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都匀市的由来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都匀毛尖”的由来


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黔南


“都匀毛尖”,有一个温暖动人的故事:1956年,担任都匀县团山乡团委书记的谭修芬和团山乡乡长罗雍、谭修凯等人将茶送给毛主席品尝。不久,茶农社收到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回信,信件下部附有几句毛主席的亲笔签字:“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黔南州“毛尖”茶产业不断发展。


多年来,黔南州市场监管局致力于“都匀毛尖”品牌的培育和打造,2005年,“都匀毛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贵州有了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黔南自治州积极发挥“都匀毛尖”商标引领作用,助推茶产业发展。2017年,全州都匀毛尖茶园种植面积从2万亩扩大到161.8万亩,山区农民群众,靠种茶不仅脱贫,不少人还过上了富裕好日子。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都匀市毛尖镇总阳村十里香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子全,自己经营了380亩茶园,社员入社茶园面积500亩,有合作社成员38人。他建起300多平方米茶叶加工坊,成立了大师工作室,自己先富起来了,他要把致富经传给大家。多年来,一直手把手带徒弟手工制茶,徒弟出师又带徒弟,“都匀毛尖”手工制茶的技艺,就这样不断传承。


张子全介绍,都匀毛尖镇拥有茶叶企业、合作社10多家,上规模的6家,茶园面积上万亩。每年春天采茶季,螺蛳壳茶园基地满山遍野都是采茶人,农民采摘茶青一天可挣工钱100至200元,本地用工不够,平塘、贵定、凯里等外地的农民也来这里采茶打工。当地农民罗廷才、许霞昌夫妇白天采茶、晚上跟着学炒茶,2018年清明采茶28天,就挣了13800元工资。


张子全7岁时就跟着爷爷学炒茶,12岁炒第一锅茶卖,在国营茶场当炒茶师傅15年。他想有一片自己的茶园,2009年政府出台支持发展茶产业的鼓励政策,他在螺蛳壳开荒建了茶园。现在,茶园除了能给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还带动20户贫困户通过特惠贷入股的方式分红,每年3000元,三年可得9000元。


“都匀毛尖”品牌的带动下,茶叶价格从过去的几元、几十元,到现在的每公斤800-1800元。2017年全州投产茶园105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3.2万吨、总产值53.98亿元、综合产值74.47亿元,茶叶总产值占全州农业总产值的26.68%。全州茶产业从业人员45.66万人,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5.4万余人,已经带动3.5万人脱贫,茶农人均纯收入5112元。


目前,全州涉茶企业(专业合作社)1300余家,都匀毛尖品牌在全国累计设立专卖店263个、销售点3939个、入驻电商平台358个。

 

“都匀毛尖”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已由2013年的12.9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9.9亿元,被评选为“最具品牌经营力品牌”。

(来源:贵州日报;本刊略有删节)

中国西南,贵州省十大名茶的简绍和由来

贵州是有名的旅游大省,也是有名的产茶大省。贵州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适宜的气候,使得贵州省成为国内绿茶主要产区。

都匀毛尖

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十大名茶之一。

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湄潭翠芽

湄潭县种茶历史悠久,陆羽《茶经》中有“黔中生……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记载,夷州即今湄潭及周边一带。《贵州通志》记载:“湄潭眉尖茶为贡品”。是贵州十大名茶之一。

外形绿润,扁平、光滑匀整,滋味鲜爽,汤色绿润清澈,栗香浓郁持久,叶底绿鲜活匀整。

梵净山翠峰茶

梵净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著名“佛教圣地”,得名于“梵天净土”点化,是联合国公布的六个“人与生物自然保留地网”之一,最早可追溯到11世纪,在1411年(明永乐九年)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贡茶。主产于该县境内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而得名。是贵州十大名茶之一。

外形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清香持久,栗香显露;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芽叶完整细嫩、匀齐、嫩绿明亮”的特点。

石阡苔茶

属古茶树系列,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

石阡苔茶,有一个传说:一日一老翁突发疾病,家人搀扶到山洞求治,到此却水源干涸,池中落叶沉积,老翁无水可饮,情急之下以池中落叶当药咀嚼吞服,该叶入口微苦,回味甘甜,口感甚好,药液下肚,顿觉神清气爽,病痛全除,于是采下落叶树上之种子回家播种。消息传开,人们纷纷到山洞采摘净水池边树种种植,不几年这种树就漫山遍野了,这树被当地人称为“苔茶树”。是贵州十大名茶之一。

 

布依妹:都匀毛尖强势出战 中国十大茶王参评茶企巡礼

“雪芽芳香都匀生,不压龙井碧螺春。”在黔南云雾缭绕的山中,孕育着一款不亚于龙井、碧螺春的绿茶,它就是都匀毛尖。

都匀,布依族语的意思是“彩云之城”。高山云雾出好茶,黔南素有“生态之州”的美誉,这里“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集于一处的地理环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赋予了都匀毛尖独特的地域性。

“我们很有信心拿下中国十大茶王的荣誉!”都匀市布依妹茶叶有限公司(下称“布依妹”)负责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市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国叶携都匀毛尖参加十大茶王角逐,她信心十足地说,“既然要参赛,肯定要拿最好的茶来冲击最高的奖项。”


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名茶

都匀毛尖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据史料记载,都匀毛尖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时期已成为朝廷贡品,深受崇祯皇帝喜爱,因形似鱼钩,被赐名“鱼钩茶”。

“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1915年,都匀毛尖和茅台酒一起,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双双获得金奖。都匀毛尖逐渐走出国门,香飘国际。

王国叶告诉记者,都匀毛尖名字的由来更是不简单,其背后是一段传奇的红色茶文化。1956年春,都匀团山村茶农将精心制作的“鱼钩茶”敬献给毛泽东主席,得到了亲笔回复:“此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都匀毛尖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传承非遗技艺,别具制茶匠心

“我们走出去参赛就是代表贵州绿茶来参赛,所以特地选择了春茶特级的毛尖嫩芽头,这样才能体现出贵州绿茶的实力。”王国叶表示,为在斗茶大赛中赛出好成绩,她特地携布依妹最具代表性的一款高品质茶参赛,希望取得好成绩。

“布依族是一个我们黔南特色的象征,非常荣幸能够使用‘布依妹’这个名字作为我们公司的名称。”王国叶告诉记者,自己是布依族,从6岁起就随爷爷一同上茶山采茶制茶,与茶打交道已有30余年了。作为非遗传承人,她每每谈及都匀毛尖复杂的制作工艺,都如数家珍。“这次参赛的都匀毛尖嫩芽头全部需要手工采摘,平均要采摘约65000个芽头才能做出1斤干茶,制茶过程也都由精通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的大师操刀,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我们水平的精品。”


《都匀县志稿》记载:“自清明至立秋并可采,谷雨前采者曰雨前,茶最佳、细者曰毛尖茶”。王国叶介绍说,匀毛尖茶在清明前后采摘,历经杀青、揉念、做形、提毫、烘焙多道工序,最终才能被送上消费者的茶桌。

都匀毛尖曾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名茶”“中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国家驰名商标”等300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级荣誉,品牌价值达43.74亿元,位列贵州省首位。这些年,身为返乡创业者,王国叶目睹了都匀毛尖品牌成长、家乡茶农因茶致富的历程,心里也有说不出的喜悦。“希望都匀毛尖通过参与这次斗茶大赛能够飞山越岭,与全国各路好茶一较高下,也希望我们的茶能够被更多茶人茶友所喜爱。”她说。

【记者】魏钰

【来源】南方农村报南方+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