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元昌简.静.真|茶不语含大美,藏匠心传岁月

  雨天喝茶,最是舒爽惬意,窗外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屋内水汽氤氲,静默温暖,若是一阵凉风顺着窗棱溜了进来,遇上刚刚喝了热茶散出的薄汗,更是头脑清明,浑身松透。

  但其实,我开始能体会这茶中乐趣的时间并不算长。

  俗语有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其实呀,少年也难识茶滋味。缘故无非就是忧愁跟茶味,很大部分都是专属于成年人的味道,生活无忧不见得真快乐,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珍惜当下的淡然,茶汤无苦也不是至醇正味,若能苦后回甘,方显茶韵深远。

  简·竹屋独坐,一间方能纳天地

  我初喝普洱其实很早,中学时候便算是常客了,但其实一开始我并不喜欢,因为它太苦太浓,有着和父亲一样的深沉和厚重,所以基本只会在父亲冲了很多泡后,端起泡淡的尾水喝上几口。

  而那个时候,在我的印象中,茶就是伴随着热闹的,一大群人坐在一起,茶便是其中的交际桥梁,串联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独自在家的话,我是想不到要去喝茶的。

  后来长大了,慢慢开始学会和自己独处,有一次深夜,莫名的,没来由就想去泡一壶夜茶,这时才明白,学会喝茶,其实也是学会自省,能够独处意味着成熟,虽是一人坐于室,但杯壶之间全是天地之美,人生滋味。

  静·青暮暗垂,水沸香起世无争

  余秋雨先生说,很多人初喝普洱茶,总有一点障碍,障碍来自对比。最强大的对比者,是绿茶或是乌龙。因为它们或是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亦或是浓郁清奇的饱满沉着。而普洱茶,在外形上便逊色许多,其貌不扬,嗅若陈木,但是一旦入水,只要你不对生活完全麻木,那你体内对生命最单纯的热爱和追求便会驱使你感知普洱内里蕴含的活力,而这种活力,会让你感受到从头至尾的轻盈。

  很多人把这种轻盈的体感表达为茶气的游走,而我前段时间,正好透彻感受过一次这样劲足的茶气。那日天气是个微凉的阴天,我开了泡福元昌的【852】一号茶园,虽是款生茶,但干茶颜色微微透着红褐,想必是存放了些时候,其实在此之前我并不知它的产区、年份,只是照常烧水冲茶。

  然而才饮过三五杯,我一下子就读懂了什么叫普洱的陈酽,透润。茶本不言,但那一瞬间仿佛茶又精通了所有的言语,向你展示了一整场专属于普洱的密林浪漫,慢慢跟你讲着那远在西双版纳,日暮低垂之时,就着塘火,煮一壶泉水,细细浸润这十五年时光磨炼的岁月

  普洱茶最是不争,独自沉静安守,但只要喝上几次,这种淡然闲适的心灵归属感,便再也无可替代。

  真·十分用心,可呈大美于一目

  普洱茶的制作我一直都觉得是大巧若拙,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精细雕琢,普洱茶从一开始的杀青,就透着云南边陲特有的粗犷风情,再到后面的揉捻,蒸压,无一不是带着时光感和传承气质的工艺,但如果觉得普洱就在一臂宽的大铁锅、竹编的簸箕、几十斤重的石磨里变得粗糙,那便又是不懂它的浪漫了。

  至今我都赞叹于第一个想到把福元昌的茶饼就地放在西双版纳储存的人,十五年后,让这时候的茶人,仿佛穿越一般,通过一杯茶汤,喝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茶的细腻温柔。

  没有体会过,你可能想象不到,竟是怎样一种代代相承的工艺制法,能够用一泡茶,跟你生命里那些令你感动难忘的瞬间连结起来,如余秋雨先生说的:或是秋天落叶被太阳晒了半个月之后躺在香茅丛边的干爽呼吸,而一阵轻风又从土墙边的果园吹来;或是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二分当归、二分冬枣用文火熬了三个时辰后在一箭之遥处闻到的药香。闻到的人,正在磐钹声中轻轻诵经……

  福元昌的茶之静美,便是持心若水,简静为真,十分的用心,方可藏天地大美于一目之中。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