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指数产品
4.9 (少于50人评分)
  • 厂家 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
  • 规格 357克/饼 , 7饼/提 , 28饼/件
  • 净重 357克
  • 工艺 生茶
  • 外观 饼茶
  • 年份 2017
  • 原料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 标准 --
  • 保质期 越陈越香
茶友评分
4.9
少于50人评分

陈升号品牌简介

陈升号

陈升号

陈升号为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注册成功于2009年10月28日的商标,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长为普洱茶中大树茶领导品牌,并于2011年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产品报价

日期 参考价 涨跌额 涨跌幅
132,000.00 元/件 -¥ 2,000.00 -1.49%
134,000.00 元/件 -¥ 1,000.00 -0.74%
135,000.00 元/件 -¥ 2,500.00 -1.82%
137,500.00 元/件 -¥ 2,500.00 -1.79%
140,000.00 元/件 -¥ 6,000.00 -4.11%
146,000.00 元/件 -¥ 3,000.00 -2.01%
149,000.00 元/件 ¥ 3,000.00 2.05%
146,000.00 元/件 ¥ 3,000.00 2.10%
143,000.00 元/件 ¥ 4,000.00 2.88%
139,000.00 元/件 ¥ 3,000.00 2.21%

产品简介

  陈升号2017年所制作的老班章(十周年)普洱生茶,357克/饼,7饼/提,28饼/件。这款茶精选老班章茶区茶青为原料制作,具有芽叶肥硕,银毫显露;汤色透亮,质感较厚,叶底鲜活,色泽均匀的特点。

  产品信息

  品名:老班章(十周年)

  品牌:陈升号

  分类:普洱茶-生茶

  厂家: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

  规格:357克/饼,7饼/提,28饼/件

  工艺:生茶

  形状:饼茶

  年份:2017

  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产品特点

  2017年陈升号老班章(十周年)普洱生茶357克/饼,其茶香如芷兰,遇水而融,附杯不散,嗅之犹上青天揽月,桂殿神游;汤如海,汇聚天下,兼容并蓄,集众家之所长;气若游龙,乘九天之上,排山倒海。世人所谓“茶中之王也”,可遇而不可求之佳品!

  老班章普洱茶特点

  1、外观:条索粗壮、显毫,色泽油亮,除芽头显白毫外,芽叶色泽墨绿,油亮。

  2、汤色:不同年份的老班章普洱茶有不同的变化,新茶汤色清亮,存放过程中逐步发生变化,存放三年的老班章茶汤色已呈黄亮、油亮。且茶汤稠而厚。

  3、香气:香气下沉,暗香突出,新茶明香更显,1至4年的香型总体呈花蜜香型,兰香感明显,且杯底留香。

  4、滋味:茶气足,茶汤口感饱满,分布均匀,生津快,回甘长,很有厚度和刚度,入口即能明显感觉到茶汤的劲度和力度。此普洱茶苦涩味很协调,化得快,只停留在口腔上颚,至舌底、喉部一带时,已明显转化为甘味。

  5、叶底:叶片相对细长,柔韧,厚实,颜色比较均一,叶片上毫毛明显。

产品短评

茶友评分
4.9
少于50人评分
  • 5星 88.89%
  • 4星 11.11%
  • 3星 0%
  • 2星 0%
  • 1星 0%
人在草木 5.0

芽叶肥硕,银毫显露,汤色透亮,质感较厚,叶底鲜活,色泽均匀。

青山巍峨 5.0

这样的啊,精选老班章茶区茶青为原料制作,具有芽叶肥硕,银毫显露;汤色透亮,质感较厚,非常喜欢。老班章,陈升正宗地道靠谱我喜欢

静心 5.0

茶汤金黄、油润、透亮,汤感稠滑饱满而有活力、喉韵悠长。入口即化的苦回甘迅速,涩感轻微、生津明显,茶汤稍凉时 苦甜相伴 清敛绵柔。如果没喝过真正的老班章,选陈升没错。

u232511 5.0

陈升号老班章确实霸气,茶香内敛,茶气足,口感厚重,关键是协调,不愧王者。这款茶用的是老班章村大树茶特级料,而老班章父子亲用料是优质料。

茶语不言 5.0

老班章没毛病我确认过的

产品评测

暂无评测

产品资讯

陈升号2017年老班章(十周年)价格

陈升号2017年老班章(十周年)价格

  2017年陈升号老班章(十周年)普洱生茶芽叶肥硕,银毫显露;汤色透亮,质感较厚,叶底鲜活,...

查看全文
2017年陈升号老班章(十周年)生茶饼好吗

2017年陈升号老班章(十周年)生茶饼好吗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老班章也不例外,1600~1900米的海拔范围正是盛产优质大树茶...

查看全文
2017年陈升号老班章(十周年)普洱生茶怎么样

2017年陈升号老班章(十周年)普洱生茶怎么样

  2017年陈升号老班章(十周年)普洱生茶357克/饼,其茶香如芷兰,遇水而融,附杯不散,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