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运

找到约2,231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鲜为人知的安茶消亡与复兴史

安徽祁门物华天宝,属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它不仅是景德镇高品位瓷土的供应地,而且有屯绿中最著名的凫绿、红茶中最香的祁门红茶,还有一度曾销声匿迹、少为人知的安茶。

祁门安茶,原产于祁门县的芦溪乡一带。它的起源和消失,与祁红的创始人余干臣的后半生一样神秘,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载,竟然谜一样的消失了。

走进芦溪,我在做过充分的安茶调查,查阅过大量的有关史料以后,猛然醒悟,要想真正看穿安茶的真面目,一定要如实地把它还原到产生它的时代中去,有必要把它与同时期的同类茶细心比对,如此,便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想明白安茶是怎样起源的,首先,必须探讨清楚它是怎样消失的。

关于安茶的凋敝消亡,共同认可的准确时间,应在 1940 年之前。如果把祁门安茶和梧州六堡茶做一对比,便会惊奇地发现,安茶的销运路线艰难而漫长,其运输行程,大约要历时 3~4 个月。安茶在祁门的芦溪制作,由阊河运至饶州,出鄱阳湖后,入赣江而达赣州。更换小船后,逆水在大庾(南安)登陆,穿越大庾岭(梅岭),入粤界南雄,而至广州、佛山一带销售。

从安茶的销运过程可以看出,祁门人只是完成了茶的制作,然后运输到广东佛山等地。这点与六堡茶的销售类似,原产地的茶农根据要求做完茶后,只是批发给了广东茶商,并没有解决成品茶的零售问题。而广东茶商买到批量的茶以后,经过存放陈化,又转手把茶零售到两广地区,但大部分的安茶,还是销售到了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侨手里。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战火纷飞,安茶的运输路线变得更加艰难,茶运之路充满着更大的凶险,这就意味着安茶的运输成本,必然会成倍地提高了。而此时的安茶,又同时面临着与六堡茶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更令安茶雪上加霜的是,当安茶的批发价格不能提高到可以抵消巨大的运输成本与生命风险赔付的时候,远在祁门的安茶生产商只能被迫停产,这是最合乎情理的推断。此起彼伏,在安茶衰亡的同期,也就是 1935 年,我们还能查到一组重要的数据,梧州六堡茶的销量,就在这一年创了历史新高,达到了 80 万斤的产量。这个突然出现的产量,是否可以合理地解释为:当安茶停产以后所形成的产量缺口,是由相类似的六堡茶来弥补的?这个论断,显然是成立的。何况在安茶的身边,品质优异、馥郁高香的祁门红茶已经兴起,在红肥绿瘦的产业窘境中,当地的很多茶号纷纷开始绿改红,这也是符合历史的客观经济规律的。

枝上小虫,助茗瓯春色。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通过安茶的消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茶和六堡茶收购以后的销售路线与消费群体,是高度重合的,都是由广东人完成收购,然后再由广东茶商完成茶的仓储、陈化、拼配甚至是再包装,最后销售到同一个地方,即两广、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安茶的突然消亡,消亡得很绝情、很彻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当时,安茶是全部外销的,产茶之地的祁门人,并不习惯品饮安茶。假如在祁门或周边地区,存在着安茶的稳定消费群体,那么,一定会有一两家安茶的老字号,能够苟延残喘地活下来。然而,残酷的历史现状,也同时证明了这一结论的可靠。

明清俗话说「无徽不成镇」,早在东晋时期,徽人就已远赴异乡,其后,在盐、茶、木、典四业中,叱咤风云。尤其是明清时期,茶叶贸易已经成为徽商经营的巨业。从上文的历史事实可以推测,安茶的起源应该是模仿了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当时,在广东经商的安徽茶人,从六堡茶的制作和经营中,管窥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们联想到家乡芦溪有着与六堡镇相似的地理结构,都具备群山连绵、两河汇聚这样适宜茶树生长的良好条件,并且,芦溪特有的槠叶种洲茶叶厚味浓,枝粗叶大,价格低廉,尤其在春尾以后,茶梗依然持嫩、柔软,非常适合陈化。正是兼具了这些得天独厚的制茶条件,勤劳精明的徽州人,从粤商手里拿到订单之后,便开始模仿六堡茶了。

令人更为吃惊的是,《六堡志》里记载:「六堡镇的文记茶号,曾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过六安篮茶和普洱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我目前无力再去做进一步的考证。如果能够证明,作为六堡茶中五大茶号之一的文记第一个生产了六安茶,那么,祁门安茶仿制六堡茶的历史疑问,马上会迎刃而解。如果暂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去证明这一点,也至少说明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商在历史上是生产过一定数量的祁门安茶的。并且,二者之间的工艺、设备、技术、包装、成品茶的滋味等,都具备了一定的相似性。

六堡茶的初制情况,也是如此。茶农只是完成了毛茶的制作,在六堡茶的后期制作中,关键的渥堆、陈化、仓储、拼配等环节,基本是由不同的茶号自主完成的。因此,当时的六堡茶生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产品标准。在祁红问世之前,以生产绿茶为主的祁门,是无法接受发酵茶的,之前,也不可能具备生产发酵茶的技术和条件。拿到了产品订单的芦溪人,为了做出汤色黄红的发酵茶,便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他们在春尾完成了毛茶的杀青、揉捻和干燥后,到了白露节气,把毛茶堆在室外,采取夜露的方法,以提高茶叶的含水率。为了使茶叶发生氧化红变,在白天,他们又把茶叶薄摊晒干。茶农们在反复的堆放、薄摊过程中,无意识完成了茶叶的渥堆过程。当堆温升高后,他们就会去翻堆降温,如此反复的夜露日晒,通过湿热作用,破坏了茶叶中的叶绿素,待茶坯变软,色泽呈黄褐色,便进入干燥环节。在包装上,也仿制了六堡茶的竹篓装。毛茶在装篓前,也像六堡茶一样,用木甑蒸软,压入箩筐,然后晾置、陈化,烘干后,运出祁门。因为安茶的运输路线漫长,需要多环节的船载、车运和人扛,所以,过去安茶的小竹篓,每篓重 3 斤,每大篓装 20 小篓,总重 60 斤。其重量,便于装卸,明显小于六堡茶 100 斤的大筐装。

老茶的醉人汤色。

按照以上工艺做出的茶,茶的汤色加深了,滋味浓厚醇和,苦涩味降低,其产品质量自然能够达到粤商提出的要求。当然,在那个时代,六堡茶和安茶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中下层的劳苦人民,基本用于解渴祛暑之用,消费者对这类价廉耐泡的粗茶,也不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如此,茶在渥堆的湿热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微生物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茶汤由苦涩逐渐开始向醇滑甜厚转变,并有独特的槟榔香产生。独特的槟榔香,后来成为品质优异的安茶的审评标准之一。1988 年,安徽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对安茶的鉴评标准为:「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有槟榔香。「2015 年 11 月,在安茶的传承人汪镇响先生的办公室,我见到一个他珍藏的早年老安茶的竹篓,竹篾已红变,体积明显大于现在安茶的茶篓。其中的茶叶虽在近几年喝完了,但细嗅一下,竹篓里剩余的老箬叶上,还保留着淡淡的槟榔香气。

在 1949 年之前,还没有六大茶类的分类标准,所以,当地人习惯性地把安茶作为绿茶,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我们明白了安茶的制作原理,及其需要陈化的后发酵事实之后,把祁门安茶归类为黑茶,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六安和祁门虽然同属安徽,但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古徽州,山路弯弯,感觉还是相距甚远。因此,祁门产的安茶与六安茶,根本就是品质殊异的两种茶类,风牛马不相及。但是,为什么祁门安茶又能被刻意称为六安茶呢?

个人认为,是因为当时的六安贡茶名气太大了,茶商们售茶攀龙附凤,沾点名气,也在常理之中,古今亦然。六安茶,从唐代到明代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清初又贵为贡茶。

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记载: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写道:「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嘉庆九年,《六安州志》云:「天下产茶州县数十,惟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品。」清代李光庭的《乡言解颐》里,也多次提到过六安茶,「金粉装修门面华,徽商竞货六安茶」,「古甃泉逾双井水,小楼酒带六安茶」,所以,身在祁门的茶商,为了提高安茶的身价,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便称他们的安茶产自著名的六安贡茶之乡,故意把安茶和六安茶搅和在一起,鱼目混珠。因为当地人不喝安茶,也不会在意茶票上究竟印了什么。

当时的安茶,价格低廉,购买和消费安茶的人,大部分为流落南洋打工的下层劳苦华侨,他们更不会去深究茶的产地。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安茶大号,如孙义顺、胡矩春、汪厚丰等,茶票上均明确标注了「六安采办雨前上上细嫩真春芽蕊」,「惟我六安茶独具一种天然特质」,「在六安拣选雨前上上芽蕊,不惜成本」,等等强调之语。另外,还有「六安贡品、六安名茶」等字样,这些类似的虚假夸大宣传,无非都在假借六安之名头,多赢一份利润而已。

当我们明白了安茶的出现是在两广茶商的商业需求以及安徽茶商的利益驱动下,共同催生的仿制茶品之后,对于安茶在包装和宣传上,自称为六安茶,就会更容易理解。他们普遍假托六安茶,是因为六安茶与六堡茶,都具备一个共同的「六」字,从读音上和功效上,更靠近与之相似的六堡茶。

一个冬日的清晨,我与合一园茶业的晓辉和旺鑫,从祁门县城驱车 40 公里,来到群山深处的芦溪乡。在孙义顺茶厂,就安茶的有关疑惑采访了对于安茶振兴功不可没的汪镇响先生。

汪老开明健谈,他说:「1918 年以后,黟县古筑乡孙家村的孙启明,带着茶叶和制茶技术来到芦溪,用谷雨以后的成熟茶青,与芦溪人合作生产安茶。孙启明看重的是芦溪有成片的原生槠叶种的洲茶,土地肥沃,不用施肥。」

当我问到「软枝茶」的时候,汪老的回答,印证了我的思考,他说:「软枝茶,不是一个品种,曾在孙义顺老茶号工作过的汪寿康告诉过我,所谓软枝茶,就是茶农完成鲜叶杀青后,把揉捻过的茶青摊晾在竹席上,晒至半干状态,然后卖给芦溪的茶号。很多茶农或背或挑,翻山越岭,一路上,那些半干柔软的茶青,在太阳下、在皖南湿热的天气里、在布袋里,在人体有温度的肩背上,自然会完成部分的湿热发酵,茶青的枝梗,便会变得更加柔软。当路人问起背的什么茶时,茶农们常常会说:『这是软枝茶』,天长日久,『软枝茶』的称谓,便约定俗成了。也就是说,杀青揉捻后晒至半干的茶青,才是各茶号的收购标准。若太干了,肩挑背扛,茶青容易挤碎;太湿了,茶青的含水率高低不一,茶号不好定价。类似的收购行规,在其他的红茶产区,也同样存在着。各茶号每天收完茶青之后,便立即在自己的作坊里,集中完成毛茶的干燥,以及后续的日晒夜露、蒸压、包装等关键工序。祁门的秋冬季,是深山里的枯水期,临近过冬才能制作完毕的安茶,要堆在山里,自然陈化半年,等春天来临,小溪里涨满春水时,安茶始可借着水流,用船运出芦溪和祁门。」

从汪老的谈话中,我们能够进一步印证,安茶的制作技术,确实是从外地传过来的,这也基本符合上文、我对安茶起源的考证。孙义顺老茶号的创始人,应该详细考察过,芦溪的茶园与六堡镇的相似性,当时,孙启明不只是引进了茶的制作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六堡茶的成品茶、和竹制包装,以供参照。因此,传统的老安茶,从出生开始,身上总有抹不掉的六堡茶的历史印痕。

在孙义顺茶厂,我看到了一份珍贵的手稿资料,它是解放前负责运送最后一批安茶的程世瑞先生的口述笔记,程世瑞先生也是早期成批量安茶的最后见证人。他笔记中写道:「安茶,是一种半发酵的红青茶」,陈化了八年的王德春号安茶,「呈青黑色,没有发霉变质,尚有清香味」。

当他把茶运到佛山的兴业茶行,用开水冲泡这款茶的时候,程世瑞口述说:「味稍苦涩,茶汁乌红色,叶底呈青色,另具一种茶香味,不同于祁门的红茶和绿茶,与六安茶的差别更大。」这段话,是在安茶消失之前,前人留下的唯一的文字记录。从口述中可以读出,陈化八年的安茶,茶汤呈乌红色,而不是橙黄色或橙红色,它是黑红浓醇的典型的黑茶类汤色。这种汤色,是只有经过了前期渥堆,在湿热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的汤色。

现在的安茶工艺,存放八年后,是不可能出现乌红汤色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叶底呈青色,这里的「青」,应该是深绿偏黑,说明这批茶的活性很足。一款良好的陈茶叶底,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其色泽会黑中泛青,慢慢变得新鲜而明润,而非做旧茶的碳化与胶着不散。程世瑞描述的安茶,既不同于绿茶,也不同于红茶,另具的一种茶香应该是渥堆与后发酵产生的醇和陈香。如果当年的老安茶工艺与现在的安茶工艺近似,那么,陈化八年后的安茶,其汤色是不会醇厚黑红的。

这些珍贵的信息,反而证明了现在的安茶制作与 1940 年之前是不尽相同的。在老安茶的核心工艺断代以后,现在的大部分安茶厂家,尚停留在相互模仿阶段,还没有真正把握安茶的传统工艺。

程世瑞先生的口述笔记原稿。

在芦溪,我参观过几个安茶生产厂,也品过数款不同类型、不同年份的安茶,说实话,我找不到黑茶类所具备的醇、厚、甘、爽、滑、红、浓的特点,大部分的安茶,仍偏苦涩,青味重,还保留着绿茶的火香,以及陈年绿茶的绿豆汤味道。个别的茶,会有淡淡的箬叶香和竹青味,这与安茶的箬叶竹篓包装有关,并不是安茶陈化后真正的醇厚滋味。

现在的安茶工艺,基本选择谷雨至立夏前后的茶青,杀青、干燥后做成毛茶。等白露过后,白天在竹甑中,把毛茶烘干,等晚上把干燥后的毛茶摊匀到竹席上,承接秋夜的露水。露过一夜的毛茶,次日在太阳下晾晒一天,然后蒸软,压入衬有新鲜箬叶的竹篓,最后烘干和陈化。

安茶在历史上素有「圣茶」之名,茶性温凉,清热祛湿,可作药用。因此,安茶的复兴和传承,显得尤为必要。作为一个爱茶之人,我希望更多的祁门人能从旧时安茶兴盛的大背景里,结合黑茶的制茶原理,去追寻和探索安茶最初的制作技术。果真如斯,安茶的未来不可限量。


茶运亨通,湾区潮饮

最近,以“幸运”为主题,以“福”“禄”“寿”三大产品线为主打、由港澳青年联动本地青年企业家创立的大湾区潮饮品牌茶运亨通又有新动作,他们与“第72届世界小姐广东赛区”组委会强强联手,让整个品牌再次升级,星味更加浓郁。

据了解,目前茶运亨通准备在大湾区开设多家门店,接下来还会走进美国、马来西亚,让中国的茶饮文化弘扬海外。

茶运亨通联合创始人叶迪卡表示:“茶运亨通不仅仅是一家茶饮店,更是港澳演艺及创意文化融入大湾区的一个典型,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和认可的平台。”

茶运亨通门店

通过美食,融入广州

“他很眼熟哇!”“是罗钧满吗?”

如果你在江南西逛街,路过这家名为茶运亨通的茶饮店,见到一个“酷似”罗钧满的人,请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确实是罗钧满本人。

他是《护花危情》的巴打、《潜行狙击》的T Two、《点解阿Sir系阿Sir》的嚣屎,最近,罗钧满更是来到广州,与几位广州实力青年企业家一同围绕“幸运”主题,打造国潮风茶饮店。

据说,每一款茶饮都由罗钧满亲自调配、试饮,可谓是星级茶饮,而且他还时不时会出现在现场,喜欢他的粉丝千万可不能错过。

“我对广州的最大印象,就是各种美食了。”罗钧满自诩是一个吃货。

自一年多前回到内地发展以来,罗钧满在工作之余都会在广州走街串巷,寻找各种地道美食。令他印象最深的,便是一碟小小的肠粉,让他感受到广州的烟火气息。

“广州的肠粉跟香港的肠粉有很大的不同。”罗钧满说道:“在香港,肠粉通常都只能在茶楼里吃,而且做得像精致的点心。但是在广州,肠粉店遍布在大街小巷,一日三餐甚至是四餐,都可以吃肠粉吃到饱,除了有广式肠粉,还有云浮肠粉、潮汕肠粉,天天吃都不会重样。”

慢慢地,罗钧满想更加融入广州的生活,成为承载广州烟火气息的一份子,看着满大街的茶饮店,他突发奇想:“不如我也开一家茶饮店,用更潮流、更时尚的方式来融入。”

罗钧满(中间)与本届世界小姐广东赛区组委会。

说干就干,罗钧满联手几位青年企业家开始策划品牌、店铺选址、产品调配,就算他演艺方面的工作再繁忙,一有时间就参与茶饮店的构思。甚至整个团队专门去了江门的广东新茶饮创新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制作、调配各式各样的茶饮,在这个过程中,罗钧满越来越了解大湾区的茶文化。

“记得有一次,已经是深夜,团队还在加班加点讨论产品,于是我点了几乎所有市面上热门的茶饮品牌的产品,研究这些爆品的味道,足足喝了一个晚上的柠檬茶。”罗钧满笑着说道:“整个过程相当有趣,大量的思维碰撞,各种灵感都来了。”

罗钧满与本次世界小姐广东赛区选手。

茶运亨通,不仅有明星光环

经过好几个月的准备,以“财运亨通”为谐音的茶运亨通旗舰店正式在海珠区的江南西路落地,以“幸运”为主题,以当前流行的国潮风装修,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不少粉丝的追捧,加上罗钧满时不时也在店里制作茶饮,更让不少顾客专门过来打卡。

国潮风装修吸引众多年轻人打卡。

罗钧满表示,他非常享受与顾客的沟通,也乐意接受顾客的想法,他认为这样才能让茶运亨通和粉丝一同成长。“广州是个比较慢活的城市,我们在这里能够有很多机会发展自己的想法。”

茶运亨通自面世以来能够门庭若市,除了有罗钧满的明星光环加持,更有高品质的产品留住顾客的心。

在产品上,他们同样以“幸运”为主题,打造出“福”“禄”“寿”三大产品线,增加产品记忆点,

爱情

甜蜜系列

福,是爱情甜蜜系列,主打的雪顶草莓牛乳,不仅有草莓果肉,还加入了寓意爱情的粉红珍珠,入口是甜蜜之余还带有草莓的清新,无论是颜值还是味道都让人回味无穷。

禄,则是财运系列,也是茶运亨通的主打系列。他们选取了代表大吉大利的桔子加入柠檬茶当中。

番茄柠檬茶

其中,首创的番茄柠檬茶最受顾客喜爱,新鲜的圣女果富含维生素C,而且甜度适中,打碎之后加入柠檬茶中,喝起来是清爽至极。

健康

低卡系列

寿

寿,是健康低卡系列,他们选用了气泡水作为主打,专为追求健康的顾客打造。主打饮品青梅柠檬气泡水,味道自然清爽,在炎热的天气喝上一口是身心舒畅,而且不用担心减肥的烦恼。

茶运亨通以及鲜饮为劲的主理人们。

最近,茶运亨通更与本地知名茶饮品牌与鲜饮为劲强强联手,整个品牌再次升级,星味更加浓郁。

来源:美食导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事聚焦】国运盛则茶运兴——改革开放中的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期间召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五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现场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正值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在我国唯一以茶为名的湖南茶陵县召开,特别有意义,令人感慨系之。回首40年,岁月峥嵘,天翻地覆,成就辉煌;展望未来,时代鼎新,弄潮逐浪,更上层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也饱含着中国茶人的梦想,那就是“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再创茶业强国辉煌”。如今中国发展的航船驶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茶和茶文化更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智慧和力量。

 

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在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茶人最切肤之深的感慨就是“国运盛则茶运兴”,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蓬勃发展更证明了这一点。

(一)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兴衰起伏,茶运同此凉热。

 

中国茶人颇为自豪的口头禅:“唐宋元明清,自古喝到今”;“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茶的甜美苦涩其实并不相同。中国茶和茶文化历经数千年,有过辉煌,也曾遭受磨难和衰落。

 

 

择其要者,数千年的中国茶和茶文化发展史,曾出现过三个高峰时期,也正好与国运鼎盛的轨迹相合。

 

第一个是汉唐时期。西汉前期,国运昌盛,继“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极盛之时,茶之饮用在士大夫文人阶层生活中已相当普遍,市场交易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西汉《憧约》所载“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丝绸之路”。西汉时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一直通达罗马、埃及。“丝绸之路”不仅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大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还是政治外交的大通道。“丝绸之路”同时也是茶之路、瓷之路,它们相依相伴,共同书写了中国文明的光辉篇章,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沟通了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联系,成为中国人民同中亚、西亚、欧洲乃至非洲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为人类文明和进步树立起辉煌的丰碑。至唐,随着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时期的“开元之治”直到中唐,茶叶生产发展迅速,有80多个州产茶,贡茶兴盛。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在浙江长兴顾渚山设立“贡茶院”,专门生产被陆羽称作“紫者上”的“顾渚紫笋”茶。此时,陆羽《茶经》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和茶文化发展史上的奠基之作。

 

第二个高峰期是两宋时期。北宋并没有完成国家统一,南宋更是被逼到江南一隅,虽然宋代疆域不大,军力羸弱,但经济、文化却相当繁荣。以文化论,宋代在教育出版、思想哲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堪称一绝,达到历史的新高度,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硕果和大师巨匠。茶和茶文化也呈现了空前繁荣兴盛的局面,茶叶生产品质化,茶道技艺精致化,文学艺术高峰迭起。两宋时期茶诗词数量空前,书画、瓷器、艺术等都创历史高峰。同时,凭借佛教和民间文化交流、贸易往来,茶和茶文化传播日本等地,尤其是末茶点茶法传至日本,形成日本茶文化独具特色的一个流派——抹茶道。

 

第三个高峰期是明清前中期。明太宗朱元璋为刺激茶叶生产和普及,颁布法令废“龙团凤饼”制茶,推广散茶,炒青、烘青、晒青大行其道,以沸水冲泡茶叶成为主流茶饮方式,简便、节约,又可得茶真味,极利于茶饮进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明代还出现了烘青花茶(公元1440年)和红茶(公元16世纪),特别是红茶随海外贸易传入欧洲,丰富了世界人民的茶生活,甚至影响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为世界工业革命和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清代前、中期传承了明代茶和茶文化发展,国家鼓励茶叶生产,特别是宫廷推崇茶和茶文化(乾隆是嗜茶皇帝,嘉庆把茶宴联句定为家法),大大推动了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在清代产业鼎盛时期,中国茶叶对外贸易额占世界产业贸易总额的80%以上。此时,龙井、碧螺春茶成为贡茶新贵,武夷山乌龙茶在康熙年间(公元1720年前)已经出现,白茶、黄茶也在明清期间显现,普洱茶在清时得到重视,中国茶的六大品类和再加工的花茶已经俱全,茶饮习俗进一步走向世俗化、简约化和功能化,茶消费和茶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呈现出茶和茶文化的兴旺景象。

 

中国历史上茶和茶文化的下行轨迹都发生在各个朝代的衰败没落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茶和茶文化自然惨遭厄运。鸦片战争失败后直至民国,政府腐败,战乱不断,是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极度衰弱期。此时,英国人最终完成了中国茶叶向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转移种植和加工的计划,使中国茶产业经济惨遭严重打击,严重丧失了中国茶和茶文化在世界的话语权和竞争力。至新中国建立初的1950年,中国大陆(未含台湾)茶叶产量仅为6.52万吨,其中内销4.56万吨,外销1.96万吨。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茶和茶文化进入恢复性发展期,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复兴振兴期。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茶叶商会会长、河南国香茶城董事长姬霞敏女士参加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从茶产业发展数字看:1980年,中国大陆茶叶产量为30.37万吨,其中茶叶出口为10.79万吨;至2011年茶叶产量上升到162.32万吨,为1980年的5.34倍,其中茶叶出口32.26万吨,为1980年的2.99倍;至2017年,茶叶产量达到261万吨,为2011年的1.61倍,其中茶叶出口35.5万吨,为2011年的1.1倍。2017年是中国茶和茶文化发展值得赞赏的一年:茶叶产量显著提升,干毛茶总产值达到19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名优茶产量与大宗茶差不多,但总产值达到1427.8亿元,为大宗茶的2.98倍;茶园面积快速增加,已达4500万亩,茶园生产进一步优化,无性系良种面积占58.6%,比上年提升2%,有机茶园占7.2%,提升1%;市场销售额达2353亿元,增幅为9.54%,高端茶价格平稳,中低端茶价格齐升;茶叶安全质量提升,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全国茶叶及相关制品三个季度抽查合格率平均高于99%,2018年1月达100%。

 

 

从茶和茶文化发展成就来看:茶区茶和茶文化已经成为经济产业、民生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富民惠民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国计民生。各地党委政府都把科学发展茶产业茶经济提升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富民惠民、全面小康和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高度,重点扶持,推动发展。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重心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目前,茶园面积最大的是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福建五个省,增加最多的是贵州、湖北、陕西、江西四个省。同时,各地对茶的科技教育、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品开发以及茶文化宣传普及等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涉茶和茶文化的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成倍增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和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大的茶业龙头企业纷纷设置科研机构,茶和茶文化各类人才后继有人;茶企业跳出茶叶做强产业,从做精做优茶叶六大品类茶走向融喝茶、饮(料)茶、食茶、用茶、玩茶、事茶等为一体的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值)利用形成共识,文化链、科技链、价值链、效益链同长共进,成果丰硕;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全民饮茶日活动以及斗茶、赛茶等群众性宣传普及活动方兴未艾,茶为国饮,健康消费理念深入人心,认知中国茶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茶文化事业繁荣兴旺。2011年全国茶消费人群为4亿,2017年底已近5亿;2005年全国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为0.48公斤,2015年达到1.1公斤。可喜的是20-30岁的年轻消费者在稳步增长。茶叶市场经销正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茶消费方式也正在从传统的品饮方式,走向茶饮料、茶食品,茶生化用品,茶艺术品、茶旅游休闲养生,茶文化艺术活动于一体的多元消费、立体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健康消费时代,全方位、立体式地发挥着茶和茶文化的养心健身、雅俗尚乐的功能和价值。

 

从茶和茶文化的发展态势看:党中央对我国“三农”以及茶和茶文化工作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党中央先后就“三农”工作发了11个“一号文件”,特别是2017年中央的第11个“一号文件”直接写上了茶产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懂茶爱茶,重视茶和茶文化,巧妙运用茶和茶文化治国理政、协和万邦,他在两年多七次出访中八次说道茶和茶文化,还给第一届中国国际(杭州)茶叶博览会发来贺信,给中国茶人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是中国茶人学习的好榜样。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是盛世兴茶的好时期。盛世兴茶,中国茶人勇于担当,自强不息,着力弘扬“自信、诚信、匠心、创新”的新时代茶人精神,强品牌、提品质,重安全、求健康,大兴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品质茶,大兴为走好“一带一路”满足世界茶人美好生活需要的中国茶。

 

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茶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对的现实,探索构建小茶农生产融入现代茶业发展新模式,至关重要。致力培育和扩大新型龙头茶业经营主体,精致培育“小而美”的文化茶业企业群,深入推进以利益链联结融合为基础的茶农组织创新,以科技人才链支撑为核心的茶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以新理念和茶文化自信为引领的文化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探索实践,正在各地积极展开。今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研究重点是总结中国“三安——浙江安吉、福建安溪、湖南安化县域特色发展路径(模式)”,目的就是要用中国智慧、中国气派探索一条中国特色区域发展的茶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兴了一个产业”,中国茶业科学发展的潜力无穷,中国茶人更要作出积极探索和创新创造。

 

(三)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茶和茶文化正走在振兴、复兴的大道上,中国已是茶叶大国,但还不是茶业强国,再创中国茶业强国辉煌任重道远,中国茶人尚须努力。

与世界茶业强国比较,中国茶业还是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茶园面积约占世界茶园面积的50%,但产量约占30%,在世界前八位产茶国中(中、印、斯、肯、印尼、越、日、土)单产是最低的(他们约高于中国的1.5-2.6倍)。二是中国茶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品牌不响,以原料茶和低端茶出口为主,缺少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量徘徊在35万吨左右。2017年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仅4.54美元/公斤。三是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程度低,大国小农特征明显,全国名优茶品名超过1500个,但名牌不多,有名牌规模也不大。四是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程度低。日本茶饮料、茶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消费达40%,仅茶食产品就有几百种,在食品、医药、化工、服装、饲料、轻工、化妆、油脂、旅游等方面的深加工产品十分丰富,而我国茶叶仅有5%用于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等。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茶人要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振兴、复兴发展的基础上,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以建设茶业强国为目标,放眼世界,改革创新,重点展开四大新突破,致力盛世兴茶。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提升茶产业现代化发展程度上有新突破。在政府层面,要全面理顺茶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破解大国小农、管理多头的难题。尤其在壮大茶业发展体制机制上,要着力探索构建小茶农生产方式融入茶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区域性或跨地域性的特色模式创新,实行文化链、利益链、科技链、营销链等的联动融合发展,使茶和茶文化达到大而强、大而精、大而彰和富民惠民利国的茶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提升文化自信和科技创新,在强健茶业发展双翅(膀)上有新突破。文化兴则茶业兴,科技强则茶业强。坚定坚守茶文化定力,迸发创新创造活力,用信心、诚信、匠心、创新事茶,担当茶业强国重任,做好品质茶、健康茶、文化茶、品牌茶。不要自夸颜色好,只求茶香满人间。从品种到茶园,从加工到营销,从茶资源到美好生活多元需要,科技、人才和文化是制高点、致胜者。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培育各类人才,联动相关学科,强化研发开发,做精六大品类,精彩六茶共舞,用文化链、科技链推动产业链、价值链、效益链的联动效应,促使茶业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造福人类。

 

3.强化标准和品牌创新,在打造国家级世界级品牌上有新突破。品牌是认知的名片,消费的门牌。中国茶业不仅要有地方的知名品牌,更要打造国家级、世界级的知名大品牌。品牌要重标准、求品质、塑诚信、讲规模,切实解决有品无牌,有牌少量,多而不强的问题。茶业强国必须是品牌强国。应当进行一次品牌革命,用中国智慧、中国气派,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和世界级的响亮品牌。

 

4.创新营销文化,着重在三个营销方向上有所突破。俗话说,种茶不易卖茶难。营销不畅,茶业大国深受其害。营销开路至关紧要。着重在三个营销方向上用心发力:一是主攻内销,继续倡导茶为国饮,大力提升品质消费、健康消费、多元消费。中国人口规模大,是茶的消费大国,消费潜力巨大。

 

2015年我国年人均茶消费量为1公斤,比2005年增长一倍多,如果到2025年再翻一番到2公斤,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消费业绩。二是拓展外销。文化引领,品牌开路,深入研究世界各消费国的茶饮文化,了解其用茶的口味和消费习俗,把适应消费与引领消费结合起来,在积极扩大原料茶大众茶出口的基础上,创新拓展多元营销渠道,用心营销中国品味茶,努力使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好一带一路,走进世界。三是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充分发掘茶资源开发利用优势,大力发挥消费潜力。市场是立体的,创新营销文化可以创造市场,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创新营销文化,综合开拓茶业发展空间,是一篇需要花心思、下功夫做好的大文章。

 

(五)

 

中国茶和茶文化,在造福人类的历史上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融入生活,增添情趣,促进健康,传承创新,繁荣兴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洗礼,使它更加容光焕发、魅力无穷。它既具有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富民惠民的经济功能,又具有乡愁绵绵、风情万种、文明传承的文化功能;既具有清敬和美、联谊交往、人际和谐的社会功能,又具有绿水青山、红脉绿韵、绿色发展的生态功能;既具有平静闲适、精神愉悦、健全体魄的养心健身功能,又具有清明政治、协和万邦、茶和天下的治国理政功能,成为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桥梁纽带,成为走进“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运盛则茶运兴,我们坚信,新时代中国茶和茶文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找到约2,181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