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园的建设

找到约13,487条结果 (用时 0.036 秒)

生态茶园如何建设?中国制茶大师实践经验一次说清!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绿色、有机、生态、安全、优质的茶叶产品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取向,这推动茶农茶企自觉转向生产无公害茶、绿色茶、有机茶。建设生态茶园成为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课题。

日前,中国制茶大师、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举源合作社发起人、国家一级评茶师、安溪铁观音大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校外导师刘金龙走进说茶直播茶间,带来一场《高质量生态茶园的建设与创新管理》主题公益讲座。刘金龙老师分享了多年如何同土地与自然打交道、探索建设管理生态茶园的宝贵经验。

生态茶园建设的前提与基础

适宜的立地条件、合理的品种搭配

生态茶园是一种以茶园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模式,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通过实施立体复合栽培,人为创造多物种并存的良好生态环境,建立能够维持茶园生态平衡,促进茶园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高效、无污染,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为目的的人工茶园。那么如何建设生态茶园呢?

刘金龙认为要建设高质量生态茶园,第一个关键点是茶园的立地条件,主要有海拔高度及坡度大小等,这是为建设生态茶园提前打好基础。立地条件的好坏关系到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建设成本、建成后茶园的管理等。

△图片来源:刘金龙《高质量生态茶园的建设与创新管理》PPT内容

地形地势是茶园建设须高度关注的条件之一。适当高度的山区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较强,日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和有机物的合成与积累,茶叶香高味重。此外种植基地的气候、降雨、温度、湿度、土壤与交通等也是立地条件应注重考察的因素。

△图片来源:刘金龙《高质量生态茶园的建设与创新管理》PPT内容

另一个关键点是茶树品种要合理搭配。刘金龙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至少种植三个品种,覆盖早中晚三种芽种,才能将茶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比如,乌龙茶种植早芽种可以选择黄金桂、金观音或黄观音;中芽种可以选择梅占、毛蟹、本山;晚芽种选择铁观音。这样4月上旬采摘黄金桂、中旬采摘梅占、本山,4月下旬到5月再采铁观音,如此种植搭配,能更加合理分配采摘时间,将整个采摘周期拉长,避免出现单一批次需要大量采工,但因人手短缺而错过采摘时间的情况。

生态茶园管理的实用举措

稀植留高、茶草共生、水平梯田

根据传统茶园的现状,刘金龙分享以下三点改进茶园的举措,为进一步套种绿肥、茶树复合种植创造条件。

△图片来源:刘金龙《高质量生态茶园的建设与创新管理》PPT内容

1

适当稀植,合理留高

先给茶树做减法,将原本一亩5000株茶苗减少到1800~2000株;再深翻使土地疏松,施有机肥,当植株长到40公分、50~60公分、60~70公分进行三次定型修剪,让茶树分枝有三层培养采摘面。

减株增采摘面的操作,一方面可维持茶叶原有产量水平,另一方面可使茶株扎根更深,吸收更多养分,提高抗灾能力,从而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该举措已在安溪全县茶产区进行推广。

△图片来源:刘金龙《高质量生态茶园的建设与创新管理》PPT内容

2以剪代除,茶草共生

传统茶园茶株矮小,杂草会抢夺土壤中养分,一年需要进行人工除草五六次,劳动力成本高昂。当茶树复壮留高,根深叶茂,吸收土壤中养分能力加强,不怕杂草,即可实现茶草共生。

杂草可以帮助茶园的土壤保持水分;且留草的土壤团粒结构比较好,起到透气透水透肥作用;同时可以在夏冬两季杂草结籽之前剪草留根,以剪代除,相比起多次除草,大大减少人力成本;剪草埋土还可增加土壤腐殖质跟有机质,使土壤更肥沃。

△图片来源:刘金龙《高质量生态茶园的建设与创新管理》PPT内容

3

水平梯田,外岸内沟

如果茶园顺坡种植,虽然美观,但是弊端明显,一旦下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采用水平梯田、外岸内沟、梯壁留草的茶园模式,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茶园水土,还可通过合理种植丰富整个茶园的生物多样性,使茶园与四周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促进生态茶园的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生态茶园间作体系

套种绿肥、茶树复合种植


△图片来源:刘金龙《高质量生态茶园的建设与创新管理》PPT内容

1

套种绿肥

刘金龙介绍,通过多年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合适的绿肥植物应具备:豆科、品种较矮、鸟不吃、多年生的特点。

将套种大豆、套种花生和没有套种的三种情况下对茶园土壤、茶树产量和茶叶品质做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方面,套种绿肥作物能改善土壤肥力,减少施肥次数;产量方面,套种绿肥可以增加茶叶产量;茶叶品质方面对比,套种大豆的滋味回甘更明显,套种花生的香气更高。

△图片来源:刘金龙《高质量生态茶园的建设与创新管理》PPT内容

2

茶树复合种植

茶园复合种植树木,对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调节茶园小气候,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减轻病虫危害和提高茶树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均起到正向作用,具有良好的效益。例如茶园复合种植豆科的鸿森槐,具有速生、干直、窄冠、硬料四大特性,同时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为蜜源植物,具有高附加值;二是给土壤起到固氮养土作用;三是夏天能给茶园适当遮阴;四是冬天落叶,不影响茶树采光。

△图片来源:刘金龙《高质量生态茶园的建设与创新管理》PPT内容

绿色是未来发展的成色,为了使我国的茶叶产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种植,做生态茶、做安全茶、做好茶。促进茶叶生产由原来的数量型逐步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和推动建设生态茶园都刻不容缓。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生态茶园如何建设?这次考察让福鼎白茶“胸有成竹”

  茶为国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消费也面临转型升级,如何建设生态茶园,发展有机白茶,便成为福鼎白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课题。

  7月21日至23日,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率市考察组赴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考察学习生态茶园建设等工作,积极汲取有益经验,为福鼎白茶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思想营养”。

  “质量安全是茶产业的核心要求,以科技带动新产品开发助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蔡梅生表示,通过此次考察,福鼎将进一步吸收先进地区、优秀企业的典型做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吸收借鉴;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中茶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助先进人才、技术助力福鼎白茶产业,鼓励福鼎龙头企业进一步走出去,加强与国内优秀茶企合作共赢,带动福鼎白茶产业整体提升。

  有机茶园管理

  考察组考察第一站便是到绍兴市御茶村抹茶小镇,察看生态茶园及有机肥基地建设情况。绍兴御茶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荣向考察组介绍了当地生态茶园的建设情况。  

  御茶村茶业是一家集绿茶种植、 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绿茶生产商,拥有公司自有茶园近10000亩,是中国的优质茶园种植基地,也是专业的工业绿茶原料供应商。是首批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认证(全国20家、浙江省首家)企业。  

  近年来,公司从品种选择、育苗、土壤改良、覆荫、病虫害管理等多个环节建设生态茶园。公司全面实施有机种植,严禁使用非生物制剂,重保养和预防,并综合有机治理,有效减少有害生物数量。  

  公司通过田间观察,预测预报病虫害,检测生态,发现缺失,择机防治和修复。建立蔬菜、果树和茶树混合区-安全区,吸引有益昆虫,隔离害虫。通过改善土壤生态,增进土壤肥力和活性,使茶树源源不断得到充足的养分,健康生长,提升病虫害抵抗力。通过选育抗病良种及适时修剪,减少害虫食料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充分利用昆虫信息素或趋性杀灭害虫,综合运用诱捕器、防虫板等防治手段。使用生物农药和天然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发展生物多样性以提升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特别是营造丰富的生态群落,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并促进生态系统平衡,使害虫被其多样化天敌有效和稳定抑制。  

  “这次过来收获挺多的。这次进一步熟悉了以虫治虫,生态多样性等方面的病虫害管理措施。”福鼎市品茗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为铨说,“特别是在御茶村的考察,我们发现使用微生物肥料及有机肥料,是化肥肥料的很好替代品,对病虫害防治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这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方向。”

  有机肥生产

  当天,考察组还实地考察了有机肥生产基地,了解了有机肥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运用。  

  2017年,该公司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农业设施条件的基础,在专业科研院所及台湾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就地就近取材,通过本单位周边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如茶叶渣、茶棒、茶梗、植物纤维性、畜禽粪便废弃物等,并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包括茶园废弃物、笋壳、猪羊牛粪便等快速分级发酵制肥技术和耐高温微生物菌种的筛选、配比优化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攻克,研究开发了生产专用设备,并建成年生产加工5000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  

  该公司通过分析有机废弃物的特性,并选取特定的酵素类別,运用微生物酵素分级代谢协同作用,使其与有机废弃物进行蛋白质、维生素、淀粉、抗氧化物、醣类、各式酶、协同再代谢、保护环境,转变为有机肥,制作程中不会产生废水、恶臭,开创了农业科技企业自行消化固废的全新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回收——三级快速发酵技术(专用设备研制)——烘干——有机肥产品,实现农业废弃回收综合利用“闭环”,形成一个自运营封闭的“细胞环境”,实现了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发展模式。 

  “我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豆渣等一些品质比较好的有机质,我们在想能够把福鼎的有机质这个材料做一个市场调查,也在考虑在福鼎建立一个有机肥加工厂,提供给福鼎的茶园。”福建忠和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郑晋生说道,这次考察专门学习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为后期公司项目的建设做准备。

  生态茶园管理

  7月22日上午,考察组到西湖龙井茶产业协会实地察看生态茶园管理情况并举行座谈。  

  近年来,西湖龙井茶园示范基地通过多管齐下的防治措施建设生态茶园。该基地根据害虫种群数量情况选择生物农药,由政府打包,第三方企业负责统一病虫害防治管理,避免茶农私自不规范、滥用农药。基地根据不同害虫特性,综合使用红黄粘虫板、太阳能害虫诱捕器等先进的物理防治设备。基地还积极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提升茶园土壤肥力,提高茶树抗病能力,倡导开沟施肥,定时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适度修剪,切断害虫食料来源,控制茶树的密度,提升茶树的通透性、透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西湖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在座谈会上还分享了“西湖龙井”商标品牌的保护措施。协会通过实行茶标全程防伪管理。茶标分为茶农标和企业标两种,茶标与茶农信息、加工企业信息进行关联,确保西湖龙井茶的可追溯。通过开展“西湖龙井”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工作,加强证明商标的监督与检查,规范使用行为。试行西湖龙井统一包装,探索西湖龙井茶电子IC卡防伪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等多错并举,确保消费者购买到正宗的茶叶。

  “这次考察,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这次考察如何做好生态茶园的绿色防控后,我们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希望政府部门、龙头企业以及茶农能够联动起来,真正做到不使用任何的化学农药,用生态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三大措施来提升福鼎的质量安全和品质,进而推动福鼎白茶健康持续发展。”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振传说道。

  茶园管理人才建设

  7月22日下午,考察组深入到中国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与中茶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率领的团队召开生态茶园管理技能培训计划讨论会,研讨了有机茶发展、茶园管理人才以及茶叶检验检测等事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特聘教授刘善胜做茶园管理师培训专题介绍。  

  郑国建作《从国家有机茶抽查结果看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专题介绍。他说,有机茶生产经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有机茶生产标准,严格执行茶园有机管理标准,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严格遵守有机认证管理制度,让消费者“看得见”有机茶。大力推行全域茶园生态化建设,提升全域茶园生态环境,从病虫害管理、肥料、土壤、水流等环节控制污染源入侵。要重视茶园管理员职业化培训,建立茶园管理员队伍,提升茶园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要简化过程管理,严格把控源头管理,减少生产过程管理环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要实现“茶”产业高质化,发展多元化茶类产品,满足市场不同需求。  

  “生态理念绝对第一环节就是人,所以人一定要先教育,那我们福鼎要把创建一个生态茶园作为一个大事,要让茶园管理人员完善掌握茶园管理的基础技能。有相关的技能之后,他们才会有办法怎么解决病虫害、土壤等问题。”刘善胜说道。  

  衍生产品开发

  7月23日上午,考察组还前往浙茶集团考察,就茶叶的内外销、衍生产品的生产制茶工艺、茶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抹茶、各类冷泡花草茶、袋泡茶……一系列新颖的衍生产品琳琅满目。浙茶集团旗下“九宇”品牌是集团品牌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之一,致力开发有机食品高端产品,先后开发出20多种有机系列产品。生产的有机产品95%以上出口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有机茶,出口日本、美国和欧盟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居全国前列。  

  “九宇”品牌从成立之初便致力于发展可持续的有机农业体系,努力提高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的社会福利,力争改善生态环境,以求提供“天人合一”的有机食品来促进人类的健康。引领有机食品的风尚,传承并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有机品牌的翘楚;为世人提供纯净的茶饮,把健康带给世人,打造生命的绿洲。集团立足有机茶,加强精深加工技术,开发了系列融合时尚包装、时尚饮品的系列衍生茶产品。  

  (来源:幸福福鼎)

专家支招:现代茶园这样建设(上)

茶园建设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高新技术已广泛地运用到我国茶业领域。因此,我国茶园的种植、生产、管理、经营方式都将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我国现代茶园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要求如何?这是广大从业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期《科技兴农》专栏,围绕“现代茶园”建设展开详细叙述,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特别供稿!

1.现代茶园建设内容主要有?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双高标准,推行茶园良种化、园林化、生态化与机械化等核心内容,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茶园的建设目标。

(1)茶园良种化。良种茶园与群体种茶园相比,同样的肥培、管理水平可增产20%~30%;同样的加工技术,品质可提高1~2个等级以上;抗逆性与采摘周期也有一定程度增加。选用良种时要注意品种的适制、适应性,注意早、中、晚生良种的搭配,缓和采摘高峰和劳动力需求,利于茶叶加工持续、均衡。

(2)茶园园林化。从园相外貌看,应该是茶园成片,园地成块,梯级等高,茶行成条,林木成行,区块分明。这样不仅有利于现代化管理,而且由于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网,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高湿度,调节园区气温,改变茶园的微域气候,避免或减轻茶树遭受气象灾害,都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3)茶园生态化。运用生态学理论,以茶树为主体,合理配种其他生物种群,以求种群间协调、共生、互补。使茶园的光照、热量、水分、土壤肥力和动植物种群、微生物种群,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最高的生物产量和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为实现茶园生态无公害治理奠定基础。

(4)茶园机械化。机械化是现代茶园管理的重要手段。茶叶生产季节性强,需要劳动力多而集中。采用机械作业,可以缓解茶叶采摘、修剪、茶园中耕、施肥、灌溉及病虫草害防治等作业中人力资源消耗,提高作业效率和稳定性,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2.现代茶园对土壤、空气和水质量有什么要求?

环境的污染状况对茶树生长及干茶污染物积累的影响很大,因此现代茶园对建设环境的要求最低应满足无公害茶园标准。根据农业行业标准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对无公害茶园的土壤、空气、水质、周边环境有如下要求。(1)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mg/kg)

注:重金属和砷均按元素总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为表内数值的一半。(2)空气环境质量要求。茶园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茶园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注:日平均是指任何一天的平均浓度;1h平均指任何小时的平均浓度。(3)灌溉水质的要求。茶园灌溉水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无公害茶园灌溉水质标准

3.茶树种植对土壤性状有何需求?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和效益。因此,在茶树种植前,应根据茶树喜酸、喜湿、喜肥、喜松深等特性,合理选择茶园土壤。

酸碱度(pH)是选择宜茶土壤的首要条件。茶树一般在pH4.0~6.5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中生长状态良好,其中最适宜pH范围为4.5~5.5。因此,新垦茶园时,应掌握土壤酸碱度情况。实践中,可以根据地面上是否有酸性指示植物杉木、马尾松、油茶、映山红等来判断该土壤是否宜茶。

茶树喜湿、怕涝,指的是茶树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一般要求年降水量至少在800毫米以上,茶叶生长季节月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空气的相对湿度70%以上。但是,如雨水过多,特别是土壤积水,会导致茶树根系发育不良,严重的引起烂根直至茶树死亡。因此,茶园土壤还要求地下水位低,一般要求在1米以下。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或者由水田发展而成的茶园,四周和中间要开掘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通气性。

茶树的根系发达,正常生长的5年生茶树,其主根可深入土中约1.5米,特别在土层65厘米左右范围,根系分布最密。因此,要求茶园土壤土层深至少在60厘米以上,并且底土无硬层。适宜的茶园土壤类型是壤土和沙质壤土,这种土壤蓄水、排水、保肥和通气等性能良好,茶树生长健壮,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香气高长。土壤过沙,则蓄水、保肥、保温能力弱;土壤粘性太重,则通气性差,不利于水分和养分传输。

4.我国茶园土壤的类型有哪些?

我国茶区辽阔,茶园土壤类型众多,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潮土和高山草甸土等。不同类型茶园土壤是成土母质、气候、地形和长期生产活动影响的综合结果。不同类型的土壤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理化性质和肥力演变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培肥土壤,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砖红壤呈砖红色、砖黄色、棕红色和暗红色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雷州半岛,滇南及台湾南部等低海拔热带地区。由于砖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条件下,各种母质进行强烈的脱硅富铝化作用和生物风化形成的,其土体中铁、铝、锰大量积累,而钾、钙、镁大量淋溶损失,导致土壤缺钾、缺镁明显。同时土壤富铁、铝,对磷的固定能力强,有效磷含量相对较低。

赤红壤主要分布在广东西部和东部、广西、福建和台湾南部,以及云南德宏、临沧地区的西南部。赤红壤是在高温、高湿南亚热带雨林条件下,母质经过强烈脱硅富铝化和生物物质迅速转化过程所形成的富铁铝性土壤。与砖红壤茶园土壤相比,富铝化过程强度和生物富集强度要弱。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均很低,钾和镁含量也不高。

红壤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的主要茶园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阔丘陵地区,包括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北部和浙江、贵州、四川、安徽省南部地区。红壤是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母质经中度富铝化和生物风化作用下形成的。这类土壤养分因母质不同差异极大,在大部分山地丘陵地区母质以片麻岩、花岗岩、流纹岩、凝灰岩以及玄武岩等为主,土质好,养分丰富;在海拔400米以下是以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土壤黏重、养分含量低。

黄壤呈黄色或腊黄色,主要分布在亚热带较潮湿的高山上,其中以四川、贵州最为集中,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分布。成土母质主要以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砂页岩、凝灰岩等为主。黄壤一般土层深厚,土体疏松,透水性较好,有机质含量较高,营养元素含量丰富。

黄棕壤是我国江北茶区的主要茶园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及陕西、甘肃、河南等北亚热带地区。这类土壤矿质养分含量高,有效钾一般在80毫克/千克以上,有效镁60毫克/千克以上,磷的固定能力低,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红黄壤。

棕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及河北省的南部。棕壤是在暖温湿润和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只有酸性母岩区发育的棕壤才能种茶。棕壤茶园土矿质养分丰富,钾、镁、磷含量高,有机质丰富。

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江西、浙西山区及福建浦城、三明和龙岩丘陵地区等,这类土壤养分含量较丰富。

潮土和高山草甸土发展的茶园面积较小,但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茶树生长良好,特别是高山草甸土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由于山高,气温低,降雨量多,空气相对湿度大,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养分丰富,土体疏松,是生产名优茶的重要土壤资源。

5.茶园土壤肥力指标有哪些?

茶园土壤的肥力指标很多,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等。目前,生产上用得较多的主要是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茶园土壤的物理指标主要是指有效土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茶园土壤的大量调查和试验研究表明,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有效土层深度至少应在1米以上,其中表土层深度应在25~30厘米之间,心土层深度应在30~40厘米之间,底土层深度应在30~35厘米之间。表土层的土壤容重在1.0~1.2克/厘米³,总孔隙度为55%~60%,其中有效孔隙度25%~30%,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总含水量的80%左右。土壤固、液、气的三相比例在45~50:30~35:20~25之间,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的比例在30~50:25~45:20~30之间。

土壤化学性质中,除土壤酸碱度外,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N、水解N、有效P、交换性K以及有效Ca、Mg、S、Cu、Zn和B等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也十分重要。一般优质高产茶园土壤要求pH在4.5~5.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大于2%,全N量0.1%以上,阳离子交换量在10厘摩尔(+)/千克以上,碱解N、有效P、交换性K、交换性Mg、有效S、有效Zn、有效Cu的含量分别在100毫克/千克、20毫克/千克、10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2.0毫克/千克和1.0毫克/千克以上,土壤Ca/Mg比在5~12之间,活性铝在3~5厘摩尔(+)/千克之间。

此外,要求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国家的卫生质量标准。在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茶园生产环境条件》规定茶园土壤中,铅、铬、铜、砷、汞和镉的含量按总量计,应分别低于250毫克/千克、150毫克/千克、150毫克/千克、40毫克/千克、0.3毫克/千克和0.3毫克/千克。(未完待续……)

来源/《徽茶》2023年4月刊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393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