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阿里山茶的功效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茶叶,这一片神奇的树叶,看似普通的绿叶能愈发美丽多彩,与茶叶的制作工艺息息相关。基本需要经过采青、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过程,才成为成品茶。根据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茶叶,接下来”小茶控“就一一剖析这六大茶类的工艺和分类!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一.【绿茶】

制程:采青 → 杀青 → 揉捻 → 干燥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叶,即没有经过氧化,是中国生产最多的茶类。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四类。「杀青」是制造绿茶的关键工序,利用高温处理鲜叶,阻隔茶叶氧化及去掉青草气,保留茶叶的绿润色泽,滋味鲜醇爽口。

比较有名的绿茶有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蒙顶甘露、黄山毛峰。

分类:

炒青绿茶:碧螺春、西湖龙井、雨花茶、信阳毛尖、甘露、眉茶、珠茶、细嫩炒青、松针等

烘青绿茶:普通烘青、细嫩烘青等

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等

蒸青绿茶:玉露、煎茶等

功效︰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清热解毒

绿茶,性寒。由于未经发酵,茶叶重量约30%为儿茶素,鲜叶中的茶多酚有85%以上都得以保留,维生素等其它营养成分损失得也少。儿茶素当中的EGCG,有多份研究指出,可抗衰老、保持心血管健康。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摘采后的茶菁通过杀菁,酶的活性消失,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未经酶促氧化反应,故称之不发酵茶。杀菁后再进行揉捻,将茶汁附着在茶叶上后进行干燥。

最佳水温:80~90度C

冲泡时间:约2~3分

关键建议:不宜放置过久,会破坏绿茶多酚,冲泡后需立即饮用

二.【黄茶】

制程:采青 →杀青 → 闷黄 → 揉捻 → 干燥

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相似,只是多了一道「闷黄」的步骤,把杀青后的茶叶趁热堆积,湿热作用下茶叶逐渐变黄。黄茶的氧化程度较绿茶高,滋味变得醇和甘平。

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大茶是比较有名的黄茶。

分类:

黄芽茶:包括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牙

黄小茶:包括温州黄汤、雅安黄茶、北港毛尖、泉城绿、沩山毛尖等

黄大茶:包括广东大叶青、霍山黄大茶等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消除疲劳、健脾和胃

口感较甜,气味香腻,入脾经,通胃经,故黄茶能调理脾胃,帮助消化,能促进脂肪代谢,且大部分体质都适合饮用。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黄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最佳水温:85~90度C

冲泡时间:约2~3分

关键建议:水温不宜过高

三.【白茶】

制程:采青 → 室内/室外萎凋 → 干燥

白茶的工艺是最接近自然,把采摘的鲜叶置于微弱阳光下,或置于通风良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挥发水分。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以便将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却考验着制茶师的经验和技巧。

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PS:安吉白茶是绿茶

分类:

白芽茶:主要指银针等(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白叶茶:主要指白牡丹、贡眉等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润肺降噪

《本草纲目》中说:「白茶性寒凉,功同犀角。」所以白茶有降火去燥的功效。茶中含有的茶多糖对糖尿病有一定的功效,白茶富含的黄酮类天然物质还可以保护肝脏。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白茶“三年宝、七年药”!白茶经过长时间存放,茶叶内质缓慢地发生着变化,其多酚类物质不断氧化,转化为更高含量的黄酮、茶氨酸等成分,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所以“老白茶”是不可多得的臻品!

最佳水温:75~80度C

冲泡时间:约2~3分

关键建议:适合煮着喝(针对老白茶),让茶叶内含物质尽量释出

四:【青茶(乌龙茶)】

制程:采青 →萎凋 → 做青 → 杀青→ 揉捻 → 干燥

青茶属半发酵茶叶,即乌龙茶,最重要的工艺是「做青」,把茶叶放在茶筛上进行摇晃,让其互相碰撞并擦破叶缘部分细胞组织,内部水分能渗透到外,加强氧化过程,达到绿叶红镶边的状态,散发诱人的香气。

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比较有名的乌龙茶是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凤凰单丛、台湾冻顶乌龙、阿里山高山茶。

分类: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半天腰、奇兰、八仙等,还有些建瓯建阳等地产的茶,如矮脚乌龙等

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这里的水仙和奇兰主要是指主地的不同,同一种茶地在不同的产地产的茶)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东方美人、包种、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青心乌龙茶,金萱茶等)

功效︰提神醒脑、有助消化

既有绿茶的鲜香浓郁,又有红茶的甜醇,茶性不寒不热,对三高病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有一定的帮助,也适合绝大多数人饮用。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

最佳水温:80~90度C

冲泡时间:约2~5分

关键建议:茶叶量可放较多,可到茶壶一半

五.【红茶】

制程:采青 → 萎凋 → 揉捻 → 发酵 → 干燥

红茶是全发酵茶叶,集慢煮精华于一身,强调发酵过程,把揉捻好的茶胚放置在控温控湿的环境下,加速茶叶发酵过程,像慢煮牛肉一样,低温长时间烹调,提炼食材的滋味。因而,红茶汤色红亮鲜明,滋味醇和甘浓。

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金骏眉比较有名。

分类:

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熏小种

工夫红茶:闽红(金骏眉等)、川红(金甘露、红甘露等)、祁红、滇红

红碎茶:碎茶、(国外喜碎茶)叶茶、片茶、末茶

功效︰温阳活血、暖胃止泻、散寒除湿

红茶性温,入心经,口感微苦,气味焦香,可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睡前饮用一杯红茶可以养心安神,对于治疗心悸和失眠有一定的疗效。由于性温,上火虚热者不适合饮用。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红茶的发酵是“内源性酶促发酵”通过自身茶叶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经由一系列的化学作用,形成了高聚茶多酚,其泡出来的茶汤色偏红,名为红茶。

最佳水温:90~100度C

冲泡时间:约3~5分

关键建议:茶叶量可放较多,可到茶壶一半

六.【黑茶】

制程:采青 → 杀青 → 揉捻 → 渥堆 → 干燥

黑茶是人为式加工发酵的茶叶,与红茶相比,堆积发酵的时间最长可达三天。黑茶着重「渥堆发酵」,把湿的茶胚堆放在竹笪上,适时翻堆散热、洒水保持湿度。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物质的分子变小,饮用后人体能快速吸收,故而黑茶拥有出色的药用功效。

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

分类: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

湖北老黑茶:蒲圻老青茶等四川边茶: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等(四川藏茶,主销西藏)

滇桂黑茶:普洱、六堡茶等

陕西黑茶:泾渭茯茶等

功效︰驱寒养胃、消滞去腻、驱风暖身黑茶口感咸涩,气味陈香,入肾经,其富含茶多糖类化合物甚为丰富,有助预防糖尿病、降血脂、血压等。由于其性温醇,大多数人都适饮。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黑茶则是是“利用外来微生物发酵”,经由杀青、揉捻、渥堆、干燥一系列的流程来制造而成,其发酵时间需要很长,从而其叶片的颜色变成黑褐色,这也是黑茶得名的由来。

最佳水温:90~100度C

冲泡时间:约2~3分

关键建议:先洗茶、再冲泡

PS:普洱的生和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茶类(茶类的分别是根据制作工艺的差异而分门别类的),生普是半发酵,所以属于青茶,而熟普是后发酵,属于黑茶。 ​​​

PS:

早上喝红茶:吃过早餐再饮用会比较好,因为红茶含较多的咖啡因,空腹喝会导致心慌、尿频等不良反应。时间久了,还会影响人体吸收维生素B群。

下午喝青茶或绿茶:人体在中午时分肝火旺盛,下午3点左右喝一杯青茶或绿茶,可以清肝胆热,化解肝脏毒素。

晚餐后喝黑茶:很多人晚上不敢喝茶,因为怕太兴奋睡不着觉,影响睡眠品质。其实,用完晚餐后1∼2个小时,可以喝一杯黑茶促进消化,更可提升人体修补和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

这类人士不宜饮茶或过量的茶孕妇或授乳期妇女不应摄取多于200毫克咖啡因,即约四杯绿茶或两杯红茶,因咖啡因有机会传给胎儿或婴儿。12岁以下儿童,每日也不应摄取超过每公斤体重 x 2.5毫克的咖啡因,如吸收过量,会增加焦虑情况。除此亦要留意喝茶的分量,有些人会对咖啡因较敏感,过量摄取有机会出现失眠、烦躁焦虑、心跳加速、头痛等症状。

——————————————————————

古树茶品牌“小茶控”,想将百年古树的茶滋味献给最懂品尝的您

快来品尝树梢上的甘甜!古树茶品牌”小茶控“上线6款产品

信阳毛尖到底有什么好喝的?为什么这么贵?

信阳吃的好,这里是鱼米之乡、美食之乡,山珍水味、南北大菜一应俱全;岂不知喝的更好,喝的是茶,是举世闻名的信阳毛尖茶。


毛尖茶到底贵在哪?好喝在哪里?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到底有啥好喝的?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


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


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


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唐朝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列为贡品。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阳毛尖



说信阳茶好,主要是因为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信阳是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地处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上,南方的热气流和北方的冷空气在这里交汇形成云雾,特别适合茶叶的生长。


而且,相对于四川、湖南等南方省份,这里气温低,是产茶最北的地区,茶叶生长时间长,生长期越长它品质就越好。犹如到街上买肉,都愿意买长得慢的笨猪肉。


加之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特别适合茶叶的生长。



信阳毛尖



酒能乱性,茶则宁神。酒与茶,一个使人迷乱与张狂,一个使人静心与思远;一个使人迷糊,一个使人醒脑。如果说古今的酒客是在酒精的水与火中乱怀与癫狂,那么天下的茶客则是在袅袅的茶香里宁静或儒雅了。


人力最贵,采茶工难找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是我心中理想的幸福生活。听说有些茶商经营困难要转行;一是听说有些茶农要退茶还林,说种茶赔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种茶季节性强,人工成本高。


每年的三、四月份,清明和谷雨前后是采茶旺季,需要大量的采茶女工,她们大部分来自驻马店、漯河、南阳等周边地区。



信阳毛尖



现在人员是越来越少,年轻人多数进厂上班,田间劳作也不愿意干,老年人在家带孙子出不了门,人工费用升高,还经常雇不到人,雇不到人你就是有再大的茶山也是白搭。


一个采茶工一天可以采2、3斤湿茶,1斤湿茶50到60元不等,4斤湿茶炒制1斤干茶,这样算来1斤茶叶的采茶人工费在200元以上,如果再加上种地、肥料、炒制加工、经销、管吃管住等费用,成本在400元以上。


可是这个价格在市场卖的时候已经显贵了,当然有些高档茶可以卖到2000元以上,但那毕竟是少量,所以茶农经营困难,茶商举步维艰。



信阳毛尖



一次是前几天见一个中年妇女买了一大框上好的笨鸡蛋,一块多一个,我又问买那么多干啥?她说给炒茶师傅吃。那种表情上流露的虔诚让我感动。


还有就是媒体整天报道采茶缺人,采茶季茶农高兴不起来,说有一户茶农有200亩茶山,需要80个人,现在只来了20个人,急得哭了……




亲身体验才明白贵在哪里



近几年变了,政府鼓励发展茶叶生产,茶山多了,采茶工反而少了……眼前最关键的是盼望老天爷赶快下雨,下了雨茶叶才能长得快,采茶工能采到茶才能留住人,我们才能有收成。


采茶有那么多讲究:第一,采的茶叶要求细嫩,采一芽一叶或一个单芽(又称纯芽或芽头),茶青从萌芽到采摘,时间控制在48个小时,确保茶叶的嫩度。有一句话叫“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无芽茶青不采,茶树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会萌发茶芽,而在营养条件不好或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会直接生长出叶片。


一般来说,营养丰富的茶芽香度更高,口感更纯正,外形也更美观。要求采纯芽、一芽一叶,甚至一芽两叶,而不采无芽的叶片。


第三,老叶,小脚叶不采。老叶是已经生长很长时间的大青叶,小脚叶为茶芽萌发是保护茶芽的外面的一层小的包叶片。


第四,阴雨天不采。阴雨天采的茶因为空气湿度太多,制成的干茶颜色易偏黑,同时阴雨天采的茶香度和口感都不足。


第五,采后避光、即刻加工。否则,茶青容易发蔫,也会影响口感和滋味。



主家说:“你还是没有干过,干习惯就好了,我们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一斤湿茶上万个芽头,一天采两斤湿茶需要弯腰上万次,手都磨出了茧子;”



信阳毛尖



“炒茶也不容易,也是个辛苦活,不但要有技术,还要能吃苦,手在热铁锅里不停地揉捻,像练铁砂掌……”,“谁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


屋外,春雨声淅淅沥沥,像极了一首悦耳的田园交响曲,让我陶醉和欣喜,感到有一股浓浓的茶香扑鼻而来……

更多有关信阳毛尖信阳毛尖茶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shihegang.com


如果真正去深入了解信阳毛尖的更多知识,还是要从买到正宗的信阳毛尖说起,建议到浉河港原产地信阳毛尖批发就到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黄庙生态茶厂信阳毛尖价格优惠,信阳毛尖茶厂直营,信阳毛尖原产地直供,信阳毛尖品牌,信阳毛尖茶网(浉河港官网www.shihegang.com产地直营商城。

  本文关键词: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茶网 信阳毛尖官网 明前信阳毛尖 雨前信阳毛尖 跑山尖信阳毛尖大山茶 信阳毛尖等级 信阳毛尖品牌 信阳毛尖产地 信阳毛尖茶网 信阳毛尖网 浉河港信阳毛尖 浉河港官网 浉河港 信阳毛尖采摘 信阳毛尖鉴别 信阳毛尖茶厂信阳毛尖特点 信阳毛尖图片 信阳毛尖加工流程 信阳毛尖杀青 信阳毛尖手工茶 信阳毛尖有机茶 信阳毛尖好处 信阳毛尖功效作用 信阳毛尖常识 信阳毛尖简介 信阳毛尖批发 信阳毛尖1915 信阳毛尖口感 信阳毛尖汤色 信阳毛尖冲泡 信阳毛尖外形 信阳毛尖茶艺表演 周开启茶业 阿里云茶 阿里云  阿里云智慧茶庄园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的丰富社会实践,在唐代全面形成,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和时代变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文化性格和精神世界,至今仍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确立

“茶文化”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到90年代全国上下已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学者们从狭义、中义、广义三个层面来理解茶文化的概念,笔者曾对此全面剖析,提出从内涵来讲,茶文化是指特定社会成员所传承的与茶有关的能力和素养,包括思想道德、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制度规则、知识体系、风俗习惯等;从外延来看,它以人文层面为核心,兼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与茶产业、茶科技并列。以此概念衡量,茶文化并非只在中国当代社会存在,而是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追溯茶叶的历史,可以利用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结合的二重证据法,从茶树原产地、茶树人工栽培、茶叶开发利用三个角度来探析。吴觉农先生1922年发表《茶树原产地考》一文,充分论证茶树原产于中国,有力驳斥了“茶树原产于印度”的谬说。关于中国最早人工栽培茶树的地区,学界有“巴蜀说”“江浙说”等争论,无论如何,茶树经历了从自然野生到人类驯化的过程,2019年,学者利亚姆·安德鲁(Liam Drew)在《自然》杂志刊文称,这项工作是由中国人率先完成的。茶叶的开发利用经历了药用、食用、混合饮用到单独饮用不同发展阶段。茶树被广泛培植、茶叶被当成一种品饮对象时,茶文化才开始形成。从考古资料看,中国最早的茶叶遗存可以追溯至距今近2500年的战国早期,陕西汉阳陵出土了2100年前的芽茶,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发现1800年前的茶叶残体。因缺乏文献辅证,这些茶叶是药用还是食用尚无法明晰断定。从存世文献来看,王褒《僮约》中的记载明确说明西汉时期巴蜀一带的市场中已有茶叶在买卖,并被烹煮饮用。从西汉到隋朝,茶叶相关的文字记载渐次增多,茶叶成为一种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可以视为中国茶文化的发轫期或肇始期。

中国茶文化在唐代正式形成并走向兴盛。唐代是一个兼容并包、开放多元的朝代,各种制度、思想和观念等得以孕生。茶文化在这个时代全面形成,并且很快达到兴盛的局面。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认为唐代“某些新生事物出现并将深刻地改变中国社会的面貌”,茶文化便是这样一个深刻改变中国面貌的新生文化类型。

茶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变迁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针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提出了“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著名判断。就茶文化而言,自唐代形成之后,同样“凡一代有一代之茶文化”。不同时代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积淀,赋予了茶文化以厚重底色,体现了鲜明的独特气质和时代精神。

唐代是茶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不仅达到了空前高度,还为中国茶文化的后续发展开辟了多种路径与可能。公元780年陆羽《茶经》成书,这是世界茶文化的首部元典,陆羽本人也被学界尊称为“茶圣”、被业界奉为“茶神”。《茶经》“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等论述,首次诠释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等还用一批经典的诗歌将这种思想上升到“道”的层面。唐代茶文化的最大特色是煎茶,有三个核心环节。其一,先把蒸青饼茶用炭火烤炙,祛湿提香,用茶碾碾过,再用罗盒过筛,留下精细的齑末;其二,备水要讲究火候,以水嫩为宜,经过鱼目微声、涌泉连珠、腾波鼓浪三次沸腾,二沸时舀出一瓢,待投入茶末、水沸后,再将这一瓢倒入茶汤,名为“育华救沸”;其三,从茶鼎中取汤入碗谓之“酌茶”,讲究沫、饽、花等方面的审美,有枣花漂漂然、回潭曲渚青萍、晴天爽朗浮云鳞然之境。饮茶的茶碗有“南青北白”之分,尚青瓷,有“邢不如越”之说。唐代精通煎茶、品水之道的名家众多,不仅有独树一帜的陆羽,还有常伯熊、李季卿等人,且彼此之间有方法上的争论。除了煎茶之道外,唐末还兴起了点茶,炒青散茶也在唐代出现,这为宋代及以后的茶文化多种路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如果说唐代茶文化以典正和法度为特征,那么宋代茶文化则以奢华浪漫为特色,充满繁盛景象和艺术气息。宋代一改唐代的煎茶之法,推崇点茶。点茶仍有煎茶的碾茶、罗茶等工序,器具和茶叶磨制方法却大为不同。点茶有两个核心工序是煎茶所没有的,即调膏和击拂。调膏是指将磨制极细的“一钱匕”茶粉放入茶盏之中,注入少量沸水,将其调成糊膏状。再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按照一定方向快速搅动和击打茶膏,最终茶水交融、浑然一体,用丰富的细小泡沫形成浓粥一样的表面,此谓之“击拂”。宋人还将点茶用于竞技和艺术,有斗茶和分茶两种形式。斗茶是一种竞技,还会被用于博彩,主要是比试点茶所形成的汤色、水痕和茶味,汤色以纯白为上真,水痕以“咬盏”耐久者为胜,茶味以滋味醇厚为宜。分茶在唐代是指将茶汤分到茶碗中,以沫饽花等均分为上。宋代分茶与唐代有很大不同,是指在点茶的茶面上绘出虫鱼鸟兽一类的图案,是茶与绘画艺术的巧妙结合,又称为“茶百戏”“汤戏”“水丹青”等。宋代斗茶之风甚为浓烈,南宋刘松年画作《茗园赌市图》细腻传神地描摹了男女老少在街头驻足观看茶贩们比试的场面。点茶所用茶仍为团茶,但一改唐代的粗粝之气,制作精细、精巧、精贵,以印有龙、凤花纹为上,其中福建北苑贡茶院出产的“龙团胜雪”所费颇奢、名噪一时。点茶尚白,故一方面制作团茶时多使用名贵嫩芽为原材料,另一方面用以黑釉为特色的兔毫建盏来衬托茶汤色泽 ,便于观察和评判。宋徽宗赵佶等人著有茶书约30种,远远超过唐代,并且部分书籍图文并茂,生动地记载了宋代茶文化发展的繁盛场景。

经过元代短暂低潮后,明代茶文化风气为之一变,以自然清淡之风为特色。据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明初朱元璋因龙团茶“重劳民力”,遂下令罢造,惟采芽以进,进贡品级分为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四类。明代不再沿用唐宋设置官焙贡茶院的旧制,主要由地方进贡,民间想方设法提高制作工艺、形成地方特色,各地名茶空前发展起来,以江、浙、皖一带最多,负有盛名的茶叶有罗岕、日铸、松萝等。唐代已经诞生的炒青法在明代全面发展起来,这一制法改釜蒸为锅炒,杀青技艺提升,不捣不拍,最大程度保持了茶叶本初色泽、外形和自然香气。在饮用方法上,同样崇尚自然,不需要像唐宋时期将茶叶研磨为茶末、茶粉,而是将干茶置于茶碗或茶壶之中,注入沸水,即可饮用,名为撮泡法或瀹泡法。品饮者以泡开的芽茶形状、茶香、茶色、茶味、品饮环境等为审美对象。这种简便的饮茶方式“遂开千古茗饮之宗”,流传至今。茶叶自然之色为绿色,洁白如玉的白瓷茶盏更能彰显茶叶的苍翠鲜嫩和清新雅致,宋代的兔毫黑釉茶盏失宠,白瓷、青花瓷等茶具发展起来。与此同时,透气性好、便于塑形的紫砂茶具在明代兴起,与书法、雕刻等相结合成为艺术品,一时间制壶名家鹊起,前有紫砂壶的鼻祖——供春,后有明代制壶“四大家”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明代茶文化的特点还在于“文士茶”之风盛行,文人们热衷于在自然中品茗赏景,寄情茶香和山水之间,追求品饮美、自然美和道德美的天人合一,其旨趣在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唐寅《事茗图》《品茶图》等都有直观体现。他们会组织茶会雅集,强调茶人之间的志同道合,构筑有个性的饮茶空间和文人趣味。文震亨《长物志》云:“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明代文人频繁开展茶事活动,带动了茶书的编撰,明代茶书有50多种,是中国古代出版茶书最多的一个朝代,标志着明代茶文化发展到达一定高度。

清代至民国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转折期。从唐代开始,饮茶习俗已有“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的景象,南宋吴自牧《梦梁录》称杭州市民“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尽管如此,明代及以前茶文化的主体力量是文士群体,茶是雅生活的象征,而清代至民国时期实现了茶文化平民化的转变,饮茶真正成为世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在茶馆中有充分体现。清代茶馆遍布城乡、数量众多,超过前代,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均有数百个茶馆,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略带夸张地描绘南京:“茶社有一千余处。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茶馆远多于酒楼。清代茶馆种类十分多元,往往与其他娱乐或公共活动结合在一起,如以喝茶为主的清茶馆,带有餐饮功能的大茶馆,可以听书的书茶馆,供下棋消遣的棋茶馆,可以欣赏野外风景的野茶馆,或者是以戏曲演出为主的茶园(戏园)等。清代至民国时期茶馆承担了民众公共生活空间的功能。晚清民国时期,茶馆中出现了女性的身影,或为茶客或承担服务工作,改变了只有男性坐茶馆的格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男尊女卑状况的改善。茶文化平民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民间采茶舞、茶灯戏、采茶戏的流行,以及茶融入日常习俗。采茶制茶是一项艰苦的劳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的茶农和茶工在工作的同时,以茶为主题创造了风格多样的戏曲等文化形式,以民间智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在招待宾客、重要节日、婚姻嫁娶、丧事祭祀等日常活动中,茶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文化进入了全面复兴和空前繁荣期。中国重新成为世界茶叶第一生产国和第一出口国,茶叶种植面积、干茶产量等世界领先;长期失传的唐代煎茶、宋代点茶都被复原,出现了新中式茶饮等饮茶法、茶艺馆等新式饮茶空间,茶文化作为一种生活美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受欢迎;各类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中外交流茶会和茶话会、茶文化研讨会等频繁举办,中国还推动设立了“国际茶日”;高校和各类机构设立了茶文化专业或茶文化学院,茶文化是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茶艺师、评茶师成为新的职业类型;茶叶与小说、影视等文化产品紧密融合,产生了一批精品电影和电视剧。

总结唐代以来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会发现两个基本规律。其一,时代的文化背景是形成茶文化品格和特质的重要基础,如唐代是一个开创性的时代,这种开创性在茶文化中也有鲜明体现。其二,茶文化的发展程度是国家和时代的表征,国家的繁荣与否与茶文化命运休戚相关。

中国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一般学者多强调茶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这种二分法并未洞彻茶文化的实质。笔者认为,茶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媒介性,所谓“以茶为媒”。通过茶叶这一媒介,人与物质、人与精神得以相互促进和激发,不同人群、族群、国家之间得以充分互动,给全人类带来了友谊与和平。

第一,茶文化涵养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茶有止渴生津、消食降脂等方面的功效,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更有醒脑明目、放松精神、激发灵感等方面的作用,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茶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之一,“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须臾不可离的七种日常;“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茶是人生的八大雅事。中国礼仪之邦在茶中有鲜明体现,皇族宫廷以茶赐群臣,宣示恩宠;士子文人互寄新茶,寄托诗文情思;亲朋好友相互馈赠茶礼,联络彼此感情。中国古代的儒释道群体还赋予茶叶以道德和文化情感,认为茶有精行俭德、致清导和、韵高致静、茶禅一味等方面的思想特质,这成为中国人文化品格的象征。茶含蓄内敛,这是中国人品位生命、解读世界的独特方式。中国茶叶种类、品饮方式、饮茶习俗等十分多元,但彼此之间没有攻讦和压制,而是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和谐共处,这体现出中国人热爱和平、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第二,茶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从唐代起,茶叶和茶文化已经向吐蕃、回鹘等边疆塞外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这些地区多为游牧生活,人民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维生素等摄入量较少,不利于消化,而茶叶有消食解腻的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甚至到了“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程度。为了增加朝廷税收、获取充足的作战马匹,同时巩固和强化同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北宋政府推出了榷茶和茶马贸易政策,设立茶马司,借此巩固国防、强化边疆治理。雍正十三年(1748年)官营茶马贸易废止,之后民间茶马贸易继续深入发展,促进了茶马古道的繁荣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中原的羹饮、团饼茶等早期的茶叶使用和制作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得以保存和传承,各民族也创造了奶茶、甜茶、酥油茶等新的特色饮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茶文化中也有鲜明体现。总之,茶叶是各族群之间的“黏合剂”,以茶为媒,可以互通有无、强化认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中国茶文化深刻影响了全球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是中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类型之一,它是一种溢出性文化,不断从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在唐代,中国的茶叶和茶文化向东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波斯(今伊朗)、阿拉伯、天竺(今印度)等地区,向南传播到安南(今越南)等东南亚地区。从17世纪开始,荷兰、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与中国开展大规模茶叶贸易,茶文化通过万里茶道、海上丝绸之路等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北美洲进而遍及全球。中国的茶叶和茶文化全面“出海”,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了中国是茶文化故乡和发源地的地位。在充分汲取中国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各国结合本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孕育和发展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如日本茶汤和茶道文化、英式下午茶文化、韩国茶礼文化、俄罗斯茶炊文化、美国冰茶文化等。这让世界茶文化变得类型多元,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见证。

来源:武夷山茶产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