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关沱茶南诏金芽沱生茶试用评测报告

  首先说声抱歉,一直出差。好不容易回家拿到茶叶,立马开始写试用报告。

  应该说金芽沱是第二次申请,终于申请成功。心里还是非常开心的,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款茶的感受。

  打开之后浓浓的下关特色,仙鹤、松树历历在目

  沱茶源自下关,一直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坨”而是“沱”,其实更多的解释是源自沱江边,这样解释好像也比较合适。话不多说,还是来看看茶叶的本身。

  绵纸包装清晰可见,沱茶的渊源、冲饮方式、年份清晰可见

  茶型完整,撒面均匀。芽头显见,看起来很漂亮,也是下关沱茶典型的茶型,一看就是一款好茶

  接下来就要开启正式的冲泡之旅,还是比较值得期待的。毕竟金芽沱和普通甲级沱还是有较大的区别。拆茶的时候还是有些不忍撬开,所有为了保持沱茶的完整,用手掰下周边的茶叶。可以说这款茶松紧度还是不错的,收就能一点一点的把茶掰下来。

  掰下来的茶叶,选择芽头和茶叶都有,主要是想体验一下芽头的魅力。

  手掰还是有失误的,目测大概掰下9-10克,一会不知道冲泡的效果会怎样。本次泡茶用的是怡宝纯净水,主要是怡宝的口感就是白水,没有任何的其他味道,可以很好的体验茶叶的本位。不想有些矿泉水本身就有味道,会影响到茶叶的口感。首先还是进行醒茶,这次醒茶时间较久,上午掰好茶,下午才开始冲泡,半天的醒茶,基本比较到位。喝之前还在温过的茶壶中闷了2分钟,通过茶壶的热度再次激发茶叶的活性。

  首先,洗茶两遍。洗过的茶比较失望,汤色浑浊,绒毛比较多,给人的感觉不是太好。看图说话

  图片描述

  茶汤比较浑浊,而且杂质较多,期待正式冲泡的感觉

  第三炮开始正式品饮,这次感觉很好,汤色橙黄明亮,基本没有杂质,之前洗茶时的失望一扫而空。口感上比较苦涩,同时带有明显的烟味。典型的下关特点,虽然苦涩但是基本上化得比较快,半分钟后口腔内地苦涩感就在降低,但是回甘没有出现,和之前喝过得下关产品一样,第一泡难得出现回甘。

  图片描述

  从3-5泡基本维持以上情况,汤色始终保持橙黄色,而且三炮内没有回甘出现

  接下来开始第6泡的体验,这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茶叶的香气开始产生,不是花果香,而是有种淡淡的蜜香,问杯盖可以感受到留香时间比较持久,杯盖凉了还有香气。口感上苦涩感基本没有,茶汤开始柔和,对口腔的刺激开始降低,而且从上颚开始出现一丝甜味,但是仅仅只是一丝,如果不仔细体会基本会被忽略。第7泡开始,回甘开始加重,茶叶的品质逐步体现出来。从喉咙底部开始有较为明显的回甘出现。同时茶叶的柔和程度进一步加剧,口腔开始适应这种感觉,苦涩味基本消失,有一点苦但这也是茶叶本身带来的感觉。喝完茶,可以感觉口腔内还有明显的茶香,这种感觉让人非常舒服。而且,从第7泡开始身上开始有出汗的感觉。说明一下当天气温在28度左右,有汗出现说明茶气开始在体内起作用。第8-9泡基本维持这种感觉

  图片描述

  茶汤通透,色泽橙黄

  第10泡开始,汤色更为通透,但是颜色深度开始有所下降。这时候基本上已经体会不到苦涩感,很奇怪的是这个时候茶叶出现花果香,和前面的蜜香有明显区别,茶香不重但能感受到。应该是芽头带来的体验。回甘始终保持之前几泡的感觉。整个口腔内一直充斥着甜度。其实这里要强调一下,很多茶油可能会认为回甘是一种比较明显的甜度。其实这只是相对的感觉,回甘所出现的甜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甜,这种感觉只能多喝茶多体验,而且回甘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口越渴的时候这种感觉越明显,如果喝茶前就喝了较多的是其实这种感觉不一定能体会到

  图片描述

  10-11泡,基本是品质比较有保证

  12泡开始,味道开始变淡,汤色有橙黄变为明黄,水味开始出现了,回甘消失。但是花果香反而加重。很不理解这种现象。之前喝茶也没碰到过。希望有茶油能解释一下。

  图片描述

  12-14泡的感觉,明显感觉颜色淡了

  来看茶底吧,没有什么惊喜,和其他下关的差别不大。应该是芽头带来的茶叶上的差异。而且茶叶比较碎,这也是沱茶在撬茶或掰茶是的通病。不能说是缺点

  图片描述

  中规中矩的一款茶

  最后在倒茶叶之前在泡一泡,15泡。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是和14泡的间隔时间已经有20分钟了。感觉上茶味比14泡要浓郁一点,反而比13-14泡好喝.汤色依然是明黄色,个人感觉比橙黄色更讨人喜欢。而且这泡依然由花果香,确实让人不好理解。为什么茶香会持续如此之久

  在这里强调一下,由于这次试茶只有一个人,所以喝茶时间比较长,从1点喝到5点,每泡茶出汤时间分别是1-6泡秒出,7-10泡5秒左右,后面每泡大概保持在8秒左右。

  总体来说,这是一款不错的茶。体现出下关的品质。同时,两年有如此表现,再放几年感觉效果会更好,值得向各位推荐。

  最后强调一点,大部分茶友都是在家自己存茶,其实家庭环境对存茶有一定影响,所以根据经验一般熟茶存放三年就没必要在多放,往后感觉差不多。生茶最长不要超过6年。

  (作者/与狼共舞 ;来源/新茶网)

  原文链接:https://www.xincha.com/paicha/reports/1900/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