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紧压茶究竟是为何出现的?

  下关沱茶是云南的名牌之一,在国内,特别是在川渝、西藏等地,提起下关沱茶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下关沱茶作为紧压茶的代表之一,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为了适应长途运输需要而出现的。我们知道,散茶冲泡饮用比紧茶要方便得多。那么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做紧压茶呢。

  ▲散茶

  这要从大理下关所处的地理位置来思考。

  下关从古至今都是滇西的要塞。下关,白族语称之为“耳国”,意为下面的关口。下关一名,因关隘地形取义,又称为龙尾关。唐·樊绰《蛮书》卷5载:“龙尾城,阁逻凤所筑,萦抱玷苍南蘢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三路: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岩城路。

  元·郭松年《大理行记》载:“河尾桥之西有关焉,北入大理,名龙尾关,即蒙氏所筑也。西扼苍山,东属洱水,其高壁危构,巍然犹存。”在唐宋南诏大理时期此地与上关遥遥相对,是扼守大理的重要关隘,故有“六诏雄关"之称,又是与缅甸、印度来往的交通驿站之一,成为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门户。

  下关四通八达,是滇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东路:从大理城出发,经观音塘、太和、荷花村到龙尾城(下关)过西洱河,东行经飞来寺、赵州(今凤仪)、白塔寺小哨、石关、白岩、加买铺、倚江铺、清华洞、青海营、高官铺至云南驿。继续沿朱提道东行,经普棚沙桥沙却馆(今南华)、吕合、楚雄抵中庆(今昆明)。

  另一条是自云南驿汇合处向北,经弄栋(今姚安)、永仁江边渡口,渡金沙江至会理,抵西昌。这两条都是通往内地及四川的通道。

  东北路:自大理城向东北行,经挖色、长邑村、双廊、黄坪、鸭子庄、金江、渡金沙江至永胜。另一条是自下关向偏北行,经石龙、华营、宾居、州城牛井、力角、热河、金江、渡金沙江至永胜。这两条在元代都是通往四川的干道。

  北路:自大理城北行、过银桥、湾桥、喜洲、周城、龙首关(上关)、沙坪、邓川、右所、三营、牛街、甸南、剑川城、甸头、三河、达九河(今白汉场)。(这是元世祖忽必烈进攻大理的路线之一,但是是逆行,由北往南行)至此又分三路,一是东行到丽江,转达四川盐源。二是北行经龙蟠中甸转到西藏。三是西行经石鼓巨甸维西转抵西藏。

  西路:自下关西行,过西洱河,经塘子铺平坡三块田、金牛屯、漾濞城、跨云龙桥(漾濞江),经太平铺、打牛坪、胜备江至黄连铺,经新白土铺、菖蒲塘、梅花铺、永平城、曲硐、大花桥、越博南山,经杉阳、大禾铺、过霁虹桥(澜沧江),经水寨至永昌,再经蒲缥到腾冲。此为博南道。

  另一条自漾濞跨云龙桥后西北行,经沙坡村、沙坝村、天耳井、石门井、过砥柱桥(跨江)至云龙州城宝丰,经上哨、马鞍山,过飞龙桥(澜沧江)至桥街,再经水井村、笔峰哨、老窝至六库、片马,是通往缅甸的又一通道。

  南路:自下关南行,经瓦房哨、大仓、巍山城、金顶庄、南涧、阿克塘、新街、石佛、下鼠街至景东及普洱。经普洱进入西双版纳地区。

  另一条自下关经大仓南行,经甸中、庙街、巍山城、白塔、热水塘、乐秋、三台哨、凤凰山、石箭、公郎、一碗水,过神州渡(澜沧江)至云县达临沧。

  再一条自下关经巍山城南行,经热水塘、五方坡、大坪坡、菖蒲塘、平安哨、橄榄墉、南涧、阿克塘、虎街、罗莎塘、牛街、新马街、下鼠街至景东及景谷等地。

  以上三条都是茶马古道的部分。道路多为山路,或为高山或为深谷,异常艰险,行走极为不便。以人背马(牛)驮为主,都是茶叶运输的通道。要走通了,短的10多天,长则三至四个月。在运输过程中,散茶是很能难适应的,只有紧压茶能防压、防潮、耐磨、节约空间。

  自古以来两道重要的古道在大理下关交汇。一条称蜀身毒道,另一条称为茶马古道。

  蜀身毒道的历史很长,它的发现比我国西北的丝绸之路还要早得多。西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时就发现这条道早就开通了。现在学术界称此道为“川滇印缅古道",或“中国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大理下关正是此道咽喉之地,四川成都至滇池的朱提道(含五尺道)及经成都到临邛、雅安、西昌、大姚祥云的灵关道都在这里会合,由下关过永昌,抵缅甸北部,达中亚。

  什么叫茶马古道?--般来说,古今用骡马驮运茶叶为主的多种商品行走的交通路线就称之为茶马古道。我国从唐代开始历史上有记载的主要有三条。从唐王朝的首都长安通向拉萨的文成公主进藏之路,称唐蕃古道。从四川省省会成都通往拉萨之路,称川藏古道。从南诏大理国的国都——阳直咩城即今天的大理通向拉萨等地称南蕃道,即南诏与吐蕃之间的道路,后人又称滇藏道。

  滇藏道起于云南茶叶的主产区思茅普洱,向北行到达下关,几乎所有从产地运来的茶叶在下关都要经过检选加工后又分路运出。有一部分继续向北行,经剑川或鹤庆到丽江、中甸运抵西藏、印度等地。这样的运输是十分遥远而艰难的,紧压茶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长途运输而产生的。

  ▲紧压茶——下关心脏形紧茶

  这也是大理白族人民为了长途运输茶叶的需求所作的发明与贡献。

  文章选自《沱茶天下·下关沱茶与滇西茶文化文选》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