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店还可以卖什么

找到约460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茶叶店冷清只是表象,真正的生意都藏在背后

茶圈有个怪象:

茶行业以线下为主,但无论茶城还是街边茶店,几乎看不到客人。

奇怪的是:看不见客人,茶店还很难倒闭,一些街边茶店,甚至堪比钉子户。这让很多人好奇:茶老板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其实,茶叶店冷清只是表象,真正的生意都在背后。


-01-

茶叶店,背后的生意

一个平平无奇的茶叶店,牌子上印着xx茶业,这个茶店的背后,可能就是毛料商/品牌商,他们算是茶行业比较有实力的茶商。

茶商一年大部分的生意,春茶的时候,在茶山就做了。

他们的工厂在茶山,仓库在小区里。茶叶店,只是他们在城市里的根据地,根本不靠茶店赚钱。

大茶商:春茶不做,全年寂寞

3-5月的春茶,短短两个月,撑起了茶商一年50%以上的收入。

春茶,茶客和小茶商都跑上茶山,尤其喜欢跑到名山名寨。而名山的原料,大多数都被茶商收了。

在茶山,茶商既可以卖鲜叶,又可以卖毛料,还可以做产品定制。

像冰岛,老班章,昔归这些名寨茶,大多数是鲜叶交易。普通寨子,大部分卖的是毛料。

大茶商或者毛料商走货,数量都非常可观,多一点的几吨,少一点的几十公斤。


就像去年,某茶商包了冰岛坝歪老杨家的茶叶,做成毛料后,100公斤的订单都走了4个(有茶友可能喝过他的茶)。

订单,大一点连本带利几十万(茶山利润透明,通常10-15%的利润),小一点的几万块。一年只需要春茶,就有不菲的收入。

毛料商的背后,通常还有一个小品牌。通常的做法是:春秋两季卖原料赚大钱,平时淡季卖品牌挣生活费。

品牌商:有经销商撑着

品牌商,从毛料商手里搞到原料,或者自己承包茶园,开发茶叶产品,卖给经销商。

品牌商,根据品牌本身的大小,通常有几家、十几家、甚至上百家经销商(大多数品牌商,经销商很难超过5个)。

品牌商每年开发出新产品,都会有经销商补货。经销商拿一次货,少说也是十万块。

每年春茶和秋茶补补货,日子过得不亦乐乎。如果招到新的经销商,那呢,品牌老板,在梦里都会笑醒。

对于大茶商来说:一年的运营成本,在茶山就已经赚得差不多了。

开一个茶叶店,无非就是有个喝茶的地方,接待一下客户,能吸引一些新客户当然更好。

对他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茶叶店就是个摆设。开店能卖茶当然不错,但卖不出去,也没关系。

而一些茶商,喜欢开一个又一个的店,是在明目张胆地告诉市场:店多实力大,做茶跟着我,一起吃香喝辣。

开茶店的特殊人群

有一类人,经历过生活的残酷,也遭到过社会的毒打,摸爬滚打几十年,终于实现财富自由。

钱多了,开个茶叶店,不为卖茶,只为寻一份心静和内心的安宁(没错,茶就是有这种魅力)。让自己有个喝茶的地方。

平时约上三五个朋友,到自己的茶空间,喝喝茶,聊聊人生,偶尔弹一曲不知哪里学来的半吊子古筝。谈起茶来,开口闭口都是人生的意义,如何在一杯茶里,寻一份生活的静谧。

茶店装修得很豪华的背后,有可能就是这类人。矿老板,地产老板,以及其他行业的老板,开的茶叶店,充满了土豪气息。

茶城里,开豪车的,大多数是这类人。


-02-

小茶店:深谙江湖套路

茶叶市场,绝大多数人开茶叶店,目标很明确:单纯地为了养家糊口。

很多茶叶店,面积不大,里面的茶叶,一个蛇皮口袋,或者一个纸箱,一堆毛料,摆放略显杂乱无章。

一眼望去,卖不完的茶叶,流露着被生活毒打过的辛酸。这类茶叶店占比很高,开得多,倒闭的也多。

然而,这类人开的茶叶店里也没人,他们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这些小老板,深谙茶叶江湖套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老茶客以诚相待,新客户看人下菜。

简言之,躲在线下,闷声发财。

首先,茶叶利润高

茶叶利润高,早不是什么秘密了。

利润高的背后是:茶叶是慢消品,卖的很慢。比如小茶店,没有品牌商的走货渠道,没有毛料商的山头市场。一袋茶叶,够卖大半年。

如果小茶店卖一饼茶叶只能赚10块钱,那么,上有老下有小的小茶店老板,早关门大吉了。

所以,茶叶卖的慢是事实,但利润的确可观。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茶叶产量298.6万吨,内销茶叶220.16万吨,内销总额2888.84亿元。2020年,我国茶叶的内销均价为131.21元/公斤。

2020年,国内市场卖出去220.16万吨茶叶,均价为131.21元/公斤。

而且,在茶山,原料价格比131.21元/公斤的内销均价还低,十几块、几十块,近百元一公斤的原料比比皆是。

然而,到了市场之后,几乎见不到131.21元/公斤的产品。

排除名山古树(古树茶是真的贵),平时买口粮茶的价格,与131.21元/公斤的内销均价对比,茶叶的利润,可以管中窥豹。


其次,小老板有自己的圈子

每一个茶店,能在市场活下来,都有很多老客户。

老客户,通常不会到茶叶店里喝茶。但在茶老板的圈里看到什么茶,会直接购买。老客户是一个茶叶店活下去的根本,任何一个茶老板,对老客户,非但不敢欺骗,反而还会多给优惠。

所以,茶叶店里虽然看不见人,但最重要的老客户的生意,在手机上就做了。

最后,茶叶没有标准

一袋茶叶放在面前,做茶十几年的人,也未必喝得出这袋茶叶来自哪一个山头。大多数茶客,更是喝不出是不是古树。

没有品质标准,也没有价格标准。也就是说:卖多少价格,看茶客喝茶的道行,也看茶商的人品。

面对懂茶的人,任何一个卖茶的都不敢坑。但如果不懂茶的人遇到人品不好的茶商:

三言两语试出你懂不懂茶,无论什么茶,无论多高的价,只要你敢买,他就敢卖。简单地说,看人下菜。

比如,茶老板问新客人平时喝什么茶?

客人:我只喝冰岛古树茶。

茶老板心头一笑:冰岛,我都拿不到货,你还平时喝冰岛古树。然后,找一个有花蜜香,有甜感的茶叶,泡给新客户喝。

茶老板一边闻一边喝一边说:冰糖甜兰花香说的就是我这个冰岛古树茶了。我这个卖的比较良心,4000一公斤。

一阵笑呵呵地忽悠,新客户用2600的价格买了茶叶。其实,他的“冰岛古树”,正气塘的小树茶,成本600块一公斤。

这就叫:不懂茶还喜欢装,不坑你坑谁。

除此之外,逢年过节礼品茶走一波,也是不小的收入。便宜的茶叶,配上豪华包装,充分关照国人面子心理,卖个高价,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写在最后:

茶叶是个江湖。

我国茶叶,喝的是茶,消费的是茶文化。

相比工业化机械茶(标准化高),我国茶叶,消费的是3万个芽头制一斤西湖龙井,7万个芽头制一斤正山小种的名优茶。

这意味着,就品质和价格来说,茶叶,其实没有实用的标准。

没有标准,价格和品质参差不齐,整个市场比较混乱。3000亿规模的茶叶市场,无形中,被分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圈子。

喝茶,找适合自己的圈子

茶,终究只是一杯饮料。贵的茶,比如名山古树,口感自然要好一些。但这类茶叶,在小茶商的圈子里消费。

如果自己能在这些茶商的圈子里,买些许好茶,约几个知心好友,慢慢品尝,何乐而不为。

但如果没有在这样的圈子里,与其费尽力气搞来假的名山古树,还不如相信茶无贵贱,适口为珍。

茶,健康的饮料,并没那么复杂。无论价格高低,在一杯茶里,喝出简单、随性的生活方式。

喝出一份有茶相伴的快乐,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根本不够抢!“胖东来茶叶店”一天最高卖100万,有什么绝招?

一茶难求、多品种缺货,门口大排长龙,最高日收100万……

这种盛况出现在胖东来仅160平的茶叶店里。

胖东来的茶叶,为什么这么火?我专门到许昌胖东来实地探访了一番。

一家店1天最高卖100万胖东来的茶叶,到底有多火?

3月的一个工作日上午,胖东来天使城还未营业,门口已聚集起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

10分钟后,当我被人流推到茶叶店门口,现场令我感到震惊——门店几乎被重重包围,5米宽的走廊已经无法下脚,人声鼎沸堪比菜市场。

见证过喜茶人民广场的排队盛况(2017年),也采访过鹿角巷“排6小时买奶茶”(2019年),仍被这种“抢购热潮”深深裹挟。

首先,胖东来的茶叶,不是排队就能买到,“如果没有提前抢号,排到天黑也进不去的。”一位热心顾客提醒。

一天仅发放400个号,需要在门店50公里范围内的定位,提前一天去小程序抢号,抢到之后再到店排队,按照号码排的时间进店。

其次,即便抢到了号,也不能放开买,很多爆款“每人限购一盒”,另外还有多个爆款如布朗熟沱、茉莉飘雪、罐装小青柑等经常缺货。

即便如此,顾客基本都是“按筐买”,不少人一买就是两三筐。我观察到,客单低于1000元的不多。

一家店一天的营业额有多少?3月26日,在中国超市周论坛上,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回答了:“原来茶叶店一天卖3~4万,现在两个茶叶店加起来一天卖100万左右,最高峰时,一家店一天就能卖100万。”

令人艳羡的是,这种抢购狂潮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一直如此。”一位许昌市民告诉我。

和新茶饮相比,胖东来卖的是普普通通的原叶茶,没有好看的杯子,没有大片场景,更没有新奇特周边。和普通的茶叶店相比,也没有茶艺师泡茶试喝,没有人讲千年古树/山头故事,更没有任何促销折扣。

涌进胖东来抢茶叶的人,到底抢的是什么?

卖爆的胖东来茶叶

能给茶饮带来什么启发?

很多人的第一答案是信任——胖东来十几年诚信经营,是茶叶的强大背书。

因为在中国,茶,是信任成本最高的产品之一。正如很多消费者所说:“同样买2000元的茶叶,胖东来挣300 元,其他地方可能挣1900元。”

还有人分析,胖东来已经将品牌本身做成了渠道,将信任做成了流量。因此,卖什么都会有销量。

但我认为不尽然,国内很多茶叶连锁品牌都能解决基本的信任问题,比如在八马、文新、张一元茶庄等,都能买到不错的口粮茶;茶里、一念草木中等新锐品牌,主打时尚不贵;而高端礼品领域,有做了多年的小罐茶。

为什么只有胖东来的茶叶,天天排队、供不应求?

从早上10点排队到下午3点结账,买了3000多块的茶叶,我发现胖东来卖茶叶有3个生意经。

1、价格带丰富,从9元/罐到2.7万/公斤,丰俭由人

在胖东来茶叶店,很容易开启“沉浸式购物”。

有9元一罐的花草茶、15元一盒的袋泡茶,不到百元就能买上一大袋。

而52元的老白茶茶饼,有人一买就是10饼;58元的茶礼盒,包装精美,还配专属手提袋,无论自用还是送人都适用。

很多平价爆款,比如足足2斤重的布朗熟沱,280元一斤的小青柑、5个小饼组成的有机茶,都是买了绝不心疼的口粮茶。

在往上看,从二三百到两三千的茶礼盒,都有对应的选项。

而行业里吊足胃口的“天价茶”,比如牛栏坑肉桂,2.7万/公斤,胖东来十分贴心地做成了龙珠、单包等小包装,一泡的价格200~300元不等,想尝鲜的消费者也能负担得起。

散称茶一斤从几十元到几千元,明码标价,顾客随喜购买。

总之,在胖东来买茶叶,不会有背刺的体验,更不会被价格吓得空手而归,一千多个SKU,绝对丰富的价格带,让消费者可以“毫无压力、自由购买”。

或许这种愉悦体验,才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走进胖东来的原因。

2、场景多元,口粮茶、招待茶到姨妈茶,总有一款适合你

有人说消费者喜欢盲从,但如果产品不适合,即便价格再优惠,任谁也很难再来第二次。

胖东来茶叶第二个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在于品类众多、场景多元,总有一款适合你。

茶饮老饕可以选择不同价格带的散称茉莉飘雪、明前龙井和毛尖,或者一两千一饼的陈年普洱、陈年白茶等。

喝个新鲜的年轻人,不到百元一饼的白茶,买了不心疼;40元一盒的墨红玫瑰礼盒,颜值高、拍照好看;办公室日常喝,可选便捷的商务小饼。

小姐姐们能找到暖胃的红糖姜茶;热衷养生的打工人,可选赤小豆茯苓薏仁茶、蒲公英茶、不同年份的陈皮礼盒等。

胖东来茶叶店甚至考虑到了,“给女性朋友带伴手礼”的场景,提供人参阿胶女神茶、石斛玫瑰杞参茶等多款女神小罐茶。

总之,不同人群都有针对性产品;自喝、送礼、家庭、办公、旅途等场景,面面俱到。这一点值得做零售的茶饮品牌学习。

3、灵活售卖,一片陈皮也卖,10块的散茶也能称

胖东来茶叶第三个让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售卖方式极度灵活。

和大部分茶叶店只能按照一罐、一盒、半斤等规格售卖不同,胖东来的散茶没有最低的起卖量,哪怕只要5块、10块也能称。

类似小青柑这样的爆款,没有限制,一颗起卖。

一位许昌的朋友告诉我,胖东来茶叶店的员工会鼓励顾客一次少买,这样就能喝到更新鲜的茶叶。

据说,有一些市民每天都进店,一次只买一片陈皮,即便如此也能受到热情接待。

这种灵活的售卖方式,让茶叶店多了像邻里街坊一样的亲近感,充满了人情味,信任和口碑越积越多、广为流传。

我不由得想到,当茶饮规模越做越大时,那种扎根社区,长久陪伴的质朴和人情就会越来越稀缺,这或是值得茶饮品牌思考的。

主打一个“赚取合理利润”

让年轻人重新爱上中国茶

其实国内茶叶店走红,胖东来不是个案,去年四季度,北京老字号张一元茶庄也翻红了,其茉莉高碎花茶售卖现场,队伍能排出十几米,春节期间更为火爆。

有业内人士告诉我,胖东来茶叶店的模式和张一元茶庄很像,都是把大众的口粮茶做成了标准产品,等级公开、明码标价,主打一个“赚取合理利润”,吸引了大量不太懂茶的消费者。

我认为,无论是胖东来茶叶店、还是张一元,能做成的本质是,喝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现制茶饮近10年的市场教育,让中国茶重新触达了年轻人,比如重茶感的轻乳茶日渐主流,围炉煮茶走红,新中式茶馆遍地开花。

在今年的联商东来总裁班上,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提到:“今年要规划更大的仓储式卖场,其中要做一个5000平的茶叶店,做成中国最有特色的茶叶店。”

中国茶成了年轻人当下的潮流消费。未来或会诞生更多“网红茶叶店”、“茶叶连锁店”。

这对茶饮品牌来说,或许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市场——用年轻化方式重新改造中国茶。

来源:咖门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店的江湖:“聊天”才是绝世武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茶叶店的地方,就是江湖。会聊天的老板,三两句话就能悄无声息地把自己的品牌推向市场,今天我们就来解析茶叶店老板和客人的聊天。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开茶叶店里的老板似乎都很健谈,一壶茶就可以和客人们聊一天。每次经过你都可以看见茶叶店的客人一坐就是一下午,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半夜2点还在店里聊天的老板和客人。他们到底在聊什么呢?



与初次进店顾客聊信息

老板这么问的话必然是对第一次上门的客户了,与新进来的客户坐下喝茶,一是减轻客户对新店的陌生感,二是根据客人想要买的茶叶或者大概的价位给客人介绍口感。等水烧开的几分钟里,往往还谈不到茶,而是闲聊闲聊满足客户的好奇心,哪里人啊开店多久啊店租多少啊,老板也可反问客户哪里人,由此初步判断客户的口味。

这时候水烧开了,两人坐下开始谈茶了,边喝边介绍店里的茶,这款茶有什么特点,适合送人还是自饮……老板也能从客户的评价中了解对方的喜好,客户说淡了,老板自然能揣测到客户喜喝浓茶,那老板就再换另一款茶,一品二品之间,熟悉新客户,也让客户熟悉自己的茶.

若是客人决定购买,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两人聊着聊着话题打开了,就再围绕着茶谈谈彼此的喝茶经历,老板自然而然地就能把店里的茶叶特色给融入介绍了一番。


与熟客聊感情做客情

“老王啊,最近儿子要高考了,还有空出来溜达啊?”

“高考归高考,茶还是要喝的……”

这或寒暄或调侃的语气一听便是熟客上门了,熟客来一则买茶,二则路过进来坐坐。老板根据熟客的口味冲上一壶茶,各自谈谈近况,天南地北工作生活都能谈。

茶叶一冲一泡的时间里,就可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再接着随口问问上次客户买的茶叶口感如何如何,冲泡的时候有何感受,也可针对熟客关于茶叶的问题答疑解惑,一来一回之间,熟客喜欢什么样的茶,有什么冲泡习惯也就一清二楚了。

借此让熟客品品适合他的茶叶,熟客自然感觉心情愉悦。即使不谈茶,只谈缘分,也能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养成客户闲时到此一游的习惯,又或是客户也会带着朋友进来坐坐,这些都是茶话之外的收获。



与朋友聊感受提人气

“大忙人,最近可算是有空来啦!”

这么一听便是朋友上门了,朋友进店喝茶,自然更随意一些。老板可以拿出新茶让朋友们品尝一下,与朋友评论一下新茶的口感,或是店里的布置。

即使朋友喝不懂,能喝出茶味浓淡,香气高低就行。谈谈正事或者闲扯,再加上三两盘茶点,一个愉悦的午后就过去了,而店里人多,也能给店里添添人气,有助生意兴隆。


与同行聊行业找差距

“这是新的普洱茶,味道会更香醇一些,来尝下。”

就茶聊茶一般就是同行来了,互相交流制茶、卖茶心得,对茶行业看法等等,在彼此闲谈中一来能得到更多行业信息,二来能对比一下双方优劣,互相交流、互相进步。

有时候遇到品质不错的茶叶,还可以直接从同行那订货,拓展货物渠道,自然能网罗八方客人。



能聊擅聊,以“聊”生财

茶行业有句话道:不怕你不买,就怕你不喝。笑谈之间,和气生财,在充斥营销的时代,喝茶品茶看似偶然,其实都是店老板精心经营打造的结果。一个好的老板,一定要懂得摒弃传统的纯卖货思维,培养“能聊擅聊”的能力。

“能聊擅聊”其实就是瞄准客户的潜意识,将潜意识转化为一种消费动力。以卖茶为例,客户可不仅仅是要好喝,你还可以卖归属感、卖情怀、卖价值,卖体验。

找到约435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