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益2008年红韵圆茶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大益2008年红韵圆茶产品

指数
大益

801 红韵圆茶

熟茶 2008年

品质与文化的传承:大益 红韵圆茶

为庆祝和纪念建厂68周年,勐海茶厂于2008年特别设计了一款茶品——红韵圆茶。该茶用料讲究,含义隽永,无论外观、品质都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茶品精选醇化原料研配,质地醇厚内含丰富,口感黏稠回味悠远,茶韵美如余音绕梁,醇厚如地,回味悠远。

《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红韵圆茶” ,秉承了《中庸》“敦厚”的设计理念,契合了人们对普洱茶内涵丰富、品质优雅、变化无穷的品评、审美追求。“敦厚其化”是天地之道,也是 “茶韵” 变化之哲理。

“红”是普洱茶“醇化”后的最好表现。经过时间的洗礼,汤色变得红艳剔透,滋味、香气、口感高度和谐,给人“余韵绕梁而无不及”之感,此乃 “敦厚”之感也,“红韵圆茶” 之名,由此而来。

红韵圆茶精选嫩度适中,条索紧结的中壮茶菁为核心,精选其中段部分,这是滋味与香气丰富的根基。原料配伍做到丰富,用不同区域、不同发酵时间的多种原料搭配,再辅以醇化工艺,遵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之原则。

 而红韵的“余韵绕梁” ,必须有相应清晰的主线或脉络,像川流并行:一是茶菁身骨、体形的合理搭配;二是滋味中 ”苦、涩、甘、醇、鲜” 元素的浓强适宜. 三是香气中 “纯、正、扬、柔、远” 五项因子的高纯雅致与协调,上述三方面做到了和谐不相互干扰,此即至《中庸》“道并行而不相悖” 的境界了。

红韵圆茶质地敦厚、内含丰富、口感粘稠、回味悠长。品饮此茶,身心都得到茶品敦化之韵的熏陶

第1泡 :汤色浅橙红剔透,香气纯正,稍带糯香,滋味清淡微甜。

第2泡 :汤色橙红透亮,香气纯净,糯香馥郁,带有枣香,滋味甘醇顺滑。

第4泡 :汤色红浓,明亮度较高,香气馥郁,枣香、甜香明显,滋味厚度好,似米汤般浓稠,茶汤饱满,汤水细腻,回味悠长。

第6泡 :汤色、香气保持,滋味甜爽顺滑,厚度稍降,入口绵柔,回甘好。

第9泡 :汤色橙红,透亮,香气依旧纯正,淡淡的甜枣香,滋味清甘顺滑,整体开始转向清淡,耐泡度好。

作者:享茶道长 来源:享茶乐

信息贵在分享,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品评】纵享丝滑:901红韵圆茶品饮笔记

外观,五片一盒,单片100克

 

小盒两面

 

因为饼面不完整,所以只拍了么一半,可以从饼面看出,该饼确实压得比较紧实,但用料相对精细,芽头多,显毫

 

撬开之后的干茶样

 

1、2泡茶汤

一二道茶汤。整体来讲出汤的速度较快,陈香明显,清甜顺滑,汤色清亮,发酵味较轻,汤感较好。

 

3到9泡的茶汤

3到9泡的茶汤的颜色基本变化不大,出汤时间均为10秒。第4泡的甜味达到峰值,口水吞咽感强烈。两颊的生津迅速持久迅猛。第5泡的茶汤的油润感很强,汤色最好看。6泡后身体开始出汗。滋味的协调性基本无明显变化,到第九泡之前均为喝到水味。耐泡度较高。

 

10泡汤色有变淡,滋味也变淡,香气退化的厉害,水味出现。12泡延时10秒,汤色还是很淡,所以冲泡到12泡,停止。

 

叶底匀净度稍差,看得出产品中有老料的拼配

 

综合评价:这款茶的顺滑度非常好,整体的香气和滋味结合程度也比较高,因为8年左右的陈期,对熟茶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品饮期了。整个茶的巅峰持续时间长,耐泡度较高。比较突出的点时口感的顺滑,是很好的熟茶口粮茶。关于价格,这款茶由朋友提供,告诉我他拿货价300左右,自己在淘宝搜了一下,可能零售价和这个价位差不多,在目前的熟茶市场来讲,应该还是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在大益的产品体系中红韵圆茶属于臻品系列,定位比经典高,比皇茶和大师系列低,但是整个的品饮体验还是比较好的,个人来说是很喜欢的一款茶。

 

最后将大益产品手册中关于红韵圆茶的产品特点摘录如下:

为了庆祝和纪念建厂68周年,勐海茶厂于2008年特别设计的一款茶品。该茶品用料讲究,含义隽永。无论外观、品质都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精选醇化原料拼配,质地敦厚内含丰富,口感粘稠回味悠远,茶韵美如余音绕梁。外形端正,松紧适度,显毫,汤色红浓,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叶底呈猪肝色,尚嫩,欠匀。

 

大益茶文化解读系列NO37:老树圆茶

  有一种老,魅力十足!

  老树圆茶:经典再现,厚韵绵绵

  胡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沙漠里的一道风景,被誉为最美丽的树: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云南勐海:茶树之源,古茶成园

  我国西南地区被认定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在云南省,存在野生茶树及大量的古茶园。目前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

  如云南勐海南糯山古茶树树龄达800年;勐海巴达曾有一株古茶树树龄达1700年;云南镇沅哀牢山千家寨野生古茶树树龄达2700年;而凤庆县的锦绣茶祖,是栽培型古茶树的代表,树龄更是在3200年以上。

  还有不少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寥落在澜沧江两岸云遮雾罩的密林里。有的地区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位于怒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属亚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量充沛,年均温18.1℃,相对湿度82%,平均日照2088小时,年降雨量1341毫米,全年霜期约32天,多雾。土壤以砖红壤、赤红壤为主,土质肥沃,PH值4~5.5微酸性。茶区主要位于海拔1170-1800公尺山地丘陵区域。

  勐海有古茶树园约五万亩(《云茶大典》,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堪称“中国普洱茶第一县”。面积较大的有南糯山、班章、贺开古茶园等。既有野生型古茶树,也有栽培型古茶树;有高大乔木的,也有小乔木的;有圆叶的,也有长叶的;芽叶有绿的,也有微紫的等等。

  千百年来,这些茶树安之若素地栖身于勐海茶园中,披挂着若有若无的曼妙云雾,沐浴着似隐似现的漫射光,根系深扎,枝叶覆遮,俯仰天地。岁月流逝,茶树与山脉溪涧已经融为一体。

  这些茶树,聚集了千百年的天地灵气,其质纯净,其韵深邃。它们甘于寂寞,蓄势内敛,以期厚积薄发,回报世人。

  然后,静待茶人之手攀上枝头的那一刻。


  老树圆茶:经典再现,厚韵绵绵

  2016年大益集团出品了一款颇有特色的普洱生茶:“老树圆茶”,该茶精选勐海高山茶区的古树茶作为原料,经九年时光自然陈化压制而成。

  翻阅历史,勐海茶厂已经出品了好几款“老树圆茶”,比如2001年的“老树圆茶”(“红大益”),2003年的“老树圆茶”(“南糯正山”),2004年“老树圆茶”(500克)等。历经时光的沉淀,它们以优良品质,成为茶人心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老”是生命成长的规律,未必是坏事。宋代大文豪苏轼说得好:“少小时需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与二郎侄书》)

  普洱茶,初时滋味浓烈,气象峥嵘,随着岁月流逝,渐老渐熟,变得沉稳含蓄。其外表平淡无奇,仔细品味,却厚重饱满,令人惊奇。

  由此,“老”是成熟的代表,是圆润的体现;是洞察秋毫的睿智,是超然物外的洒脱。我们终究会明白,有一种老,魅力十足,不妨称之为: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如果说,胡杨的“三个一千年”,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品格和独特的美。那么,那些千年屹立的古茶树,其守真不移、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不也令人赞叹吗?

  “老树圆茶”饼型端正,圆润饱满,条索肥壮乌润;汤色赤金通透,晶莹粘稠似玉液琼浆;陈香显著,香气高扬持久;滋味浓酽协调,口感甜醇顺滑;内质丰富,回甘生津,喉韵强烈,回味悠长。

  此茶外观为:传统棉纸上“老树”二字如同古书墨画,遒劲有力,淋漓书于其上。“圆茶”二字印于其下,红白如章。背景是苍莽深邃、云遮雾绕的古茶园林,契合“老树”之名。色调微黄,有岁月流逝之痕迹,整体设计豪迈粗犷,直白易懂。

  品茶是生活中的艺术,是心与物的交融。一杯好茶需要上好的原料、精心的制作、良好的仓储、合理的冲泡,还需要识茶的“慧眼”,方能绽放其高贵特质。

  “老树圆茶”,历经时光锤炼,她色香味形的变化之美,正等懂茶之人去发掘、去品味、去欣赏。

  文字|茶道君

  编辑|RUI

  图片|大益官网、益友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大益茶道院

  End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