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传承白茶

找到约3,123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现状与传承

福鼎是一个地处闽浙边界、具有历史沿革久远、海西东北翼滨海旅游工业城市,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特征和价值的是福鼎人民长期为生活生存而奋斗创制的传统工艺,显得弥足珍贵。尤其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具有自然、科学、优质、且传承久远,又处于革新创制的过程,独具科学艺术魅力。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发端于福鼎太姥山,主要分布在国家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山脉周围的点头、磻溪、白琳、管阳、叠石、贯岭、前岐、佳阳、店下、秦屿和硖门等17个乡镇,各个乡镇的企业、民间的手工作坊,都留存有白茶制作的独特技术。但长期以来人们只看到白茶的优秀,对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整个过程的文化性资源认识不足,缺乏形成文化品牌的意识。难怪有学者说,没有文化的茶叶,还不如树叶。没有发现到的文化内涵,并不等于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有形的物质媒介基础上,挖掘其内在深层的东西,包括它的历史渊源关系,调查其存在的状态,挖掘人们意识形态还未触及到但已根本性存在的现象,确认其重要价值和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发扬使之得到静态的保护。本文以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为论说点,根据上述的观点,作一表述如下:
一、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实际状况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白茶史息息相关,拥有独特的制作方法,也经历了从民间走向都市,从作坊走向工厂,从传说走向科学的路程。关于白茶制作的历史可以上溯于神农尝百草时期,上古时代人们运用的自然晾青的茶叶萎凋工序,这是一种古老的制草药方法。福鼎利用茶叶已四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这就是茶叶加工的开端。据有关史料说明,在东晋时期,闽东就有产、饮茶的历史。至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有学者指出即是福鼎的太姥山,可见唐代就已有“白茶”品种。自宋以来从民间至宫庭,均有白茶的记载。白茶名称也出现在宋代《东溪试茶录》:“茶之名有七,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民间以为茶瑞。”据《福建地方志》和现代著名茶专家张天福教授《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白茶早先由福鼎创制于清嘉庆初年。当时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约在咸丰六年(1857年),福鼎选育出大白茶茶树良种后,于光绪十二年(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白茶制造历史在福鼎掀开第一页。后来又制作白牡丹茶贡眉、寿眉和新工艺白茶,大大丰富了白茶制作技艺的理论与实践。
福鼎白茶传承古老制法,据民间传说和福鼎乡土文献记载有个3派系:

1.福鼎白琳翠郊吴氏,白琳翠郊吴氏系春秋时期吴国夫差的后裔,在清乾隆年间经营白茶而发迹,至今留存清代的规格宏大的吴氏古民居和相关的制茶工具。

2.点头柏柳,在清代(约1857年),福鼎点头柏柳陈焕、张吓钦等人发现“绿雪芽”茶树后,并移植家中繁殖。光绪三年(1875年),有黄岗周开陈也移植、培育了白茶树。目前为止,吴、陈、张、周等第一代传承人因年代久远,难以理出他们的传承脉络,其传承情况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考究。

3.梅山派,梅山发衍始于梅氏。梅氏始祖可能由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管辖下的大漈乡迁徙而来,有待查证。但梅伯珍是第一代传承人,第二代是梅伯珍的四个孩子,分别是梅毓芳、梅毓厚、梅毓淮、梅毓银,但家谱没有明显记载他们的制茶经历。第三代为第二代“毓”字辈繁衍,为“相”字辈,人员众多,有的子承父业,在柏柳种植、制作、经营白茶,较有成就的有生于民国十七年的梅相菁等人。第四代人数也是众多,现在主要是梅传彬、梅传勇、梅传浩、梅传志、梅先春等人。

二、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濒危调查分析

种植技术是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关联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形成白茶优秀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在发现、传承、创制白茶过程中,因历史因素影响,古老移植技术缺乏更加详尽的记载,以至影响对白茶制作的进一步研究。太姥山鸿雪洞“绿雪芽”茶树是福鼎白茶品种的原始“母株”,是研制白茶的重要母本,现在的福鼎白茶所采用的品种福鼎大白、福鼎大毫和菜茶都是由此繁殖而来,福鼎区域目前还尚未发现其它原始“绿雪芽”。因此“绿雪芽”是源头所在,显得举足轻重、弥足珍贵。但这株天然优质的茶种仅存1株,并曾经遭受过砍伐,现在这株是“母株”发芽后才生长起来的。独存一株,且生长于游览区中,其生存环境面临新问题。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传承情况存在缺失或断层现象,福鼎白茶自创制开始,是地方的支柱产业,农村广泛种茶,并会制茶,但主要传承人脉络沿习产生分化,所记载的传承白茶者其后代难以完全掌握先祖遗传。后百多年来,福鼎白茶起起落落,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也断断续续。当时福鼎乡村民间拥有广泛的制茶手工作坊,白茶制作大众化。随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制茶技艺走向科研,集中于工厂、企业,民间传统的古老制茶技艺方法在传承和流失中并存。怎样完全掌握民间古老的制茶技艺,又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将是个全新的问题。时代变更、工业发展、社会进步,白茶拥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所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茶叶的发展,对于白茶制作提出挑战。制止有害物质进入茶区,培育无公害生产基地,是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技艺传承发展的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三、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品质特征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第一个特征是其采用独特的茶树良种。太姥山的绿雪芽茶树是福鼎白茶的母株,它生长于山中岩壑幽谷,浸濡于氤氲云雾,汲天地之精华,成一己之独秀,铸就福鼎白茶优秀品质。现福鼎白茶制作原料品种主要采用福鼎大白、福鼎大毫和菜茶,其共同特点是叶色黄绿具光泽,嫩芽精尚肥壮,叶厚而质地柔软,茸毛多而长。福鼎白茶以上述三种良种制作,制品毫显、色白、口感鲜醇,爽快,毫香显露,伴有花香,汤色黄亮,滋味醇厚回甘。其次是它传承悠远的古老工艺,上古先民最早采用制茶法与一般制草药方法相同,运用晒干或自然晾干,把鲜嫩的茶叶保存下来,这其实是现在的“萎凋”技术。福鼎白茶生长的摇篮在太姥山区域,民间口头相传或相关乡土文献记载,尧时,太姥娘娘在太姥山鸿雪洞找到白茶树,采摘焙烘,用白茶以治麻疹。这种“焙烘”的制法,与上古先民制草药一脉相承。明代田艺衡《煮茶小品》对白茶制作工艺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可见茶叶以晒干是最为上乘的制作工艺手法之一,且由来已久,它可保留着茶芽天然纯真的风味,体现远古茶艺的风采。还有福鼎白茶现代制作技术向科学、自然、优质发展,白毫银针取肥壮单芽为主要原料,白牡丹取一芽一叶或二叶,贡眉(寿眉)取一芽二、三叶为主要原料。主要程序以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两种形式为主,并进行了拣剔、烘焙等工序,体现了技艺高超的制作技术。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大大失去实用价值。

四、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价值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尤其突出它的科学价值,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元素。我们从白茶制作的流程可以看出它的科学特征十分鲜明。它的重要价值可从几方面把握:首先,白茶制作技艺沿习上古自然晾青茶叶“萎凋”工序,某种程度上发现并继承了中华医学的传统文化,沿袭了古代白茶文化,并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白茶是人国特有的茶类,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白茶具有清凉解毒、治疗麻疹的记载,如清代名人周亮工《闽小记》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因此它是养生保健的重要良方,一直以来深受茶人所喜爱。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医学界研究再次验证了白茶具有解毒、防癌、抗癌的良好辅助作用。白茶是我国传统的外销茶类中,被广泛地认为是最为和谐的饮料、最具保健功效的茶叶之一。这也说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为其科学性提供了依据,否则,没有用途的文化遗产就不成为遗产。作为我国传统六大类茶之一的福鼎白茶,最具有独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为福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福鼎人民秉承山水灵秀和高超的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培育和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和韵味的茶人茶树茶文化、茶园茶业茶之乡,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它的文化艺术魅力还在于,白茶制作技艺集悠久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女性文化、时尚文化、健康文化于一体,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它符合人们普遍存在的“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时尚心理,加工法成天然,适合人们的需求。福建白茶特有的清香,并拥有时尚的女性茶艺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寻求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保护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在保护和传承中发展,还要依靠保护的软环境建设,更要依靠硬环境的不断补充。近年来,我们加强保护的措施落实。因它是茶文明中最自然的原始的制茶工艺,同时也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其工艺程序也取决于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具有典型性,加强做好福鼎白茶制作工艺其技术的保密性工作是必要的,有利于维护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独立性。为保护福鼎白茶制作工艺,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确认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重要价值,并在历年的中国白茶文化节中予以展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8月由福鼎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一批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形成重要的文化品牌。同时组织专门人员深入白茶原产地,进一步展开调查,收集原始过程性资料,使之得到较好的静态保护。召开中国白茶高峰会谈,根据专家建议,制订可行性保护方案。对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加强研究,加大对制作技艺的研究力度,促进白茶进一步发展,使白茶制作技术革新水平不断提高,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白茶产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茶企业和茶农,进一步加强对白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与研究。大力建设白茶种植基地,创设优良环境,为白茶制作技艺的研制提供更好的条件。设立档案管理,建立档案管理体系,从技术创新、安全措施和提供场所等方面加强保护。要多渠道提高传承人的文化知识,保护现有的传承人。通过企业策划宣传,建立网页,电视传媒等予以传播。成立茶业协会,加强研究,深入探讨,撰写白茶制作的理论文章,不断健全发展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理论体系。

 

 

 

申遗成功:福鼎白茶从“新”出发

11月29日包括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拉近了福鼎白茶与世界的”距离“,更成为福鼎茶界进一步修炼“内功”,从“新”出发的良好契机。

这些天,在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福建品品香企业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一派忙碌。企业2021年实现全体员工人均GTP超100万,企业用地每亩纳税超100万元。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也是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林振传干劲十足,坦言申遗成功是对福鼎白茶传统技艺最好的保护,企业更要守正创新。

“申遗成功对我这样所有福鼎白茶的非遗传承人来说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激励,肯定我们传承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激励让我们传承人要更有担当更有作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振传表示,“一定要树立好品牌,把工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传承传统工艺、坚守标准、匠心制茶,这是每一个传承人的担当,这样未来福鼎白茶的产业将会走得更远。”

亲身经历了“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申遗过程的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告诉记者,2020年11月申遗团队的文本组核心写作团队集结到位,主要负责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报文本的撰写工作。12月底,10万多字的初稿出炉,2021年3月,申遗文本按期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叩开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人类非遗大门,在申遗过程中,福鼎举全市之力致力茶文化的推广和普及。

“2011年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福鼎党委政府、各界茶人高度重视,持续抓好保护与传承, 2020年12月份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搜集相关资料建档,特别是有关社区、群体、个人有关的情况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同时配合有关机构专家采集相关影视资料,在专班的基础上组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组,制定了五年,从2021年到2025年的保护工作,在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传承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通过在各种的文化活动来展示宣传非遗工作,推动非遗文化六进活动。“蔡梅生说。

白茶是中国六大传统茶类之一,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因成茶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福鼎市素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美誉,是中国白茶发源地、中国白茶核心产区和出口基地。福鼎白茶已连续13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近年来,福鼎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全面推进中国白茶高效生态生产示范区、中国白茶加工贸易引领区、全国智慧茶产业创新先行区建设。

与此同时,借助申遗成功,福鼎启动了世界白茶中心建设,涵盖白茶交易、仓储、研发、智造、金融以及文化展示等功能,建成后,以绿色发展、活态传承、多元融合、创新发展和强农惠农等方式,助力福鼎白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让福鼎白茶向上开花,从“新”出发。

“申遗的成功,让福鼎白茶在世界各地知名度更加提升,更有利福鼎白茶走向这世界,不管作为行业、企业、茶农,这都是非常值得庆幸的大事,作为企业我们要传承白茶传统工艺,传承白茶大爱和爱拼会赢精神,在传承的同时要不断创新,创新技术上的突破,创新口感上突破,创新标准上的突破,让世界因福鼎白茶而美好,茶农就会增收致富,既要传承我们的传统工艺,又要用我们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赋能我们的传统产业,这个产业将会利益更多人,也为我们福鼎和宁德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振传信心满满。

“申遗成功对福鼎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做好世界非遗传承与保护,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从文化传承方面进一步加强,把非遗的核心的精神弘扬、宣传,全力抓好基地化生态茶园建设,推动福鼎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全覆盖,举办各种培训班,培养专业人才、专业队伍,推动非遗进校园,提升青少年的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蔡梅生告诉记者,在做好文化传承的同时,更要做好产业的文章,特别要在补短板、强弱项这方面做文章,还要做好茶科技,让一片树叶富了一方百姓这个传奇继续续写,“在保护与传承中不断创新,传统工艺数据化、运用数据标准化、标准生产智能化,用科技的力量来助推非遗保护与传承,促进福鼎白茶走向世界,让世界共享福鼎白茶之福。”

(来源:福鼎新W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鼎白茶人推荐:庄长强

从茶枕工坊到六妙白茶

——庄长强的创业历程

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早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自唐朝中叶,陆羽完成了全世界第一本有关茶叶的著作《茶经》之后,饮茶风尚遍及大江南北,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布衣走卒,莫不嗜茶。在十七世纪初,中国茶传入欧洲,并逐渐成为英国贵族社会的一种时尚。事实上,除饮用外,茶的药用功效更是历史悠久。唐代的著名医学家——“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用茶叶装枕头,可明目、清心、安神、通经络、延年益寿。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由此激发出创业灵感的。他叫庄长强,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被称为“中华茶枕第一家”的茶枕工坊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六妙白茶”这个著名白茶品牌的创办人。

六妙白茶是福鼎白茶领军企业的后起之秀。这几年,六妙白茶的身影频频在人们眼中闪现:2013 年 12 月,“六妙”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14年9月,“六妙”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5年7月,六妙白茶庄园晒茶场,60000 斤茶青同时摊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中国白茶晾晒之最。2016 年 3 月,第五届福鼎白茶开茶节祭茶仪式在六妙白茶庄园举行。2017年1月,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畲村白茶馆”落户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助力精准扶贫。2018年12月,中国首家数字化智慧白茶窖——中国白茶窖在六妙白茶庄园落成。

“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中国茶业十佳成长型企业”、“中国茶叶连锁加盟十强企业”、“产业扶贫示范企业”、“2015 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金骆驼奖”……

初制健康茶枕,奠定江湖地位

如今,“六妙白茶”是众所周知的白茶品牌,在没有采访庄长强之前,殊不知六妙的创始人原来是靠茶枕发家。时光倒回二十几年前,庄长强(北京茶业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在黑龙江创业,涉足茶叶行业,从做花茶开始,白手起家。凭借着辛勤和汗水,他在黑龙江茶市场站稳了脚跟,小有成就。考虑到黑龙江茶市场空间有限,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2002年,庄长强只身来到重庆,试图在这里开辟另一块天地,却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一日,无意间翻阅杂志时,他发现了一个商机,“将枕囊入上好茶叶,即可安枕无忧……”于是,庄长强毅然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开辟茶枕市场,成立了福鼎市亲情树贸易有限公司,推出第一代茶枕产品。并于 2003 年,注册了“茶枕工坊”商标。

“一开始对茶枕充满了信心,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茶枕的研发和制作中,没想到市场反应非常冷淡,大家都很难接受这样的产品。”回忆起当初的创业,庄长强说,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想过放弃,咬牙坚持,几十万元的产品不能空置在仓库。于是,庄长强与其团队联合相关部门展开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找准问题,从产品研发到营销推广,做了一系列升级改进。

皇天不负有心人,“非典”之后人们对于健康的警醒为茶枕的发展带来了东风。2004 年, 茶枕工坊相继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茶枕产品,并开始了规模化生产,茶枕工坊系列产品在全国各地的茶店一炮而红。

但此时,茶枕销售还只是局限于茶店这一单一渠道。偶然通过一家礼品公司的订单,庄长强了解到礼品行业,发现了一个更适宜于茶枕销售的渠道——礼品。2005 年,他第一次参加北京礼品展,正式进入礼品行业。茶枕的高附加值,自身新、奇、特的竞争力和对于礼品特性的吻合性,受到了礼品经销商的关注,各地的代理商纷沓而至。同年,庄长强在北京成立了全国营销中心,开始了全国经销网络的建设,茶枕工坊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热捧。2006 年,“茶枕

工坊”实验室在中国睡眠研究会成立,茶枕工坊系列产品成功进入欧美市场,相继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欧盟、东南亚等外国客商达成加盟合作。

庄长强的茶枕工坊被誉为“中华茶枕第一家”,先后荣获了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团体单位、中国特许经营连锁协会团体单位、北京福建企业商会常务理事单位。

首创白茶庄园,成功转型白茶

茶为国饮。几千年的传承,中国人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饮茶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愈发重视养生保健,饮茶也成为了一种大众时尚,尤其是高品质茶产品广受市场青睐。瞄准了巨大的市场容量与广阔的前景,庄长强又把目光投到了家乡特产——福鼎白茶身上。

2006 年,庄长强增资注册成立了福建省夫妻峰茶产业有限公司。2007 年,公司荣获宁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开始规划建设“夫妻峰茶产业工业园”。2008 年,公司更名为福建金农茶产业有限公司,投入建设“金农茶产业连锁品牌”、“古焙茶坊”,开始涉足茶行业,生产福鼎白茶、白琳功夫、大红袍、铁观音、炭焙茶等系列产品。2009年,“金农茶产业茶博园”正式奠基并开始建设,茶叶种植工作组成立。2010 年,公司成功引资,更名为福建省天丰源茶产业有限公司,建立万亩茶园基地。

近些年,在福鼎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广以及宣传下,福鼎白茶处于蓄势待发、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庄长强抓住了福鼎白茶发展的大好时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功转型,致力于福鼎白茶的种植与生产。并于2011年,创建了北纬 27 度福鼎白茶黄金带核心产区“六妙白茶”品牌。同年,“六妙茶产业生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庄长强坚持,每一款“六妙白茶”都严守 60 小时纯日光萎凋,使茶芽自然缓慢地变化,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最大限度保留了茶鲜叶中活性酶和多酚类有益物质,形成毫香显现、滋味鲜爽、回甘性强的特殊品质。“六妙白茶”一上市,便受到了广大加盟商的推崇,畅销市场,2013年12月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14年9月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为进一步搭建福鼎白茶宣传平台,推动“茶旅”、“茶学”白茶全产业链发展,庄长强借鉴了“庄园”的概念,于2013年联合国家规划院、旅游产业专家合力打造了中国首家白茶主题文化庄园——“六妙白茶庄园”。庄园坐落于“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的初始发源地——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总占地面积 4600 多亩,核心面积321亩。庄园入口处可以看到“中国白茶谷”主题广场公园,广场上设有“北纬二十七度福鼎白茶黄金带核心产区”石碑,北纬二十七度被誉为“中国白茶黄金茶区”,这里土壤肥沃且为适合茶树生长的酸性红黄壤,茶叶内含丰富的矿物质与有机物,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六妙白茶”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庄园内设有福鼎市首家“中国白茶品种园”、“中国名茶品种园”(茶迷宫地图),内有“华茶一号”福鼎大白茶、“华茶二号”福鼎大毫茶等全国各地优异茶树品种,被授予“国家茶树优异种植资源保护区”、“国家重点白茶研究和技术推广的示范基地”、“宁德市茶产业与文化旅游基地”。同时,庄园内遍植着数万株的樱花、桃花、梅花、桂花等花果树植物,形成了翠茶叠绿、花果飘香、景色宜人的生态园林景观。

据庄长强介绍,“庄园规划建设核心项目:世界名茶品种园、世界茶博文化园、白茶主题酒店、中国白茶窖、中国茶酒坊、中国白茶研究院、中国茶艺文化馆、中国茶餐等复合型多功能产业设施。”他致力于把六妙白茶庄园打造成为集白茶种植采摘、生产加工、制作体验、品牌营销、教学科研、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精品生态庄园,开创茶旅、校企、村企相结合的运营新模式。

传承白茶技艺,壮大企业规模

庄长强始终秉持茶人之心,把传承福鼎白茶传统制作技艺、推动福鼎白茶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作为自己的使命,潜心学习茶树品种的生物特性、种苗培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技术,全身心地投入到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研发等工作中去。2016 年 8 月,庄长强被列为“第一批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提高产量,做大企业,庄长强还引进先进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制茶设备,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即保证了茶叶品质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同时,建立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不断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先后获得茶芯枕头专利(授权公布号CN203388612U)、紧压茶模具专利(授权公布号 CN203901793U)、半自动紧压茶设备装置专利(授权公布号CN204599198U)、压制茶饼的装置及控制方法、白茶萎凋大棚及萎凋方法发明专利等多项实用型专利,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品质的可控性。

多年来,在庄长强的不懈努力下,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17 年 1 月,公司改制更名为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5666 万,形成了集基地、研发、生产、仓储、营销、品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茶产业链集团化公司。位于六妙白茶庄园的生产基地,建有国内首创的清洁标准化地木板日光萎凋大棚 30000 平方米,日晒茶青 60000 斤,2015年创“竹笾日晒福鼎白茶”吉尼斯世界纪录。生产基地同时拥有符合国家优良质量管理规范的 GMP 清洁化标准车间 6000平方米,年生产量 2000 吨,仓储面积 30000 平方米,仓储存放量可达 8000 吨。

作为福鼎白茶龙头企业的企业主,庄长强一直把食品安全责任放在首位,在产品质量体系和茶叶食品源头管理上严把质量关,带领团队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改进,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面质量安全防护网。2018年11月,公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给福鼎白茶农产品上保险,为质量安全再添保障。庄长强提出,“我们企业的使命就是为消费者打造一杯百姓放心的品质好茶,品质使我们六妙永远追求的目标”。“六妙白茶”以其高标准的品质赢得了广大茶友的认可,在全国高端白茶市场销量位居前列,多年来在国内外评比中也屡获大奖。

开展村企共建,助力精准扶贫

“小小一片树叶,养活一方人”。庄长强在产业致富的路上,不忘社会、不忘乡亲,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以产业扶贫为使命,致力于乡村振兴工作,带领大坪村、赤溪村等地农民群众共同致富。

曾经的大坪村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发展受限,被列为福鼎市的扶贫重点村。2009 年,在庄长强的带领下,公司与大坪村共同探索“企业+农村+基地+农户”的扶贫道路,把大坪村 4600 亩茶园作为六妙白茶庄园的生产和培育基地,通过茶园基地、庄园建设,实现土地、茶园流转、茶叶包销,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带动农民增收。凭借多年的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与技术研发经验,庄长强组织周边 200 多户农民,从茶园种植、采摘、制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培训,解决了技术生产问题;以高于市场 10-15%的价格收购农民茶叶,解决茶叶销路问题;在农闲时招收农民到企业生产车间上班,提供挑拣、压饼、包装等岗位,解决农闲淡季低收入问题。在这几年不懈的努力和帮助下,带动周边农民发展 4000多亩茶园,带动村民就业 200 余人,增加农民收入 160 多万元,户均收入 1.8 万元,真正解决了农民的增收致富,贫困户的脱贫发展之路。

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的战略思想,2017 年1月,在庄长强的带领下,六妙与与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结对共建,按照“以企带村、村企互动、共建双赢”的思路,成立福建省福鼎赤溪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畲村白茶”。其中,六妙占股 80%,村集体占股 20%,通过村企共建模式,为赤溪村创造了就业岗位,拓宽了村财增收渠道;每出售一饼茶,就捐赠一元爱心基金用于帮扶孤寡老人与困难学生、群众等;公司还多次组织公益拍卖活动,将所得善款捐赠于赤溪村,用于村容村貌建设。2017 年,赤溪村集体从“畲村白茶”的利润中分红 25 万元,2018 年分红 29 万元。庄长强切实地把茶产业发展与赤溪村脱贫致富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实现以产业促进精准脱贫,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多元经营促增收的发展格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为“兴茶惠民”探索出一条崭新的精准扶贫路,实现了一片树叶带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玩转私人定制,撑起半壁江山

在白茶行业做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市场竞争越来越大,这时,庄长强又提出了新的概念“私人定制”。这个概念的提出和运营让六妙尝到了另一个甜头。

白茶定制是指为缺乏茶园基地、加工工厂和设计团队的企业或工商个体,提供产品原料、生产加工、品牌授权、包装设计、生产许可及营销理念等一整套完善的定制服务。六妙打造的首家“中国白茶定制中心”于 2017 年 3 月成立,该中心分为三层,每层设有不同的定制模式。一层,私人白茶定制,定制个性化专属喜茶、礼茶。二层,品牌白茶定制,专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定制私版白茶,量身打造专属盈利项目方案。三层,梅相靖大师白茶定制,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梅相靖大师全程监制,专为董事长级别的个人打造高端创意私藏茶。

“我们的定制包括茶叶定制、礼品定制、藏茶定制。可由客户菜单式自由选择原料、定制模具、专版包装,量身打造专属白茶产品。数百款成品设计案例、几十款茶饼模具可供选择,满足个性化需求,非常受大众欢迎。甚至有营销配套以及私人茶园、私人茶窖、茶文化、茶旅游等全新升级特色服务。”据庄长强介绍,自从推出了定制模式,“六妙白茶”的大半销售额均来自定制订单,可以说定制模式撑起了六妙的半壁江山。

打造智慧茶窖,创新窖藏服务

《闽茶曲》有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福鼎白茶极富收藏价值,“一年茶、三年藏、七年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藏茶对窖藏环境要求极其严格。《茶解》记载“茶喜蒻叶而畏香药;喜清凉而恶蒸郁,喜清独而忌香臭;茶性淫易于染着,区论腥秽有气之物,不得与之近,即名香亦不宜相襟”。

早在 2013 年,六妙白茶庄园就建有 1 万多平方米的原产地窖藏白茶窖。“六妙庄园窖藏是国内首创,我们借鉴法国波尔多庄园酒窖概念而演变来的自然干仓理念,结合白茶仓储的要求与特点,构建了专业化的茶窖来储存茶叶。”庄长强介绍,茶窖一年四季温湿度基本恒定,温度在 22℃至 23℃,阴雨天气候潮湿,室内还会开抽湿器保持室内干燥,以保证茶叶储藏的最佳环境指标。

随着党的十九大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工作的推进,“数字农业”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已然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庄长强认识到,茶业作为我国的传统农产业,想要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其产品开发和营销模式也必须适应新常态,要充分利用“数字信息”的新思路,促进产业间的连接与融合。

经过精心酝酿与长期筹划,公司于 2018 年 12 月落成了中国首家数字化智慧白茶窖——中国白茶窖。中国白茶窖严格按照白茶仓储标准精心设计,采用智能专业化的生态仓储管理系统,严守科学窖藏标准——避光、恒温恒湿、通风干燥、高度洁净无异味,实行二十四小时云平台监控,为白茶的自然陈化保驾护航。智慧白茶窖平台以中国白茶窖为引擎重构产业链,针对福鼎白茶产业链供应侧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以白茶的供应侧服务为核心,以高流通、保增值、扩外援的目标,建立起承品控、转合流通与消费环节的智慧茶窖体系,为白茶的新零售交易提供营销渠道和金融工具的技术支持,以实现智慧茶窖的白茶产业管理升级。

“中国白茶窖遵循真正原产地窖藏的平台经营理念,构建’新茶预订+云仓储+茶金融+商城交易’组合窖藏服务,创造了白茶交易的新方式,给茶友带来了全新的藏茶体验。茶窖采用‘一饼·一号·一茶·一票,一箱·一缸·一仓·一窖’的模式,依靠科学化管理数据支撑,保证了存茶户主的信息安全。”据庄长强介绍,目前已经有很多茶友在中国白茶窖开启了藏茶之旅,中国白茶窖作为标准化白茶窖藏示范基地,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友、茶商前来调研考察。

勇担社会责任,推进产业发展

庄长强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励志正能量,在致力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同时,始终肩负着社会责任,担任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组员、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福鼎市茶业协会监事长。他以立足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推进福鼎白茶产业发展为己任,听从福鼎市委、市政府对茶行业的规划领导,积极参与到茶企、茶商、茶农的系列培训指导工作中去,多次组织茶行业制茶、生产、管理等高峰论坛,参与制定了《紧压白茶》国家标准、《白茶仓储规范》团体标准、《福建省茶庄园建设》标准,为推进福鼎白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助力福鼎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福鼎白茶的传承是时代赋予六妙人的责任,品质是六妙永远追求的目标,“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在庄长强的带领下,六妙始终秉承“传承、品质、责任”的信念,把握时机改革创新,稳建经营开拓进取,转变传统营销模式,创建了“建一个企业、兴一方产业、富一片百姓”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助力福鼎白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华茶号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94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找到约2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