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昌宁县茶文化

找到约11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昌宁县政协开展全县茶文化传承弘扬和品牌建设情况调研

5月24日,昌宁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全县茶文化传承弘扬和品牌建设情况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昌宁红茶业集团、昌宁老红茶厂、昌宁遐尔茶品公司等地走访调研,分别听取了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情况汇报,并进行了交流座谈,全面了解昌宁县茶文化传承弘扬和品牌建设情况。

调研组认为,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更是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式。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深入地调查、反复地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建言资政水平。政协委员及各部门、各茶企要深刻学习领会,充分认识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正视品牌困境和发展现状,科学提出加强昌宁茶文化传承弘扬和茶品牌建设的意见建议,提升昌宁茶文化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打响“昌宁红茶”“千年茶乡”等品牌,助力昌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通讯员:饶瑛

来源:昌宁新w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云南昌宁县喜获“2020年度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荣誉称号

11月18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指导,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开幕式暨2020中国茶叶品牌盛典”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举行。

来自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余个重点产茶县、300余家大中型龙头茶企、各省茶叶行业社团、中茶协骨干会员单位的代表以及100余家业内外媒体代表共计1600余人参加了年会品牌盛典和产业论坛等活动。

会上,昌宁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20年度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和“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

茶叶是昌宁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茶园总面积31.33万亩,总产量2.9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39亿元。近年来,昌宁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了系列促进产业生态建设、良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1、全县建成松山、光山和达仁村3个“万亩亿元”示范村,实施了翁堵镇3.4万亩茶园国际雨林联盟认证工作。

2、通过推广茶园生态种植技术、两减一增(减肥减药,增施有机肥)技术、绿色防控(“三挂”:挂太阳能杀虫灯、挂黄板、挂捕食螨)技术,提高昌宁县茶园标准化管理和茶叶鲜叶质量水平。

3、培育了“昌宁红”“龙润”“勐鑫”“黄家寨”等一批茶叶龙头企业,茶叶企业产能进一步提升。

4、进一步加强“昌宁红茶”宣传推介,成功申报“昌宁红茶”地理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下一步,昌宁县将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西南大学定点扶贫昌宁为契机,依靠西南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在古树茶资源提纯复壮、提质增效、加工工艺优化和品牌提升上重点发力,重点做好标准园创建、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精深加工、品牌策划等方面工作,打好绿色食品牌。通过推动“昌宁县茶元素主题街区”和“云茶1958主题街”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营造“千年茶乡”茶文化氛围,助推昌宁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带动茶农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张忠海 谭志友 王洪斌)

原标题:昌宁县喜获“2020年度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荣誉称号

注:内容来源云南网-保山广播电视台,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昌宁县:寻味“千年茶乡”,致富千万人家

北纬24°穿过的地域,有着宜人的温度和湿度,是一条世界著名的“黄金茶线”。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就在这条“黄金茶线”上,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更是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昌宁地处云贵高原南部,土壤多呈酸性,生态环境优越,为优质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车行公路上,人在画中游。笔者正要对连绵不绝的茶树发出感叹,就听上海援滇干部,昌宁县委常委、副县长韩俊斌笑着说:“这些都是台地茶,我们要去的漭水镇黄家寨,才是澜沧江上游面积最大、树龄最高、品种优良的密集栽培型古茶树群所在之处,名列昌宁县9座古茶山之首。”

从“一片叶”“一座园”到“一条路”,近年来,在沪滇协作的推动下,黄家寨实现了从茶产业到茶经济、茶产品到茶文化、茶农到茶商、茶园到公园、茶区到景区的全面蜕变,真正成为爱茶人士向往的“诗和远方”。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因古树茶而迈得铿锵有力。

守护“生态叶”

与一般茶叶相比,古树茶有啥特别之处?

“古树茶,尤其是千年古树茶,其汤色为琥珀金汤,入口柔顺,清甜醇滑,回甘无限,且无苦涩。”昌宁旭东古树茶庄负责人杨朝军说。

最特别的,莫过于采摘方式。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茶叶采摘,脚不离地。黄家寨的古茶树却高耸入云,茶农需要爬上树巅,才能掐尖摘叶。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昌宁红茶的特色并未体现在市场价值上。提起红茶,世人皆知普洱、滇红与景迈山,但昌宁红茶,知晓者寥寥无几。通常情况下,古树茶市场价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黄家寨有上万棵树龄在100年至2000年之间的古茶树群,生态茶山3000余亩,本应是座“金山银山”,可黄家寨的古树茶曾一度与台地茶等价。

“我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现实告诉我们,酒香也怕巷子深。”昌宁县漭水镇党委书记李光明说。卖不出好价钱,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也不高。在老一辈的记忆里,部分茶农或是为了图方便,或是为了“跑量”,“要么选择砍枝采摘,要么直接伐木当柴火”。当地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须守住古茶园!”

近年来,沪滇协作围绕黄家寨古茶树保护性开发,在精细化、优质化、品牌化上求突破,两地干部的通力合作使多个项目落地,通过茶所标准化认定、品牌化认证等方式,提升茶园标准化管理、茶叶鲜叶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同时,“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不间断组织学习培训,倡导每尖只取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提高茶农生产技术与理念。

黄家寨党支部也给34名支部党员分别划定了责任区,挂包联系茶农,“齐心以茶铭志”,带头保护古茶树。“举个例子,由于部分古茶树生长于地埂,随着雨水长时间的冲刷,它的根部就会裸露,阻碍其吸收土壤中的营养,不仅会降低古树茶的品质,还有树倒的风险。以前,我们没有预防意识,但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采用栽木桩或是围栏培土的方式进行保护。”李光明说。

古树见证了岁月,年轮刻画了变迁。目前,以标准化初制所建设为重点,按照“生态化、现代化、规模化、清洁化、连续化”要求,在沪滇协作的赋能下,黄家寨已建设示范茶所13个,有9家茶企取得sc认证,有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黄家寨古树茶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不少来自深圳、广东、上海等地的爱茶人士与企业会专程前来定制茶叶。以此为契机,黄家寨推出了“古树认养”模式,由企业出资认领古树、聘请村民采摘,由黄家寨进行保护与管理,进一步实现增收。

如今,黄家寨可年产古树干茶10吨、生态茶150吨左右,有效推动漭水镇全镇茶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7月31日,漭水镇实现茶叶农业产值1.5亿元,其中古树茶8100万元;群众持续增收,自然村726余名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转移,全镇156家茶企直接带动自然村及周边群众务工500余人,实现人均务工增收1万元以上。

打造“文化园”

“健身步道走一走,强身健体心情好!”

阳光洒在脸上,古茶树下,老爷子容光焕发:“我今年快80岁了,自打这一片修好了,我每天都要绕着走上几圈。村子变美了,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一片”,同样缘起沪滇协作。

近年来,为进一步夯实茶产业基础、打响当地古树茶文化品牌,两地干部结合现代茶园建设标准和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并聚焦茶文旅,将山、水、林、溪、茶、民居、诗乡有机结合,打造立体生态旅游,邀请广大游客亲近广袤自然、体验采茶生活、感受绿色生态,共赴一场“诗和远方”之旅——

古茶公园,山水茶群环抱之中,“茶圣”陆羽的雕像屹立于此。其身旁,代表中国茶德的“勤俭有德、敬人爱民、共叙友情、和诚相处”16字箴言,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关于茶的诗词歌赋,于无声中传递茶文化的内涵。

健身步道,来一场“汗”畅淋漓的“茶山寻宝”,这里有古茶树,有茶花香,有山野里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说不完的故事。

黄家寨茶馆,品茗抚琴,茶韵幽香,修心养性。2022年1月,该茶馆通过国家星级茶馆评审,成为昌宁首家四星级茶馆,不少游客纷纷前来感受“千年茶乡”的独特魅力。

目前,沪滇协作已完成当地“一心一环五区”规划布局,即古茶公园核心区,古茶公园旅游环线,许家寨、大竹林、禹家寨、观音山、麻地坡五大古茶观光休闲体验区,并帮助黄家寨完善部分村庄道路,建设游步道及旅游厕所等设施,以茶旅融合延伸辐射带动示范点的乡村旅游产业。

“十几年前的黄家寨就像一个灰头土脸的孩子,黄土路坑坑洼洼,商人进不来,茶叶卖不出去。现在,黄家寨变成了干净靓丽的大姑娘,正全力擦亮茶文化的‘金字招牌’,实现更好发展。”漭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普安宪说。

据统计,2022年1月至7月,黄家寨共吸引游客逾3万人。借力短视频、直播等新兴模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因茶认识、了解、走进黄家寨。

“茶文旅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李光明说,古茶公园不仅是游客喜闻乐见的打卡点,还成了黄家寨村民们重要的活动场所。

“耳濡目染中,大家都对茶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珍惜、爱护我们的古茶树。如今,黄家寨人人讲茶、户户种茶、户户制茶的产业氛围更浓,致富的动力也一天比一天足。”

走好“融合路”

黄家寨朝气蓬勃发展的背后,韩俊斌和另一位上海援滇干部袁书楠又开始了“冷思考”。

“一个健康的产业,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成绩上,要长长久久做下去,才能对助力乡村振兴起到真正的作用。”韩俊斌说。

通过走访调研,结合上海、昆明等城市的茶市场发展趋势,以及黄家寨的实际情况,下一步,沪滇协作将把重心放在产业提升上,综合考量消费者购买渠道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的特点,根据目标市场的消费场景重塑产品,并鼓励当地企业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合作,积极参与“云上昌宁”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形成合力,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销售,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产品卖出去。就像上海人喜欢吃甜,云南人喜欢吃辣;上海卖得很火的糖醋小排,到云南当地市场可能也会水土不服。要想真正做到扩销增效,必须细分市场,勇于尝试,做到灵活、精准、接地气、可持续。”韩俊斌说。

茶文旅方面,沪滇协作将依托黄家寨古茶公园及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以“茶园+”为模式,发展“茶园+摄影基地”“茶园+养生”“茶园+文化节”“茶园+茶艺体验”“茶园+营地”“茶园+茶叶销售”,在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其实,做茶和做人一样。做茶,要经过采摘、萎凋、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紧压、存放,由时间来定位真正的好茶;人,同样要经历时间的历练,才能真正成人。我们有信心、有责任把我们的茶乡茶叶产业做出品牌、做出品位,为当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昌宁县漭水黄家寨古树茶厂董事长、老茶人董林说。

本文作者:俞宏浩

来源:上观,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