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白沙绿茶价格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2022年白沙绿茶春茶价格多少钱?

  白沙绿茶,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的国营白沙农场特产,白沙绿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自白沙陨石坑境内,白沙陨石坑独特的土壤条件,以及陨石坑境内优良的生态环境,雨量充沛,常年雾气缭绕,加上近处无重工业,又远离城市,无污染,是高山云雾茶生长的最佳地域,为茶树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品质优良的白沙绿茶。 

  春茶讲究时效,茶农中流传着“早一天是宝,晚一天是草”的说法。今年春茶采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年前不少地方都下了雪,茶叶的病虫害少,加上受倒春寒影响不大,今年的茶叶长势喜人,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较去年应该都有一定提高。那么2022年白沙绿茶春茶价格多少钱?
  2022年白沙绿茶春茶价格
  白沙绿茶的价格因原料的不同,等级不同,价格也不同,每一个等级虽然品质稍有差异,但是生产工艺都需要经过高温杀青,二道三道炒青,再通过手工或机器揉捻,再用烘笼或烘干机进行烘干等几道程序,最后还要经过精心挑选,拣出杂物、茶梗。生产工艺的繁琐既花费时间,又需要足够的人力,这个过程中工人需要工钱、机器需要耗费的水电费等,还有采摘茶叶需要的人工费,所有的费用加起来数目就已经跟可观了,商家还要考虑利润。因此想买好茶的原则首先就是不要贪便宜。

  现在市场上的茶叶无论什么品种,价格从上千一斤到几百、几十,甚至几元一斤不等,许多爱喝茶的人会感觉很迷茫,买便宜的怕是假的,买贵又怕多花钱,说到白沙绿茶,很多人也会问到底白沙绿茶的价格是多少。茶叶的品质和价格都是由茶叶生产的成本决定的,你想买好茶除了要鉴别它的品质,也不要怕花钱。
  白沙绿茶产品特点
  1、品质特性
  白沙绿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有光,香气清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甘醇,饮后回甘留芳,连续冲泡品茗时具有“一开味淡二开吐,三开四开味正浓,五开六开味渐减”的耐冲泡性。

  2、营养价值
  白沙绿茶在理化指标上,各种有益人体的水浸出物丰富且含量高,如2004年9月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随机抽检检测结果报告,成茶水浸出物为:43.2%;水溶性灰分为71.4%;两项指标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34%和45%的指标。
  以上的价格是2022年白沙绿茶春茶价格情况,以上的数据不一定都是准确,精准的,仅供大家参考,如果有不靠谱的地方,请看到的网友联系我们指正,如果您是茶农、茶商、茶厂或者是品牌方掌握2022年春茶的最新价格,可以通过关注【中国普洱茶网:puercn88】微信公众号或者添加个人微信号(zhencha100)联系我们,也可以在文章底部评论,同时也可以下载【茶友网APP】第一时间查看2022年春茶价格行情动态情况。我们会根据大家提供的价格信息及时更新,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今年的春茶的真实价格情况!


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用心做好茶 用“新”赢市场

  6月1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的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白沙茶业公司)茶叶种植基地驱车前行,一路风光旖旎,道路两旁茶园连绵起伏,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茶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同样是做着采茶制茶的行当,却因改变发展路线,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在茶树间,当地茶农李大基说,随着茶产业转型发展,企业效益节节高升,大伙过上了茶叶变“金叶”的好日子。

  据了解,近年来,为应对茶产业小散弱、品牌不响等困境,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茶业集团)整合包括海垦白沙茶业公司在内的多家分公司的人才、土地等茶业资源,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等方面进行探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尤其在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该集团以超常规举措推进茶产业建设,亮出“互联网+”组合拳,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打造茶产业发展新引擎,赋能茶产业转型升级。

  茶心

  五大标准传承制茶匠心

  “采茶要双手并用,手指轻轻一折将茶青摘下,不能用指甲去掐断叶片,否则会影响绿茶加工出来的品相。”近日,在海垦白沙茶业公司的茶叶种植基地,该公司茶叶审评员吴维芳给田间的茶农做示范,“不仅采摘手法要得当,还要注意与茶青的长度、鲜度等保持一致,才能采出高标准的茶青。”

  “过去,茶农们缺乏标准作业意识,采摘时求量不求质,茶青质量参差不齐,茶青价格普遍不高。”在企业工作近23年,吴维芳见证了茶农们采茶手法从“随性”到“标准”,从“粗糙”到“精细”的转变过程。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海垦茶业集团以标准化思路,提升产品品质。

  “好茶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海垦茶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吴海江表示,该集团自2016年4月组建以来,整合垦区茶业资源,带动旗下分公司抱团发展,突破小、散、弱的困境,并制定茶园建设标准、茶园管理标准、加工车间标准和制作工艺标准等5大标准,并在各分公司严格执行,严控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

  有标准,还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如今,在海垦茶业集团各分公司的茶青收购点,都张贴了收青标准和收青制度的公示海报。“按照鲜度、匀度、长度、净度等指标划分,不同等级茶青收购价格也不同,一等茶青收购价能达到每公斤15元,极大激发了茶农的积极性。”吴维芳说,如今,标准化意识早已深入人心。

  除了明确标准外,海垦茶业集团还多次组织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茶农、技术人员以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现身说法,引导职工、农户以匠心种好茶、管好茶、制好茶。

  据了解,海垦茶业集团采用统一供种、统一采购、统一工艺流程、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现代企业经营方式,保障产品的“质”和“量”。由于茶叶产品重生态、质量高、风味佳、渠道畅等特性,在几年之间,海垦茶叶“名声大噪”,市场占有量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价格也节节高升。

  在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白沙茶厂,工人在制作茶。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茶事

  科技助力茶叶创新升级

  一场茶产业的“突围之战”在海垦茶人心中悄然打响。

  传统茶产业的现代转型,离不开科技支撑。近年来,海垦茶业集团与专业科研机构、院校合作,从种植端、生产端、产品端发力,推动茶叶创新升级。

  在种植端,智慧农业为茶叶种植插上科技翅膀。

  “借助物联网设备和大数据系统建设‘智慧茶园’,通过手机App就可以360度监控茶园,还能通过系统发送指令,让茶园内的浇水喷头自动灌溉,还能查看茶园的气温、湿度等各项指标。”海垦白沙茶业公司“智慧茶园”管理员陆贵松是一名“茶二代”,也是一名拥有现代化农业理念的“新茶人”。

  他认为,在传统种植中,融入现代化技术,能够带动茶叶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比如利用大数据,茶农就能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生产作业方式,而消费者能够了解茶树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此外,海垦茶业集团还根据茶叶采摘实际需求,在乌石分公司基地试点推广使用电动采茶机,进一步提升采茶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人工成本。

  在生产端,现代化生产线的建设推动了茶叶加工品质和效率的提升。

  据了解,海垦茶业集团自2018年起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在旗下分公司陆续推进生产车间技术改造工作,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打造自动化、环保化、连续化的生产线。

  “换上新设备,茶叶加工的效率提升了,人工减少了,品质也更加稳定了。”在海垦白沙茶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厂长张刍介绍,去年以来,该公司生产车间更新生产设备,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杀青机由燃煤改为燃气,茶叶杀青效率提升,品质更加稳定,过程更加环保;智能传送带贯穿各道工序,省去了人工搬运原料的麻烦,确保加工过程茶不落地;可设置参数的仪器仪表让人们更加精准控制加工过程……“即便加工车间满负荷运转,也就需要10多名工人。”张刍说。

  在产品端,该集团以市场为导向,推陈出新,研发白马骏玺白茶饼、白沙绿茶易饮杯茶、红茶易饮杯茶等新产品。

  “我们通过打造爆款茶产品,提高消费者对整个海垦茶叶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从而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消费需求推出不同档次的茶品。”海垦茶业集团副总裁陈凯介绍,该集团如今已推出140余款各具特色的茶产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例如白沙春芽绿茶等几个单品,成为爆款单品,年销售额皆突破千万元。

  “这两年海垦茶叶产品越来越丰富,白沙绿茶还推出了袋装、盒装、罐装还有小罐茶等各种不同形式和品质的产品,送礼特别有面子。”白沙绿茶忠实“粉丝”赵明高兴地说,现在他不仅常买茶自己喝,还常邮寄到外地送亲友。

  在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工人在采茶。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茶业

  革新理念推动产业升级

  5月28日下午3时许,在海口市龙华区的海垦茶业集团总部,一场线上“云带货”之旅缓缓开启。面对直播镜头,该集团茶艺师一边演示冲泡方法,一边向广大网友讲述海垦茶故事,宣传海垦茶文化。

  “做直播,我们卖的不只是货,还有品牌。”陈凯介绍,应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海垦茶业集团革新理念,亮出“互联网+”组合拳,不仅线上线下双发力,打造线上销售渠道,还通过抖音等直播平台,展现海垦茶产品的文化内涵,把产品的文化元素、经济价值体现出来,更好地与网友建立情感联系,为品牌影响力的塑造打下基础。

  “我们还在推进深加工产业园的建设,以进一步开发茶叶的利用价值,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吴海江介绍,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的支持下,海垦茶业集团在湾岭热带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建设茶业生态科技园项目,将与科研机构合作,建设茶叶精制加工和深加工生产线,提升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该项目总占地面积为60亩,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包括现代化茶叶加工区、综合商务办公区以及仓储配套区等。项目建成后,将集茶叶精制加工、深加工、茶叶研究、工业观光等为一体,为海南茶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谋篇布局,立足长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观光农业的兴起,茶文化旅游异军突起。海垦茶业集团以茶为媒,加强和地方政府合作,共享优质旅游资源,打造结合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农旅结合生态产业链条,推进海南全域旅游建设:如建设海垦金江茶文化产业园项目;借助“白沙”绿茶品牌效应,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白沙茶叶品质之旅”专线游;以白马岭茶叶生产基地为主体,聚焦茶叶生产加工环节,打造一条工业旅游的茶旅专线……从而形成“东西南联动,中部为本”的茶旅布局。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在海南,以茶待客不仅是日常礼仪,更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借助海南自贸港建设契机,作为我省茶产业龙头企业,海垦茶业集团将紧抓机遇,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世界奉上一杯氤氲清香的“海垦好茶”。

  (本报牙叉6月1日电)


海垦热作白沙茶业公司:党建引领 点“绿”成金

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为产业发展“添色”,且看海垦热作白沙茶业公司如何——

党建引领点“绿”成金

12月,正是海南早春茶采摘的好时节。步入海垦热作白沙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一垄垄翠绿的茶树蜿蜒起伏,成片连方的茶园绿意盎然,随处可见茶农肩挎茶篓,穿梭在茶树行间采茶。渐近,阵阵茶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旗下海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白沙茶业公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气候优势,抓牢党建“牛鼻子”,聚焦主责主业,探索“党建+”发展路径,通过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凝聚产业发展强大动能,走好走实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近日,该公司党支部点“绿”成金党建品牌成功获评省国资委首批海南自贸港国企十大党建品牌。

品牌是一种力量,是一张名片。锻造党建特色品牌,是国企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力、创新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抓手。近段时间来,海垦集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国企红色基因,高扬党建引领的风帆,打造海垦白沙茶业公司点“绿”成金党建特色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海垦热作白沙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蒙美顺 摄

“党建+生产经营”配出“一抹红”

以党建特色品牌为企业发展添“亮色”

好山好水出好茶,70万年前的陨石坑造就了白沙绿茶的独特品质。眼下,正是抢抓2023年早春茶上市的关键节点,茶园间、工厂里一派繁忙。

“早春茶高产期,每天的茶青产量平均上万公斤。但由于茶青存储不能超过8小时,我们必须在当天保质保量完成茶叶加工任务。”海垦白沙茶业公司茶叶加工厂厂长张刍告诉记者。

为保证白沙绿茶产品质量,在第一时间为消费者送上新年里的第一口春茶,身为党员的张刍带领4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奋战在茶叶加工生产一线,对采摘来的鲜叶及使用制茶工具进行严格筛选、检查,对锅炒茶叶时的温度更是严格把关。

这并非孤例,在茶叶管护、采摘、加工、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见到该公司党员干部的身影。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可是对茶叶来说,一年之计却在于冬。冬季管理期是一年中茶园管护最重要的阶段,直接关系到来年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茶农要做好茶树的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深翻松土、施肥等工作。

冬管期间,海垦白沙茶业公司九队、二十三队队长李观文的脚印遍布了茶园深处。为保证茶叶品质,让茶树增强越冬能力,早出芽、早投产,李观文每天都到茶园了解茶农冬季管护情况。当看到年老茶农效率慢,或是身体不适的茶农无法上岗时,身为党员的他亲力亲为,帮助茶农修剪茶树,并发动同事们互相协助,最终高质量完成茶园冬管工作,并于12月顺利开采。

当前,该公司党支部在采摘、研发、技术加工等生产经营一线专设党员岗,成立党员先锋队,全公司党员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企业经营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投身茶产业发展,形成“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目前,仓库里已储备充足库存,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开售后,把早春茶运往全国各地。

“党建+生态转型”配出“一抹绿”

以党建特色品牌为品牌塑造添“底色”

走进茶园深处,只见千余亩茶树长势郁郁葱葱,鸡、鸭、小狗穿梭其间觅食,好不热闹。“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党建+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引导大家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海垦白沙茶业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袁清南向记者道出了“放任”茶园肆意生长的缘由,“为打造生态绿色茶园,我们保留茶园内对茶树生长及生态系统有益的动植物,坚持执行无公害茶园、绿色茶园管理标准,倡导远离农药、化肥、激素,从源头保证茶叶的优良品质。”

自1990年起,白沙绿茶已连续32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绿色食品。袁清南道出了其中的关键:“好茶是种出来的,茶园是茶叶品质的源头,只有好的茶园才能出产好的茶叶。”

多年来,海垦白沙茶业公司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严格落实GAP全球良好农业规范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建立“从田间到舌尖”的产品质量全程溯源体系,着力推进茶园建设,形成了白沙绿茶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发展格局。

同时,该公司从2018年起,持续推进生产车间技术改造工作,引进了现代化生产设备,打造自动化、环保化、连续化的生产线。

加工春茶。陆贵松摄

“杀青机由燃煤改为燃气,茶叶杀青效率大幅提升,品质更加稳定,过程更加环保;智能传送带贯穿各道工序,省去了人工搬运原料的麻烦,确保加工过程茶不落地;可设置参数的仪器仪表让人们更加精准控制加工过程……”海垦白沙茶业公司茶叶加工厂副厂长陆贵松告诉记者,换上新设备后,在茶叶生产方面,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干毛茶年产能力由350吨提高至450吨。

值得一提的是,茶园的改造促进茶树自身碳汇增量,并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管理产品在生产、物流、包装、消费等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效降低了茶产品碳足迹,实现了茶叶全生命周期“净零”排放。2022年10月31日,白沙绿茶荣获“碳中和”证书。

“党建+产业建设”配出“一抹金”

以党建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添“成色”

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白沙绿茶的味甘清甜,小小一片茶叶正是周边职工群众的致富“法宝”。

“怎样让产业发展起来、让群众富起来,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和探索的方向。”袁清南说,海垦白沙茶业公司厚植绿色底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该公司旗下茶园4000余亩,试点建设有机茶园59.29亩,年产茶青1500吨、干毛茶300余吨。

“过去,我们茶农缺乏标准作业意识,采摘时求量不求质,茶青质量参差不齐,茶青价格普遍不高。”茶农李大基一边采着茶一边告诉记者,在公司的技术指导和标准化管理下,现在茶叶产量上来了,茶青质量高了,收入也增加了。

与记者交谈的短短几分钟,李大基肩上的茶篓又要装满了。“2021年,我们夫妻俩茶青采摘量达1.7万公斤,有15.6万元收入。今年茶青产量大概有1.83万公斤,能有17万元的收入,期待明年有更好的收成。”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茶园,李大基对发展好茶产业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至今,该公司每年稳定为附近村民提供约110个临时就业岗位,先后帮扶周边470名茶农解决就业问题。此外,还通过无偿提供茶叶种苗、帮扶老化茶地更新、免费发放有机肥、提高茶青收购单价等方式,不断增加茶农收入。

不仅如此,该公司针对春茶种苗遇到的春旱问题,投入了80万元资金应对旱情,并组织党员干部成立专项工作队伍,深入田间地头,组织茶农们通过修建蓄水坝、引灌、铺设地下管网做渗灌等方式,及时做好喷灌浇水工作,确保各茶叶基地茶叶产量稳产增产。

要为产业发展开好“方子”,想好“法子”,还要找对“路子”。海垦白沙茶业公司在保证茶叶种植品质的前提下,还依托1000亩省级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茶园与属地政府共同打造茶园小镇。“公司正在加快谋划茶旅融合产业规划,积极设计旅游产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以特色产业兴业致富。”袁清南说。

在千亩生态茶园里,以党建为引领,促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群众增收的故事俯拾即是。成绩的背后,是海垦白沙茶业公司几十年来坚定信心、久久为功、赓续奋斗的结果。

下一步,海垦白沙茶业党支部将坚持党建引领,以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带领职工群众抱团闯市场,提升品牌价值,推动白沙茶产业蓬勃发展。在海南农垦这片热土上,铺就出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品牌故事

一片金叶子携手共富路

关注海垦深化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丨海垦热作白沙茶业公司:党建引领点“绿”成金

海垦集团打造白沙茶业党支部点“绿”成金党建品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品牌标识由党徽、茶叶、和平鸽等元素组成,寓意着海垦白沙茶业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团结带领职工群众聚沙成垒、聚指成拳,将茶农散户整合起来,发挥集体效应,抱团闯市场,提升品牌价值;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推动白沙茶产业蓬勃向上,振翅高飞。

一叶兴,百姓富。多年来,海垦白沙茶业公司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发展目标,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支部建在茶园上,将党建融入生产中,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职工群众传承60年匠心制茶的工匠精神,做精做强“从田间到舌尖”全产业链条,在壮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白沙茶农共同富裕。

来源:海垦融媒体中心 记者 王明月,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