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漳平茶文化

找到约16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两岸同根同源,福建漳平永福与台湾阿里山展开茶业交流合作

2023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漳平市《600多名台农扎根福建龙岩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经营台湾高山茶种植基地——小小一片茶 浓浓两岸情》文章。

小小一片茶 浓浓两岸情

台农谢东庆(右一)在指导当地茶农采茶。 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供图

初春的清晨,闽西南的山间云雾缭绕,一垄垄翠绿的茶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引来许多游人拍照打卡。这让谢东庆心里美滋滋的。

“这片茶树是我20多年前种下去的。”这段时间,年逾古稀的谢东庆时常带着新买的相机到自家茶园转一转。“这小小一片茶叶,是我几十年来的心血和事业,也见证着两岸割舍不断的情缘。”

谢东庆出生在台湾彰化,是最先到福建漳平投资茶园的台农。在他的带动下,一批批台农跨越海峡来到漳平,在这片热土上种下一棵棵茶树,也绘就了一幅幅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画卷。

扎根“大陆阿里山”

“好生态,让我下定决心”

为什么来到大陆,选择漳平?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谢东庆经常被问起这个问题。

“台湾高山茶发端于福建。我祖籍就在福建,想在这里找一片合适的地方投资茶园。”1995年冬,四处寻找茶叶种植基地的谢东庆第一次来到永福镇。这里地处高山盆地,群山环抱,当地农民一直以种植蔬菜和花卉为主。

“高山云雾出好茶。”一番考察之后,谢东庆发现,永福的纬度、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与台湾阿里山相似,非常适宜高山乌龙茶生长,“这里平均海拔78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3 ℃,属于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且没有工业污染,肯定能出好茶。”于是,谢东庆承包了永福镇后盂村的600多亩荒山,雇请300多人垦荒整地。连续奋战3个月后,茶树在永福镇生了根,谢东庆也创立了漳平第一家台资茶企——福建漳平台品茶业有限公司。

“当初,是永福的好生态让我下定决心。”回想起20多年前的往事,谢东庆感到十分幸运。

茶树种下了,茶园如何才能经营出特色?谢东庆大力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茶园成为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旺季时单日游客能达数万人。

“把台湾阿里山‘搬’到福建。”“2022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这样介绍谢东庆,他也成为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台湾同胞。谢东庆说:“希望更多台湾农民可以参与到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中来。”

受到谢东庆的鼓舞,一批又一批台农来此投资创业,永福镇成为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也是大陆规模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2006年7月,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在永福镇挂牌成立,2008年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目前,共有600多名台农扎根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经营台湾高山茶种植基地48个,种植高山茶面积5万余亩,年产茶5800余吨,实现产值10亿元。”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北泉介绍,漳平台创园连续6年在全国28个台创园建设发展考评中获得第一名(优秀等次),并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李志鸿(左一)与台商在茶园查看茶叶长势。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供图

享受“保姆式”服务

“好政策,让我更加安心”

把鲜黄豆磨成豆浆,加入益生菌和红糖,发酵稀释后浇灌在茶树根部;黄豆渣配上蔗渣、米壳等发酵,在大寒时开沟掩埋,这就是茶树的“营养大餐”。台农李志鸿介绍自己的种茶妙招:“我的茶树都是‘喝豆浆’长大的,品质好,更受欢迎。”

李志鸿与茶结缘的故事,要从他的父亲李仰苏讲起。

“我的父亲出生在永福镇李庄村,1947年赴台经商,后来定居台北。从上世纪80年代两岸恢复交流起,我就经常随父亲返乡探亲,捐资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因为浓厚的故乡情结,2004年,李志鸿回到李庄村,投资建设起2500亩的高山乌龙茶绿色生态基地。

那么大的投资,有没有遇到困难?“困难是有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年逾花甲的李志鸿快人快语。

投资初期,要把荒山变“熟地”,开发成本很高。“从平整土地到自动喷灌系统、从茶树苗到人工,每亩投入高达3万多元,没多久资金链就出了问题。”怎么办?最好是能找银行贷款。“但是我们在大陆没有房产等可以抵押,很难申请贷款。”最终,在地方政府协调支持下,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通过茶树抵押为李志鸿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这说的是10多年前,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李志鸿细数如今能享受的政策:茶山办有林权证,享受“同等待遇”;工厂和民宿盖到哪里,政府就把道路硬化到哪里;贷款利率享受政府贴息后不到1%,比台湾最低农业贷款利率还优惠将近一半;用水每吨只要0.85元,电力系统还提供7折优惠。“这些好政策让我更加安心,全力发展没有后顾之忧。”仅2022年,李志鸿就通过贴息贷款政策贷了2000多万元,用于观光工厂的改造升级。

如今,李志鸿创办的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建成了海峡两岸高山乌龙茶规模最大的现代茶厂,生产的茶叶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大陆市场可以成为台湾农民发展奋斗的另一个春天,茶叶可以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使者。”今年春节,李志鸿回到台湾南投县,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乡亲们听。“老乡们都非常吃惊,也非常羡慕我们在大陆有这么好的发展条件。”李志鸿话语间带着些自豪,“我们今年可能要接待好几批来考察交流的台湾乡亲。”

陈耘嘉(左二)带领游客体验采茶。卢和庆摄

搭上乡村振兴“快车”

“好前景,让我充满信心”

在高山茶园中寻一间木屋,采茶、品茗;吹山谷清风,看满天繁星,赏日出云海……这是陈耘嘉打造的岳山嘉茗茶庄园。

陈耘嘉是追随祖辈返乡的“台三代”。

“1948年,我的爷爷从大陆去台湾教书,但一直对家乡牵挂不已,总是告诉我们不能忘根。”2005年,陈耘嘉的父亲陈宪智回到家乡——漳平官田乡,开发了600多亩茶园。2015年,陈耘嘉来到茶园看望父亲,发现这里有好山好水好政策,于是辞去了台北一家科技公司的工作,接手父亲的茶园。茶园的“蝶变”正是从那时候开始。

坚持不打农药,改变茶园种植方式,全面转向生态有机;将老茶厂改造成观光茶厂,增加采茶、制茶等休闲体验项目;建设主题民宿、茶室,把茶园和民宿融为一体……“我们的定位是集吃、住、玩、研学、体验于一体的人文休闲茶园,让旅人可以远离喧嚣浮躁。”陈耘嘉还将爷爷的书法和茶道相结合,展现代代传承的茶香墨韵。

如今,岳山嘉茗茶庄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身着采茶服、腰系小竹篓的游客。“旺季时民宿一房难求,今年‘五一’期间的客房已经预订出去很多了。”陈耘嘉认为自己是搭上乡村振兴“快车”的幸运儿,“这样的好前景,让我充满信心。”

采用自然农法种茶,也给陈耘嘉带来意外的惊喜。“在不打农药的情况下,会有很多小虫来啃咬茶叶,其中一种虫叫小绿叶蝉,茶叶被它叮咬后反而散发出天然的蜜香。”于是,陈耘嘉就以蜜香特色研制生态特色茶品,得到很好的市场反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陈耘嘉感慨道,“这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馈赠吧!”

越来越多像陈耘嘉一样的“台二代”“台三代”来到这片热土,他们或接手父辈的产业,或另辟一方天地——陈濂丰不仅接手了父亲300多亩茶园,还另外自己经营了600多亩,同时担任漳平永福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为广大台农服务;曾中信不仅协助父亲在茶园建设民宿,还在永福镇中心十字路口开了一家“台湾茶叶故事馆”,经营特色奶茶和小吃,也拓宽了茶叶销路。

春分过后,漳平台创园的茶树枝丫上已经冒出三两片嫩绿的芽,再经几场春雨的滋养,春茶就可以开。采台农们在大好春光中迎来了忙碌的新一年。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大陆阿里山’已成为福建省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示范样板。”漳平市委书记马桂秋说,将继续做好“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文章,积极探索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路,全力把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名片擦得更亮。

记者手记

两岸农业合作大有可为

程 龙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26日 第06版)

正如有台农所说,茶叶是两岸交流合作的使者。两岸同根同源,两岸农业也同出一源。中华民族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两岸共同的资源宝库,也是两岸血脉相连的见证。两岸恢复交流30多年来,农业是起步最早、基础最好、成效最明显的领域之一,也是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领域。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强大的基础。

“民之大事在农。”台湾在农业领域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同时发展中也面临岛内资源匮乏的困难。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为台湾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机遇。一批批像谢东庆、李志鸿、陈耘嘉一样的台农跨越海峡,在这里耕耘,在这里收获,也在这里扎根。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故事,是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精彩篇章,也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实践。

两岸一家,亲望亲好。从2018年的“31条惠台措施”,到2021年“农林22条措施”;从创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到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大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持续为台农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贴心服务,不断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探索新模式。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也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以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例,园区以高山茶种植为特色,引进台湾优良茶树品种、精细栽培技术,同时学习借鉴台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理念,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旅游业,既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增收,又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

两岸一家亲,乡村共振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两岸农业交流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广大台湾农民抓住政策优惠与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台湾农业优势,广泛参与到大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来,定能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文:人民日报 ,记者:程 龙;图:漳平市委组织部)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建漳平南洋镇:从一度滞销到声名远扬,这里有属于水仙茶的故事!

河流纵横、清澈碧绿,山峦叠翠、白鹭翩跹……一幅生态画卷在福建漳平南洋镇铺开。“一杯茶解解渴,两杯茶消消气,三杯茶说说事”是这里的俗话。户户有茶园,家家会制茶,人与茶在这里交融,默默诉说着这里的变迁……

南洋镇《茶乡秋韵 》/华荣丽拍摄

漳平水仙茶核心产区、中国水仙茶之乡,国家级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傲人佳绩”的背后,有着一段不得不说的南洋镇“水仙茶”十年!

01

十年前,南洋镇“水仙茶”举步维艰

黄土地、白溪水、靠种养、无工业、经济落后、种植“水仙茶”历史悠久、种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这是十年前南洋镇的写照,当时唯一资源就是一片绿水青山。

当时,家家户户延续着零星、粗放型的种植模式,因种植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旱涝影响等影响,这里的“水仙茶”产量和品质都很差,并且茶叶制作、销售各自为主,产业没有规模,茶产业的集群效应也不显著,水仙茶卖不上好价钱。更令人头疼的是,有些茶农追求短期利益,从外地购进“冒牌茶叶”,以外地茶叶充作当地水仙茶,让水仙茶给人留下口感差、品质不好的印象。致使水仙茶价格一直低迷,最低时每斤仅卖到1.5-2元。许多茶农无利可图,失去种茶信心,纷纷缩减种植面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最少时全镇种植面积仅5000多亩,年产干茶仅20万公斤,年产值不过80万元。

九鹏溪《水上茶乡》/巫秋善拍摄

02

绿色生金小叶片成就大产业!

一晃十年…

现今的南洋镇四五月,春雨催新芽,家家户户门前铺着一张张“绿地毯”,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这是茶农们正赶季节采摘新茶、晒青呢。

沿着茶山环山路拾级而上,成片的茶树青翠,嫩芽吐绿。“现在茶山全部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法了,也用上了有机肥,品质大大提高。”茶农张兴裕有50多亩茶山,他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谈到南阳镇的茶产业变迁,他深有感触。

近年来,南洋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深入思考,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水仙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如今,“水仙茶”已经是蜚声省内外的知名茶品,2021年南洋镇实现茶产业产值5亿元、农业生产总值达4.35亿元,促进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6亿元。

漳平市南洋镇水仙茶一条街/林天南供图

03

茶香引蝶,生态之乡描绘新蓝图

漳平水仙茶“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中,“梅花桩”布局的茶园颇为引人注目,远处眺望,环环茶树如海浪般涌动,这里还与南洋国家级湿地公园、梧溪村、北寮村乡村旅游点、九鹏溪4A级旅游景区串联,游客们从茶海中悠闲漫步,在九鹏溪享受大自然魅力……

大用公司生态茶园/大用生态供图

“九鹏溪风景区堪称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五一”假期,来自厦门的郑先生带着家人到九鹏溪游玩,他们沉醉于这片绮丽风光中。

九鹏溪徐霞客茶园/郑玉绸拍摄

福建大用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漳平水仙茶“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与九鹏溪风景区仅仅是南洋镇打造生态之乡描绘乡村振兴蓝图的一个缩影。

如今,在南洋,以国家级湿地公园为核心的水乡茶汇景区新建完成水仙茶展示区、茶叶文化交流区,6.1公里柏油沥青旅游公路和路标路牌等公共设施,植物昆虫标本馆建设;南洋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专家组验收和授牌,成为漳平对外宣传新名片;“一溪两岸”景观带打造初具雏形……一批集旅游、民宿、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休闲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业等相关产业正在南洋蓬勃兴起、发展壮大。

04

十年一步南洋茶产业踏入现代化!

2009年以来,大用生态在漳平市南洋镇大用山承包了5000余亩荒林,开拓漳平水仙茶叶种植加工、茶产为和旅游相结合发展路子,大用生态在种植、养殖、环保、健康等多领域进行集成创新,己申报和获批30多项专利。

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大用生态山从半原始密林变化为现代化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2年11月:通过漳平水仙茶种植和加工的有机认证

2013年11月: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句优茶评比一等奖

2014年:获评龙岩市农业企业示范企业

2015年2月:201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5年11月: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产品金奖

2015年12月:第十二届闽茶杯(秋季)乌龙茶评审金奖

2016年1月:大用山牌漳平水仙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2016年7月: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2017年8月:获评福建省科技型企业

2018年9月:第五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

2019年12月:获评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020年:获评2020年度福建省名牌农产品

2020年12年:获评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

2021年1月: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2021年11月:福建省农产品加工观光园

2021年11月:首届张天福杯(有机茶专场)金奖

2021年12月:2021京张冬奥名优茶乌龙茶类优质奖

大用公司生态茶园/大用生态供图

回顾近十年南洋“水仙茶”产业发展历程,大用公司只是一个缩影。南洋镇积极推动“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茶”融合发展”,大力打造漳平水仙茶安全、健康、卫生、生态的“金字招牌”,突破发展瓶颈而破茧成蝶,从步履维艰到一路高歌,积极带动乡村振兴发展,不断提高南洋镇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茶品好坏,种植是关键。为了扶持茶农发展生产,漳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行动计划及相关扶持政策,对改造茶园基础设施、改进制作工艺等给予扶持;截至目前,已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8个村的标准化茶厂建设,31家茶叶加工厂开展了生产环境清洁化改造,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在茶园滴灌设施建设上,南洋镇实施节水灌溉项目,覆盖茶园6000亩,茶山道路硬化135公里,每公里补助20-30万元;实施完成水仙茶一条街“白改黑”、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2021年又投入100多万元,实施茶园绿色生物防控技术,安装杀虫灯,采用益虫防治病虫害技术,喷洒生物农药制剂;在南洋街道专设水仙茶庄稼医院,对全镇茶山实行统防统治管理,对各村各片茶山实名建档,对统一管理的茶农在选样送样参评上给予优先,加大茶叶抽样检测力度,对抽样不合格的茶农进行重罚,出台措施倒逼茶农自觉遵守种茶、制茶规程,营造食品安全浓厚氛围。

除把好源头种植关外,南洋镇茶农积极改进提升茶叶制作水平。“一片茶叶从采摘到入口至少需八个步骤。”在北寮村,16岁就师从名师、有着55年制茶经验的张兴裕有着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制茶技艺,温度控制在多少摄氏度、湿度控制在多少,每个环节的把控,他都一丝不苟。

央视七套在漳平市举办“丰收中国·茶香两岸”活动-漳平市橘子洲公园/林天南供图

05

敢为人先南洋人续写水仙茶精彩

“绿色是南洋最鲜明的底色,南洋水仙茶产业的今天是无数茶农从坚守茶叶品质那份执着开始的,他们的执着坚守开辟了南洋水仙茶产业发展的广阔天地。”南洋镇党委书记吕子钦谈到水仙茶产业的前景时充满信心。小小叶片已在南洋成就了一个大产业!

2021年,南洋镇获批2021年度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商贸特色镇(农贸型)、龙岩市科技特派员漳平水仙茶工作示范站。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张兴裕等11名南洋籍制茶人入选福建省级、龙岩市级非遗传承人。南洋镇茶产业迎来了“收获季”!

仅1400多人梧溪村,在南洋茶旅发展中收益颇丰,去年村集体收入30多万元!谈到今后发展时,村支书邓长安说:“梧溪已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国家森林乡村,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生产水平,统一品牌和销售。”

除做好旅游、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外,南洋镇又规划一批新的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山海妙境森林康养项目进入勘探阶段,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国家有关部委评审和立项。截至去年底,南洋镇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237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14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7个,百万元以上项目18个。

“何必漂流过海,眼前即是南洋”,曾经无数人跨越茫茫大海远去“南洋”淘金,如今在九鹏溪上的生态明珠——南洋镇,一路高歌的茶产业就像强劲引擎,带领水仙茶之乡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全国产销对接大会在福建漳平成功举办

饮茶结缘,共襄盛会。2月1日下午,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全国产销对接大会在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台缘山庄成功举办,近百家国内外茶企、茶商、电商齐聚一堂,共续茶缘、共话茶事、共谋茶业。政协第十二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席、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林钟乐出席大会并致辞,龙岩市政协副主席刘友洪,龙岩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龙岩市人大原副主任谢细忠,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吴朝晖参加活动。


林钟乐在致辞中指出,漳平生态条件优越,种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茶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漳平两大地域名茶。近年来,龙岩市委、市政府,漳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表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漳平不断加大“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品牌培育力度,着力建设台式乌龙茶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走出一条茶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对接会通过观看宣传片、现场推介、茶艺表演、品茗交流等形式,向现场领导嘉宾集中展示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以及丰富多彩的茶叶产品,进一步提升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接会还现场颁发了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全国“十佳”经销商奖,并进行意向签约,共有19家企业达成漳平水仙茶采购意向,总签约金额4330万元,15家企业达成永福高山茶采购意向,总签约金额2495万元。

此次活动由龙岩市农业农村局、漳平市政府主办,漳平台创园、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市茶叶协会协办,活动依托2024年漳平樱花文化旅游节,借力各界资源优势,旨在宣传推介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全面展示漳平茶文化,促进漳平茶叶生产、流通、消费有效衔接,促进两岸茶企茶人合作共赢、实现漳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漳平,北有水仙茶香飘万里,南有高山茶醇厚甘滑。一直以来,漳平市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发展特色茶产业为抓手,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构建现代化茶叶产业发展体系,大力推进“漳平水仙茶 ”“永福高山茶”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漳平茶产业发展赋能。目前,已有生态茶园11.59万亩,茶叶全产业链产值29亿元,实现了“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茶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来源:漳平市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