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徽郎溪茶叶

找到约4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安徽郎溪:“茶海画廊”绘出振兴新图景

“碧波荡漾一抺香,茶不醉人人自醉。”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将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号工程”,着力讲好郎溪“故事”,打造茶文化“新名片”,绘就“茶海画廊”振兴新图景。

郎溪县十字茶场采茶现场。(郎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创建品牌开启发展新篇章


郎溪黄茶参展第十一届中国(呼和浩特)茶产业博览会。(郎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郎溪县地处皖、苏、浙三省交界,区位优越,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郎溪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通过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围绕茶园建设、品牌创建、产能升级、主体培育、产业融合等方面,着力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

截至目前,郎溪县名优茶园(黄茶、白茶、奶白茶等)面积已达5.7万亩,占比提高到62%,名优茶产量达1300多吨。2022年茶叶综合产值增至15.1亿元。

郎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方晨阳介绍,郎溪茶史悠久,起源于唐朝皇家贡品“鸦山茶”。2012年,郎溪县农业部门在安徽农业大学的指导下,成功培育出郎溪黄茶品种,开启了以“郎溪黄茶”为主的发展新篇章。目前,全县无性系黄茶茶树近5万亩,“郎溪黄茶”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我们郎溪黄茶氨基酸含量很高,滋味鲜爽醇厚,欢迎大家品尝。”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呼和浩特)茶产业博览会郎溪黄茶展位上,展销人员向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推介郎溪黄茶,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前来品茗,洽谈合作事宜。

提振茶旅促进产业新融合


郎溪县大佛山养心谷。(郎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郎溪县大佛山养心谷,这里山水交融,茶园似海、茶香四溢,景色秀美,已然成为夏季的避暑胜地。

近年来,郎溪县在大佛山养心谷、中华茶博园、泰清茶蕴谷等一批茶主题旅游景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县域历史文化,有机融入到茶文化中来,着力打造如白阳岗·瑞草魁历史名茶特色小镇等一批茶旅综合体,逐步形成“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环。

此外,郎溪县推进涛城茶产业文创园建设,形成集鲜叶、加工及成品茶展示交易的综合园区,鼓励茶企开展线上营销,做好线上与线下市场相互配合,切实提升该县茶产业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促进“磁吸”能力的形成。

“郎溪正以茶为媒,讲好茶故事,写活茶文章,借助万亩茶园、樱花、海棠花等生态资源以及特色美食、非遗,丰富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郎溪县文旅局党组成员阮景超介绍,该县围绕茶文化,举办茶博会、茶贸会、茶文化节等活动,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描绘“茶乡画郎溪引八方”新画卷。

创新“杯茶”带来转型新生机


工作人员在“杯茶”生产工厂里直播带货。(郎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由于黄茶产业发展快,企业迅速壮大,提升了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郎溪县农技中心主任汪浩介绍,目前全县拥有茶叶加工企业18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全产业链从业人数超3万人。

在这里,茶叶不愁销路,但如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新课题。而在这个难题上,“杯茶”给出了新思路。

走进郎溪县姚村镇夏桥村茶产业园秋实农业生产车间,工人们采用食品级滤网以及通用高温液压技术将定量配制好的茶叶封压在杯底,形成了一种叫做“杯茶”的饮品。“这是我们今年才开发的产品,主要针对上班族和会议需求而设计的,让他们能在忙碌工作中喝上一杯好茶。”公司负责人周许一边说一边展示新品。“杯茶”最大的特色在于它颠覆了传统泡茶方式,省去了配茶、洗杯等繁琐过程。

这小小的“杯茶”,里面装的不仅是郎溪县本地的特色茶叶,更装进了科技的赋能与农户的致富梦。自从村里建了杯茶厂,茶叶的生产、加工时间从春季延长到夏季甚至秋季,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据了解,“杯茶”价格比干茶高30%左右,目前车间每天可以生产将近3万杯,通过线上下单销往全国各地。

“杯茶”的成功创新是郎溪县聚力打造茶品牌、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之举,为郎溪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2019年以来,郎溪县政府从优化茶园基地、壮大经营主体、升级加工能效、促进三产融合、强化品牌推广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大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郎溪茶业协会,扶持188家中小茶企抱团发展。

方晨阳表示,郎溪县将继续把茶产业作为生态富民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乡村振兴产业,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产业,奋力朝着茶产业强县目标阔步迈进。

(周雨濛)

来源:新华网合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徽省茶场 -- 安徽省内的茶场汇总合辑

十字铺茶场

国有农垦茶场。位于苏浙皖交界的安徽郎溪县。建于1954年。前身是宣郎广机械农场,1975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400公顷,年产干茶2600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茶场之首。

下设分场、茶叶初制厂、精制厂和茶机制造厂,3000米3的茶叶冷藏保鲜库。以生产各种保绿保鲜名优茶和外销绿茶为主。

九连山茶林场

国有农垦茶林场。位于安徽宣州古泉镇。建于1959年。前身是九连山林场,198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100吨。下设茶叶队、林业队、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绿雪”、“三翠”、“松针”等高档绿茶和烘青、炒青为主。

九连山茶场

国有农垦茶场。位于安徽芜湖三元乡。建于1958年。初称地方国营宣城县茶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37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绿茶为主,兼制红茶。产品中有“九山翠剑”等名茶。

广德县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广德。建于1958年。有茶园150余公顷,年产茶叶200吨。主要产品为烘青、炒青等。

无为县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无为。1958年兴建。有茶园90余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作业区、绿茶初精制联合加工厂和茶叶冷藏保鲜库,以生产绿茶和花茶为主。

屯溪实验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黄山屯溪区高视铁马庙。建于1939年。原名屯溪改良场,195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茶130吨。设有初精制联合加工厂,以生产“屯绿”炒青茶为主,1991年创制“黄山松针”名茶。

牛头山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贵池铜山乡。建于1958年。始称安徽省牛头山机耕茶场,20世纪60年代改为现名。有茶园约80公顷,年产茶40吨。设有初制茶厂。以生产外销“祁红”为主,亦产毛峰和炒青等绿茶。

六安市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六安三十铺镇。建于1958年。原名六安县茶场,1993年改为现名。有茶园70余公顷,年产干茶50吨。下设茶叶队。以生产炒青和毛峰为主。

六安市实验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六安独山镇。建于1952年。有茶园约100公顷,年产各类茶叶近百吨。下设分场、初制厂和精制厂,主要产品有“黄芽”、“毛峰”、“瓜片”、“兰花”、“皖西绿菊”和炒青等。

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东至昭潭。建于1958年。1987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300公顷,年产茶叶500吨。下设分场和精制厂,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有国家级和省级良种50余个,每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8000余万株。

白米山农场

国有农垦农场。位于安徽明光张八岭地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有土地约870公顷,其中茶园200公顷,年产茶70吨。下设茶叶初制厂,主要产品为烘青和炒青。

军天湖农场

国有农场。位于安徽宣州寒亭镇。建于1962年。有土地约4700公顷,其中茶园约400公顷,年产各类绿茶600吨。下设农业分场、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炒青绿茶为主。

祁门县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祁门。建于1958年。原名祁门县七里桥茶场。1985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10余公顷,年产茶17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初制厂和精制厂。产品以“祁红”为主。

红旗茶场(1)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南陵工山镇。建于1966年。其前身为安徽省南陵福利园艺场,196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80公顷,年产干毛茶100吨。下设作业区、初制厂和精制厂,以生产外销眉茶为主。

周王茶场

国有农垦茶场。位于安徽宣州杨柳镇。建于1957年。有茶园41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茶叶队、绿茶初制厂和绿茶精制厂,以生产绿茶为主,兼产红茶和花茶。

泾县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泾县安吴乡花林白果树。建于1958年。原名国营泾县机耕茶场,1963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00公顷,年产茶200吨。下设茶叶队和茶叶经理部。以生产名优茶“凤毫”、“特尖”及烘青和炒青类绿茶为主。

郎溪县茶场

亦称“高架茶场”。国有茶场。位于安徽郎溪飞里乡高架。建于1958年。有茶园约270公顷,年产茶270吨。下设茶叶生产队、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外销眉茶和手工绿茶为主。

春秋塘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舒城马家河口镇。建于1962年。前身是舒城蚕场,1962年改种茶叶,改为现名。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各类干茶200吨。设有绿茶初精制加工厂,以生产外销绿茶、烘青和茉莉花茶为主。产品中有“舒城小兰花”等名茶。

南湖茶林场

国有茶林场。位于安徽宣州东郊。建于1951年。初为国营农场,1980年改为茶林场。有土地1300余公顷,其中茶园330余公顷,年产茶350吨。下设茶叶分场和茶厂,以生产内销名优茶、大宗绿茶和外销眉茶为主。

祠山岗茶场

国有农垦茶场。位于安徽广德东部。建于1954年。原属宣郎广农场的一个作业区,1980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540公顷,年产茶1400吨。下设精制茶厂,以生产烘青、炒青为主,也生产部分手工名优绿茶。

黄山区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广阳乡。建于1973年。原称石台县广阳茶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干茶40吨。下设初精制茶厂,红绿茶兼制。

麻姑山茶叶蚕茧场

国有农垦场。位于安徽宣州叶家湾。建于1954年。原为宣郎广机械化农场的分场,1990年改为现名。占地53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100公顷,年产茶叶125吨。以生产炒青绿茶为主。

宿松县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宿松城北门外八里凉亭。建于1958年。有茶园110余公顷,年产茶50吨。下设作业队、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外销绿茶(舒毛绿)为主。

敬亭山茶场

国有农垦茶场。位于安徽宣州西郊敬亭山下。建于1953年。系由园林、畜牧系统多个单位合并而成。197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400公顷,年产干茶1500吨。下设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绿茶为主,也生产红茶和花茶。产品中有“敬亭绿雪”、“敬亭雪螺”和“敬亭翠芽”等名优茶系列产品。

徽州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黄山徽州区唐模。建于1958年。原名款县唐模茶场,1988年改为现名。有茶园60余公顷,年产茶80吨。下设茶叶初制厂和茶叶精制厂,以生产毛峰、烘青和炒青为主。

黔县茶叶实验场

国有茶场。位于安徽黔县。建于1958年。前身为祁门茶场潞县分场,1961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70公顷,下设生产工区和初制精制联合加工厂。主要产品有“祁红”、“屯绿”等大宗出口产品以及“黄山毛峰”和“黄山魁尖”等内销名优茶。

来源:茶修智慧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徽名优茶亮相于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

12月20-23日,“生态安徽 ·绿色食品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19·上海)在上海市光大会展中心举办,这届农交会展示展销的面积为2.4万平方米名优农产品达5000多种,参展面积和规模均创历年之最安徽多家茶企应邀参展。


安徽是农业大省,茶叶为主要产业之一,茶种类多且品质优异,有闻名遐迩的全国十大名茶之四以及众多的名优茶。

安徽茶区主要分为江南茶区和江淮茶区。江南茶区主要产茶县(市区)有歙县、徽州区、黄山区、屯溪区、休宁、祁门、黟县、郎溪、广德、宁国、泾县、绩溪、旌德、东至、石台、贵池、青阳、芜湖、南陵、繁昌、铜陵郊区等。

江淮茶区主要产茶县(市区)有金安区、裕安区、霍山、金寨、舒城、岳西、太湖、潜山、怀宁、望江、桐城、庐江、无为、含山、巢湖、滁州、明光等。

安徽茶区盛产好茶,具备着必然性。这里的生态环境优越,气候和地貌均适宜茶叶生长。

安徽的茶文化底蕴深厚。远在秦汉时期,茶即传播到皖西。两晋时,安徽茶业相当兴盛,已出产优质贡茶。唐代安徽出产茶叶的地域,有寿州、舒州、宣州、池州、歙州。江南茶区的名茶生产在南宋以后全面崛起,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江北的六安霍山芽茶在明清年间成为贡茶中的佼佼者,从此,六安州茶名满天下。

从技术角度来看,安徽茶叶种植水平和加工工艺水平同样有优势。茶研团队、政府等组织齐心协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例如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培育了一系列国家级茶树良种;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等研究团队,破解了中国种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团队开发集成了茶叶连续化、清洁化加工技术

徽茶具备着独特的品质。在这届农交会上,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泾县兰香、敬亭绿雪等名优茶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他们品尝后纷纷赞叹徽茶味香形好,非一般茶叶能比。可以说,这些茶安徽茶企带给上海市民的优质年货

宣城市领导莅临“泾县兰香”展位指导


泾县兰香

       泾县兰香是泾县区域的公共品牌,经多年打造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获评“合福高铁沿线2019最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泾县兰香属特种烘青绿茶,外形呈绣剪形,肥嫩平直;色泽翠绿,匀润显毫。冲泡后清香持久,带有花香;滋味鲜醇,甘爽耐泡;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肥嫩成朵。极品兰香,形美味甘,香如幽兰,冲泡一杯满堂飘香,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敬亭绿雪”展位的古筝表演

“敬亭绿雪”展位的茶艺表演

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是皖垦茶业集团敬亭绿雪茶业公司生产的历史文化名茶,产自江南诗山敬亭山,近年来,公司产品先后通过SC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茶认证。5万亩茶园茶叶生产已实现质量全程可追溯。


       敬亭绿雪外形挺直略扁,色翠显毫;冲泡后,汤色绿亮见雪飘,香气清新持久带兰香;滋味醇厚干爽;叶底嫩绿成朵。

多家徽茶企业在展会现场亮相

找到约3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