学作品全国征文大赛评审会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

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原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成曾樾,中华合作时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刘小萃,《诗刊》杂志副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王冰,《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陈涛,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浩6位评委现场出席本次评审会。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名誉院长、第四届矛盾文学奖获奖者、《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烽未能现场出席,评审结果以书面形式参与评审。

“浮梁茶”杯红茶文学作品全国征文大赛评审会会后合影。

由中华合作时报社和江西省浮梁县委、县政府主办,浮梁县委宣传部、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浮茶集团承办,湖南广播电视台茶频道协办的“浮茶杯”红茶文学作品全国征文大赛于今年4月18日在“2023中国·浮梁买茶节”上正式启动,大赛主题为“中国茶 红天下”。在3个多月的投稿期内,组委会共收到来自海内外作者的投稿1000余篇,体裁涉及散文、诗歌(含古体诗、新诗)、辞赋、小说(微型) 四大类型。按照征文规则,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经过初评,将隐去作者单位及姓名的170篇入围作品提交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审过程通过提前阅稿+开会讨论的形式完成。

评审会上,作为主办单位代表,中华合作时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刘小萃首先发言,感谢各位专家评委在百忙之中出任评审委员,各位评委老师大多在文学界享有盛誉、各有所长,有的擅长散文,有的擅长诗歌,有的擅长小说,有的擅长辞赋,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充分发挥特长,以公平公正之心对待每一篇作品,以高度的专业精神体现评审结果。

“浮梁茶”杯红茶文学作品全国征文大赛评审会现场。

评审会7位评委首先对本次征文大赛的来稿质量、严格的评审流程和大赛的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一项以抒写、歌颂红茶之美的全国性专题文学大赛,在文学大赛史上还是第一次,大赛对普及中华茶文化、了解世界各地红茶人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原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在发言中表示,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红茶在世界茶叶市场中销量最大,以红茶为主题的征文赢得了众多文学创作者的欢迎。今年春天,我有幸走进浮梁,感受到浮梁县历史文化的厚重,也感受到浮梁县优良的茶叶生态环境,希望此次获奖的优秀文学作品赋予浮梁茶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成曾樾表示,看完入围作品之后,明显感受到这次的红茶文学作品全国征文大赛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参与创作人数特别多,二是在茶行业文学征文中质量特别高。本次征文活动获奖率仅为3%,特别是入围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水平十分接近,评审需要反复对比才能评定。

《诗刊》杂志副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王冰说,通过阅读入围文章可以看出,参赛者既有文学方面的高手,也有茶行业的专业人士。特别是诗歌类别的作品质量都非常高,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他认为,在文学专业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评审应更侧重于表达浮梁红茶的品质与特征。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陈涛提出,本次征文活动的作品应更加突出“浮梁红茶”的主角色彩,在作品中交代浮梁茶的历史脉络、民俗文化等,突出浮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坐标轴,而后再融入个人特色,这样作品会更加厚重。

作为主办单位浮梁县委、县政府派出的评委代表,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浩是一名茶学专业人士。他在发言中说,本次征文活动来稿数量超出县里的预期,是一次在全社会宣传推广浮梁茶历史文化的机会,大大提升了浮梁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作品将成为浮梁茶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在阅读入围作品时,发现部分作品存在茶叶专业知识表述错误的问题。他希望各位评委老师亲自到白居易笔下的浮梁县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千年茶都的人文盛世,品一品浮梁红茶的幽长韵味。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名誉院长、第四届矛盾文学奖获奖者、《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烽书面表示,担任过多次征文大赛的评委,这一次的感想最为鲜明。首先,这次的征文主题尽管只有一个,但文体八仙过海,有散文、随笔、小说、现代诗、古体诗、辞赋,这是在以前的茶文化征文大赛中没有过的。其次,内容丰富饱满,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长”,尤其是诗歌,数量之多,又写得那么悠长,还基本上都是抒情白话诗,激情饱满,让人意犹未尽。最后,文学性极为突出,特别是诗歌和散文的表达力度和专业程度都十分高,不愧是白居易曾经写过的茶叶集散地。

会上,经过各位评审委员投票,现场共评出获奖作品34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20篇。获奖作品名单如下: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琵琶行》传诵千载 “浮梁茶”香溢神州

春到江南。

氤氲雾气间,赣北小县浮梁又迎来了一年一度茶市的忙碌。

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母体,江西浮梁县以瓷茶名扬四海,被誉为“瓷源茶乡”。然而世人往往只知景德镇,对“大唐茶都”浮梁却知之甚少。不知从何时起,浮梁仿佛销声匿迹般从历史的聚光灯下隐退。

今天我们走进这方水土,触摸历史长河中瓷与茶交融的珍贵记忆,寻觅南中国这颗文化明珠的古风遗韵。

茶农在浮梁县西湖乡桃墅村杨石组高山生态茶园采茶。

《琵琶行》让“浮梁买茶”名扬千年

浮梁,在唐天宝元年得名。关于县名的由来,据明代学者郭子章解释,“以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也,广雅曰造舟谓之浮梁”。而白居易这位大唐“顶流”的诗篇则让浮梁四海扬名。

公元816年的一个秋夜,浔阳江头,流贬至此已一年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心情沉重,琵琶女漂泊江湖的遭遇令他感同身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挥笔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其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名句,使得浮梁茶叶名声大噪千余年。

白居易贬谪所在地江州(今江西九江),下辖的武宁、修水(唐时称分宁)也盛产茶叶,身为江州官员为何不写武宁、分宁,却要特挑浮梁入诗呢?

“青年时期,白居易就与浮梁有着不解之缘,浮梁在他生命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浮梁县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李新才长期致力于当地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对浮梁境内的历史名人、文化典故、古代建筑等如数家珍。

原来,白居易的大哥白幼文曾在浮梁任主簿,白居易常在家书中尊称其为浮梁大兄。父亲去世后,白居易读书、生活费用都仰仗大哥支持,所以他常常往返于洛阳与浮梁之间。他在《伤远行赋》中写道:“吾兄吏于浮梁,分微禄以归养,命余负米而还乡。”

公元818年,白幼文病逝,白居易深情地写下《祭浮梁大兄文》,表达对失去兄长的哀痛,颂扬了兄长高尚的品德。

“望县”浮梁因茶而旺

穿过浮梁县古城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广场,由一块块瓷板画汇成的甬道延伸三百余米,诉说着浮梁从公元326年至1960年间的千年岁月。

古城内一座红塔巍峨耸立,是古浮梁的唯一遗物。我们仰望着它,仿佛与历经千年沧桑的灵魂对望,想象着它俯视街巷热闹的市井生活、远处水岸码头的旌旗招展,它也见证过人去楼空、荒草丛生的衰败凋敝……

一部浮梁的兴衰史,也是浮梁茶的沉浮史。

浮梁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汉、盛于唐。白居易所写《琵琶行》从侧面反映出,早在唐朝年间,浮梁就是古代中国的茶叶贸易市场。当时,商贾富豪云集浮梁,争购茶叶追逐茶利。

据唐宰相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约占当时全国茶税四十万贯的八分之三。同为唐人的王敷在《茶酒论》中这样写道:“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由此可以想象浮梁茶当年的盛况。

此后历经多个朝代,浮梁茶长久不衰。汤显祖在《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一文中,曾描述浮梁茶:“今夫浮梁之茗,冠于天下,帷清帷馨,系其薄者……”

浮梁县地处赣东北,与周围的皖南、浙西、闽北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又因昌江之利,水运交通发达。所以,浮梁不仅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产茶地,还是主要的茶叶集散地。

“浮梁为朝廷贡献了重要的税赋,在当年的经济地位就好比现在的百强县,所以浮梁知县的品级高配为五品,远高于一般的七品。”李新才说。

文化学者胡平在《瓷上中国》一书中对唐宋年间浮梁县的地位亦有描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全国有县1573个,分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富裕程度而定。宋宣和四年(1122年),全国有县1234个,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中下、下八等,大抵划分标准与唐相同。并无地理优势而言的浮梁,在唐代列上县,在宋代前移为紧挨京畿的望县。

五品县衙并非浮梁仅有,但是像浮梁一样在千余年时间里延续五品等级的却十分少有。据《浮梁县志》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年),浮梁县令李嘉瑞更是“钦加四品衔赏戴花翎署浮梁县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

如今我们看到的浮梁古县衙重修于清道光年间,面积5万余平方米,漫步其中,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威严气派。古县衙墙上的一面展板介绍了从唐至清不同朝代对茶税征收的规定。清朝的茶叶税收,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出口。1886年,茶叶出口占当时清政府外贸总量的80%。在对外贸易中,浮梁所产茶叶,和安徽祁门、东至等县所产红茶因品质相近而统称为祁红。

盛衰无定时,祖业有传人

从清末开始,浮梁历史的笔锋由浓转淡。1911年前后,浮梁县境内的茶商茶号约有200户,1936年,浮梁还有60多家茶号。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地茶号数量跌入低谷。

20世纪50年代,浮梁红茶经历过一段短暂的黄金时期。当时,国家抽调了茶界泰斗黄崇焘、发酵能手潘国太等人,研发出的一级工夫红茶“孚钉”出口到苏联被确定为“祁红珍品”,至今仍为茶界所称颂。

王永峰是浮梁工夫红茶非遗传承人,师承黄崇焘学习制茶。他一边沏茶一边向我们娓娓道来。1870年左右,红茶制艺开始流传至安徽祁门、江西浮梁等地,浮梁很快成为位居国内前列的少数红茶产销大县之一。其中,浮梁“天祥”茶号所产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金奖。

王永峰谈到当年盛极一时的“孚钉”充满自豪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吨“孚钉”红茶可换来数十吨钢材,开创了浮梁与祁门并列特级红茶的时代。

关于“孚钉”名称的由来,王永峰说,以前工人为了节省时间省略了“浮”的偏旁,写成“孚”字;“钉”的“金”字部源于用五行显示茶叶等级,“金”表示最好的等级,“丁”则是第四批次,是当年研制成功后送去上海茶叶进出口总公司茶叶的批次号。

颇为可惜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孚钉”的生产工艺被荒废,许多制茶人改行,“孚钉”在盛极一时后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21世纪初,浮梁部分国营茶厂经济效益下滑,许多工人下岗。

目前,浮梁县有茶企90余家,全县茶叶产量约9000吨,与全国茶叶年产量约290万吨相比,所占比重已微乎其微,但茶叶依然关系到浮梁千家万户的生计。据统计,浮梁县常住人口约28万人,其中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茶产业。

世代以茶为生的王永峰,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的茶园外出闯荡,开过服装厂、汽车运输队。十多年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他回到家乡,看到曾经盛名在外的茶厂日益凋敝,清明时节最好的茶叶没人要,只能烂在茶农家里无人问津,一股难以言说的酸楚涌上他的心头。

王永峰想起父亲“家乡不要丢、家腔不要丢、祖业不要丢”的遗言,人活一世除了赚钱,还能做点啥?经过大半年的思想斗争,他萌生了重拾祖业,复兴“孚钉”红茶的想法,于是拜师黄崇焘学习制茶技术转型成为制茶匠人。

经过数年潜心钻研,“孚钉”红茶被重新捡拾恢复,王永峰因此被评为江西省非遗项目“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王永峰常到浮梁各个产茶乡镇举办红茶制作技艺培训班,带动村民发展红茶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王永峰说,茶叶是有生命的,而且生命还不止一次:长在树上吸取养分、自由生长是一次,采摘、萎凋、揉捻、翻炒或发酵,继而出落成芽叶特有的茶形是一次,最后被懂茶的人冲泡、品饮、欣赏是第三次。今后他要做的是,让更多人了解浮梁茶内涵、推广茶文化,守护好浮梁茶文化由过去到未来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

先有浮梁县,后有景德镇

浮梁县实则是景德镇的母体,直到公元1004年,宋真宗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浮梁县所辖的昌南,这才有了景德的由来。浮梁与景德镇经历过行政隶属互易的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又几经调整,才有了如今模样。

浮梁县城距景德镇不过20分钟车程,但两者个性迥异。浮梁好儒,注重教化,文风鼎盛,古书院遍及各乡镇。清代诗人凌汝绵以“篮舆悄向门前过,十户人家九读书”来形容浮梁尚学重教的浓厚氛围。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诸多文人均曾流连于浮梁山水草木之间,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景德镇则几乎将全部的精气神都积聚在瓷业之上,鲜有人因著书立说或取得科举功名而闻名。明嘉靖年间,因科甲而入仕的,不过一人而已。胡平认为,与景德镇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城市不同,浮梁是典型的耕读、农商社会;换一句话说,浮梁人是景德镇真正的原住民。

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景德镇三字因瓷名动天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辖于浮梁县。按照今天的说法,曾经景德镇就是浮梁的一个工业园区,只不过这个园区只做一个产业——陶瓷,且一做就是千年。

陶人,历史上工匠精神的代名词。“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描述,说的不仅仅是景德镇制瓷的分工精细,更见证匠心冶陶:一只普通的杯子有72道工序,炼泥的只炼泥,拉坯的只拉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很多匠人一生只做一道工序。

每年生产两万件瓷器,挑拣、淘汰后剩下2000多件,淘汰率达80%以上,2007年获准“御窑”商标使用权的御窑工艺传承人向元华认为,这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才是景德镇的根与魂。

“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清朝浮梁县令沈嘉徵的这两句诗广为流传。然而,颇感遗憾的是,历史上把景德镇瓷器卖到世界各地的却以徽商、粤商为主,一如景德镇人士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记载:“洋器(海外订单)专售外洋者,商多粤东人。”

放眼世界,以瓷为媒,今天的瓷都已与全球72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茶,在滚烫岁月中沉浮;瓷,在炽热窑火中闪耀。茶与瓷的联姻,充盈了古代中国文人雅士的诗意生活,给劳作于此的人们以生活的希冀,让浮梁这颗文化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漫步在昌江河畔,眺望这座依然在不断生长的城市,我们仿佛看见瓷茶文化的千年底蕴如涓涓溪流汇聚成川,澎湃着从古老走向未来的时代脉搏。

程万海 摄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记者沈锡权、高皓亮、赖星

找到约8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