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青今天终于采完了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普安春早 茶香盈野

春日初晓,茶山翠绿如画,勤劳的茶农们踏着晨露采摘致富“金芽”;

早餐过后,茶市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茶叶交易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茶农携着一天采摘的茶青前来售卖,辛勤的汗水与淡淡茶香交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景象;

当夜幕低垂,星光下,茶企机声轻鸣、灯火明亮,映衬出工人们辛勤的剪影。

展卷窥望,从茶山到茶市,自茶商至茶企,每一个画面都饱含生机勃发的力量,它们共同构筑起普安茶产业的美丽长卷。

茶山上,茶农忙着采摘新鲜茶青。


早春上茶山茶人乐开怀

2月下旬的早春清晨,微风拂过普安山岗,18万余亩翠绿茶树宛如波浪翻涌,风过处,茶语轻响。空气中,弥漫醉人茶香,如同大自然调制的一壶馥郁佳酿,悠悠释放出春天最为醇厚的礼赞。

拂晓时分,伴着倒春寒意,家住茶源街道的郭婷美便邀着五六个伙伴出现在茶山,他们只为一件事:采摘最早苏醒于枝头的新鲜茶青。“采茶,是我们普安的大事。全国每年最早的春茶就在这里,各地的茶商会过来收购,大家伙都指望能卖个好价钱。”

巨大红利催生经济共识。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少则1至2亩,多至上百亩。早春茶,讲究的是个鲜,既要跟时间赛跑,赶早采摘,也要看品质说话,芽头采好才能得个好价钱。“这么多年下来,大家都是采茶熟手了,一人一上午能采上1斤多茶青。”

有些种茶大户的茶园面积广,还会专门雇人来采。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都趁着早春采茶季回乡,一是向自家茶园要收成,二是为大户打些小工。帮人采茶的工钱计件算,根据行情不同,通常采摘1斤茶青可以拿到30至50元,一天下来也能挣近百元。


加工厂内,工人在筛选茶青。

时至下午5点多,先于郭大姐一步采完茶青的村民秦兴华,将工人和自己采摘的茶叶装了满满一塑料袋,再到专门等在山腰收茶的当地加工厂老板陈昌华那称秤。

骑着摩托车来到茶山脚下三岔路口时,每天下午固定来此收茶青的陈昌华身边已经围了一圈人,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装了满满一后备箱茶青,有的随手挎着一竹篓,排着队等着收茶青。

最里面的陈昌华忙着看货、报价和称重,价钱谈妥后,一旁背着装满现金的挎包的合伙人立刻付款,或现金或微信,茶农喜笑颜开。

“你这里3斤,210元。”

“一斤才70元?你再看看,我这品质不差。”听到报价,一位40出头的妇女略显焦急地说着。

“昨天均价还是一百二三,今天价格降了不少,你去别处看看也一样的。”陈昌华嘴上应答着,手上已经接过下一位茶农的茶青。

几分钟后,终于轮到秦兴华。他将一大麻袋茶青从肩头轻轻卸下,放在称重台上,指针停在了22公斤。

“老陈,帮我看看。”陈昌华随即蹲下,先观外形,色绿芽小,再用手抓起一小把,凑近闻味,茶味香浓。

每天上午的交易时段,茶农带着制作好的干茶来到茶市。


秦兴华期待地问道:“怎么样?”

“还不错,可以收80元一斤,一共1760元,你的茶在今天算高价了。”

“行!”

一来一回间,生意成交。“谢了,我明天还来。”秦兴华高兴地将一沓红彤彤的现金揣进兜里,骑上摩托车,满意而归。

短短三四十分钟里,数十位茶农陆续赶来交易茶青。合伙人装满几万块现金鼓鼓囊囊的白色挎包逐渐“消瘦”,一旁采购的茶青却成倍增长。

接近下午6点,茶农逐渐散去,陈昌华拿出账本一一对照,“今天收了600斤左右,花了将近5万元”。清账收工,正当忙活了好一阵的二人也准备回家时,一位看上去七八十岁的大爷提着一袋茶青,问:“还收吗?”看着这佝偻的身影,他犹豫了2秒,回道:“收的,拿来吧。”


茶市内,茶叶加工厂老板陈昌华正与茶商交谈。

暮色下,夕阳打在二人脸上,映照出金色的光泽,正如因茶而兴的和美乡村般美好。

陈昌华自己开了个茶叶加工厂,正值采茶季,20多台机器昼夜不停运转,家人和工人两班倒,争分夺秒将收购回来的茶青制作成成品茶叶,第二天上午拿到茶市售卖。

这样的加工厂在当地有200多家。陈昌华家的规模并不算大,但他为人厚道实诚,价钱公道,哪怕自家收得太多堆积着加工不完,也不会轻易拒绝上门请他收茶青的村民。一来二去,大家都往他这儿来,“旺的时候,我还没出门收茶青,门口背着茶青上门来的都排了长长的两队。”

陈昌华16岁左右就开始接触茶叶,也是第一批参与茶叶加工的。20世纪90年代,交通物流没有现在发达,销售茶叶全靠一路背运,先从普安坐班车到贵阳,再坐火车到杭州。人力有限,每次他只能带上100斤左右的茶叶。

陈昌华语速很快,提起过去的辛酸,他云淡风轻。但幸福的瞬间,他却印象深刻。“我结婚时负债3000元,亲戚都替我着急,没想到婚后做茶的第一季就把负债还清,还存了3000元。”尝到甜头的他,自此在做茶路上勇往直前。

“他会钻研。”旁人这样评价陈昌华。做茶既看机器,也看技术。陈昌华最早使用机器制茶时不太清楚如何把握投料的量,结果加工出来的干茶口感很差。后来自己慢慢摸索才知道每次应该放多少,“我一个数值一个数值地试,最终确定了我觉得炒出来最香的温度。”

言语间,陈昌华对自己的做茶技术满是自信。“别看我这地盘不大,每年从这打包销售出去的干茶可有两万斤,每年可收入40万元左右。”就这样,陈昌华靠着一片茶叶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也成功将家里的4个孩子全都供上大学。

在这条围绕茶而展开的产业链上,陈昌华就像个中转站,将茶农新鲜优质的原料采购回家,制作好后将成品、半成品茶叶卖给全国各地涌来的茶商,让普安茶的独特韵味飞入千万家。

见微知著。随着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普安茶园的规模化管理及丰富多样的茶叶种类,使得茶农不仅能采摘珍贵的早春茶,也能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实现全年持续生产,从而保障了稳定的经济收益。

如今,从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初加工到深加工,再到品牌打造和市场销售,茶农们不仅有鲜叶销售收入,还通过合作社或企业合作进行深加工产品销售获得利润分成。

这一杯茶,承载着他们拓展生计之路、奔向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力量,也凝聚了他们对“种茶”“制茶”的深厚文化认同。

在普安这片土地上,无数茶农茶人,因茶拓宽了生活维度,他们的日子正如那杯中的茶,平淡中透出甘醇,经年累月,愈发浓郁芬芳,悠长动人。

茶香飘四海八方宾朋来

“今天有多少斤,我全要了。咱们十几年的交情了,你的茶我信得过,我的为人你也放心。”在陈昌华家里与他并排而坐,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茶壶,放干茶、加热水,秦存阳熟练地忙活起来。

如家人般的熟悉,来自两家人十几年与茶打交道的默契。2013年左右,来自山东的茶商秦存阳到贵州寻好茶。一年有八九个月在外收茶的他到了普安县后,一眼就相中了这里的茶。

“芽头小、色泽饱满、味道清爽回甘,价格还比其他地方的便宜。”凭借着30多年做茶生意的敏锐洞察力,秦存阳坚信这份“茶中瑰宝”值得长期合作,首度便在陈昌华家下单数千斤干茶。

从历史溯源,普安地区有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茶籽化石,佐证其自古以来就是优质茶树生长繁衍的核心区域。“普安有好茶,然而在当时这块‘璞玉’还未被世人广泛赏识。”秦存阳直言:“但我相信,是金子,必定不会被埋没。”

正如其言,近年来,随着普安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加之国家对西部地区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茶经济效益越发凸显。种茶、懂茶的老百姓呈几何倍数增长,当地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厂如春笋拔节而出,形成茶产业发展合力。

自那时起,秦存阳每年几乎都来贵州找茶,随着交通物流、互联网信息化的日益便捷,越来越多的山东老乡跟他一样,将贵州作为茶源宝地。茶,成为贵州连接全国各地的一条经济文化纽带。

现如今,普安县将茶产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之一,茶园面积达到18.3万亩,人均超过0.5亩。在这里,无论在种植环节,还是半成品、成品的加工工艺,都以其不输其他茶叶大省的品质与气势,为全国茶商与市场青睐。

同样来自山东的赵丹林今年54岁,做茶近40年,既做散卖,也有自己的品牌。以前,他只买山东和浙江的茶叶,自从十几年前跟着老乡“种草”了贵州好茶,他家中的茶源就从“两条腿”走路,逐渐呈现出如今鲁浙黔“三足鼎立”之势。

之所以对贵州茶青睐有加,除了茶源好、做工优,在他看来最为特别的是由于普安独特的“小气候”,使得茶树休眠期相对较短,春茶的开采时间也成为全国最早。“茶客们都想‘尝鲜’,‘最早’带来‘稀少’,光这一特质,就足以让普安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为其倾心的还有浙江茶商黄慧翔。3年前踏足贵州时,原本抱着探求的心态,却在望茶山、摘茶芽、闻茶味、品茶香的每一个瞬间,被其独特魅力所打动,一心要在这里做品质茶、品牌茶。

他认为,普安茶叶之所以优质,在于高山云雾缭绕、生态纯净无瑕,加上当地人民的热情洋溢,这使得他决心将茶厂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未来,我还计划在贵州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基地,借鉴浙江先进的茶园管理模式,并巧妙融入西湖龙井的传统炒制技艺,打造出高品质的黔龙井,让世界茶客都能领略那份融汇东西、兼具生态与工艺之美的贵州独特茶韵。”黄慧翔说。

茶市春意浓普安“开门红”

二月以来,伴随气温不断回暖,普安县春茶采摘、生产逐步进入高峰期。连续多日下午,普安县茶源街道刚刚投入使用的中国早茶交易中心人头攒动,浙江、山东、福建……挂着全国各地车牌的车辆在茶市内外停得满满当当。

每天上午九点多,茶市便热闹起来。茶农们用平板推车推着新鲜出炉的茶叶一进市场,收购商们立即围了上来,询价抢茶。不少茶农还不等进到市场摆开架势,茶叶已被茶商“抢”走,在一旁的物流中心打包装车,双方各自“满载而归”。

“我今天拿了40来斤干茶来卖,不到半个小时就卖了1万多块钱。”兴义市茶农季小华笑呵呵地说。

广西客商石华也在这里收获满满:“每年来两三次,价格可以,主要是(茶叶)条形好,芽头很好很壮实,反正就是好!”

在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主任谷忠祥看来,普安茶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早”,尤其今年因为气候比较干燥,造就了茶叶的独特品质,“较往年来说香味更浓,也更受欢迎。”

目前,普安市场上的茶叶品种主要是乌牛早,从元旦前后开始采摘到现在,均价在每斤130元左右,较往年上浮了约20元左右。这几天天气也比较热,正是茶叶发芽快、长得快的时候,日均下树茶青量大概在两万斤,生产出干茶5000斤至6000斤,茶叶每天的交易额在160万元以上。

茶源街道的中国早茶交易中心是2023年由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援建的茶产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043.64平方米,场内可容纳300多个茶叶交易摊位,区域内配有检测室、洽谈室、品茗室、包装区、物流中心等功能区,是目前黔西南州境内服务功能较完善的干茶交易市场。

赶上今年二月开春,正式投用后的早茶交易中心深得各地茶商好评,既为黔西南州及周边产茶区县搭建起规范、集中、便捷的购销平台,也让省外客商看到了贵州做茶的真心与信心,更为助推茶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合作共赢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今年,普安县将通过强化技术培训、组织专业采茶队、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加强交易市场监管等举措全力服务茶商茶农茶企,促进春茶销售,确保普安春茶生产实现“开门红”。

“除了乌牛早,到2月底龙井43也将接着上市,3月10日左右福鼎大白等品种也将上市,预计3月中下旬,普安茶市场将达到高峰。”谷忠祥期待地说。

陈昌华赶到市场时,现场已是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一派火热景象。他刚选好位置还未坐下,便有不少茶商前来询价。

正逢连日大风影响了茶叶品质,这两天从茶青到干茶价格都跌了不少。陈昌华这天带来的是前几日的茶青炒制的干茶,品相要好不少,售价相较别家略高。

“老板,365元一斤卖不卖?今天大多都是三百二三,你这个价格很高啦。”“太低了,卖不了。”茶市上每隔几分钟便有成交,茶商们也纷纷用这天的行情砍价,但陈昌华仍是不为所动。

相比能说会道的外地茶商,陈昌华多少显得有些沉默寡言,这或许是因为他相信他的手艺自然能等来一位有缘人。在等待了一个半小时之后,他的茶叶最终以每斤368元一斤的价格售给了一位浙江的茶商。

从收茶青、制茶到卖茶这一个忙碌的循环终于告一段落,陈昌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茶叶卖完了,收工回家!”

来源:贵州日报 周雅萌 韦雨辛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谢红梅 刘光兰 陈正党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名山古树发展史(1993-2022):上

今天我们来说说名山古树兴起的历史。

很多人都说自己在喝普洱茶,或者想了解普洱茶,但实际上普洱茶有不同的体系,不同的发展脉络,要是没人告诉你,你是越喝越糊涂。

这里面哪一种代表过去,哪一种代表现在,哪一种又代表未来?搞清楚这一点,无论喝茶,藏茶,还是做茶,都非常关键。

引子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同样一片叶子三十年内价值增长成千上万倍,一无所有的草根打败资源丰富的大厂,穷得找不到媳妇的村寨让全国富豪膜拜,无数的人落寞,无数的人兴奋,无数的人狂喜,无数的人迷惘。往昔的精彩渐渐落幕,而真正的传奇才刚刚开始书写……

为什么时间从1993年开始,这个我们后面慢慢展开。我们所知道的是,在此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既不知道名山,也不知道古树,甚至也不知道何谓普洱茶。这其实是计划经济的应有之意。

名山?各地按计划上交原材料,能搞清是哪个县的就不错了。一个100克的下关沱里面至少是二十多个县区的原料,哪里有什么名山名寨?所谓拼配,也没有那么神秘,人家按定额交上来的东西,国家财物,你敢不要吗?只是不同产品之间调配一下比例罢了。

古树?更说不清。台地茶又漂亮又标准,价格比古树更贵。古树难看、难采、还难卖,不值钱。大厂原料里面可能混了一些古树,但占比不会大,有多少,哪里的,根本说不清。

普洱茶?在此之前,普洱茶除了极少一部分在珠三角地区销售,好一点的都是外销,由云南省茶叶公司销往香港并转口到其他国家地区;差一点的就边销,卖到边疆地区。那个时候包括云南本地在内的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不知道有普洱茶这种东西。

90年代易武车顺号旧址

在大幕打开之前,我需要把一些关键词列出,因为这些关键词会带着我们透过林林总总的历史细节,看清背后的主线和逻辑。这些关键词包括:

名山(山头)、古树、工艺

藏养、品鉴、审美偏好

经济政策、经济发展阶段

流通渠道、媒体、地域文化

理解了这些名词,也就理解了这一段的历史。理解了历史,也就看到了未来。

一冲破迷雾,从易武开始

(1993-1999)

1两种传统

我们知道在九十年代,内销市场还没有打开,普洱茶主要的终端消费市场是香港和台湾,但是这两个地方对普洱茶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在香港人看来:台湾人懂什么普洱茶,接触普洱茶才几年?我们从小喝普洱茶长大的,台湾前几年还管普洱茶叫臭浦茶,说是用来养壶的,白送都不一定有人要。

在台湾人看来:香港人懂什么普洱茶,那只是吃饭的时候喝的日常消费品,不知道什么叫茶文化,根本谈不到什么品鉴,不像台湾已经上升到“茶艺”的高度啦。

这两种说法对吗?都对。

吕礼臻在臻味茶苑

如果不是台湾人开始不认普洱茶,台湾吕礼臻开始卖普洱茶就不会那么艰难。店里来个买茶的,“宋聘喝完喝同庆,同庆喝完喝敬昌。”喝到后面,客人说实在喝不动了,“给我来两斤黎山(高山乌龙)吧。”。

如果不是香港人只当普洱茶是日常饮料,香港陈国义的茶艺乐园就不会连年亏损,每天从早到晚开班教茶艺还入不敷出,直到最后大陆普洱茶兴起,把88青都快卖完了才把债务还清。

陈国义在茶艺乐园讲解普洱茶

说到底,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传统:

香港手握民国以来最丰厚的普洱茶遗产,曾掌握全部大厂资源,普洱茶更多的消费场景是在饭店茶楼,所以重老茶,重醇厚,重滋味,对青饼不惜入仓以催熟。形成了充满烟火气的品饮风格。

相比于香港,台湾延续闽南乌龙和日本清茶两大茶饮体系偏好,更重香气。而随着九十年代经济崛起,茶文化也渐成热潮,对茶的品鉴渐成系统,不仅香气滋味,生津回甘体感等方面也成为重要考量。

这两个传统必然需要不同的市场来匹配,对香港人来说,量大质稳的大厂茶足以满足伴餐等日常品饮的需求,和日常消费市场天然匹配,这也被几十年来的经验所验证。对台湾人来说,就不够了,玩出文化了,就要琢磨,号级茶琢磨完了,琢磨印级茶,印级琢磨完了,再琢磨七子级茶,对包装已经到了细扣一撇一捺毫米级差异的变态境界(其实当时大厂包装本来就没那么严格,很多对包装的理解都是臆测而已)。这些还远远不够,虽然山雨未来,但其实台湾人隐隐在呼唤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可玩性更高,更加玄妙莫测的普洱茶新时代,这个市场要在十年之后才渐渐明朗。

这两个传统后来都被内地的新传统所替代,但仍然能看到各自延续的脉络。不信你仔细看看,一定能看到这两种传统的影子,可惜直到今日还有很多人看不明白,混在一起说,鸡同鸭讲,越说越糊涂。

97将至,香港人视台湾人为老茶接盘侠而暗自窃喜,而台湾人则认为香港人缺少文化底蕴而不能慧眼识珠。无论怎样,在九十年代中期,普洱茶,尤其是普洱老茶收藏市场的重心已经由香港转移到台湾,而普洱茶文化也在台湾方兴未艾。

我们要谈名山古树还是要先从台湾人和易武这条线谈起。

当时台湾售卖普洱茶(老茶)的一间茶铺

2破冰之年

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节在普洱市(当时还叫思茅)举行。“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也同期召开。促成这一普洱茶历史性事件,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黄桂枢。

黄桂枢先生1992年在《农业考古》第二期上发表了《云南普洱茶史与茶文化略考》一文,香港《中国茶文化》、台湾《紫玉金砂》等媒体全文转载。港台的普洱茶商很多年都想表达普洱茶这个东西很NB,但是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好喝行天下。黄老这片文章让大家喜大普奔,终于为普洱茶找到了文化背书,以至于后面很多茶商直接把论文中的一些内容印在了说明书上。


普洱茶文化学者黄桂枢先生

以此为契机,黄桂枢向当时思茅地委书记李师程提议,促成了93年的这次具有破冰意义的行动。为什么说是破冰意义?不仅对于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来说,是第一次官方的公开亮相。这一活动还完成了对中国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论证(黄桂枢《论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考察论证及其文物价值与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这两点影响都极为深远,那是文化人指点江山,用研究和文字可以开创一个行业新局面的时代。

为纪念此次论证,邮电部后来发行了澜沧大茶树的邮票和“茶之故乡”明信片

破冰的意义还在于,之前普洱茶原产地的云南和销售市场的港台,接触太少。云南茶叶公司也只是和香港极少的几个头盘商有接触,头盘商再分销给二盘商,然后才是茶店这些终端市场。对香港的终端市场都缺少接触,对台湾的这些茶商茶人更是毫无概念。这实际上是终端市场和原产地的一次重要接触。

在台湾茶人来说,普洱茶文化正是蓬勃发展的时代,普洱茶已经成为台湾茶文化的重心,可是对原产地却也几乎是一无所知,渴望了解之心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两岸关系也只是刚刚解冻,跑到偏远的云南小城,也需要一定勇气。所以曾志贤在提到中华茶艺联谊会会长吕礼臻带队的九位成员时用了“九条好汉”这样的称呼,并且不无自豪的感慨:“这一小步,是普洱茶的一大步”。

说是一大步,可是真正在1993年,台湾茶人几乎一无所获。这是一次典型的不同频的会议,虽然称为“普洱茶”的研讨会,但是大陆方面谈的都是普洱新茶,基本上是在谈一种叫普洱茶的绿茶,不知道什么是老茶。台湾茶人渴望听到的关于真正的普洱老茶的信息少之又少,好在他们找到了一本普洱茶的绿宝书——《版纳文史资料选辑4》,里面有大量民国时期古六山普洱茶商号的资料,这本书促成了台湾茶人第二次来大陆的易武之行。

邓时海在1993国际普洱茶研讨会上

赠给美国代表杨丹桂女士末代紧茶

当然台湾茶人对会议本身也有贡献,邓时海先生提交了大作《越陈越香——普洱茶高品位的探讨》,这不仅是“越陈越香”这一概念的亮相,实际上也是普洱茶藏养转化方面的第一次专业探讨。这一文章并未引起任何反响,甚至连反馈都没有。大陆同胞如听火星文,唉,台湾人想说啥就让他说吧。

说起来邓老师绝对是普洱茶的传奇人物,他可能是台商定制普洱茶的第一人,在1994年和1995年他委托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用勐海原料和思茅的原料做了两批云海圆茶(也有说法勐海的原料来自南糯山,思茅的原料来自景迈,不太确定)。这些都比后面的真醇雅更早,他那本《普洱茶》后来更是掀起老茶热潮,但我们还是要把这个兴起过程的起始点定位到易武,原因容后再说。

3从易武开始

据邓时海自己说他八十年代末就到过易武,(八八年确实有一个台湾茶艺代表团到云南,邓老师是否到易武不太清楚),鉴于邓老师记忆不时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个说法大家就姑且听之吧。

茗寿堂收存的《版纳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我们从前面提到的《版纳文史资料选辑4》说起,台湾茶人得到这个资料如获至宝,复印后在圈子里散发,本来就知道很多老茶的原料是易武,现在大家对易武的渴望更加强烈,简直望眼欲穿。正好第二年(1994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昆明召开。请注意,网上很多资料都写错了,这个和1993年那个不是一个活动,并非专门普洱茶的研讨会,而是茶文化的研讨会,第一届在杭州,第二届在常德,第三届刚好在昆明。

台湾的茶痴们不管那么多了,只要在云南就一定要去,茶文化研讨也不重要,最重要的事就是一定要去易武。省领导说了,那里没有什么了,也没法接待你们。茶痴们说,必须得去一趟,不到易武我们不死心,台湾人如此执拗,云南方面只好安排。

九十年代拍摄同庆号旧址

那时的易武和九十年代中期的其他边远乡镇没什么不同,落寞的街道,简陋的建筑,衣着朴素的村民。当台湾茶人来到易武老街,面对夕阳下破败不堪的老街和旧商号,不禁感慨万千。导游小姐抱怨为什么要来这么一个啥也没有的偏远小镇。而当地的村民则更加奇怪:这些拿着照相机四处拍照的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当时吕礼臻和何健等人有了一个想法,希望能按易武老茶的原料和工艺恢复传统普洱茶。后来在老乡长张毅的帮助下,经过两年的实验试制,于1996批量做了第一批易武茶,这就是96真醇雅。

我们之所以把名山古树概念萌芽定位于易武,是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几个重要考量点:产地,原料,古树,工艺,品牌,当然还有一个潜在的考量点,那就是存储转化。

这些在今日看来非常平常的考量点,在当时却并不平常。之前云南茶叶公司为香港头盘商供货,原料是拼配的,产地是繁杂而模糊的。现在原料已经被定位在易武(大致是离乡里比较近的麻黑,落水洞,三合社等村寨),虽然还没到后来细分村寨甚至茶园的地步,但也已经迈出重要一步。

因为地处偏僻,原料又不符合当时大厂要求,野放的大树茶完全竞争不过尚勇(今磨憨镇)的台地茶,易武乡的茶叶生产已经处于半停滞状态。当时易武乡茶场虽然也有少量台地茶,但野放的大小树到处都是,完全可以指定收大树茶(混采)原料,这也是让吕礼臻等人兴奋的地方,这和大厂台地茶原料为主很不一样。

从工艺来说,吕礼臻等人试图恢复号级茶的工艺,所以找到宋聘号的老师傅李官寿来指导,这又是和大厂茶完全不同的传统。具体工艺细节我没有和当事人探讨,但是从我在茗寿堂的品鉴来看,的确是和当时大厂茶,以及现在普遍的加工工艺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和99易昌等类似存期的易武茶比较,就更加明显。

还有一点,从一开始真醇雅就放弃大厂代工,大厂包装,而走了从头选料,自己找人加工,用自己包装的做法(绵纸包装为后加)。这个也是和之前的定制产品截然不同的。云海圆茶是请大厂代工,用空白包装或传统勐海七子饼包装,至于香港茶人定制产品就更是如此了。这一点看似无关紧要,却对未来其他品牌的创立至关重要。

真醇雅后转手香港陈国义处,包装留下陈国义的签名

关于存储转化,因为当时主流的观念没有喝新茶的习惯,云南大厂的青饼在香港也是要先入仓,台湾茶人更是从老茶开始的普洱茶品饮。所以这批茶也是希望能通过仓储带来转化,看效果究竟如何。

这个效果最终在2005年得出了一个结论,由《茶艺——普洱壶艺》杂志(当时最重要的普洱茶媒体)组织的“华山论茶”活动上,藏期9年的96真醇雅正式亮相了。关于这次活动,网上的传闻也大多不靠谱,说真醇雅一举拔得头筹,名满天下,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有点复杂。

实际上这次评比共两场,真醇雅在他所在的这一组得分算最高的,但和真醇雅同场竞技的茶品,整体实力不强。由于年份不同,96真醇雅并没有和99绿大树、99易昌这种重量级的茶品竞技。


2005华山论茶活动中,真醇雅所在96组打分情况


2005华山论茶活动中

99绿大树和易昌号所在99组打分情况

另一场评比中,厚纸绿大树明显得分是更高的,易昌号精品(宋体)、草纸绿大树的得分也不低于真醇雅。而且评委周瑜的原话是:“(和另一组相比),这次(指真醇雅所在的这一组)的茶没有很出色的”,周瑜给厚纸绿大树(图中的易武正山野生茶)打出的分数是91分,而96真醇雅只有82分。客观的说,真醇雅吊打同期大厂茶是对的,但和稍晚的易武定制茶相比,并没有优势。

其实在我看来,真醇雅有多好喝这个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伙人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想用古树,想用易武的古树,做一款经典,希望做出来的茶越存越好,这和之前的大厂茶完全不同。干的效果如何不管,只要你目标是清晰的,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开始,一切经验都可以慢慢积累。而所谓的名山古树的传统,也正是从这里发端的。

4时代之潮

把九十年代末发端的这股热潮归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当然是欠妥当的,应该说是时代的潮流推到了这一步。而很多先驱者的名字更应该被后辈普洱茶人铭记。

其实早在1984年,易武老乡长张毅就试图恢复传统普洱茶工艺,当时找了老师傅高定光制作了传统工艺的元宝茶(七子饼),并参加了云南省科技产品展销会,但一饼也没卖出去。没办法,没有市场啊。让势单力孤的老乡长去教育市场,显然不现实,所以之后很长时间,易武也仍然只生产少量绿茶和红茶,处于被尚勇茶按在地上摩擦的状态。

为易武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张毅老乡长

大茶树和古树茶的概念也早已有之,否则不可能有1993年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论证。早在1986年何仕华就在惠民区(今澜沧惠民乡,景迈山所在地区)政府召开的“三千会议”上提出要保护老茶树、老茶园,这种观念在当时可谓孤标先发。后来何老更是保护邦崴大茶树(据说当时差一点就砍了)并推动对邦崴大茶树的考察论证。何仕华也是最早定做山头古树的茶人之一,为推广景迈山茶做出极大贡献。

为保护古茶树做出突出贡献的何仕华先生

古树茶在学术层面正式定名,是在2002年景洪举办的第二次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由王郁风(曾在中茶管出口货源)正式提出的,他甚至在当时还提出了单株的概念,这个要过好多年才被市场意识到价值所在。

前面提到了,在96真醇雅之前,邓时海就已经定制了云海圆茶,之后更是有一大批易武原料为主的定制产品出现。比如从大渡岗茶厂出来的陈世怀创立昌泰茶行,用易武原料生产的“易昌号”(也是产量和存世量最大的同期茶品),还有台湾茶人庄荣洁委托叶柄怀收料定制的“99绿大树”(勐海茶厂压制),勐海福海茶厂的绿星星,后来张毅老乡长又创立顺时兴等等。

如果说谁是这一切背后最大的推手,既不是这些茶人,也不是专家学者,更不是趁势输入观念的台湾茶人。最大的推手是1993年统购统销政策全面取消,这是普洱茶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如果没有这一步,根本不可能有定制茶,没有定制茶,原料都是死的,怎么谈名山,怎么谈古树,那都是空中楼阁。

1993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至此作为一种完整的制度形态,统购统销最终结束。

市场的放开,才是这一切背后的暗流汹涌。市场需求和原料市场之间建立起供需关系,看不见的手开始发挥作用。云南丰富的古树茶资源不仅从此慢慢浮出水面,也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个大家更愿意接受的表达方式,名山古树的新传统才有了可能。

而这一举国变局,其实都来源于一年之前(1992年),一位老人的一次“南方谈话”……

下期预告:从易武到班章,名山背后的味觉分化和原料博弈。

主要参考文献:

《云南普洱茶史与茶文化略考》,黄桂枢,《农业考古》,1992,02.

《论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考察论证及其文物价值与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黄桂枢,《农业考古》,1993,04.

《越陈越香——普洱茶高品味的探讨》,邓时海,《农业考古》,1993.04.

《易武乡茶叶发展情况》,张毅,1995,(其中内容在1989即已完成)。

《普洱茶》,邓时海,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1998-2003新生普洱年鉴》,五行图书,2014

《普洱茶续》,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华山论茶》,《普洱壶艺》,2005.06,总第16期。

《驼铃再响起》,《普洱壶艺》,2005.05,总第14期。

《从混沌到澄明》,普洱杂志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21

《普洱茶关键技术研究》,梁名志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

来源:茗寿堂 明洲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市场,内卷越演越烈!茶难卖的根源,终于找到了!

茶难卖的背后:

是普洱茶行业,尚未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凡有新的红利,当前普洱茶市场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然而,茶圈已无红利,只能在内卷的路上,越走越远。

-01-市场红利,就是稀缺

普洱茶,有过三次红利。

2007年初的越陈越香,2014年初的名山古树茶。2016年后茶山行。

三轮红利市场的本质,都是:茶行业内外部的富余资本,在普洱茶里,挖掘稀缺性。

2007年,越陈越香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第一次红利期,靠的是越陈越香这个稀缺性。

当时,中国所有的茶叶里,港台商人率先提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并且,有老茶作为支撑。

在茶叶能越陈越香这个稀缺特性的加持下,普洱茶迅速火了。

2006-2007年,是普洱茶的第一个牛市。这时候,只要是普洱茶,都不愁卖。

2007年初,云南一家茶叶公司的老板管先生透露:普洱茶每月销量30吨,5月甚至达到40吨。

一家茶企,一个月能卖掉30吨普洱茶,这样的出货量,甩出今天99%的茶企,可见,当时的市场有多繁荣。


2007年前四个月,普洱茶暴涨的神话,创造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当时的普洱茶,供不应求到什么程度。云南茶园尚未扩种,产能跟不上。有的茶商,直接把四川、湖南、安徽等省份的绿茶拉进云南,压成普洱茶。

然而,烘青工艺的绿茶,隔年就是废茶。品质太烂,加之人为炒作。2007年4月下旬,盛极而衰。

2014年,古树茶的高光

2009-2014年,是普洱茶的第二个牛市。

这时,古树茶的品饮价值成为行业新的共识。前几年的普洱茶突然成了牛夫人,只有喝古树茶才高级。

全新的行业共识,一片真空的市场。古树茶价格飞速上涨,茶山部分茶农的日子,可谓是坐着直升机狂奔。

去茶园采几麻袋鲜叶,卖出去。单车变摩托。

只用两三年,茶农家的土瓦房、小趴屋就变成了小别墅。

做茶的茶商,也吃香喝辣。从茶农手里拿到茶叶,一个电话射出去,茶老板就用麻袋装着钞票来收古树茶。

茶山价格飞速上涨,茶叶抢到就是赚。比如,2011年5块钱一公斤的正气塘,2012年涨到30块一公斤,一年涨价6倍。

茶山上,茶老板都在抢古树茶。哪怕卖不出去,也一定要屯茶。因为,价格涨起来之后,卖掉一饼,就把几年前的本都赚回来。

比如,2011年的冰岛,300-500元一公斤。今天的冰岛,6-12万元/公斤。以前囤的茶,只要有办法证明是真的,卖掉一公斤,就把10年前投资200公斤的茶都赚了回来。

2015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各大茶类的春茶市场,都很萧条。市场,又进入短暂的低迷。

2016年,茶旅融合,稀缺的名寨

2016年,茶旅融合背景下,普洱茶进入山行时代。

游客和散客进入茶山,看看古茶树,体验一下制茶的繁忙,旅游的同时,买点茶叶。

如果说2009-2014年的市场,是大多数古树茶都备受追捧。那么,2016年后,真正稀缺的,就是名山的古树。市场,需要名山,拉开消费的分层。

茶旅融合的背景下,普洱茶市场,选择了冰岛老寨。

冰岛老寨,土司贡茶的历史底蕴。冰糖清甜、兰花幽香的茶叶品质。广场边便于观光的大古树,以及地处茶山交通相对便利的环境,多重因素,导致冰岛老寨的崛起。

在名山茶王的拍卖下,88万冰岛老寨一炮而红。茶王带着本寨古树价格上涨,寨子又带着周围寨子茶价继续上涨。整个茶区的价格都涨了起来,间接带动了普洱茶市场的山头化。

2016-2018年,是山头茶市场的最后一波红利。

这一阶段,在冰岛老寨做茶的人,都靠茶叶走上了人生巅峰

在冰岛老寨的带领,周围山头的茶叶价格也随之上涨。在山上卖原料的茶农和茶商也分到一杯羹。

然而,普洱茶市场的规律是:茶圈内外的资本,不断推动行业寻找到更加稀缺的增长点。然后,进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当产能扩大后,这一波红利被吃完,市场又进入短暂的萧条。

这一周期时间,大约是7年。

然而,普洱茶本身的稀缺特性,是会被挖掘完的。

今天,市场艰难,原因是:继越陈越香、古树茶,名山之后,普洱茶,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没有形成新的共识。

如果普洱茶,出现一个新的共识。那么,在新的红利面前,大家都会到新的市场里搞钱,对堆在仓库里的海量库存视而不见。今天普洱茶行业的所有困局,都将迎刃而解。

遗憾的是,普洱茶行业里的稀缺性,已经被开发完了。

-02-红利过后,便是痛苦

世间若有所谓的幸福,那一定伴随着等量的不幸。

普洱茶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些在红利期积累并被掩盖的问题,都会逐渐暴露出来,尤其产能过剩的问题。

产能问题一直都有,只是生意好做的时候,问题被掩盖了。如今,市场艰难,茶商在产能的困境中挣扎,实现库存变现。

庞大库存,分散于茶企

山头茶时代,2009-2013年,这时候的普洱茶,价格还没有涨起来,产能没有扩开,产量较少。

2009年,普洱茶产量7万吨。2010年,产量5.08万吨。2011年产量5.56万吨。2012年8.13万吨,2013年9.69万吨。

这些老一批山头茶,基本被消耗殆尽。如今,市场已经很难找到了。当前,山头茶市场的库存,大多是2015年以后,茶园扩种之后形成的,这些库存,分散在大大小小的茶企中。

大多数茶企,2015年之前的茶叶,基本没有。但2015年之后的茶叶,存量陆续增大。年份越新,存量越大。

库存,大多数茶商最大的财富

茶叶库存,是很多老茶商手里,最大的财富。

在茶价飞速上涨、存钱不如存茶时,茶商的重心是做春茶。承包茶园,或趁价格低的时候,把茶叶源源不断地收进来。

那时候,根本没想着卖库存。然而,茶树是茶农的,承包到期后,又回到茶农手里。

手里的现金流,来的快,去的也快。大多数茶商,只剩一仓库当初花真金白银收进来的茶叶了。

千方百计去库存,这是走出红利期后的无奈选择。但茶商只有茶,为了生活,别无选择。

消耗过剩产能,非常痛苦

茶行业,新进入行业的人,初遇即是高价,他们愿意花高价包茶园。

但很多老茶商,大多数资金已经套在库存上。只能在与新茶的竞争中,卖库存。

就市场来说,新茶比库存更好卖一些。当下,普洱茶的核心是山头与风味。

新的山头茶,茶客看着做,好歹能保障是真的。但大多数中小茶企的库存茶,存放多年,山头风格已经弱化。要证明山头,难如登天。

茶客只能凭着口感来判断山头,进一步判断值不值相对应的价。山头茶用这种方式卖,价格已经大打折扣了。

加上当年存进来的时候,价格便宜,很多茶老板,为了库存变现,天天放漏。比真,比不过新茶。比价,天天跟急于变现的老茶商玩商战。

但对于大多数茶商来说,没有办法。财富来源,只有茶叶。只卖把库存变现,才能腾出现金流,做新茶。

写在最后:

普洱茶,红利期有多爽,存量期就有多痛。

未来几年,普洱茶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普洱茶市场的,依然是品饮。

普洱茶的品饮市场,定会进一步扩大。这是普洱茶本身的风味品质决定的。

普洱茶,香气复杂,有花香、蜜香、脂香等多种香气。

加之滋味浓醇香厚,生津回甘喉韵皆具。但凡一饮,回味无穷。饮过质量稍好的普洱茶,很难再爱上别的茶叶。

凭着独特的品饮价值,普洱茶品饮市场,一定会进一步扩大。

然而,市场红利已过。品饮市场,终究无法变成新的增量市场。

存新卖旧,茶叶变现的路上,痛并快乐着。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