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02年7572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大益茶史02】经历了“三年大跃进,十年大革命”的勐海茶厂

大家好,我是茶不多先生,

一个每天都幻想用八八青泡脚的硬核男人。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近3700字,宜为睡前读物或者私人时间读物

书接上回,咱们接着来啊!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佛海县临时人民政府接管佛海茶厂,茶厂正式成为国字号企业。随着范老出走台湾,茶厂群龙无首。省茶司遂派王兴、杨秉葵、唐庆阳等人深入佛海,恢复茶厂的生产与运营。一行人来到佛海,眼前的景色完全可以用“凄凉”来形容。彼时的茶厂,经历了兵荒马乱,已经完全停产三年,荒草丛生,厂房因长期失修而破旧不堪,与废墟无异。与其说是重建,不如说是新建一个茶厂。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0多个人经过了好几个月的整顿、清理、修缮厂房,1951年,机器再度轰鸣,茶厂勉强恢复了生产能力。

1952年,为了庆祝茶正式厂复产,也为了彰显自己“国企”的身份,其中一名负责人的提议,“要不咱们改个名吧”,得到大家的同意后,将茶厂名字注册为“中国茶叶公司佛海茶厂”。自此,“庆祝一下改个名吧”成为勐海茶厂的保留节目。根据当时统销统购的要求,除了藏销产品外,都需要使用“中茶”商标。咋看之下没什么不妥,但由于当时的大环境依旧处于民不聊生阶段,在饭都吃不饱的前提下,喝茶无疑是一种奢侈,所以那时的中茶并不好过,因此,使用商标是需要付费的。每贴上一个商标,都需要为中茶支付一笔费用。当然,好处是不用为销售烦恼了。

茶厂的配套也并不完善,经常出问题,没有电,就自己发电;不够吃,就自己种植,不够穿,就找少数民族以物换物。几年下来,茶厂周边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甚至还创办了自己的电影院,子弟学校等。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勐海县的人民背靠茶厂,居然迈向了小康生活。所以后来围绕茶叶系统的商检质检等部门都大量派遣了驻厂代表,城市里限量供应的食物吃不饱,派驻到这个边远之地,反而算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如今的勐海县

从1953年开始,茶厂迎来疯狂改名1.0的时代,

1953年,为了庆祝接管南糯山茶厂,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

1954年,为了庆祝进攻紧压茶、绿茶,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

1956年,为了庆祝没有坏消息,更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

1957年,为了庆祝制茶机器改革,加工能力突飞猛进……好吧,改名确实太频繁了,这次就不改了。顺便说一句,这一年,一名叫“邹炳良”的18岁少年中学毕业,分配到了茶厂。享誉海内外的云南七子饼茶也是这一年,在唐庆阳的主持下迎来复产。

1958年,新中国迎来了大跃进时代,“赶英超美”成为人们的口号,吹牛B是人们的基本诉求,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茶厂也立志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于是搬迁计划,也就提上了日程。新厂址选在新茶路一号,也就是如今的勐海茶厂旧址,一边建设新厂,一边疯狂研发产品,在产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只好增添品类,造成创收的假象,单是1959年一年的时间,便研发了“勐海方茶”、“普洱方茶”、“勐海沱茶”、“勐海砖茶”等数款新品。这是非常迎合时代的一个操作。具体口感差异个人没有喝过,但是结合时代环境,个人猜测口感差别不会太大。

· 大跃进时代标志性的海报

1961年1月,为期三年的大跃进结束,新厂也日益完善,两厂并行生产,正式进入改名2.0时代,更名为“勐海县茶厂”。

1962年,茶厂没啥大事儿,但是在遥远南边,一道红光划破海南的夜空,一个吴姓的家庭诞下一名男婴,取名“远之”。有种说法是1966年,这里以百科为准,如果有机会面见这位“男孩”,我再亲自求证一番。

1963年1月,茶厂更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厂”。副厂长周培荣、以及前面提到的少年邹炳良先生,也再这一年参加了由国家外贸部、商业部、农业部联合开展的为期两年的分级红茶研制工作。旨在提升个人水平,分享制茶工艺,提高中茶的质量与数量。直到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相比大跃进而言,文革对于茶厂的影响不大,毕竟茶是一个务实的行业。只要茶厂负责人不出什么事情乱开车的话,安然度过。再说了,当时的茶厂压根就没有厂长,依旧是多名负责人同谋同策。

1967年,勐海以“中茶公司”之名生产砖茶,当时正值“文革”,勐海茶厂所制砖茶,也遂以“云南省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出品”字样署之于茶砖内飞之上,标重250g。款砖茶都带有明显时代符号,因此藏茶的行家也将此砖茶称为“‘文革’砖茶”。虽然这块砖茶不是很贵,但是很有纪念意义,算作一个时代的烙印。

197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茶厂又改回了“勐海县茶厂”。前后两次改名,约等于改了个寂寞。

1973年,参加了分级红茶研制工作的邹炳良先生已经成为了勐海茶厂的技术骨干,也成为了“渥堆方法制造普洱茶”工艺技术的探索者、研究和实验者,他根据多年学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亲手研制、开发的实践经验,与昆明茶厂原厂长吴启英共同撰写了各地不同气候、不同季节的温湿度条件下制造普洱茶的工艺——“速成后发酵法”和“普洱茶生产操作规程”。自此,与吴启英女士携手成为普洱熟茶的父母。

熟茶父母

1975年,云南茶叶逐步进入了量化生产阶段。人工发酵技术的成熟,研配技术的革新和规范管理给予普洱茶从前有别于山头茶、商号茶统一而稳定的风格。而7542、7572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了。两者被誉为新时代的开端,既有承先启后的味道,又有开放进步的氛围,对普洱茶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他代表了一种旧式生产观念的结束,也开启了新的生产时代,由于它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后世对普洱茶的观念,也间接地改变了云南种植普洱茶的方式,多年来,两款产品均被业内誉为普洱生、熟品质的“评判标准”,成为普洱茶界的一个传奇。这其中,邹炳良先生的贡献功不可没。

文革结束后,茶厂负责人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咱们复产20多年,我们居然连一个厂长都没有!于是,周培荣被推举为第二任厂长。我想,周老先生本来只是想以普通人身份和大家相处……

1983年,随着周培荣逝世,唐庆阳成为勐海茶厂第三任厂长,自1938年开始,唐庆阳为云南的茶业躬身奋斗了56年,其中四十余年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勐海茶厂,从俊逸青年到满头白发,‘滇红’有他的心血,藏销紧茶有他的操劳,七子饼茶在他的主持下恢复制作,他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勐海茶厂,而是整个云南现代化制茶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但接任厂长时年纪颇大,到了年底便选择了匆匆退休,因此,这个厂长更多属于名誉厂长,是专属唐老的终生成就奖。

接连两任厂长上位,都是在自己的人生末年,难以为茶厂计划长远的发展策略,大家应该是误解了厂长这一职位的功能性,厂长应该是一种职位,并且具备带领茶厂的责任,而非一个成就。因此,勐海茶厂急需一位“年轻人”为茶厂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与长远的规划。1984年,邹炳良老先生唱着“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出现在备选人目录中,彼时的邹炳良,45岁,娶妻生子,已经扎根在这块土地上,加上自身履历确实耀眼,深得民心,就这样,邹炳良成为了新厂长的不二人选。自此,人们看到了茶厂的后续发展的希望。同年,中茶逐渐稳定,统销统购的制度取消,虽然不用再支付使用费,但是市场的消费习惯已经认准了中茶的商标。一时间,销售又成为了勐海的难题。算是给邹炳良上任的第一场大考。为了解出这个答案,邹老用了5年的时间。

1985年,邹炳良没有想出大考的答案,顺便应香港南天公司要求,创制出8582(生茶)、8592(熟茶)两种新茶号。

1986年,邹炳良还是没有想出大考的答案,旗下的普洱茶10级、8级顺便获得了省优称号。

1988年,邹炳良依旧没有想出大考的答案,顺便在八达、布朗山开辟两个万亩茶园基地,为当地创造了大批就业机会,也为勐海茶厂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意义深远的基础。

· 邹老的大考

1989年,邹炳良上任5年后,终于悟出了第一场大考的答案,邹炳良先生意识到,海茶厂要做大做强,必须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他与厂领导班子共同创意、研究,因为品饮普洱茶对人体“大大有益”,所以,设计创立了“大益”牌商标,并于1989年成功注册,自此,大益成为了勐海茶厂的独立品牌。也成为了勐海茶厂巨大的无形资产。

除了大益,邹炳良在任期间,建立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供、销体系,发展新茶园10万多亩,建设茶叶初制74所。勐海茶厂工业产值、利润、上缴利税、职工收入连续11年同步增长,成为勐海县乃至云南省的纳税大户。

1996年,57岁的邹炳良从勐海退休,但是与茶叶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心中万千不舍。短暂休息之后,邹炳良终究还是寂寞了,遂与友人创办了海湾茶业,并推出了耳熟能详的老同志品牌。在茶叶圈,邹炳良是受人尊重的中国普洱茶终生成就大师,即使参与了褒贬不一的小罐茶宣传,人们吐槽也只会是小罐茶的营销负责人杜国楹,邹老在茶圈,必然是德高望重的典范。

伴随邹老40余年的勐海生涯结束,【大益茶史】第二集告一段落,下一期,我们将回顾千禧年前,勐海茶厂在下一任厂长带领下,濒临破产日子,至于广大朋友期待的辣个男人的故事,可能还要再等等。

年后话普洱,关于熟茶的那些事儿

 文|天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两年熟茶也开始追求原料、产区、树龄,甚至也要春茶发酵。但是呢,这些都是在原有熟茶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东西,在购买熟茶的时候,如果盲目去追求这些新概念,很容易就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花大价钱买到不好的产品。


熟茶发酵技术才是第一位的,同样的原料技术成熟的厂子跟技术不成熟的作坊加工出来的熟茶会是两种不同的产品。前者品质优异,后者很有可能是垃圾。


发酵工艺对熟茶品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几十元一公斤的台地料如果发酵得当,加工出来的熟茶品质同样优秀。但是如果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达不到要求或是出现烧堆的现象,哪怕是老班章古树纯料,这样的熟茶也是垃圾。贵则贵矣,喝起来全无味道。



选熟茶的时候,一开始先别问原料。如果得知是台地料,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再去品茶,潜意识里就会将其当做劣质品。


喝熟茶,醇厚第一,渥堆味越小越好。满足这两点之后,再去追求其他的东西,比如香味,枣香、糯香、樟香还是药香。等很满意了,才可以研究产区、树龄、是不是春茶发酵这些。因为这些因素加进来,就可以去判断一款熟茶能好到什么程度,是否还有提升的余地。



喝熟茶还有一个要点,那就是要博采众家之长。喝熟茶要多试品牌,多试产品。虽说有7572这样的标杆,但是7572所能反映的就是大益的熟茶味道,也是大益最具代表性的熟茶味道。可是在今天熟茶区域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只喝7572是不是有点故步自封了呢?


很多人在选购熟茶的时候,经常会对比生茶。但实际上熟茶价格自成一个体系,比如三五百只能买一款很大众化的生茶,但三五百已经能买到很好的熟茶了。至于原因么,熟茶在选料上不会有生茶那么精细,这样成本自然也不会有生茶高了。


总之熟茶与生茶同属普洱茶,但彼此各有特点,决不能混为一谈。至于要诀,那就是工艺大于产地与季节因素。

2021年大益产品回顾:盛世传承81周年“国宝贡”,科技支撑健康价值“益原素”

“从发展的角度看,普洱茶产业才刚刚起步,大益要做现代普洱茶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

2021年是大益的创新之年,年初便开创了生肖茶生熟一套的全新形式,宣布了大益2021年“创新之路”的开端;年末又通过科技普洱”益原素U方“和“大益黄金周”引领普洱茶产业互联网升级。大益集团在做开创者和引领者的同时,也依旧保持着一个继承者的身份,这种身份是一家有着81年历史传承的茶企自身便具有的先天优势。

大体而言,大益产品可以分为传统产品和创新产品,传统产品是继承,创新产品是突破,还有一些产品是纪念系列,即是纪念某件重大的活动与历史,又是推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接下来我们就从传统产品、创新产品,纪念系列三个方面一起来看看大益2021年这些代表性产品。

(一)传统产品

一般而言,大益的传统产品分为“传统并具有权威性,称之为经典”的经典系列、“臻品,意味日趋优秀之精品”的臻品系列、“皇家气度,高端大气”的皇茶系列和“大师之作,匠心传世”的传世系列四种类型。

01

经典系列

经典系列是大益茶产品中受众最多、影响面最广的茶,制作方面精选普洱茶核心产区原料,历史悠久,配方成熟,口味稳定。

今年依然有“以经典定义了普洱茶业界标杆系列”的生茶【7542】和熟茶【7572】,以及【8582】。2101批次的这三款茶在以往的基础上增添了生肖元素,正面包装上唛号两侧长出了两个牛角,批次信息及干支纪年刚好形成一个“牛”头形象。

【7542】,是普洱茶界及勐海茶厂生产时间最长、产量最大的普洱茶青饼。2101批次的宣传语为“历久弥坚致初心,顶天屹立承经典”。“历久弥坚”是对历史的回顾;“顶天屹立”意为像山峰一样雄伟高耸,不可动摇。

【7542】已经来了,那么【7572】还会远吗?作为勐海茶厂生产批次最多的普洱熟茶,它凝聚了几代制茶人的心血与智慧,开创了普洱茶的熟茶时代,建构了熟茶的行业标准。正是:“时光沁润,芬芳不老,熟茶典范,越陈越香”。

【8582】,第一次面世是在1985年,该茶研发时借鉴了以往存世号级茶、印级茶产品特征,,一直深受茶商和茶客的喜爱,凭借着不俗的品质成为继【7542】后勐海茶厂另一款普及面极广的传统青饼。时隔一年之后,2101批次【8582】重磅而来。正是:“历练经典,承荣而续”。

虽然不是标杆系列,但【8592】凭借着口感稳定、性价比高等特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广受大众欢迎、群众基础极好的茶品。2021年,大益再次推出8592。此茶为庚子鼠年所作,陈放一年后,其滋味颇为醇厚,甜味显,陈香明显,后期更易显木香。

02

臻品系列

臻品系列是大益茶价值的新标杆体系,一般选料为著名茶山产区春茶,经过一定时间陈化,品质个性化特征明显,收藏价值较高。以较高的品质与销量,引领资深茶人的品饮与收藏风向。

【龙柱圆茶】是为2007年开启的龙珠熟茶系列的延续新品,包装传承“龙团凤饼”的设计理念,色彩华丽雍容,文化底蕴深厚,彰显皇家气息。2101批次进行了用料升级,精选勐海茶区优质山区茶为原料,在滋味上面更上一层。正是“一睹经典容,茶韵更惊艳”。

03

皇茶系列

“皇家气度,高端大气。”皇茶系列属于大益产品价值体系高端产品,精选普洱茶核心产区中的高山茶为原料,原料绿色生态,历经时光自然陈化。充分体现大益茶的研配和发酵技艺,品质独特优秀,还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价值。

【金针白莲】是一款名字独特,用料讲究,“白毫,针芽,金色,荷香”茶形色味皆占,被茶界追棒、是普洱茶收藏家们最爱的高端熟茶之一。因金毫突出,芽紧细似针,是为“金针”;色泽栗色泛灰白,透荷香之气,是为“白莲”。故名之为“金针白莲”,是普洱茶荷香的代表性茶品。

【国宝贡】是大益勐海茶厂81周年庆献礼的重磅产品。臻选传统贡茶核心产区曼松古树为原料,在贡采的“五选八弃”的基础上创新“八选八弃”,并且改变了以往重磅产品“口感浓强、重烟香”的布朗系风格,走了易武“甜柔”的风格,正是:“盛世如意,御贡尊荣”。

(二)创新产品

在传统产品之外,大益也推出一系列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在科技、、营销等多方面都各有创新。这些创新不仅体现在以“国潮新品”和“城市系列”的便捷传统茶中,更有“科技普洱”之称,并成为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指定用茶的“益原素”。

01

快消便捷产品

年中酷热,有【和雅和悦】作为大益国潮新品的首发选手,锦鲤出征,“莲与鲤”共同组成意蕴丰富的文化象征,可为拥有者带来大吉连年的福瑞好运。在夏天的尾巴上,【赤羽金轮】携积陈6年原料之势而来,有“凤凰携茶,赤羽凌霄”之威。

天气微凉之际,【观潮听涛】里便有一丝“临海观汐潮,卧石听澜涛”的清凉。中秋佳节,【瑞福千秋】以神龙献瑞、龙生九子为设计元素,以国潮风的手法展现,为大益2021“国潮新品”做了一个完美的谢幕。

城市韵味与普洱尖味碰撞,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京粤四味,让你一次轻松尝遍。

古韵京城有“饮一杯,满载京城韵味,庭台芬芳”的【京·满庭芳】和“饮一杯,似有荷风轻吹,芙蓉相伴京”的【风荷露】。秀美古粤含“饮一杯,梦回秀美古粤,烟火繁华“的【粤·秀兰烟】和“饮一杯,感受热烈古粤,歌舞同庆”的【粤·满江红】

02

益原素产品

益原素产品是大益产品体系中体现健康价值的高端科技产品。而今年的益原素U方以益原素发酵茶为主要原料,辅以多种药食两用食材,添加茶源性益生菌,科学配比而成。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含茶健康品【益原素U】必将引领健康新风尚。

(三)纪念系列茶

一般而言,大益所有的产品都能分类在传统产品和创新产品之中,但是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产品也值得单独列出,比如今年的生肖茶【力开天地】【护犊情深】、2021大益论茶宝盒相关的【大益论茶】、第十四届全运会献礼之作的【冠军滋味】。

01

生肖纪念茶

创新与突破,是大益茶文化的重要特性。2021年,大益牛饼生肖茶首次以生熟配套形式出现,预示着新的气象。2021牛饼是大益生肖系列大满贯的收官之作。牛饼的发布,完成了十二生肖系列的整套生肖茶。

“金牛开泰平四海,力霸山兮定乾坤”的生茶【力开天地】精选布朗山名寨古树茶为原料,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益茶技艺制作而成。

“拒幼子为母则刚,德厚润大爱万物”的熟茶【护犊情深】以勐海名山古树特制,是大益首款357克生肖熟茶,也是大益高端古树熟茶新经典。

【力开天地】【护犊情深】,一阳刚一阴柔。既有父爱如山般的雄浑大气,亦有母爱似水的温柔细腻。不同的表达风格,一样的深沉意蕴。

02

纪念系列

【红韵圆茶】是勐海茶厂为庆祝和纪念建厂68周年,于2008年特别设计的一款茶品,该茶用料讲究,含义隽永。茶品精选醇化原料研配,质地醇厚,内含丰富,口感黏稠,回味悠远。“红”是普洱熟茶“醇化”后的最好表现,【红韵圆茶】经过14年的洗礼已经足以证明它的实力。

【大益论茶宝盒】包含20款大益经典茶品,10生10熟,每款50g散茶,涵盖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香型、口感,引领茶友踏上专业品鉴的挑战之旅!【大益论茶宝盒】的上市,更是为“2021大益论茶”的开启。

此次活动,大益茶人以其精心的策划与规范的组织,取得了良好效果,引领大型茶道竞技活动之风尚。以此也可以看出大益人“以研修笃行大益茶道,传播中华茶道文化为己任“的责任心。

2010年【冠军滋味】作为大益亚运纪念茶荣耀面世,2021年广东东莞大益队勇夺冠军,【冠军滋味】经典再现,也是第十四届全运会的献礼之作,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茶人精神与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融为一体,随着大益茶香氤氲整个世界。

年末大雪将至,冬日饮茶怎能不先喝老茶头呢?“老茶头”即是“茶疙瘩”,又是熟茶发酵过程中出现紧结在一起的团块茶。【老茶头】为大益2006年首创,精选存放多年的熟茶茶头混拼蒸压而成,茶砖砖面紧结,厚薄一致,颗粒明显饱满。味甘性温,顺滑可口,适合各种爱茶人群品饮。

除去以上的这些产品,大益还有其他的很多产品,龙头企业的实力是不容被小瞧的,这篇文章就暂且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果想了解更多大益2021年新品,请在本网站查看大益2021年的全部新品。

图片来源|大益

资料来源|大益

整理|茶小明

找到约4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