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经中说喝茶

找到约2,905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茶外功夫可入化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的漫长过程。茶文化经历了秦汉的启蒙,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确立,宋代的兴盛,明清的普及和当代的鼎盛等各个时期。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在《食论》中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是说“茶的味道苦涩,饮后能使人深思熟虑、开拓思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茶具有药用价值的记载。华佗常年奔波在江淮一带的山林中采药,为民治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据传说,在他累的时候,只要喝到一杯清茶,疲惫顿时消失,于是深深地体会到“苦茶久食,益意思”的见解,说明茶具有可以兴奋大脑、提神解乏的功效。

“茶”字的使用,在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才广泛起来。茶才作为人们的普通饮品流传于世,当时唐代饮茶之风兴盛,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茶。好茶需好水相配,《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

俗语说:“吃茶是和尚的家风”、“自古名寺出名茶”。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说称,茶由野生茶树到人工培植嫁接也是始于僧人。

“禅让僧人有一颗平常心,而茶给茶人一颗平常心”。佛教禅宗认为,参禅时需有一颗平常心,无妄无欲。茶性平和,香气淡雅含蓄,细品细啜,回味持久,让人心静,归于平和。这些特性与参禅悟道所秉持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中有茶、茶中有佛,佛离不开茶,茶因佛而兴。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嗜茶成癖,并留下“吃茶去”的茶文化典故,成为禅林法语;武夷山的和尚还有斗茶的风俗:“吴晋之际,佛教从中原传入闽中,于是佛寺相继兴建。建州山水奇秀,岩壑幽胜,士人多创佛刹、落落相望。”这时,武夷山“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出现了“天下名山僧占遍,自古高僧爱斗茶”的场面。

佛寺的茶事活动,促进了茗饮技法,传播茗饮习俗,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林逋《西湖春日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宋诗钞》陈造的“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锗斫城”,生动地描绘出茶鼓声下寺院的幽雅意境及茶在佛教寺院中的地位。

“和”是茶的重要语义。“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和美美”、“和为贵”、“和谐社会”……“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待客、走亲、访友、相亲、嫁娶、团聚等都要喝茶。茶涤荡了尘埃,滋润了关系,暖和了笑容,添增了佳话……茶是礼仪的使者,所谓茶香飘满友谊,友谊使人们与社会和谐统一。

“香袭千古,茶韵悠远”。人生五味,先苦后甘。茶多数是苦的,只有苦到彻底、甘到回味,才更加悠远绵长。茶的源远历史,就在你手中的一杯茶,茶水入口的苦涩,回味后的甘甜,是已知结果的美好而甘愿品尝艰涩的过程。茶是君子的朋友,也是你我的知己。

中国的茶道讲究俭、清、和、静。说茶能尚俭,茶能贵清,茶能导和,茶能致远。品茶,可品出人生真谛。

试想,第一道茶,清香略带甜味,似少年和青年时期,在父母呵护下,无忧无虑,健康成长,结婚成家;第二道茶,浓苦又回味带甜,就像中年时期,挑着家庭重担,为生计、为子女,整天忙忙碌碌,辛苦中亦有快乐;第三道茶后,滋味逐渐归于平淡,就像步入老年时期,一切都烟云散尽,只剩下几多回忆,美好而又伤感。想到人生如茶一样,心情也就逐归平静,与世无争了。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王家年(上海浦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道文化之研究

(《吃茶去》杂志)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浅茶满酒”,主人待客时茶要浅倒、酒要满杯,客人饮茶要细品慢咽。这样的平常生活场景中就包含了中国茶道的一个基本精神取向:在闲中返隐并取乐。中国古代文化是在本土自生式缓慢生长出来的,茶文化更是在从容、闲散的生活处境中孕育出来的,所以,中国茶道在品茗论茶时延长了个人独处或者与友人相处的时间,同时也放大了狭小场所(茶室)的空间意义,强调细细品味杯中茶汤,同时把玩手中器皿、与周遭环境共处同安,在场者的内心交流无需言语,仅仅因为共处一室、共饮一壶茶而得以完成。传统中国茶道提出的四境说对此有较好的揭示,本文将进一步对此作出现代诠释。

一、 中国文化传统孕育下的中国茶道

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及其特征的讨论,可谓汗牛充栋,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观点,这样的讨论还将继续下去,因为中国文化传统是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就不会停止。本文的重点不是阐述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或者其中各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于概要说明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结构。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结构是“一体两用”,即以儒释道一体为骨架,中医和茶道构成其两翼,这两翼是儒释道之体的巧妙运用和成功渗透。对传统中国人来说,中医医身、茶道修心,身心和合及其价值追求都体现在儒释道一体的学统上。早在魏晋之时三教合流的倾向就已经出现,隋唐产生了众多三教合流的文化成果,如建筑风格、学术教义、生活样式等,中国茶道就是代表性的重要产物。

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国何时出现的呢?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提到,“考茗饮之法始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然其饮法未闻,或曰为饼咀食之,逮东汉末蜀吴之人始造茗饮。”这是有关中国人将“茶事”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的较早记载。此时,茶事已经脱离初期的药用、食用阶段,进入到饮用的阶段。即便进入到饮用阶段,饮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隋唐时的煎茶(煮茶时要添加一些佐料,如盐、香料等)到宋代的点茶(茶要烘烤并碾成粉末,倒入热汤时还要不断击搅),明代时放弃饼茶、团茶改用散茶,出现了泡茶这样的饮法,这种饮用方式能够完好地再现茶的本味、茶汤的本色,大为流行并一直沿用至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还留有食用式饮茶法,宋代的抹茶和点茶法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成为了他们的代表性文化传统,在中国大陆则因泡茶法的一统天下而被遗忘。

“茶”原本有多个同义字,包括荼、槚、蔎、茗、荈等,最后统一定为“茶”字,根本原因是“茶”的字形最接近中国文化传统所设定的天地人关系的构想。“茶”,“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陆羽《茶经》)其义为“人在草木间”。苍天之下,人为万物之灵长,敬天尽地利以利人。茶本为自然界一介植物,被人发现、采用、加工,茶从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人的宠爱;同时,人因茶而获益、满足,茶所集纳的日月精华、水汽凝结和山岳含育均被人做出了极大开发,人成为茶的受益者。

应当承认,至今仍然有学者明确反对“中国茶道”的提法,认为中国只有茶文化(包括茶俗、茶礼、茶艺等事业)、茶产业(包括茶叶生产、制作、贸易等活动),但始终没有发展出系统、严谨的“茶道”。不可否认,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完整的茶道理论,也无明确的茶道流派传承,但这只能说明中国茶道有其特殊性。决定是否有茶道的关键是有无对茶事活动所内含的精神性价值(与人相关)和思想性价值(与知识相关)做出有意识的总结或概括。有无总结是一回事,总结的深浅、广窄是另一回事。通过饮茶获得身心安宁、精神愉悦并对此做出思想升华,这显然不再是生理活动,它已经进入到自我实现的境地,肯定这一内容就可以视为茶道,关于这方面认识的总结就是茶道研究。将茶的生命比拟人生,将饮茶体悟引向对自然万象、宇宙世代的洞察,并将之理解为天道、真理的具体化,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对茶的总体性把握。许多文人、僧人、思想家对此都留下了富有启迪的独特见解、深刻体悟,如陆羽、苏轼、朱熹、周作人、林语堂等。茶道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画作之中,并对中国陶瓷工艺、美学设计等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笔者之所以主张中国茶道真正形成于宋代而非唐代其原因就在于唐代的饮茶活动还有着浓厚的、与物的深切关联,这直接干扰并降低了有关茶的超越性思考。宋代就所有不同,闲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格物致知理论的兴起,为茶道的提出分别提供了现实的和思想的双重铺垫。

从字义上说,茶道意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茶自身的性质首先是它的自然属性和对人身心的益处,在此之上关于茶所展开的情感投射和意识升华才进入到人所创造出的精神世界。人类文明构建了诸多包含信仰、文学、哲学、艺术之内的精神世界,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精神世界主要体现在乐生、天命、义理等重要命题上,茶道正是以茶为载体在品茗中以茶说事、以茶喻理、以茶论道。从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联角度上看,中国茶道的具体内容可以表达为如下三个方面,即闲、隐、乐。三者统一到人,媒介是茶。“闲”是中国茶道的心理基础,“隐”是中国茶道的社会主张,“乐”是中国茶道的价值追求,就三者的内在关系来讲,“闲”是前提条件,“隐”和“乐”是刻意营造或试图表达的精神状态。

“闲”在中国文化中有多重含义,负面的是指不事稼穑、游手好闲、吃闲饭;正面的是指从容、优裕、散淡、豁达,正面的含义中既包括品质方面,也包括生活方式。与茶道关联的“闲”显然是指后者。“闲”就是有工夫,并且肯在茶上下工夫,茶因闲得以成就,闲因茶得以充实。时间上的闲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心理上、精神上的闲,要点在于一种生活态度,即从容应对,等闲看过苦难沧桑、视荣辱或声誉为身外物,置之度外,心中只有茶,将我融于茶,将茶化作我。这样的“闲”正是精神成长、自我发掘和自由意志伸张所必备的思想品质,得闲之真谛的人才会在意向内观照,求取独立的个体我。

从价值论上说,“隐”的消极含义是保全其身,明哲保身;“隐”的积极含义则是脱俗、淡泊、精俭、洁身自好,这不是被动的退让、逃避,而是在知其不可为或者无力改换他人/社会时、仍然顽强保留自身的处世原则、固守内心的道德律,这是以一己之力抗争凡俗世界、庸常大众的随波逐流,不做犬儒,放弃世常的名利而求取个人的精神圆满。如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身”。因此,茶道中的“隐”揭示的是茶人饮者在生活、社会中如何立身的大问题,隐后返本,身处闹市求心安,身处高位知进退,隐与显是一对相互依托的对立统一,隐后再显的是本真的我,不忘初心,为人处世不忘己身。“隐”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持才可持久,避喧嚣而处落寞,离繁华而安清贫,这非一般人可为。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不是说喝茶后,人就自动获得了“精行俭德”,相反,那些本就“精行俭德之人”是最宜饮茶的,陆羽的意思十分明了,那就是人选择了茶,茶的德行是人的德性之外显,饮者之品性投射到茶这一实物上。禅茶一味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立言的,佛家弟子之所以选择茶来解经悟道其缘由也基于此。

“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主张,甚至也可以说是它的一大特点。孔子曾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提出“与民同乐”,《太平经》云:“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西方哲人提出了德福一致,中国文化传统更加倾心于“德乐合一”,如助人为乐、乐于助人、乐善好施,都是将行善、助人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快乐是一种因所认同的价值得到实现而产生的内心愉悦,是一种精神快乐,体现了“众乐乐”般的精神快感。“乐”使中国茶道明显有别于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生发于佛教寺院,最初由出家人阐发和传承,以后形成的茶道流派“三千家”,也严格维护了师徒授受关系,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因此属于小众文化或雅文化,在其精神内涵上突出的是施茶、吃茶过程中的寂、静、敬的成分,走向了纯粹形式化的理念体悟。中国茶道之乐重申了对此世的投入和对人身处其中境遇的关切,因此,中国茶道具有更加平实的表现形式和更加生活化的现实关怀。无数的历史事件表明,无论身处何种情境下,多数中国人都易于快速接受现状,这与中国茶道乃至中国文化中的乐观主义是分不开的。

二、 茶道四境说的提出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是人生哲学,中国哲学精神也脱离不开对人/人事/人情的考量。他还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立场概括出四种人生境界,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两种境界都是非哲学的,只有后两种境界与哲学有关,并且是哲学关注的对象,冯先生还指出,只有借助哲学的反思省察,人生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所概括的境界说看似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归结,其实是接受了西学影响、采纳西方哲学的范畴体系的尝试,例如,冯先生所讲的“自然”就不是儒家的原初含义,同样,他明确地划分出可以成为哲学对象和不可以成为哲学对象两种不同的层次,这也是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世间道”的做法。中国茶道无法划入冯先生的哲学对象之中,因为它不是形而上学的观念构建,没有正面回答知识论问题,它只与日用生活相关,只在民间风俗和日用生活中寻找意义,却力图将日常事件变为情趣、乐事,从而获得恒久性。

然而,传统中国茶道也讲境界,很早就提出了四境说,分别是:物境、艺境、人境、心境,并认为四境俱美才是至上状态。明代的书画家徐渭(1521—1593)被世人称为“茶痴”,他最明确提出了宜茶境界说,认为物境、艺境、人境、心境俱美者乃宜茶最高境界。物境指饮茶的环境,主要指不是人为建造的居室、楼宇,而是自然天成、幽静清雅的场所,如竹海、梅林、泉边、湖畔等;艺境指使用器具的造型、冲泡或饮用之法的得体、抚琴弄箫的声乐等共同构成的雅致脱俗的氛围;人境则指嘉宾来客与主人的融洽关系,专心于饮茶,彼此声气相投、趣味相和;心境指在饮茶中忘却世间万象,人与茶、茶与人合二为一,一心悟道,由此求得心胸的物我两忘、豁然开朗。

茶道四境之间并非简单的高低替代关系,相反,四境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连带关系。物境和艺境提供了实体性基础,人境提供了人际交往沟通的条件,心境则受到前三者的引导,反过来又纯化、提升前三者的存在方式。宋人提出的饮茶“三点”——饮茶环境、水质和茶具、品饮者的修养三个方面,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也可用看做是茶道四境说的前身。

茶道四境界不是人生境界,也非道德境界,它只是对生活情趣的关注,在匆忙、庸常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情投意合的同道,在刻意营造出的人为环境中折射当事人的思绪和体悟,这就是生活的闲、人生的隐和现世的乐。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1597—1679)有句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茶道四境在匮乏经济时代显得有些铺张或矫情,对俗世凡众来说它显得过于高格调和雅致,通常会被不谙茶道的人视为“茶疵”、“饮癖”,然而,恰恰是这些对茶情有独钟、不改初衷的人成就了茶道,使茶事成为风雅,使茶人有了品味。

中国传统茶道的四境说所讲的茶道不是在用时间来衡量,相反,只在乎空间,中国人喝茶可以从早到晚,时间似乎停滞了,时间的意义消逝了,重要的是喝的什么茶、用的什么茶具、所处怎样的环境和心境,这些都是空间要素。中国茶道弱化了时间维度,突出了空间维度,饮者或主宾饮者们共处的空间性存在的属性得到充分阐发。中国茶分产地、产区;但各地的饮茶方式也有地区差别,茶室、茶馆的陈设在理念上大多刻意滤去了时间的向量。据说真正谙茶者在头三杯不事任何言语,静静品茶,全身心关乎茶主泡茶的一举一动,用心体会茶汤之味、茶器之美、茶艺之精、茶席之雅,等等。品茶过程中茶者(包括茶人、茶客、茶主)的思想沟通不是靠语言传递,而是靠共感,情感共鸣,这样的情感分享与特定的场景及其要素相匹配,它是以彼此共在、身心在场为其表现形式的。西方人则非常不同,他们用时间来度量茶,喝的是晨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茶就像钟表一样提示人正处于作业或行为的某个阶段,所凸显的是茶外之人的所作所为。茶只是工具性存在,茶为人所用,仅此而已。

令人遗憾的是,茶道四境虽然关涉空间,但只是十分狭小的范围,往往只是设茶席、茶会的那块空间,或者仅仅关联案桌、茶几的空间。饮茶者之外,即便在同一室内(如茶室、茶馆)仍然可能垃圾遍地。中国茶道只提供了十分有限的悟道体验,却没有成功扩展、延伸开来,成为“新民”乃至“新生活”的源头动力。蔡元培在写于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中说道:“华人素以不洁闻于世界:体不常浴,衣不时浣,咯痰于地,拭涕于袖,道路不加洒扫,厕所任其熏蒸,饮用之水,不加渗漉,传染之病,不知隔离。小之损一身之康强,大之酿一方之疫疠。”推己及人、由此及彼这些中国文化传统倡导的“类推”在茶道中未被生根、发扬。中国茶道创造的洁净世界只局限于当事人的精神领域,却可能无涉于周遭环境,更未激发出行动的意志。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坐而论道”、缺乏行动力的劣根性也大抵与此相关。

中国茶道具体内容——闲隐乐——正是通过“四境”得到充分体现的。茶道的物境在于野趣、雅致,在世间却又脱俗清新,这就是闲和隐;茶道的艺境强调合于时令,契合仪规,烘托出寂静、清和的空间,这就是闲和乐;茶道的人境突出的是同坐茶席中人一期一会,以情相交,以茶传情,这就是得一知己而足矣的至乐;茶道的心境关注当事人反躬自省,向内心观照,以茶喻人生、事业,涤除内心的不满、怨恨,成就自性的伸张,这就是“大隐隐于市”的真谛。可以说,茶道四境说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深化了中国茶道。

换句话说,中国茶道虽然也强调由茶及道、茶中见道,但并不追求道外世界。一句话,中国茶道的本质是道茶一体。日本茶道援佛入道,突出了“孤”、“寂”、“清”的品味;中国茶道引儒入道,强调的是“闲”、“隐”、“乐”。中国茶文化在唐代兴起时就是雅俗共赏,宋代出现茶道时,也是同时存在士大夫、寺院、宫廷、世家、平民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佛门、道观、儒家的祠堂、学堂、孔庙等都依据各自有关天、人、物的理念预设而发展出了不同的茶礼、茶艺乃至各自有别的茶道。茶文化流布广泛,是因为吃茶人都接受了其中的乐趣。周作人曾在《喝茶》一文中有极好的概括,“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中国茶道具有深切的现实关怀,本着及物、依人、乐生的原则将茶道落脚在生活情趣上。

三、 茶道四境说的现代诠释

新中国建立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传播了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对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的诸多具体形式都做出了彻底否定,既根除了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也对民众一般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其间茶道研究、茶文化样式几乎停滞,仅仅保留了单纯物质性内容的茶叶种植、加工、买卖,因为茶叶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出口创汇产品。然而,饮茶、品茶的过程而产生的悠闲生活方式,散淡人生态度和追求精致、雅致、品味生活的志趣都被无情扫除,茶文化不再传承,茶道研究被迫中止。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也给中国茶文化复兴创造了条件。许多地方政府大力发展茶叶贸易,鼓励围绕茶叶而进行的各类文化事业,各地纷纷成立了茶协会,茶馆也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茶事活动频繁,并且参考和吸收台湾经验,开发出各种茶艺表演,茶事相关的茶产业,如茶服、茶器、茶具、香、古乐器、国画等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最重要的是,人们对茶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始赋予茶各种积极、正面的价值。饮茶者(无论是在自家独斟自饮还是与人同泡茶馆)都不再被视为游手好闲的人,相反,经常被看做是有品位的风雅之士。

期间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奢靡之风盛行,茶的包装过于精美,造成大量垃圾,增加了环境负担;茶具和茶器过于昂贵,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茶艺表演出现了许多不雅或庸俗内容,冲淡了饮茶本身的乐趣。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茶生产商、经销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使用过多的化肥和杀虫剂,加工过程中添加了过多干扰茶性的有害物质,这些行为导致许多种类茶叶品质的退化,这种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传统茶人应有的职业操守,也与茶道追求格格不入。

当代中国茶道所处的时代场景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在匮乏经济时代,茶仍是稀缺品,好茶或上等茶更是珍稀品,只有殷实之家方可享受,一般平民百姓买茶只是备着待客之用,平时是消受不起的。而殷实之家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识书达理,品茶论道、鉴茶赋诗等都只是士大夫、文人之间雅致生活的追求。虽然只有占总人口极少数的人饮茶,但他们大多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思想的创造者,他们不仅维持了茶文化,也推动了茶道的传承和深化。然而,今日的中国人大多可以消费得起茶叶,茶叶的供应源源不断,茶叶的种类层出不穷,饮茶的方式不断翻新,茶真正成为粗茶淡饭般日常和廉价,饮茶者可能是每个人,即任何一个“涂之人”,此时,茶道何存?跨越全部阶层、通用于所有人群的茶道是否还有存在的可能?

饮茶成本的降低和饮茶程序的简化,茶日益向民间普及,中国传统的文人茶文化逐渐被平民茶文化取代,平民茶文化是否可以延续传统中国茶道呢?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所主张的闲隐乐三种精神不仅仍然具有意义,而且在今日获得实现变得更加可能,主要得益于物质手段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闲暇时间增加,可支配的财富也极大增加,度闲和求乐变得唾手可得。然而,发达的物质生活和快餐化消费也使时间碎片化,精致生活追求变得局促和难觅,普遍的烦闷和躁动紧压了人的精神生长的空间,在丰裕时代如何安顿心灵、为我们的精神向往提供场所?这是今日茶人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就必须强化茶道中的四境功夫。返归自然,按物之本性行事,顺物理尽物力。茶本是自然一物,饮茶之益来自于茶性的最佳发挥,茶道的初心就是保持对茶性的尊重。茶道四境必须依此茶性自然主义原则加以展开。艺境虽是人所造环境,也应以模仿自然、接近自然为原则,将艺境融于物境之中,饮茶者无论身处何处其心境和人境都应返璞归真。质言之,虽然心境重在个人独处的内心观照,人境强调以敬待人求得声气相投,但人境的出发点是心境,有独立人格和自处自律的人才会与人平和相处,茶道四境其实就可以化约为二境:物境和心境。茶人的举手投足是自身心境的外化,所使用的器具、营造的环境皆由心性外发,洞察物之本性以尽物力,对茶事中的一切皆抱持恭敬、谦和的态度。二境皆出于一心:这就是奉茶之心,易言之,敬茶之心。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主张在俗世生活中返本归真,在庸常世界中寻找优雅品位。在此,重要的不是茶、茶具或茶室,而是茶人,或者说是饮者在品茗中全身心投入所获得的自悟自省。道在茶中,悟道就在品茗的过程中。物镜、艺境、人境都不需刻意选择,随遇而安,因为象由心生,心境才是根本。在当代,拜市场经济和技术革新之所赐,茶相关的器具极大丰富、陈设越加奢华,茶室随处可见,茶叶唾手可得,然而,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外壳,真正有意义的是饮茶者求放心,将心安置于事关大问题的事物上,用宏大叙事去除生活中的繁杂,用普遍价值提升人生的关切,饮茶让人安静下来,生起敬意,卸去多余的欲望和无谓的冲动,一句话,品茶就是赴一场心灵之约,从这个角度上看,茶道四境可以成为今天中国人的信仰依托。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董鹏(陕西安康)】

喝茶的过程

对于茶,我是情有独钟的。之前,我对其有很多的比喻,但都过于牵强,或者说是不够贴切。后来,我想到一个词,这个词我认为比较契合、或恰当。最终我就认定它了,这个词就是情人。

情人一说,是要惹是非的。这里包括外人的狐疑,家人的不解。后来我做了一番斗争,把这个词解释了一下,我说:对于情人我有自已的理解,第一不敢苟同于网络上的戏言。第二没有非礼妻子的思想。第三更不会有贪官和巨富们那样的荒诞行为。这个情人是不排斥妻子的,那种“情”虽然有时也会隐隐的、涩涩的、甜甜的或是酸楚的。但每每都会带给你许多的感受,即使是相拥一下、相思一下、相视一下,都能留下些许的回味,以及美好的映像。偏偏妻不屑一顾,子懒得一看,不知是怕受到影响,还是不予认可。

好在这是我最后的底线,妻也没那么认真,只是任我去了,这种结果就让我有了每次惬意地喝茶过程。不过,我想说明一点的就是,我喝的茶都是春季采摘的绿茶。

绿茶的喝法是有讲究的,不应有过多的思量,也不要有位子、票子那样的联想,更不能有“小人与女子难养” 那样的杂念。我欣赏的是诗人那天讲诗歌时,拿一杯绿茶作讲解的对象。他说,任何艺术的东西都要留有空间、想象和余地,不要一味地去看它的表象,就像这杯绿茶,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中,看到的是已经定格的一杯茶,或者是一个盛茶的杯具。可在诗人的眼中,它是一个玻璃器皿,是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几叶茶立在杯里,是一种物质,从表象上去看,它是无语的。而冲入沸水之后,它就产生了化学般的变化,水在慢慢升高,随之所有的情节和故事都会一一地展现出来。

这个时候你就去想象,想象的结果它都不会再是一杯普通的茶了,它就有了诗的艺术效果。就像中国京剧里的板和眼、就像中国书法中的韵味、就像中国画呈现出的水墨浸润。那种想象可以无限放大,能到何种程度,就看你的感情了。经历越多,感悟越深,知识面越宽泛,想象也就更加丰富。

我感兴趣的不是诗人的讲解,而是他对茶的联想。

茶喝到升华为想象以后,喝起的滋味就有另一番景象了,不再是单一的生津和止渴。于是,我每一次喝茶之前都做了一些准备,比如先洗洗手,除去一切尘世之间的气味。因为茶是很敏感的,特别是绿茶,哪怕是一星点异味,它都会被感染的。无论是你捧过玫瑰之手,还是握过金钱之手,或者是拿过可能会腐烂变质事物之手,都会传导给茶的,那样你就再也喝不出它的优质和本真了。

前些时候,我去了当局长的同学家做客,局长夫人知我喜喝茶,就从冰箱里拿出很高档的绿茶冲泡于我。我闻了闻就没再喝,局长夫人用疑惑的目光看我,我说你这茶不是原来的茶了,已混有许多茶以外的其它气味。

并不是说茶是高贵的别称,实际上它是很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日志上都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说,可见它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了。只是茶有自己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不媚、不俗,不能强加任何别的东西而已。

我喝茶的第二项准备就是洗净一只杯子,但必须是一只透明的玻璃杯,这样我看中的是泡茶的过程和茶叶发生变化的过程。那种变化都在我的视力范围之内,因为我把放茶、冲水、看茶、闻香等都纳入喝茶的步骤了。所以,一切的准备和操作就成了我喝茶过程中的必修课。

有时,我常常也在想,绿茶是不是一芽精灵,小小的一片叶子,怎么会有那么多情愫呢?在左思右想答不上来的时候,我又在自言自语:也许是我对绿茶产生了情结,这才成为茶的粉丝。

或许珍惜一种事物是有经历以后才有感情的。比如说你亲手做出的菜,你亲手摘来的水果,你就会有一种食欲或饮欲。在吃和饮的时候你就有了成就感,这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茶与我也是有亲密接触之后才成为伙伴的。

可能是我生于茶乡的缘故,早些时候,单位和友人买茶都会差遣我的。久了,我就成为他们的茶叶大使,同时我与茶的亲近感也日益升温,其中的甘苦也让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茶往往是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的,越是高山里的茶,品质越好。因为它们吸收的光照、气息、土壤、水韵更具天然,所以它的风味就更加独特。这也是我舍近求远,舍小山寻大山的真正目的。

可寻茶之路是非常坎坷的。那次我去东河寻茶,是我一生难忘的事情。车在没有路的地方停下之后,我沿着一条小河而上,河道不知盘旋了多少次,依然没有尽头。望望四周的群山,我开始在心里打起退堂鼓,毕竟是一个人深入大山,虽然前面有传说中的好茶;虽然有山花、怪石、鸟语相伴,但诸多的未知还是让我的心紧张起来。

紧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一个山坡的拐弯处,我一抬头突然发现一条狼就站在那里。当时我和狼都是猝不防地发现了对方,只是我满脸惊恐,狼眼露出凶相。与狼对峙,玩的不仅仅是心跳,而且还需要有理智和智慧。我知道,如果在当时逃跑,无疑是就地自杀。结果我就硬着头皮站在那里,还好我不光看到狼眼里锋芒毕露,也看到了狼嘴里还叼着一只山鸡。我想当时狼对我有两种想法:一是我是它的下一个猎物,二是我有没有抢它战利品的可能。而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趁狼还没有下手之前逃离这里。我的心里想着,腿已付诸行动了。我依然面对狼,可脚步则侧身慢慢移动。好在狼最终没有发动最后的进攻,在确定有一些距离之后,我就撒腿跑了。

那次历险不仅没有让我远离茶,而是更加亲近茶了,这都是因为好茶就在山坳、就在云中、就在采茶姑娘那银铃般的笑声里。

深入茶园之中,既能体会一种氛围,又能观看制茶的全过程。采摘、杀青、揉茶、摔条、烘干那一整套流程,让我享受了一次次的流香过程。当我再也待不住的时候,就随采茶的山民一起来到茶园,亲自采一些新鲜的茶草,然后亲自看着把它制作成茶叶。那一刻,我忘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我知道我手中抓的这些茶叶,并不是我亲手采摘的那些叶子。但它的条形极像,它的长度、它的饱满、它的色泽,简直就像我采的茶叶一模一样。这种发现,让我有了倍加亲切的感觉。

于是我就坐在一杯刚冲泡的绿茶前,看变化了的茶、水和雾气。茶一叶一叶地舒展开了,像似一个才睡醒的少女,缓缓地伸展着身姿,朦胧中还带有些梦意,笑靥里依然存有余味。我不敢去猜想那里面是否还有蝉声和鸟鸣,是否有杜鹃的声音。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茶已升华为一种想象,叶已还原了一个本真的自己。

水已不再是一个透明的晶体了,它已着了茶的色调,俨然成了茶的同类。不过透明还是保存着,只是淡绿色的水让人有了一种欲望。

最欢快的自然是水中的茶叶了,它们跳起了水中的舞蹈,开始时是天鹅舞,随后是交谊舞和独舞。它们的舞台在杯中,它们的世界也在杯中,舞不尽的是风花雪夜,舞不完的是春花秋月。此刻你只顾去欣赏,不用去着急,因为茶叶们一会儿都会平静下来。

这个时候你会闻到有一股清香弥漫起来,是栗香,也会是兰草花香。这香是要看茶的产地的,看这些茶是与谁为邻了。如果茶是长在栗乡,那些烂漫的栗花是不会放过它周围所有物质的,结果茶叶的每一寸光阴都会熏染上栗花的香气。要是茶生长在山崖或是小溪之畔,就会与兰草花结为好友的,那样茶就有了兰草花的气味与性情。

最让人注目的莫过于茶与水交融后所产生的气体。说是蒸气,但更像是雾。那些雾袅然上升的形式独特而多姿,它会在杯口形成一个雾罩,在其上面环绕成多种状体,然后淡去在空中。因为有雾的导出,使茶中的香也就飘散开了。

此时我最弄不清的是,这雾是不是那雾锁茶园的雾。因为那些雾生长在山的半腰,护着山上的茶林,吸纳阳光的照射,孕育茶叶的品质。可以说,它是茶叶的被、茶叶的衫、茶叶的守护神,从而它成全了高山茶那不可取代的特色,也完美了自己多重性格的形象。

我想,但愿这雾是那些山雾的沿续,有了它们才会使绿茶得以圆满和回归。

欲,对于普通人来讲,它是很难逾越的一道坎。用好了,它是进取的动力,用不好,它就是无形的杀手。曾经难填的欲壑,绊倒过许多贪婪者的前蹄。

或许我就在尘世之外,因为我只对一杯绿茶产生了饮的欲望,甚至是渴望。茶以它独特的品质让我有了好感,有了冲动,亲近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品一杯香茗,自然想到的是它的好处,无论是口感还是流进心底的过程,都让我有了超乎寻常的感觉。因为喝茶不单是止渴了,还喝出了对茶热爱与回味。有了无数次的冲动后,对茶就有了鉴赏和探究。

能喝上一杯好茶是需要一些构成和条件的。首先,是对水的要求,最好是泉水或溪水,那样会保持茶的纯净。因为任何污染和渗兑都会降低茶的品质。就像夫妻间的爱情,如果有了其他情感的参与,其生活也就剩下过日子和混日子了。

其次是闻香、观色和品味。闻香就是把杯底用温水预热后,放入少许的茶叶,然后闻其香气,嗅其感觉。因为那些茶不仅能闻出自身的特质,还能闻出“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摘不得”的民谚来。观色则是在那银毫沸腾的绿色世界里观其汤色,辩其成色。如果是杀青不好,汤则泛青,如果烘制过了,汤会变黄。只有恰到好处的汤色才会添其好感,增其饮欲。

品味一杯上等绿茶是最具诱惑力的。那些茶水还未入口,其香气已沁入肺腑,留在唇边的甘甜,说是止渴,不如说是回味,这个时候喝一杯绿茶就是享受了。

喝绿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它的医用价值。《神农本草》上说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还说:茶叶还有消食去腻,利尿止渴,消毒解酒,轻身明目等作用。

茶圣陆羽对喝茶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饮食者,食与酒皆精极。”也就是说,衣食住行都要追求精美的情趣。所以,陆羽把喝茶的过程看作是精神享受的过程,从而赋予喝茶以美学的内涵。

陆羽还在他的《茶经》里说:茶之为饮,生于名山秀水之间,得天地之精彩,儒家以之养廉,道家以之求静,佛学以之助禅。可见茶的文明内在已超出其自己的精神层面。

喝茶的过程其实是一次领悟的过程,也是一次畅想的过程。它不仅能喝出个中的甘苦,也能喝出人生的滋味。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乐祥(河南商城) ,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找到约2,779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2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