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一次完全读懂茶经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茶香缭绕梦里游

(《吃茶去》杂志)从小就伴随着九连山的茶山、茶水、茶香、茶韵长大的我,却在今天,才真切的品出故乡九连山绿茶的真味,读懂九连山茶绿的真正内涵。

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临退悠然自由的我,与几位好友相约,驾着自驾车随“九连山茶乡游”的车队,驰骋在“春风缭绕茶香飘”的行程,领略了九连山茶乡的茶风、茶香、茶韵的风采,让我又一次在茶香茶韵的缭绕里醉入梦乡……

是啊!谁让我早年就离开故乡——九连山茶乡,当兵服役在外工作、生活,一晃“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东西南北,四海为家, 匆匆忙忙。平常虽然难得喝上昂贵的名茶,但后来多年农业战线工作,也曾参加过各类茶业博览会、展销会,交流会,不免还鉴赏和品啜过各种名茶和精细冲沏茶茗的情景。那龙井,在瓷碗中洁白如玉,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这铁观音,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味长久,俗称有"音韵茶",且茶韵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那君山银针,捧杯沏泡中,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可见一团白雾腾空而起,然后慢慢地出现如似一只白鹤,在清澈的云雾中频频点头,继而便朝蓝天翩翩飞去,再往杯里看,杯中茶叶齐刷刷地悬空竖起,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陡然坠落一般。这芙蓉茶,恰似松针儿,待沸水冲泡时,只见热气绕碗边转圈,然后自杯中升起,约莫几纹来高时,又在空中转圈,变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变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把所在的空间角落都让幽雅清香韵致充满。还有极香的凤凰单丛茶,独具个性鲜明,丰富多变,风韵十足,回味无穷的香韵,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浓厚滋味,集花香、蜜香、果香、茶香于一体的高香型乌龙茶,条索紧结、自然花香、透彻明亮、滋味醇爽、回甘强久,耐冲耐泡。不过,我还是对家乡亲朋好友不时寄来点家乡的绿茶情有独钟,但对家乡九连山绿茶的印象,似乎是清晰,又模糊;似懂、非懂,又好像全都不懂。如今到了“功成名就”,“卸甲归田”的我,就要在九连山的茶山、茶水、茶香、茶韵的身旁,度过颐养晚年的欢快时光时,我却全身心地静了下来,希冀能再任九连山绿茶的茶山、茶水、茶香、茶韵,冲刷我的心灵,荡涤我的心魂,以唤起过去记忆里那似乎清晰,又有些模糊,似懂、又非懂,还好像全都不懂的尴尬印象予以变更,从而更真切地品出九连山绿茶的真实味道,读懂九连山绿茶的深遂内涵。

是的,面对九连山区漫山遍野的茶山、茶树,茶香、茶韵,作为长期工作、生活在外的离乡游子,已很少真真切切地,认真仔细地看看茶树、亲近茶树、阅读茶树。说心里话,身在他乡的游子,其实在梦里也常常梦想着亲近、阅读、品尝家乡的绿茶,但必竟是身在异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也正因为来去匆匆,很少真切地回家乡亲近、阅读大自然风物的风采雅韵,所以九连山绿茶在我心中印象的空间里,已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留白”,也许是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烦琐原故,已难以把自己孩提时对九连山绿茶的所有零碎记忆的完全存放;也许是“笨拙”的异乡游子,难以全面、准确的表达对九连山绿茶的解读、想象和感知的遗憾缺失;或许是聪慧的九连山绿茶有意给在外工作生活的自家儿女,在若干年后回来补白时,让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思维空间和想象力,来补全九连山绿茶那水墨画般的真实纯朴的容貌、情景、意境;或许是九连山绿茶与世无争的一种悠然,是闲适隐逸的一种存在,是从容生活,淡泊人生的一种智慧吧!不管是那种也许还是或许,远离故乡九连山绿茶身旁多年的我,今天终能全身心地而来与绿茶亲近交心,相亲相爱,倾诉忠肠。此时此刻,也让“笨拙”的儿郎看出了一点端倪,那就是此刻的九连山绿茶与我的心境都是一样的,心潮澎湃,思绪荡漾。不信,你瞧,九连山上那满山墨绿的灌木林和茶园,到处都是那一抹醉心的嫩绿,袅娜起一层淡淡的翠雾,犹如一幅写实的水墨画卷,令人读来悏意欣然,美的享受。当我们站在半山腰茶园的茶丛里,仿佛就如置身于一片茫茫的绿海之中。你看啊,那一片片梯田式的矮山茶园虽然不是排列的方整有序,且大小不一,但顺着山势伸展,也让人觉得错落有致,加上那绿油油的茶树枝叶点缀,更显得漂亮极了,就像一颗颗翡翠镶嵌在山间坡地上。随着阳光照耀和山风的吹拂,那茶枝嫩叶苍翠欲滴,随风摇曳。当我把双眼聚焦后慢慢追随到远处,那无边无际的满山茶树,犹如一片绿色的台阶,盘绕点缀在山洼坡地中。再看看绿色的茶园里,一枚枚鲜嫩的茶树叶带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舞蹈,仿佛让人看到蓬勃生命的茁壮滋长,且正和着九连山区人们喜爱的“客家山歌”、“客家采花戏”、“客家大锣鼓”的音律和节奏,时儿交头接耳,时儿挽手并肩;时儿手舞足蹈,时儿活蹦跳跃;时儿默默无语,时儿眉欢眼笑,尽情地飞舞,纵情地欢笑,尽情地欢腾,纵情地歌唱。

这飞舞,这欢笑,这歌唱,这欢腾,就像满山的碧浪在我身旁兴奋的激情荡漾,在我眼前逸动的风风火火,在我心中潺潺流水般的流淌,仿佛就像我那慈爱的母亲,亲切地呼唤着自家不太懂事的儿郎。此时的我,宛如是喝下了母亲亲手酿造的客家娘酒那样,心房的跳动激荡在瞬间地加剧,心中醉意的循环流速在瞬间增强,身体的醉意像桃花春水那样永远地活泼飞扬。再看同游茶山的人们雀跃欢声,再听那茶业公司制茶工房顶上播音器上传来,一阵阵入耳的“客家山歌”、“采茶戏调”和欢快的“客家大锣鼓”那“嗵咚 嗵咚 嗵咚咚、嘁咣、嘁咣、嘁嘁咣……”的音律,和着春风吹拂的茶园茶树的飘荡的节拍,是那样的合拍、和谐、吉祥。虽然茶园里采茶者和游者人头涌动,喧闹吵杂,却让人觉得如似浑然一体,自然天成。这音律、这节拍,这响声,早已把我平静的心房扯出了年少时的激情和渴望,就像是一双天外伸来的无形巨手,从夜幕里扯出一道明媚的阳光,把我心田里珍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一的凝聚,又一一的曝光。

我知道:九连山的客家人有此一说:“一重山,一丛人,条条道路有茶亭。”过去的九连山区的客家人,普遍交通不便,人们多以肩挑步行为主,于是,设置在山路上的一座座茶亭就起着让行路人好歇个脚、避个雨、吃碗茶,补充一下能量的作用。

可以说,一座茶亭,就是一位慈母。在赤日炎炎的路上,它为人遮荫,在暴雨骤至的途中,它让人避雨,供劳动者与异乡客人歇息。当人们在茶亭中喝够了茶,抽足了烟,常常总会有老者讲故事,农人话麻桑,妇人谈家常……凉风为人擦汗,山泉为给人弹琴,山景供人欣赏。于是,刚才还一身疲惫的过路人,一下就疲劳顿失,身心愉悦,欢快地上路前行了。在茶亭里,少不了有无偿服务的义务烧茶阿伯、阿婆、或阿叔、阿婶,虽两鬓飞霜,却神情气爽,声音清亮,只要一见过路的客人到来,总是笑容满面地喊:“来啦!累了吧,喝碗茶!歇歇脚吧!”接着就会舀上一碗茶放在你的面前。至今我还记得70年代初,在县联中读高中时的情景:从家里步行到学校有近20里崎岖的山路。途中要爬“丫锯缺”山;要走蜿蜒的山间小路,途中就有一座让人歇息的老“茶亭”;第当我们周末回家或上学时,都要经过老茶亭,尤其星期天下午去学校,每个人去都要背上一星期的口粮(大米、番薯(片)菜干、青菜及油盐等)。记得我们每次回家或去学校都要经过途中的这座老茶亭,这既是我们中途歇息的地方,也是我们20多个同学不成文相约集中的地点,不管谁先到都要在这里等同学们聚集后再走。在茶亭里,有一位就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孤寡老伯,长年累月义务为过路的行人歇息提供茶水。我们每到这里,都要向老伯问声好,喝上老伯煮好的一大碗山茶水,当我们喝了老伯的九连山茶水后,既解渴除乏,又心清气爽,这时喜欢乐器的我,总会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支自制竹笛,吹一段当时的最流行的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送粮忙”,或和其它同学一起来个笛子小合奏,既消磨了等待的时间,调节了气氛,又消除了路途的疲乏。正是这座老茶亭默默地为我们求学,,悠然快乐地穿梭在逸向人生之路的前方……

一座茶亭就是一个路标。在山村问路,村民们很可能就会告诉你往前走的山路走,在某亭处往左(右)拐,就是去某地的路。你若找到了茶亭,便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在荒山野岭之间,山亭也可作为一段标尺,徒步在遥遥无尽头的路上,如果你知道前路有茶亭,心里就不会有对未知前方的疑惑和畏惧。

一座茶亭就是一座平台。旧时人们出行都是靠双脚走路,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而在茶亭中短暂歇息能使路人忘记疲惫,放松后的惬意让人们在茶亭中很容易交谈,这种交谈充满着欢笑。在茶亭偶遇本就是一种缘分,路人是珍惜这种缘分的,所以在茶亭中相遇的人很容易成为朋友,或许这种朋友这辈子仅一次相见,却难以相忘,如果有幸日后某处相遇了,那就是相当熟知的老朋友了,可以毫无拘束地打个招呼道一声平安。

一座茶亭就是一道风景。每一段山路路,每一座茶亭,都是山里人永恒的记忆,难舍的乡梓情结。茶亭既装点了山乡景色,也入远行人的美梦。正是这一座座茶亭,屹立在乡村的袅袅炊烟里,突兀在荒山野岭的多彩晚霞中,其虽然名不见经传,却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彰显着客家人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积德行善的美丽心灵,尽管茶亭有的简陋,并不华美,却反映了客家人真诚的人性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那茶亭所拥有的四季情趣,完美的配合了四时的山景而充满了诗情画意。不管哪个季节,只要你坐于茶亭之中,就能聆听到“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的风韵,静想有关人生的“春花秋月”,那是一件特别让人幸福的事情。

一座茶亭也是一段难舍的情结。每一座亭都是山里人永恒的记忆,既是装点了山乡景致,也是远行游子的家园梦。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在外游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设了一座座“敬宗亭、福星亭、安济亭、甘饮亭、翼然亭、百寿亭、挹薰亭,耸翠亭、望乡亭、思乡亭,以造福乡梓,了却乡情。我就曾见过一座座茶亭的柱子上各刻有各样的对联,如:“景入我怀我入景;神怡心旷心神怡。”“我为人人人为我;亭传代代代传人。”“水复山重山复水;时来运转运来时。”“清泉玉石照明月;明月照石玉泉清。”“梦中醒时醒中梦;非为是者是为非。”这些茶亭对联,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

我也知道,从小村里的老茶人就跟我们这些小孩子说,九连山的绿茶以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而精制绿茶的。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为绿茶。而九连山的绿茶特性,又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保留着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从而形成了绿茶“绿叶清汤,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九连山绿茶属不发酵茶,采制一般有春夏秋茶之分。春茶,又名头春茶、清明茶。为清明至夏至节气所采制成的茶。茶叶至嫩,品质甚佳。夏茶,即在夏至节前后,所新发的茶叶采制成的茶。秋茶,即夏茶采后一个月所采制的茶。绿茶的制作法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绿茶的制作一般流程除采摘外,可简单地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以达到绿茶的品质特征。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团搓成粒,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和储存。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的功能。

在我孩提的记忆里,九连山的绿茶就像九连山区的客家女性一样,纯朴诚实,贤惠孝顺,吃苦耐劳,宁可牺牲自己的风华正茂,干涸自己的青春年华,暗淡自己的丰挺光芒,也要为千家万户人们的向往,希望,默默地奉献出全身的热量和芳香。不是吗!只要你沏上一杯九连山绿茶,端在鼻前稍闻片刻,再放进口中,一股清清的绿茶香味直将在你的口腔里,舌尖上翻腾,尔后再直下喉咙胸腔,顿时就会把人的睏思倦意退去,让人觉得全身舒展自如,神清气爽,就像那紧缩的茶叶,在清水中,云卷云舒;又似舒展的茶叶,在杯里悠悠旋转,闲庭漫步——让你目不暇接,回味无穷,可谓是独享清福。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所以,九连山区的人们对绿茶是倍加珍惜,爱慕,善待之。特别是在沏茶、品茶中都是十分讲究,注重沏茶要有“四最宜”、饮茶要有“三之境”:最宜茶家沐后无语采摘、竹篓中轻放浮搁;最宜汲深山清泉盛于沙壶,拾林间松枝燃于泥炉,壶置炉上,火烧水开,俟温度适中后备冲茶之用;最宜形拙貌朴之泥砂壶泡茶、外赭内青之泥瓷杯饮茶,既可醇其原味,复可赏其形色;最宜二、三素心野老、散淡闲人处江湖之远,栖泉石之间,琴舞松鼠,棋敲闲花。风过竹响,云飘水流。无心有意间啜饮一口,言来语往中齿舌余香。一分苦涩,几丝清凉。茶灵充满,茶意本然。似有人生之况味,又似有宇宙之禅机。此乃饮茶之至境。至若红尘之所谓茶道或街面施设之茶事,虽为俗中求雅、闹中求静之佳选,但一落规制、一涉人为,茶灵便如惊鹿般即刻远遁,茶境也失其天然而退得其次。即使器具再考究、程序再规范、环境再舒适,即使再张以“和、清、雅、寂”之虚目,也总有点表演、作秀、模拟感或别的什么味道。但能臻此境已属不易,毕竟还是与茶有关的雅人雅事。姑可称之为饮茶之雅境。当外感都市喧嚣、内觉身心俱疲之时,不问独处还是群聚,不论绿茗还它茶,不管泥壶还是瓷杯,就其所便,随其所宜,冲上一壶,泡上一杯,倒也沁人心脾,提神解乏。虽未得茶灵之真体,但也可在恍惚间觅出其远去的踪影和留下的余味。此乃饮茶之常境。

是啊,九连山的绿茶,自从在大地之母身上生长的那刻起,就已坚定执着地认定了自己一生的抱负、一生的归宿、一生的情爱,一生的渴望,就是为了要相拥和亲吻那璀璨天空的那一派蔚蓝和星光;为了滋润和惠泽那大地之母亲如手足的那片沃土和人间;为了连结和拥抱一缕永恒情思的茶韵、茶香。正如有人所说的,茶是草木精华累世修炼而成。天地之清气所养、山间之灵坡所育、雨前之甘露所滋。也如人们所看到的,在那碧绿的茶山之上,茶每天都在快乐地生长,每日都与阳光和空气自由对话,与风雨雷电游戏,与夕阳朝霞玩耍。尤其是在酷暑寒冬的季节,万物一片寂静,就是平常最爱冒尖的南国红棉树,喜欢炫耀的江南桃蕾柳芽,也无不都在酣睡中做着一个又一个的天真美梦。但九连山里的茶树却在寒霜彻骨的冬日,毫无瑟缩之意,一身凛然地傲立在深山地域中,顶寒风冷雨,冒霜冻雪凛,默默地积为自己身体里的积蓄能量,为春天的到来呈上滋润、厚实的嫩叶,为人们的品嘇献出清韵茶香。春风乍暖、清明前后,早已探出翠滴绿嫩的茶枝嫩叶,任由采茶姑娘的巧手摘去篓中,送到茶叶制作工房,经萎凋,去除鲜叶中的青草气,增加茶叶的柔韧度。揉捻,使茶叶结成一团团块状,直到茶叶细胞充分破碎,鲜叶逐渐变成古铜色,进而将茶叶用手工反复搓揉成形,最终干燥成为成品茶。可谓是历经火锅上烘,热浪里炒,布袋里揉,从绿嫩里卒死,在干枯后重生,以纯朴诚挚的干枯一叶,成为千家万户的香茗;在壶里杯中变幻,在口中腔里留香,化作人世间的青春活力和厚重温馨。这不是吗?一棵不知名的茶树上生长,看青山与绿水,取天地之精华,这是九连山茶的生命旅途中令人神往、为之抚掌的极致之美。尤其是在生命最为华美的时候,茶的嫩叶离开了生命之树,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茶叶没有了昔日娇嫩清纯的模样。然而,当茶叶到了一个精致的玻璃杯中,与自然之水相遇,一个全新的她又诞生了。茶叶和清水的融合,与清水共舞,让她散发出清新淡雅的气息,那是一种梦想与现实结合的境地。正是这茶经历春夏秋冬,吸吮天地精华,从绿嫩里卒死,在干枯后重生,就是为了她这瞬间之美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啊?这是一种为了瞬间的精彩而释放全部生命的悲壮之美,这是为了瞬间与水的自由舞蹈而生发的相融之美,这是为了将一生凝聚的精华尽情展露的大气之美啊!

是啊!九连山的绿茶虽然只是条索紧结,色泽棕红、或金黄、或乌润带黛青,没有华美绚烂的外表,没有妖媚招摇的气象,也没有堂皇尊贵的冠冕。但它却有纯朴自然,率性本真,可恬淡,也可清静;可绚烂,也可壮烈,最终回归于平淡和宁静之间。正是这一片片茶叶,在冲泡的水中翩翩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遨游。当人们在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人们的眼前。也正是这一片片绿叶的舞姿,在水中幻化着茶山的宁静与澹泊和生命的沉重与轻盈。让人慎密地思考,认真地欣赏,仔细地品味。因为,茶之舞就宛如是人之舞,一个人在清水中尽情旋转身姿与你悠然自在的对话。所以,人们都说茶是有生命的。正是有生命的茶,在很多时候,人们都被茶这长袖飘飘,气若幽兰的“茶仙女”那秀颀和从容的舞姿所陶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时候茶是非常寂寞的,寂寞地等待着能有一个相知的人来欣赏她,品味她。不是吗!品茶,即品人生。悠悠品茶情,漫漫人生路,一抹艰难,几多烦恼和疲惫,一并浸入杯中缓缓地消解和忘却,心境超于平和,情感得以净化,气韵得到提升,让人沉浸于物我两忘的梦幻境界,这不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参悟吗?所以,人们说,一片茶叶,一片生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的一生不也像那茶叶一样,在生命的里程里,倾情绽放自己美丽的一生,最终沉淀一世精华,留芳百世香飘人间!

啊,九连山的绿茶,当我再次喝下你那乳汁般的茶汤,就像周身热血沸腾的心里那样微妙的深沉醉意,就像母亲酿的客家娘酒那样舒筋活络的心魂涤荡。是啊,是你,九连山绿茶水冲刷了我多年心头的泥沙淤积,透析了我心肺脉管的血液循环,让我与你的心相印,脉相连。此时的我,虽然醉意还没完全离去,但我已在醉意里把你的容貌、情景、意境、韵味一一清晰地读懂,不再模糊不清,不再似懂非懂。在我心里的九连山绿茶,永远是一个样,就像那慈祥母亲那样:纯朴诚挚,聪惠孝顺,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伟大形象;遗世独立,矢志不移,乐观向上的傲人姿态;不畏艰难困苦、寻觅美好明天的精神;谦恭内敛,以德留香的高贵品德。

此时的我,没有了更多的“留白”猜想,也没有了梦间的幻想。而是清醒地伴着山风云霏,听着不远处的茶山传来若隐若现的鸟呜声,随着山风的蜿蜒飘逸,延绵而去,悠然不绝,再次见证了九连山区的兴衰,也见证了红尘凡俗的喜怒哀乐。一切都如一幅云绕雨霏的水墨画,唯有眼前一望无边的九连山脉,还静静地耸立在大地之母的身旁,继续向人们诉说着那些九连山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还有那温柔多情的九连山风和潇洒飘逸的云霭,也不知能否留住那些随之远逝的风声,还能否破解属于九连山区人们的所有心事的几分神奇,几分意境,几分真情。“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大自然的岁月始终是匆匆在历史间流逝,但岁月能留下什么,又带走什么,无疑还是那九连山下的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优秀而灿烂的客家文化和“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神奇故事让人传颂至今。

是啊!树生高山头,茶香入梦游。当人们与青山绿水这些大自然伟物相接触时,人们的心总会自觉不自觉地与其相连相印,为之感动,为之振撼。但我在想,如果能在感动、振撼之余,人人都能自觉不自觉地循着大自然伟物的神奇牵引、踏着大自然伟物的高贵步履、抖着大自然伟物的文明精神,在广阔无垠的生命河道里,奔涌不息,静静的流淌,豪迈的逸向远方,这应是最美的……

(摘自2015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赖运胜)

读《大观茶论》全文,能读懂什么?

  因为看了《知否》,对宋代茶文化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仔细的品读了“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的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下面,我用简单的翻译让您快速读完这篇文章。

  原文如下:

  续篇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不一。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岁时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尤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咸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乎时之污隆。时或遑遽,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情尚也。

  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简译:

  世间万物的生长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稻谷栗米用来充饥,蚕丝棉麻用来御寒,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至于茶,它凝聚了山川的灵秀气韵,寄寓着美好的禀性。茶带给人们清闲而平和的感受,这种妙处不是平常人和妇孺之流所能领会的了。品茶之时,内心淡泊、气质高雅、意态宁静。也不是那种举止慌乱,手足无措的人能够消受得起的情趣。

  我在大宋建朝之初,每年专门派使者在福建安溪一带焙制茶叶进贡,“龙团”、“凤饼”等茶名冠天下,延至今日,百废俱兴,天下安定,君臣勤勉治国,有幸造就了无为而治的升平盛世。官宦、富商和平民都享受着朝廷的恩泽,社会上风行高雅,盛行饮茶、品茗风气。所以近年来,茶叶采摘、制作工艺、烹水点茶的技艺越发高妙,无不达到空前境地。如果时局动荡,人心慌乱,百姓劳累病苦,日常生活所需还要疲于奔命,为衣食温饱忧患,谁还会闲心考虑饮茶这等雅事呢?

  唉!在这个极其太平的时代,我偶尔清闲无事,在研究中体会到茶事的精深微妙,领会了其中的奥妙,又担心后人不知利弊,所以叙述茶事的本末,分为十二篇,命名为《茶论》。

  地产

  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今圃家皆植木以资茶之阴)。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简译:种植茶树的地方,如果是山崖,一定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南坡,如果是茶园,一定要选择阴凉的地点。岩石性寒,茶叶生长受到抵制,叶片就瘦小,茶味就淡薄,因此必须借助和暖的阳光来促进生长;而土质肥沃的茶园,茶叶长得又大又快又容易脱落,茶味就会显得过于强烈、放荡,因此必须选择在阴凉处开辟茶园,以调控茶的生长。阴阳相济、和谐,才能生长出最好的茶。

  天时

  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若或时旸郁燠,芽奋甲暴,促工暴力随槁,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渍,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简译:茶工在惊蛰时节开始制茶,首先要考虑的是天气因素。惊蛰,天气微寒,花草逐渐生长。茶树的枝叶生长舒展而快速,茶工就能够从容摘茶、制作,所以制作出来的茶叶色味俱佳。如果天气晴朗闷热,芽叶猛长,无形之中催促着茶工,急迫导致采摘和制作的粗糙。由于时间紧迫,有的茶蒸了来不及压榨,压榨后又来不及研碎,研碎后又来不及制成茶饼,致使茶黄存留于茶叶中,这种茶叶的色味又损失过半。所以,茶工们视天气晴好为幸事。

  采择

  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凡牙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之始芽萌,则有白合,既撷,则有乌蒂。白合不去,害茶味;乌蒂不去,害茶色。

  简译:采茶要在黎明时分,太阳一出来就应停止。采摘时用指甲掐断茶芽,不能用手指搓揉,手气和汗水熏染浸渍,茶叶就不新鲜了。所以,茶工采茶时大多随身携带刚从井中打上来的清水,采下茶芽随即投入水中。凡是如雀舌、谷粒形状的茶芽都被视为极品,一芽一叶的称为“拣芽”,一芽两叶的又次一等,其余的都发球下等茶叶。有些茶树刚萌芽时,会长出两叶抱生的茶芽,称为“百合”,采下之后则会留下茶芽的蒂头,称为“乌蒂”。拣选茶叶时,如果不除去“百合”就影响茶叶的味道,如果不除去“乌蒂”就会影响茶叶的色泽。

  蒸压

  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蒸太生,则芽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茶色赤而不胶。压久,则气竭味漓,不及,则色暗昧涩。蒸芽,欲及熟而香,压黄,欲膏尽亟止。如此,则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简译:茶的好坏,关键在于蒸压得当。如果蒸得太生,茶的颜色青而味太浓烈;蒸得过熟,那芽叶就烂熟了,所以茶的颜色赤红而不易凝聚。如果压的时间过长,茶的精气消尽,味道就淡薄;压的程度不足,茶的颜色暗淡而味道苦茶涩。蒸芽要蒸得恰到好处而香气浓郁,压黄只要把水汁榨尽就马上停止。这样,茶就制的差不多了。

  制造

  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饮而有少砂者,涤濯之不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过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长短,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过宿,则害色味。

  简译:鲜叶一定要洗净,制茶器具也一定要清洗干净,蒸茶、压茶一定要恰到好处,研茶一定要研熟,烘焙的火一定要恰到好处。喝茶的时候,茶中有小沙尘,那就是清洗得不干净;茶叶的纹理干燥、发红,那就是烘焙火候过了。制茶时,先要考虑日照过长短,均衡用工,规定采择数量,一天内完成制茶。否则,茶青一过夜就影响颜色和味道了。

  鉴辩

  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即日成者,其色则青紫;越宿制造者,其色则惨黑。有肥凝如赤蜡者,末虽白,受汤则黄;有缜密如苍玉者,末虽灰,受汤愈白。有光华外暴而中暗者,有明白内备而表质者,其首面之异同,难以慨论,要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则凝然,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有得于言意之表者,可以心解,比又有贪利之民,购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制造,碎已成之饼,易以范模;虽名氏采制似之,其肤理、色泽,何所逃于鉴赏哉。

  简译:茶的模样各不相同,就好像人的模样不同一样。调出的茶膏稀的,茶饼的表层有皱褶花纹;茶膏稠的,茶饼的纹理细密而质地坚实;当天制成的茶饼,颜色青紫;过一夜制成的,颜色就会暗淡发黑。茶末虽是白色的,但一经开水冲泡,颜色就会发黄;有的茶饼细密犹如苍玉,茶末虽是灰色的,但一经开水冲泡,颜色却更加洁白。茶饼的模样风采各异。简要地说,茶饼颜色晶莹透彻而不杂乱,质地紧密而不浮华,拿在手里坚实,用茶碾碾时铿然有声,说明是茶中精品。有些茶饼的品级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只能是意会心领。有些贪图暴利的茶人,购买外焙的白茶芽,冒充北苑的茶,有的碾碎已制成的茶饼,换上北苑的茶模。虽然茶饼的名字和制造方法非常相似,可茶饼的表层纹理色泽,怎能逃过鉴赏家的眼睛呢。

  白茶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

  简译:白茶自成一种,与一般的茶不一样,它的枝条舒展,叶子晶莹剔透。在山崖的丛林之间,偶然生长出来,不是人力可以得到。有这茶树的不过四五家,每家的白茶树不过一二株,每年制造的茶饼不过两三銙。这茶的茶芽不多,特别难以蒸青烘焙,汤火一不得当,就已变成一般的茶了。白茶,必须精心细致地制造,得当地运作制作方法。这样,制出的茶饼就表里透彻,好像美玉包藏在璞石之中,是别的品种无与伦比的。浅焙也做这样的茶,但品格远远不及。

  罗碾

  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生铁者,非淘拣槌磨所成,间有黑屑藏干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为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轮锐而薄,则运边中而槽不戛。罗欲细而面紧,则绢不泥而常透。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铁之害色。罗必轻而平,不厌数,庶几细青不耗;惟再罗,则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之色。

  简译:茶碾银制的最好,其次是熟铁的。而没有经过挑选打磨的生铁制成的茶碾,有时有黑屑藏在缝隙、凹处,会严重影响茶的色泽。碾槽要制作得深峻,碾轮要税利而薄。槽深峻,那么槽底就平直,碾茶时,茶叶容易聚集在槽底,碾出的茶末就粗细均匀。茶筛的底面要细密,筛底要绷得紧,这样做筛底的绢才不易被堵死而容易透气。碾茶一定要有力、快速,碾的时间不能太久,否则,碾铁会损害茶的色泽。筛茶用力一定要轻,持筛要平稳,不要怕筛的次数多,只求不损耗茶末。只有经两次罗筛的茶末,加入水才会轻盈泛起,茶面如粥面般凝结有光泽。

  盏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简译:茶盏以青黑色釉面为上,尤其以黑釉上有兔毫般细密的白色斑纹为上品。底一定要稍深面积微宽,盏底深,便于茶即时生发,而且容易翻出白色汤花;盏底宽,那么,在使用茶筅搅拂茶汤时不妨碍用力击拂。当然,还必须根据茶量的多少,选择大小适宜的茶盏。茶盏高茶量少,就会掩盖茶的色泽,茶量多茶盏小,茶就不能充分地吸收沸水。只有茶盏温热,茶才能即时生发,持久耐泡。

  筅

  茶筅以觔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未必吵,当如剑脊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疏劲如剑脊,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简译:茶筅要用苍劲年壮的竹子做成。茶筅的干要厚重,竹束要疏朗有劲。根部要壮实而末梢一定要细,竹束应当像剑身的样子。茶筅的干厚重,握着就好用力而且远转自如。竹束疏朗有劲像剑锋,那么搅拌拂茶汤时,即使用力过猛也不会产生浮沫。

  瓶

  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未欲园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简译:茶壶最好是用金、银做成的。壶的大小规格,应当适宜。注水是否得当,关键看茶壶的口、嘴及其太小和形状。壶嘴的口稍大并且曲度恰当自如。那么注入茶盏的沸水,力度紧密而又不会散开;壶嘴的末端要是圆小而尖,那么,当注入茶盏的沸水力度紧密,茶就生发得快而适中又有节制;壶嘴不滴水,汤面就不会破碎。

  杓

  杓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过一盏则必归其余,不及则必取其不足。倾勺烦数,茶必冰矣。

  简译:水勺的大小,应当以能盛一盏水为量,如果超过了一盏的容量,那剩下的沸水就一定要倒回去;如果不足一盏的量,那就一定要再舀来补上。勺里的沸水倾倒的次数多了,茶水一定就凉了些。

  水

  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曰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

  简译:水以清、轻、甘、洁为美。古人品水,虽然说以镇江中泠泉水、无锡惠山泉水为上品,可是人们离那有远有近,不方便随意取得。其实,只要取清洁的山中泉水就好了。其次,可取人们常常汲取的井水。至于那江河的水,因有鱼鳖的腥味,泥泞的污浊,即使是质轻味甜也不可取用。用于冲茶的沸水,以沸水中接连跳出一连串的鱼目、蟹眼一样的水花为准则。如果水沸腾的时间过长,就要往里加些新水,放在火上再烧一小会儿后使用。

  点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过,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粲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转,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然后结霭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简译:

  点茶的方法不尽相同。要先往茶盏中的茶末加少许的水。搅动调和成像溶胶一样的茶膏,过了片刻,然后把沸水注入茶盏,用筅搅拌。如果手重筅轻,茶汤中没有出现粟纹、蟹眼形状的汤花,这叫做“静面点”。

  第一次注水水力势不太猛,就要用筅先搅动茶膏,再渐渐加力击拂。手的动作轻,筅的力度重,手指绕着手腕旋转,将茶汤上下搅拌得透彻,就像发酵的酵母在面上慢慢发起一样。

  第二次注水要从茶面上注入,先要绕茶面注入细线一样的一圈,接着,一边急速注水急速提瓶,茶面纹丝不动,一边用力击拂,茶的色泽渐渐舒展开,茶面上泛起错落有致的珠玑似的汤花。

  第三次注水要多,像先前那样击拂,击拂得轻而均匀,围绕着盏心,顺着同一个圆环回旋反复击拂,直到盏里的茶汤里外透明,粟纹、蟹眼似的汤花泛起凝结,错落地生起,这时茶的色泽已十得六七了。

  第四次注水要少,筅搅动的幅度要宽,速度要慢,这时茶的清真华彩已焕发出来,云雾渐渐从茶面生起。

  第五次注水可以稍微不受约束,搅动筅要轻松、均匀、透彻,如果茶还没有完全生发,就用力击拂使它生发出来;如果已尼生发,就用筅轻轻拂动使茶面收敛凝聚。如果茶面上结成云雾,结成雪花,这时花色已全部呈现出来。

  第六次注水是要看茶的立作状态。茶面上乳点突出凝结,只要用缓慢地环绕茶面拂动就可以了第七次注水是要分辨茶的轻重清浊。观察茶汤稀稠是滞适中,好了就可以停止了。这里茶面上细乳如云雾汹涌,好像要溢出茶盏腾起,在盏的周围回旋不动,叫做“咬盏”。

  味

  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其味醇而乏风骨者,蒸压太过也。茶枪,乃条之始萌者,木性酸;枪过长,则初甘重而终微涩。茶旗,乃叶之方敷者,叶味苦,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此则芽銙有之,若夫卓绝之品,真香灵味,自然不同。

  简译:茶以味为上。香、甜、重、滑,是茶的全味,只有北苑、壑源的茶中珍品才兼有这四种真味。如果茶的味道醇厚可茶劲不足,原因是制茶蒸茶、压榨得太久了。茶枪即茶芽是枝条刚开始生长时萌生的,木性酸,茶芽过长,那茶的味道一开始是甘甜醇厚的,可最后却有些涩。茶旗则是刚刚展开的嫩叶,叶的味道苦,旗长得太老,那茶的味道一开始时留有苦味,可喝到最后反而觉得甘甜。芽夸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至于那茶中的极品,原真的香味,灵秀的味道,自然不同一般。

  香

  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干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或蒸气如桃仁夹杂,则其气酸烈而恶。

  简译:茶有原真的香气,不是龙脑、麝香这类的名贵香料可相癖美。想要得此真香,一定要把茶叶蒸到熟透再压榨,直到汁水压榨干了再细细地研磨,研细之后才可制成茶饼。这样造出的茶就具备了和美的气韵,新茶入盏即清香四溢,犹如秋气一般清楚怡人。如果蒸茶时蒸气中夹杂有桃仁之类的异味,那茶味就酸烈难闻了。

  色

  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天时暴暄,芽萌狂长,采造留积,虽白而黄矣。青白者,蒸压微生;灰白者,蒸压过熟。压膏不尽则色青暗。焙火太烈则色昏赤。

  简译:点茶时,茶汤的颜色以纯白色为上等真品,青白色的就差了一等,灰白色的更次,黄白色的又在此之下了。采茶、制茶,上得天时,下尽人力,茶色必然是纯白色的。如果天气暴热,茶芽肆意疯长,采茶、制茶不能及时完成,长时积压,即便是纯白色的茶也会变黄了。如果蒸、压得稍微生了些,茶色就显青白;而蒸、压得过熟又显出灰白色,如果茶汁压榨得不够干净,那茶色就青暗;烘茶时焙火太旺,那茶色就会昏暗发红。

  藏焙

  数焙则首面干而香减,失焙则杂色剥而味散。要当新芽初生,即焙以去水陆风湿之气。焙用热火置炉中,以静灰拥合七分,露火三分,亦以轻灰糁覆。良久,即置焙篓上,以逼散焙中润气。然后列茶于其中,尽展角焙之,未可蒙蔽,候火速彻覆之。火之多少,以焙之大小增减。探手炉中,火气虽热而不至逼人手者为良。时以手挼茶,体虽甚热而无害,欲其火力通彻茶体尔。或曰,焙火如人体温,但能燥茶皮肤而已,内之湿润未尽,则复蒸暍矣。焙毕,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缄藏之;阴润勿开,如此终年再焙,色常如新。

  简译:焙茶是极有讲究的。如果茶烘烤的次数多了,茶饼表面就显得干燥,香气锐减;若烘烤不足,又茶色驳杂,香味散尽。因此须在新芽初生时,即加以烘烤,除去水陆风湿之气。烘烤时要在炉子里放上熟火,用死灰掩盖七分火,露出三分火,这三分露火也要用轻灰稀疏地覆盖起来。过了许久就将焙蒌放在炉上,用来逼散篓中的潮气,然后把茶芽均匀地摆列在焙篓里,一定要让焙篓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烘到,避免有的茶因被遮蔽而烘烤不完全。焙得正到火候时就赶快把露火全部用死灰覆盖起来。用火的多少根据焙篓的大小增减。把手伸到焙炉中,以火气虽热却不至于烫手为宜,常常用手摸一摸茶芽。芽即使很热也没有什么妨害,要让那火力把茶芽整体都烘烤得透彻才好。有人说,焙火的热度如果只达到人的体温,只能使茶表皮干燥罢了。而茶体内的湿润之气并未烘尽,那就再烘烤一次。茶焙完之后,就密土封在用了很久的竹制漆器中保存起来。天阴潮湿的时候不可开封,到年终再焙一次,茶色依然如新。

  品名

  名茶,各以所产之地叶。如耕之平园、台星岩、叶刚之高峰、青凤髓,叶思纯之大岚,叶屿之屑山,叶五崇林之罗汉山、水桑牙,叶坚之碎石窠、石臼窠(一作穴窠),叶琼、叶辉之秀皮林,叶师复、叶贶之虎岩,叶椿之无双岩芽,叶懋之老窠园。各擅其美,未尝混淆,不可慨举,后相争相鬻,互为剥窃,参错无据。不知茶之美恶,在于制造之工拙而已,岂岗地之虚名所能增减哉!焙人之茶,固有前优而后劣者,昔负而今胜者,是亦园地之不常也。

  简译:茶已制成,则须冠以美名。名茶皆因产茶圣地的茶叶而得名。就像名叫“耕”的茶之出自平园台星岩叶,“刚”的茶名出自高峰青凤髓叶,“思纯”的茶名出自大岗叶,“屿”的茶名出自屑山叶,“五崇柞”的茶名出自罗汉上水桑芽叶,“坚”的茶名出自碎石窠石臼窠叶、琼叶,“辉”的茶名出自秀皮林叶,“师复、师贶”的茶名出自虎岩叶,“椿”的茶名出自无又岩芽叶,“懋”的茶名出自老窠园叶,各自专有那茶之美妙,不曾混淆,其他就不一一列举了。后来各地的茶叶争相出售,有的互相盗用其名,以致真假难疼。孰不知茶的好坏,全在于制造工艺的精巧和拙劣罢了,哪里是所产地的山冈土地的虚名所能增减的呢!茶农焙出的茶,固然有先前质优而质劣的,也有先前质劣而后质优的,这也是由于产茶园地的土质变异了!

  外焙

  世称外焙之茶,脔小而色驳,体耗而味淡。方正之焙,昭然可别。近之好事者,箧笥之中,往往半之蓄外焙之品。盖外焙之家,久而益工;制造之妙,咸取则于壑源,效像规模,摹外为正,殊不知其脔虽等而蔑风骨,色泽虽润而无藏畜,体虽实而缜密乏理,味虽重而涩滞乏香,何所逃乎外焙哉!虽然,有外焙者,有浅焙者。盖浅焙之茶,去壑源为未远,制之能工,则色亦莹白,击拂有度,则体亦立汤,惟甘重香滑之味,稍远于正焙耳。至于外焙,则迥然可辨。其有甚者,又至于采柿叶、桴榄之萌,相杂而造。时虽与茶相类,点时隐隐如轻絮泛然茶面,粟文不生,乃其验也。桑苎翁曰:“杂以卉莽,饮之成病。”可不细鉴而熟辨之?

  简译:说完名茶,再来看看世间所说的“外焙”之茶。外焙,即非官方的民间个人私设的制茶处所。所谓“外焙”茶,叶体瘦外、颜色驳杂、气味淡薄,和“正焙”茶相比,显然可以辨别。近年来有些好事之人,常常在装茶的竹筐里藏一半“外焙”茶,以次充好。从事“外焙”的茶工,模仿“正焙”久了,也越做越精巧,完全取法北苑、壑源“正焙”的规模,把“外焙”仿制成了“正焙”的模样,惟妙惟肖。却不知茶饼的大小虽然相同,可缺少“正焙”的风骨;色泽虽然莹润,可缺少内在的蕴味;形体虽然结实,可缺少细密的纹理;茶味虽然醇厚,可缺乏香气而显涩滞。模仿的虽然很像,可怎么能逃脱“外焙”的名声呢?虽然这样,茶依然还是有“外焙”的、有“浅焙”的。“浅焙”的茶与壑源“正焙”的茶相差不远,制造得也很精巧,颜色也晶莹洁白。点茶时,如果击拂有度,茶体也能在茶汤中立起,只是甘甜、醇厚、馨香、爽滑的味道,比起“正焙”的,稍逊一辞行。对于外焙的茶还是能够明显地辨别出来。还有一些更过分的,甚至采摘柿叶、橄榄嫩芽,同茶叶掺尽可杂起来制造,虽与茶叶相似,但点茶时隐隐有些像轻絮似的东西漂浮在茶面上,不能产生粟纹似的汤花,这正是假冒产品的明证啊!桑苎翁曾经说过:“茶中掺入草木析叶子,人喝了是要生病的。”这一点,喝茶的人怎能不明鉴别,细分辨呢。

五分钟读懂明前茶

又到一年明前茶。

每到茶季就能经常听见“明前茶”,明前茶是什么?它有什么来历?为什么在茶行业受到如此推崇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01

“明前茶”是什么?

或许你会认为明前茶就是清明前采摘、制作的茶。

其实不然,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大红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一称。

我国产茶区域的分布,根据气候差异可分为:

西南茶区——贵州、云南、四川等

华南茶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

江北茶区——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

江南茶区——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

其中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一些中国传统名茶都产自这个区域。

根据茶叶产地对应的产区,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明前茶,明前茶主要产区是江南茶区。

而来自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区的春茶虽然是清明节前采制,也不能称之为明前茶。

因为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大部分区域地处中国南部,开春气温回升早,每年往往是在中国传统春节时就已经开始采茶,待到清明时,采摘茶叶已近两个月。

而江北茶区由于气候原因如河南、山东等地往往在清明节后才开始采制,因此也无所谓明前茶。

02

“明前茶”的来历

传说中饮茶是神农氏的发明,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中国人饮茶的历史从西汉开始,若从史家推测与考古学的成果来看,中国人约从周秦时期开始饮茶。

茶中最受推崇的明前茶,其历史大约始于魏晋时期。

自出现后,逐渐聚集了茶文化中多种符号,成为宗教、政治、经济、道德、养生、趣味休闲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从其出现开始,明前茶的消费就不是一个完全基于茶叶品质的消费,而是对于符号的消费。

汉晋至南北朝期间,茶刚刚被人们发现,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茶被人们赋予了养生、神异、风雅、养廉等符号。

唐代,明前茶的概念开始清晰,并且成为清明祭祀的供品,因此又有了敬神、尊上的符号。

清明宴后,皇帝以茶赏赐大臣。民间受此影响,文人雅士们在清明前的三月三修禊宴饮中,用茶代替了酒,使明前茶又增添了审美符号。

宋代,斗茶成为风气,而最高等级的进贡给皇家的龙凤团茶,使得明前茶又多了奢华的符号。

“明前茶”的提出《茶经》中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这三个月中,对于茶叶生产来说,有四个重要的节气———立春、春分、清明、谷雨。

不同用途、不同地区采茶的时间不一样。

唐代,人们普遍认为采制时间越早,茶的质量越好。

春雷发声当在二月仲春之时。

《旧唐书·文宗本纪》:“太和七年春正月......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上务恭俭,不欲逆其物性,诏所供新茶,宜于立春后造。”

正常情况下,吴蜀地区的茶树在春天时还没芽,但为了讨好皇帝,地方官通过园艺技术的改进,居然在正月里就把新茶放到了皇帝的面前,结果被唐文宗以逆物性的理由给否定了。

由于是皇帝说贡茶“宜于立春后造”,所以,立春就成为明前茶采制时间的上限,而下限当然就是三月三了。

但在这段时间里,立春后春分前采制的茶称为社前茶,春分至清明之间生产的才是真正的明前茶。

唐代与“明前茶”地位的上升明前茶在汉晋时期,只是有质量上的地位,但到了唐朝,明前茶的地位迅速上升。

明前茶地位的上升主要应是受祭祀的影响。茶用于祭祀的历史比较早,但对茶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的应是南齐武帝的那道诏书。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 “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荼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齐武帝是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他的本意不是出于对茶的推崇,但客观上提升了茶在生活中的地位。从此以后,茶就成为宗庙祭祀中不可缺少的祭品。

唐代清明贡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宜兴,从路程上看,立春后采茶、制茶,一路舟车送到长安,正好可以赶上清明的祭祀活动。

李郢的《茶山贡焙歌》: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极清明宴”,很明确地说春贡是为了赶上清明宴,而这清明宴与清明祭祀是直接相关的。

史书中,唐宋之际的春贡大多在清明之前就要送到京城。

在这样的氛围中,清明成为茶叶生产中一个带有特异功能的日子,因为祭祀与贡茶的关系,明前茶比普通的茶叶又多了一个奢华的符号。

而到了唐朝中后期,对于明前茶的崇尚更是全方位的。

03

“明前茶”的优点

外在优点: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发芽数量多、芽密且壮、嫩度好、叶张厚。

而且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

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尤其是明前采制的茶叶,更是名优茶中的极品。

内在优点:

赶在明前制成的茶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也高,尤其是叶绿素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片片竹叶,视觉观赏效果好。

而且,明前茶中氨基酸的含量相对于雨后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

04

“明前茶”怎么喝

喝春茶并不是越新越好,刚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马上喝。

新茶一般带有“火”味,如果马上冲泡,喝了过后嗓子会发干,而且味道也不鲜美,因此先放上一到两个星期,味道会更好。

另外,新炒制的茶叶中还残留水分,不利于保存。

经过适当的存放,不仅可以去掉“火”味,而且还可以降低干茶的水分。

明前茶不仅要求汤绿,味鲜,香气馥郁,而且还要求形美,龙井茶的干茶外形要扁、平、直,碧螺春干茶外形要“卷曲成螺”。

冲泡之后,茶的芽叶在玻璃杯中慢慢舒展开来,上下漂浮,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若担心水温不好控制,可以先把沸水倒进一个杯中,然后再倒进茶杯中冲泡,这样就可控制水温了。

而明前碧螺春茶,还应先冲水,再投茶。

05

理性面对“明前茶”

社会上对“明前茶”的推崇,其抽象概念大于实用价值,审美意义大于饮用价值,喝茶者的虚荣心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因为“明前茶”的数量少且珍贵,能够喝上往往是有身份、有品位的象征。

其实,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茶叶的开采时间是不一致的。

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南北开采时间相差3-4个月。

气温高的茶园可能在清明前就已经采过2-3次了。

但有些海拔较高,茶园靠北的地方,过了清明节,还一次都没有开采过。

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由于海拔高度和水肥管理的差异不同,采摘的时间也可能会相差5-20天。

所以说,买茶时不能单凭茶叶采摘的季节来判断茶叶的好坏。

06

“明前茶”上位史

公元十六世纪末的某个春天,广西布政使许应元的公子、杭州富二代圈子里著名的文艺人许次纾,在他的新书《茶疏》里,对绿茶采茶时节写下了这样的描述:“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这种节令选择,与今天老茶客们所青睐的好茶一模一样:明前味道太淡,谷雨前后,才是绿茶最好的采摘时节。

若干年后,许公子因为这本《茶疏》名声大噪,成为继茶圣陆羽之后,最受人们尊重的茶学理论大师之一。

但奇怪的是,他提出的“清明太早”,却被后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晚从十八世纪起,茶必明前、越早越贵的风气弥漫在这个国家。淡薄无味的明前茶成了送礼佳品,而爱茶人自己喝的却是谷雨茶。

一般说来,茶树会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冬季,优先完成营养生长过程,大量氨基酸被积累在叶片中;而到了天气暖和之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会齐头并进,叶片生长速度快,纤维多叶片薄,养分积淀不足,此外还有一部分营养被花果吸收,氨基酸含量当然不如开春时丰富。

而多酚类物质恰恰相反,是茶树生殖生长的副产品。人们常说没有杀青的茶“有青草味”,这种青草味,正是茶多酚带来的。而绿茶的清新香味,乌龙茶、红茶等发酵茶里馥郁的香味,都来自于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分解和挥发。

所以,茶叶滋味的高低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茶氨酸和茶多酚的平衡——前者提供鲜甜的滋味,后者提供一部分的苦涩味和独特的香味。

陆羽在《茶经》里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换算成阳历,大约3-5月之间,都是值得采茶的季节。

从四川蒙顶、到浙江紫笋、再到江苏阳羡,不同海拔的茶区、不同的茶叶品种,有着不同的生长周期。陆羽提出的三个月理论,事实上是给各地茶叶出芽和熟成程度不同,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余地。

到了明朝,许次纾所说的“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事实上是站在江浙产茶区的角度,对《茶经》采摘时间的进一步精进和细化。这与明代茶叶的种植和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关,也与炒青绿茶技术的成熟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宋以前有一种比明前茶更早的“社前茶”,社指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会在当天祭祀土地爷。顾名思义,这种社前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于祭祀的。

唐朝李郢的《茶山贡焙歌》中“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极清明宴”说的就是祭祀用的茶,要赶在清明节前送到京城;欧阳修的茶诗里多次描述茶农“喊山”求早茶;《宋史》里则记载了宋徽宗要求各地进贡社前茶的轶事。实质上,这是身为农耕政权掌舵者的皇权和士大夫,为一年农事讨个彩头、求个吉利,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751年农历2月,乾隆帝来到杭州,在看到乡民采茶后,写下了一首打油诗《观采茶作歌》:“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一试观其道。”

作为中国历史上个人修养最高的帝王之一,乾隆帝精通汉、满、蒙、藏、维五种不同语系的语言。这首打油诗,他援引了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里的句子“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火前”,指的就是禁火的清明寒食节令之前。

图源 | @谁最中国

最讽刺的是,在乾隆年间内务府造办处的进贡档案里,龙井茶的进贡时间其实都不在清明早春,而是农历6月-8月左右,经过较晚采收和灰缸储存熟成的茶叶。

在乾隆同时代的日本,一本名为《茶经详说》的风物志里记载了江户时代日本人对绿茶种植的改良:每年3月茶树开始萌芽后,为了控制茶芽生长的速度,茶农开始用稻草或者寒冷纱覆盖住茶树,让其生长速度缓慢一些,更多地吸收营养增加茶里的滋味浓度。

图源 | @谁最中国

这种被称为“覆阴法”种植出来的茶叶,最迟要到每年5月中旬才能完成。还要放在避光、避湿的库房中一个月以上,让茶叶褪去火气才能出售。

虽然承袭唐代蒸青茶之后的数百年里,日本制茶工艺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改良改进,没有如中国一样出现烘青、晒青、炒青的技术迭代。

清中后叶,一项改变茶叶育种技术开始大规模普及:扦插。

1965年,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借助扦插技术,培养出了一种产茶量比普通茶树高30%,出芽采收时间比普通茶树提前10天以上的龙井茶。因为是60年代培育出的第43代龙井,命名为6043。七十年代后,被简称为龙井43号。

1972年起,全浙江范围内的龙井产区开始全面推广龙井43号的种植。根据杭州市西湖街道龙井村的档案,龙井43号投产后,综合提早上市和产量增加两大利好,茶农每年的收益可以提高10倍。对农户来说,巨大的利益让他们纷纷拔掉了种植几十上百年的老茶树,改种龙井43号。

更可怕的是,仅仅几年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绿茶区全面跟进种植龙井43号。绿茶的种群多样性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到今天,不管商标打着西湖龙井、恩施玉露、黄山毛峰或者安吉白茶的绿茶,但凡能在早春第一批上市的,本质上都是载种于各地的龙井43号。

其实,明前茶的功能定位也决定了,很少有人会追求一杯茶中细腻内敛的美好滋味,而是送礼时的面子和价格。

来源: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