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柘荣高山白茶竟然有“仙气”!

祈福、祭茶、敬香、宣读祭文……4月17日至18日,柘荣东狮山上道乐飘飘,熏香袅袅,以“行茶问道健康养生”为主题的喜迎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暨2021年第四届柘荣道家炭焙老白茶文化节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茶界人士欢聚一堂,感受柘荣高山白茶的独特魅力。

柘荣县素有“中国长寿之乡”美誉,县内山高雾浓,产茶环境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异。近年来,柘荣县委县政府致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柘荣高山白茶”公共品牌,其中,“佰丈崈阳堂”道家碳焙老白茶,以其独特的制茶技艺,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日晚,文化节在欢迎晚会中拉开序幕。晚会上,采茶舞、古琴表演、诗歌朗诵、茶道表演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为宾客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摘茶咯、幸福咯、健康咯、平安咯!”18日上午,在简朴而庄重的祭茶仪式结束后,十几名采茶女如蝶儿一般穿梭于茶园之中,素手巧挑,采下一片片嫩绿的芽尖。

据道家炭焙老白茶非遗传承人袁崇阳介绍,炭焙老白茶制作技艺是道家药用茶工艺与传统白茶制作技艺的结合,核心是依据阴阳五行、空间学、风向学、二十四节气等道家理论,依茶叶状态进行晾晒、储存、炭焙,从而使茶叶由寒转温,激发白茶活性,使茶香层次多变、口感醇厚、营养丰富。

此外,文化节期间还举行了《柘荣茶业》编纂暨茶文化创新发展诗词创作启动仪式,柘荣县白茶非遗产业园三馆一圃奠基仪式,茶品鉴会和茶文化创新发展诗词创作座谈会等活动。

柘荣县东狮山百丈岩下坪岗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境内,东靠百丈岩,南靠大湾里,西北靠高速路口,海拔760米—1100米,村内拥有原始生态多样性茶林900多亩。

东狮山是白茶圣地太姥山的主峰,也是“马仙”得道飞升之地,袁氏家族世代居住于此。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造就了柘荣马仙孝德文化和茶文化传承。

据传,后晋开运年间,有一名曰“马七娘”的女子用当地老白茶和中草药结合救治当地很多村民。公元962年,七娘在东狮山百丈岩带体飞升成仙,人称“马仙”。由于七娘极尽孝道,又以医术救治百姓,民间感其恩德,将她奉为“健康平安神”,崇拜信仰延续至今。2015年1月,马仙信俗文化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2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福建省(柘荣)百丈岩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道家炭焙老白茶制作技艺”榜上有名,为中国白茶制作工艺增添一道独特的技艺,同时,也是柘荣县首个茶叶制作技艺荣获省级“非遗”项目,倍受世人关注。

长久以来,袁氏家族继承祖先遗嘱,世代守护山上的老白茶树,传承老茶制茶工艺。同治十年(1871年)开始专业化研究老茶树的药性价值,从母树的移植、培植,到茶叶的采摘时季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每年一次的春季采摘茶青的工艺进行标准化制定,将光学原理与传统的晾青工艺相结合,按照阴阳五行之道,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使用特殊的木炭进行焙制,最后把传统的存储方式与空间学合理结合,封存了树叶的阳光信息,最终创造完成了道家炭焙茶的制作工艺。使传统“口传口”的技艺,实现了书面化和标准化呈现。

老茶树的树叶是一种极度接近自然,但又悄然实现转化的茶叶,“不炒不揉不发酵,不苦不涩不生硬”,纯自然的发酵,使得老茶的口感和药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提炼。“以火助水舒枯木,生水走脉展茶性”,独特的工艺蕴含着诸多浓厚的道家传统文化精髓。

作为袁氏家族第三十八代、道家炭焙老白茶第六代传人、佰丈崈阳堂代表的袁崇阳,他在茶叶传承发展过程的确有其独到的过人之处。他以道家清静养生思想去经营茶道,找到最佳的契合点。茶有助于道家修炼,所以道土们皆乐用。

明代优秀茶人朱权,晚年兼修释老,他指出:茶是契合自然之物;茶是养生的媒介。他认为,饮茶主要是为了“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这两条,都是道家茶文化的主要思想。茶能提神清思,饮茶之后,神清气爽,确实有升清降浊,疏通经络的功效,感受到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的冥渺境界。

来源:茶道传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