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昌号普洱茶话 探索版纳茶区茶山“隐秘的角落”(下)

如果说古六大茶山是历史沉淀的经典

那么新六大茶山可称之为“普洱茶中的新贵”

  新六大茶山,通指在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的澜沧江之南(俗称“江外”)分布着的六座知名茶山——南糯南峤勐宋布朗、巴达以及景迈茶山。

  其中,南糯、南峤、勐宋、布朗、巴达山均集中在勐海县境内,只有景迈山位于澜沧县。

01

"新六大茶山""新"在何处?

  是指茶山命名时间的先后,而不是茶树种植年代的先后,事实上新六大茶山种茶历史渊源远早于古六大茶山,且其大树分布面积更广。

02

新六大茶山分布

/南糯/

  释义:“笋酱”

  茶山环境: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格朗和乡,勐海县东北侧

  主要产地:半坡老寨、石头老寨、拔玛寨、竹林寨等村寨

  茶质特点: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透亮,透花蜜香兰香

  南糯山古茶园分布较广,至今仍存一株已经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南糯山亦是云南机器制茶的发祥地。

  总体而言,南糯山茶条索较长、紧结,冲泡后汤质饱满,滋味鲜爽富有质感,香气浓郁,淡雅兰香、蜜香显,苦涩稍弱,回甘快。是口感较浓烈的代表性茶品。

/布朗/

  释义:“布朗族聚居地”

  茶山环境:位于勐海县布朗族乡东南部,靠近中缅边境

  主要产地:班章老曼峨曼新竜(龙)等村寨

  茶质特点:各村寨口感差别相对较大,茶气霸道强劲,回甘显著,特别耐泡

  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自然环境优越。

  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村寨,老班章、老曼峨的名字如雷贯耳,令众多资深茶友魂牵梦萦。其中,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左右历史。

  布朗茶香气丰富,细品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等。茶汤汤色明亮,滋味饱满厚重,浓酽有力,在普洱茶中十分有辨识度。

/南峤/

  释义:湖水浸泡过的干坝

  茶山环境:坐落在自治州西部的勐海县境内,素有“西双版纳第一平坝”之称

  主要产地:曼弄村等

  茶质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花蜜香显

  南峤又名“勐遮”,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设十二版纳时,勐遮、景真和勐翁为一版纳,1927年设县,当时称五福县,三年后更名为南峤县,后与勐海县合并,改设勐遮区。

  据史料记载,清朝推行“改土归流”时期,曾在普洱设置“普洱府治”,而在勐遮等茶山,设置“钱粮茶务军功司”,专管粮食、茶叶交易,可见当时南峤茶山的重要性。

/勐宋/

  释义:“高山上的平坝”

  茶山环境: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境内,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勐宋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

  主要产地:主要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坝檬、大曼吕那卡等寨子

  茶质特点:花香显,纯正持久,茶汤口感饱满丰富,茶质较厚。大多略有涩感,稍有苦底但化得快,生津于两颊,回甘绵长持久

  勐宋茶山,诸如那卡、保塘等小产区、小山头出产等大树茶,其茶香纯正,苦涩明显,山野气息强。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那卡茶,属高香型大树茶,蜜香浓郁,入口回甘生津明显,茶气十足,甜度高且喉韵深。

/景迈/

  释义:“新城”

  茶山环境: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

  主要产地:景迈村、芒景村等

  茶质特色:属乔木大叶种,总体上条索较短、紧结,细且黑亮,汤色黄亮,香气显露、较柔和且绵长,似有兰香,香韵怡人,滋味甜润持久,涩味略显且相对难化

  生态环境好,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这种混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之一。

  景迈山广泛分布着规模较大的古茶园,至今仍有澜沧县境内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也是目前已知的人工栽培型最大古茶园。

/巴达/

  释义:有仙人足迹的地方

  茶山环境:巴达山位于勐海县的西部,与南峤相邻,和缅甸有一江之隔

  主要产地:章朗、曼迈兑、曼帕纳等布朗族寨

  茶质特点:属乔木大叶种,略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显著,有梅子香、蜜香等

  巴达山有着丰富的野生大树茶资源,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在古树参天、藤蔓攀附、物种丰富的贺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发现当时世界上树龄最大的茶树。

  巴达茶茶汤香满于喉舌,苦稍长,微涩。轻度收敛。第三泡以后渐显柔顺细滑感。舌面收敛后出现凉感。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