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而言,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复工复产也在有序进行中,但疫情的余波对企业的影响,实际上还在延续。
董明珠在与央视财经连线时透露,格力电器在二月、三月空调销售几乎为零,虽然没有销售收入,而员工的工资还要照发,按照每名员工每月平均7000元钱计算,9万员工每个月就要支出6.3亿元。
这还是资金雄厚的大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房租、人力成本、生产、进货等都是巨大的负担,如果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很可能在这次疫情中支撑不下去。
清华五道口金融科技研究院近日发布疫情下中小微经济恢复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小微企业因受疫情冲击,企业收入下降了69.5%,疫情对中小微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那么,茶行业在这次疫情中受到了多大冲击?接下来如何应对?小懂来到了北京马连道,实地了解了一些情况。
茶缘茶城:开业不足1/3
阳春四月天,气温逐渐回升,春日融融,春风和煦,街道上行人都带着口罩,不过明显能看出来,大家的状态看起来都很放松。小懂来到了最南端的茶缘茶城,在登记、测量体温之后,获准进入。
不过,进入茶城之后,却让人有些大跌眼镜。
偌大一排茶叶店,只有两三家开业
一排一排的门店几乎家家紧闭,环境昏暗,仅有的几家开业的店铺也都门可罗雀,放眼望去,似乎没有发现看到前来购买的顾客,只有三两茶老板坐在门前低头玩手机,茶城整体极为冷清。
无所事事的茶老板
小懂和一家主营黑茶、普洱的店铺老板交谈后了解到,虽然茶缘茶城很早就已经开业,但目前开业的数量不足三分之一,很多商家还没有开门。受疫情影响,大多数人都在家闭门不出,而茶叶又并非蔬菜、粮食等必需品,因而线下顾客寥寥。
谈及茶叶店的经营状况,他说,销售额受影响是肯定的,这两个月线下零售屈指可数,几乎陷入停摆状态,目前主要销售渠道就是依靠过去积累的批发商以及固定客户。
不过他并没有对未来感到悲观,他认为,这一次疫情对于茶行业来说虽是一次不小的危机,但也会促使大家对经营模式进入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比如很多商家可能会更注重线上的营销宣传。同时,他也认为这次疫情对茶行业可能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大浪淘沙过后,那些资金不充足、品质、口碑不够好,没能积累忠实老客户的茶叶店,出于房租、人员、库存压力,有可能30%会被淘汰掉。
马连道茶城:不让品茶不让进店
马连道茶城
马连道茶城这边,开业率几乎达到了90%以上,不过这边也是明显的店员比顾客多,偶有顾客经过,服务人员都会热情地询问是否买茶,因为顾客实在是太少了。
在门口等待顾客的老板
相比茶缘茶城,这里管理更为严格,这里的营业时间为11:00到16:00,而且规定每家店铺最多可接待2人,不提供品茶服务,更不能进店挑选等。
两位买春茶的老顾客
一家经营白茶的负责人告诉小懂,往年这个时候是旺季,来挑茶买茶的络绎不绝,但今年马连道茶城3月27日才统一开业,所以今年整个2、3月份几乎都没有开门,也就没有线下销售了。
现在虽说已经开业,但是由于疫情影响,茶城管理严格,不让进店、不让品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顾客的购买体验,加上有些茶客本来手里就存了一些老茶,所以来茶城的顾客非常稀少。
而且他认为今年绿茶春茶受影响会更大,因为现在正是绿茶春茶上市季,大家喝绿茶都是为了图个新鲜,但今年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多数人都会从网上购买,所以线下销售大打折扣,很多店铺开门一天也难以有顾客上门。导致很多商户大都坐着刷手机或者自己泡泡茶喝。
很多人在店里无所事事,刷刷手机
北京国际茶城:商场冷清,空空荡荡
随后小懂来到了国际茶城。国际茶城的一家负责人表示,由于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消费者消费理念更为保守,即便北京疫情宣告解封了,报复性消费出现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大部分商户生意冷清
在零售方面,她表示目前主要依靠线上客户,由于公司过去在线上积累了不少客户,所以在线上零售还比较稳定,客户有需求,直接线上发货即可。
让人比较欣慰的一个消息是,高端茶叶销量很好,表现出色,这可能是高端茶叶消费人群对“疫情与消费的关联度”相对不敏感,大家宁可喝少一点,也要喝好一点。从全年来看,高端茶消费受到的影响恐怕会弱于中低端。
而在批发方面则因地而异,各地管控方式不一,有些地区已经逐渐趋于正常,市场在回暖,而有些地区很多规模性企业没有大规模复工,渠道商也不敢贸然大批量进货,所以在渠道批发这块还不太稳定,整体上还是要看各地的管控政策。
对于整体的销售状况,她直言,不受疫情影响是不可能的,如果往年能打10分,今年能有7分的成绩就已经不错了。
门可罗雀
总体而言,马连道茶叶市场线下销售受疫情影响较大,相比往年,销售额差不多缩水三成。多数企业依靠较为稳定的渠道商及零售客户,通过线上发货的形式出售,而线下零售几乎停滞。
对于在疫情结束前如何应对,大多数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更多是在等待疫情的结束。
在被问及是否会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时,每个人的反映也不一。
有些茶商认为,近几年茶叶线上市场增长快速,经历了这次疫情以后,再次培养了茶行业线上购物的消费习惯,因而想要试水线上直播带货,但苦于不知如何开展。
而也有一些人认为线上投入产出比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而且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维护,线上直播只能锦上添花,而无法雪中送炭,与其花费精力做直播,还不如做好现有的渠道。
除了国内茶叶行情要承受长时间的冲击以外,茶叶出口方面也遭受了极大考验。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19年1-12月,我国茶叶出口数量36.7万吨,同比上升0.5%,金额20.2亿美元,同比上升13.6%。
但随着国内疫情爆发,导致很多茶叶工厂无法按时开工,航运路线停滞,很多订单无法按时交货。
国内疫情基本被控制以后,国外却又大面积爆发,各个国家都因为疫情忙的焦头烂额。
中国茶叶出口旺季在5~6月,而几天前钟南山院士预测全球疫情或在6月底结束,不过对于确切的结束时间,谁也无法给出准确、肯定的答案,因而,全年的茶叶出口都可能受到影响。
此次疫情逼着行业思考如何生存及发展下去,对于众多茶企及茶商而言,今年必定是不太好过的一年,不过疫情过后也必定会有求新求变的企业脱颖而出,至于未来茶行业走向到底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懂茶帝
编号:GDZPS7760
书名:《安化黑茶品鉴》
版别: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王华 曾虎著
书号:ISBN 978-7-5710-0084-4
定价:99.00
出版日期:201901
内容简介
从2008年第一次走进安化至今,我因茶踏入安化山里的次数已多得无暇统计,也算得上是一个有缘感知过安化高山好茶的人了。而理工科思维的惯性,给予了我撰写此书的冲动。因为我知道,有太多茶人跟我一样,在感知安化茶的路上,忍不住思考。
试想,在安化这个因茶而生,因茶而盛的山区,且不说其千百年来所积淀的梅山文化如何的神秘,其境内“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好茶生态,早已激起广大好茶人士的向往之心。可惜,这种向往之心所氤氲而起的好茶期许,却很难在市面上林林总总之安化黑茶的品饮中得以释怀。
茶事,一旦跟唯美的心绪关联,就一定会孕育出隶属于茶道精神的强烈冲动。这种冲动,往往是建立在理性思维之上的感性觉悟;这种冲动,往往会放大每个愉悦感知的细节,并因此心生柔情,意犹未尽。
显然,可以安抚这种冲动的莫过于茶之品鉴了,这也正是本书内容“意在品鉴”的目的所在了。我们既然凭一颗唯美的心去面对“安化黑茶”这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沉淀的茶品,品鉴的念想必不可少。为此,本书所有的文字都因“品鉴之念想”而来。
第一章:“安化,一个因茶而生的地方”。安化,这个有着中国最美产茶县之称的山区,其清逸秀丽的山水和山韵悠长的茶感,正是当年引导笔者一次次义无反顾踏入安化体验“山居生活”最简单的初衷。在这里,笔者小心翼翼地跟随安化“野境天成”的好茶事实,以一个茶者的视角来分析安化黑茶的自然基因密码与人文基因密码。
第二章:“山韵,安化茶的地理脉络”。这里的山韵算得上是笔者最在意的精彩了。为此,我们踏遍了安化所有有好茶痕迹的山头,希望可以尽量广泛地感知安化高山好茶的地理生态与口感特征,希望可以清晰展现给读者们安化不同区域荒野高山茶的细节魅力。倘若我们心中的山水,你有缘都看到,你就一定可以更真切地品鉴真正的安化黑茶。
第三章:“品鉴,只为守住一份真切”。对茶者而言,品鉴是茶事最欲罢不能的诱惑,而“守住一份真切”是茶事最孜孜以求的境界。如果我们将“真切”理解为一种“善意”,那么制茶人的“真切”决定了茶叶的品质等级,而品茶人的“真切”决定了茶道的精神高度。在这个章节里,笔者希望通过生理与心理的图文宣泄,将一个茶者最本真的品茶状态渐次展开。这是一种专属于茶者的孤独状态,这里的孤独是一种美,是茶之初相。初相的美感近乎于一种最原始、最本真的美,你一旦有缘感知,就不再愿意放下了。
第四章:“老茶,那些始终温柔的记忆”。对于骨灰级的老茶人而言,老安化黑茶的温暖是他们始终挥之不去的眷念。正是那些在无数次刻意追逐下泛红的,温暖的色调与温暖的故事,成就了无数茶者温暖的记忆。虽然,我们知道,本书无法将所有历史上的老安化黑茶的痕迹一一铺陈开来,但我们依旧希望可以通过尽量多的图片与故事,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不同年代下安化黑茶的历史痕迹。
本书面世的目的,既不是想高瞻远瞩地推演出有关安化茶的某些结论,更不是要抛砖引玉地激发起专业人士对安化茶的研究激情。我非常清楚,对于单纯的茶学专业从业者而言,除非他肯跟所有民间茶人一样相信:真正意义上的好茶与否跟人为栽培无关,跟大自然恩赐有关;真正意义上的品茶魅力跟茶学知识多少无关,跟品鉴意志下的自我觉悟有关。否则,他们很难有雅兴和闲情来读一个非专业人士对茶品鉴的自语。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经销商: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湖南省安化县黑茶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许振宇
(本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相关版权归原作者及相关刊物所有,本网发布仅供学术交流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湖南省安化县集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是我国黑茶的发源地。上个世纪50年代曾一度绝产,以至于默默无名。安化黑茶1988年产干茶达到8 . 8万吨,因受外部市场和内部管理不善及技术更新落后等影响,部分地方出现了一些弃茶改种其它经济作物的现象,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也渐渐淡出了中国产茶大县之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迅速,产量逐年提升。2 001年,安化被湖南省政府定位为全省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 004年被定位为湖南省优质黑茶基地,黑茶的发展重现曙光。至2010年,安化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安化黑茶再度走进茶人的视野,成为茶人的新宠。
安化黑茶主要有千两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和天尖、贡尖、生尖茶等产品,特别是千两茶被公认为世界茶王,产品远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在第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荣获“2012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连续四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量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五位,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安化县现有茶园面积20.15万亩,新建茶园基地2.15万亩,种茶农户3.5万户,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22万人。黑茶年加工量3.83万吨,综合产值50.8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21.2%、46.8%。2012年实现茶叶税收7465万元,比2011年增长96.3%,黑茶产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进一步提高了安化黑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虽然安化黑茶近几年取得了飞速进步,但相对于其他名牌茶产品,核心竞争力不是很突出。例如,福建安溪铁观音因其形美、香高、味醇的品质特性,2013年市场占有率以17.29%位列中国茶叶市场第一。如何根据安化黑茶资源产业化实际情况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产品核心竞争力概述
1.1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产业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产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产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力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1.2 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些不同的竞争力却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产品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一种产品一旦形成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依托这一竞争优势迅速占领目标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形成自己独特的消费群体。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这个产品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战略设计、领导策划、组织管理等多层次、多环节的不断提炼、总结、创新而得到的。
第二,整体性。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在企业多样化经营的今天,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企业拥有的核心产品,这个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
第三,价值性。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二是核心竞争力能实现和创造顾客价值,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核心竞争力是产品不同于竞争产品的原因,也是这个企业比竞争对手做的更好的根本原因。
1.3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形成竞争力和支撑产品长期发展的因素有:
第一,适应性。这主要指黑茶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
第二,营销能力。包括这个产业和服务以外的多种营销手段的采用,主要从营销的促销、分销和价格制定方面来说。
第三,经营优势。主要指产品的品种和品牌等方面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较中相对优势的体现。
第四,技术状况。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设备和技术工艺、专利、专有技术等硬软件技术,这是产品竞争力提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五,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21世纪,人才最重要,茶企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2 安化黑茶产业核心竞争优势
安化的黑茶生产具有历史悠久、丰富的茶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功效和作用等优势。这些优势就是构成湖南省黑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也是抢占市场的资本。
2.1 悠久的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是安化黑茶最大的优势。安化产茶自唐代开始,已有产“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的记载。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安化建县后,朝廷在资水北岸建立博易场(即茶市),用米、盐、布、帛交换(专卖)安化茶叶。当时以“渠江薄片”为代表的安化蒸青饼茶,还不是现代黑茶。但是,安化茶叶凭借天然的优厚条件,随历史进程而逐渐发展起来,黑茶的品牌品种也越来越多,有著名的“安化千两茶、黑砖茶、花砖茶和天尖、贡尖、生尖茶”,以及“安化茯砖茶”等产品。新中国成立后,安化的黑茶产业得到了全面规范化的发展,现境内茶园星罗棋,黑茶初制香遍各乡村角落。以湖南省白沙溪茶厂为主要精制加工地,实行统购同调,保障各少数民族茶叶供应,产品销往国内外。
2.2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安化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6℃~18℃,年降水量1200—1700mm,相对湿度多在80%左右;土壤肥沃。 在土壤层土母岩中,花岗岩、变质岩、沉积砂页岩占41%,微酸性,无机养分丰富,自然肥力较高,适宜茶树生长。安化的主要茶区地处北纬25°~30°,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70%左右,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400-800m,常年云雾缭绕,降水量丰富. 如云台山茶园、柘溪水库区等,茶叶品质优异,是优质黑茶和有机茶主产区和出口茶基地。
这里也是属于我国四大茶区之一的江南茶区范围之地,江南茶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5℃以上,≧10℃积温为4800—6000℃,极端最低温度多年平均不低于-8℃,无霜230—280d。但晚霜和北方寒流会对该茶区的北部带来危害。降水量比较充足,一般在1000—1400mm,全年降水量以春季为多。这些都是适合种植优种茶树生长的条件。
2.3 独特的功效和作用
黑茶的功效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清脂肪减肥胖。安化黑茶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因此安化黑茶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第二,清肠胃助消化。安化黑茶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且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我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消化不良的传统。
第三,清血管降三高。安化黑茶中富含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茶氨酸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降低血压;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含量;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第四,清毒素护肝肾。
安化黑茶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能深层排毒;又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保护肝肾。
3 安化黑茶产业核心竞争力劣势
3.1 营销能力不足
营销渠道布局单一,难以掌控渠道终端,除边销茶以外,尚未建成比较完整的中、高档黑茶销售渠道网络,尤其是现代商超渠道几乎是空白。现有的销售渠道以传统的大流通模式为主,渠道的经营非常粗放,渠道被经销商所掌控,企业在渠道系统中处于弱势地位。目前生产企业主要是在北京、广州、长沙等地设立销售网点,辐射面小,市场份额十分有限。
3.2 加工科技落后
不少茶厂整套制茶工序都是沿用传统的手工艺,虽说有些手工艺是必需的,但在可以用机械设备代替的还没有实现机械生产化,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机器的作用远大于人工;还有的茶厂虽然用上了机器,但设备老化问题比较严重,机械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制约了茶叶产量的增长;再有就是没有一条稳定的生产线,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做和统一,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保障。总的来说就没有建立高效高质低耗环保型的生产线,生产的规模小、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这些都是黑茶加工企业科技实力薄弱,自动化生产程度低,没有引进相应的机器设备和科学化的管理。我们伟大的改革导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有多重要。
3.3 经营秩序混乱
目前受市场驱动,从事安化黑茶生产的厂家迅速增加,各种规格和各种形态的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黑茶产品产生了困惑。同时,黑茶质量控制标准和配套程序相对落后,黑茶产品价格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安化黑茶声誉。还有一些小厂家假冒知名品牌生产茶产品,给消费者造成误导,损害知名茶企业。
3.4 质量提高缓慢
一直以来,安化县的黑茶是为了适应边疆地区同胞的需要和自己自足的传统生活习惯生产的,主要是生产黑茶中的茯砖和天尖,市场主要在边疆地区,少部分在于自供,对于边疆地区的销售依赖性大。但由于四川、云南等地不同的黑茶产品的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致使不少茶叶企业在九十年代长期处于滑坡低谷的被动局面,茶叶公司面临长期亏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化黑茶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对黑茶产业的产品结构加强了宏观政策调整。
2 0 0 1 年我国加入世贸后,安化黑茶在国内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把市场瞄准了欧美、日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力争让黑茶走出国门。产品研发依托于自身的安化黑茶工程研究心,以及借助于外部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新形式产品和衍生新产品的开发。黑茶产业虽然近几年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但由于九十年代茶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导致一些茶农对茶原料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对茶原料的质量把握不高不稳定,致使黑茶成品的质量也不及当年,所以安化黑茶的产品结构在数量与质量上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也还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来提高安化黑茶的竞争力。
4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4.1 实行品牌茶战略
安化黑茶要充分利用优势, 打造大的品牌,还要增强品牌意识,树立自主品牌。要实施品牌茶战略,应在“湖南黑茶”母品牌的庇护、支撑下,各个茶叶企业再实施差异化战略,现在品牌是比较多,但比较杂要打造突出自己个性的品牌,诸如“湘益茯砖”、“白沙溪花卷”、“中茶牌茯砖”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品牌,在引导消费和接待赠礼及各项宣传活动中,都应重点推荐这几大主导品牌,让这些品牌深入人心,做好宣传。也要在对现有众多的黑茶品牌中选择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在政策、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带动整个黑茶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实现安化黑茶品牌建设中“质”的飞跃。 各行各业也积极配合,让品牌真正成为促进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4.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强调的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及思想,强调维护的是消费者的利益,企业间应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售后服务要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质就是要系统设计,通过优化流程,明确标准,完善制度,逐步形成靠制度管人,按流程分责,照标准做事,高效顺畅,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运行机制,时刻努力做好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当然,没有高品质的黑茶产品作为基础,任何的市场拓展活动都是空中楼阁。在黑茶企业创立区域性品牌阶段,提高茶叶的内在品质才是核心和基础,有机化种植、全程清洁化生产、优化制作工艺等都是茶企常抓不懈的工作。因此,建立安化黑茶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深化安化黑茶标准化步伐,提高茶叶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茶叶整体质量水平,迎接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效举措。
4.3 加强加工技术改造
黑茶生产企业可根据货源供应、经营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产品,经营范围也不宜遍地开花,经营品类过多过滥易造成产品特色及诉求点不明晰。根据黑茶产品营销特点要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的力度,以产品差异化形成品牌竞争力,保持茶叶产品线的创新与延伸,从原料、加工工艺与设备、包装等方面入手不断推出新品,以满足细分化市场的消费需求。把黑茶茶厂优化改造工作列入茶叶发展的重点项目,通过“扶持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合理整合茶叶加工资源,争取在一段时间内完成
茶厂改造任务。支持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机械设备,扩大加工规模。加强茶叶科技队伍建设,县农业局和主产茶镇农技站要配备专职茶叶技术推广人员。加强横向科技合作,利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实现安化黑茶突破性的发展。
4.4 加速营销体系建设
广阔的市场是拉动茶叶产业发展的动力,改变发展观念,要积极参与扩宽市场深度,加速茶叶市场体系建设。在安化乃至湖南省都缺乏有影响力的大规模的黑茶专业批发市场,要在湖南黑茶的发源地安化县,建立一个综合批发销售的大型专业黑茶市场,发挥专业批发市场对产品的集散作用,导向作用和融资作用。多建黑茶专卖店,进行全国连锁经营,积极组织黑茶企业参加全国性的茶叶博览会,组织出口龙头企业出国参加国际性茶叶博览会和交易会。2 0 1 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安化黑茶。
黑茶产品的销售,要利用好广大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黑茶品牌,重视现代物流队伍的建设和信息的沟通。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发挥供销社、茶叶协会的指导作用,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品牌防伪水平;发展品牌专卖店,鼓励经销商在大中城市开设茶庄、专卖店,参与黑茶营销。多加宣传黑茶的保健功效,饮用黑茶具有解油腻、暖胃、化痰生津、促进脂肪新陈代谢、降血脂、醒酒解毒等功效。
4.5 挖掘文化底蕴
茶叶消费不仅要实现作为饮料的商品价值,而且更要体现茶叶特有的文化艺术价值。因此,发掘、整理、传播品牌的安化黑茶文化内涵,将物质消费与文化享受相融合,有益于消费者加深对茶叶品牌的识别与认同。建设好中国黑茶博物馆,定期办好中国黑茶文化节,以安化茶马古道建设为重点,保护和修缮茶文化历史遗迹,把茶文化体系建设与旅游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这样有益于黑茶文化的发展,有益于扩大黑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历史悠久的白沙溪茶文化和洞市茶文化在省内都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努力挖掘和继续收集整理具有安化地方特色的茶歌、茶舞、茶诗、茶联,编排茶文化节目,组建茶艺表演队,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安化茶文化,从而有效地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提升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也丰富了黑茶产业的底蕴。(资料来源:《东方企业文化》)
作者简介:许振宇(197 5-),男,湖南岳阳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